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一)

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一)

一、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上)(论文文献综述)

陈峰[1](2019)在《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生活垃圾具有“高含水、高有机质、高混合度、低热值”的复杂特性,其中含水率是制约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因素。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的常用技术有机械干化、热干化、生物干化等,但在投资、能耗、运行成本、运行稳定性和干化效率,及对周围环境友好性方面都有提升空间。其中,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是利用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群在降解垃圾中有机质时所释放的热量,在干化仓内形成持续稳定的高温环境,将垃圾中的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进入干化仓的低温低湿空气变成了高温高湿的气体后经由通风系统排出,进而快速去除垃圾中绝大部分水分的工艺。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多是好氧堆肥发酵等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存在干化温度低(35~45℃)、速度慢、周期长、干化效果不佳、产品热值仍然较低而难以资源化应用等诸多问题。提高生物干化温度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突破点,为此开展高温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走向“以废物变资源、废物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开展了多类型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性能试验,通过对包括干化过程和效果影响因素、干化产品应用适宜性、以及干化烟气污染控制等的系统研究,确定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的工程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生物学、生化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原理,通过建立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数学模型和过程控制方法,开展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在构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温烟气、太阳能等余热辅助、小型一体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等系列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对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是一种适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的干化方法,温度范围为50℃~70℃。(2)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的含水率由约58.9%逐步降低到约18.6%,减量化50%以上,垃圾低位热值由约9000kJ/kg提高至18000kJ/kg。(3)影响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氧气浓度>颗粒粒径>仓体保温性能,其中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是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4)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气体中NO、SO等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排放标准限值;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不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需要配套专门的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5)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后可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RDF在掺烧过程中锅炉燃烧稳定、燃烧排放污染物浓度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可以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RDF/原煤的掺烧质量比宜控制在5%~10%。(6)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堆体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相吻合,证实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产热机理是遵循微生物分解合成规律的,干化过程中的热量来自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质所释放的热能。(7)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可将生物干化周期缩短至7d;干化过程可划分为温升期、高温期及温降期,各期历时为0.6d、5.6d、0.8d;水分去除主要在高温期;(8)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各阶段的控制策略:在干化初期以满足供氧量、快速升温为主要控制依据,干化中期以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释放最大的热量与通风除湿吸收热量之间所建立的动态平衡为控制依据,干化末期以满足通风除湿为主并使仓内垃圾堆体温度快速降低。(9)该技术可用于现有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厂的改造项目,改造部分的工程投资约3万元/t、处理成本约23元/t、新增经济效益约66元/t。(10)采用本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我国生活垃圾可以采用“收集~好氧生物干化~压缩~转运”的收运模式和“粗破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RDF燃料制造+燃料焚烧(或综合利用)”的处理处置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了巨大的垃圾处理供给市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变化,是一种解决中国生活垃圾“三高一低”难题的高效、经济、实用的垃圾生物预处理方法,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王凤起[2](2018)在《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1995年发布了首批被列为"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名单,多年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对建筑业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进行总结,并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为例,阐述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张一龙[3](2018)在《中国特高压(下)——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你去向何方是点亮街道两旁哨兵般站立的路灯还是蒸腾百姓餐桌上扑鼻的香气是启动翱翔太空的强劲动力还是爆发出机器的咆哮轰鸣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凝结心血和汗水的奇迹那文明天地中最瑰丽的是怦然跃动的光明之心——题记第十章从太行到吕梁2006年和2014年是山西特高压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2006年8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

张剑[4](2016)在《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一方面,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工程分包严格限制。另一方面,转包、违法分包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转包、违法分包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潜规则,被称为“万恶之源”,几乎所有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原因最后都归结为转包或违法分包的错,工程分包因此成了替罪羊,成了众矢之的。鉴于此,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分包限制规则是否科学合理?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否有不合时宜的制度本身的因素?本论文从立法论的角度,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定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内容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从比较法的视角找出中外制度差异,然后对这些差异进行利弊分析,从而得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即转包、违法分包的泛滥,从制度层面来说,是由于我国分包限制规则不完全正当合理,部分与国际惯例脱节,没有反映生产力发展和工程承包的客观规律,某种程度上部分反映了工程分包的客观规律与不合时宜的制度束缚的矛盾和冲撞,所以建议实定法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在修法之前建议实务中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目前国内对工程分包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现行法律法规,并结合实务,从法解释论角度展开的,从立法论角度对我国违法分包的界定的科学合理性缺乏论证,没有考虑违法分包的界定是否适应工程发包模式与管理的多样化发展,没有考虑分包制度是否与国际接轨,没有考虑是否有滞后的法律制度本身造成违法分包的因素。对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的法学系统研究文献还未见到。国外对分包的限制规则在成文法上较少,一般存在于合同范本的标准条款中,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而且实践中对分包限制条款引起的争议或纠纷较少,没有成为分包合同的热点。所以国外对违法分包或分包限制规则专题研究较少,部分文献涉及到转包、分包范围、再分包和分包须经发包人同意等问题的介绍,但研究不够深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文献,从比较法、法经济学、规范目的和法的价值角度,对工程分包限制规则进行理论专题研究的还未见到。本论文不包括绪论共六章,第一章是关于工程分包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三、四章分别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工程分包范围、主体即分包人资质和内容即权利义务关系三方面论述了我国现行实定法分包限制规则的不合理;第五章是关于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第六章是结论和对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作为本论文的逻辑起点,界定了工程分包的概念,阐述了工程分包的经济实质和法律本质。从经济角度来说,工程分包是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现代工程承包发展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应视为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二章从工程分包的客体角度,分析了现行实定法分包范围限制规则的不合理,重点分析了转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现行实定法对分包范围的限制不合理,工程发包模式决定了分包的最大可能范围;(2)分包范围是双方意思自治的范畴;(3)工程承包并不要求亲自施工,承包人的职责实质在于对工程的管理、协调、集成和监督;(4)转包并非合同转让;我国实定法对转包的界定和打击过宽,应禁止无价值增值的转包,解禁肢解分包,区分转包和正常分包的关键在于承包人是否实际承担了项目管理职责;解禁肢解分包不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5)我国《建筑法》参照了日本、韩国的建筑法律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但两大法系包括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鲜有禁止肢解分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的规定或实践,这些限制规则不符合工程承包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难以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立法目的,立法应允许肢解分包、主体结构分包和扩大劳务分包。第三章从主体分包人资质的角度,论述了资质限制规则的不合理。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资质许可的法律性质是行政许可,属于公法范畴,不宜在合同法中规定,建议修法时将其回归公法定位;(2)我国的资质许可制度混淆了许可制与注册制的区别,建议将许可与注册分开,将资质许可范围限制在工程质量和安全必要性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对市场自由的行政干预,同时加强注册管理;(3)我国的资质许可标准太高,不利于工程分包市场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降低企业资产标准,许可标准不宜要求工人数量和技术装备;(4)劳务分包的本质是工程分包,应适用工程分包的一般规则,域外没有针对工程劳务的许可或注册,实践证明,现行的劳务分包制度为违法分包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既造成法律自身的不和谐,也加剧了工程乱象,所以建议取消劳务资质。(5)限制资质许可范围,降低资质标准,取消劳务资质,不会降低工程质量和加剧工程乱象。总之,尽量减少行政许可对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限制,降低从业门槛,鼓励万众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参与分包。第四章分析了分包权利义务的限制规则。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承包人应就分包工程向发包人承担单点责任,但对于指定分包,承包人应仅负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委托代理责任,而不应对指定分包工程象自主分包一样完全负责,发包人应对自己选择和决定指定分包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负责,以此限制指定分包;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原则上分包人对发包人不直接承担责任。所以,分包人就分包工程与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并不妥当,建议在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承包人破产或承包合同被终止,或者以发包人承担承包人义务包括向分包人支付未付款项为条件,分包合同中承包人的权利义务可以概括转移于发包人,此种条件下分包人方对发包人直接承担责任。取消连带责任,既兼顾了分包人利益,也有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2)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规定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分包,但未规定对发包人同意权的限制,是立法漏洞,易造成发包人同意权的滥用,产生不适当的结果。因此建议,授权当事人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约定须经发包人同意的分包部分;对于承包人的拟选分包人报批,发包人应在合理期限内作出“同意”;发包人反对承包人的拟选分包人,应书面说明“合理理由”;如果发包人对拟用分包人的报批无故拖延或不正当反对,应给予承包人相应延期或赔偿损失。(3)再分包是行业国际惯例,是生产力和分包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水平的需要,再分包不会损害工程质量安全,不会加剧工程乱象,建议修法鼓励和允许再分包。第五章关于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理论与实务普遍将我国《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则作为效力性强制规范援引,导致实务中大量施工分包合同被认定无效。这一章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合同无效无助于改善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损害了法的公平价值和合同自由,不符合工程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认可合同效力不会纵容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所以,在法律修改之前,建议实务中应对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予以缓和,即不否定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的效力,在不影响公法责任后果的前提下,由无过错方根据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选择救济方式,例如终止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要求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第六章在概括以上各章结论的基础上,最后得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即我国分包限制规则不完全正当合理,建议实定法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修法之前实务中应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最后落脚于对《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分包限制规则的不足和漏洞提出立法建议: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必须经发包人同意方可分包的工作,约定之外的工作或未约定的,承包人可以自主分包。必须经发包人同意方可分包的,发包人不应不合理地拒绝。承包人对分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发包人承担全部责任,但对于发包人指定的分包人,承包人仅承担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委托代理责任。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除非特定条件下经发包人要求,分包合同可以概括转移于发包人,分包人方对发包人直接承担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一并转包给第三人。除非另有约定,在承包人对分包工程承担管理义务的条件下,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拆分后分包给不同的第三人。分包人经承包人和发包人同意,可以将其承揽的工程再分包,但承包人或发包人不应不合理地拒绝。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展望,认为一步到位彻底放开阻力较大,应先从容易的入手,进行试点修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修改全国性法律;放松对分包的限制不会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实践证明,通过严格限制分包,并不能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立法目的。项目质量安全问题是由于个人责任无法落实造成的,所以保证质量安全需要改革我国工程师的执业体制和分配制度,加强个人和企业的诚信公开制度,特别是执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和完善个人职业保险制度,同时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进行体系化建设,例如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技术法规,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工程师执业机制建设,监理机制,包括审图、质量安全监测、咨询评价等社会独立第三方专业保证机制,覆盖设计、施工、保修和职业责任的全面保险机制,质量安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等,以上制度均属公法范畴,远远超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

邵高峰[5](2015)在《我国节能建筑技术与政策现状及“十三五”展望》文中研究指明1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概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寒带、温带、热带等几个气候带,主要特点是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冬天更冷、夏天更热,这种不良的气候条件使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更为艰巨困难。我国的建筑

张幸[6](2015)在《施工新技术在现场推广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施工企业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却遇到了适用性差、推广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的过程,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推广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机构自成体系,致使供给与需求脱节;在推广的过程中没有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建筑业科技企业、专业协会、科技中介等非政府或经营性的建筑工程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服务要求;建筑业生产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新阶段建筑业发展的要求,对现代建筑工程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论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的策略选择;建立了“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有效结合”的推广新机制;积极推进新技术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促进建设工程技术的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的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优化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的推广模式;完善推广模式的配套措施,加大政府及施工企业的职能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体系中施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剖析了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日后推广应用渠道的通畅。文章最后重点写了在建设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的施工企业和起主导作用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的作用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和决策支持。

李楠[7](2012)在《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文中认为发展绿色建筑是21世纪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在全国范围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等方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大形势下,本地区更应该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推进本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及法规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夏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储备”、“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回顾”、“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夏热冬暖地区地域适应性技术”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研究范围从国家到地区,从所有的绿色建筑技术到具有夏热冬暖地区地域适应性的绿色建筑技术,力求扩大研究的时间轴和地域范围,保证研究的多角度和连续性。希望通过统计、对比及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技术实践和政策法规两条线展现在全国绿色建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发展现状。通过梳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和配套法规的发展,希望找出本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欠缺及潜力,为建立本地区的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框架做基础资料,并为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地方标准的完善作出贡献。

宋琳琳[8](2012)在《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能源紧张的形势下,能源节约问题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国也提出了“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建筑用能、工业用能和交通用能是中国三大耗能领域,节能工作的重点也集中在这三大领域。其中,建筑节能又是重中之重,因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能耗的激增,而且中国建筑用能浪费严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逐年上升,正因如此,国家对建筑节能愈加重视。建筑节能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需要依靠建筑节能政策的引导,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从无到有,历经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自1986年,陆续出台推动建筑节能的一系列政策,建筑节能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各类建筑节能政策在执行中并未取得整体最优效能,与实现建筑节能总体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探讨建筑节能政策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策网络理论为研究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政策、良性的动态运行过程加上政策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参与是构成政策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对网络的优化有利于建筑节能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以网络视角分析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现状、发现问题并挖掘其根源,有助于切实提出完善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具体对策。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宏观网络是指中国现有各层次建筑节能政策构成的网络,包括党中央关于建筑节能的指导性政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建筑节能相关法律和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各类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各层次政策主体在建筑节能中发挥不同作用,主体间权力配置关系映射出中国决策体制的演变过程。中观网络是指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即建筑节能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及追踪决策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网络。中观网络重点分析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过程现实的网络运行状态,检验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是否实现连续、螺旋上升的循环,并揭示其根本性问题。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链条呈现非连续性特征,各环节尚未实现协调连动,网络循环属于简单循环模式。微观网络是指某一具体政策的一个环节构成的网络。本研究的建筑节能政策微观网络分析,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分析其制定过程的行动者、网络结构与网络互动。对网络关系进行细致的刻画和质的描述,从而揭示其内部关系结构及其对建筑节能政策效果的影响。通过网络分析,揭示出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宏观网络中政策关联性弱且衔接性差,影响建筑节能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二是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缺失,阻碍网络资源的整合;三是网络行动者角色错位,导致政府主导网络;四是政策运行网络评估环节存在盲区,导致网络链条非连续;五是网络主体权力结构失衡,难以实现利益均衡;六是政策网络互动不充分,无法实现均衡博弈;七是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不足,制约网络互动。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矢量束线型网络形态的限制、网络外部环境的制约、网络结构成熟度低、政府启动者角色异化、网络合力基础不稳以及网络制度缺失。上述问题使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要打破僵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二是增强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的整体性;三是强化政策异体评估,完善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四是扩大建筑节能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实现政策网络充分互动;五是选择有效的网络管理工具;六是完善建筑节能政策网络保障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9](2011)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1年重点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出$建科综函[2011]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及有关单位: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1年重点工作印发你们,供工作中参考。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1年重点工作

蔡伟光[10](2011)在《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建筑能耗呈现刚性增长趋势。而工业化的推动下,工业行业能效水平提升较快,工业领域节能潜力下降,因此建筑领域将承担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任务。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建筑节能成为能否完成此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正开展规模巨大的城乡建设,建筑面积增长迅猛,当前阶段是推进建筑节能的关键时机。如果错失当前机遇,城镇化进程结束后,大量高耗能建筑将长期、持续消耗大量能源,中国将面临“碳锁定”风险,届时将付出巨大的减排成本。识别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确定各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找到推动建筑节能的着力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目前,国内对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以描述性为主的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各类因素不同的变化趋势下的情况下中国建筑能耗未来增长情景,为制定建筑节能战略规划提供依据。论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筑能耗的计算与分析,建筑能耗增长驱动因素定性与定量研究,缓解建筑能耗增长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及节能贡献量研究,建筑能耗情景分析与政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建筑相关能耗是全国能源消费的最大部门。从LCA理论出发,计算分析了宏观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2009年建筑相关能耗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41.4%,成为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最大的部门。②人口、城镇化、建筑面积、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对建筑能耗增长的发挥了关键驱动作用。利用STIRPAT模型,对驱动建筑能耗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运用岭回归方法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以上五个因素对建筑能耗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③技术进步、政策的推进有效缓解了建筑能耗增长。利用LMDI方法对缓解建筑能耗增长的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2005-2009年技术和政策因素促使建筑能耗增速缓解23%,累计实现节能量1.21亿吨标准煤。④要完成2020年中国碳减排目标,需进一步加大建筑节能政策力度。根据各影响因素不同的发展趋势,对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进行了情景分析。根据2020年我国碳减排目标,对建筑节能目标进行了测定,与建筑能耗情景相比较发现:按照目前政策力度推进,建筑节能将无法实现2020年的节能目标,如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强,且政策执行顺利的话,将有机会超过2020年的目标。综观全文,论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创新:①建立了宏观建筑能耗全寿命周期分析模型。将宏观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分为建筑材料生产能耗、新建建筑建造能耗和既有建筑运行能耗,通过对1980-2009年建筑能耗的计算与分析发现,利用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全社会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现状。②首次利用STIRPAT模型对建筑能耗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STIRPAT模型被广泛用于能源环境问题研究,国内对该方法应用主要集中对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或工业消费及碳排放研究上,尚未找到利用IPAT模型或者STIRPAT模型研究建筑能耗驱动因素的相关文献。本文首次利用STIRPAT模型建筑能耗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分析结果。③提出了从宏观层面测度建筑节能量的一种可行方法。与一般用能产品不同,建筑产品难以可以用明确的、可度量的单一指标(如家用电器单位使用时间能源消费量)衡量其能效水平,建筑节能量的计算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LMDI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层面计算建筑节能量的一种可行方法。④提出了建筑能耗情景分析一种简单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建筑能耗情景分析方法,该方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合理实用。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众多,模型考虑了人口、城镇化、建筑面积、生活水平、建筑能效等关键影响因素,剔除众多的次要因素。2)形式简单,模型将建筑能耗表示为几个因素的乘积的形式,容易理解。3)计算简便,运用EXCEL表格即可进行情景预测与计算。

二、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上)(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处理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点
        1.1.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1.3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外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2.1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成分与特点
        1.2.2 外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1.3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生活垃圾干化处理的重要性
        1.3.2 常用的垃圾干化处理技术
        1.3.3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
        1.3.4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及其研现状
        1.3.5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3.6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1.3 试剂与好氧微生物菌种
        2.1.4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2.2 试验装置与启动运行
        2.2.1 原生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2.2.2 原生生活垃圾与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干化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2.2.3 预破碎生活垃圾的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2.2.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烟气净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2.2.5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95]
    2.3 试验方法
        2.3.1 主要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2.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三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试验的效果
        3.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3.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后垃圾的含水率
        3.1.3 垃圾低位热值的变化规律
    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3.2.1 垃圾中有机物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3.2.2 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3.2.3 垃圾颗粒度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3.2.4 氧气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3.2.5 通风系统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3.2.6 其他影响因素
        3.2.7 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主要控制因素
        3.2.8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
    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外部的影响及配套环保措施
        3.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的气体及配套环保设施
        3.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排放及配套环保设施
        3.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的安全性
    3.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的应用及结果研究
        3.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对后续RDF制造的影响
        3.4.2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试验结果的研究[95]
    3.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其它应用结果研究
        3.5.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粉尘的去除效果分析
        3.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硝的效果分析
        3.5.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硫的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及优化控制策略
    4.1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工艺机理
        4.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规律
        4.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生化产热机理
        4.1.3 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与产热能力分析
        4.1.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能量平衡
        4.1.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物料平衡
    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控制步骤与运行调控策略
    4.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脱硝脱硫与除臭机理
        4.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对烟气的脱硝机理
        4.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对烟气的脱硫机理
        4.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除臭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5.1 通风系统在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的作用
    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水分去除量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5.3 通风系统理论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
        5.3.1 需氧量法机械通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5.3.2 能量平衡法机械通风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5.3.3 机械通风风量的确定方法
    5.4 通风系统风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5.4.1 垃圾堆体的阻力
        5.4.2 通风系统风阻的修正
        5.4.3 通风系统风阻的调控方法
    5.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以工程试验为例
        5.5.1 工程试验概况
        5.5.2 计算结果及验证
        5.5.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6.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核心体系
        6.1.1 物料预处理系统
        6.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仓系统
        6.1.3 通风系统
        6.1.4 微生物菌种接种系统
        6.1.5 余热回收系统
        6.1.6 垃圾输送系统
        6.1.7 废气及臭气处理系统
        6.1.8 废水处理系统
        6.1.9 自动控制系统
    6.2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拓展
        6.2.1 高温烟气辅助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
        6.2.2 太阳能热辅助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结合的新技术
        6.2.3 生活垃圾和污水厂脱水污泥共同干化的技术
        6.2.4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综合处理新技术
        6.2.5 一体化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
    6.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适用范围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7.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7.1.1 工程概况
        7.1.2 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7.1.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7.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7.2.1 工程概况
        7.2.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7.2.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7.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在垃圾衍生燃料(RDF)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7.3.1 项目概况
        7.3.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7.3.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7.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海岛垃圾处理工程上的应用方案
        7.4.1 工程概况
        7.4.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7.4.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7.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7.5.1 对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思考
        7.5.2 环保产业的政策所带来的本技术潜在应用领域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2)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化
2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沿革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特点、难点
    3.3 新技术应用情况
    3.4 自主创新技术
        3.4.1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及静载检测一体化施工技术
        3.4.2 栈桥系统
        3.4.3 复杂劲性结构快速连接节点
        3.4.4 钢箱路
    3.5 成果及效益分析
        3.5.1 成果 (奖项)
        3.5.2 经济效益
        3.5.3 社会效益
4 创建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5 结束语

(4)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工程分包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 工程分包的界定
        一、不同文献对工程分包的理解
        二、工程分包的外延
        三、工程分包的内涵
        四、本文对工程分包的界定
    第二节 工程分包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工程分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工程分包是由建筑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第三节 工程分包的法律性质
        一、第三人代为履行说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说
        三、特殊性质说
        四、委托代理说
        五、从属的法律关系说
        六、第三人代为履行说较为妥当
第二章 工程分包范围-客体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工程发包模式与分包范围的关系
        一、传统发包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二、设计-建造一体化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管理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四、CM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五、PPP模式中承包人的功能定位
        六、工程发包模式决定了分包的最大可能范围
    第二节 工程分包范围
        一、承包人的本质任务在于管理
        二、分包范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
    第三节 工程转包
        一、我国对工程转包的界定
        二、限制无价值增值的转包
        三、我国转包界定过宽
        四、解禁肢解分包不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五、缩小转包概念的立法建议
    第四节 主体结构能否分包
        一、梳理我国禁止主体结构分包的规定
        二、我国禁止主体结构分包的政策考量与评价
        三、我国立法应解禁主体结构分包
    第五节 扩大劳务分包是否正当
        一、我国对劳务分包的界定
        二、劳务分包是工程分包
        三、扩大劳务分包应予鼓励
第三章 分包人的资质-主体资格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我国工程资质的本质与特点
    第二节 注册制与许可制
        一、注册制
        二、许可制
        三、注册与许可并行
    第三节 差异分析与政策选择
        一、应将许可与注册分开
        二、许可标准不宜要求工人数量
        三、应降低资质许可标准
        四、建议取消劳务资质
第四章 分包权利义务的限制规则
    第一节 承包人与分包人的连带责任
        一、合同的相对性
        二、承包人就分包工程对发包人负单点责任
        三、承包人不应就指定分包工程对发包人负连带责任
        四、分包人对发包人不应负连带责任
        五、立法建议
    第二节 对承包人分包权的限制
        一、承包人的分包权与发包人的同意权日趋平衡
        二、对我国相关规定的分析评价
        三、立法建议
    第三节 对分包人再分包权的限制
        一、再分包是行业国际惯例
        二、我国禁止再分包的逻辑分析
        三、再分包合法化刻不容缓
第五章 违反分包限制规则的民事法律后果
    第一节 比较法考察
        一、英美法系的违约主义
        二、大陆法系的强制规范理论
        三、趋势分析与启示
    第二节 对我国反分包限制规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宏观思考
        一、合同无效无助于改善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合同无效不利于保护发包人利益
        三、合同无效损害法的公平价值和合同自由
        四、合同无效不符合工程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
        五、认可合同效力不会纵容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
    第三节 对我国违反分包限制规定的民事法律后果的具体分析
        一、违反资质规范不宜认定合同无效
        二、转包合同不宜认定无效
        三、分包未经发包人同意不应导致合同无效
        四、其他分包限制规定亦不应影响合同效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我国实定法应放松对工程分包的限制
        二、实务中应缓和转包、违法分包的私法后果
        三、对《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的修法建议
    第二节 展望
        一、如何实施
        二、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我国节能建筑技术与政策现状及“十三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概述
2 节能建筑政策现状
    2.1 法律法规
    2.2 政策措施
    2.3 标准规范体系
    2.4 能力建设体系
3 建筑节能技术
    3.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3.1.1 外墙
        3.1.2 门窗
        3.1.3 建筑遮阳
        3.1.4 屋面
    3.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3.2.1 供暖系统节能技术
        3.2.2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3.3 照明节能技术
    3.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3.4.1 太阳能
        3.4.2 地源热泵
4“十三五”建筑节能展望

(6)施工新技术在现场推广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课题研究背景
        1.2.2 国内课题研究现状
        1.2.3 国外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建设工程新技术
    2.1 建设工程新技术的狭义定义
    2.2 建设工程新技术的广义定义
    2.3 广义新技术的实质
    2.4 广义新技术的评价体系
        2.4.1 评价内容
        2.4.2 评价方法
    2.5 新技术的管理规定
    2.6 小结
第三章 建设工程新技术推广过程研究
    3.1 当前新技术推广面临的难点
    3.2 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实施过程
        3.2.1 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过程研究
        3.2.2 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运行研究
        3.2.3 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阶段研究
    3.3 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途径选择
    3.4 小结
第四章 施工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措施
    4.1 组织措施
        4.1.1 成立技术中心
        4.1.2 成立常务办公室
    4.2 人力资源措施
    4.3 奖励措施
        4.3.1 人文奖励
        4.3.2 资金奖励
    4.4 实例分析
        4.4.1 鞍钢工程
        4.4.2 市政工程
    4.5 小结
第五章 政府对于建筑工程新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
    5.1 组织措施
    5.2 奖励措施
    5.3 辅助措施
    5.4 宣传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概念界定及问题域
        1.4.1 夏热冬暖地域范围
        1.4.2 题目及关键词界定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储备
    2.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技术难点及节能目标
        2.1.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
        2.1.2 夏热冬暖地区技术难点及节能目标
    2.2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推广制约因素
        2.2.1 主要制约因素:成本
        2.2.2 建筑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淡薄
        2.2.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研究基础资料匮乏
    2.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现有储备体系统计研究
        2.3.1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现有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的工作方法
        2.3.2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的分类依据
        2.3.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结果及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回顾
    3.1 国家节能政策法规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3.2 节能政策法规研究方法
    3.3 节能政策法规统计研究结果及分析
        3.3.1 国家及广东地区(重点深圳市)节能政策统计研究
        3.3.2 单项技术政策发展统计研究
    3.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中涉及的政策法规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统计分析
    4.1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建筑案例统计
        4.1.1 统计方法和分类
        4.1.2 统计结果及分析
    4.2 夏热冬暖地区样本案例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统计及分析
        4.2.1 统计方法和分类
        4.2.2 统计过程、结果及分析
        4.2.3 样本案例综合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地域适应性应用现状分析
    5.1 节能建筑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地域适应性统计分析
        5.1.1 统计方法
        5.1.2 统计结果分析
        5.1.3 小结
    5.2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体系
    5.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结论
        6.1.1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6.1.2 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统计分析结论
        6.1.3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统计分析结论
        6.1.4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地域适应性应用现状分析结论
    6.2 有待完善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统计表格
    附录二 广东省(重点深圳市)建筑节能政策统计
    附录三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建筑统计列表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建筑节能政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社会网络分析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5 创新点
        1.5.1 构建了全新的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分析框架
        1.5.2 提出了“束线矢量型政策网络”的概念
        1.5.3 构建了建筑节能政策网络行动者结构分析指标
        1.5.4 提出了“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的概念
第2章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政策网络理论的产生
        2.1.1 政策网络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1.2 政策网络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2.2 政策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政策网络的定义
        2.2.2 政策网络的主要特征
        2.2.3 政策网络的分类
        2.2.4 政策网络理论的三大流派
        2.2.5 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模式
    2.3 政策网络理论在建筑节能政策研究中的适用性
        2.3.1 政策网络理论为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2.3.2 政策网络理论突破了传统建筑节能政策分析模式
        2.3.3 政策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建筑节能政策过程
第3章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构成
    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演变
        3.1.1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最初形成
        3.1.2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逐步发展
        3.1.3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渐趋成熟
    3.2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基本构成
        3.2.1 党的建筑节能政策
        3.2.2 全国人大制定的建筑节能法律
        3.2.3 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的建筑节能政策
    3.3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主要特征
        3.3.1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起步较晚
        3.3.2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庞大
        3.3.3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呈飞跃式嬗变
第4章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透析
    4.1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
        4.1.1 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构成
        4.1.2 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特征
    4.2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中观网络
        4.2.1 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构成
        4.2.2 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特征
    4.3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微观网络
        4.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背景
        4.3.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
        4.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网络结构
        4.3.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网络互动
    4.4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中政策的关联性弱
        4.4.2 政策运行网络评估环节存在盲区
        4.4.3 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缺失
        4.4.4 政策网络行动者角色错位
        4.4.5 政策网络主体权力结构失衡
        4.4.6 政策网络互动不充分
        4.4.7 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不足
    4.5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
        4.5.1 束线矢量型网络的限制
        4.5.2 网络外部环境的制约
        4.5.3 网络结构成熟度低
        4.5.4 政府启动者角色异化
        4.5.5 网络合力基础不稳
        4.5.6 政策网络制度缺失
第5章 优化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的具体对策
    5.1 建立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
        5.1.1 明确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5.1.2 实现共同体内网络行动者身份回归
    5.2 增强建筑节能政策宏观网络的整体性
        5.2.1 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5.2.2 增强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针对性
        5.2.3 强化建筑节能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
    5.3 完善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
        5.3.1 加强对建筑节能政策评估环节的重视
        5.3.2 实现从内部评估到外部评估再到异体评估的转变
        5.3.3 确立生产者网络为异体评估的核心
        5.3.4 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政策评估体系
        5.3.5 确保评估结果在政策运行中的有效运用
    5.4 实现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充分互动
        5.4.1 促进建筑节能政策制定环节的广泛参与
        5.4.2 搭建网络行动者互动的多元网络技术平台
        5.4.3 强化建筑节能政策行动者间的相互信任
        5.4.4 化解建筑节能政策行动者间的冲突
        5.4.5 优化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结构
    5.5 选择有效的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管理工具
        5.5.1 网络管理工具的选择
        5.5.2 网络管理工具的运用
    5.6 完善建筑节能政策网络保障机制
        5.6.1 完善学习机制
        5.6.2 完善协商机制
        5.6.3 完善监督举报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政策网络理论为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6.1.2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属于束线矢量型网络
        6.1.3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循环模式属于简单式循环
        6.1.4 政策评估是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运行网络的关键环节
        6.1.5 促进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是优化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的必然选择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节能服务公司名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1年重点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出抓好建筑节能
二、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 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二) 推动地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
    (三) 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
    (四) 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五) 加强能力建设。
    (六) 加大宣传力度。
三、继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四、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一) 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
    (二)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四) 继续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五、积极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10)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应对气候变暖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1.1.2 中国的减排压力巨大
        1.1.3 建筑是节能排放的重要领域
    1.2 文献综述
        1.2.1 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1.2.2 建筑能耗计算与分析
        1.2.3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及情景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宏观建筑能耗计算与分析
    2.1 宏观建筑能耗模型
        2.1.1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2.1.2 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分析
        2.1.3 宏观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模型
    2.2 宏观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计算
        2.2.1 建筑材料生产能耗
        2.2.2 新建建筑建造能耗
        2.2.3 既有建筑运行能耗
        2.2.4 宏观建筑能耗计算结果
    2.3 中国宏观建筑能耗变化分析
        2.3.1 宏观建筑能耗周期变化分析
        2.3.2 宏观建筑能耗结构变化分析
    2.4 小结
3 基于 STIRPAT 模型驱动建筑能耗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3.1 STIRPAT 模型相关理论基础
        3.1.1 IPAT 模型
        3.1.2 STIRPAT 模型
    3.2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3.2.1 人口
        3.2.2 城镇化
        3.2.3 建筑面积
        3.2.4 居民消费水平
        3.2.5 第三产业发展
    3.3 实证分析
        3.3.1 模型建立
        3.3.2 数据来源
        3.3.3 回归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 LMDI 方法的缓解建筑能耗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4.1 指数分解及研究方法选择
        4.1.1 指数分解基本形式
        4.1.2 Laspeyres 分解法
        4.1.3 Divisia 分解法
        4.1.4 研究方法选择
    4.2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4.2.1 技术因素
        4.2.2 政策因素
        4.2.3 居民节能行为
    4.3 建筑节能量测度模型研究
        4.3.1 模型建立
        4.3.2 数据来源
        4.3.3 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中国建筑能耗情景分析
    5.1 情景分析方法概述
        5.1.1 情景分析方法概念及特点
        5.1.2 情景分析方法框架及步骤
    5.2 建筑能耗情景设置
        5.2.1 建筑能耗情景分析意义
        5.2.2 建筑能耗预测计算模型及分析流程
        5.2.3 主要情景方案设置
        5.2.4 影响因素情景参数设置
    5.3 情景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评述及建议
    6.1 建筑节能激励机制
        6.1.1 建筑节能外部性
        6.1.2 建筑节能外部性矫正的策略选择
        6.1.3 建筑节能激励模型
    6.2 建筑节能政策体系评述
        6.2.1 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6.2.2 建筑节能成效
        6.2.3 建筑节能经验
    6.3 完善建筑节能政策建议
        6.3.1 立足现行政策体系,进一步深推进建筑节能
        6.3.2 抓住战略机遇,引导生态城区建设与发展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上)(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 陈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示范工程对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分析[J]. 王凤起. 建筑技术, 2018(05)
  • [3]中国特高压(下)——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2)
  • [4]工程分包限制规则研究 ——以《合同法》第272条第2款和第3款为中心[D]. 张剑. 武汉大学, 2016(01)
  • [5]我国节能建筑技术与政策现状及“十三五”展望[J]. 邵高峰. 砖瓦世界, 2015(02)
  • [6]施工新技术在现场推广应用的研究[D]. 张幸.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8)
  • [7]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D]. 李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 [8]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研究[D]. 宋琳琳. 东北大学, 2012(07)
  • [9]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1年重点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建筑节能, 2011(04)
  • [10]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 蔡伟光. 重庆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建设部2001年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