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史丛书:非凡名言——中国国史探索四十年

简史丛书:非凡名言——中国国史探索四十年

一、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论文文献综述)

杨须爱[1](2021)在《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的再生产,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科学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民族知识的增量与更新,也有助于正本清源,使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也是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本建设。正确、全面观察和科学书写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历史,须以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着眼点,以各民族交融汇聚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互动为主线,把握好民族要素-共时性、民族过程-历时性、民族结构-关系性、民族意识-价值性等四个维度。这项工作包括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传播普及两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政两界共同作出努力。

王丽伟[2](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指出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朱玉萍[3](2019)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藏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以《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中心》文中认为1956年至1964年展开的大规模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民族研究史上的重大事件,其规模大、范围广、收集资料丰富,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举世无双的,是建国后中国民族研究工作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国外民族学在中国的应用之一。这次活动是首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状况进行的大范围的科学调查。由毛泽东倡议,彭真组织开展,并成立了由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此次调查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共组成16个调查小组,参加人员多达一千多人,自调查工作伊始至后续的整理、编辑、出版与修订再版工作,耗时达半个世纪之久,全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面对如此珍贵的资料,如何解读、如何挖掘其文本自身的价值,包括对当下民族研究工作及其过去对少数民族社会改革的影响,笔者认为此工作是目前相关科研单位及学者需要关注的。本文试图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着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再述研究调查工作的始末、现存的研究成果和对文本所含内容的反思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中心,介绍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过程、梳理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西藏开展工作的情况、叙述《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文本资料的整理、编辑、出版、再版情况,论述《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问世对过去西藏社会的发展和意义,同时在重述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同时,初步总结《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文本价值与现实意义。

张福强[4](2019)在《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文中指出如何考察个体学者的学术研究,目前来看学界多采取学术思想史和学科史两种方式。前者在于提炼学者思想精华、建构思想体系、凸显学术贡献等;后者把学者的学术活动放置在学科发展的诸议题中,以小见大,呈现学科史的另一种面相。它不仅考察学者思想的“内部”历史,同时也关注学者思想以外的社会约制、文化背景等“外部”历史,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的相统一的历史。吴泽霖先生是我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采用学术思想史方式考察其学术研究固然很有价值,但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其个人经历始终与学科沉浮密切关联,其研究经历体现了某一时期学科发展的特殊形态,从其学术研究中提炼出的若干特点,也可看做是学科本土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性。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过对吴泽霖先生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整体性考察,来回应、回答和反思学科史上的一些争议、问题和定论,不仅可能,而且极有意义。吴泽霖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跨度很大,按其所撰文本体现出的类型学意义看,以社会学、民族学和博物馆学为主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是社会学中国化或本土化,吴泽霖先生在社会学领域所作的各项探索,放置在这一学科主题下,方能得到更好阐释。他对本土化未有直接论述,但其学术研究中体现的中国意识与中国内涵,却十分丰富,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理论及学科制度,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次序分明,层层递进。问题的本土化是第一层次,只涉及议题的空间转移;方法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更偏重社会调查,而非社会学调查,且在具体运用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突破了社会调查方法只强调共时研究的单一面相;理论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对社会控制绝非简单移植,而是结合中国社会中以“礼”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特点,把社会对人的制裁,扩展到人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与其他学者比较而言,陈达、李景汉、杨开道等人,皆属无明确社会学本土化主张,却有实质内容的学者,他们所作的相关研究均可统称为广义的社会学本土化。对此类学者的本土化实践做具体分析,对于学界近来热议的本土化问题,或有裨益。目前中国民族学史研究多以1949年为节点,把前后两个时期作为一种“断裂”关系来处理,此种“断裂”叙事主要表达的是学科建设的一种发展状态,但从个人思想的演变逻辑来看,尚有讨论余地。就吴泽霖先生而言,其西南民族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38至1949年,属于类型多样化阶段,表现为文化历史的人类学取向和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取向,二者分别体现在贵州“苗夷”社会和云南“么些”人的田野民族志中,而其后边政研究恰是在田野基础上凝练出的抽象论述,是两种取向的融合;第二时期为1949至1958年,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导下的书写,吴泽霖先生着力找寻婚俗和节俗中的“文化遗存”,并由此出发论证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对两个时期进行比较,虽有范式转换,即是“博厄斯”转向“马克思”之过程,但学者作为学科发展主体,政治变更固能作为“范式”转移的节点,但绝非“断崖”式割裂,而是一个前后绵延,有所承继的过程,在转换之下其实也有思想的延续性存在。具体而言,吴泽霖先生在1949年后,采取巧妙的叙述策略,以一种压抑或隐蔽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学家的文化本位主义与本地人立场,体现着博厄斯学派的若干特征。吴泽霖先生的种族研究与民族文物的实践,二者看似并无关联,实则首尾相应,都是在“平等”主线观照下的具象研究。“种族歧视论”的科学批判及美国种族问题的一般性阐释,都蕴含着对“平等”理念的追求,而民族文物的实践实则是以“物化”表现的形式来切实推动这一理念,由“愿景”走向“事实”。在理论方面,他对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区分,在博物馆遭遇诗学与政治学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一系列表述危机之时,其民族学博物馆思想更加显示出独有的价值与意义。与林惠祥民族文物事业比较而言,二人在文物采集及展示秩序方面有着不同偏向,但对民族文物工作的坚守与热爱,把博物馆置于学科关怀之下的意图,出于一辙。把他们的共同之处放置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中考察,我们发现,在早期的民族学研究中,除“田野民族志”外,还存在一种称之为“田野采集志”的学科表现形式,与田野民族志一样,它表达着学者的理论取舍、学术旨趣及对建构一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努力。从吴泽霖先生学术研究的整体来看,强调知识应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而就民族学、社会学百年发展史而言,应用取向也是学科的特性之一。由此,个人特征与学科特性发生了勾连。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在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有个人特殊经历赋予的、有学科本身赋予的、有国家困境赋予的,还受根植于深层的文化基因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逻辑。与应用性随之而来的是:吴泽霖先生对学科“科学”属性的强调,注重学术为现实服务,把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社会的改良作为学科使命,借助哈贝马斯认知兴趣的三种分类分析,它属于技术的兴趣类型。个人如此,学科中应用取向的历史成因亦如上述四点;把学科本体拉向“科学”阵营,把学科使命置于现实服务之下,也都与吴泽霖先生若出一轨。就今天呼声渐高的“中国学派”构建而言,应用取向、科学属性等技术的兴趣确实是中国学科本土化的特色之一,值得进一步升华,并继续发扬。但也应该看到,应用取向的兴盛,意味着理解的知识与批判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也就是学科中人文性的缺失与理论构建的乏力。这是今天“中国学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万俐[5](2013)在《《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史学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是国家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编辑的民族问题丛书之一,包括了55个民族历史的丛书。本文主要从《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过程、编纂特点、编纂思想、对民族史学的影响四个方面来系统梳理了该丛书的史学价值。第一章讨论了民族调查与《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关系,论述了民族识别调查、民族语言调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过程,民族调查为丛书编纂奠定了资料和人员基础。第二章阐述了以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为理论架构、详近略远的写作比例、通俗的文字表述、多学科方法的运用的丛书特点。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思想。全面了解民族历史,能够提高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并同时为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相关依据。第四章阐述了丛书在民族史发展史上的地位。《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填补了一些无史书民族的历史空白,第一次为所有少数民族撰写了通史,并解决了以往未涉及或忽视的民族问题。丛书的出版,在民族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促进了民族史的发展,对民族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燕[6](2013)在《选择与归属—口述史视野下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梳理史籍对德昂族历史、文化记载的基础上,发现史籍对德昂族的记载存在时间晚近、记载模糊及内容匮乏等不足,这些不足为学者进行德昂族的起源、族属及演变过程、相关文化事项的讨论提供了空间,为德昂族重新梳理和表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余地。德昂族对一些尚存争议的历史文化事项进行选择与归属并不断强调其与德昂族之间的联系,逐渐理清德昂族较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这种对历史文化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史籍对德昂族记载的不足,同时也是德昂族通过历史文化表述表达集体记忆及民族认同感的体现,而现实的背景又使德昂族的历史文化表述更具针对性。文章主要从德昂族口述史中的历史、文化典型事项出发,将口述史和史籍记载、学者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德昂族有着一套不同于史乘文献及学者的表述,同时这种表述又不同程度地受到文献记载与学者研究的影响,是一个基于民族认同及民族利益诉求而在不同的观点之间选择与归属的过程:第一,历史方面通过对金齿国的表述建立起德昂族与金齿国的联系并逐渐使之明朗化、清晰化;通过遗址的发掘、历史分布与迁徙传说形成“德昂族是德宏最早的居民及开拓者”的表述。第二,文化方面以“德昂族的浇花节”为原点,以南传佛教的传入时间与路径为参考,建构起“浇花节已延续了千年的历史”的时间轴,进一步对德昂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及习俗等进行表述。本文即从德昂族对历史文化的口述表达出发,以史籍的记载与学者的研究为依托,讨论和研究德昂族对历史文化的表述过程及其表述背后所反映的现实指向。

周宏[7](2013)在《论黄现璠的民族史研究》文中指出黄现璠(1899-1982),广西扶绥人,壮族,我国现代着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史、社会生活史及民族史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民族史研究方面,辛勤耕耘四十余载,为我国的民族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绩斐然。本文主要从他的自传、回忆录、学术着作以及相关史料出发,通过分析他的生平及学术道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学和民族学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全面客观地勾勒和评价他在民族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全文由前言、正文三章以及结语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对黄现璠的民族史研究作简要回顾,并对国内外研究黄现璠的学术史进行基本的回顾与总结。第一章主要叙述黄现璠的生平与学术道路以及从事民族史研究的缘起;第二章主要分析黄氏壮族史研究的成就,就其在壮族的族源、族称演变、分布区域与人口发展、社会性质、历史人物等诸多重大问题研究中的基本观点与成就加以系统的梳理与评析。第三章主要论述其民族调查活动,特别是以黄氏于1956年发起组建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为中心进行系统分析,对其领导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成立背景与调查活动以及影响进行论述,并着重总结其民族调查的方法。结语部分结合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情况,对黄现璠在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贡献以及特点进行总结和评论。

万俐[8](2012)在《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70、80年代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创新之处,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书中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因此笔者对这套丛书的新意与不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施芳[9](2012)在《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文中指出中国民族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史学史的高度,进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民族史发展全景式的回顾和描述,梳理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各项成果,可以明其得失,探索中国民族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民族史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史鉴今,对政府部门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支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阐述了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构想。正文包括四章。鉴于理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因此首先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辨过程及学术思想和流派的形成,展现了中国民族史理论从学习西方、复制苏联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民族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史理论的探索历程。本文的重点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民族史的发展分为古代、民国、建国后三个时期,借助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多元时间”法,通过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不同视角,分别回顾了不同时代的民族史观、发展的内外动因、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通过系统、全面、清晰地叙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起源、创建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分析了每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和缺陷。从中国民族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严格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四夷传》,此后历代史书都恪守为少数民族立传的传统,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留下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丰富而宝贵的史料。民国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是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构建民族国家、振奋民族精神为目的,由梁启超开其端,涌现出了王桐龄、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李济等一批学者及其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使中国民族史研究成为一门现代意义的学科。建国后为了建设一个各民族真正平等的新中国,学者们从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伴随着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民族史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突飞猛进,在民族源流史、民族关系史、区域民族史和民族史理论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促使中国民族史研究逐步完善,走向系统化、学科化、特色化。总体而言,中国民族史研究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我国的地理、自然环境特点和多民族的社会结构等长时段因素决定了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由分裂走向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基于这一现实,任何政权都必须重视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始终为建立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服务。而政治变动、战争、历史人物、着名学者等短时段事件使各个阶段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不同特点。展望未来,不变的长时段因素决定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仍将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将围绕复杂的国际民族问题和国内动荡的边疆局势,不断提升理论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推陈出新,突出社会主义民族史研究特色,为今天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提供历史的借鉴,促进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平等团结。

王英[10](2012)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青海藏族社会》文中研究表明1840—1949年间是中国社会自秦汉以来发生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际,中国数千年传统的链条发生断裂,原有的社会秩序被突如其来的西方工业文明强制打乱,而新的社会结构、机制、观念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处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碰撞和动荡中。在这风云巨变的大背景下,地处西北一隅的青海藏族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到现代化因素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之中,成为当时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潮流中的一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转型的理论,从外部刺激与自我应对的角度,考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青海藏族社会所产生的社会变革情况,试图探讨现代化因素与民族地区相结合的具体情况,进而分析其内在的缘由和历史影响,总结其中的是非得失,以期借鉴于当前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有关青海藏族社会已有研究成果及基本资料做了回顾,关于这一课题前人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就了一批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本文所依赖的学术平台,但是仍有一定地研究空间。此外,对本文的相关研究要素做了简要界定与说明,同时对目前学界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期和在不同地区的差序性特点做了介绍。第二部分对研究的对象做了铺垫性的概述,首先介绍了青海藏族社会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青海藏族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两个问题,认为青海藏族及其部落制度大致形成于吐蕃统治河陇时期推行“吐蕃化”政策下的多民族整合过程,宋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新兴民族,后来在元明清边政治理中逐渐清晰、明朗,进而形成了固定的分布格局。最后对1840年前后的青海藏族社会做了概述,集中表现为政治体制上的多元性;经济类型及社会文化上的复杂性;东、西部藏族社会的差异性,而这一社会特质也直接影响到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第三部分集中探讨了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经济领域内的一系列变革情况。晚清随着国门洞开,洋行与国际市场进入青海畜产品市场,在这一外源性经济动力的刺激下,原已活跃在民间的商业贸易骤然升温,各路商人拥资入青从事皮毛贸易。于是出现了以“西宁毛”为代表的畜产品的大量商品化、市场化,成为当时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和亮点区域经济。它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农牧经济的发展,还整合了青海藏族的诸多经济生活。但是由于自身并未达到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到民国后期又受马氏官办资本的垄断和统制政策的压力,活跃一时的藏边贸易未能得到持续性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在政治体制上的变迁情况。青海远离京沪等中国核心地带,受清末新政的影响并不大,青海的政治领域的现代变革主要集中在民国年间。民国政府建立以后,逐步在各地方推行统一的行政建制,确立中央权威。在这一背景下,青海藏族社会也出现了剧烈地行政改制,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文化传统,青海藏族社会历史上遗留的“双轨”体制在近代改制中异常困难。由于东部藏族在不断地“流变”趋势中原有土司势力日益削弱,部落认同趋于淡化,在新旧权力交替中较平稳过渡,到1931年正式废除了延续百年的土司制度。而西部由于旧有势力的强大和军阀政府的劣政,使得近代时期新旧两套政治体系的冲突与对抗在藏区最后演化成大面积的民族矛盾,镇压与反镇压代替政治转型成了近代以来藏族社会最大的政治主线。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变革。不管是明清以来的儒学还是近代的新式学堂,对藏族社会的影响都是侧面的,长期以来寺院教育成为藏族社会唯一而正规的教育机构。民国以来中央政府为“开启民智”、“训练边才”,在边疆民族地区积极推行现代民族教育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藏族社会也开始了初级小学教育、高级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类型,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思想进步人士和寺院僧人办的私人学校和寺院学校,开启了文化教育的初步转型阶段。多元化教育类型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育体制、培养了部分复合型时代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民智、解放了思想、拓展了视域。但是,教育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也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程度。当时藏族经济基础的滞后、军阀政府的高压下,藏族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出现浅表性特点。最后一部分是余论,通过对本研究的回顾,总结了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转型的特点、分析了制约近代社会转型的主客观因素,同时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作了简要展望。

二、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论文提纲范文)

(1)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民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命题的提出
二、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可以为中华民族史书写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学术支撑
    (二)有助于充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及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建设
    (三)有助于强化社会思想及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时代命题的呼应
    (四)有助于澄清各民族互相融合的事实及消除一些人的民族偏见
    (五)有助于消除一些民族成员对各民族交融汇聚的疑虑
    (六)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认识
三、观察与阐释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应把握的四个维度
    (一)民族要素-共时性维度
    (二)民族过程-历时性维度
    (三)民族结构-关系性维度
    (四)民族意识-价值性维度
四、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一)注重“发明”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新知识
        第一,开展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专题研究。
        第二,挖掘整理各地、各民族关于民族交融汇聚史的地方性知识。
        第三,组织、动员多学科参与。
    (二)注重传播普及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新知识

(2)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的收集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藏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以《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基于对以上现实的需要,本文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 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
        (二)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目标
第一章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总述
    第一节 调查背景及任务提出
    第二节 调查提纲的拟定(1956年—1962年)
    第三节 田野工作模式的展开
        一、以社会形态为核心的调查阶段
        二、以编写丛书为核心的调查阶段
第二章 调查组在西藏
    第一节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调查
    第二节 西藏的社会历史调查
    第三节 调查工作的运行及其所取成果
第三章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文本价值
    第一节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编写和出版
    第二节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文本价值
        一、为西藏的社会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积累资料
    第三节 《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现实意义
        一、对民主改革前旧西藏社会面貌的罗缕记存
        二、《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修订再版使原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科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学科史研究视角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第一章 吴泽霖生平及早期思想来源
    第一节 人生经历
        一、家世与家风
        二、生活与学术
        三、社会与学术交往
        四、职务变动
    第二节 早期思想来源
        一、“五四”科学精神
        二、青年会的社会服务理念
        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
        四、博厄斯学派人类学思想
    小结
第二章 社会学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社会学者的社会观
        一、社会的四项基础
        二、社会行为的文化和心理要素
        三、社会的冲突
    第二节 概念本土化的尝试
        一、社会控制与社会约制
        二、孔子的社会思想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开展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
        二、上海社会救济事业调查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一般认识
        二、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
        三、中国社会问题的出路
    第五节 学科规范化
        一、人才培养
        二、学术组织
    小结
第三章 分异与趋同:两个时期的西南民族研究
    第一节 西南民族研究的多样类型(1938—1949)
        一、社会学转向民族学
        二、文化历史取向——贵州“苗夷”社会
        三、社会问题取向——“么些人”的生活
        四、两种取向的融合——边疆开发论
    第二节 西南民族研究范式的单一化(1949—1958)
        一、“旧思想”的改造
        二、婚俗中的“封建性”
        三、节俗中的“文化遗存”
    第三节 两个时期间的范式转换与学术延续
        一、从“博厄斯”到“马克思”
        二、思想内在理路与民族国家建构
    小结
第四章 平等主线:种族与民族文物事业
    第一节 现代性现象:种族与种族歧视
        一、体质人类学层面的种族
        二、社会学层面的种族歧视
    第二节 海外民族志:美国的种族问题
        一、“种族问题是态度问题”
        二、“三圈说”视角的阐释
    第三节 平等的“物化”:民族文物事业
        一、民族文物事业的实践
        二、民族学博物馆的理论
        三、与林惠祥的比较研究
    小结
结语 应用倾向:基于吴泽霖的学科史考察
    第一节 表现与成因
    第二节 学科科学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吴泽霖论着目录

(5)《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史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民族调查与《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
    第一节 民族调查与《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纂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特点
    第一节 以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为理论架构
    第二节 详近略远
    第三节 通俗的文字表述
    第四节 多学科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思想
    第一节 促进各民族全面了解自己与其他民族的历史
    第二节 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节 培养民族国家认同意识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对民族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民族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二节 对民族史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评价上的争论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世纪60年代《简史丛书》出版表
    附录二 20世纪80年代《简史丛书》出版表
    附录三 中国各省《简史丛书》任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6)选择与归属—口述史视野下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回顾
    三、 研究意义
    四、 选点简介
第一章 史籍中的德昂族
    第一节 史籍对德昂族的记载
        一、 清代之前的德昂族先民
        二、 清代的“波龙”、“崩龙”
        三、 近代以来的德昂族
    第二节 史籍记载特点产生的影响
        一、 史籍记载对学者的影响
        二、 史籍记载对德昂族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口述史中的德昂族历史表述
    第一节 金齿国探秘——古代政权建立说
        一、 文献中的金齿国
        二、 学者眼中的金齿国
        三、 德昂族自己的话语呈现
    第二节 “残垣背后的繁华”——古代遗址发掘说
        一、 文献中的德昂族遗址
        二、 德昂族自己的话语呈现
    第三节 “流动中的历史”——民族历史分布及迁徙说
        一、 德昂族关于民族历史分布的表述
        二、 德昂族关于迁徙的表述及传说
    小结
第三章 口述史中的德昂族文化表述
    第一节 以节日为代表的文化符号表述
        一、 从“泼水节”到“浇花节”的转变
        二、 德昂族对节日“发明”的话语呈现
    第二节 以南传佛教为载体的宗教文化表述
        一、 学者对南传佛教传入与传播的考释
        二、 德昂族对南传佛教传播的话语呈现
    小结
第四章 民族 符号 利益——一个选择与归属的过程
    一、 德昂族口述史形成的可能条件
    二、 口述史:一个基于选择的过程
    三、 选择与归属背后的可能动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论黄现璠的民族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生平、学术道路及民族史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学术道路及民族史研究的缘起
第二章 壮族史研究的开拓者
    第一节 关于壮族族源的研究
    第二节 对壮族族称演变的梳理
    第三节 对壮族的分布区域及历史人口的研究
    第四节 对壮族历史上没有奴隶社会的分析
    第五节 壮族历史人物研究——以侬智高为例
    第六节 由《广西壮族简史》看黄现璠民族史编撰的特色及其影响
第三章 民族调查的先行者——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为中心
    第一节 组建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缘起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组建及其调查情况
    第三节 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调查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新意
    (一)对《中国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合编》的修正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许多少数民族的族源、族称、民族形成等问题,第一次有了新的结论
    (四)一套由政府主导、数以千计的学者参与编写的丛书
    (五)重视图表、地图的运用
        1. 重视图表运用。
        2. 地图生动形象。
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不足
    (一)对人口居住较分散的民族其简史普遍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
    (二)有些简史质量低下
        1. 由于当时的局限,不全面和遗漏的观点对以后的研究带来不便
        2.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丛书中有不少错误
        3. 丛书中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个别简史的内容移植苏联研究成果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变。

(9)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民族史学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相关范畴
        一、民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三、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理论
        一、南北民族差异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学术历史
    第三节 中国民族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源流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民族政策研究的学术历史
        三、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与迁徙研究的学术历史
        四、民族关系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五、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六、中国民族史的分期和民族分类问题研究的学术历史
    对中国民族史的问题研究的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史研究
    第一节 先秦时期文献中的民族历史——零碎的民族史料记载阶段
        一、《诗经》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民族众多、往来密切
        二、《尚书》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四方民族、分类管理
        三、《春秋》中的民族史撰述——分化融合、史料丰富
        四、《国语》中的民族史撰述——国别史体例的民族史记载
    第二节 汉晋时期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阶段
        一、《史记》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先河
        二、《汉书》、《后汉书》中的民族史研究——继承体例、丰富内容
        三、《三国志》、《晋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侧重区域民族史、首创“载记”新体例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一、南朝四史对民族史的研究——政治动荡中的民族史记载
        二、《魏书》、《北齐书》、《周书》对民族史的研究——侧重西、北方民族史记载
        三、《北史》、《南史》对民族史的研究——通史性质的民族史记载
    第四节 隋、唐、宋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丰富拓展阶段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民族交往频繁,记载重北轻南
        二、五代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分裂割据时期的民族关系史
        三、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体例丰富、内容详尽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阶段
        一、《元史》的民族史研究——保留大量原始史料,首创按行政区划记述民族史
        二、《明史》的民族史研究——记载详尽广泛,首创“土司传”
        三、《清史稿》的民族史研究——史料广博、记载翔实
    第六节 地方史志、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民族史研究的别样洞天
        一、《华阳国志》中的民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的重要代表
        二、《蛮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云南和东南亚民族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三、相关方志与纪事本末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角度各异、丰富多彩
    对古代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创建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四、民族史研究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第二节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创近代民族史研究先河
        一、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梁启超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
        三、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缺憾
    第三节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附表众多的中国汉族史研究
        一、关于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四节 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以考据见长的各民族发展简史研究
        一、关于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五节 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体例创新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六节 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古今二重分类法的民族源流史研究
        一、关于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七节 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八节 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多学科方法融汇的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
        二、对各章内容的具体分析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民族史研究工作
        一、民族识别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简史志的编写
        三、近年来对民族识别的研究
    第二节 通史性质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萧君和的《中华民族史》——第一部中华民族史着作
        二、田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首部个人独着的中华民族史
        三、尤中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史
        四、徐杰舜的《中国民族史新编》——建国后第一部中国民族史专着
        五、江应梁的《中国民族史》——按王朝顺序编写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六、王锺翰的《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史概要》——集思广益的中国民族史大作
        七、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按地理区划撰述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八、王文光的《中国民族发展史》——重在理论提升的中国民族史力作
        九、白寿彝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十、邱树森、匡裕彻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通史性少数民族发展史
        十一、众多学者合着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断代史体例的中国民族史着作
    第三节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
        一、翁独健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一部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综合性学术专着
        二、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西北古代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三、王文光、龙晓燕、陈斌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深度剖析西南古代民族关系的优秀着作
        四、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南蛮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五、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的《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百越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269
        六、杨策、彭武麟的《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史》——民国阶段民族关系史专着
        七、任一飞、周竞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专着#272
        八、龚荫的《中国民族政策史》——古代民族政策史研究开拓之作
        九、崔明德的《中国古代和亲通史》——民族史专项研究的权威着作
    第四节 区域民族史研究
        一、李德山、栾凡的《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东北民族源流发展史之佳作
        二、林斡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之典范
        三、朱学渊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西方研究范式下的民族史着作
        四、杨建新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西北民族发展史的全景图册
        五、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第一部系统研究西南各族通史
        六、张雄的《中国中南民族史》——中南六省古今民族史专着
        七、王文光的《中国南方民族史》——汇集西南、中南、东南民族史的综合性专着
    对建国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青海藏族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基本资料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转型理论概述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第一节 社会转型理论及概念界定
        一、社会转型理论回溯
        二、社会转型的涵义及实质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概述
第二章 青海藏族社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青海藏区的自然地理与形成演变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青海藏族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1840年前后的青海藏族社会
        一、政治体制的多元性
        二、社会经济类型与文化的复杂性
第三章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的经济演变
    第一节 1840年前青海藏族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青海藏族社会的农牧经济情况
        二、青海藏族社会的传统商贸活动
    第二节 近代以来外源性经济动力对青海藏族社会的冲击
        一、国际性市场的参与
        二、各路商人拥资入青
    第三节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的经济变革与整合
        一、青海藏边贸易市场的兴起
        二、藏边贸易中的藏商
        三、近代藏边贸易对青海藏族社会的影响
    第四节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经济转型的分析
        一、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经济转型的特点
        二、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经济转型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章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的行政改制
    第一节 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的政治建制
        一、部落原生秩序
        二、中央对青海藏族社会的行政建制
    第二节 民国以来青海藏族社会的行政建制及其影响
        一、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行政一元化的历程
        二、青海藏族社会的政治转型代价
    第三节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政治转型的分析
        一、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政治转型的特点
        二、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政治转型制约因素分析
第五章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的教育革新
    第一节 1840年前青海藏族社会的教育模式
        一、东部农区的官学与私学
        二、青海的藏传佛教及传统的寺院教育
    第二节 近代以来青海藏族社会新式教育的兴起
        一、近代新式教育在青海开展的时代背景
        二、省立藏族学校
        三、蒙藏文化促进会所设藏族学校
        四、民办藏族学校
    第三节 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教育转型的分析
        一、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教育转型的特点
        二、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教育转型制约因素分析
        三、近代青海藏族社会教育转型向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简史丛书非凡说——中国民族史探索4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 杨须爱. 民族研究, 2021(01)
  • [2]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藏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以《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中心[D]. 朱玉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D]. 张福强.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史学价值研究[D]. 万俐. 兰州大学, 2013(11)
  • [6]选择与归属—口述史视野下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研究[D]. 王燕. 云南大学, 2013(01)
  • [7]论黄现璠的民族史研究[D]. 周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8]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J]. 万俐. 黑龙江史志, 2012(11)
  • [9]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D]. 施芳. 云南大学, 2012(05)
  • [10]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青海藏族社会[D]. 王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简史丛书:非凡名言——中国国史探索四十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