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艺文学丛书》总序

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艺文学丛书》总序

一、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叶艺文丛书》总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菁蓉[1](2021)在《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研究 ——以客家擂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范佳[2](2021)在《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晓婷[3](2018)在《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虽然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茶作为饮品,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文化”,则介入了儒、道、释诸家文化的整体建构,又与不同的“境界”相联系,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趣味。“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终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追溯这一文化的历史过程,则初为道家思想所开蒙,继为儒家思想所涵养,复为禅宗思想所升华,转成为士大夫的风雅、普通人的饮品。然饮茶不只是借以涤除烦虑、清心解颐,当茶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相融合的时候,它事实上成为不同文化理念或意境的呈现方式,也因此而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实熔铸儒、释、道三教,被赋予“正”、“清”、“和”、“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茶席展现不同的审美物境,不同的茶人体现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观念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与通常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我把古代文献也作为基本考察的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茶文化资料的历史积淀过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茶道”与“茶境”,主要任务是论述茶与道家、儒家、禅宗的关系,试图说明茶文化被不同思想体系赋予不同思想意趣的途径与方式,茶如何成为它们特殊理念的“象征物”。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分别论述“茶艺”、“茶器”、“茶水”,旨在展示茶如何成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审美韵味。在这些部分,通过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清的瀹茶法等,我对中国茶艺的文化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越瓯碗、兔毫盏、曼生壶、若琛杯等器物的描述,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茶器文化的发展机理;通过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择水之要的描述,辨析了茶与水的密切关系。《茶经》有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则茶器、茶水,在茶道文化中,确乎非是单纯之器物,同样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象。

余悦[4](2016)在《中国学术传统与古代茶史文献——《中国散佚茶书辑考》导论》文中指出中国是文献典籍大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学术传统。考据学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接受,至今都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国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传统之一。考据学是中国一门土生土长的学问,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虽然一般认为:清代考据学之兴盛缘於清初的文字狱政策。自雍正一朝大兴文字狱之后,清朝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钻进故纸堆,大兴考据之学。清政府用编修《四库全书》的方式,笼络天下知识分子,走向考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5](2016)在《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韩两国茶道形成、发展、流变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同与异,以及这个时期代表茶人——北宋苏东坡和高丽李奎报的人文茶道观,进而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对后世的影响。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其中茶文化的交流最具代表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茶叶的发现利用,由最初的药用逐渐转为食用饮用,最后形成独特的茶道观。从唐至宋及元明清,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制茶法、饮茶法、也相应地形成了茶礼、茶诗等茶文化,遍及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文人、僧侣、平民等,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形成独特的茶道观,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中重要的角色。韩国自百济时期从中国传入茶种,与韩国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交融,先后形成了韩国历史上新罗茶道文化(以花郎道茶文化为特色),高丽时代茶道文化(以宫廷、僧侣、文人茶道文化的丰盛为特色),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特色)。茶道符合人道,人可以通过茶道修行人之道。这种人文茶道精神在中国的唐代陆羽《茶经》表现为“精行俭德”的茶道观。宋朝的《禅苑清规》则是反映丛林的礼仪规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被喻为儒家的“礼经”。宋代中国历史上留存茶诗最多的茶人陆游体现了敬天爱人的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人文主义茶道精神。韩国以元晓大师之“和诤”的人文茶道,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以及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为代表。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1786—1866)的会通思想,和元晓大师、义天大觉国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元晓大师的“大乘菩萨行”实践是近代茶人崔凡述(1904—1979)“人文茶道思想”的根源。总之,韩国的人文茶道精神之根是元晓和诤思想。和诤思想是把一切分歧转换为和解的佛教思想,是奠定韩国佛教基层的核心思想之一。中韩两国属于同样的汉文化圈,在茶文化传入之前的三、四世纪,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传入,与韩国固有的古朝鲜思想融合。作为东方礼仪之国,都重视人要具备仁,礼、敬、和等精神,并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和谐。人文茶道是以人为主,既以人间为中心,又以人间本性为主。本性即是道。对儒家来说,道是仁;对佛教来说,道是真如;对道教来说,道是自然。三教之道呈现出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得道便呈现出向德。在这个世界,能相应的只有道与德,只要怀着道心,就必经由德。所以只要觉悟了人间之本性,就以自然为道,以宇宙万物为和谐。儒家行道,然后获德。佛家则通过“禅”达到真如,真如即本性。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以达到道作为终极目的,与道相辅相成的就是德。中韩两国的茶道其根本要义是相通的,但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中国茶艺表演庄严而华丽,韩国茶礼表演质朴,而且有自然风流的味道。孔子强调以礼与仁为基础,茶道才能表现出礼仪的庄严华丽。韩国的茶礼表演,将从中国传入的茶道思想与韩国古朝鲜的古神道思想融合,这种玄妙之道在韩国称为风流道或花郎道,用质朴、淳朴表现了韩国的人文情怀。从苏东坡与李奎报的茶诗看他们的人文茶道观,将他们的茶道思想分为四点:第一,人际交游人文茶道;第二,社会讽喻人文茶道;第三,禅茶一味人文茶道;第四,行茶三昧人文茶道。苏东坡在思想上追求儒佛道三家兼容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清净茶道观。李奎报天性淳朴,有超然、豁达的性格,而且兼有着老庄逍遥游思想。两位人物都由茶道而得到鲜活的领悟,由此形成两个人物的生活茶、生活禅的人文茶道观。宋丽茶道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以礼节教育影响了后代。宋代的茶道是继承唐代茶道文化的脉络,高丽的茶道是受到了统一新罗茶道精神和唐宋的影响。茶道可以转变人的心灵和行动,恢复人的关系,与自然沟通。中韩的茶道文化进入现代后,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都把重点放在学习古典文学,学习传统思想,提升人性涵养,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说明两国茶道文化在根源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张一洁[6](2014)在《中国末茶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末茶是我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只奇葩,唐代时首创了末茶这一独特的茶艺形式。末茶在唐代非常流行,它包括有末茶的饮茶流程、制茶工艺、茶具和由此催生的一些列茶诗等等。及到宋代,末茶已经成为了上层阶级和文人雅士的一项艺术修养,当时的人们认为饮用末茶是高雅与智慧的结合,同时,它也代表了当时贵族上流阶层对雅致生活的想象及追求。之后,末茶由日本学问僧从中国传入日本,在当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为日本的抹茶文化,成为日本国粹。明代以降,末茶由于脱离群众、元统治者不同的饮茶习俗以及朱元璋的禁令等多种原因消亡以致失传。及至当代,在上海浦东,一群留日学生归国后开设了抹茶工厂,创办了企业,并通过多种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致力于抹(末)茶的推广和抹(末)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期望能将这源于中国的古老茶文化续借下去,在国人中重新恢复令人向往的、雅致品位的生活方式。

王志平[7](2013)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不同民族文化群落的精神个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就是强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同,也是唤醒区域民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94项,其中国家级44项、省级370项、市级380项、县级800项(截止到2011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成为江西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产业发展,将有力促进江西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有:1、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归纳了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界定、价值评估、保护利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完整地分析梳理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状况,总结了资源状况呈现出存量丰度高、品类齐全、文化地域集中性及差异性较强和地域依赖型强、产业化项目少等特点;系统分析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通过构建基于D-AHP方法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对江西4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确定在评估指标体系内部中历史久远度、独特性、文化认同、教育科考、品牌效用、经济效益、实用度7个指标权重较大,重要性程度较高;在40项国家级项目中依据最后量化得分结果分列出:产业开发类(耋70分)、衰退类(50-70分)和濒危类(耋50分)三类。3、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对国内外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本歌舞伎、我国东北二人转在立法、建制、资金扶持、促进创新、市场运作方面的做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四条经验启示:强化区域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环境;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依据资源价值定量评估的实证分析结果,在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长期存在的混淆不清与矛盾认识的基础上,遵循保护利用并重、资源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尝试构建针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类、衰退类、产业开发类项目进行保护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层次联动模式和分类建档模式。4、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创造新业态、塑造特色品牌;文化产业可发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纳、传播、营销作用两大方面,分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两者存在互为需要、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逻辑关联,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进入文化产业进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后,借助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运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构建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增长上限基模、舍本逐末基模、恶性竞争与富者愈富基模以及饮鸩止渴基模,分析指出每个基模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促进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几点战略思考。5、通过构建基于DEA的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典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项目——景德镇工艺陶瓷为例,对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的产业绩效和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动态实证分析,并从实证结果进一步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在创作研发过程中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具有独创性甚至唯一性,赋予产品的艺术创意价值和人文价值较高。二是个体(家庭)作坊(工作室)由于投入资源利用率较高,生产绩效和经济效益较好,且实体数量庞大,可以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行业集群。三是需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推广运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有序组织和规范个体作坊式市场发展,促其不断成长壮大。6、在前面章节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运作三方面,提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的10条政策建议: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快立法建制,完善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加大扶持和基地建设,提高文化环境承载力;加强传承人保护,培育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保护利用意识;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提升群众基础;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增长机制;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发展;加快创意研发,实现非遗产品增值;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姜怡[8](2010)在《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互文性理论和模因论为依托,以互文分析、相似度计算及语料库统计为支持,以《续茶经》(清)及其前期互文母本《茶经》(唐)为研究个案,剖析总结了茶典籍文本的互文形式特点及缘由;探讨了译文建构中所需的互文多维视阈融合翻译策略;验证并尝试优化传统翻译研究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整合。互文性由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根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推演而来,意指文本间语符形式与意义等多层次的交互、涉及、延异等关系。根据互文理论,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重构须基于互文本。这一理论正契合了翻译这个跨文化、语际的互文对话理解与重构过程,,因此对其有论证与指导功能。此外,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语言模因论亦被用于揭示典籍文本复制、传播和发展的互文现象。相似度计算是知识表示以及信息检索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到文本分类、聚类、信息处理等领域,但在翻译领域尚未见涉及。鉴于文本不同层次的相似度是判断显性互文的重要依据,本文比较和运用余弦、戴斯系数、全置信度、匹配系数等量化文本互文指涉,在此基础上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并进行了改进方法试验,即扩展项间的计算和序列模型,为互文统计、文本理解和翻译提供了量化依据。本文还展示了典籍文本语域集中、主题重合、内容关联、文体交叉、词语参而见义等互文特征。它们较高的相似度和部分受限语言特色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典籍翻译研究领域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本文的引言部分介绍了此研究的背景、意义及茶典籍研究案例的代表性;第一章介绍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论证互文与翻译的本质契合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茶典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宏观微观层面的互文指涉。第二章挖掘案例《续茶经》互文线索及其与《茶经》的渊源关系,运用模因论揭示优质语言模因的互文传承效应和增殖能量。比较和选择改进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来验证互文指涉并展示互文翻译索引。第三章探讨互文翻译障碍,提出典籍翻译的“三度视阈融合”观点。第四章有针对性地详论了茶典籍文本的主题、风格、体裁、资源、词汇及历时叠套互文现象及相应翻译策略。第五章致力于计算机在翻译中的应用开拓:首先探讨互文性对机器翻译的启示及语料库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接着论述基于多级锚点的英语与古汉语双语对齐实验,归纳出四个层级词作为锚点以提高对齐精准度;之后是将原用于描述非线性系统特性的“遍历性,,理论用于支持翻译介质的互文转换.,展示电子超文本在链接互文指涉方面的优势。在结论部分,本文对课题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有待完善之处和今后可拓展深化的研究方向。

贾雯[9](2008)在《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文中指出16世纪,欧洲人的着述中出现了有关“中国茶”的纪录,17世纪,中国茶叶正式通过葡萄牙和荷兰的贸易进入欧洲市场,众多的西方国家加入到茶叶消费的行列中,但在众多的国家中,因饮茶形成系统文化体系的却只有英国。英国的茶文化根植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受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在形成过程中借鉴了亚洲国家饮茶的经验,历经四百年的积淀最终形成。本文对英国茶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贸易史、茶文化内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出英国茶文化的本质特征。文章第一部分为“英国茶叶贸易的发展”,重点叙述茶叶贸易产生的时间、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以及这些因素对英国茶文化形成产生的作用,其中重点论述维多利亚时代的茶叶贸易情况;文章第二部分切入正题,重点是要分析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并总结英国茶文化形成的完整脉络;第三章论述“英国茶文化”的社会影响,分析茶文化与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人文性格之间的联系,概括“英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叶芳香满英伦,“英国茶文化”是英国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具有高贵优雅的气质,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本文以“英国茶文化”为研究主题,试图对“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和文化内容做出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结合具体史实,揭示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殖民扩张、英国绅士风度以及英国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总结出“英国茶文化”的本质。

王逍[10](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二、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叶艺文丛书》总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叶艺文丛书》总序(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1.2.1 古代文献
        1.2.1.1 唐朝以前的文献
        1.2.1.2 唐代茶书
        1.2.1.3 宋代茶书
        1.2.1.4 明代茶书
        1.2.1.5 清代茶书
        1.2.2 当代文献
        1.2.2.1 茶史研究
        1.2.2.2 茶艺和茶道研究
        1.2.2.3 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1.2.2.4 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1.3 问题的总结与写作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茶之道
    2.1 茶之“天和”——茶与道家的关系
        2.1.1 草木仙骨,道法自然
        2.1.2 品茗通仙,天乐逍遥
        2.1.3 洒心去欲,恬淡虚静
    2.2 茶之“中和”——茶与儒家的关系
        2.2.1 守仁居敬,民胞物与
        2.2.1.1 以茶利礼仁
        2.2.1.2 以茶表敬意
        2.2.2 茶和中道,不偏不倚
        2.2.3 温润如玉、刚健雅正
        2.2.4 行茶于道,志气通达
    2.3 茶之心和——茶与禅宗的关系
        2.3.1 自古高僧能辨茶
        2.3.1.1 蒙顶茶与吴理真
        2.3.1.2 三碗便得道之皎然
        2.3.1.3 “禅茶一味”之圆悟克勤
        2.3.1.4 峨眉雪芽之宝掌和尚
        2.3.1.5 皓首《茶经》之陆羽
        2.3.2 诗文经卷说禅茶
        2.3.2.1 《五灯会元》之禅茶说
        2.3.2.2 《百丈清规》之禅茶说
        2.3.3 禅茶一味不二门
        2.3.4 逢茶即茶平常心
3 茶之境
    3.1 艺术境界的内涵
    3.2 茶境的精神内核
        3.2.1 茶境由心而生
        3.2.2 心与茶境相互依存
        3.2.3 心能转换茶境
        3.2.4 心与茶境本不相到
        3.2.5 心与茶境冥合
    3.3 茶境之几种存在形式
        3.3.1 雅之境
        3.3.2 静之境
        3.3.3 灵秀之境
        3.3.4 闲适之境
        3.3.5 禅悦之境
4 茶之艺
    4.1 芼茶艺
    4.2 煎茶艺
        4.2.1 陆羽与《茶经》
        4.2.2 煎饮艺
    4.3 点茶艺
        4.3.1 点茶的具体方法
        4.3.2 斗茶艺
        4.3.3 分茶艺
        4.3.4 饮茶艺
    4.4 溣饮艺
5 茶之器
    5.1 唐代茶器——金银秘色烁古今
        5.1.1 生火用具
        5.1.2 煮茶用具
        5.1.3 烤、碾、量茶用具
        5.1.4 水具
        5.1.5 盐具
        5.1.6 饮茶用具
        5.1.7 清洁用具
        5.1.8 藏陈用具
    5.2 宋代茶器——雨过天青点浮华
        5.2.1 兔毫紫盏斗旗枪
        5.2.2 茶碾
        5.2.3 茶臼
        5.2.4 汤瓶
        5.2.5 茶盏
        5.2.6 茶筅
    5.3 明代茶器——景瓷宜陶斗风雅
    5.4 清代茶具——孟臣若琛水在瓶
6 茶之水
    6.1 上善之水助茶香
    6.2 三昧真火三沸汤
    6.3 自古名士能辨水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韩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第一节 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茶道概念
        二. 唐代以前文献饮茶记录
        三. 唐代茶道文化
        四. 宋代茶道文化的发展
        五. 元明清茶道文化
    第二节 韩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一. 韩国茶道文化概念
        二. 茶传来说与初期茶文化的流入
        三. 新罗茶道文化
        四. 高丽时代茶道文化
        五. 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
第二章 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中国人文茶道观
        一. 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人文茶道
        二. 《禅苑清规》中人文茶礼
        三. 陆游的人文茶道
    第二节 韩国人文茶道观
        一. 元晓之“和诤”的人文茶道
        二. 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
        三. 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
    第三节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异
        一.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
        二.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异
第三章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观比较
    第一节 苏东坡的茶道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苏东坡的茶文化背景
        二. 苏东坡的人文思想
    第二节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
        二. 李奎报的文学思想背景
        三. 李奎报三教合一思想
    第三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茶诗中的茶道观
        一. 人际交游的人文茶道
        二. 社会讽喻的人文茶道
        三. 茶禅一味的人文茶道
        四. 行茶三昧的人文茶道
    第四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中的人生观
        一.积极超越的人生观
        二. 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三. 仁心博爱的人生观
第四章 中韩茶道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中日韩茶道文化融合
    第二节 人性茶道教育影响
征引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姜美爱个人简历

(6)中国末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末茶的起源与发展:雅致生活的兴起
    第一节 唐宋末茶的制作
    第二节 唐宋末茶的饮用
    第三节 末茶东传
第二章 末茶的失传:渐变的茶饮生活
    第一节 末茶式微
    第二节 民间饮茶发展流变
    第三节 末茶断代
    第四节 罢黜末茶
第三章 末茶的复兴:重拾茶人闲适
    第一节 抹茶制作工艺
    第二节 “好抹茶出自石磨”
    第三节 抹茶的饮用
    第四节 A社长的末茶复兴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研究现状述评
    2.1 相关基本概念
        2.1.1 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 文化产业
    2.2 相关理论和主要方法介绍
        2.2.1 文化进化论
        2.2.2 文化生态学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科学发展观
        2.2.5 研究方法概述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归纳梳理视角
        2.3.2 价值评估视角
        2.3.3 保护利用视角
        2.3.4 产业化发展视角
        2.3.5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视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
        3.1.1 项目数量和类别分布情况
        3.1.2 项目影响力研判
        3.1.3 资源总体评价
    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3.2.1 历史传承性
        3.2.2 社会性
        3.2.3 地域性
        3.2.4 活态流变性
        3.2.5 准公共品性
    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综合评估
        3.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综合评估的意义
        3.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定性分析
        3.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定量评估
        3.3.4 结论与评价
    3.4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3.4.1 保护利用的意义
        3.4.2 保护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绩
        3.4.3 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与启示
    4.1 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个案分析
        4.1.1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概述
        4.1.2 个案研究:歌舞伎
    4.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个案分析
        4.2.1 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概述
        4.2.2 个案研究:二人转
    4.3 本章小结:经验启示
第5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互动机理与模式构建
    5.1 保护利用的原则
        5.1.1 保护与利用并重原则
        5.1.2 资源整合原则
        5.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 保护与利用的互动机理分析
        5.2.1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5.2.2 利用是保护的动力和延伸
    5.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构建
        5.3.1 分类建档模式
        5.3.2 层次联动模式
        5.3.3 产业带动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研究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关联分析
        6.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6.1.2 文化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
    6.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6.2.1 优势分析
        6.2.2 劣势分析
        6.2.3 机会分析
        6.2.4 威胁分析
    6.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
        6.3.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之增长上限基模
        6.3.2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之舍本逐末基模
        6.3.3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竞争之恶性竞争和富者愈富基模
    6.4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实证分析——以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为例
    7.1 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7.1.1 民营企业化经营
        7.1.2 国有、事业企业改制经营
        7.1.3 个体工作室作坊式经营
    7.2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性探讨
    7.3 景德镇工艺陶瓷产业绩效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7.3.1 模型推导
        7.3.2 指标选取
        7.3.3 数据运算与结果分析
    7.4 结论与建议
        7.4.1 技术效率助推工艺陶瓷产业生产率增长
        7.4.2 工艺陶瓷产业市场发展以个体工作室为主导
        7.4.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工艺陶瓷产业发展必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8.1 政府组织引导
        8.1.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8.1.2 加快立法建制,完善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8.1.3 加大扶持和基地建设,提高文化环境承载力
        8.1.4 加强传承人保护,培育产业后续人才
    8.2 社会积极参与
        8.2.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保护利用意识
        8.2.2 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提升群众基础
        8.2.3 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增长机制
    8.3 市场有效运作
        8.3.1 推进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发展
        8.3.2 加快创意研发,促进非遗产品增值
        8.3.3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互文性与茶典籍翻译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互文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探踪
        1.1.1 互文性理论的沿革追溯
        1.1.2 互文的分类与概念辨析
        1.1.3 互文与翻译之契合探究
    1.2 茶之双重属性及典籍文本特性
        1.2.1 茶的器物文化属性分解
        1.2.2 茶典籍文本的发展菟集
        1.2.3 茶典籍的互文共性辨析
2. 文本互文模因案例分析及其相似度计算
    2.1 茶典籍文本的互文性模因解析
        2.1.1 模因论与文本复制因子
        2.1.2 溯源模因母本《茶经》
        2.1.3 《续茶经》的互文关联
    2.2 相似度互文计算及其翻译索引
        2.2.1 互文相似度的计算框架
        2.2.2 互文性度量的翻译索引
        2.2.3 优化向量空间VSM模型
3. 典籍翻译的三度视阈融合及其互文障碍
    3.1 茶典籍英译的现状与互文障碍
        3.1.1 茶典籍的翻译现状评述
        3.1.2 典籍翻译互文障碍分析
    3.2 译典籍的复合历时与多维视阈
        3.2.1 视阈融合与互文之对话
        3.2.2 典籍翻译三度视阈融合
4. 基于互文理论的典籍文本翻译策略思考
    4.1 主题互文中翻译之内涵外化
        4.1.1 茶典籍文本主题匿蕴
        4.1.2 变隐为显的内涵外化
    4.2 风格互文中翻译之意形整合
        4.2.1 整饬骈俪的微观互文
        4.2.2 排列句式与结构重组
    4.3 体裁互文中翻译之他性兼顾
        4.3.1 文本中嵌入抒情诗句
        4.3.2 文本中插进他性文体
    4.4 资源互文中翻译之语境调节
        4.4.1 高低语境错层的显现
        4.4.2 沟通高低语境的斡旋
    4.5 词汇互文中翻译之溯本现源
        4.5.1 文化词汇的求异存同
        4.5.2 色彩用语的解读分理
    4.6 历时互文中翻译之瞻前顾后
        4.6.1 《六羡歌》的叠套视阈
        4.6.2 多维视阈的相融相合
5. 计算机应用技术优化典籍互文本翻译
    5.1 基于互文性的机辅翻译探析
        5.1.1 互文性对机译的启示
        5.1.2 语料库便捷互文翻译
    5.2 基于多锚点的双语对齐试验
        5.2.1 古汉—英语锚点对齐
        5.2.2 多层级的锚点词实验
    5.3 基于网络技术的超互文译本
        5.3.1 电子译质超越纸质本
        5.3.2 遍历性超文译文链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前言
第一章 英国茶叶贸易的发展
    一、东方茶叶西传史概述
        1. 西方最初的茶叶贸易
        2. 荷兰对茶叶的推广
    二、英国茶叶贸易的发展
        1. 英国早期的茶叶贸易
        2. 英国茶叶贸易的稳定发展
        3. 维多利亚时代茶叶贸易的繁荣
第二章 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茶文化的概念
    二、英国茶文化的技术条件
        1. 严格的种植技术
        2. 精细的制作工艺
    三、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1. 英式早茶
        2. 英式上午茶
        3. 英式下午茶
        4. 英式晚餐茶
    四、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1. 从药用价值到饮品文化
        2. 高贵典雅的休闲文化
        3. 考究繁复的英式茶道
第三章 英国茶文化的社会影响
    一、对英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影响
        1. 对中国茶叶市场的垄断
        2. 印度成为双料产地
        3. 锡兰成为最主要的茶叶产地
    三、对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
        1. 对男性服饰的影响
        2. 对男性行为方式的影响
        3. 对男性价值观的影响
        4. 对男性性别观念的影响
    四、对英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1. 茶文化蕴含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2. 茶文化的社会伦理意义
        3. 茶文化对大众消费心理的影响
        4. 茶文化的双面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后记

(10)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附录
跋语

四、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叶艺文丛书》总序(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研究 ——以客家擂茶为例[D]. 张菁蓉. 华侨大学, 2021
  • [2]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D]. 范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D]. 刘晓婷. 浙江大学, 2018(07)
  • [4]中国学术传统与古代茶史文献——《中国散佚茶书辑考》导论[J]. 余悦. 学术评论, 2016(02)
  • [5]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D].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 浙江大学, 2016(05)
  • [6]中国末茶文化研究[D]. 张一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2)
  • [7]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 南昌大学, 2013(12)
  • [8]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 姜怡.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9]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 贾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 [10]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茶文化的基石——《中国茶艺文学丛书》总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