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地基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弱地基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一、软弱下卧层地基评价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呼思林[1](2021)在《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跨越防空洞的情况不可避免,增加了路基沉降控制难度;在黄土地区,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路基沉降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依托新建崇礼铁路,以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土特性及地下防空洞情况,建立研究段路基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柱锤冲扩桩法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现场监测并预测其工后沉降,验证选定措施地基处理效果。本文运用路基沉降监测、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提出了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措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对防空洞隐患的消除,且在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及活载施加前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选定方案的合理性。(2)基于路基段地质条件及防空洞概况,建立不同工况有限元路基模型,分别探究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得出柱锤冲扩桩桩体参数中桩长、桩径、桩间距对沉降值均有一定影响,桩长敏感度更高;在远大于加固区黄土模量前提下,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变化对沉降值影响较小;研究并选定柱锤冲扩桩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措施参数为桩长20m、桩径0.6m、桩间距1.2m、水泥砂浆弹性模量50MPa。(3)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分析其沉降特性。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与实测数据拟合,得出双曲线法拟合相关系数与精度较高,其预测工后沉降值为13.70mm,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验证了选定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上述研究成果已在崇礼铁路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的处理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和成果,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一定研究价值。

刘惠康[2](2015)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其承载力的确定尚不够完善,规范方法仍有较多的经验性,不同规范也不同。譬如对于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各规范对其取值仍未取得统一意见,规范方法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并且在规范建议范围内仍需凭经验取值,缺乏一套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量化取值的方法。本文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套不同方法用以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进行量化取值。方法一利用建立的复合地基简化模型,推导β系数的理论表达公式;方法二把单桩的沉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由桩顶荷载Ra造成的沉降,表现为桩身和垫层压缩,另一部分为由桩间土荷载造成的沉降,表现为下卧层的沉降,在求得单桩沉降的基础上,假设土的p-s曲线为线性,考虑桩土变形协调,反推桩间土的受力确定β系数;方法三假设土的p-s曲线为线性,把复合地基在承载力fspk下的沉降ssp与土在fak下的沉降ss之比(沉降折减系数)作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其中计算ssp时需进行迭代计算。用本文提出的三套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量化取值方法对若干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规范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二、三计算效果良好,验证了方法二、三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与规范方法相比能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进行量化取值,减小了取值的随意性与经验性。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确定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搅拌桩桩身强度的确定问题,设计一般采用90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参数,但实际工程若按90d进行抽检会使工期较长,若能采用早期龄期强度预测90d龄期强度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但不同龄期强度与养护时间、土性、掺入比有一定关系,为获得一个合理的预测结果,本文结合所收集的数据统计分析,分析淤泥水泥土的水泥土强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28d龄期强度预测90d龄期强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掺入比水泥土的龄期强度增长规律,发现掺入比对水泥土强度增长规律影响不大。最终通过对收集的试验资料进行统计,给出28d预测90d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公式。

滕延京,盛志强[3](2014)在《处理后地基的检验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处理后地基的检验及评价,应能针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采用能够反映处理后地基性状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能正确进行评价。处理后地基的检测方法选择,应在检测技术的认知基础上,合理选用,优势互补,按照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的深度和范围进行检测。两种或两种以上处理技术同时采用时,处理地基的检测应在每一种技术处理后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处理效果的检验。处理后地基的评价,应结合均匀性和施工质量检验结果,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并注意设计要求可能高于建筑物地基正常使用功能要求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处理措施。

曾巧[4](2013)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与工程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由于城市居住用地的限制,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应运而生。这导致建筑物对建筑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更为重要。同时,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将工业垃圾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样尤为重要。粉煤灰作为电厂的垃圾,其大宗处理和应用迫在眉睫。CFG桩复合地基,也就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s and Composition Foundation)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以CFG桩复合地基作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开发和应用也就随之推广而来。本文对于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变形计算以及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首先,本文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CFG桩、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以及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其次,对CFG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思路、设计计算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流程以及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每项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大程度的保障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以及工程经济概算。同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施工要点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最后,结合CFG桩复合地基工程,详细系统的介绍了CFG桩设计计算过程。通过CFG桩复合地基试验检测,评判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加固效果,证明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此工程地基的可行性。可供类似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施工、检测参考。

王楠[5](2013)在《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土体破坏机制及桩靴承载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胜利油田埕北浅海石油开发区地处黄河口废弃水下三角洲滩海交界地带,该地区的水深和地质条件特别适合自升式平台作业。钻井平台桩靴贯入分析主要是研究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桩腿最大预期荷载的问题。影响桩靴贯入的关键因素是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区的浅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动力地貌特征、特别是黄河尾闾摆动后引起的岸线变化和泥沙运移规律十分复杂,地基土常由多层软硬不均的土体交叠构成。通过分析埕北海区近3年30余个井场的调查资料,把研究区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根据研究区近三年平台就位资料,对浅部地层内有强度较大的粉土、粉质粘土层等地层类型的区域(如Ⅱ区和Ⅲ区),采用承载力理论预测插桩深度时总体来说偏保守,实际插桩深度常远小于理论预测深度。当浅部地层内为厚粘土等地层类型的区域(如Ⅳ区),理论预测插桩深度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桩靴贯入过程中,桩靴底部土体的破坏机制非常复杂,土体破坏模式受到土质情况、基础尺寸和埋深以及加载速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土体破坏模式和破坏深度直接决定了地基承载力,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综合确定。通过有限元(FEA)分析表明,当基础尺寸与硬土层厚度的比值B/H大于0.3时,硬土层的承载能力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层厚比越大,下卧软土层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越大,地基承载力越小;当层厚比小于0.3时,可以忽略下卧软土层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作用。刺穿现象发生时的刺穿模式与硬土层的相对厚度有关,而与下卧软土层无关。层厚比不同时,桩靴在硬土层中发生的刺穿模式不同。当基础尺寸与硬土层厚度比小于临界层厚比时,硬土层中基础承载力随深度先增加后减小,临界刺入破坏位置位于硬土层内某深度处,发生“层内刺穿”;当基础尺寸与硬土层厚度比大于临界层厚比时,这种情况下硬土层中基础承载力随深度增加呈持续减小的趋势,刺入破坏将发生在硬土层的表面,发生“层顶刺穿”。这一临界层厚比为B/H=0.286。根据有限元分析,提出了计算在硬土层中发生刺穿破坏时的临界刺穿深度计算公式。刺穿模式和刺穿位置仅与硬土层的相对厚度有关,而与下卧软土层无关,但桩靴在硬土层中极限承载力的大小受到下卧软土层强度控制。对硬土层层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采用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出的承载力,当土体实际破坏模式与理论假定的某种特定破坏模式符合时,其结果趋于合理;当实际破坏模式与假定破坏模式不符时,结果会有较大偏差。对更为复杂的互层土来说,其承载力与基础下影响深度范围内所有土体的性状都密切相关,体现为土体的综合承载力。对尺寸较大的桩靴基础,应充分考虑3~3.5倍基础尺寸的深度范围内的所有土体的力学性质,这样得到的综合承载力才是合理的。研究区内桩靴基础贯入时土体破坏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砂性土破坏模式主要包括冲剪贯通破坏型、整体贯通破坏型和冲切型;粘性土破坏模式主要包括侧向塑流型、整体滑动破坏型和局部剪切破坏型。不同的土体破坏模式对桩靴承载力有着显着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FEA)分析桩基承载力,解决了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中存在的事先假定破坏面、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等问题,可以适用于更加复杂的模型和边界载荷条件,如复杂互层土、偏心荷载等,并能揭示地基渐进破坏过程和土体破坏机制,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合理,可以很好地反映持力层影响深度范围内所有土层的性状,得到地基综合承载力,更为接近实际情况,无需再进行修正。通过对研究区各区内典型井场的计算与实测插桩深度结果对比,其预测结果与实测插桩深度相当一致。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复杂,在风、浪、流等环境因素作用下钻井平台等海上构筑物附近将会引起冲刷、淘蚀现象,会造成桩靴入土深度减小和持力层有效厚度的减小,导致地基承载力减小,产生桩脚的额外贯入,甚至刺穿失稳。文中对研究区内海底构筑物就位后,桩基周围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引起的冲刷作用对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做简要分析。分析表明,当桩靴在类型1(厚层粉土-软弱粉质粘土型)地层结构的区域就位时,如果选择表层粉土层作为桩靴持力层,冲刷作用将对桩基承载能力产生显着的不利影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工程处理措施以便预防和应对。

李俊[6](2012)在《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新型无砟轨道对路基下地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深厚软弱土地基上修建高速铁路必须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工后沉降以及差异沉降过大的问题。如何在保证沉降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经济成本,需要考虑筒桩复合地基不同结构型式的应用。本文就此开展了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的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对筒桩复合地基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分析了有无桩帽、桩帽尺寸、桩间距大小和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筒桩复合结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选取具体复合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以下结论:1)桩帽对筒桩性状的影响很大,筒桩上设置桩帽可以较好地发挥其减小地基沉降,调节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对于减小筒桩的上刺位移量上有较好作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建议筒桩上部设置桩帽;2)路堤下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在路堤中心线处最大,随距路堤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侧向位移。桩间距的改变对加固区土体沉降的影响很大,对下卧层沉降及侧向位移的影响较小;加大桩间距会明显增大地基的总沉降及筒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实际工程应用中,桩间距不宜过大,建议选取S/D=3-3.5;3)土工格栅具有可以在整体上加强和改善复合地基性能的作用,能使沉降均匀化,对侧向形变的约束作用比较明显;采用土工格栅+桩帽的联合应用,能充分发挥桩帽与格栅各自的优势,在减小地基总沉降、调节不均匀沉降及控制地基侧向位移上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筒桩复合结构型式;4)新型的分离式弹性接触筒桩复合结构,实现了桩帽与桩身结构上的分离,二者的弹性接触可以避免可能的冲切破坏;承受荷载时,将地基的沉降变形分为“分离”与“结合”两个连续的阶段,在“分离阶段”,桩帽会随地基浅层土体共同下沉,使地基下部土体被挤密压实,会使“结合阶段”的地基沉降减小、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得到改善,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型筒桩结构。

刘俊飞[7](2011)在《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综合技术研究”(编号2007G046)为依托,在对京沪高速铁路李窑、凤阳试验段CFG桩筏复合地基和桩网复合地基各部分应力、变形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学解析和数值模拟分析,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铁路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附加应力计算模型和沉降计算方法。1.在路堤下地基压力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段剖面管沉降测试、路堤填土下土压力的现场测试结果,建立了铁路路堤下地基压力的扩散角法计算模型。2.试验段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出两种复合地基形式桩顶/桩帽顶处土体以及路堤填土中的应力与荷载大小有关,同一荷载下应力随时间变化不大;桩筏复合地基LTP主要通过刚性板约束下的垫层来调节桩顶平面的桩、土应力,使桩承担更多的荷载;桩网复合地基LTP主要通过桩顶上拱效应,并通过面积扩大的桩帽“收集”作用,使更多的荷载转移到桩上。李窑、凤阳桩网复合地基LTP加筋垫层中的土工格栅变形较小并未发挥明显的拉膜效应。就桩顶/桩帽顶平面的桩土应力比而言,一般情况下桩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明显大于桩网复合地基。但就桩的荷载分担比而言,桩网复合地基并不“逊色”于桩筏复合地基。李窑、凤阳两个试验段中,桩网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仅仅约为桩筏复合地基的1/10,但由于桩帽增加了受力面积,最终使桩的荷载分担比差别不大,各分区的CFG桩均以不足7%的面积置换率获得了65-79%的荷载分担。3.凤阳试验段桩身轴力现场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桩筏、桩网复合地基在桩的荷载传递方面有共同的特征。即,桩顶段都存在负摩阻力,在其作用下,部分桩间土所承受的荷载又重新传递到桩上,使桩轴力增加,桩间土附加应力减小。在某一深度,桩身轴力达到最大,附加应力降低到到最小值。在该深度以下,桩身轴力减小。计算分析表明,在该深度以下的一定深度范围内桩间土竖向应力等于或接近于路堤填筑前地基土中竖向应力。桩顶、桩端处桩侧摩阻力发挥较为充分;中性点(等沉面)两侧一定范围内,由于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摩阻力发挥受到限制,摩阻力较小;负摩阻段相对较短,中性点出现在桩身偏上的位置。4.基于一维压缩,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并近似认为中性点处桩间土附加应力减小到一个较低水平,可以忽略不计,提出了桩筏复合地基LTP的弹簧组模型,对“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板”型LTP的荷载传递效果进行模拟和分析。采用该模型,可以对桩顶平面桩、土应力,桩顶刺入变形等进行计算。5.指出桩顶土拱作用是桩网复合地基“桩帽+土工格栅+碎石垫层”型LTP的主要荷载传递方式。通过对桩网复合地基桩顶土拱的现场试验研究和数学解析,指出桩顶土拱的拱形接近于抛物线。建立了桩顶平面桩、土应力计算的球孔扩张法和抛物线拱法。6.以Mindlin解法为基础,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并联模型。加固区与下卧层土体的模量比将影响到这一并联效应,使其应力比约等于模量比。由于加固区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加固区宽深比也将对并联效应产生影响。加固区宽深比越大,下卧层受力越大。综合加固区与下卧层土体模量比和加固区宽深比的影响,可得下卧层附加应力系数ψ,即下卧层中附加应力与等代深基础Boussinesq解附加应力之比。7.系统地提出了非疏桩条件下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加固区附加应力根据侧限假定下的桩土相互作用简化模型进行计算;下卧层附加应力通过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并联效应分析,得出下卧层附加应力系数ψ,采用条形荷载下Boussinesq解计算,其计算结果乘以ψ即为下卧层附加应力。8.在地基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基总沉降(最终沉降)和固结计算方法:地基总沉降计算采用分层总和法。在计算沉降时,应对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地经验确定地基土变形参数。铁路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以下卧层固结为主,可以采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进行计算。9.实测的沉降—时间曲线可以分为快速发展、发展和稳定三个阶段。对拟合残差在沉降—时间曲线进入稳定阶段后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预测沉降值的偏离方向,从而提高沉降预测的可靠性。

王宏贵[8](2011)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等级铁路是世界性难题,沿海地区多条在建及待建的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的软土层厚度超过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质量可控制的深度范围内。为此,提出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新方法,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筏复合地基固结特性与沉降控制机理研究(51078358)”以及铁路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客运专线复合加固深层软土技术研究(2008G005-C)”,以甬台温客运专线温州南站大面积深厚软土层处理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了模型试验、工艺性试桩试验、现场试验依次递进的试验研究手段,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全面获取了复合地基的变形规律与力学性状;结合数值分析成果,为试验段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拟定了合理的桩长及桩间距,有效指导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践。2.实测数据表明试验段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工后沉降在规范容许值范围内。这说明采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大面积深厚软土技术上是可行的,为沿海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综合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成果,明确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搅拌桩在减小地基总沉降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稳定性,从而确保施工期的填筑速率;塑料排水板显着提高了地基土固结排水速率与沉降速率,从而可缩短工期或减小工后沉降。4.通过模型试验首次系统测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状基本呈三段直线,桩顶区域承受负摩擦力,中性点约位于L/10处;桩底处桩身轴力很小,即长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可视为纯摩擦桩。5.首次完整测试了填筑期间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沉降差、桩顶及桩底刺入量的发展规律,获取了桩-土-褥垫层承载变形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在柔性荷载作用下,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顶区域存在负摩擦力,加固区沉降以桩底刺入为王。6.基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与变形性状,采用Boussinesq-Mindlin联合求解法计算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建立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沉降解析计算方法;提出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固结度解析计算方法。7.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系统验证了本文的试验成果与理论分析成果,全面对比塑料排水板地基、搅拌桩复合地基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差异,并深入研究了搅拌桩长度及置换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作用。

李建军[9](2010)在《砂卵石土覆盖层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荷载传递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高,桩径大、沉降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成为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及桥梁等首选的基础形式。然而,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受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模量、长径比、桩端岩石模量、嵌岩深径比、桩岩接触界面条件和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受目前试验条件和测试手段的限制,系统完整的大直径嵌岩桩试桩资料并不多,这些原因都制约了人们对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认识。本文在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特殊地质条件下嵌岩桩的施工工艺研究”(项目编号2007031172)和横向课题“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及荷载传递机理的试验研究”的支撑下,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砂卵石土覆盖层中的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嵌岩桩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对太原地区砂卵石土覆盖层中承载力高达24000kN(桩径1.8m)和16000kN(桩径1.2m)以上的两根大直径嵌岩桩的桩身内力原位测试,揭示大直径嵌岩桩荷载传递的一些规律,为该区相同工程地质条件的大直径嵌岩桩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对砂卵石土覆盖层桩筏基础工作荷载下桩土共同作用下的筏底土反力和桩身内力进行了原位测试,为相同工程地质条件的桩筏基础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实测资料。(3)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模量、桩端岩石模量、长径比、嵌岩深径比、桩端嵌岩与不嵌岩、桩端岩石的成层型、桩端持力层软弱下卧层等影响大直径嵌岩桩的沉降和承载特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大直径嵌岩桩桩土共同作用的一些规律。(4)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上部结构-桩筏基础-地基整体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模量、桩端嵌岩与不嵌岩、嵌岩深度、上部结构承重柱荷载分担比等因素对桩筏基础沉降和承载性状的影响,得出了砂卵石覆盖层和基岩二元结构地层中桩筏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一些规律。(5)根据现场实测和数值分析结果,考虑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既没有必要严格划分,而且在实际工程中也往往难于准确区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嵌岩桩应以嵌岩段总阻力(包括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作为嵌岩桩的桩端阻力,这样可以使嵌岩桩的概念更加明确,在工程中也更加实用。(6)通过对现有嵌岩桩试验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嵌岩桩破坏模式:桩的屈服破坏模式、桩岩界面破坏模式、桩端岩石剪切与压屈破坏模式和嵌岩桩的整体破坏四种破坏模式,并且首次提出了桩端岩石剪切与压屈破坏模式。(7)基于嵌岩桩的桩岩界面破坏模式、桩端岩石剪切与压屈破坏模式和桩端整体破坏模式假定,应用孔扩张理论和Hoek-Brown准则,提出了嵌岩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8)基于嵌岩桩承载力现场和室内测试手段的不足,首次提出了现场嵌岩单桩分段静载试桩法的思路和室内桩岩界面摩阻力的测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估算嵌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潘微君[10](2011)在《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而桩基础的应用必须与各地不同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桩基础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好很快的发展,并且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桩基础体系。但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研究在目前并不多见,而且基本都只是针对某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研究,没有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对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重庆特定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布置原则。其次研究了四种特定地质条件下桩基的单桩和和群桩承载力分析方法,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部分桩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深化研究了重庆市地方规范相应规定的合理性。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①当建筑物桩基下具有软弱下卧层时,其承载力的确定国内外尚未统一认识。本文建议在实际设计时,除了要对软弱下卧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进行相关验算外,还要考虑桩基承载力的折减,折减系数可根据桩基距下卧层距离、下卧层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重要性等因素而定。②当建筑物桩基承受上拔荷载时,建议采用曲面圆锥体剪切破坏模式进行计算。③当建筑物桩基承受负摩阻力时,应用有效应力法计算负摩擦力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并建议修正中性点系数为0.55;④当桩基处于斜坡条件下时,水平荷载下基桩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法,且当桩侧以土层为主时采用“m”法计算;桩侧为岩石时采用“K”法计算。

二、软弱下卧层地基评价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弱下卧层地基评价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
        1.2.1 黄土分布与类别
        1.2.2 黄土湿陷变形机理
        1.2.3 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1.3 防空洞处理措施研究
    1.4 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1.4.1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1.4.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崇礼铁路工程地质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理位置
        2.2.2 区域地形地貌
        2.2.3 土壤类型
        2.2.4 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2.2.5 路基概况
    2.3 DK16+083~DK16+276 段工程地质概况
    2.4 DK16+083~DK16+276 段地基处理措施选用
    2.5 本章小结
3 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分析
    3.1 有限元计算理论
        3.1.1 有限元法简介
        3.1.2 ABAQUS软件介绍
    3.2 模型的建立
        3.2.1 土体本构模型
        3.2.2 模型尺寸设计
        3.2.3 模型基本假设与参数选取
        3.2.4 模型边界条件
        3.2.5 荷载条件
    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3.4 线路偏移方案可行性研究
    3.5 防空洞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3.6 不同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地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及适用性分析
    4.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4.2 桩体尺寸及布置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4.2.1 桩长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4.2.2 桩径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4.2.3 桩间距对沉降特性的影响
        4.2.4 桩体尺寸及布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3 水泥砂浆弹性模量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4.4 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4.4.1 不同防空洞洞径断面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4.4.2 活载下地基处理方案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地基处理措施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5.1 处理措施效果评价内容
    5.2 监测方案
    5.3 沉降预测方法及拟合评价指标
        5.3.1 沉降预测方法
        5.3.2 沉降拟合评价指标
    5.4 沉降特性研究
    5.5 工后沉降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复合地基概述
        1.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分类及形成条件
        1.2.2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1.2.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界定
        1.2.4 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
    1.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概述
        1.3.1 简介
        1.3.2 理论研究的深入
        1.3.3 试验研究的开展
        1.3.4 数值模拟的推广
    1.4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2.1 概述
    2.2 现行规范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
        2.2.1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2.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2.3 复合模量
        2.3.1 复合模量的表达方式
        2.3.2 复合模量的推导过程
        2.3.3 复合模量的合理性分析
    2.4 桩土应力比
    2.5 有效桩长的研究
    2.6 桩间土和水泥土的变形模量
        2.6.1 桩间土的变形模量E0
        2.6.2 水泥土的变形模量
    2.7 下卧层附加应力的分析
        2.7.1 Boussinesq解法
        2.7.2 应力力扩散法
        2.7.3 等效实体法
        2.7.4 改进Geddes法
    2.8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2.8.1 简介
        2.8.2 研究现状
        2.8.3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确定的问题
    2.9 水泥土龄期强度增长规律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发挥系数研究
    3.1 概述
    3.2 影响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因素
        3.2.1 桩端土、桩周土承载力比/桩端土、桩周土模量比
        3.2.2 桩身模量
        3.2.3 褥垫层厚度
        3.2.4 置换率
        3.2.5 基础尺寸大小
    3.3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桩间土承载发挥系数确定方法
        3.3.1 方法一:由受力模型进行公式推导
        3.3.2 方法二:利用桩土p~s曲线考虑变形协调确定
        3.3.3 方法三:计算沉降折减系数
        3.3.4 各方法对比分析
        3.3.5 工程案例
        3.3.6 计算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规律
    4.1 引言
    4.2 已有的水泥土龄期强度预测公式
    4.3 90D淤泥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对比
        4.3.1 实测值与预测值对比列表
        4.3.2 结果分析
    4.4 水泥掺入比对强度增长规律的影响
    4.5 90D强度建议预测公式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前景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2.1 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2.1.1 桩体的置换作用
        2.1.2 褥垫层的调整均化作用
        2.1.3 桩体的挤密加筋作用
        2.1.4 桩体的排水作用
    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2.2.1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2.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2.3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2.3.1 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2.3.2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2.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的修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G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3.1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3.1.1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3.1.2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流程
    3.2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的注意事项
        3.2.1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需提供的资料
        3.2.2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常见的几个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4.1 CFG桩的分类
    4.2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4.2.1 长螺旋压灌成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4.2.2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艺及质量控制
    4.3 CFG桩施工前的试验准备
    4.4 施工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FG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示范应用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简介
        5.1.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
        5.1.3 拟建场地地层结构与特征
        5.1.4 拟建场地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1.5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
        5.1.6 拟建场地地震效应
    5.2 拟建场地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
        5.2.1 拟建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2.2 拟建场地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
        5.2.3 拟建场地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分析
        5.2.4 拟建场地基础设计
        5.2.5 拟建场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5.2.6 拟建场地基础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5.2.7 结论与建议
    5.3 拟建场地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5.3.1 1、2#楼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5.3.2 3#楼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5.4 拟建场地的复合地基检测
        5.4.1 CFG桩桩身强度检测
        5.4.2 CFG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5.4.3 CFG单桩荷载现场检测
        5.4.4 CFG桩桩土应力比检测
        5.4.5 标准贯入试验
        5.4.6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用总结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5)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土体破坏机制及桩靴承载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自升式平台概述
        1.2.1 工作原理
        1.2.2 发展概况
        1.2.3 主要装置
        1.2.4 作业过程
        1.2.5 影响平台作业稳定性的因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理论研究
        1.3.2 模型实验和现场测试
        1.3.3 有限元单元法
    1.4 研究课题的工程背景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形成演化历史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述
        2.2.1 气候与气象
        2.2.2 海洋水文
    2.3 研究区的形成及演化
        2.3.1 区域地质概况
        2.3.2 研究区形成演化
第三章 研究区浅部地层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3.0 引言
    3.1 研究区水深地形地貌及地层分布特征
        3.1.1 水深地形特征
        3.1.2 研究区侵蚀海底地貌特征
        3.1.3 研究区浅部地层分布特征
        3.1.4 工程地质特征
    3.2 工程地质分区及各区块主要特征
        3.2.1 分区原则
        3.2.2 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
        3.2.3 各区典型井场浅部地层特征
    3.3 研究区桩基适宜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土层地基破坏机制及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
    4.0 引言
    4.1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引入
        4.1.1 经典的岩土极限分析法发展及存在问题
        4.1.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提出及其优越性
        4.1.3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1.4 有限元法(FEA)的验证
    4.2 硬土层地基破坏机制和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
        4.2.1 基本假定及参数设计
        4.2.2 硬土层地基土体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分析
        4.2.3 地基承载力分析
        4.2.4 地基内应力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地基土体破坏机制及桩靴承载能力分析
    5.0 引言
    5.1 互层土地基插桩过程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5.2 互层土地基破坏模式及影响深度
    5.3 互层土地基破坏机制和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
        5.3.1 基本假定及参数设计
        5.3.2 研究区典型井场的桩基承载能力及土体破坏模式分析
        5.3.3 研究区典型地基土体的破坏模式
        5.3.4 土体破坏模式对桩靴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典型井场插桩深度分析
        5.3.6 研究区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5.3.7 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冲刷作用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影响
    6.0 引言
    6.1 研究区冲刷作用对桩基承载能力的影响
        6.1.1 冲刷作用概述
        6.1.2 研究区冲刷特征
        6.1.3 冲刷深度的估算
        6.1.4 冲刷作用对桩基承载力影响有限元分析
    6.2 工程处理对策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简介
    1.3 国内外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1 无砟轨道的路堤结构型式及特点
        1.3.2 复合地基常用沉降计算理论
        1.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5.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大直径薄壁筒桩工程应用的综合比较
    2.1 引言
    2.2 筒桩与其它桩型基本特性的比较
        2.2.1 筒桩与钻孔灌注桩的比较
        2.2.2 筒桩与CFG桩的综合比较
    2.3 筒桩与CFG桩承载力特性比较
        2.3.1 单桩承载力基本组成的比较
        2.3.2 承载力作用机理的比较
        2.3.3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比较
    2.4 筒桩与CFG桩典型工程实例处理效果比较
        2.4.1 工程实例简介
        2.4.2 具体处理方案设计
        2.4.3 试验结果监测
        2.4.4 原因分析与结论
    2.5 筒桩与CFG桩的经济性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直径薄壁筒桩三维数值计算
    3.1 引言
    3.2 筒桩单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拟与性状分析
        3.2.1 筒桩单桩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
        3.2.2 有无桩帽对筒桩单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3.2.3 桩帽尺寸对筒桩单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3.3 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模拟与性状分析
        3.3.1 筒桩群桩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基本模型的建立
        3.3.2 路堤下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特性
        3.3.3 路堤下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性状分析
        3.3.4 桩间距对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性状影响分析
    3.4 桩间距的理论设计方法
        3.4.1 规范以及经验设计方法
        3.4.2 按工后沉降控制的桩间距设计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结构设计要点与模型计算
    4.1 引言
    4.2 设土工格栅筒桩群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4.3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实例
        4.3.1 筒桩复合结构选型的基本思路
        4.3.2 基于筒桩上部结构构造型式的设计
        4.3.3 基于筒桩桩体中心间距的设计
        4.3.4 其它的衍生设计
        4.3.5 筒桩复合结构计算实例
    4.4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结构的结构设计
        4.4.1 抗弯设计
        4.4.2 抗冲切设计
        4.4.3 抗剪切设计
        4.4.4 桩帽与筒桩的结构连接构造设计
        4.4.5 分离式弹性接触带桩帽筒桩复合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和建议
参考文献

(7)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CFG桩复合地基的出现及其应用现状
        1.1.2 我国铁路工程中的CFG桩复合地基
        1.1.3 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的意义
    1.2 CFG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 路堤下地基压力分布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2.2 LTP及桩、土荷载分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2.3 桩的荷载传递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3.1 总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3.2 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基本符号说明
第2章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
    2.1 李窑试验段
    2.2 凤阳试验段
    2.3 现场试验测试内容
第3章 路堤下地基压力计算
    3.1 路堤物理模型
    3.2 路堤下地基压力的有限元分析
    3.3 扩散角法计算路堤下地基压力
    3.4 地基压力现场实测结果分析及其与计算值的对比
        3.4.1 地基沉降测量结果及分析
        3.4.2 各分区路堤下地基压力测量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LTP作用分析及桩顶平面桩、土应力计算
    4.1 桩顶平面桩、土应力现场实测结果及分析
        4.1.1 桩筏复合地基
        4.1.2 桩网复合地基
        4.1.3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4.2 桩顶段桩间上附加应力分析及其计算
        4.2.1 桩身应变和桩顶段桩间土压力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4.2.2 桩间土附加应力的计算
    4.3 桩筏复合地基桩顶平面桩土应力调节研究
        4.3.1 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的弹簧组模型
        4.3.2 桩顶平面桩土应力的计算
        4.3.3 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4.4 桩网复合地基桩顶平面桩土应力调节研究
        4.4.1 土拱效应和拉膜效应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4.4.2 桩顶土拱形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4.4.3 桩顶上拱形态的数学解析
        4.4.4 桩顶平面桩、土应力的计算
        4.4.5 计算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4.5 试验段桩筏、桩网复合地基LTP荷载传递调节效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的荷载传递和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5.1 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现场实测结果及分析
        5.1.1 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5.1.2 分层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测试结果及分析
    5.2 加固区—下卧层的并联模型与下卧层附加应力系数
        5.2.1 桩端阻力计算和桩侧摩阻力分布的线形简化
        5.2.2 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并联模型
        5.2.3 加固区与下卧层土体模量比对并联效应的影响
        5.2.4 加固区宽深比对并联效应的影响分析
    5.3 试验段各分区的下卧层附加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5.3.1 试验段各分区Mindlin解法计算结果
        5.3.2 试验段各分区Mindlin解法计算结果分析
        5.3.3 李窑A、B区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5.4 加固区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分析
    5.5 地基中附加应力数值模拟与计算值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基总沉降和工后沉降的计算
    6.1 地基总沉降计算
        6.1.1 试验段地基土变形指标分析
        6.1.2 试验段各分区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6.2 地基固结计算
        6.2.1 沉降时间曲线现场实测结果及分析
        6.2.2 复合地基固结计算
    6.3 根据实测沉降时间曲线的工后沉降评估
        6.3.1 《评估指南》中各沉降预测模型分析
        6.3.2 用残差分析辅助判断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2.1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2.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试验研究
        1.2.3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3.1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3.2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
        1.3.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模型试验研究
        1.3.4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4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新动态
        1.4.1 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4.2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5 排水固结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5.2 袋装砂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3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6 存在的问题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2.1 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2.1.1 试验目的
        2.1.2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1.3 相似模型设计原则
        2.1.4 相似条件的确定
        2.1.5 相似常数的确定
    2.2 模型箱尺寸及构造
    2.3 模型试验主要材料选取
        2.3.1 软土的获取
        2.3.2 水泥土搅拌桩的模拟
        2.3.3 塑料排水板的模拟
    2.4 模型试验测试方案
        2.4.1 沉降测试
        2.4.2 土压力测试
        2.4.3 侧向位移测试
        2.4.4 桩身受力性状测试
        2.4.5 孔隙水压力测试
    2.5 模型试验方案
    2.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2.6.1 沉降量测试结果分析
        2.6.2 深层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2.6.3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2.6.4 桩土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6.5 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2.6.6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7 模型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2.8 小结
第三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3.1 试验段工程地质状况
    3.2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3.3 工艺性试桩研究
        3.3.1 施工工艺流程
        3.3.2 配合比试验
        3.3.3 原位静载试验
    3.4 地基处理与现场测试研究方案
        3.4.1 测点布置方案
        3.4.2 元件埋设及数据采集
    3.5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3.5.1 沉降测试结果与分析
        3.5.2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3 桩土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4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3.6 路基填筑控制标准研究
    3.7 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3.7.1 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对比分析
        3.7.2 地基土变形指标对比分析
        3.7.3 地基土强度指标对比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4.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4.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2.1 复合层沉降计算方法
        4.2.2 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4.3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方法
        4.3.1 复合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2 下卧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3 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总沉降计算结果
        4.4.2 沉降发展规律对比
        4.4.3 工后沉降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方法
        5.1.1 FLAC~(3D)简介
        5.1.2 修正剑桥模型
        5.1.3 搅拌桩的模拟
        5.1.4 塑料排水板析模拟
        5.1.5 网格划分
        5.1.6 加载曲线
    5.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结果
        5.2.1 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5.2.2 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5.2.3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5.3 不同处理方式地基工程性状对比分析
        5.3.1 沉降规律对比
        5.3.2 固结特性对比
        5.3.3 荷载传递规律对比
    5.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5.4.1 桩长的影响
        5.4.2 桩间距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砂卵石土覆盖层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荷载传递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直径嵌岩桩发展概述
    1.2 大直径嵌岩桩的主要特点和难点
    1.3 大直径嵌岩桩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和背景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直径嵌岩桩原位测试及荷载传递规律
    2.1 大直径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测定方法
    2.2 工程概况
    2.3 工程地质条件
    2.4 大直径嵌岩桩静载荷试验方案
    2.5 大直径嵌岩桩静载荷试验
    2.6 大直径嵌岩桩桩身内力原位测试
    2.7 地基土的平板载荷试验及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竖向荷载下大直径嵌岩桩受力特性数值分析
    3.1 嵌岩桩单桩有限元分析概述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简介
    3.3 分析模型
    3.4 单桩的弹性有限元分析
    3.5 嵌岩桩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3.6 嵌岩桩的接触非线性分析
    3.7 覆盖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3.8 嵌岩段岩石成层性的影响
    3.9 桩端持力层下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桩筏基础实体原位测试
    4.1 概述
    4.2 实体测试方案
    4.3 原位实测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桩筏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数值分析
    5.1 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概述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数值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嵌岩桩的破坏模式和测试方法
    6.1 嵌岩桩现有破坏模式
    6.2 现有岩石破坏准则概述
    6.3 基于桩岩界面破坏模式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6.4 基于桩端岩石剪切与压屈破坏模式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6.5 基于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6.6 嵌岩桩分段静载试桩法
    6.7 岩石与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测定方法及嵌岩桩承载力估算公式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历届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10)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重庆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以及桩的选型与布置
    2.1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
    2.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设计原则
        2.2.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设计原则
        2.2.2 抗拔桩基的设计原则
        2.2.3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原则
        2.2.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2.3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选型与布置原则
        2.3.2 抗拔桩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3 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第三章 下卧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3.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3.1.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单桩竖向承载力
        3.1.2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3.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3.2.1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3.2.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3.3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四章 抗拔桩桩基承载力分析
    4.1 抗拔桩基产生的条件和设计原则
        4.1.1 抗拔桩产生的条件
        4.1.2 抗拔桩设计原则
    4.2 抗拔桩基承载力分析
    4.3 抗拔桩基极限承载力分析
        4.3.1 等截面抗拔单桩受力变形分析
        4.3.2 抗拔桩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实现
        4.3.3 摩擦桩和摩擦端承桩的抗拔力
        4.3.4 等直径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4.3.5 扩底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4.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五章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5.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和条件判定
        5.1.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5.1.2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判断
    5.2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计算
        5.2.1 负摩阻力的特性
        5.2.2 下拉荷载的计算
    5.3 考虑负摩阻力时桩基承载力分析
        5.3.1 摩擦桩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
        5.3.2 嵌岩桩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5.3.3 负摩阻力桩基承载力计算实例
    5.4 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设计原则
        5.4.1 单桩设计原则
        5.4.2 桩基(群桩)设计原则
    5.5 桩基长度范围存在可液化地基时的设计原则
    5.6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六章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6.1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荷载特点
    6.2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6.2.1 桩基水平承载力
        6.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内力和位移计算
        6.2.3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6.3 坡地、边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6.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七章 认识和结论及展望
    7.1 认识和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软弱下卧层地基评价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崇礼铁路跨越防空洞段路基沉降控制研究[D]. 呼思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问题研究[D]. 刘惠康.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3]处理后地基的检验及评价[A]. 滕延京,盛志强. 2014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4
  • [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与工程应用[D]. 曾巧.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5]黄河废弃水下三角洲土体破坏机制及桩靴承载能力研究[D]. 王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6]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研究[D]. 李俊. 浙江大学, 2012(06)
  • [7]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 刘俊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2)
  • [8]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 王宏贵. 中南大学, 2011(12)
  • [9]砂卵石土覆盖层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荷载传递机理与应用研究[D]. 李建军.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10]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D]. 潘微君.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弱地基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