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制造模式——智能制造

未来制造模式——智能制造

一、未来制造业模式──智能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马南峰,姚锡凡,王柯赛[1](2022)在《面向未来互联网的智慧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集成制造已成为融合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在内的复杂大系统,而社会系统、信息系统、物理系统融合是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慧制造作为未来互联网的四大支柱或"四网"(人际网、物联网、务联网、内容/知识网)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而成的一种人机物协同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社会-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很有必要对如此新兴的智能制造开展综述研究,旨在梳理其研究脉络的同时,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本文综合评述了面向未来互联网的智慧制造,首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与未来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以"四网"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而成的智慧制造基本概念;然后,回顾了智慧制造研究进展并论述了制造业走向智慧化的必然性;最后,讨论了智慧制造与其他智能制造模式的差异和相关性,并对智慧制造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从人工智能、互联网、工业革命及制造范式的演变来看,智慧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并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互联网的推进而走向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李玉敏,周学良,单博,刘鹏,王静[2](2021)在《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推广应用服务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创新落脚点、难点在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为之赋能。无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还是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都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崔园园,张云伟[3](2021)在《上海智能制造向系统化高端化升级的路径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国智能制造的"应用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但也存在企业系统集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优势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促进智能制造升级的生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未来上海应聚力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龙头企业,促进多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聚焦智能制造生态培育,进一步推动上海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更好地发挥上海智能制造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郭家田[4](2021)在《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工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是应对汽车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解决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要确定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厘清什么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及其能力结构是什么。第二,培养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路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有哪些?第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上述问题,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国外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国内的职业资格框架高技能人才能力要求,并调研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构建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根据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培养和竞赛培养三条培养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别对不同路径下影响因素作用进行分析。企业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相对较慢,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人才培养资源开发不足;竞赛培养路径下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较快,但技能人才培养的受益面相对较窄,对资源的需求度却相对较高;校企合作培养路径能够满足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要求,但存在培养主体相对独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缺乏职业素质培养等情况。根据校企合作培养路径现状,结合培养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类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终身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竞赛培养路径的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专业兴趣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多层次技能竞赛,提高竞赛资源的转化及受众面,提升以赛促学的效果。根据企业培养路径现状,结合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机制类因素,通过完善企业培养机制和培训资源,提升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汪生贵[5](2021)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系统性变革,需要经历技术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体制变革等环节,这其中的产业升级是制造业升级中最为关键的节点,也是技术变革和质量变革的重点。基于此,政府部门提出,要将制造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要将核心力量放在先进制造业,要积极创新,多维度调整传统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方向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进一步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给出了新的指示。本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结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以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理论等相关的理论,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转型中政府作用范围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三,结合目前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从出台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政策、政府引导构建制造业产业链、科学规划促进了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注重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的作用。第四,基于目前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从产业规划缺乏长远考虑、公共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制造业企业整治及监管缺位以及人才、资金及制度保障不足等方面,归纳出现阶段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借鉴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发挥经验,从战略规划、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政府部门高效运行机制以及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相关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改进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希望能够为推动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作用有效的发挥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恒文[6](2021)在《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在经济不断发展阶段,面对“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对企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疫情过后的全球经济将踏入新的“快车道”,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的钢铁行业,如何能够在国内、国际新的发展格局影响下实现“弯道超车”,抢夺先机,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是确保钢铁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智能制造战略管理理论,以SG钢铁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成熟度进行评估分析,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对SG钢铁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得出四种战略,同时对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定位、目标及建设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研究,SG钢铁公司需立足公司现状,着眼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面对新态势、新格局大背景下,借助良好的经济环境,实施智能制造战略,采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培养高质量人才并行策略,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并借助国家政策推动、经济形势转好和社会绿色生态需求的难得时机,以智能制造战略驱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以自动化补课、信息化升级、智能化创新为手段,促进“提质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甄子霄[7](2021)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支柱性的重要地位,因此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程度极大地反映了其国家竞争力的大小。在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各国都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作为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路径。作为一种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高端中间投入要素,生产性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并对制造业的行业创新、效率提升等起重要作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途径和影响程度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途径,根据作用途径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制造业智能化基础、提高制造业智能化能力以及促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发展三个途径促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2)基于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相关文献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为了衡量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依据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构建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评价体系,并根据测算结果对我国整体及各区域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测度结果显示:2008-2018年期间我国整体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各省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均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但分东中西区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最高且与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智能化转型程度略高于西部地区。(3)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住资本投入、交通设施水平、政府干预、出口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起显着的促进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程;同时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本省份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强本省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但本地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相邻地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水平的提高,即地区间表现出显着的竞争效应,综合来看总效应为正,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另外,两种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人力资本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说明我国智能化人才水平偏低,人力资本水平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程度不匹配,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程产生了抑制作用。(4)最后,从发展与制造业需求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合理制定各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战略、促进地区间制造业企业合作发展、制定和完善智能化人才培养政策五个方面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刘宁[8](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曹婷婷[9](2021)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1)国际背景:中药产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大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变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地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外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占领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2)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现状: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已势不可挡;中药智能制造范畴也将由简单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延伸至中药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但目前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中药企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盲目追求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出现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混淆”、“智能化发展方向偏差”、“发展路线模糊”等问题,以至于中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收效甚微。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以及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中药煎药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为中药产业链信息化集成、智能化控制、远程管控的实现,提供一个基础系统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上述应用研究,充分探索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指导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中药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降低智能系统构建的复杂度,从而可以切实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是联系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使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由于缺乏中药智能制造理论研究而导致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实践中:(1)在“结构化、标准化、演进化”的构建准则下,基于实体语法系统,以物质传递为规则,明确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通过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化设备“两化理念”结合,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两个应用研究,即“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和“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探讨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智能系统构建中的指导性以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本文成功构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该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定义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并将之与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在实体语法系统理论框架的前提下,以物质传递为规则,“两化”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传输”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范式,可通过一个四元组Q=(V,F,P,S)进行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成功设计了具有“远程监管、个性化煎煮、柔性化调度”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煎药系统;给出了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技术实现路线图和工作流程图;(3)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功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以服务用户为本设计了拥有“用户管理”、“传感器管理”、“数据处理”和“应用设备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服务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下,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流逻辑框架;基于此,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案,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和技术实现路线图;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选择原则和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板和软件系统,实现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功能检测。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成功构建与应用,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为中药企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智能化理念,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地,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研究,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中,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为中药煎药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能,并证实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指导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性。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为中药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息集成、资源统筹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证实了,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

蒋天宁[10](2021)在《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智能制造的水平关系着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4.0时代,通过物理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都更新到智能水平。智能制造在工业4.0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于2015年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而智能工厂作为智能制造的要素之一,承载着实现智能制造最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智能工厂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智能工厂方面的研究虽日益增多,但对智能工厂能力的评价还研究较少。企业迫切需要智能化转型去应对市场变化,然而各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智能化升级之路也没有固定成型的范式。为引导企业智能化发展并取得预期成效,构建科学和实用兼具的智能制造评价体系至关重要。石化行业是全球制造业的关键支撑产业,而且石化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等特点。因此,石化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十分具有必要性。现阶段我国在石化行业的智能工厂能力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还未具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石化行业的智能工厂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开展实际评价研究。本文首先对智能工厂的研究意义及目的进行详细阐述。对智能工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以及研究进程。对应用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从智能制造入手,综合先前学者的研究,对智能制造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重新概述。在归纳分析智能制造理论后,阐述了智能工厂的概念、特征以及石化行业的智能工厂特征,建立符合基本原则的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结合石化行业的特性,构建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五级模型。并以五家不同规模的石化企业智能工厂为评价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五家石化企业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度好,验证了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

二、未来制造业模式──智能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制造业模式──智能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未来互联网的智慧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面向未来互联网的智慧制造的提出
    2.1 工业互联网与未来互联网
    2.2 智慧制造概念
3 智慧制造进展
4 制造业走向智慧化分析
    4.1 从符号智能到未来人工超级智能
    4.2 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制造
        4.2.1 工业革命与制造范式演化进程
        4.2.2 智能制造走向智慧制造必然性分析
5 智慧制造未来研究展望
    (1)构建未来AI+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智慧制造
    (2)兼容并蓄开展未来互联网研究
    (3)实现多方面集成融合是智慧制造的关键
    (4)走向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6 结果与讨论

(2)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智能制造发展的时代背景
3 智能制造内涵和外延(为什么确立国家目标和战略目标,解决短板问题)
4 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研究(学习思考)
    (1)总体目标
    (2)核心主题
    (3)支撑技术
    (4)使能技术
    (5)发展模式
    (6)实施途径
5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
6 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复杂而庞大
7 结束语

(3)上海智能制造向系统化高端化升级的路径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智能制造是世界各国抢夺全球产业链控制权的“杀手锏”
    (一)智能制造是各国巩固和提振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要点
    (二)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二、 上海有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策源地和示范引领高地
    (一)上海智能制造呈现出“规模大、企业优、标杆多、转型快”的发展态势
    (二)上海智能制造产业环境不断优化
三、 特色产业园区有望成为智能制造高端化转型的示范引领区
    (一)园区产业布局代表上海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园区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智能制造集群
    (三)园区在关键细分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加速上海智能制造产业链强链补链步伐
    (四)园区为上海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探索新模式
四、 上海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智能制造企业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升
    (二)智能制造基础优势资源有待挖掘
    (三)促进智能制造升级的生态体系有待完善
五、 上海智能制造突围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聚力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龙头企业,提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
    (二)促进多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提升智能制造竞争力
    (三)加大智能制造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4)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汽车制造业及高技能人才
    2.1 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
    2.2 我国汽车制造业现状及高技能人才需求
    2.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3.1 资格框架下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
    3.2 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3.3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4.1 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4.2 校企合作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4.3 竞赛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4.4 岗位培养路径及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议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5.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5.3 提高大赛人才培养引领作用
    5.4 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源建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政府作用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市场失灵理论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
        一、编制发展规划,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制定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制造业转型升级良好环境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转型中政府作用范围的演变
        一、第一阶段:选择性作用范围基本形成(1978 年-1991 年)
        二、第二阶段:选择性作用范围为主,功能性作用范围初现(1992 年-2000 年)
        三、第三阶段:选择性作用范围逐步缩小,功能性作用范围迅速扩大(2001 年-2008年)
        四、第四阶段:选择性作用范围创新精简,功能性作用范围继续扩张(2009 年至今)
第二章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发挥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状况
        一、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迅速
        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力度增强
        三、整体制造业盈利能力上升
        四、制造业产业园区发展迅速
        五、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产业基地
    第二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政府作用提出的新要求
        一、经济管理需要调整
        二、市场监管需要强化
        三、公共服务有待增强
    第三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的作用体现
        一、出台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政策
        二、政府引导构建制造业产业链
        三、科学规划促进了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四、注重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培养
第三章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划缺乏长远考虑
        二、公共平台建设基础薄弱
        三、制造业企业整治及监管缺位
        四、人才、资金及制度保障不足
    第二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缺乏战略眼光
        二、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区利益分歧,官本位严重
        三、缺乏监督造成权力寻租
        四、政府机构工作低效,过渡追求短期效益
第四章 国外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第二节 德国的“工业升级”之路
    第三节 日本的工业发展史
    第四节 国外成功经验对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第五章 促进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政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
        一、突出创新驱动战略
        二、实施智能制造战略
        三、协调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第二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平台建设
        一、搭建双创平台
        二、构建互联网+制造业模式
        三、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创新生态环境
        四、发展行业协会
    第三节 打造政府部门高效运行机制
        一、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任务分配
        二、增强政府内部组织协调与沟通
        三、构建完善的监督和考评机制
    第四节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相关要素保障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二、促进制造业品牌建立
        三、健全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四、加强资金保障力度
        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1.2 国内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1.3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科学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战略管理理论
        2.1.1 战略管理定义
        2.1.2 竞争战略理论
        2.1.3 发展战略理论
        2.1.4 战略分析工具
    2.2 智能制造战略理论
        2.2.1 智能制造定义
        2.2.2 主要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理念与分析
        2.2.3 实施智能制造的意义
第3章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3.1 SG钢铁公司简介
    3.2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分析
        3.2.1 信息化现状分析
        3.2.2 自动化现状分析
        3.2.3 产线设备现状分析
    3.3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成熟度分析
        3.3.1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模型
        3.3.2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
第4章 SG钢铁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行业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3 SG钢铁公司SWOT分析
第5章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选择
    5.1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定位
    5.2 智能制造战略目标
        5.2.1 总体目标
        5.2.2 各业务方向目标分解
第6章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举措
    6.1 智能制造战略总体架构
    6.2 智能制造战略建设内容
    6.3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实施阶段
    6.4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风险分析
    6.5 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保障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相关研究
        2.1.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内涵
        2.1.2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影响因素
        2.1.3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关系相关研究
        2.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2.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的关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
    3.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途径
        3.1.1 提供制造业智能化基础
        3.1.2 提高制造业智能化能力
        3.1.3 促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发展
    3.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空间溢出效应
    3.3 小结
第4章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测度与分析
    4.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内涵的界定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内涵
        4.1.2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依据
    4.2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评价体系的测度方法
    4.3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评价体系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4.3.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测度结果
        4.3.2 制造业智能化基础、智能化能力和智能化效益测度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证分析
    5.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固定效应分析
        5.1.1 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
        5.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3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细分层面回归结果
    5.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空间效应分析
        5.2.1 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3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制造国际大背景
        1.1.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研究
        1.1.2 智能制造内涵演进
        1.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1.1.4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1.2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1.2.1 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性
        1.2.2 中药“智能制造”范畴
        1.2.3 中药“智能制造”意义
        1.2.4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和组成内容研究
        2.2.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设计
        2.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组成内容确定
    2.3 理论基础—实体语法系统
    2.4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概念辨析的研究
        2.4.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定义
        2.4.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辨析
    2.5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
    2.6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核心思想研究
    2.7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研究
    2.8 关键技术选择原则
    2.9 总结与讨论
        2.9.1 讨论
        2.9.2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关键因素研究
    3.3 用户需求分析与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3.3.1 用户需求分析
        3.3.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3.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3.4.1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3.4.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3.4.3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3.4.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工作流程图研究
    3.5 总结与讨论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
        4.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背景
        4.2.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4.2.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
    4.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可行性分析
    4.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概念的研究
    4.5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前期准备工作的研究
        4.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人群
        4.5.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目标确定
        4.5.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原则设计
        4.5.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端平台功能设计
    4.6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4.6.1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数据流逻辑框架
        4.6.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4.6.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4.7 小结
第五章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实现
    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5.1.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5.1.2 传感器板开发
        5.1.3 应用设备板开发
    5.2 服务端平台搭建与系统配置
        5.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5.2.2 平台页面搭建
    5.3 服务端平台运行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智能制造概述
        2.1.1 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
        2.1.2 智能制造的特征
    2.2 智能工厂概述
        2.2.1 智能工厂的定义
        2.2.2 智能工厂的特征
        2.2.3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的特征
    2.3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 本章小结
3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3.1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级指标体系的框架
        3.1.3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级指标体系
    3.2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
        3.2.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3.2.2 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矩阵
    3.3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等级模型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的应用案例
    4.1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的应用
        4.1.1 B石化企业基本现状
        4.1.2 评价集及隶属度的确定
        4.1.3 B石化企业智能工厂基础条件指标评价
        4.1.4 B石化企业智能工厂关键能力指标评价
        4.1.5 B石化企业智能工厂社会价值指标评价
    4.2 评价结果汇总
    4.3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4.3.1 指标权重分析
        4.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3 对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指标权重打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未来制造业模式──智能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未来互联网的智慧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J]. 马南峰,姚锡凡,王柯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2
  • [2]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J]. 李玉敏,周学良,单博,刘鹏,王静. 智能制造, 2021(04)
  • [3]上海智能制造向系统化高端化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 崔园园,张云伟. 科学发展, 2021(07)
  • [4]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郭家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5]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汪生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SG钢铁公司智能制造战略研究[D]. 刘恒文. 山东大学, 2021(02)
  • [7]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研究[D]. 甄子霄.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曹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D]. 蒋天宁.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未来制造模式——智能制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