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研究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研究

一、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缪愔斓[1](2021)在《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及对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急剧提升,在长江三角洲等众多地下水系发达的大中城市建设地铁的需求也产生了大幅度增长。在河流下方进行盾构隧道施工时,河底段覆土往往较浅,极有可能导致隧道上浮、管片开裂、河底大面积塌陷等重大环境灾变,成为影响工程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研究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及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清楚地定义施工致土体沉降的机理及对环境扰动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沉降及减小对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达到保证盾构施工安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的。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的最小覆土厚度、稳定性、土体沉降及环境灾变影响的研究,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未涉及的方面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根据原有的三种最小覆土厚度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注浆压力的修正计算方法,将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和采用修正公式计算下所得施工对最小覆土厚度的要求随凝聚力、内摩擦角、管片外径等方面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证明修正计算方法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得出理论分析下能够保证施工环境稳定的最小覆土厚度。为了分析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过程中,不同覆土厚度隧道周边土体沉降情况,本文基于常州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TJ02标实际数据,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得出数值模拟下能够保证施工环境稳定性的最小覆土厚度,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再根据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同时,在采用此最小覆土厚度的基础上,基于该软件分析了施工各阶段土体沉降对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提出控制土体沉降的方法,并依照工程实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施工对环境扰动的影响程度,并基于该软件分析了盾构法穿越河流施工对地层稳定性、渗流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降低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得出结论如下:(1)考虑注浆压力影响的最小覆土厚度修正计算方法更为合理,因此本文依据修正的计算公式得出能够保证施工环境稳定的最小覆土厚度为9.13 m。(2)盾构到达河流前阶段随着隧道各部位距施工距离的由近到远,沉降值和不同位移界限倾斜度从大变小;盾构经过河流阶段开挖速度在短时间内对环境扰动的程度较大,而在长时间内对环境扰动的程度较小;在衬砌注浆施工阶段,当注浆厚度为30 cm时,施工导致的土体沉降较低。(3)当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时,需要准备二次补压注浆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间歇注浆,二次注浆采取在盾构尾部的5~8环进行,且每环注浆量应为4.2~5.8 m3。(4)在盾构穿越河流之前,须控制切口水压在1.14~1.19 k Pa范围内。(5)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接口刚度的选取对沉降的影响较小,不同管片接口刚度所导致的位移值在安全范围内,符合要求。(6)在盾构施工中,土体应力和位移均不大,能保持较好的环境稳定性。但由于地层环境的多变性,施工过程中需对土体进行改良,需要增加土体的粘度,并降低土体的渗透系数,最大程度地缩小环境扰动区域的范围,减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魏浩[2](2021)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物引起地面沉降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改善民生并提高土地使用率的有效办法,除已开通地铁的一线城市外,国内多数地区也已将其纳入到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然而,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或既有建筑的影响,部分路段在修建地铁时,隧道盾构掘进路线不得已采用小半径曲线模式。相比直线掘进模式,小半径曲线隧道受到既有建筑、地下水渗流、岩土介质等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对应的结构受力、地表沉降、推进速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有限,给地铁盾构隧道的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及安全运维等方面带来一定困扰。为解决上述难题,揭示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本文以常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TJ02标盾构工程为案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现场监测数据,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为盾构以小半径曲线下穿建筑物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工艺优化及周边环境维护与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Mindlin解,利用分段积分法推导了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开挖面不均匀附加推力、盾壳不均匀摩擦力、线路两侧盾尾间隙差异等所引起的地表变形计算公式,结合常州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和数值模拟结果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不平衡力差异系数、地层损失等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2)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因素以盾构侧壁摩擦力和地层损失为主,其中地层损失是地层沉降的决定因素。分析了地表沉降槽中心偏移量与线路两侧不平衡力差异系数的关系。(3)分析探讨了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时,地表竖向、水平及曲率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结合常州地铁2号线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数值模拟,对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时建筑结构受到扰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4)渗流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的长期沉降等有重要影响。针对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特点,基于复变函数的映射变换,推导了稳定渗流时曲线隧道周围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分布、地层和隧道长期沉降的解析表达式,并将其运用到常州地铁2号线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中进行验证分析。(5)分析了小半径曲线隧道在不同渗流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及长期沉降发展规律。并探讨了关键影响因素覆径比、土体与衬砌的相对渗透系数、曲线半径对孔压及地层沉降的影响规律。(6)由于地层环境的多变性,施工过程中需及时换填优质土,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依据地质探测和现场环境情况,设置合理的掘进参数,精准快速纠偏,最大程度地减小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李朝成[3](2021)在《地铁施工对既有人行天桥的影响及保护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建设迅猛发展,地铁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地铁及其附属结构穿越地上既有建(构)筑物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地上既有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就需要在地铁修建过程中对既有结构进行保护。本文以北京市某人行天桥为例,对这个受到地铁正线及横通道开挖多方向、多轮次、不同结构穿越影响的人行天桥,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分析对穿越过程中桥桩影响范围内的土体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对土体变形引起的桥梁结构应力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桥梁专项保护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工程设计资料、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既有人行天桥保护为主体,沿人行天桥布置沉降监测点,在施工各阶段监测桥体产生的沉降情况,并对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穿越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桥体的沉降规律。(2)结合工程水文地质状况、施工方案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软件对竖井、横通道及区间正线进行分段开挖,以实测监测点相同位置为测点,分析因地铁穿越工程各阶段施工所引起的桥体沉降规律,将模拟计算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来对数值模拟准确性、可靠性进行验证,进而对工程未施工部分将会造成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并提供借鉴指导意义。(3)总结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得出人行天桥在施工各时段产生的沉降情况,对人行天桥利用ABAQUS进行建模分析,分析因施工造成的沉降对桥体关键部位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为桥体的专项保护提供参考。(4)结合上述地铁施工造成的应力应变规律,针对本地铁工程多次多方向穿越人行天桥情况,对既有人行天桥提出了支顶保护方案来保护既有人行天桥不因施工造成功能和结构损坏。对支顶方案保护下竖井、横通道施工时桥体的关键部位进行定期检测验证了支顶方案的有效性。结合研究预测暗挖大断面隧道和暗挖小断面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桥体沉降,定量的提出预支顶量来保护下一阶段施工过程中既有人行天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徐国良[4](2021)在《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以M项目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盾构技术不断进步,盾构法对施工环境的适应性也不断增强,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地铁隧道的建设中。虽然地铁隧道使用盾构法施工比较成熟且优势明显,但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导致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某大型城市地铁工程M项目盾构掘进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为研究对象,从施工单位视角出发,结合盾构法施工技术,利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开展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首先本文从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两方面介绍国内外研究成果,并进行简单评述,以得到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然后以M项目区间隧道为实证背景,对该区间隧道的工程概况、工程机械、施工准备、施工方案等情况进行论述,并以掘进阶段为例,对M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确定了四个层次的工作结构;通过进行风险要素结构分解,确定了三个层次的风险要素结构,以此构建风险识别矩阵。通过对项目资料和事故统计及文献研究,确定了 79项目初步风险要素;通过对风险要素进行关联分析,最终确定了 36项风险要素,构成了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要素清单。从风险要素识别结果来看,最终风险要素中存在清晰的层次结构和隶属关系,为使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更具操作性、评价内容全面完整、评价结果合理可靠,根据最终风险要素的层级结构、隶属关系建立了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准则层和要素层组成的因素集,分别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对象,又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建立了规范、描述准确的评价集,之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所有层次指标进行判别计算,得到各层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权重。获取权重后,通过盾构领域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对各风险要素所引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损失程度进行打分,结合权重集,建立了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隶属度矩阵。在进行模糊运算后,得到M项目各项评价指标的发生概率水平隶属度向量Q和风险损失程度隶属度向量R,参照相关国家标准中的等级划分标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指标的风险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最终得出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总体安全风险情况为“罕见的”,一旦发生,后果是“严重的”,风险等级为Ⅲ级,属于“可接受的”。风险评价后,简要的提出了风险管理改进对策及建议。最后提出结论与展望,认为风险要素之间的独立性需进一步研究,风险应对和控制也需深入探讨。

郑立夫[5](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地层冻结法最早起源于矿山立井施工,因其兼具“止水和加固”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注浆等常规手段不易克服的工程难题;作为立井施工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主要工法,一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矿山建设领域。此后,这项特殊的地层加固技术被进一步引入到隧道掘进等土木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施工效果。近30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也遇到了与矿山建设领域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工程问题,人工地层冻结法现已成为某些特定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技术选择。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与工程挑战也衍生出来。其中,水平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问题正是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之一。本文以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联络通道的冻结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水平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以及厚度设计方案与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之间的响应关系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此,进一步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与本文研究对象同类型工程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鉴于传统冻结壁设计理论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的实际受力特点,通过将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首次引入并应用于联络通道冻结壁的初选厚度设计,基于对冻结壁真实支护压力的合理计算,提出了一种有别于现行传统方法的、更适用于深埋黏土地层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的优化方法。相较现行初选方法,本文方法可实现对冻结壁初选厚度的快速确定,且所得结果更为合理、优化。相关结论及成果已经实际工程验证,可为后续冻结壁厚度方案的比选及设计厚度的最终优选奠定良好基础。(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在真实施工环境中的力学响应及变形稳定性等进行数值计算研究。通过比较相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分别在单独应力场和流固耦合应力场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探明了“水的存在”对冻结壁整体力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对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进行受力分析和厚度设计时,“水的作用”不可忽略。基于此,通过对不同厚度冻结壁模型在相同施工环境下的力学响应、变形规律和破坏趋势等进行对比研究,实现了对前序环节所得冻结壁初选厚度方案的强度验算,并进而以其为基准开展进一步的厚度比选研究,必要时可对既得初选厚度进行修正。(3)针对现有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方法大多难以兼顾预测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的问题,通过将室内试验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创立了一种可实现对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进行有效模拟和预测的实用方法。基于此,进一步地研究并揭示了冻结壁厚度、土体冻结温度和冻融土特性等因素与地表冻胀融沉变形规律之间的响应关系,为人工地层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的验算及控制,提供了有效评价途径及必要参考依据。(4)基于我国现行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框架,通过进一步考虑埋置土层性质、冻结壁所处富水环境以及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因素,拓展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可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相较传统设计流程,由本文流程所得设计结果不再是某一仅满足承载力需要的冻结壁厚度设计值,而是一个既符合结构强度要求又满足环境变形要求的冻结壁厚度取值区间;工程技术人员可在此区间内,进一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及具体需要,对最终的冻结壁设计厚度进行优选。经工程实例验证,依此所得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案更为合理、优化,可兼顾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上述研究成果已在珠机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金融岛车站至3号工作井区间4号联络通道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中进行了成功应用。由现场监测以及巡查结果可知,总体施工顺利且效果良好。所得相关结论及成果,可为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的设计理论提供必要补充,亦可为日后同类型工程的冻结法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有望进行推广应用。

耿坤[6](2021)在《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设置与对路基沉降影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促进了城市地铁隧道的建设与发展。目前盾构机被大部分城市纳入地铁隧道的建设使用当中。而在城市中,使用盾构法来建设地铁隧道,经常需要穿越既有基础设施。因此,在盾构施工中,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快速性,也要保证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本文依托淮安东站盾构下穿连镇铁路工程为实际背景,为了保证盾构在下穿连镇铁路过程中,连镇铁路路基的沉降值在安全范围内,保证连镇铁路的安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对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合理设置以及路基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淮安东站盾构下穿连镇铁路工程概况的简要介绍,得出了本工程盾构主要穿越土层是富水砂层;从掘进面压力、盾构机自身特征以及周围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土仓压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控制措施;运用水土分算的计算方法对盾构正常掘进段土仓压力进行计算,再利用等效荷载法以及土力学知识计算连镇铁路路基附加应力,两者线性叠加后,得到盾构下穿连镇铁路土仓压力计算方法,将各个参数值代入,得到盾构下穿连镇铁路路基土仓压力理论值为96.87k Pa~192.93k Pa,为后续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依据;(2)从理论上分析盾构开挖地表沉降阶段,总共五个阶段,土仓压力主要影响地表沉降第二阶段,同时进行了盾构开挖室内模型试验,从沉降历时变化验证了盾构开挖地表沉降阶段,以及分析了沉降槽变化规律;(3)依据淮安东站盾构工程为实际工程背景,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在不同土仓压力条件下,连镇铁路路基变形规律以及路基高度的变化对土仓压力设置范围的影响。主要从连镇铁路路基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变化趋势和沉降值大小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了盾构下穿连镇铁路土仓压力合理设置范围,以及在路基高度变化条件下,土仓压力该如何设置;(4)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利用Origin将实际土仓压力值进行整理,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计算共同确定的土仓压力范围与盾构实际土仓压力范围,两者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确定土仓压力范围方法的适用性;对连镇铁路路基横向和纵向沉降值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到在单线隧道与在双线隧道时,路基变形规律。图[52]表[7]参[71]

任恒[7](2020)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地铁隧道建设的不断深入,因燃气管线断裂、泄漏等造成的事故频发,给城市的正常秩序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对城市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研究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的沉降规律,找出影响燃气管线的决定性因素,减少或避免实际工程应用中对管线的损伤、断裂以及泄漏事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建立隧道施工模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所以,本文采用FLAC3D模拟软件,以北京地铁廖公庄站-田村站区间地段为背景,选用了较为典型的管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符合开挖条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燃气管线的沉降规律,对预防实际施工工程中的燃气管线断裂、泄漏等事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使用FLAC3D软件对土体和管线进行建模,选用线弹性模型作为燃气管线的本构模型,选用摩尔-库伦模型作为土体的本构模型。为了达到预加固的效果,在开挖之前需对超前小导管完成注浆,通过增大隧道附近的岩土力学参数得以实现。在管线顶部和底部以及地表处各布置一排监测点,研究管-隧垂直交叉工况下的管线沉降规律。得出管线沉降曲线呈现出“V”型,与Peck曲线相似,曲线变化走势基本相同。最大沉降值点位于隧道中心正上方,符合高斯分布。管顶与管底的沉降曲线几乎重合,地表沉降值比管线沉降值大一些。其次,使用单一变量法,从管材、管径、埋深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模型。得出钢和铸铁的沉降曲线比较接近,然而PE管线的沉降变化较大,尤其是在-15m<x<15m范围内,沉降斜率变化较大。管线埋置较深时,此时与隧道的轴线距离较近,受到的影响较大。管径较大时,抵御土体的扰动能力相对较强,管线的沉降值较小。管径较小时,抵御土体的扰动能力相对较弱,管线的沉降值较大。改变壁厚的大小,并没有对管线的沉降值产生变化,说明壁厚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图[16]表[8]参[55]

郝美丽[8](2020)在《双线盾构侧穿桥梁桩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地层沉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地表交通压力的剧增,众多大中型城市开始布局和完善地下轨道交通网络。地铁作为地下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区间大多采用盾构法施工,由于大多城市在规划初期并未考虑其地下结构与盾构施工的相互作用,因此盾构侧穿既有结构成为盾构法施工的重难点。本文以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潜高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盾构侧穿桥梁桩基这一工程问题,开展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重点分析了盾构施工引起桥梁桩基的位移模式及地层和结构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4号桩基距离开挖面较近,产生的水平位移增量较大,5-12号桩基距离开挖面较远,水平位移增量较小,所有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均出现在桩深约25 m处。最大轴力出现在6号桩,最大轴力值为-1973KN(压力)。当隧道施工面距离桩基较远时,桩身弯矩不变;当盾构施工面接近桩基时,桩基的弯矩绝对值线性增加;当盾构施工远离桩基时,桩身弯矩保持稳定不再发展。1~4号桩周围的地表沉降最大,平均沉降为6.5mm;5~8号桩附近的地表沉降均值为6mm,9~12号桩周围的地表平均沉降为6.3mm。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两侧桥梁桩基的位移量随着开挖面逐渐推进不断增加,而位于盾构隧道中部的桥梁桩基位移量随着开挖面的推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表明在实际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位于盾构隧道中部的桥梁桩基所承受的竖向位移受左右侧隧道依次扰动的影响。由实测位移变化曲线可以得出,各测点位移量逐渐增加直至趋于稳定,最大值均小于控制值,满足规范对地表沉降的要求。图58表10参62

王伟[9](2020)在《常州地铁2号线盾构上跨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而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必将引起地铁线路出现空间交叉现象,新建地铁隧道势必对既有地铁隧道产生影响,如新隧道盾构施工会扰动周围土体,使相邻既有隧道结构发生变形,危及既有隧道的安全等。本文以常州地铁2号线青洋路站~入段线区间盾构上跨既有正线隧道为背景,通过分析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的作用机理,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对既有正线隧道的变形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分析新建上跨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以及对既有隧道的作用机理,阐明夹层土在近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2)结合常州地铁2号线某上跨区间项目工程,针对盾构施工给既有地铁隧道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现场监控测量,分析新建地铁隧道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3)根据实际工程资料,建立本工程的MIDAS有限元模型,对新建隧道盾构上跨既有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4)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归纳总结了在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对新建隧道结构及既有隧道结构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施工风险控制措施、既有隧道加固措施、扰动区土体加固措施及现场监测措施。图40表12参50

孙斐[10](2020)在《青岛地铁4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交通拥堵压力在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作用凸显,地铁凭借高效、环保和快捷等诸多优势迅速受到各城市的青睐,并相继得到规划和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是,地铁建设的实际施工场区大多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受沿线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质及水文等影响显着,且整个过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等鲜明的高风险特点。而盾构法作为地铁众多暗挖施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佼佼者,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其所具备的技术独特性也增加了风险把控的困难性和损失的严重性。因此,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的研究。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青岛市重点建设的地铁4号线工程实际情况,利用相关数据、方法和数学决策模型,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的基础上,阐述了地铁施工风险的含义、构成、一般特点,以及重点介绍了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的相关流程,结合研究对象的工艺发展,进一步概述了区间盾构施工的概念、分类、独特性以及施工流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从地铁施工风险发生机理、施工事故统计资料、地铁盾构施工流程和青岛类似盾构施工经验4个潜在风险途径,对盾构施工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表述。在引入SHEL模型并阐述其适用性的基础上,系统的从人和软件(L-S)、人和硬件(L-H)、人和环境(L-E)、人和人(L-L)这4个环节界面逐层出发,整合构建了用于青岛地铁4号线区间盾构施工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3)在对研究方法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乘法合成法整合AHP-粗糙集理论的组合赋权模型。同时,根据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风险决策信息来源的主观特性以及所界定的风险等级空间有序性,引入了未确知测度理论。通过各风险等级单独构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以及单指标测度值,利用矩阵合成以及不同于传统判断方法的置信度识别准则,建立了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4)以青岛地铁4号线九水东路站~静港路站区间盾构施工的实际工程为例,运用基于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的区间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对该盾构区间的整体和各环节界面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整体风险水平属于Ⅲ级,等级释义为“一般”,且有偏向“Ⅱ”级趋势。同时,针对各环节体系中底层的重点风险指标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本文引入SHEL模型、组合赋权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研究了青岛地铁4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旨在为有效评价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风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今后青岛地区或类似地铁工程的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二、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及对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研究现状
        1.2.1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的最小覆土厚度
        1.2.2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环境的稳定性
        1.2.3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致土体沉降及对环境的影响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1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1.4.2 本文技术路线
2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ABAQUS有限元法介绍
    2.3 数值模型建立方法及参数的选取
        2.3.1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
        2.3.2 土体Mohr-Coulomb模型
        2.3.3 材料性态的模拟
        2.3.4 计算参数的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隧道上覆土层厚度理论分析计算及运用
    3.1 最小覆土厚度计算方法介绍
        3.1.1 简化最小覆土厚度计算方法
        3.1.2 考虑周围土体约束的最小覆土厚度计算方法
        3.1.3 考虑土体被动破坏的计算方法
    3.2 最小覆土厚度的修正计算
        3.2.1 考虑注浆压力影响的计算方法
        3.2.2 修正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3.3 数值模拟验证
    3.4 工程实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研究
    4.1 常州地铁2 号线工程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4.1.3 工程水文情况
    4.2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各阶段沉降规律
        4.2.1 盾构到达河流前阶段沉降规律
        4.2.2 盾构经过河流阶段沉降规律
        4.2.3 衬砌注浆施工阶段的沉降规律
    4.3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方法
        4.3.1 二次补压注浆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4.3.2 切口水压控制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4.3.3 管片接口刚度对纵向位移影响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4.4 工程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5.1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
    5.2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
        5.2.1 数值模拟方案设置
        5.2.2 地层稳定性分析
        5.2.3 渗流场稳定性分析
    5.3 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施工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措施
        5.3.1 优化土体粘度
        5.3.2 优化土体渗透系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物引起地面沉降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盾构施工引发地面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盾构下穿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研究
        1.2.3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掘进工艺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物引起地面沉降解析解计算
    2.1 盾构掘进地表沉降变形规律
    2.2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地表变形计算
        2.2.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掘进力学模型及假定
        2.2.2 开挖面附加推力引起的地表变形
        2.2.3 盾构与土体摩擦力引起的地表变形
        2.2.4 同步注浆引起的地表变形
        2.2.5 地层损失沉降
        2.2.6 建筑荷载及土体自重引起沉降分析
        2.2.7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表的总变形
    2.3 工程案列研究
        2.3.1 项目概况和现场测量
        2.3.2 地面沉降计算
        2.3.2.1 纵断面地表变形
        2.3.2.2 横断面地表变形曲线
        2.3.3 公式对比分析
    2.4 讨论
        2.4.1 开挖面不均匀附加推力的影响
        2.4.2 盾壳不均匀摩擦力的影响
        2.4.3 地层损失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物数值模拟
    3.1 关于有限差分法软件
    3.2 有限差分模型的建立
        3.2.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与地层损失分析
        3.2.2 数值计算的基本假定及模拟过程
        3.2.3 常州地铁2 号线工程概况
        3.2.3.1 工程概况
        3.2.3.2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3.2.3.3 工程水文情况
        3.2.4 土体本构模型以及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3.2.5 模型尺寸以及单元数量的确定
        3.2.6 上部结构荷载及边界条件施加
    3.3 隧道盾构掘进模拟方法与步骤
    3.4 数值模拟结果及盾构掘进参数影响分析
        3.4.1 右线曲线隧道开挖完成的数值模拟结果
        3.4.2 注浆压力的影响
        3.4.3 掘进速度的影响
        3.4.4 土舱压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掘进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4.2.1 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竖向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4.2.2 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4.2.3 小半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曲率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4.3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穿越建筑物数值模拟
        4.3.1 地表建筑模型的建立方法
        4.3.2 小半径曲线盾构穿越建筑物扰动分析
        4.3.2.1 建筑结构稳定性分析
        4.3.2.2 盾构扰动引起建筑结构应力分析
        4.3.3 小半径曲线隧道穿越建筑物致地表沉降的安全控制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渗流形式及渗流等效
        5.1.1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渗流的形式
        5.1.2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渗流的等效处理
    5.2 地下水渗流特性解析解
        5.2.1 基本假设
        5.2.2 计算模型
        5.2.3 保角变换
        5.2.4 边界条件
        5.2.5 土体渗流场及渗流量表达式解析解
        5.2.6 隧道衬砌的渗水量
        5.2.7 小半径曲线隧道渗流场及渗流量的解析解
        5.2.8 渗流引起的地表沉降
    5.3 数值模拟
        5.3.1 工程背景与数值模型
        5.3.2 渗流量的确定
        5.3.3 孔压分布规律及对比验证
        5.3.4 渗流导致的沉降及对比验证
        5.3.5 渗流导致的流沙管涌影响分析
    5.4 讨论
        5.4.1 覆径比影响
        5.4.2 相对渗透系数影响
        5.4.3 曲线半径的影响
    5.5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穿越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地铁施工对既有人行天桥的影响及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地铁穿越工程概述及研究现状
        1.2.1 地铁穿越工程概述
        1.2.2 国内外穿越工程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地铁穿越桥梁保护研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
    2.1 穿越工程概况
        2.1.1 新建工程概述
        2.1.2 既有人行天桥概况
        2.1.3 既有人行天桥与新建工程位置关系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2.2.1 工程地质情况
        2.2.2 水文地质情况
    2.3 工程设计施工
        2.3.1 地下水处理
        2.3.2 区间主体结构概况
        2.3.3 竖井、横通道及区间正线施工概况
    2.4 工程主要风险分析及重难点
        2.4.1 工程主要风险分析
        2.4.2 工程重难点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方案及监测数据分析
    3.1 地铁穿越工程监测方案
        3.1.1 监测对象及频率周期
        3.1.2 监测控制值及预警管理标准
        3.1.3 监测方法
        3.1.4 现场巡视方法
        3.1.5 应急处理措施
    3.2 监测数据分析
        3.2.1 竖井、横通道施工过程各监测点位沉降变化
        3.2.2 各施工阶段造成桥体沉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穿越工程数值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ABAQUS软件简介
    4.3 模拟所用ABAQUS本构模型介绍
    4.4 计算模型和参数
        4.4.1 计算模型概况
        4.4.2 计算参数和接触面条件
        4.4.3 模拟分析过程
    4.5 穿越工程结果分析
        4.5.1 监测点位
        4.5.2 穿越工程不同点位模拟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对比分析
        4.5.3 不同地下结构施工对桥体附近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沉降引起的桥体应力应变数值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桥体模型
        5.2.1 桥体模型概况
        5.2.2 模型参数
        5.2.3 模拟分析过程
    5.3 桥体应力应变分析
        5.3.1 桥体测点布置
        5.3.2 地下穿越工程施工过程桥体应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行天桥保护和支顶方案
    6.1 人行天桥保护措施
    6.2 支顶原理
    6.3 支顶方案
        6.3.1 支顶点位的选取
        6.3.2 支顶方案的确定
        6.3.3 支顶的准备
        6.3.4 支顶要求与保障措施
    6.4 支顶效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及取得科研成果

(4)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以M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相关研究
    2.2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述评
第3章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要素识别
    3.1 M项目介绍
    3.2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要素识别过程
    3.3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要素分析
    3.4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要素清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评价
    4.1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2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3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4.4 M项目盾构掘进阶段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项目风险管理改进对策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本文章节构成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2.1 人工地层冻结法概述
        2.1.1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基本原理
        2.1.2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1.3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1.4 人工地层冻结法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2 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2.2.1 矿山立井竖直冻结壁设计方法
        2.2.2 城市轨道交通水平冻结壁设计方法
    2.3 冻结法施工地表冻胀和融沉变形研究现状
        2.3.1 土体冻胀变形机理研究
        2.3.2 土体融沉变形机理研究
        2.3.3 冻胀和融沉变形预测研究
    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5.1 研究内容
        2.5.2 技术路线
3 依托工程背景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层岩性特征
        3.2.2 不良地质情况
        3.2.3 特殊岩土分布
    3.3 水文地质条件
        3.3.1 地表水
        3.3.2 地下水
        3.3.3 补给条件
    3.4 周边环境及气候
    3.5 冻结加固方案
        3.5.1 冻结壁设计
        3.5.2 冻结孔布置
        3.5.3 测温孔布置
        3.5.4 泄压孔布置
        3.5.5 其他施工设计参数
    3.6 施工效果评价
    3.7 本章小结
4 黏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初选方法研究
    4.1 前言
    4.2 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概述
        4.2.1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破裂区理论模型
        4.2.2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支护压力理论解
        4.2.3 理论差异分析
        4.2.4 适用性说明
    4.3 基于黏土地层剪切破坏理论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初选
        4.3.1 冻结壁支护压力确定
        4.3.2 冻结壁结构内力分析
        4.3.3 冻结壁设计厚度初选
    4.4 模型计算及合理性验证
        4.4.1 工程实例计算
        4.4.2 围岩破坏模式验证
        4.4.3 冻结壁支护压力验证
        4.4.4 冻结壁初选方案验证
    4.5 比较与分析
        4.5.1 与传统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4.5.2 不同地层黏聚力计算结果比较
        4.5.3 不同埋置深度计算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力学响应及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5.1 前言
    5.2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冻结壁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5.2.1 数值计算模型构建
        5.2.2 边界及初始条件生成
        5.2.3 材料模型及参数选取
        5.2.4 模拟流程说明
        5.2.5 计算结果分析
    5.3 富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比选方法研究
        5.3.1 冻结壁力学响应分析
        5.3.2 冻结壁变形规律分析
        5.3.3 冻结壁破坏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冻结法施工全过程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6.1 前言
    6.2 原状土及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6.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6.2.2 试样采集及制备
        6.2.3 试验方法及结果
    6.3 基于室内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方法
        6.3.1 数值模型构建
        6.3.2 模型参数确定
        6.3.3 计算流程说明
        6.3.4 预测结果验证
    6.4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6.4.1 冻结壁厚度的影响
        6.4.2 土体冻结温度的影响
        6.4.3 冻融土特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设计流程研究
    7.1 前言
    7.2 直墙拱形冻结壁厚度确定的完整设计流程构建
        7.2.1 地层压力计算
        7.2.2 支护压力确定
        7.2.3 设计控制层选取
        7.2.4 冻结壁平均温度
        7.2.5 原状土及冻土材料参数
        7.2.6 冻结壁厚度初选
        7.2.7 初选厚度验算与方案比选
        7.2.8 地表冻胀融沉变形预测与验算
        7.2.9 冻结壁厚度的优化选定
    7.3 工程实例应用与现场监测研究
        7.3.1 工程概况
        7.3.2 地层分布
        7.3.3 冻结壁厚度优选
        7.3.4 监测内容与方案
        7.3.5 监测结果与分析
        7.3.6 总体施工效果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设置与对路基沉降影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盾构法施工地表沉降变形研究现状
        1.2.2 土仓压力设置研究现状
        1.2.3 盾构法穿越既有设施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内容
        1.3.2 技术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合理设置理论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特征
        2.2.3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2.2.4 水文条件
    2.3 土仓压力影响因素
        2.3.1 掘进面压力
        2.3.2 盾构机自身特征
        2.3.3 周边环境
    2.4 土仓压力控制措施
        2.4.1 进土量与出土量控制
        2.4.2 仓内土体改良
        2.4.3 选择土压平衡盾构机型号
    2.5 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理论计算
        2.5.1 盾构正常掘进段土仓压力计算
        2.5.2 高铁路基附加应力计算
        2.5.3 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盾构开挖室内模型试验
    3.1 土仓压力与地表沉降的关系
    3.2 盾构开挖室内模型试验
        3.2.1 模型试验介绍
        3.2.2 模型试验准备
        3.2.3 模型试验盾构开挖地表沉降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穿连镇铁路数值计算
    4.1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理论
    4.2 模型建立
        4.2.1 基本假定
        4.2.2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2.3 数值计算参数
        4.2.4 数值计算施工过程
    4.3 盾构下穿高铁路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3.1 模拟与实测对比
        4.3.2 不同土仓压力路基变形规律
        4.3.3 不同路基高度路基变形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盾构下穿连镇铁路监测数据分析
    5.1 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5.2 盾构下穿连镇铁路现场监测方案
        5.2.1 监测项目
        5.2.2 监测方法
        5.2.3 监测警戒值
        5.2.4 监测频率
    5.3 监测数据分析
        5.3.1 土仓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5.3.2 横断面路基沉降数据分析
        5.3.3 纵向路基沉降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铁隧道施工中土层沉降影响研究现状
        1.3.2 地铁隧道施工中邻近管线沉降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2 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影响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盾构法概述
        2.2.1 盾构法简介
        2.2.2 盾构法优缺点
    2.3 盾构法施工引起地层沉降影响因素
    2.4 管线受力机理分析
        2.4.1 径向应力
        2.4.2 纵向应力
        2.4.3 环向应力
    2.5 本章小结
3 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规律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FLAC3D简介
    3.3 本构模型
        3.3.1 线弹性模型
        3.3.2 摩尔-库伦模型
    3.4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3.4.1 建模分析
        3.4.2 基本假定
        3.4.3 确定计算参数
        3.4.4 确定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3.4.5 管-隧空间相对位置
        3.4.6 模型监测布置
    3.5 计算结果分析
        3.5.1 地表沉降分析
        3.5.2 管线沉降分析
        3.5.3 管线与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影响因素及监测防控措施
    4.1 引言
    4.2 管线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4.2.1 管线材质不同对管线沉降的影响
        4.2.2 管线直径不同对管线沉降的影响
        4.2.3 管线埋深不同对管线沉降的影响
    4.3 管线监测布置
        4.3.1 监测目的
        4.3.2 监测对象
        4.3.3 监测设计原则
        4.3.4 监测方法
    4.4 管线防控措施
        4.4.1 管线探查措施
        4.4.2 管线控制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双线盾构侧穿桥梁桩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地层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盾构研究现状
        1.2.2 盾构侧穿桥梁桩基变形研究现状
        1.2.3 盾构侧穿地表及桥梁桩基的施工监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潜高区间概况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2.1 潜高区间工程地质
        2.2.2 潜高区间水文地质
    2.3 潜高区间盾构侧穿桥桩场地概况
        2.3.1 施工场地概况
        2.3.2 试验段及掘进参数控制
        2.3.3 施工现场桩基布置
    2.4 潜铁区间施工质量控制
        2.4.1 隧道施工量测
        2.4.2 管片控制
        2.4.3 施工中质量控制
        2.4.4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2.5 本章小结
3 盾构侧穿桥梁桩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3.1 Midas/GTS有限元数值模拟简介
        3.1.1 土体本构关系
        3.1.2 Midas/GTS简介
    3.2 模型的建立
        3.2.1 工程简介
        3.2.2 数值模型
        3.2.3 计算模型参数确定
        3.2.4 盾构施工阶段
        3.2.5 施工单元模拟
    3.3 结果分析
        3.3.1 桩基测点编号
        3.3.2 施工完成时桩基水平位移分析
        3.3.3 施工全过程桩基水平位移分析
        3.3.4 承台竖向位移施工全过程分析
        3.3.5 桩身内力分析
        3.3.6 地表沉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盾构侧穿桥梁桩基施工监测
    4.1 监测目的和意义
        4.1.1 监测目的
        4.1.2 监测意义
    4.2 监测方案设计
        4.2.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和观测
        4.2.2 测点布置
        4.2.3 地表沉降监测
        4.2.4 管片结构的水平、竖向位移和净空收敛
        4.2.5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和裂缝监测
    4.3 监测数据分析
        4.3.1 桥桩的竖向位移
        4.3.2 地表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4 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4.4.1 桥桩竖向位移的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值对比
        4.4.2 桥桩竖向位移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值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常州地铁2号线盾构上跨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盾构发展现状
        1.2.2 隧道盾构引起土体扰动变形研究现状
        1.2.3 隧道近接施工分类及分区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隧道近接施工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盾构施工引起土体扰动及既有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2.1 围岩压力的计算分析
        2.1.1 工程类比法
        2.1.2 理论估算法
        2.1.3 现场测量法
    2.2 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机理
    2.3 夹层土体的作用机理
        2.3.1 夹层土体的概念与作用
        2.3.2 夹层土体对近接施工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盾构上跨地铁隧道施工的现场监测原则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地质条件
    3.2 盾构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3.2.1 工程特点
        3.2.2 施工对策
        3.2.3 土压平衡法原理
        3.2.4 隧道盾构施工总流程
    3.3 现场监测
        3.3.1 现场监测的目的
        3.3.2 现场监测的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盾构上跨既有隧道施工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4.2 MIDAS GTS软件介绍
        4.2.1 MIDAS GTS背景介绍
        4.2.2 MIDAS GTS特点介绍
    4.3 MIDAS GTS建模与分析
        4.3.1 模型建立
        4.3.2 材料本构及其参数选取
        4.3.3 施工参数选取
        4.3.4 施工工况模拟
    4.4 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
        4.4.1 地表变形分析
        4.4.2 周边地层变形分析
        4.4.3 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
        4.4.4 盾构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水平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盾构上跨施工风险研究
    5.1 引言
    5.2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5.2.1 建设单位职责
        5.2.2 项目管理层职责
        5.2.3 项目实施层职责
    5.3 新建隧道施工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
        5.3.1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建议
        5.3.2 控制地层变位的施工措施
        5.3.3 施工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5.4 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措施
        5.4.1 地层预加固措施
        5.4.2 施工控制措施
        5.4.3 应急抢险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青岛地铁4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 地铁施工风险的概述
        2.1.1 风险的定义和构成
        2.1.2 风险的基本特征
        2.1.3 地铁施工风险的一般特点
    2.2 地铁施工风险管理
        2.2.1 地铁施工风险管理概述
        2.2.2 地铁施工风险管理流程
    2.3 地铁盾构法施工概述
        2.3.1 盾构法概述
        2.3.2 地铁盾构施工及其风险的独特性
        2.3.3 地铁盾构施工流程
第3章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识别思路
        3.1.1 风险识别的依据和原则
        3.1.2 青岛地铁4 号线盾构施工风险识别的思路简述
    3.2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因素识别过程
        3.2.1 基于地铁施工风险发生机理的因素识别
        3.2.2 基于地铁施工事故统计的风险因素识别
        3.2.3 基于盾构施工流程的风险因素识别
        3.2.4 基于类似工程经验的风险因素识别
    3.3 基于SHEL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SHEL模型的概述及适用性
        3.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3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基于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4.1.1 AHP-粗糙集理论组合赋权的适用性分析
        4.1.2 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2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组合赋权的确定模型
        4.2.1 AHP确定主观权重
        4.2.2 粗糙集理论确定客观权重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4.3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4.3.1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等级的界定
        4.3.2 确定评价对象、指标集和等级的空间
        4.3.3 确定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
        4.3.4 确定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矩阵
        4.3.5 置信度识别准则及等级排序
第5章 基于九水东路站~静港路站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5.1 工程项目概况
        5.1.1 盾构区间的工程简介
        5.1.2 盾构区间的施工条件
        5.1.3 盾构机选型
        5.1.4 盾构区间的施工难点
    5.2 青岛地铁4 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评价
        5.2.1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
        5.2.2 未确知测度矩阵的计算及综合评价
    5.3 青岛地铁4 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控制策略
        5.3.1 评价结果分析
        5.3.2 风险控制措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一 青岛地铁4 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 青岛地铁4 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三 决策数据汇总

四、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盾构隧道穿越河流沉降控制及对环境影响研究[D]. 缪愔斓. 常州大学, 2021(01)
  • [2]小半径曲线隧道下穿建筑物引起地面沉降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 魏浩. 常州大学, 2021(01)
  • [3]地铁施工对既有人行天桥的影响及保护方案研究[D]. 李朝成.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以M项目为例[D]. 徐国良. 山东大学, 2021(11)
  • [5]城市轨道交通联络通道冻结壁厚度优选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 郑立夫.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盾构下穿高铁路基土仓压力设置与对路基沉降影晌研究[D]. 耿坤.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7]地铁隧道施工中垂直燃气管线沉降规律研究[D]. 任恒.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8]双线盾构侧穿桥梁桩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地层沉降规律研究[D]. 郝美丽.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9]常州地铁2号线盾构上跨既有隧道的变形影响研究[D]. 王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10]青岛地铁4号线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孙斐.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