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曲”释义

“周”“曲”释义

一、释“诎”与“屈”(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朱四会[2](2021)在《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足阳明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系统的追根溯源的文献整理研究,尝试为规范腧穴的主治表述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文献方法学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在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九部,现代通用的针灸学教材六部,对有关的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条文进行逐条检索、收集、整理。结果初步完成了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了大体的归类与疏理。结论1.足阳明胃经头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口、眼、耳、鼻等头面五官病症,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近治作用,与古籍文献记载的主治病症比较,现代针灸学教材多忽视了头面部腧穴所具有的远治及全身性治疗作用。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肺脏、气管、咽喉、乳房等胸肺部病症,胃经经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治疗作用。3.足阳明胃经腹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肠、胸肺、神志、泌尿以及妇科病症,下肢部腧穴主用于治疗腰、膝、胫等肢体经络类病症,体现了胃经经脉具有主治本经脏腑及与本经相联系的其它脏腑的远治作用。4.古今文献对比初步发现,现行的针灸学教材与古籍文献记载的胃经腧穴主治,存在一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古代文献记载的穴位主治功效,在现代教材中未提及。(2)古代文献没有记载的穴位主治功效,现代教材明确列出。(3)现代教材穴位主治混杂西医病名,存在表述不规范的问题。

向倩[3](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易佳妮[4](2020)在《《汉书》复音词研究》文中认为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复音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书》以其成书年代确定且词汇面貌趋于一致,词汇量丰富,兼具书面语与口语等特点,成为反映汉代语言面貌和特点的重要语料。选取几个角度对《汉书》中复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学术界提供1份研究《汉书》语言的参考,对汉代词汇乃至汉语史研究贡献1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建立汉语复音词研究理论和历时词汇学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为完善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为5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汉书》及其语料价值,并对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情况和《汉书》词汇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其次我们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专书词汇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以意义为中心,兼顾语法、修辞、频次等因素作为《汉书》复音词判定和切分的标准。第2章为《汉书》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汉书》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对每1类复音词从语义构成和词性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在对《汉书》中各类复音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论语》和《孟子》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总结出《汉书》复音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3章以《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双音词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发展演变的轨迹。首先从使用频次、词义和语法功能方面对《汉书》中常用双音词进行静态描写。其次大体描述构成常用双音词的先秦常用单音词使用情况,尽可能考定每个常用双音词常用义出现的最早时间。对于先秦时期出现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主要进行探源。将它们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对于两汉时期出现,或先秦时期出现,使用频次较低且用法单一,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将它们两汉魏晋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最后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探源溯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的规律。第4章在对《汉书》复音词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汉书辞典》等辞书所收词条为基础,并运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多种检索方式对《汉书》以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整理出其中的新词新义,在此基础上探究新词词义以及新义产生的途径,并揭示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第5章为全文结语,总结全文各部分研究所得结论,以及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张洁[5](2020)在《《新序》反义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向所撰《新序》是“采传记行事”而成的一部“谏书”。目前,关于《新序》的研究多从版本校勘、成书性质、文本内容、取材来源、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研究成果显着,但从语言词汇角度仅从复音词、介词、副词、单音节谓语动词切入进行了研究,在该方向仍有较大研究空间。通过检索,以语言学视角研究刘向《新序》仅有4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文章,在反义词的关注上可以说是空白的。缘此,本文选取以刘向《新序》反义词为研究课题,对书中反义词进行封闭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分析,进而从分类、存在方式、义位对应关系、语用角度上展示出《新序》反义词的全貌、语义关系及其特点作用等,愿求对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本论文就《新序》反义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关研究。绪论部分。简介刘向《新序》及语料价值,概述《新序》研究现状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穷尽式的统计归纳出该书反义词词组,着重对《新序》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词性、反义逻辑关系、内容角度详细描写了《新序》反义词的分类,并从反义连文、反义对文、标签式反义词、语境反义词几方面论述《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第三部分从语义上从义位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用四种类型概括了《新序》中反义词,分别为双边单义、双边多义、多边单义、多边多义。第四部分从语用上分析总结《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得出《新序》反义词数量上丰富繁多,其中单音词反义词的数量远超双音节反义词,在《新序》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反义词出现使用的频率次数较高,一直为后世沿袭至今;反义词在词性分布、义位对应关系、音节分布上不平衡性明显;比较稳定,多为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占一定比例。其次,主要从构词、表意、修辞与辨析词义几方面来论述《新序》反义词作用。结语部分。

何挺[6](2020)在《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释例》文中指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成系统的文字,但也有其不成熟的一面:字形创造的速度往往落后于语词产生的速度,于是造成了一个甲骨文字形要承担多个语词的结果。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是一种特殊的表词方式,即用一个甲骨文字形可以记录音义完全不相关的多个词,它与同源字、同形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等现象相似但有区别。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绪论及第一章主要是对文字同形现象的研究综述以及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现象的概述,提出了一字记录多词的分类,明确了其形成的原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的释例部分,也是主体部分,集中分析了七组记录多个语词的甲骨文单字,分别是:由“(?)”记录“而”和“馘”、由“(?)”记录“妣”和“朼”、由“(?)”记录“寻”和“拜”、由“(?)”记录“伏”和“包”、由“(?)”记录“电”“神”和“伸”、由“(?)”记录“晨”和“农”、由“(?)”记录“彗”和“雪”,并在古文字考释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是结语。

庞光华,范思敏[7](2020)在《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文中研究指明《荀子》对《老子》有诎无伸的思想,对《庄子》乐天安命、顺应自然的思想都有尖锐而中肯的批判。《荀子》对"至人"的论述与《庄子》不同,更具人文主义的色彩。《荀子》的学术批评往往只注意对方的缺点,不提对方的优点,与《庄子·天下》篇以来的学术批评强调美恶并举的传统不同。

杨晓辰[8](2019)在《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道德是人通过反思自我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主观认识,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约束的作用。正是因为道德的约束力量,才使得人们日常的生产实践活动得以有序展开。因此对于道德相关问题的探索,一直受到古代士人的重视。司马光正是一位重视对道德问题探索和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着作《资治通鉴》开篇就明确阐述了“德胜于才”的观点。作为北宋中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司马光在政治上所采取的种种举措对北宋后期政局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在道德问题上的探索和主张,不仅涉及其对个人生存、政治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更与其对世界根本运动发展规律的观察产生直接的关联。对其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及其对人类发展根本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司马光对道德涵义的理解是其整体思想体系构建的关键。从内容上看,司马光的道德思想涉及广泛,在司马光对社会诸多领域存在发展的观点阐释中,都体现出其对道德问题的重视。从其对道德问题阐述情况来看,主要围绕实现君主道德、践行士大夫职责和对基层宗族伦理关系塑造三个方面对人道德行为诉求,来阐述其相关的道德思想问题。其中对君主的道德要求是其道德思想内容的核心,司马光认为君主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完整且合理的认知,是实现道德的根本诉求即形成和谐天人关系的关键。因此司马光以君主能够“正心”,在确立起能够正确认知世界存在根本的先决主观条件下,实现对社会整体发展方向的正确掌握,作为对君主的道德内容要求。对士大夫阶层,司马光确立以忠君、尽责为基础的道德原则,目的在于辅佐君主形成最为合理的道德认知。至于基层宗族方面,司马光所阐述的道德问题主要立足于对家族成员关系和谐的维护,以保证社会基层构建的合理有序,为社会发展提供基本的秩序保障。司马光对于君主、士大夫、基层宗族的具体道德内容的要求,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其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确立,源于在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历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世界存在的根本看法。司马光通过多年的政治实践经验总结,认为君主实现其职能是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在与其他士大夫政治合作交流中,司马光认为士大夫职责的根本在于辅佐君主实现其道德与职能。在其客观世界构成的观察中,司马光认为世界存在的根本是合理有序的,体现在现实社会之中就是建立以君权为核心,等级层次鲜明的阶级社会,可以说司马光道德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等级色彩。

胡玉[9](2019)在《班固“赞”“序”文学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固作为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所着《汉书》及其他作品多流传于世。其存世《汉书》包含班固的尊汉思想、儒学观念等。因此,后世治班固思想者,多以《汉书》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经学、文学等角度出发加以讨论。近几年来,出现了将《汉书》“赞”“序”作为切入点来探讨班固思想的新的研究角度和趋向。研究主要集中于史学史(史论)、思想史、文学思想、艺术特色四个大的方面。这些讨论固然都取得了对后学者足资教益的成果,但是,班固的思想不只体现在《汉书》中,《两都赋序》《离骚序》《离骚赞序》等亦包含着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且与其在《汉书》中的“赞”“序”相得益彰。因此,以班氏所有“赞”“序”为研究内容,对班固文学思想的更系统深入的研究,毫无疑问是必要的。本论文之所以将“赞”“序”结合加以研究,是因为一方面“赞”“序”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即二者均有评论功能,其作用都是为表情达意所服务,可以说“赞”“序”在作为理论的“论”和论说的“论”这一点上有相当的重合与交叉。另一方面,《文选》按其选录文章标准选录班固“赞”“序”7篇,可知班固“赞”“序”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班固的“赞”“序”客观上保存了他的文学性和文学观念,弥补了班固其他文学作品中文学观念上的一些空白。通过对班固“赞”“序”进行研究,可达到对班固的文学思想观念更深入全面认识的目的。本文将从“赞”与“序”、“赞”“序”的文学特色、“赞”“序”中的文学、“赞”“序”评作家作品以及“赞”“序”的文学思想等几个大的方面着手对班固“赞”“序”进行探讨。讨论班固“赞”“序”中的文学,可见出班固对文学的重视以及他在着述中的文学思考;讨论班固“赞”“序”中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可见出班固一方面在其着述中的依经立义和另一方面使文学与史学、经学相分离,努力使文学的价值得以展现的文学思想观。

张健旺[10](2019)在《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文中研究表明“读书种子”就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简约说“读书种子”就是相续圣贤血脉的思想家。我取样的我国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宋濂、方孝孺、王阳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宋濂是从“文章种子”转到有道君子的典型。他守道之笃,独立不迁;不“枉道以徇人”,不“诎道以徇物”;用“敬”立心;安于道;尊崇气节,激扬豪杰。他的《龙门凝道记》是见志入道的着作。方孝孺是“雄才劲节”的典范。他善学六艺、自立其志、尊圣亲贤、勇于自治、自性庄严、刚健中正,是礼乐君子,是经典的意志人。王阳明是“狂圣”的典范。其人遭遇患难而刊落习气,道明德立,创立“良知”学说,自由担当,成为“刚狷振砺”、“独行违俗”的圣贤豪杰。可谓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精神哲学的大师。方以智是“宏览博物”的典范。他是经典的世家子弟,有豪华的才性,遭遇世变而心性大明,随缘放旷,至诚至性,外和内刚,是博通深邃的大思想家,特立独行,自创体系,成一家之言。可谓“穷理而博学,闻道而为善”的博学君子。顾炎武是有明一代标举“行己有耻”最惹人注目的大思想家。他贬斥“无耻之士”,激扬“有耻之士”。无“耻心”即不“进德修业”,亦不“尊圣亲贤”。他遭遇世变,恪守“行己有耻”的圣训,不改形换骨,独来独往地治学,可谓磊落奇伟君子。王夫之是“醇儒”的典范。他是晚明遗老中最惹人注目的贬斥“狂流”的思想家。他“不随众狂”而标举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立誓为“六经开生面”。他可谓经典的圣贤豪杰儒。他遭遇世变隐居着书,为往圣继绝学。我国文化是我国人民立人立国的“元气”,而“读书种子”是文化的“元气”和立国的“元气”。我国传统社会的“读书种子”的性情与人格、谈吐与风致、精神与风骨,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性。他们皆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楷模,是我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师”。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典范。

二、释“诎”与“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释“诎”与“屈”(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凡例
1 足阳明经头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1.1 承泣ST1
        1.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具体版本见凡例)
        1.1.3 问题讨论
    1.2 四白ST2
        1.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原始文献记录
        (2)疑难字词考证
        (3)古代文献主治归类及规范表述疏理
        (4)古代主治小结
        1.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2.3 问题讨论
    1.3 巨髎ST3
        1.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3.3 问题讨论
    1.4 地仓ST4
        1.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4.3 问题讨论
    1.5 大迎ST5
        1.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5.3 问题讨论
    1.6 颊车ST6
        1.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6.3 问题讨论
    1.7 下关ST7
        1.7.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7.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7.3 问题讨论
    1.8 头维ST8
        1.8.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1.8.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1.8.3 问题讨论
2 足阳明胃经颈项部腧穴功效文献整理
    2.1 人迎ST9
        2.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2.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2.1.3 问题讨论
    2.2 水突ST10
        2.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2.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2.2.3 问题讨论
    2.3 气舍ST11
        2.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2.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2.3.3 问题讨论
    2.4 缺盆ST12
        2.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2.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2.4.3 问题讨论
3 足阳明经胸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3.1 气户ST13
        3.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3.1.3 问题讨论
    3.2 库房ST14
        3.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3.2.3 问题讨论
    3.3 屋翳ST15
        3.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3.3.3 问题讨论
    3.4 膺窗ST16
        3.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3.4.3 问题讨论
    3.5 乳中ST17
        3.5.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3.5.3 问题讨论
    3.6 乳根ST18
        3.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3.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
        3.6.3 问题讨论
4 足阳明经腹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4.1 不容ST19
        4.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1.3 问题讨论
    4.2 承满ST20
        4.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2.3 问题讨论
    4.3 梁门ST21
        4.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3.3 问题讨论
    4.4 关门ST22
        4.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4.3 问题讨论
    4.5 太乙ST23
        4.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5.3 问题讨论
    4.6 滑肉门ST24
        4.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6.3 问题讨论
    4.7 天枢ST25
        4.7.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7.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7.3 问题讨论
    4.8 外陵ST26
        4.8.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8.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8.3 问题讨论
    4.9 大巨ST27
        4.9.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9.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9.3 问题讨论
    4.10 水道ST28
        4.10.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10.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10.3 问题讨论
    4.11 归来ST29
        4.1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1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11.3 问题讨论
    4.12 气冲ST30
        4.1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4.1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4.12.3 问题讨论
5 足阳明经大腿穴功效文献整理
    5.1 髀关ST31
        5.1.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5.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5.1.3 问题讨论
    5.2 伏兔ST32
        5.2.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5.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5.2.3 问题讨论
    5.3 阴市ST33
        5.3.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5.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5.3.3 问题讨论
    5.4 梁丘ST34
        5.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5.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5.4.3 问题讨论
6 足阳明经小腿穴功效文献整理
    6.1 犊鼻ST35
        6.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1.3 问题讨论
    6.2 足三里ST36
        6.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2.3 问题讨论
    6.3 上巨虚ST37
        6.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3.3 问题讨论
    6.4 条口ST38
        6.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4.3 问题讨论
    6.5 下巨虚ST39
        6.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5.3 问题讨论
    6.6 丰隆ST40
        6.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6.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6.6.3 问题讨论
7 足阳明经足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7.1 解溪ST41
        7.1.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7.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7.1.3 问题讨论
    7.2 冲阳ST42
        7.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7.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7.2.3 问题讨论
    7.3 陷谷ST43
        7.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7.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7.3.3 问题讨论
    7.4 内庭ST44
        7.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7.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7.4.3 问题讨论
    7.5 厉兑ST45
        7.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7.5.2 现代教材主治记载
        7.5.3 问题讨论
讨论
结论
今后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综述 足阳明胃经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第一节 官宦群体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四 其他
    第二节 布衣群体
        一 中行独复——姚椿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四 其他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宝山袁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华亭顾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第三节 金山高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一 立德
        二 立言
        三 立功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结语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一 奇崛峭拔
        二 淡雅浅近
        三 雄健简练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汉书》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汉书》及其语料价值
        1.1.1 《汉书》简介
        1.1.2 《汉书》语料价值
    1.2 研究概述
        1.2.1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1.2.2 《汉书》词汇研究综述
    1.3 研究价值与方法
        1.3.1 《汉书》复音词研究价值
        1.3.2 《汉书》复音词研究方法
    1.4 《汉书》复音词的判定和切分
        1.4.1 意义标准
        1.4.2 语法标准
        1.4.3 修辞标准
        1.4.4 频次标准
        1.4.5 词缀标准
        1.4.6 语音标准
第2章 《汉书》复音词的结构
    2.1 语音构词
        2.1.1 单纯词
        2.1.2 合成词中的重叠式
    2.2 语法构词
        2.2.1 运用词序方式构词
        2.2.2 运用虚词方式构词
    2.3 《汉书》中9种结构复音词发展特点和趋势
第3章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语料范围
        3.1.1 常用词的定义
        3.1.2 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界定
        3.1.3 语料范围
    3.2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况
        3.2.1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述和特点
        3.2.2 选择《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原因
    3.3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方法
        3.3.1 统计词频,确立分组
        3.3.2 静态描写,对比分析
        3.3.3 探源溯流,动态比较
        3.3.4 解剖麻雀,以点窥面
    3.4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的基本内容
    3.5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举例
        3.5.1 先秦至两汉时期演变举例
        3.5.2 两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举例
    3.6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特点和规律
        3.6.1 稳定性
        3.6.2 渐变性
        3.6.3 并存性
        3.6.4 择一性
第4章 《汉书》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4.1 新词
        4.1.1 单义词
        4.1.2 多义词
    4.2 《汉书》新词词义生成的途径
        4.2.1 联合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2.2 偏正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2.3 支配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4.3 新义
    4.4 新义产生的途径
        4.4.1 隐喻
        4.4.2 转喻
    4.5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4.5.1 社会发展外部因素
        4.5.2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4.5.3 人类认知的发展
第5章 结语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汉书》复音词总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新序》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新序》选题缘由及语料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新序》反义词的判定和统计
    第五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序》反义词的分类
    第一节 按词性分类
    第二节 按逻辑关系分类
    第三节 按照内容分类
第二章 《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反义对文
    第二节 反义连文
    第三节 标签式反义词
第三章 《新序》反义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义位对应关系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词义分析
第四章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序》反义词词表
    附录2 :《新序》反义词按照反义逻辑关系分类
    附录3 :《新序》反义词按照内容分类
后记

(6)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释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 什么是“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
    二 研究范围的划定
    三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现象研究概述
    四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五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概述
    第一节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的成因
        一 造字所取之象相同
        二 形符和声符任意搭配
        三 主要表意部件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的分类
    第三节 不属于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的情况
        一 由非典型字形造成的同形现象
        二 由合文造成的同形现象
        三 假借
第二章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释例(上)
    第一节 由“(?)彗”记录“彗”和“雪”
    第二节 由“(?)(辳)”记录“晨”和“农”
    第三节 由“(?)(匕)”记录“妣”和“朼”
第三章 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释例(下)
    第一节 由“(?)(而)”记录“而”和“馘”
    第二节 由“(?)(寻)”记录“寻”和“拜”
    第三节 由“(?)(申)”记录“电”“神”和“伸”
    第四节 由“(?)(勹)”记录“伏”和“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批评老子“有诎而无信”的思想
二、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的思想
三、结 语

(8)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本文对司马光道德思想涵义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家庭环境对于司马光道德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经历对司马光道德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与学者的思想交流对司马光道德思想形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司马光“善恶混”的人性论
    第二节 追求尽善的发展观
    第三节 司马光中和思想与其道德思想的关联
    第四节 《潜虚》尊卑有序的“世界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主要内容布局
    第一节 对构建基本人伦关系的内容阐释
    第二节 对于促进政治发展的道德问题阐释
    第三节 实现和谐天人关系的相关内容阐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宗族道德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士大夫道德修养的内容要求
    第三节 君主道德的内容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班固“赞”“序”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反思
        (一)班氏“赞”“序”单篇研究
        (二)《汉书》“赞”“序”研究
        1.文体研究
        2.内容及艺术特色研究
        3.文学思想研究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班固之“赞”与“序”
    第一节 “赞”“序”文体起源及流变
        一 “赞”的发展流变概述
        二 “序”的发展流变概述
        三 “赞”与“序”的关系
    第二节 班固“赞”“序”文及创作概况
        一 文体独立性
        二 创作概况
第二章 班固“赞”“序”自身的文学特色
    第一节 “赞”“序”的格式特征
        一 句型句式
        二 声律对偶
        三 形成原因
    第二节 “赞”“序”的语言风格
        一 骈俪化倾向
        二 以典含雅
        三 雅化成因
    第三节 “赞”“序”的叙事技巧
        一 互见之法
        二 微言大义
        三 对比见义
    第四节 “赞”“序”的文体功能
        一 明褒贬
        二 补充说明
        三 保存文献
第三章 班固“赞”“序”中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赞”“序”载文的文学色彩
        一 《叙传》载文
        二 其他“赞”“序”载文
    第二节 “赞”“序”引典的文学色彩
        一 “赞”“序”引《易》
        二 “赞”“序”引《诗》
第四章 班固“赞”“序”中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赞”“序”议文学功能
        一 强调文学的“有补于世”
        二 经学外衣包裹下的文学审美
    第二节 “赞”“序”议文学发展流变
        一 《艺文志序》——简明文学典籍流变和传播史
        二 《儒林传》“序”与“赞”——对儒学发展的概括
    第三节 “赞”“序”评作家作品
        一 评作品
        二 评作家
    第四节 双重评价标准
        一 双重标准评人论文
        二 双重评价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推证“读书种子”名义
    第一节 “廉耻之道”与“有耻之士”
    第二节 “躬行君子”与“读书君子”
    第三节 “六艺之学”与“读书种子”
    第四节 “士之典范”与“读书种子”
    第五节 “古今仁圣”与“读书种子”
    第六节 “习气种子”与“读书种子”
    第七节 “知识种子”与“读书种子”
第一章 “劲节不同群”的“读书种子”方孝孺
    第一节 “优美门风”与“自立其志”
    第二节 “善学君子”与“六艺之学”
    第三节 “不寻俗好”与“独契前贤”
    第四节 “勇于自治”与“修身为本”
    第五节 “纷纭野鸟”与“圣学真凤”
第二章 “狷介独行”的“读书种子”宋濂
    第一节 “文章知己”与“文章种子”
    第二节 “逢缘遇境”与“一变至道”
    第三节 “素狷之士”与“狷者一狂”
第三章 “独行违俗”的“读书种子”王阳明
    第一节 “遭遇患难”与“返之六经”
    第二节 “媚世乡愿”与“乡愿意思”
    第三节 “素狂之士”与“素刚之士”
    第四节 “有道学问”与“圣贤血脉”
    第五节 “忠信之道”与“良知之学”
第四章 “宏览博物”的“读书种子”方以智
    第一节 “世家子弟”与“故家旧味”
    第二节 “读书之士”与“博学君子”
    第三节 “娟而狂者”与“旷达之士”
    第四节 “破家之子”与“异类中行”
    第五节 “孝悌之道”与“天地孝子”
第五章 “行己有耻”的“读书种子”顾炎武
    第一节 “读书世家”与“奇质嘉种”
    第二节 “诗文种子”与“学问种子”
    第三节 “立人大节”与“行己有耻”
    第四节 “博学于文”与“临文主敬”
    第五节 “典型未往”与“树式后辈”
第六章 “不随众狂”的“读书种子”王夫之
    第一节 “弘道之人”与“豪杰之士”
    第二节 “正学醇儒”与“读书种子”
    第三节 “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
    第四节 “观其所恒”与“依然故旧”
    第五节 “天地元气”与“圣贤学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释“诎”与“屈”(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D]. 朱四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汉书》复音词研究[D]. 易佳妮. 吉林大学, 2020(03)
  • [5]《新序》反义词研究[D]. 张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甲骨文一字记录多词释例[D]. 何挺.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论《荀子》对老庄的批评[J]. 庞光华,范思敏.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D]. 杨晓辰. 河北大学, 2019(04)
  • [9]班固“赞”“序”文学论[D]. 胡玉.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张健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周”“曲”释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