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浙江省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浙江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楼一恺[1](2021)在《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了解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构成机制,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可持续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年和2018年浙江省天目山中心点海拔1066.16 m的1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K-means聚类方法将DBH≥1 cm的个体根据树高划分为不同林层,研究比较了各个林层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等特点;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决策系数定量计算各个林层物种多样性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通过分析稀有种和偶见种在群落以及各林层中作用,揭示了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垂直结构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层次结构丰富,其中2012年天目山混交林样地内共有DBH≥1 cm的木本植物4390株,分属39科74属125种;2018年天目山混交林样地内共有DBH≥1 cm的木本植物4406株,分属39科76属119种。在垂直层次上可依次可分为灌木层、亚冠层、林冠下层、林冠中层和林冠上层五个层次。(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各林层从灌木层依次往向上,各林层间树高高度均表现为间隔先小后大,群落各林层的平均胸径明显增大,呈倒“J”型分布趋势,物种丰富度、多度均明显减小。2012~2018期间整个群落平均树高增加20.00%,平均胸径增加8.93%,各林层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增长速率均表现为:亚冠层>灌木层>林冠中层>林冠上层>林冠下层。区系组成上,天目山混交林群落整体以及各林层植物科与属的地理分布均呈现出从温带分布向热带分布靠近的趋势,其中,灌木层、亚冠层科与属的地理分布已呈热带分布为主,林冠下层、林冠中层、林冠上层则以温带分布为主。(3)天目山混交林群落的整体物种多样性在2012~2018期间总体上变化不大,三个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上升了0.28%、1.47%、0.95%。林层的缺失会对群落整体或多或少的带来一定的影响,沿林层向上,各层之间共有种数量逐渐减少,特有种数量逐渐增加,相邻两林层间物种共有种和特有种在数量上也大致呈递减和递增趋势,各林层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特有种,林层间物种组成的差异性提高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4)通过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通径分析可以发现,2012~2018期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混交林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贡献均为最大。灌木层对群落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上的决策系数在2012年为0.726、0.753、0.760,2018年为0.845、0.651、0.755,灌木层的决策系数上远高于其它林层,是维持整个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决策变量。灌木层的发育程度会对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的复杂程度、均匀程度以及群落的多样性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且影响日益增加。(5)2012年和2018年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群落总物种数的63.20%和63.03%,但只占群落总个体数的6.81%和6.06%。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稀有种和偶见种在群落整体和各林层中均占有大量的物种丰富度,而稀有种和偶见种的缺失后群落整体以及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均会下降,其中对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影响最大,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次之,对Simpson指数影响最小。综上研究,森林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多层结构在森林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构成中具有关键作用,而灌木层在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构成中具有决定作用,森林群落中稀有种、偶见种多少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构成中具有特殊作用。

仲磊[2](2021)在《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生境片段化后长期的群落构建轨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实世界中,由于干扰发生时间的不同以及初始条件的异质性,片段化生境和连续生境内群落构建过程的比较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我在这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1959年,在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期间,库区森林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砍伐,为水库建成后所形成的片段化景观中的湖(即千岛湖)内“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植物群落构建创造了相似的起点。半个世纪以后,本研究从物种、谱系结构和功能性状等角度出发,探索了千岛湖地区的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群落构建过程,以及岛屿和邻近大陆森林群落的分化情况。研究地点:中国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地区。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千岛湖地区共调查了26个岛屿和26个邻近大陆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46,000个胸径≥1 cm的个体,隶属于91种)并测量了物种水平的12个功能性状。(1)计算了多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群落功能性状加权平均数),并使用了广义线性模型来探究岛屿和大陆样地群落水平的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2)使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区分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和空间驱动因子,并比较了扩散限制和生境过滤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3)使用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的相关指数研究了生境过滤和竞争排斥过程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研究发现,在局域尺度上,片段化本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群落的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的下降,使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在区域尺度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γ多样性的下降,优势种更占优和稀有种的匮乏,演替出现减缓甚至停滞等诸多方面。12个功能性状中,有10个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在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间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大多数性状沿着土壤肥力梯度发生显着的变化,且不同生境(岛屿vs.大陆)的变化特点不同。此外,岛屿样地物种组成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影响,提示生境过滤的重要性,但是大陆样地的物种组成主要受空间因子的影响。最后,绝大多数的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的功能和谱系结构的发散度均没有显着偏离随机预测值。主要结论:本研究表明生境片段化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片段化生境中性状-环境关系出现了分化,片段化生境中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是由生境过滤、竞争排斥、扩散限制等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于生境片段化如何影响群落构建的理解。

游健荣[3](2021)在《南方丘陵红壤区次生林恢复模式和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绿心”区为例》文中提出森林植被恢复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优先内容。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孕育了全球面积最大且最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原生植被几乎消耗殆尽,随着国家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区域内植被得到了迅速恢复,次生林成为现状植被的主体。但关于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样方法进行样方调查,基于115个20 m×30 m的典型次生林样方数据,系统研究:(1)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和结构的演变模式;(2)次生林群落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等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过程;(3)影响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为:(1)次生林大致可划分为恢复早期(灌丛阶段)、恢复前期、恢复中期、次顶级群落和顶级群落五个恢复阶段,各阶段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灌丛阶段以低矮的常绿或落叶灌木组成,恢复前期主要为落叶阔叶树,恢复中期由针叶树、落叶阔叶树和喜光的常绿阔叶树等组成,次顶级群落以喜光的常绿阔叶树和顶级群落树种组成,顶级群落由气候顶级树种组成。(2)次生林植被恢复具有非线性、多路径的特点,建群种大体呈现出从喜光到耐荫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恢复起点多样,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不同恢复地位的群落均可作为恢复的起点;恢复路径多样,起点不同的群落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没有严格的界限,如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均可转化为常绿阔叶林;存在偏途恢复为偏途顶级群落的现象,如樟树林可以从裸地直接成林并长期稳定存在。(3)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总体变化不大,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略有降低;群落的垂直空间逐渐增高,层次逐渐复杂;采取不同生存策略的建群种植株密度差异较大,总体反映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恢复阶段一般有约20%的物种进行更新,建群种的更新能力随着恢复程度加深而增强。总的来说,次生林恢复使得其群落结构愈加复杂与稳定。(4)生物量随着恢复进程逐渐增加,但在建群种更替的过程中,生物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降低,顶级群落阶段生物量远超其他阶段。恢复过程中,土壤的持水能力逐步增强,土壤容重变化不明显,全碳、全氮含量明显上升,全磷含量降低。(5)选择的11个环境因子解释了次生林恢复模式变异的21.92%,坡位、坡度、干扰强度等是影响次生林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这些因子较好地解释恢复前期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变化,但对于恢复中、后期阶段的解释性不强,更倾向于没有一种真正限制植被恢复的决定性因子,传播、定植等随机过程主导了植被恢复。本文通过定量的方式研究了南方丘陵红壤区次生林恢复过程中的物种、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明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素,可为地区植被恢复和次生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划分恢复阶段所使用的“种间联结——恢复系数法”对恢复阶段或演替阶段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家湘,游健荣,徐永福,喻勋林,邓梦达,吴磊,祁承经[4](2021)在《湖南植被研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认识植被是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植被资源的重要前提.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华东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在组成和分布上具有显着的地域特色,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关于"湖南植被现状如何?产生了哪些变化?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格局是怎样的?"等问题尚不清楚.本文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积累和文献信息,对湖南植被研究历史、现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湖南植被研究经历了起始时期(1949年之前)、全面调查和描述时期(1949~1990年)和深入发展时期(1990年以后).近40年来,湖南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9.82%,天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低山、丘陵区和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得到很好恢复,低山针叶林、毛竹林、暖性竹丛和中山灌丛面积大幅度增加,栽培植被格局亦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在评述原有湖南植被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新拟了湖南植被分类系统:自然植被共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25个植被亚型、80个群系组、248个群系,栽培植被共2类、12型、21亚型、74林(园).水平分布上,湖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显着,植被类型、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南-北、东-西差异显着;森林主要分布于湘东、湘南和湘西的幕连九山脉、罗霄山脉、南岭山脉、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农田和湿地植被则以湘中和湘北的丘陵和平原区最为集中.垂直梯度上,湖南植被的垂直自然带不甚明显,大致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带,垂直带的数量和宽度在山体间的差异极大.同时,本文简要综述了湖南植被制图的进展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湖南植被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朱李美仑[5](2020)在《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滨海岸线石油污染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受损滨海岸线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对石油污染滨海岸线进行治理,不仅需要考虑环境工程方案,还需要辅以生态修复手段使受损近海岸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逐步得到恢复,并最终以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该研究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并结合传统统计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胶州湾滨海岸线4种典型的自然植物群落作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芦苇、翅碱蓬、狗尾草、东方香蒲等4种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分析4种自然植物群落及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污染浓度特征,并归纳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耐性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本研究首先针对胶州湾典型石油污染海岸线地区自然植物群落和土壤状况展开野外调查研究,确定样地及调查范围初步掌握研究区石油污染现状及植物群落生长特点。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样地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开展土壤石油烃(TPH)含量测定和土壤全盐量、PH值测定的实验室定量分析实验,根据红外光度法中要求的测定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样地土壤中石油含量及平均含量进行测算。再次依据对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研究区的实际土壤石油污染程度和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生长情况两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和构成对比分析植物群落在不同等级石油污染胁迫下的生长变化,筛选出适合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环境的石油烃耐受型的适生植物或者具有潜在生态效益的植物,设计适宜于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生态景观植物修复配置方案。最后以实现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净化。为石油污染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场地生态修复措施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提供依据。结论如下:(1)通过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自然植物群落64个样方的调查,发现植物物种共74种。分别隶属于12个科。统计发现这当中藜科、禾科、菊科为优势科,分别占9.09%、20.45%、38.63%;其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和狗尾草群落均属于草本植被,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简单,且大部分呈现单优群落的斑块形式。(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芦苇群落最大,分别为1.444、0.602和0.981,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芦苇群落,分别为0.997、0.911、0.846、0.877和0.794。(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全盐量平均值为0.626%,PH平均值为8.067,平均石油烃含量为69.306mg/kg。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根据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中全盐、PH和石油烃含量均为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P<0.05),且其中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对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极其显着(P<0.01)。(4)本研究中4种典型自然植物群落中芦苇群落能明显体现出在场地中的优势性,在Ⅰ-Ⅳ级的石油污染环境中各指标基本能达到最优,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次之,狗尾草群落在场地内出现频繁但优势度最弱。而在Ⅱ、Ⅲ级石油污染等级的土壤环境中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各项指标均较优且稳定,更适于该环境生长。整体看石油烃的耐受程度为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5)通过对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研究区的植物调查研究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的归纳分析,依照本研究中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筛选出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不同石油污染等级地带适生植物共15种。结合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环境对其进行生态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的探究并对四个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的环境设计四类6种植物配置模式。

丁月萍[6](2020)在《桂林市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桂林市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生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主要分析叠彩区湿地植被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分类系统、主要类型的群落学特征、分布特点、生物量组成、物种多样性等,同时结合叠彩区湿地保护现状,对湿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出了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叠彩区湿地植被组成种类计有71科167属251种,其中苔藓植物有1科1属1种,蕨类植物有5科7属8种,裸子植物有1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有51科98属148种,单子叶植物有13科59属92种,以双子叶植物种类为主。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莎草科,分别包含有31属36种和9属27种。栽培种有14种,入侵种有26种。区系组成中,蕨类植物的世界分布科有3科,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各有1科;世界分布属有4属,热带分布属有2属。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6个类型和1个亚型,其中世界分布科有33科;热带分布科有18科,占总科数的72%;温带分布科有7科,占总科数的28%。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2个类型和8个亚型,其中世界分布属有42属;热带分布属有73属,占总属数的70.18%;温带分布属有28属,占27.87%;中国特有属有血水草属(Eomecon)和虾须草属(Sheareria)2属,占1.92%。总体上,叠彩区湿地植被区系组成的特点为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特有科属匮乏。2.叠彩区湿地植被类型可划分为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灌丛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组,落叶针叶林湿地植被型、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莎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禾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杂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挺水草丛湿地植被型、浮叶草丛湿地植被型、漂浮草丛湿地植被型、沉水草丛湿地植被型10个植被型和82个群系类型。3.叠彩区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漓江叠彩区段的浅水区域、河漫滩、江心洲、河岸以及水田、田间沼泽等。整个叠彩区湿地以杂草型草丛和挺水草丛为主;河漫滩、江心洲以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禾草型草丛和杂草型草丛为主,主要类型有垂柳群系(Form.Salix babylonica)、腺柳群系(Form.Salix chaenomeloides)、枫杨群系(Form.Pterocarya stenoptera)、细叶水团花群系(Form.Adina rubella)、青葙群系(Form.Celosia argentea)、狗牙根群系(Form.Cynodon dactylon)、头花蓼群系(Form.Polygonum capitatum)等;沉水草丛、挺水草丛、漂浮草丛、浮叶草丛主要分布在漓江叠彩区段浅水区域以及水田、池塘等,主要类型有五刺金鱼藻群系(Form.Ceratophyllum platyacanthum subsp.oryzetorum)、水蕴草群系(Form.Egeria densa)、黑藻群系(Form.Halophial verticillata)、莲群系(Form.Nelumbo nucifera)、水烛群系(Form.Typha angustifolia)等。叠彩区湿地植被多为单优种群落,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4.叠彩区湿地植被水分梯度生态系列河流呈现“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半湿生植物群落”,自然池塘呈现“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田间沼泽呈现“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5.叠彩区湿地植被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量差别比较大。在漂浮植物群落中,以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群落的生物量最大,为479.62 g·dw/m2;在挺水植物群落中,以华克拉莎(Cladium jamacence subsp.chinense)群落生物量最大,为3471.7 g·dw/m2;在沉水植物群落中,以石龙尾(Limnophila sessiliflora)群落的生物量最大,为407.1g·dw/m2;在湿生植物群落中,以芦竹(Arundo donax)群落的生物量最大,为1169.41g·dw/m2。影响湿地植被生物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种类组成、季节、水深等。6.叠彩区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不同群落类型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不同群落在种类组成、层次结构、生境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7.叠彩区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流枯季缺水严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植被资源过度利用、外来入侵种危害比较大。为此,针对湿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出如下的建议:(1)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2)加强湿地植被重要性的宣传与教育;(3)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控制湿地植被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4)加强研究,建立湿地植被资源动态监测体系;(5)加强退化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王俊丽[7](2020)在《西南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多样性是植物与其他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生态过程。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多样性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喀斯特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迄今为止,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格局等的生态格局与过程理解仍很有限。根据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的纬度分布规律,本研究选取贵州的茂兰、广西的三十六弄-陇均和弄岗3个喀斯特森林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各设置15个20m×20m样地,在进行群落学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群落物种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从而综合表征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此外,本研究选取植物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大小、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和木材密度7类功能性状,通过分析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探究其纬度分布格局规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较为全面地解析西南喀斯特森林群落中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本研究试图为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样地调查表明,茂兰共有植物85科170属238种;三十六弄-陇均有82科124属155种;弄岗有69科170属232种。物种组成的纬度分布表现为,茂兰保护区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种类最多,而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的三十六弄-陇均物种种类最少。(2)三十六弄-陇均优势种最为明显。乔木层中,三十六弄-陇均优势种的多度最高;灌木层中,弄岗优势种多度最高;草本层中,茂兰优势种多度最高。径级结构分析表明,三个保护区样地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均呈单峰型,研究样地中均具有丰富的幼树储备,群落更新良好。分析木本植物重要值≥5%的优势种径级结构,表明茂兰样地优势种有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和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两种,其径级结构分别为偏正态和单峰型分布;三十六弄-陇均样地优势种有6种,其中任豆(Zenia insignis)和猪肚木(Canthium horridum)径级分布不连续,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径级分布呈波动型,米扬噎(Streblus tonkinensis)径级呈偏正态分布,山榄叶柿(Diospyros siderophylla),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径级呈单峰型分布;弄岗样地优势种有3种,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径级分布呈波动型,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和广西牡荆(Vitex kwangsiensis)径级接近正态分布。(3)群落物种α多样性高低表现为茂兰>弄岗>三十六弄-陇均;乔木层和草本层中,弄岗保护区物种α多样性最高;灌木层中,茂兰保护区物种α多样性最高。分析群落β多样性,表明群落间物种差异程度与纬度差异程度呈正相关,茂兰与弄岗物种差异最大,三十六弄-陇均和弄岗物种差异最小。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三个保护区样地整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Jaccard指数和Sorensen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但随纬度变化,并未表现出一定规律的相关性。乔木层群落中Pielou指数与物种β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草本层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物种Jaccard指数和Sorensen指数之间随纬度梯度呈显着正相关。(4)西南喀斯特森林群落7类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规律较为一致。但随纬度的变化,有相关性的功能性状种类出现差异,其中茂兰样地有显着相关性的性状有7对(2对呈显着正相关,5对呈显着负相关),三十六弄-陇均样地有显着相关性的性状有10对(3对呈显着正相关,1对呈正相关,4对呈显着负相关,2对呈负相关),弄岗样地有显着相关性的性状有17对(9对呈显着正相关,7对呈显着负相关,1对呈负相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大小、比叶面积均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小,而叶干物质含量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均匀度指数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小。三十六弄-陇均的森林群落功能离散度表现为最大,而在茂兰森林群落中表现为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功能多样性指数间均无显着相关性。(5)西南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纬度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物种α多样性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功能丰富度指数均呈正相关,其余指数间并无相关性。西南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随纬度增加而增大。纬度差异所引起的环境因素和喀斯特地貌引起的非地带性因素以及干扰因素可能对西南喀斯特森林的群落组成和结构,植物功能性状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吴宇[8](2020)在《中亚热带森林碳库和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桑植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气候变化会影响森林群落组成、物种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给森林生产力和固碳潜力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并为可持续性森林管理带来挑战。中国亚热带森林目前正处于快速恢复期和生长期,有望在缓解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亚热带森林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化做出系统性评估,将有助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措施,对森林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森林景观动态模型LANDIS-Ⅱ,模拟了湖南省桑植县亚热带山地森林在两种气候变化情景(RCP4.5和RCP8.5)和当前气候情景下,300年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动态和碳动态,根据模拟结果及分析提出了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五种森林管理措施,并对管理措施如何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评估。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未来气候变化会显着影响桑植县森林群落组成,主要表现为对群落物种生物量的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对群落中优势度高的物种生物量影响较小,对优势度低的物种生物量影响较大。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组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较大。其中,低海拔森林群落对剧烈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群落组成表现出单一化趋势。气候变化会影响大多数植物物种的分布丰度,并迫使物种的分布范围收缩,使物种的分布重心向中、高海拔区域偏移,偏移的同时伴随着生物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致使不同海拔生境适宜性发生变化,改变了种间竞争关系。其中,气候变化降低了物种在低海拔区域的定居概率,提高了物种在高海拔区域的定居概率。但是,光皮桦、黄丹木姜子和野漆等喜暖树种表现出对气候变化良好的适应性,在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低海拔区域扩张了其分布范围。(2)桑植县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在模拟演替的前70年快速增加到6 Mg C ha-1 yr1,植物碳库以1.91 Mg C ha-1 yr-1的速率增长,表现出强大的植物固碳能力。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则最高增长到3 Mg C ha-1 yr-1,体现出亚热带森林强大的碳汇功能。演替前期,NPP和NEE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受演替和植物自然生长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演替的中、后期开始显现。气候变化对森林植物碳库、土壤碳库、碎屑碳库以及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适中的气候变化会增加土壤碳库和碎屑碳库,但会降低植物碳库,最终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增加;剧烈的气候变化则会降低植物碳库、碎屑碳库和土壤碳库,最终会严重降低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气候变化对植物碳库的影响具有海拔梯度效应:低海拔森林植物碳库显着减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对植物碳库的负影响逐渐转变为正影响,在高海拔区域促进植物固碳。相较于低海拔区域,高海拔森林的碎屑碳库和土壤碳库对剧烈的气候变化更加敏感。(3)单纯减少砍伐面积和砍伐强度的管理措施不能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除了能因减少砍伐而保留较多的地上生物量(AGB)以外,对森林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土壤碳库、碎屑碳库和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提升效果微弱,对物种丰富度和森林复杂度的提升较小,反而会使森林老龄化加剧而影响森林更新。单纯增加砍伐面积和砍伐强度的管理措施不但不能缓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反而会降低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对植物碳库、土壤碳库和碎屑碳库都有不利影响,即使提高了森林的更新能力,但是对森林ANPP的提升并不明显。在低海拔区域种植喜暖树种的措施能较好地缓解剧烈气候变化对森林ANPP、土壤碳库及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影响,也能一定程度提升物种丰富度和森林复杂度。其中,在中、高海拔保护林地的疏林措施对物种组成和年龄结构的影响较小,但以微弱降低AGB为代价增加了林木采伐量;在中、高海拔保护林地增加疏林措施的同时,增加低海拔人工林地的砍伐面积,能够在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前提下,增加林木采伐量。本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随海拔梯度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多数物种在低海拔区域的定居受到限制,是低海拔森林生物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光皮桦等喜暖树种可以较好适应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低海拔环境。基于这些发现,便可以依据不同的管理目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不同管理措施的系统性评估表明,考虑了海拔格局和物种动态的气候适应性管理措施能较为有效的缓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碳库和群落动态的影响。

樊海东[9](2020)在《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文中认为植被是一个地区所有植物个体或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在过去和当前的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经长期发展演化形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和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者,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都与植被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植被的破坏与减少有关,因此对植被的研究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金华北山地区的植被是在上个世纪中期遭受破坏后,经人工造林和自然演替共同恢复起来的次生林,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这为植物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目前金华北山的植被组成和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以后会如何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怎样采取合理的植被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这些都是目前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高分二号(GF-2)遥感图像数据,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ENVI、ArcGIS)制作了金华北山南坡中间区域65.5km2的高精度数字化现状植被图,并对其所对应区域的植被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基于金华北山南坡主要植被类型的24个样方植物群落调查数据(21个乔木林群落,3个灌丛群落),对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金华北山南坡植被覆盖率约为91%,植被类型包含乔木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灌丛、灌草丛、草丛、杂木林、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共8种类别,该地区的植被除了景观绿化和栽培植被以外,其他各类型在地理成分上均属于亚热带性植被。主要植被类型(群系)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木荷(Schima superba)林、木荷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黄山松(P.taiwanensis)林、毛竹林、马尾松+木荷+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枫香树林、枫香树林、木荷+枫香树林10种。马尾松林面积为10.5km2,于海拔900m以下皆有分布;马尾松+木荷林面积为5.2km2,分布于海拔108-946m之间;木荷林面积为4.5km2,分布于海拔100-1037m之间;杉木林面积为4.1km2,分布于海拔139-1223m之间;黄山松林面积为2.4km2,分布于海拔740-1277m之间;毛竹林面积为2.0km2,分布于海拔100-1115m之间;马尾松+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20-902m之间;马尾松+枫香树林面积为1.2km2,分布于海拔118-609m之间;枫香树林面积为1.1km2,分布于海拔146-1016m之间;木荷+枫香树林面积为1.0km2,分布于海拔181-859m之间。该地区的植被以常绿性为主,同时有一定成分的常绿落叶混交植被和落叶植被。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为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主,这与本地区所处的中亚热带北部的气候条件是一致的。另外,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物种数量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温带过渡性特点。对金华北山主要植物群落的特征分析显示,该地区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均比组成单一的纯林要好。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杉木林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黄山松林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都比较小;而黄山松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对较大。杉木林和柳杉林的木材蓄积是该地区最大的。目前,黄山松、柳杉、杉木种群的年龄结构都呈稳定型,并将在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其优势地位,但是其林下没有幼苗或幼苗较少,缺乏自然更新。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呈稳定型,但一些混交林中的马尾松种群已经开始衰退。木荷为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其种群以小树和中树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而和木荷作为共建群种存在的落叶阔叶物种(主要有枫香树、锥栗(Castanea henryi)、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 var.brevipetiolata))的年龄结构多表现为衰退型,表明木荷种群目前正处于恢复之中,且一些含木荷种群的群落将向着木荷林群落演替。总的来看,金华北山南坡地区的植被在上个世纪遭受严重破坏后,由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共同形成了现在的植被格局,目前其植被组成及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工林的组成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木荷林作为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植被类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演替的进程中。如果该地区的气候不发生重大变化,那么随着木荷等一些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恢复和其他人工针叶林的衰退,以木荷林为代表的常绿阔叶林将会影响或改变该地区的植被格局。

袁泉[10](2020)在《金华北山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中认为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作为性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植物生理适应与环境间的桥梁,反映植物对资源的获取、利用能力,以及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变化和资源竞争对物种的影响。研究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关联、种间与种内变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理解植物响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及其生态适应策略,可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生长型来统计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功能性状特征,是当前植物性状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生长型分类方案的不同很可能造成植物功能性状统计分析的偏差,其作为一个特殊主题,这种偏差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本文选取金华北山南坡具典型代表性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灌丛和山顶灌丛六个植被类型,建设24个固定样方,以42种优势与常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量叶片形态性状(叶面积、叶厚度、叶片含水量、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性状(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钾含量),以及土壤因子(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分析金华北山木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种间与种内变异,各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同时,本文根据植物志描述及野外调查实际情况,采用3种不同的分类方案划分生长型:分类1,根据植物志信息划分为传统意义的乔木和灌木;分类2,根据树高和胸径划分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分类3,根据树高划分乔木层与灌木层的乔木和灌木,以35种优势阔叶木本植物枝叶性状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长型分类对植物枝叶性状统计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2个叶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叶面积的变异程度最高,叶碳含量的最低。与同纬度地区的植物叶性状相比,金华北山植物具有厚的叶厚度,小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大的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和高的氮磷比等一系列的功能性状组合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2)植物叶性状间既存在紧密关联又存在种内和种间差异。种内水平上,大多数叶性状在不同生长型、生活型、植被类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致性,但个别性状亦存在显着差异。物种、生活型对大多数叶性状变异的解释程度要高于生长型、植被类型的单独影响,以及两两之间、三阶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3)变差分解结果表明,8个环境因子对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解释度为30.94%,其中土壤因子能够解释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22.13%,地形因子能够解释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6.91%。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对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共同解释度仅为2.69%,未能解释部分达69.06%,说明该地区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土壤pH是叶面积、叶碳、氮、磷含量及C:N的主导环境因子;而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钾含量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土壤全碳;叶片含水量、叶组织密度、N:P则主要受土壤全磷的影响。4)当不考虑分类2小乔木植物时,与分类1相比,分类2对乔木植物枝叶性状影响的显着程度要高于分类3,而对灌木植物枝叶性状的影响程度低于分类3;但不同生长型分类方案中乔木和灌木的枝叶性状总体差异不显着。而与分类2小乔木相比,不同生活型分类方案间以及分类2内部,小乔木与乔木和灌木生长型的性状差异则非常明显。

二、浙江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森林群落研究进展
        1.2.2 生物多样研究进展
        1.2.3 群落垂直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和数据来源
        2.2.1 样地设置
        2.2.2 数据来源
    2.3 分析方法
        2.3.1 群落林层结构划分
        2.3.2 重要值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指数
        2.3.4 区系分析
        2.3.5 林层间物种比较与种类划分
        2.3.6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重要性分析
        2.3.7 技术路线
3 天目山混交林群落结构动态
    3.1 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
    3.2 群落垂直层次的划分
    3.3 群落垂直层次结构特征及动态
    3.4 群落各林层结构动态
        3.4.1 群落各林层树种组成动态
        3.4.2 群落以及各林层主要树种组成动态
    3.5 区系组成动态
        3.5.1 科的区系特征动态
        3.5.2 属的区系特征动态
    3.6 小结
4 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动态
    4.1 群落各林层物种多样性特征
    4.2 群落整体以及各林层物种多样性动态
    4.3 林层缺失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小结
5 林层间物种比较及动态
    5.1 群落各林层共有种种类比较与动态
    5.2 群落各林层特有种种类比较与动态
    5.3 小结
6 群落垂直结构与群落整体多样性的动态关系
    6.1 各林层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直接通径系数
    6.2 各林层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间接通径系数
    6.3 各林层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总影响
    6.4 各林层对群落整体物种多样性的决策系数
    6.5 小结
7 稀有种和偶见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7.1 稀有种和偶见种概况
    7.2 稀有种和偶见种的动态变化
    7.3 稀有种和偶见种缺失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7.4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2)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多维度和多尺度生物多样性
        1.1.1 基本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格局
    1.2 群落构建
        1.2.1 区域物种库与物种形成
        1.2.2 区域与局域的连接:扩散过程
        1.2.3 选择过程
        1.2.4 生态漂变
        1.2.5 演替
        1.2.6 常用的研究方法
    1.3 生境片段化
        1.3.1 生境片段化的定义和成因
        1.3.2 生境片段化现状
        1.3.3 生境片段化本身的效应
    1.4 片段化生境中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1.4.1 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2 片段化生境中的群落构建机制
        1.4.3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的研究优势
    1.5 本研究的目的、结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和植物资源
        2.1.5 开展的研究
    2.2 数据获取
        2.2.1 研究岛屿及大陆样地的选取
        2.2.2 样地设置和植物群落调查
        2.2.3 群落重构时间的确定
        2.2.4 功能性状的选择与测量
        2.2.5 环境因子的测量
3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
        3.2.1 种类组成
        3.2.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2.3 演替的指标
    3.3 结果
        3.3.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3.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3.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 讨论
        3.4.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4.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4.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4 小结
4 生境梯度上的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分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划分环境梯度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谱系信号
        4.3.2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3.3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4.2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3 小结
5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多维度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5.1 前言
    5.2 分析方法
        5.2.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
        5.2.2 谱系树的构建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3.2 环境和空间对β多样性的作用
        5.3.3 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
    5.4 讨论
        5.4.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4.2 扩散限制vs.生境过滤
        5.4.3 生境过滤vs.竞争排斥
        5.4.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长期监测
        6.2.2 个体水平的功能性状的研究
        6.2.3 “天然的”优势种移除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3)南方丘陵红壤区次生林恢复模式和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绿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和植被恢复研究
        1.2.2 次生林结构与功能
        1.2.3 恢复阶段划分
        1.2.4 植被—环境关系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采集
        2.3.1.1 样点选择
        2.3.1.2 样地设置
        2.3.1.3 调查内容
        2.3.2 数据分析
        2.3.2.1 重要值计算
        2.3.2.2 恢复阶段划分
        2.3.2.3 群落分类
        2.3.2.4 群落结构和功能
        2.3.2.5 影响因子分析
        2.3.3 样地信息
3 次生林恢复模式
    3.1 恢复序列
        3.1.1 种间关联
        3.1.2 种组划分
        3.1.3 序列重构和划分
    3.2 物种组成变化规律
4 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
    4.1 物种丰富度
    4.2 群落的垂直结构
    4.3 植株密度
    4.4 生物量
    4.5 更新效率
    4.6 土壤养分
5 环境因子对次生林结构变化的影响
    5.1 次生林群落排序
    5.2 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因子
6 讨论
    6.1 种间联结—恢复系数法
    6.2 多路径恢复模式
    6.3 各恢复阶段群落结构评价
    6.4 植被恢复的驱动因素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样方群落种子植物名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湖南植被研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南自然条件概况
2 湖南植被研究历史
3 近40年湖南植被变化
4 湖南省植被分类系统修订
5 植被分布现状
    5.1 水平分布格局
    5.2 垂直分布格局
    5.3 植被制图
6 研究展望

(5)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滨海岸线石油污染现状
        1.1.2 滨海岸线生态保护的重视
        1.1.3 景观生态植物配置设计对石油污染岸线修复研究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框架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海岸线的界定
        2.1.2 景观生态设计
        2.1.3 植物群落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2.3 环境伦理学理论
第3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典型自然植物群落调查研究与实验设计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地理环境
        3.1.2 胶州湾滨海岸线植被特征
        3.1.3 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概况
    3.2 植物样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3.2.1 选址环境条件
        3.2.2 样地设置与取样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多样性指数选取
        3.3.2 物种重要值计算
        3.3.3 数据分析
    3.4 研究区土壤石油烃含量及其他理化性质测定实验
        3.4.1 实验设计
        3.4.2 实验材料
        3.4.3 土壤石油烃及理化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4.1 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典型群落结构
        4.1.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1.2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4.1.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2 物种来源分析
    4.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4.3.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土壤盐碱度及石油烃含量特征分析
        4.3.2 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烃含量对典型自然耐受植物群落的影响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5.1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5.1.1 植物筛选原则
        5.1.2 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原则
        5.1.3 生态植物景观修复设计原则
        5.1.4 景观再生美学营造原则
    5.2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适生修复植物筛选结果
    5.3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5.3.1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a
        5.3.2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b
        5.3.3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c
        5.3.4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d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6)桂林市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湿地的研究进展
        1.1.1 湿地的定义
        1.1.2 湿地的分类
        1.1.3 湿地植物的定义
        1.1.4 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1.2 广西湿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叠彩区湿地自然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湿地的类型
        2.2.1 永久性河流
        2.2.2 河流泛洪湿地
        2.2.3 草本沼泽
        2.2.4 农用池糖
        2.2.5 淡水养殖场
        2.2.6 稻田/冬水田
        2.2.7 城市人工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群落调查方法
        3.2.2 生态系列图的绘制
        3.2.3 植物群落生物量的调查方法
        3.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叠彩区湿地植被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4.1 种类组成
        4.1.1 优势科
        4.1.2 外来入侵种与栽培种
    4.2 区系组成特征
        4.2.1 科的区系成分
        4.2.2 属的区系成分
    4.3 小结
第5章 叠彩区湿地植被的分类系统
    5.1 湿地植被分类原则和依据
    5.2 湿地植被分类单位
        5.2.1 植被型组
        5.2.2 植被型
        5.2.3 群系
    5.3 湿地植被分类系统
第6章 叠彩区湿地植被主要类型的群落学特征
    6.1 落叶针叶林湿地植被型
    6.2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
    6.3 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
    6.4 莎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
    6.5 禾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
    6.6 杂草型草丛湿地植被型
    6.7 挺水草丛湿地植被型
    6.8 浮叶草丛湿地植被型
    6.9 漂浮草丛湿地植被型
    6.10 沉水草丛湿地植被型
    6.11 小结
第7章 叠彩区湿地植被分布特点
    7.1 主要湿地植被生境特点
        7.1.1 两栖植物群落
        7.1.2 半湿生植物群落
        7.1.3 湿生植物群落
        7.1.4 挺水植物群落
        7.1.5 浮叶植物群落
        7.1.6 漂浮植物群落
        7.1.7 沉水植物群落
    7.2 湿地植被生态系列
        7.2.1 河流湿地植被生态系列
        7.2.2 自然池塘湿地植被生态系列
        7.2.3 田间沼泽湿地植被生态系列
    7.3 小结
第8章 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
    8.1 漂浮植物群落生物量
    8.2 挺水植物群落生物量
    8.3 沉水植物群落生物量
    8.4 湿生植物群落生物量
    8.5 小结
第9章 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9.1 沉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9.2 漂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9.3 挺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9.4 小结
第10章 叠彩区湿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管理
    10.1 叠彩区湿地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
        10.1.1 叠彩区湿地植被资源类型
        10.1.2 叠彩区湿地植被资源的利用现状
    10.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叠彩区湿地植被保护管理对策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叠彩区湿地群落植物名录
课题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西南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种多样性研究
        1.2.2 植物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1.2.3 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广西三十六弄-陇均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4 样地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植被调查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调查内容
    3.2 植物功能性状的采集和测定
        3.2.1 叶片功能性状的采集
        3.2.2 功能性状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
        3.3.1 重要值计算
        3.3.2 木本植物径级结构划分
        3.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4 功能多样性计算
        3.3.5 相关性分析
    3.4 数据统计与作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纬度格局
        4.1.1 物种组成
        4.1.2 物种多度及重要值的变化
        4.1.3 木本植物径级结构
    4.2 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4.2.1 物种α多样性
        4.2.2 物种β多样性
        4.2.3 物种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物种多样性随纬度变化规律
    4.3 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4.3.1 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4.3.2 植物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
        4.3.3 功能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4.4 西南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5 讨论
    5.1 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的纬度变异格局
    5.2 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5.3 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5.3.1 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及纬度格局
        5.3.2 功能多样性的纬度格局
    5.4 两种多样性维度间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亚热带森林碳库和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桑植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1.1.2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1.1.3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1.4 气候变化对干扰体系的影响
    1.2 森林景观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1.2.1 森林景观模型的发展
        1.2.2 森林景观模型的应用
    1.3 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森林植被
    2.2 LANDIS-Ⅱ模型
        2.2.1 演替模块
        2.2.2 干扰模块
        2.2.3 结果输出模块
    2.3 数据来源和参数化
        2.3.1 DEM数字高程数据
        2.3.2 气候数据
        2.3.3 土壤属性数据
        2.3.4 森林物种组成和年龄结构
        2.3.5 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活史参数
    2.4 模型情景设计
        2.4.1 气候情景
        2.4.2 森林管理情景
    2.5 模型调试和运行
    2.6 模拟结果批量化处理和分析
    2.7 模拟结果验证
第三章 森林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模型配置
        3.2.2 情景设计
        3.2.3 模型调试和运行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组成的影响
        3.3.2 植物物种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3.3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种定居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组成的影响
        3.4.2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种分布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森林碳库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模型配置
        4.2.2 情景设计
        4.2.3 模型调试和运行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4.3.2 气候变化对植物碳库的影响
        4.3.3 气候变化对碎屑碳库的影响
        4.3.4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4.3.5 气候变化对森林固碳潜力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和固碳潜力的影响
        4.4.2 气候变化对森林碳库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气候适应性管理措施对森林碳库和植物群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模型配置
        5.2.2 情景设计
        5.2.3 模型调试和运行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森林生产力
        5.3.2 碳库
        5.3.3 生物量
        5.3.4 群落组成
        5.3.5 年龄结构
        5.3.6 物种丰富度
    5.4 讨论
        5.4.1 管理措施对森林生产力和碳库的影响
        5.4.2 管理措施对森林物种组成、年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植被制图研究综述
        1.2.1 植被制图的起源及发展
        1.2.2 国内植被制图发展概况
    1.3 植物群落研究综述
        1.3.1 植物群落研究中一些重要概念
        1.3.2 植物群落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植被制图方法步骤
        2.3.1 数据和软件
        2.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2.3.3 野外植被踏查
        2.3.4 植被图绘制
    2.4 典型样地调查与群落分析方法
        2.4.1 样地调查
        2.4.2 样方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被制图结果及植被特征
    3.1 植被分类及植被图编排说明
    3.2 植被图
    3.3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描述
    3.4 植被制图区域植被特征分析
        3.4.1 植被组成分析
        3.4.2 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金华北山南坡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
    4.1 样方物种组成分析
    4.2 植物地理成分区系分析
    4.3 样方群落特征分析
        4.3.1 群落物种丰富度分析
        4.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4.3.3 群落密度分析
        4.3.4 乔木林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4 群落特征描述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回顾与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金华北山样地调查及植被踏查所见植物名录
附录 Ⅱ 金华北山植被景观图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金华北山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叶片功能性状相关术语
        1.2.1 植物叶片形态性状
        1.2.2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性状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关联性
        1.3.2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性
        1.3.3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
        1.3.4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
        2.1.4 植被
    2.2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3 植物叶片性状测定方法
    2.4 环境因子测定方法
        2.4.1 土壤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2.4.2 地形因子测定
    2.5 数据分析处理
第三章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种间与种内变异
    3.1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总变异特征
    3.2 叶片功能性状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2.1 不同优势科植物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2.2 不同生长型植物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2.3 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2.4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3 植物叶片性状间的关联
        3.3.1 不同生长型植物叶性状间的关联
        3.3.2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间的关联
        3.3.3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叶性状间的关联
    3.4 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来源
    3.5 讨论
        3.5.1 植物叶片性状特征
        3.5.2 植物叶片性状的种间与种内变异
        3.5.3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关联
        3.5.4 植物的环境适应策略
    3.6 小结
第四章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环境因子特征
        4.1.1 土壤元素含量特征
        4.1.2 地形因子特征
    4.2 植物叶片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2.1 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4.2.2 叶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4.3 环境因子对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元素特征
        4.4.2 叶片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4.3 叶性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生长型分类方案不同导致植物功能性状的统计偏差
    5.1 材料与方法
    5.2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生长型方案对不同生长型植物性状的统计影响
        5.3.2 不同生长型方案对不同生活型植物性状的统计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浙江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关系研究[D]. 楼一恺.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仲磊. 浙江大学, 2021(01)
  • [3]南方丘陵红壤区次生林恢复模式和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绿心”区为例[D]. 游健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4]湖南植被研究: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格局[J]. 李家湘,游健荣,徐永福,喻勋林,邓梦达,吴磊,祁承经.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3)
  • [5]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D]. 朱李美仑.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6]桂林市叠彩区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丁月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 [7]西南喀斯特森林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纬度格局研究[D]. 王俊丽. 南宁师范大学, 2020
  • [8]中亚热带森林碳库和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桑植县为例[D]. 吴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9]金华北山南坡植被制图及优势植物群落定量分析[D]. 樊海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金华北山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D]. 袁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浙江省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