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琪[1](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认为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索迪[3](2019)在《本科阶段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X校学习者需求满意度视角》文中认为民族语文专业是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主体,重视民汉双语教学,培养各民族语言和文学研究的学术接班人和为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解决民族语言、文学、文字问题提供学理和技术支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国务院《“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对“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汉双语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当前有关高校的民族语文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本研究以民族语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背景,从学习者需求满意度的角度对本科阶段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民族语文专业、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概念与界定。其次,将课程体系研究分为客观内容分析和主观满意度分析,从而形成了有主、客观参照的研究框架。在客观文本分析层面,基于对培养方案相关文本的分析,首先对X大学民族语文专业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梳理,进而重点分析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从而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者需求满意度分析提供参照。在学习者需求满意度层面,本研究主要运用需要层次理论的框架,并借鉴泰勒课程编制理论的分析维度。首先,分析反映学习者基本需要的背景信息和学习经历;其次分析其成长需要,即专业课程体系客观要素的满意度,由专业课程、硬件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专业实践构成;最后,探究基本需要对成长需要的影响,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各要素对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满意度的解释作用。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满意度不高;学习者的基本需要对成长需要有很大影响,体现在不同背景、不同学习经验的学生对课程体系满意度差别很大;专业课程满意度对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的解释力最大,并且教学、专业实践、硬件设施和师资的满意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专业课程的满意度。所以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重视学习者需要,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同时在制度保障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的多元评价和以“民族语文”为本的课程体系建设。

陈畅[4](2019)在《中俄合作办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使得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大局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设想。我国在这些方针、政策的引领下,正积极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与国际实现接轨、交流与合作。当今时代,人类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全球化,经济领域是如此,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发展而言就愈发重要。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重要国家,中国与俄罗斯自“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来,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然而,目前中俄高等教育在实力、契合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建设“一带一路”的需求还有所差距,这就需要教育先行,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以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中俄双方更好的合作。中俄联合举办合作办学既是实现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梳理跨国高等教育等相关理论及中俄合作办学相关文献、历史沿革,理清了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为下文进行比较细致的中俄合作办学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平台、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等官方网站收集了较为全面的中俄合作办学的最新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中俄合作办学的现状。中俄合作办学于1995年正式起步,经过20余年共计5个时期的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同时也是我国跨境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为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虽然中俄合作办学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新形势下,也应该看到中俄合作办学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合作办学整体影响力不足、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质量不高、合作办学质量仍亟待提高、合作办学专业布局及设置不完善、合作办学的教学语言依然存在不少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结合当前的新实际,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俄教育合作交流体系、科学稳步引导我国高水平大学赴俄开展境外办学已然成为提高中俄合作办学水平、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

董彪,胡继万[5](2019)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后,一部分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另一部分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如何为有考研需求的高年级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提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数学科目成绩,提高学校研究生的升学率,这是我们这些新办本科院校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石艺[6](2018)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工科女硕士生身处“男性学科”领域,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其中学业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给她们的压力感受最为明显。而每个人应对压力的方式各有不同,取得的效果也各有差异。本研究以H大学16个工科院系的300名工科女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其学业和职业发展压力及其因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压力来源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担忧未来、专业发展、学习任务、人际关系。不同成绩和不同婚恋状况的工科女硕士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压力上差异显着,成绩较差的女生和单身的女生压力更大。(2)工科女硕士生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年级、不同成绩和导师不同性别的工科女硕士生在压力应对方式的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研三的工科女硕士生比研二的应对方式更积极,成绩较好的工科女硕士生比成绩较差的应对方式更积极,男导师指导下的工科女硕士生比女导师指导下的应对方式更积极。(3)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现状发现:在传统性别意识的影响下,工科场域男性化、性别刻板印象和职业性别隔离造成了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压力,但“女性优势”和对传统性别意识的认同使她们能够积极应对学业和职业发展压力;但从更长远的社会发展目标来看,传统性别意识会制约女性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减轻传统性别意识对工科女硕士生思维和处事方式的影响。(4)为减轻传统性别意识对工科女硕士生思维和处事方式的影响,促进女性在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传统性别意识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机制:传媒舆论、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社会层面包括培养新社会性别意识、大众传媒通过性别构建引导、政府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学校层面包括专业培养重视性别教育、构建适合女性的工程教育体系、增加教育决策女性参与比例;自身层面包括提高工科女硕士生的社会性别意识。

姚蒙[7](2018)在《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高校日益重视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纷纷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一直是当前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难点。以跨学科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工程伦理教育的推行逐渐深入全国部分顶尖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已经成为少部分高校的常规化教育工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虽然可以弥补工程伦理教育的空白,也为我们统一思考高校跨学科教学管理制度的整体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从整个工程教育系统来说,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推广进程较为缓慢。可见,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认识并探索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创新之处及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关系探讨为切入点,对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及工程伦理教育体系进行内涵界定。其次,从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逻辑进行剖析,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其核心价值、学生全面发展是其理论基石,并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地位以及重要性,研究认为,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顺应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潮流、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我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的必由之路。然后,从工程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出发,分析现状,得出工程伦理教学目标模糊化、课程设置边缘化、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任教学团队、缺乏跨学科教学组织体系等问题。再次,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从教学体系、保障体系两个角度分别对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其中教学体系角度中两所大学的工程伦理教育相同,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而保障体系角度中则有所区别,前者由教学队伍、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形式组成,后者由组织体制、教学队伍、课程建设及培养方案制定组成,由此得出两个相同但又区别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最后,结合访谈,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教学体系层面,要明确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推进以学生层次为区分的课程设置、完善以意识-职业-责任为要的教学内容及采用以理论-案例-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二,从保障体系层面,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支撑,人文学科、哲学师资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条件,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为国内其他工科院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供思路参考。

李建军[8](2015)在《新疆民族学生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专业课时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弱、教师授课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加强专业基础、注重专业实验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电路分析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并取得一定效果,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讲解提供参考。

高树昱[9](2013)在《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时代呼唤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随着工程技术和现代商业的日益结合,为了把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市场上得以兑现,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了。然而,学术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面对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和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作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对创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回溯,基于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效度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本论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工程科技人才即科学或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在校大学生。本文主要解答了四个问题:(1)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2)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3)根据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其培养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模型;(4)现阶段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个较有新意的结论:(1)通过对以往创业能力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的梳理,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界定为具有拥有科学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的个人或团队,从事与工程或技术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等相关领域创业活动的能力;提炼出了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把握能力等四个模块的构成要素。(2)分别从国家、高校、产业层面对欧美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炼出了国家层面政策保障培养要素为培养战略、培养计划、培养经费、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等;高校层面创业教育培养要素为培养目标与计划、前沿科技知识、创业课程模块、互动的教学方式、校内创业型导师、国际交流、实践平台、专业组织、学生社团、评价机制、创业氛围等;产业层面协同培养要素为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互动平台、企业导师、企业实习、经费赞助等。(3)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对上述培养要素进行了再次验证,同时增加了个体特质(包括个体背景、心理特质、创业动机、创业意愿等)方面的培养要素,并提出了用“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这四个维度来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的设想。(4)通过对科技型企业所回收的297份有效问卷的调研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识别出具有回归显着性的4个公因子(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共包含了25个变量(关键影响因素),它们构成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模型的关键因素集。(5)研究结果发现: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对团队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对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对团队领导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仅对团队领导能力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从而得出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和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对我国当前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大,而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和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的重要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1)以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2)以产学合作战略联盟为纽带,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培养机制;(3)以科技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继续完善国家政策保障机制;(4)以激发创业意愿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个体创业驱动机制。

邱世兵[10](2012)在《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院校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独特形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模式的集中体现。本论文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为依据,在分析民族院校的现实困境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围绕“民族院校如何发展、民族院校去向如何”问题对我国民族院校的改革发展展开研究。本论文提出转型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院校的转型就是要促进民族院校向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院校要由政治取向办学向学术取向办学转型,要由准行政运作机制向准市场运作机制转型;同时民族院校转型需要建立“一体化”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完善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大力扶持民族地方高等学校、加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立法等。民族院校转型是对民族院校发展历程、民族院校发展现状以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从民族院校发展历程看,本论文提出我国民族院校的建立主要缘于党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深刻认识、缘于党在革命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经验、缘于苏联民族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我国民族院校的发展过程是民族院校这种民族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民族院校自身不断转型发展的过程,转型中我国民族院校体现出政治性逐渐减弱学术性逐渐增强、特殊性逐渐减弱普通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在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现状方面,本研究分别对民族院和非民族院校师生、部分高等教育专家及四所民族高中学生展开调查,调查表明:民族院校传统办学体制内的改革不能改变民族院校的办学困境;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民族院校的应然选择;向一般院校转型是我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向。同时本研究以广东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为案例对民族院校的转型发展展开深度研究,通过对三所民族院校转型发展过程的全景描述,真实展现我国民族院校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然状态。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方面,本论文认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本质规定性在于其学术性、公平性和跨文化性,并从其学术属性、公平属性和跨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对我国民族院校转型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民族院校的转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要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教育水平,要着力推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民族院校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民族院校转型要坚持完善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建立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拓展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功能、推进民族院校形成不断革新的创业文化。从民族院校自身角度来看,民族院校转型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体制机制、办学模式、学科结构等在内的全面转型。在办学理念方面,民族院校要树立办大学的理念、要树立创业型大学理念;在战略定位方面,民族院校要突出区域性、提升核心力、强化学术性;在办学制度方面,民族院校要推进现行办学制度转型、建立起新型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办学模式方面,民族院校要建立起愈加开放的、利于学术发展的办学模式;在学科结构方面,民族院校要面向区域社会实际,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小而强”的学科结构。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本科阶段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X校学习者需求满意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专业建设未充分适应民族地区发展
        (二) 人才培养未充分考虑学习者发展需求
        (三) 课程体系未适应专业建设内涵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民族语文专业
        (二)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
        (三) 专业课程体系
        (四) 学习者需求满意度
    四、文献综述
        (一) 课程的学习者需求分析框架
        (二)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的学习者需求论述
        (三)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实施的学习者需求论述
        (四) 学习者需求与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变革
        (五) 关于民族语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论述
        (六) 文献述评
    五、理论基础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 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
    六、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二) 研究方法
        (三) 样本选择
        (四) 研究问题
第一章 民族语文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发展建设
    第一节 X民族大学民族语文专业建设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发展现状
    第二节 X大学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一、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概况
        二、民族语文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第三节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小结
第二章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者满意度分析
    第一节 基本需要:生活背景与学习经历
        一、基本信息
        二、学生的以往学习经验
    第二节 成长需要:课程体系满意度分析
        一、总体满意度
        二、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
        三、对硬件设施的满意度
        四、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
        五、对教材的满意度
        六、对专业实践的满意度
        七、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满意度
    小结
第三章 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从基本需要到成长需要:背景信息对课程体系满意度的影响
        一、基本信息的影响
        二、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
        三、所学专业方向的影响
    第二节 各维度对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的影响
        一、概述
        二、专业课程、教材与专业实践显着影响专业课程体系满意度
        三、教学方法对专业课程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四、师资队伍是教学、教材和硬件运行的保障
    小结
第四章 问题、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建设理念忽视学习者需要
        二、师资缺乏问题阻碍专业长期发展
        三、专业建设的困难制约课程体系建设
    第二节 对策与展望
        一、课程体系建设立足学校以学习者为本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内进外引和制度保障
        三、以多元和对话为方向的专业评价
        四、以“民族语文”为主体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建设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俄合作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中外合作办学部分
        1.2.2 中俄教育合作及合作办学部分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国高等教育
        2.1.2 中外合作办学
        2.1.3 “一带一路”建设
    2.2 理论依据
        2.2.1 跨国高等教育理论
        2.2.2 “一带一路”建设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罗斯跨国高等教育进程及政策分析
    3.1 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3.2 俄罗斯跨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
        3.2.1 俄罗斯跨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
        3.2.2 俄罗斯跨国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3.2.3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经验借鉴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合作办学发展现状
    4.1 中俄合作办学现状及特征分析
        4.1.1 中俄合作办学发展历程
        4.1.2 中俄留学人员流动现状及特征
        4.1.3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发展现状及特征
        4.1.4 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发展现状及特征
    4.2 中俄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4.2.1 办学整体影响力不足
        4.2.2 引进教育资源水平有待提升
        4.2.3 办学质量亟待提高
        4.2.4 合作办学专业布局仍需完善
        4.2.5 教学语言障碍急需突破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合作办学新机遇与挑战分析
    5.1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5.1.1 各国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
        5.1.2 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5.1.3 中俄合作对教育的需求
        5.1.4 服务我国全球战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5.1.5 高校学生需求不断增加
    5.2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5.2.1 影响力不够充分
        5.2.2 引进资源的水平参差不齐
        5.2.3 合作办学规模不足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合作办学发展新路径
    6.1 健全中俄文教交流合作机制
    6.2 建立中俄多领域学术交流综合平台
    6.3 构建新型中俄教育合作交流示范体系
    6.4 适度扩大中俄合作办学规模
    6.5 推进赴俄办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6.6 改革语言教学推动融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考试《数学》大纲的基本情况
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一) 非数学专业2018级开设与数学相关课程的情况
    (二) 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解决对策
    (一)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 加强非数学专业的数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
    (三) 加强教材的选择、建设及考研资料的编写
    (四) 进一步加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1. 进一步加强以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
        2. 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3.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4.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5. 教学中应加强习题课的教学。

(6)社会性别视角下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设计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工科女硕士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状况分析
    2.2 工科女硕士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分析
    2.3 工科女硕士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分析
3 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现状分析
    3.1 学业压力因应状况的社会性别分析
    3.2 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状况的社会性别分析
4 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状况的原因分析
    4.1 传媒舆论的影响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4.3 学校教育的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5.1 社会层面
    5.2 学校层面
    5.3 自身层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7)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工程伦理教育要素研究
        1.2.2 工程伦理教育问题研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工程、工程伦理
        1.3.2 工程伦理教育
        1.3.3 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与现实逻辑
    2.1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向度
        2.1.1 承担社会责任: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价值
        2.1.2 学生全面发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石
    2.2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必然
        2.2.1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顺应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风向
        2.2.2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2.2.3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符合中国从工程大国迈向工程强国发展需要
第3章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分析
    3.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层面
        3.1.1 工程伦理教学目标模糊化
        3.1.2 工程伦理课程设置边缘化
        3.1.3 工程伦理教育教材建设薄弱
    3.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层面
        3.2.1 学校层面对工程伦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3.2.2 专门任职的工程伦理教师团队亟需组建
        3.2.3 工程伦理跨学科教学的组织体系尚未构建
第4章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分析
    4.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特征
        4.1.1 明确以敏感-规范-判断-意志为主的教学目标
        4.1.2 形成通识课专业课结合的课程体系
        4.1.3 构建以问题-价值-规范为主的教学内容
        4.1.4 更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4.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特征
        4.2.1 工程伦理教学队伍背景多元
        4.2.2 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并进
        4.2.3 新型工程伦理教学形式开发
第5章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分析
    5.1 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特征
        5.1.1 明确以意识-规范-决策为主的教学目标
        5.1.2 形成分层次分类别的课程体系
        5.1.3 构建以概念-方法-职业-问题为主的教学内容
        5.1.4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三大教学方法
    5.2 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特征
        5.2.1 工程伦理组织体系权责分明
        5.2.2 工程伦理培养方案具体可行
        5.2.3 工程伦理教学队伍构成合理
        5.2.4 工程伦理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第6章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对策
    6.1 构建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
        6.1.1 明确以社会责任为中心的工程伦理教学目标
        6.1.2 推进以学生层次为区分的工程伦理课程设置
        6.1.3 完善以意识-职业-责任为要的工程伦理教学内容
        6.1.4 采用以理论-案例-实践为主的工程伦理教学方法
    6.2 构建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
        6.2.1 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支撑
        6.2.2 人文学科、哲学师资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条件
        6.2.3 顶层设计、课程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附录 :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8)新疆民族学生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路分析授课存在的问题
2 教学改进
    2.1 加强专业基础知识
    2.2 注重实验课程
    2.3 改进教学方法
3 结束语

(9)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亟需培养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1.1.2 科技和环境变化亟需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
        1.1.3 创业能力的培养正在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1.1.4 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当前相关研究局限
        1.2.2 本论文拟解决问题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工程、科学与技术
        1.3.2 工程科技人才
        1.3.3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业
        1.3.4 人才培养机制
    1.4 研究方法、逻辑框架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1.4.3 论文结构
    1.5 预期创新点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述评
        2.1.1 科技人力资源概念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科技人才成长理论
        2.1.4 述评
    2.2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述评
        2.2.1 生态系统的概念
        2.2.2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2.2.3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2.2.4 述评
    2.3 创业能力文献综述
        2.3.1 创业
        2.3.2 创业能力
        2.3.3 创业绩效
        2.3.4 述评
    2.4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解析
        2.4.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概念界定
        2.4.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2.4.3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模型的构建
    2.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2.5.1 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2.5.2 创业能力培养与国家政策环境
        2.5.3 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创业教育
        2.5.4 创业能力培养与产学合作
        2.5.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综述
        2.5.6 述评
3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3.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的逻辑框架
    3.2 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3.2.1 美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3.2.2 美国高校层面的培养案例——以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为例
        3.2.3 美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为例
    3.3 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3.3.1 德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3.3.2 德国高校层面的创业能力培养案例——以TUM为例
        3.3.3 德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Siemens为例
    3.4 英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3.4.1 英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3.4.2 英国高校层面的培养案例——以CFEL为例
        3.4.3 英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CE为例
    3.5 本章小结
4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框架构建
    4.1 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
        4.1.1 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
        4.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
        4.1.3 青少年创业教育计划(项目)的实施
        4.1.4 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4.1.5 国家层面大学生创业组织机构的设立
        4.1.6 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经费的扶持
    4.2 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
        4.2.1 明确的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
        4.2.2 前沿或尖端科技知识的传授
        4.2.3 设立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4.2.4 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
        4.2.5 校内创业型导师的配备
        4.2.6 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4.2.7 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
        4.2.8 专业化的创业能力培养组织体系的构建
        4.2.9 学生科技创业社团的创建
        4.2.10 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4.2.11 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的创设
        4.2.12 高校创业网络的构建
        4.2.13 创新性实验
        4.2.14 特色班强化训练
    4.3 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
        4.3.1 产学合作战略联盟的成立
        4.3.2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设立
        4.3.3 学生与企业家互动平台的搭建
        4.3.4 企业导师进校指导
        4.3.5 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4.3.6 企业经费资助
    4.4 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
        4.4.1 与创业相关的个体背景
        4.4.2 创业者良好的心理特质
        4.4.3 创业者的创新人格
        4.4.4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
        4.4.5 创业者的创业意愿
    4.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遴选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5.1.1 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遴选
        5.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实证遴选
    5.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模型与假设
        5.2.1 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初始概念模型
        5.2.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3.1 问卷设计
        5.3.2 问卷收集
        5.3.3 数据处理
    5.4 描述性统计
        5.4.1 样本企业的创建年限分布
        5.4.2 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5.4.3 样本的行业类型分布
        5.4.4 样本的岗位类型分布
        5.4.5 样本的学历情况分布
        5.4.6 样本的年龄情况分布
    5.5 量表的信度检验
        5.5.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量表信度分析
        5.5.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的量表信度分析
    5.6 量表的效度检验——因子分析
        5.6.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结果
        5.6.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
    5.7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关键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7.1 多元回归三大基本问题检验
        5.7.2 回归分析的结论
        5.7.3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5.8 本章小结
6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
    6.1 以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6.1.1 搭建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6.1.2 完善创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6.1.3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6.1.4 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6.1.5 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与氛围
        6.1.6 建立健全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6.2 以产学合作战略联盟为纽带,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培养机制
        6.2.1 建立“产学合作战略联盟”
        6.2.2 设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6.2.3 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互动平台
        6.2.4 建立企业导师进校指导机制
        6.2.5 完善企业实习机制
        6.2.6 建立经费资助制度
    6.3 以科技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继续完善国家政策保障机制
        6.3.1 制定与实施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
        6.3.2 实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6.3.3 出台与完善科技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6.3.4 设立大学生创业联合会,完善国家层面的创业组织机构
        6.3.5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基金
    6.4 以激发创业意愿为抓手,继续完善个体创业驱动机制
        6.4.1 建立工程科技人才创业意愿的培养机制
        6.4.2 完善工程科技人才心理特质的培养体系
        6.4.3 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动机的培养体系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专家问卷
附录三: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及其培养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10)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有关民族院校及其改革发展的研究
        (二) 国外几个国家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 几个重要概念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民族院校的形成及特征
    第一节 民族院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民族院校形成的原因
        二、民族院校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民族院校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基本特征
        二、民族院校基本特征的分析
第二章 民族院校的困境与转型诉求
    第一节 民族院校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一、民族院校自身面临的困境
        二、民族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困惑
    第二节 我国民族院校的转型诉求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使命
        二、民族院校的转型诉求
第三章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第一节 转型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族院校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二、转型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一、民族院校向一般普通高校转型
        二、转型后我国民族院校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民族院校转型与民族高等教育体系重建
        一、民族院校转型需要构建新型民族高等教育体系
        二、我国新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 民族院校转型目标的依据分析
    第一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历程的考察
        一、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历程
        二、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调查
        一、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调查分析
        二、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实地考察
    第三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审视
        一、民族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
        二、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属性
        三、民族高等教育的跨文化属性
第五章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
        一、坚持完善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
        二、建立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三、拓展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功能
        四、推进民族院校形成不断革新的创业文化
    第二节 民族院校核心办学要素的转型
        一、办学理念的转型
        二、战略定位的转型
        三、办学模式的转型
        四、办学制度的转型
        五、学科结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孙雅琪. 石河子大学, 202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本科阶段民族语文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X校学习者需求满意度视角[D]. 索迪.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4]中俄合作办学研究[D]. 陈畅.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5]《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J]. 董彪,胡继万. 教育现代化, 2019(29)
  • [6]社会性别视角下工科女硕士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压力因应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石艺.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7]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D]. 姚蒙.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新疆民族学生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初探[J]. 李建军. 农业网络信息, 2015(04)
  • [9]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高树昱. 浙江大学, 2013(12)
  • [10]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邱世兵. 西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