一、肉畜最佳出栏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张开[1](2019)在《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西北地区唐代的农牧业为研究对象,在学界前辈的研究基础之上,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广泛搜集资料,运用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唐代的人口、土地垦殖、农作物结构、畜牧业、农牧关系、社会因素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由于农牧业生产在古代农业社会具有传承性,本文首先探讨了唐代以前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基础。在地理环境方面,对西北地区唐代的气候冷暖、干湿状况进行了复原,在时间分辨率上得出更为详细的结论。结果表明,唐代的西北地区存在一个“干旱—湿润—干湿交替-湿润—干旱”的分布特征,干旱时段总体长于湿润时段,并且在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在农业基础方面,重点对西北地区唐代之前的农牧业进程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唐代之前的农牧业发展除了受气候因素影响之外,政权边界和军事因素也是这一时期农牧业变动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是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该部分研究中,首先对正史记载的版籍人口进行分时段汇总考辨,接着在土地承载力的视角之下,对活动在西北地区版籍以外的人口数量进行复原。涉及长期驻军数量、隐匿人口和游牧民族人口等方面,整体来看,开元、天宝之际籍外人口几乎达到同时期本区域内编户人口规模的一半。这些结论给后文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思考依据。在土地垦殖层面,本文将西北地区唐代的土地垦殖分为军事屯垦和民间垦殖两部分进行论述。在论证屯垦规模的过程中建立了两套复原模型,军事屯垦的成效用长时期驻军的数量和单位士兵的粮食消耗量来与军屯数量相互验证;民间垦殖的规模则用基于户口数据的应授田数值和基于人均粮食的消耗量、粮食作物的单产求出的生存所需耕地量进行校正。二者均选取开元天宝之际作为时间剖面。结果显示,军事屯垦的规模及其成效在西北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局部地区民间垦殖和军事屯垦的规模相差无几;在军事屯垦成效明显不足的地区,民间垦殖显然承担了弥补粮食缺口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土地垦殖的区域差异和时空特征进行了讨论。将西北地区划分为渭水流域屯垦区、关内道黄河沿线屯垦区、河湟屯垦区、河西走廊屯垦区和西域屯垦区五个区域进行论述。理清各个屯垦区内屯垦的阶段性过程,总结出空间特征。最后以关内道地区为中心,对区域内部民间垦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农作物结构和畜牧业之后,可以发现粟类作物在此时的西北地区仍然居于主要粮食的地位。从赋税到官员的俸禄、从军粮到仓储系统,粮食作物都是以粟为主。畜牧业中的放养畜牧业在本研究区域内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到唐廷在西北地区的国防安全和衣食住行,在局部地区羊、马的重要性可以与耕牛相比甚至有所超越。从农牧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农牧业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放养畜牧业对粟类、豆类作物有所依赖,这些特定的农作物以草料的形式支撑着西北地区的放养畜牧业。而因放养畜牧业而起的军事行动、税草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并与之适应。这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农业选择过程。本文还探讨了农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问题。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的沙漠和山地是农牧业存在和发展的天然限制。在适宜农牧业生产的区域内,水资源和地形地貌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综合性的。在不同区域,水资源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程度又是不同的。长时间尺度下的温湿组合波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农作物组合,给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主体和国家政策是最为关键的人文因素。在劳动者主体层面,本文以“缓冲族群”来概括活跃在西北地区的农牧兼营者,他们的存在使该区域内的农牧业进程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国家政策方面,人口政策及对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对本区域内的农牧业影响巨大,晚唐时期唐廷对河西陇右地区的经营政策与唐代前中期截然相反,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层面农牧业生产的衰退。但因为有“缓冲族群”的存在,西北地区农牧兼营格局依然存在并缓慢发展。
乌日罕[2](2018)在《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分化过程中肌肉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文中提出乌珠穆沁羊是中国着名的优良肉畜品种,为了研究其肌肉生长发育机制,建立体外培养模型,并研究如何提高该肉畜的产肉性能与肉质为本研究主要目的。骨骼肌卫星细胞(SMSCs)主要与骨骼肌生长和修复相关,因此本研究主要以SMSCs为模型,进行分离纯化,鉴定与培养特性分析,并诱导其成为脂肪细胞与骨骼肌细胞,同时探讨了SMSCs在分化过程中肌肉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良传统的细胞分离方法—原代外植块培养法,结合改良的差速贴壁法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此方法所得细胞培养至18代均未出现衰退现象,细胞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特征。将所得卫星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合RT-PCR方法进行鉴定,证明所分离得到的细胞确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得SMSCs在细胞汇合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周期不能超过7天;最佳冷冻保护液配方为40%DMEM/F12+50%胎牛血清+10%DMSO。HE染色结果证明,所建立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纯化方法适于建立该细胞稳定细胞系,且可继代培养至18代。成肌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表明,成肌诱导后的第12天开始形成大量多核肌管。成肌诱导后的MRFs家族四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Myostatin基因表达量变化相反,在成肌诱导后呈现极显着性下降(p<0.01)。此现象证明在成肌诱导后,Myostatin抑制骨骼肌生长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从而促进了骨骼肌的生长发育。随着月龄的增加,MRFs家族四个因子表达量随之下降,Myostatin表达量则呈现上升趋势。成脂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表明,相较于成肌分化,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脂肪分化速度较慢,SMSCs在成脂诱导后第15天,出现较大的脂滴,Oil red-o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后FAS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PARγ表达量提高且差异显着(p<0.05)。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随之增加。不同月龄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结果如下:胚胎期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的MRFs家族四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成肌诱导时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成脂期间呈现不同程度下调。Myostatin基因在不同月龄个体中的表达量大致相同,在成肌与成脂分化期间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现象。肌内脂肪相关基因FAS和PPARγ在不同月龄个体中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成肌分化中不同程度下调,成脂分化中不同程度上调。本研究结果在促进乌珠穆沁羊骨骼肌生长与肥大,从而促进瘦肉生产率并提高肉品质以及保护地区优势品种——乌珠穆沁羊,建立其体外培养机制等方面,均可以提供科学的理论数据。
赵大军[3](2017)在《基于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的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广阔的天然草原提供廉价优质的天然牧草,富饶的河套平原提供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为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羊肉市场需求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内蒙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确立了西部农区、东部牧区和农牧结合肉羊产业带,利用财政现代农业生产资金来引导和扶持肉羊产业的发展。农区舍饲、牧区草原畜牧业为主导肉羊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和完善财政政策体系,抓住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机遇,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推动内蒙古肉羊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为研究主线,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的肉羊产业发展为视角,将产业经济学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及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在对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研究基础上,探究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对于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分别从合作组织角度、养殖企业角度和产业整体发展绩效评价角度,分析了公共财政资金引导下肉羊产业发展效果,旨在掌握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寻求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而为制定和完善包括肉羊产业在内的财政引导资金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1)内蒙古具有发展肉羊产业的良好环境和支撑条件。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拥有地理气候优势、农牧业资源优势、草原资源优势等;科学技术条件方面,肉羊产业化开发与羔羊育肥生产具备生产技术优势和改良技术优势;市场环境方面,羊肉价格相对稳定,消费偏好需求旺盛,肉羊品牌效应明显;社会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城镇化率提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内蒙古地区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且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快于城镇;政策环境方面,自治区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先后选择了39个旗县肉羊项目进行集中扶持,主要采取优质肉羊繁育、质量可追溯系统建设、肉羊生产补贴政策、草原奖补政策,利用金融服务功能,实施肉羊养殖贷款贴息等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基础。另外,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为满足农牧民养羊业资金需求提供了保证。在此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中国肉羊存栏数和羊肉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中肉羊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巴彦淖尔市在区位、政策、资金等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实现了四季均衡出栏,居自治区之首。(2)基于合作社视角,研究了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对肉羊养殖合作社参与人员收入、合作社运营水平变化影响。首先运用H-P滤波法,分析财政扶持前后合作社从业人员人均收入变化。可以看出,在财政补贴作用下,肉羊养殖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肉羊养殖人员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进一步说明财政资金扶持对合作社绩效影响程度大小,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历年财政资金扶持肉羊养殖合作社绩效指数。研究显示,2008-2013年,内蒙古羊肉总产量、肉羊产值,养殖规模及标准化指标绩效及总绩效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说明财政资金扶持肉羊养殖合作社政策提高了农牧民养羊的积极性和肉羊合作社养殖水平,政策效果明显;2013-2015年,标准化绩效指数及肉羊养殖规模指数仍呈平稳上升趋势,总绩效呈平稳态势,而羊肉总产量和肉羊产业产值却呈现下跌趋势;最后,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影响肉羊养殖合作社财政资金扶持绩效指数因素研究,发现其受财政补贴金额因素影响最大,劳动生产率次之,羊肉价格和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因素影响相对较小。(3)基于企业视角,以案例形式研究了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对肉羊养殖企业发展的影响。案例一:以巴美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9-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模型分析其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2009年和2010年财政有投入为无效年份,2010年之后,财政未投入转为有效年份,这一结果也非常接近生产函数曲线。无效年份综合效率都达到0.9以上,说明公共财政资金投资效率处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考虑到政策滞后性,之后年份才能体现效应。有效年份实现财政资金扶持实现了最有效配置,在投入产出效率达到最优。案例二:以内蒙古丰烁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对财政扶持的养殖企业前后经济效益的变化进行了评价,评价重点是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补充资料等五个方面。结论是: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资金周转能力较好,债务风险适中,有较大地经营增长潜力,证明该企业在财政资金扶持之下,多数指标接近良好,预期效益可以实现。以规模经济为前提,今后财政资金可以继续投向这些较大规模企业,以实现企业带头作用。(4)基于政策效果评价视角,构建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为今后财政资金扶持的范围、方式、方向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第一,对内蒙古整体及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肉羊产业发展经济方面的主要指标为家庭牧场数量、玉米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羊出栏率;资源与环保方面,秸秆产量是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发展方面,肉羊养殖合作社数量、农村人均羊肉消费量、家畜改良站总人数与山羊商品率是主要影响因素;第二,以内蒙古各盟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肉羊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进行了评价。十二个盟市整体肉羊产业发展综合排名,依次为:牧区、半牧区中,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并列第一,其次是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农区中,巴彦淖尔市位列第一,其次是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第三,对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的肉羊产业发展典型地区巴彦淖尔市进行了研究。同样构建肉羊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寻求公共财政资金扶持的在该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论是:经济方面,羊出栏率是影响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方面,肉羊养殖合作社组织数目、农村人均羊肉消费量与羊商品率是主要影响因素;资源环保方面,秸秆产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赵梅[4](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李建雄[5](20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实际来看,畜牧业关系着居民生活的健康、安全和营养。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重要,其转型升级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当前,我国畜牧业存在资金缺乏、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和养殖土地稀缺等若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本文提出“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劳动、资本、土地传统生产要素的同时,激活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家管理等全要素作用,实现分区生产规模化、合作资本化,从供给侧升级产品结构,三维一体、三级互动,提供安全的畜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实现全要素发展和畜牧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我国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监管压力较大。通过导入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食品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新模式倡导纵向产业链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国家认定帮扶千家(占20%)食品企业,保障全国80%食品供应,全国畜牧分区规划建立七个规模化养殖基地,实施互联网+畜牧业战略,逐步建立信息化全程可追溯源系统,给予重点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三维一体”是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重要特征。一维(纵向)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现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从供给侧升级产品结构,实现精细化生产;二维(横向)养殖生产以资本化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养殖户积极性,破解畜牧养殖资金及土地稀缺两大难题;三维(空间)分区规模化、生产自动化,提供标准的、规范养殖模式,以及全国范围内实施“互联网+畜牧”的平台战略。以上横向、纵向和空间构成合纵连横立体式养殖生产组织模式。“三级互动”机制是新模式的生产组织保障,需要国家从组织、法治、市场、资金、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通过国家和政府宏观层面加强规划引导、行业协会和合作社中观层面加强组织沟通、企业和养殖户微观层面加强落实,三级互动,贯彻好系列制度安排,提高我国畜牧生产的组织保障和执行力。“三级互动”和“三维一体”两者辨证统一,相辅相成。其中,前者是主观因素、是动因,后者是客观因素、是结果;“三级互动”是“三维一体”的组织保障,“三维一体”又反促“三级互动”良性发展。总之,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组织形式,其关键在于“三维一体”和“三级互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市场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及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从传统分散养殖向粗放规模化养殖过渡,再升级为集约型精细化养殖。该模式的成功,需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和农企引领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畜牧与金融资本、信息产业(互联网+)等新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协调发展,共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早日实现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
韩玉萍[6](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显着提高的背景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亦随之发生显着变化,彻底打破了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农业产业部门关系日趋协调,部门内部产业空间不断拓展。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农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国际竞争压力增强等新的环境和挑战,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显现出农产品质量和层次不高、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加剧、农业区域结构雷同等问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依赖传统产业增收存在不少困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仍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受农业生产的自身属性的决定,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支撑、投入水平的明显差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速度、层次在不同区域和时段存在很大差别,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演进特征既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形态及功能变动的显着表征,也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重要反映,深入研究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因果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区域、部门三个关联层面识别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采用动态分析、比较分析、理论模型分析与实证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定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研究这些特征形成的机理,对三十余年来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做出概略性总结,对演进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作出解释,进而探索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规律,旨在对未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演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表现出哪些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其内在机理如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1978-2013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分析。在考察1978-2013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在此期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观测该时段内农业产业结构的年际变化、阶段变化、趋向变化、产业构成变化、层次和水平变化等,为准确识别和科学判定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提供基本依据。②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识别及其测定。利用1978-2013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数据,从总体、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农业产业结构特征进行总结。通过构建产业结构演进指数、ii结构变动度等指标,对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速度特征、层次特征和可持续特征进行衡量。通过测度产业结构演进相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moran’si指数等指标,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似特征、差异特征、集聚特征和相关性特征进行衡量。通过测度产业数量变动率、产业关联指数等指标,对农业产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特征、变动趋势特征、产业关联特征、层次特征、可持续特征进行衡量。③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分析。根据1978-2013年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分析全国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基础条件、农业投入、农业装备、政策与制度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特征、层次特征、速度特征及可持续特征形成的影响及机理,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进行实证检验。④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初始状态、市场需求、制度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相似性特征形成进行分析,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差别,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差异性特征形成进行分析,从区域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产业政策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从市场条件、经济溢出效应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区域关联特征形成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的形成进行实证检验。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分析。从市场需求、成本收益等因素对种植业结构演进的离粮特征、畜牧业结构演进的非猪倾向特征进行分析;从市场需求、要素配置等因素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种养业占比收敛特征、要素替代特征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的形成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1978-2013年间,农业产业结构的偏态格局明显改变,其演进渐趋合理和稳定。在此期间,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都有很大发展,但种植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已显着改变,其产值占比由80%下降至53%,下降了27个百分点;畜牧业占比较低的状况显着改变,其产值占比由15%上升至29%,增加了14个百分点;渔业比重过低的局面根本改变,其产值占比由2%增加到10%,增加了8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低的状况也有一定改善,其产值占比由3%增加到4%,增加了1个百分点。反映在综合水平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指数(asi)也由0.815降至0.616,表明一业独大的结构状况已经改变,多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水平逐步提高。而环境指数、耕地人口承载指数、经济指数的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资源、经济可持续性下降。moore结构变化值测定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速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2003年波动性开始减小、速度减缓,2006年后进一步减弱,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向稳定,这一特征也得到了asi值的有效支持,2003年以后的十年间asi在0.61-0.62范围内小幅变动。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宏观经济、市场需求、要素供给、政策导向、生产经营行为,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促进了演进特征的形成。②1978-2013年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似性有所减弱、差异性有所增强、集聚和关联特征逐步凸显。相似系数和差异系数测定表明,1978-1985年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性极高、差异性很小,1985-2013年中部和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性一直较高,而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差异性逐步显现,表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这一演进虽已出现分化,但差异化发展极不充分,各大区的区位差异、资源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技术进步差异、市场需求差异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三大区内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相似系数逐渐下降(西藏除外),但仍处高位,表明三大区内省级辖区还未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产业特色不突出,更未使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地区农业的主导。空间基尼系数测定表明稻谷集聚性下降、小麦集聚性增强、玉米区域集聚性稳定、生猪区域集聚性变动不大、肉牛及羊肉生产区域集聚程度明显增强。对asi及moran’si指数的检验表明,东部各省(市)间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0.78-0.99),中部各省(区、市)间相关系数次之(相关系数0.71-0.9),西部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东部和中部内部各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正在形成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格局,而西部各省(区、市)演进中这样的格局尚未形成。模型实证表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受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及投入水平、技术进步、演进初始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及投资、技术进步差异决定了区域结构演进特征及形成的差别,而相似的初始结构、同一的制度与政策又使区域结构演进特征及形成具有某些相似性。③1978-2013年间,农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离粮、非猪倾向凸显,且要素替代活跃、演进层次及水平提高。在此期间,种植业中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值占比双下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值占比双上升,产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测定表明,种植业结构演进的离粮特征明显;畜牧业中的生猪养殖业产品占比和产值占比双下降,肉牛、肉羊、家禽、奶牛养殖业产品占比和产值占比大幅上升,产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测定表明,畜牧业结构演进中非猪倾向明显。农业部门结构演进中,技术替代自然资源、设施及设备替代劳动力、新型生产资料替代传统生产资料等十分活跃,这一替代使稀缺资源得以节省,要素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模型实证表明,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农业资源禀赋及生产条件、产业技术进步、不同产业收益差距等,是农业部门内部结构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这一演进的进程及部门特征的显现。④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产值占比渐趋稳定、变幅收窄,但其内部结构演进活跃。1997-2013年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58.23%降至53.0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8.73%上升到29.32%,种植业产值占比渐进下降,年际间变幅较小,畜牧业产值占比渐进上升,年际间变幅较小。这两大农业主要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86.96%下降至82.41%,下降较小,且年际间降幅很小。2006年以来,这一趋势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特征。这表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品生产与需求基本达到平衡,种植业占比较高(超过50%)、畜牧业占比较低(接近30%),是由我国居民以植物源食品为主,动物源食品为辅的消费习惯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断,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不会步入西方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的演进轨迹。与此同时,种植业和畜IV牧业内部结构演进十分活跃,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95.65万公顷,而经济作物、水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146.96万公顷、372.3万公顷、916.13万公顷,畜牧业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由3596.25万吨、440.87万吨、212.82万吨增加到5493.03万吨、673.21万吨、408.14万吨,猪肉占比由68.26%下降至64.36%、牛肉占比由8.37%下降至7.89%、羊肉占比由4.04%上升至4.79%,禽肉占比由19.33%上升至22.96%。⑤农机总动力、财政支农、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形成推动作用巨大,而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产出率,还有利于提高作业水平、增加产出、节约成本,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产业占比、发展层次与水平都能产生直接影响。财政支农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业投入的多寡,而农业投入多少既决定传统产业的改造,又决定新兴产业的生成与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传统产业转型、产业选择及规模确定、技术及生产方式采用等均有直接影响。从理论上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及城镇化,应当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特征形成的重要力量,但模型验证表明,这些因素虽发挥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却不突出。这一方面表明居民收入未与经济发展同步、总体水平不高,在解决温饱后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未能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技术成果还未充分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支撑作用未充分发挥,再一方面表明城镇化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协同推进作用不足,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推动作用有限。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①从总体-区域-部门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研判和总结,并对这些特征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论证,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研究的内容。以演进特征为切入点观察和认知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在思路和视角上具有新意。②研究发现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主要部门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渐趋稳定,其变动幅度收窄,变动的收敛特征较为明显。这可能昭示,因我国居民以植物源食品为主的消费习惯,决定了种植业占有主导地位,而畜牧业占比不宜过高。由此可以推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不会步入西方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的轨迹。③尝试构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指数(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dex,ASI),该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产业关联、产业层次及水平的变化,可以综合表达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这一指标的构建使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测度有了新的工具。
崔小年[7](2014)在《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城郊生猪养殖业是在“菜篮子工程”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征鲜明的区域性畜牧业,其存在和发展对保障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市生猪产品供给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猪主产省区开始替代城郊生猪养殖业成为城市生猪产品的主要供给来源。城市发展与城郊生猪养殖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养殖用地限制和环境治理困难两个方面,由此而来的政府干预也越来越多,一些城市的“禁猪”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制约,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梳理总结,进一步对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析探讨,以此为基础研究城郊生猪养殖业的竞争优势及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其次,描述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变动,分析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再次,根据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基于北京郊区养猪场户调研资料,分析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和环境治理意愿影响因素,并对典型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选择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分析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和供给制度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评价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供给、规模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阶段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有明显的一致性;(2)城市化对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生产总量、布局以及饲养方式有重要影响;(3)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以规模猪场为主体,中等规模生猪饲养在成本收益方面相对大规模具备优势,但两种饲养方式相对周边省市均不具备优势;两种饲养方式在生产率方面均呈负增长状态,且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4)北京郊区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和意愿受饲养模式、政府规制、养殖规模、可消纳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制约;(5)扶持规模猪场建设是北京市保障猪肉自给率的主要政策措施,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延续该政策不利于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6)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通过项目带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有效的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在于:(1)立足于北京城市化背景,从城市生猪产品供给、规模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调整的政策导向做综合系统的分析探讨,为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郊生猪养殖业提供新的思路;(2)对城郊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研究侧重城郊生产与主产省农区生产对比分析,为发展城郊生猪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更全面的判断依据;(3)对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的研究结合了基于问卷调研的统计及计量分析和基于典型养猪场户访谈的案例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养猪场户环境治理问题。
颜景辰[8](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邢洪涛[9](2005)在《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本文借鉴国内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经验,在通辽市两种农业类型区(平原灌区、坨沼区)1996--2003 年间的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 AEZ 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进一步对通辽市两种农业类型区的资源潜力和农产品的生产优势进行了分析、评价;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运用改进的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两种农业类型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对通辽市两类型农业区 2008 年和 2013 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结构经过优化后,农民人均农牧业纯收入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平原灌区 2008 年高、中、低三种投入水平下,农民人均农牧业纯收入分别较 2003 年提高2.12、2.46、2.77 倍,2013 年与 2008 年同等投入水平相比,分别提高 1.25、1.41、1.56 倍;在坨沼区 2008 年高、中、低三个投入水平下,农民人均农牧业纯收入分别较 2003 年提高 1.51、1.64、1.86 倍,2013 年与 2008 年同等投入水平相比,分别提高 1.47、1.56、1.79 倍。
葛辰[10](2005)在《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基层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针对区(旗县)一级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国内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借鉴国内外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经验,对科尔沁区 1996 年到 2003 年间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现实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进行调整的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对其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根据科尔沁区的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比较优势,以发展玉米、牛业等为主的产业化经营为主导思想,运用改进的线性规划方法,建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模型,测算出科尔沁区2008年和2013年可能实现的高、中、低不同投入水平的六个方案供政府参考。
二、肉畜最佳出栏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畜最佳出栏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说明 |
(一) 时间范围 |
(二) 关于唐代分期的划定 |
(三) 研究地域的划定 |
(四) 本文所用文献史料说明 |
三、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人口研究 |
(二) 屯垦及农业开发研究 |
(三) 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研究 |
(四) 畜牧业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气候背景与农业基础 |
第一节 气候冷暖干湿状况复原 |
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及其参考意义 |
二、文献记录中的冷暖干湿状况 |
(一) 强对流天气所见冷暖气团的分布时段 |
(二) 干湿状况与冷暖气团互动 |
第二节 前代农业基础的传承 |
一、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进程 |
(一) 陇右及其以西地区的农业 |
(二) 关内道北部地区的农业 |
二、魏晋至隋代农牧形势变化及其特点 |
三、秦汉魏晋时期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带摆动的几点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人口规模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版籍所载的户口考订 |
一、贞观年间户口数据 |
二、唐代中后期户口数据 |
第二节 土地承载力视角下的常驻人口推测 |
一、长期驻军数量 |
(一) 唐代西北地区军事形势变化概述 |
(二) 史籍所载节度、军镇及其兵马数量 |
(三) 驻军兵马数差异的军事形势解读 |
二、其他人口数量 |
(一) 隐匿户、客户、僧尼的数量 |
(二) 游牧族群的人口数量估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垦殖的规模 |
第一节 农耕业的制度保障及屯垦必要性的阶段变化 |
一、制度保障——均田制是否施行的争议、军事屯垦制度的奉行 |
二、屯垦必要性的转变——以军屯为例 |
(一) 武德至贞观初屯垦的必要性 |
(二) 贞观至天宝年间屯垦必要性的变化 |
(三) 安史之乱后西北屯垦必要性的转变 |
第二节 军事屯垦的规模及成效 |
一、屯田数量的直接换算 |
二、基于军队数量的屯田成效的间接验证 |
第三节 民间垦殖规模估算 |
一、垦殖面积的重建模式及方法流程 |
二、垦殖面积重建的指标选择 |
三、西北地区天宝年间民间垦殖面积的估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垦殖的区域差异及时空特征 |
第一节 渭水流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二节 关内道黄河沿线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三节 河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四节 河西走廊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五节 西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六节 土地垦殖的时空特征 |
一、军事屯垦的整体特征 |
(一) 关中——陇右地区是“发源地”和“战略保障地” |
(二) 凉州、灵州——三受降城是军事屯垦的重心所在 |
(三) 中唐以前鄯州、龟兹是屯垦的前锋地带 |
(四) 两次军事屯垦高峰期及其分布区域 |
二、民间垦殖的时空特征——以关内道地区为中心 |
(一) 贞观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二) 开元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三) 天宝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牧生产结构与农牧关系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
一、粟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粟类作物的地位 |
(二) 粟类作物的生长时限及其生产条件需求 |
(三) 粟类作物的分布 |
二、麦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麦类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习性 |
(二) 麦类作物的地位变化及其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
三、“杂种”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稻类作物的时空分布 |
(二) 豆类作物在本区域内的农业地位 |
第二节 畜牧业的分类与规模 |
一、畜牧业在唐代西北地区的地位 |
二、唐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分类 |
(一) 传统游牧地区的游牧型畜牧业和放养型畜牧业 |
(二) 官营畜牧业和民间私牧 |
三、主要牲畜品种及其生产规模 |
(一) 主要的牲畜品种 |
(二) 主要牲畜之间的比例及其规模 |
第三节 农牧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
一、放养畜牧业与特定粮食作物 |
二、“刍藁”所见的税草问题 |
三、税草、作物结构与放养畜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牧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交汇 |
第一节 农牧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及其可能性影响 |
一、自然环境对农牧格局的限制 |
(一) 沙漠山地是农牧存在与发展的天然限制因素 |
(二) 水资源与地形地貌综合作用下的农牧格局 |
二、温湿组合与作物组合的可能性关联 |
第二节 农牧过渡地带上的“缓冲族群”及其农业角色 |
一、“缓冲族群”的界定 |
二、唐代以前西北地区“缓冲族群”的存在及其变化 |
三、唐代西北地区的“缓冲族群”与区域农牧业发展 |
(一) 唐代前期的“缓冲族群”及其农牧转化过程 |
(二) 唐代中后期的“缓冲族群”与区域农牧业 |
第三节 政策与地区农牧发展 |
一、人口政策及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 |
(一) 中唐以前的“招徕人口”与括户政策 |
(二) 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及其争议 |
二、唐廷对河西陇右“失陷之地”的态度及后续经略 |
(一) 失陷之际唐廷的态度 |
(二) 晚唐社会对已经“失陷之地”的态度 |
(三) 河西陇右的收复及唐廷的处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分化过程中肌肉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骨骼肌卫星细胞概述 |
1.1.1 成体组织来源的干细胞 |
1.1.2 骨骼肌卫星细胞概述 |
1.1.3 骨骼肌卫星细胞相关研究概述 |
1.1.4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应用前景 |
1.2 MRFs基因概述 |
1.2.1 Myf5基因概述 |
1.2.2 Myf6基因概述 |
1.2.3 MyoD基因概述 |
1.2.4 MyoG基因概述 |
1.3 MSTN基因概述 |
1.3.1 MSTN的基因特性 |
1.3.2 MSTN的表达特性与作用实效 |
1.3.3 MSTN的生物学作用 |
1.3.4 MSTN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1.4 肌内脂肪相关基因概述 |
1.4.1 FAS基因 |
1.4.2 PPARγ基因 |
1.5 国内外肉羊产业生产情况概述 |
1.5.1 国内外肉羊生产概况及其特点 |
1.5.2 家畜资源多样性保护 |
1.5.3 我国家畜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地方品种羊的利用情况概述 |
1.6 乌珠穆沁羊概述 |
1.6.1 乌珠穆沁羊草原及其饲草特征 |
1.6.2 乌珠穆沁羊及其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及采样方法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离采用改良原代外植块培养法(Primaryexplantsculture) |
2.2.2 纯化采用差速贴壁法(改良) |
2.2.3 原代细胞的传代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原代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
2.3.2 传代后的卫星细胞形态 |
2.4 小结 |
3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鉴定 |
3.1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蛋白标记物鉴定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RT-PCR鉴定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特性研究 |
4.1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曲线绘制 |
4.1.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2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存活率测定 |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核染色分析 |
4.3.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及该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诱导 |
5.2.2 成肌诱导后成肌细胞的鉴定 |
5.2.3 成肌细胞比例分析 |
5.2.4 成肌诱导后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成肌诱导后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变化分析 |
5.3.2 成肌细胞的鉴定及占有比例的分析 |
5.3.3 肌管形成初期形态变化及其对快肌肌球蛋白的表达分析 |
5.3.4 多核肌管对MSTN标记蛋白的表达分析 |
5.3.5 成肌诱导前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5.4 小结 |
6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脂诱导及该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脂诱导 |
6.2.2 成脂诱导后脂肪细胞的染色 |
6.2.3 成脂诱导后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成脂诱导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形态变化分析 |
6.3.2 成脂诱导后脂肪细胞的染色结果与分析 |
6.3.3 成脂诱导前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分析 |
6.4 小结 |
7 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中肌肉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7.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成肌分化中肌肉相关基因与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 |
7.3.2 成脂分化中肌肉相关基因与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 |
7.3.3 不同月龄个体SMSCs分化前后肌肉与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基于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的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内蒙古具备发展肉羊产业的先决条件 |
1.1.2 内蒙古具备发展肉羊产业的物质基础 |
1.1.3 财政资金扶持肉羊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来源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财政 |
2.1.2 财政支农资金 |
2.1.3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
2.1.4 肉羊产业 |
2.1.5 农民合作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投入产出理论 |
2.2.4 财政支农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评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环境及其支撑条件 |
3.1 自然资源条件 |
3.1.1 地理气候优势 |
3.1.2 农牧业资源优势 |
3.1.3 草原资源优势 |
3.2 科学技术条件 |
3.2.1 生产技术优势 |
3.2.2 品种改良技术优势 |
3.3 市场环境分析 |
3.3.1 羊肉价格相对稳定 |
3.3.2 肉羊生产水平提高 |
3.3.3 羊肉消费需求增加 |
3.3.4 需求偏好消费旺盛 |
3.3.5 肉羊品牌效应明显 |
3.4 社会环境分析 |
3.5 政策环境分析 |
3.5.1 财政政策分析 |
3.5.2 金融政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4.1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
4.1.1 肉羊产业发展迅速 |
4.1.2 肉羊屠宰加工能力提升 |
4.1.3 羊肉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
4.1.4 肉羊贸易状况 |
4.1.5 肉羊种类多及分布广 |
4.2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概况 |
4.2.1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历程 |
4.2.2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4.2.3 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合作社视角的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效果: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
5.1 理论分析 |
5.1.1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分析 |
5.1.2 基于农业弱质性理论分析 |
5.1.3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
5.1.4 基于系统理论分析 |
5.2 研究方法 |
5.2.1 H-P滤波分析法 |
5.2.2 AHP模型分析法 |
5.2.3 VAR模型分析法 |
5.3 实证检验 |
5.3.1 数据来源 |
5.3.2 H-P滤波分析 |
5.3.3 AHP模型分析过程及结果 |
5.3.4 VAR模型分析过程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司/企业视角的肉羊产业发展政策效果: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
6.1 公共财政资金扶持的肉羊养殖企业DEA分析 |
6.1.1 肉羊养殖企业介绍:五原县巴美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1.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5 DEA分析结果的评价 |
6.2 公共财政资金扶持的肉羊养殖企业财务分析 |
6.2.1 肉羊养殖企业介绍:内蒙古丰烁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
6.2.2 研究方法 |
6.2.3 数据来源 |
6.2.4 财政资金扶持前财务分析评估过程 |
6.2.5 财政资金扶持后财务分析结果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7.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和设计思路 |
7.1.1 原则 |
7.1.2 依据 |
7.1.3 设计思路 |
7.2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
7.4 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
7.4.1 方法概述 |
7.4.2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7.5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 |
7.5.1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
7.5.2 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
7.5.3 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巩固现有肉羊产业发展建设成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
8.2.2 探索建立资金投入引导激励机制,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产业能力 |
8.2.3 搭建扶持肉羊产业发展资金平台,建立完善分级投入管理机制 |
8.2.4 支持肉羊产业不断升级 |
8.2.5 支持内蒙古羊肉品牌战略建设和可追溯体系建设 |
8.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二、畜牧业生产组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关文献 |
二、国外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关文献 |
三、相关文献的成果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 |
一、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文的指导 |
第二节 畜牧学与畜牧生态学理论 |
一、畜牧学与畜牧生态学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三节 产权理论 |
一、产权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三章 畜牧生产组织的一般性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对象 |
一、养猪生产 |
二、养牛生产 |
三、养禽生产 |
第二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分区化 |
一、杜能农业圈 |
二、畜牧全国空间分区 |
第三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范畴 |
一、畜牧投入及生产性服务部门 |
二、畜牧生产部门 |
三、食品加工部门 |
四、畜产品运销及服务部门 |
第四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模式分类 |
一、农户(养殖户)组织的角度 |
二、畜牧产业链组织的角度 |
三、畜牧经济组织的角度 |
第五节 影响畜牧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消费升级 |
二、人的因素 |
三、养殖效率及生产周期波动 |
四、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畜牧业三阶段的生产组织 |
一、1949-1978年的畜牧生产组织 |
二、1978-1996年的畜牧生产组织 |
三、1996年以后的畜牧生产组织 |
第二节 我国畜牧生产组织模式的实证研究 |
一、四川“养猪 9+5”标准化生产组织模式 |
二、山东畜牧金融“普惠担保”生产组织模式 |
三、新疆畜牧业政府主导型生产组织模式 |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经验、不足及启示 |
一、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二、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三、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畜牧业生产组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做法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农协会”集约型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三节 澳大利亚草地资源型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四节 国内外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比较研究 |
一、我国畜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
二、国内外生产组织各因素比较 |
三、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市场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演变的新趋势 |
一、市场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的新趋势 |
二、畜牧业生产组织演变的新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新特征 |
一、纵向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 |
二、横向以资本化为核心 |
三、空间以规模化为基础 |
四、三大特征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新模式 |
一、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 |
二、“三级互动”是新模式的生产组织保障 |
三、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特点 |
四、新模式对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模拟案例 |
一、模拟基地情况 |
二、新模式的改良计划 |
三、新模式效果及优越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创新的路径 |
第一节 诊断我国畜牧业现行生产组织模式 |
一、逐步淘汰小规模家庭散养模式 |
二、完善“公司+农户”生产组织模式 |
三、完善畜牧专业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 |
第二节 培育新生产组织模式的要素 |
一、宏观规划的要素 |
二、供给侧改革要素 |
三、法治保障的要素 |
四、市场机制的要素 |
第三节 新模式目标、原则及方案设想 |
一、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目标 |
二、实施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原则 |
三、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方案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我国畜牧生产组织的若干政策建议 |
一、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组织保障建议 |
二、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法治保障建议 |
三、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市场保障建议 |
四、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资金保障建议 |
五、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科技保障建议 |
六、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人才保障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资料选择与应用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设计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1.3 制度创新理论 |
2.1.4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分析框架 |
3.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识别 |
3.1.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识别的依据 |
3.1.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判别的内容 |
3.1.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判别的方法 |
3.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形成分析 |
3.2.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条件 |
3.2.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推进主体 |
3.2.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动力来源 |
3.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资源禀赋与基础条件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支撑及约束 |
3.3.2 市场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导向 |
3.3.3 技术与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决定 |
3.3.4 制度与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诱导和指引 |
3.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及其衡量 |
3.4.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及其衡量 |
3.4.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及其衡量 |
3.4.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及其衡量 |
3.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的实证模型 |
3.5.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模型 |
3.5.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模型 |
3.5.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模型 |
第4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1978-2013 |
4.1 1978-2013年的中国农业发展 |
4.1.1 全国农业发展 |
4.1.2 东、中、西三大区农业发展 |
4.1.3 各省(区、市)农业发展 |
4.2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4.2.1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 |
4.2.2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 |
4.2.3 全国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层次 |
4.3 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4.3.1 东、中、西三大区农林牧渔部门结构演进 |
4.3.2 各省(区、市)农林牧渔部门结构的演进 |
4.4 农业部门产业结构的演进 |
4.4.1 种植业结构的演进 |
4.4.2 畜牧业结构的演进 |
4.4.3 农-牧结构的演进 |
4.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 |
4.5.1 制度变革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条件 |
4.5.2 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了支撑 |
4.5.3 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拉动 |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
5.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主要总体特征 |
5.1.1 演进趋势特征 |
5.1.2 演进层次特征 |
5.1.3 演进速度特征 |
5.1.4 演进可持续性特征 |
5.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区域特征 |
5.2.1 区域演进的相似性特征 |
5.2.2 区域演进的差异性特征 |
5.2.3 区域演进的集聚性特征 |
5.2.4 区域演进的关联性特征 |
5.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部门特征 |
5.3.1 种植业部门结构演进的离粮倾向 |
5.3.2 畜牧业结构演进的非猪倾向 |
5.3.3 种植业和畜牧业占比的区间收敛特征 |
5.3.4 农业部门结构演进的要素替代特征 |
第6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的形成分析 |
6.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特征的形成分析 |
6.1.1 农业产品及服务市场需求变化的导向 |
6.1.2 基础条件改善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
6.1.3 制度与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特征的形成分析 |
6.2.1 产品及服务质量市场需求变化的导向 |
6.2.2 技术的突破及投资的增强 |
6.2.3 生产经营者对盈利的追求 |
6.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速度特征的形成分析 |
6.3.1 市场需求变动速度的诱导与约束 |
6.3.2 技术水平和农业投入的时序波动 |
6.3.3 制度政策的阶段性延续 |
6.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可持续性特征的形成分析 |
6.4.1 农业资源开发速度与保护程度 |
6.4.2 农业资源污染防治力度 |
6.4.3 农业生产方式先进程度 |
6.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特征形成模型 |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6.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的形成分析 |
7.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相似性特征形成分析 |
7.1.1 区域演进起点同构性的影响 |
7.1.2 区域市场需求变动趋同性的作用 |
7.1.3 制度与政策同质性的引导及约束 |
7.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差异性特征形成分析 |
7.2.1 区域资源禀赋差异的决定 |
7.2.2 区域基础条件及投入水平差异的影响 |
7.2.3 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差异的作用 |
7.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集聚性特征形成分析 |
7.3.1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诱导 |
7.3.2 区域产业技术突破的作用 |
7.3.3 农业区域结构政策调整的促进 |
7.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关联特征形成分析 |
7.4.1 农业产品及服务统一市场形成提供的可能 |
7.4.2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外部效应创造条件 |
7.4.3 交通运输便捷化对区位约束的削弱 |
7.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特征形成模型 |
7.5.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7.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7.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章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的形成分析 |
8.1 种植业结构演进离粮倾向特征形成分析 |
8.1.1 粮食需求满足提供的条件 |
8.1.2 粮食生产经营效益低的影响 |
8.1.3 种植业多元发展的要求 |
8.2 畜牧业结构演进非猪倾向特征形成分析 |
8.2.1 市场对非猪畜禽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 |
8.2.2 养猪业高风险造成的冲击 |
8.2.3 养猪业高粮耗带来的约束 |
8.3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农牧业占比区间收敛特征形成分析 |
8.3.1 主要农产品及农业服务数量需求趋稳的决定 |
8.3.2 现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改进空间的限制 |
8.4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生产要素替代特征形成分析 |
8.4.1 要素替代需求的胁迫 |
8.4.2 要素替代条件改善带来的可能 |
8.4.3 要素替代可能风险的制约和潜在收益的吸引 |
8.5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部门特征形成模型 |
8.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8.5.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 |
8.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9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协同推进作用 |
9.2.2 加大农业技术进步与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的提高 |
9.2.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演进适应市场需求转换 |
9.2.4 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差异化和空间优化 |
9.2.5 以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基础,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提供保障 |
9.2.6 以政策调整为手段,引导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演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2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 |
3.2 北京市城郊生猪养殖业现状 |
3.3 城郊生猪养殖业主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
4.1 我国及北京市城市化概况 |
4.2 城市化背景下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分析 |
4.3 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模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
5.1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概况 |
5.2 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比较 |
5.3 不同饲养规模生产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治理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
6.1 环境问题成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
6.2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
6.3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意愿分析 |
6.4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干预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
7.1 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与供给制度 |
7.2 城郊生猪生产供给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
7.3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
7.4 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态产业研究 |
1.2.2 生态农业经济 |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
2.3.1 供需均衡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
7.2.1 草地退化严重 |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7.3.1 季节轮牧模式 |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
致谢 |
(9)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国内外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1.2 国内外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2.3 采取的技术路线 |
3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通辽市地区农业资源现状 |
3.2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3.3 通辽市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现状 |
3.4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问题 |
4 通辽市地区自然潜力分析 |
4.1 通辽市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
4.2 通辽市地区土壤生产潜力分析 |
4.3 通辽市地区农作物增产潜力分析 |
5 优势分析 |
5.1 通辽市平原灌区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分析 |
5.2 通辽市坨沼区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分析 |
6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
6.1 种养结合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型建立的原理 |
6.2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的优化及其结果分析 |
6.2.1 农畜产品单产预测及参数确定 |
6.2.2 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最佳方案的确定 |
7 结论 |
8 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实施的建议 |
9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立项目的与意义 |
1.2 调整原则 |
1.2.1 市场性 |
1.2.2 系统性 |
1.2.3 合理性 |
1.2.4 生态性 |
1.2.5 科技性 |
1.2.6 产业性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比较优势法 |
1.3.2 多元线性回归 |
1.3.3 线性规划 |
2 国内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的动态 |
2.1 国内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2.1.1 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
2.1.2 我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2.2 国内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研究动态 |
2.2.1 宏观方法研究动态 |
2.2.2 微观方法研究动态 |
3 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
3.1 科尔沁区概况 |
3.2 科尔沁区农业结构现状 |
3.2.1 科尔沁区种植业现状 |
3.2.2 科尔沁区畜牧业现状 |
3.2.3 科尔沁区林业、渔业结构现状 |
3.3 科尔沁区劳动力结构现状 |
4 科尔沁区现有农业生产结构分析 |
4.1 科尔沁区种植业结构分析 |
4.2 科尔沁区畜牧业结构分析 |
4.2.1 牲畜结构分析 |
4.2.2 畜牧业投入分析 |
5 优化方案 |
5.1 建立种养结合型农业生产结构 |
5.2 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优化及其结果分析 |
5.2.1 农畜产品单产预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2 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最佳方案的确定 |
6 结论 |
7 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方案实施的建议 |
8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肉畜最佳出栏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D]. 张开.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乌珠穆沁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分化过程中肌肉与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D]. 乌日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3]基于公共财政资金引导的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研究[D]. 赵大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3)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D]. 李建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6]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形成研究[D]. 韩玉萍. 西南大学, 2015(03)
- [7]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崔小年.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 [9]通辽市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优化研究[D]. 邢洪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10]科尔沁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葛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