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不良反应研究

青霉素不良反应研究

一、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涂丽萍,陈全华[1](2021)在《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旨在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本院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38例为研究样本,全面分析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所涉及的青霉素类抗生素种类共计5种,其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不良反应18例,位居第1位;青霉素钠致不良反应9例,位居第2位;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5例,位居第3位。具体用药途径包括5类: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静滴以及口服。其中口服发生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静滴;再次为静脉注射。结论: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因此,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当结合临床特点以及药物特征精准用药,以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实现科学、精准用药,促使疾病转归。

孙庆[2](2021)在《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特点以及规律,以为患者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不良反应展开药学分析工作,以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用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提供依据。结果临床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就不良反应药物类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8种;分别集中于阿莫西林、青霉素钠、美洛西林钠、青霉素V钾片、氨苄西林胶囊、哌拉西林钠、阿洛西林钠以及氨苄西林钠几方面;对应比例分别为42例(42.00%)、16例(16.00%)、13例(13.00%)、7例(7.00%)、6例(6.00%)、3例(3.00%)、2例(2.00%)以及1例(1.00%);临床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方式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口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注以及皮下注射几方面;对应比例分别为50例(50.00%)、41例(41.00%)、5例(5.00%)、3例(3.00%)以及2例(2.00%);临床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后表现出的系列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恶心以及腹泻呕吐、心跳加快、尿痛尿血以及肾炎、皮炎以及水肿、烦躁以及头痛、咳嗽、白细胞数量减少,对应比例分别为27例(27.00%)、8例(8.00%)、4例(4.00%)、33例(33.00%)、14例(14.00%)、6例(6.00%)以及1例(1.00%)。结论临床针对患者在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存在一定概率表现出系列并发症现象,对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要就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用量进行合理控制,将不良反应充分减少,从而提高抗生素用药安全性,实现用药患者有效预后,对其病情快速康复发挥促进作用,体现药物应用价值。

吴月娥[3](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PK/PD模型引导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新生儿群体已经成为超说明书用药的“重灾区”,大多数研究表明住院新生儿至少有一次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超过90%。抗感染药物是临床最常见的处方,70%以上的住院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接受了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抗感染药物也是最容易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品种。败血症是新生儿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主要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超说明用药不仅无法保证药物疗效,更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超说明用药的直接原因是药品说明书中新生儿“用药信息”不足,而根本原因是新生儿难以开展临床试验导致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在药物报批和审评中的缺席。为加速儿童药物的研发,规范儿童药物的应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0年发布了文件《真实世界证据支持儿童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和《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等,鼓励应用真实世界数据、模型技术等促进儿童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并开展了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规范与增补工作。本研究旨在开展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模型引导的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补充新生儿数据,为疾病治疗提供药物剂量方案,明确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和PK/PD模型引导的给药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为儿童药品说明书增补合理剂量用法,完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提供思路,从而改善儿科常用药物的超说明书使用现状。第一部分 基于PK/PD模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与剂量优化研究目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sepsis,EOS)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被定义为发生于出生后72h内的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新生儿出生后机体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因而EOS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实验室指标不灵敏、不特异,缺乏特异的诊断标志物,此外血培养出结果慢、阳性率低,这些特殊性共同增加了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对于EOS的治疗,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为青霉素类联合氨基糖苷类,然而我国EOS病原菌和药敏情况与其他国家地区存在差异,且我国6岁以下患儿禁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这导致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普遍应用。然而大多数抗感染药物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缺乏安全有效的EOS剂量方案。因此本部分研究以临床实践中抗感染药物超说明书使用的数据为切入点,系统分析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在新生儿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其在EOS患者中的基于PK/PD模型的优化剂量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研究。纳入临床使用阿洛西林或阿莫西林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新生儿,采用机会采血法进行样本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以及通过NONMEM软件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进行剂量方案的优化。另外应用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文献中报道的成熟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技术得到优化剂量方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使用阿洛西林治疗的患儿95名,共167个血药浓度被用来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阿洛西林浓度范围从低于定量下限到397.2μg/mL。具有一级消除特征,协变量为当前体重、出生体重和日龄的一室模型可以最好地描述阿洛西林在新生儿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阿洛西林清除率中位值为0.13 L/h/kg。研究共纳入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患儿187名,共224个血药浓度被用来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浓度范围从低于定量下限到73.6 μg/mL。具有一级消除特征,协变量为当前体重、日龄和胎龄的二室模型可以最好地描述阿莫西林在新生儿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阿洛西林清除率中位值为0.25L/h/kg。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阿洛西林和阿莫西林进行剂量模拟,已发表的模型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进行剂量模拟,得到的优化剂量方案为:阿洛西林,100 mg/kg,q8h;哌拉西林,80 mg/kg,q8h;头孢噻肟,50 mg/kg,q12h;阿莫西林,25 mg/kg,q12h。结论:本研究分别建立了阿洛西林和阿莫西林在新生儿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基于PK/PD模型的优化剂量方案。第二部分基于PK/PD模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优化剂量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目的:在药品说明书中,EOS给药方案的缺失归咎于抗感染药物在EOS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的缺失。第一部分研究通过对抗感染药物超说明书使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补充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并得到了基于PK/PD模型的优化剂量方案,然而对于基于PK/PD模型的优化剂量方案在临床实践中治疗EOS的有效性却不得而知。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对基于PK/PD模型的抗感染药物优化剂量方案进行临床有效性研究,评估其有效性,明确基于PK/PD模型的给药方案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研究。本研究纳入EOS患儿,应用基于PK/PD模型的剂量方案:阿洛西林,100 mg/kg,q8h;呱拉西林,80mg/kg,q8h;头孢噻肟,50mg/kg,q12h;阿莫西林,25 mg/kg,q12h。有效性指标包括临床治疗失败率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达标率。同时本研究也评估患儿抗感染药物治疗周期、出生后开始抗感染治疗的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分别有45、75、49和51名患儿完成了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治疗,被纳入有效性分析。从临床角度看,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的临床治疗失败率分别为2.2%(n=l)、10.7%(n=8)、16.3%(n=8)和2.0%(n=1);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PD达标率分别为95.6%(n=43)、85.3%(n=64)、95.9%(n=47)和 100.0%(n=51),均高于85%。药物平均治疗周期为98-180小时,且均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抗感染治疗。结论:本研究证实了 PK/PD模型引导的给药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抗感染药物基于PK/PD模型的优化剂量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EOS。第三部分 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大数据研究目的:新生儿超说明书用药不仅难以保证药物治疗效果,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据研究报道,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人,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是成人的4倍,而新生儿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大多数都缺乏安全性信息,这给临床安全用药埋下了隐患。临床试验往往由于样本量小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安全性数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在新生儿中开展真实世界大数据研究,分析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中的使用情况,补充其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数据。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大数据研究,通过山东省云健康大数据平台,获取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2012-2019年日龄≤91天、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住院患儿的电子医疗记录,排除严重先天畸形、经历手术的患儿数据。抓取人口统计学数据、用药数据以及用药期间的安全性数据,分析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和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分析了新生儿中10种常见抗感染药物(阿莫西林、头孢他啶、美洛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美罗培南、青霉素、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的使用情况,包含了 6家医疗单位,8232名患儿。使用阿莫西林的患儿最多,占31.1%,其次是头孢他啶(23.0%)和美洛西林(18.1%);青霉素、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使用不足2%。根据WHO《儿童基本药物清单》分级标准,Access组、Watch组和Reserve组的抗感染药物总比例分别为43%、56%和1%。Watch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近三年其比例均超过70%。此外本研究完成了 10种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评估,补充了安全性数据。结果发现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8.23%-24.7%,均列于10种抗感染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的首位。其他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如皮疹、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增多症也较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1.89%-7.86%、0.86%-13.94%、0.37%-2.22%、0.37%-1.29%和 0.29%-5.92%。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新生儿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补充了 10种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数据,为临床新生儿抗感染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刘满顺[4](2021)在《展青霉素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展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因展青霉素污染引起的苹果汁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苹果汁中的展青霉素含量不仅是判断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苹果汁出口的贸易壁垒,因此展青霉素污染控制对苹果产业发展和打破我国苹果汁出口贸易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吸附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且有效的控制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传统方法多以活性炭和大孔树脂吸附为主,但往往存在展青霉素吸附效率低和分离去除步骤繁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满足果汁实际应用体系对吸附剂的选择性需求,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吸附剂,并通过系统的吸附试验和体内外毒性试验综合评价了三者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去除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UiO-66(NH2)表面功能化的纳米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吸附行为探究。为了增加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基团从而提高吸附性能,本文以性质稳定的UiO-66(NH2)纳米颗粒为基底通过表面负载金纳米颗粒及半胱氨酸修饰,合成了UiO-66(NH2)@Au-Cys纳米吸附剂。表征结果表明经半胱氨酸修饰增加了该吸附剂表面与展青霉素结合的-COOH、-NH2和-OH。通过系列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探究了其对展青霉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其对展青霉毒素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理论计算得知其对展青霉素的最大吸附量为4.38μg/mg,与微生物吸附剂相比,UiO-66(NH2)@Au-Cys对展青霉素的吸附量提高了10倍,同时吸附时间也从20 h缩短至3.5 h。(2)表面改性硅藻土后吸附剂对展青霉素吸附行为探究。为了克服纳米吸附剂的分离去除困难,以果汁过滤助剂硅藻土为基底,通过其表面包覆巯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SH)纳米片制备得到了微米吸附剂GO-SH/diatomite,其中GO-SH纳米片提供的活性基团有利于提高传统硅藻土对展青霉素的吸附性能,硅藻土基底方便了GO-SH纳米片的分离去除。系列表征结果表明GO-SH和硅藻土结合稳定,该吸附剂表面具有丰富的-COOH、-OH和-SH。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及模型拟合得知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其对展青霉素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0.68μg/mg。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量不仅显着优于微生物吸附剂和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剂且比其他已报道的含巯基吸附剂高出2-10倍不等。(3)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吸附行为探究。为了简化粉末状吸附剂分离步骤,进一步提高吸附剂的可操作性和吸附性能,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烯亚胺(PEI)化学交联形成的凝胶为载体,通过优化GO-SH掺入量设计合成了复合气凝胶(GO-SH doped aerogel)。系列表征结果显示在GO-SH添加量为0.04%时,该气凝胶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和展青霉素吸附性能,GO-SH纳米片包覆在气凝胶纤维骨架的表面,这不仅有利于GO-SH对展青霉素吸附而且方便其分离操作。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试验结果表明,GO-SH的掺入增强了气凝胶对展青霉素亲和力,提高了GO-SH doped aerogel吸附性能。吸附试验结果表明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且该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其对展青霉素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4.75μg/mg。该气凝胶对展青霉素的吸附量分别比上述UiO-66(NH2)@Au-Cys和GO-SH/diatomite高出约5倍和2.5倍。(4)吸附剂在苹果汁中应用的可行性评价。以展青霉素去除效率、吸附剂残留量及苹果汁品质变化为参考评价了UiO-66(NH2)@Au-Cys、GO-SH/diatomite和GO-SH doped aerogel去除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UiO-66(NH2)@Au-Cys、GO-SH/diatomite和GO-SH doped aerogel在5 h内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87%、90%和89%,经三者处理后苹果汁中的展青霉素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规定的最高限量;由于GO-SH/diatomite和GO-SH doped aerogel性质稳定且颗粒较大,易分离去除,故二者在苹果汁中无残留,而UiO-66(NH2)@Au-Cys颗粒较小无法完全去除,其残留量为0.12μg/m L。三种吸附剂处理前后对苹果汁关键品质指标无显着变化。(5)吸附剂的安全性评价。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和体内急性毒性试验综合评价了UiO-66(NH2)@Au-Cys、GO-SH/diatomite和GO-SH doped aerogel的安全性。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在苹果汁中的正常使用剂量无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均高于90%。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比正常使用量高500倍的吸附剂对小鼠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等无不良影响。以上结果说明UiO-66(NH2)@Au-Cys、GO-SH/diatomite和GO-SH doped aerogel具有很好展青霉素吸附性能和安全性,能够在苹果汁中应用。本文设计的三种不同种类的吸附剂,不仅为苹果汁中展青霉素高效吸附去除提供了多种选择,也为后续展青霉素吸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张洁[5](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肉果草(Lancea tibetica)是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肉果草属(Lancea)植物。现阶段对肉果草主要研究是化学成分和对肿瘤治疗作用机制,关于抗菌抗炎研究以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分析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HPLC指纹图谱与抑菌的谱效关系,结合Perason成分-活性相关性分析,以及体外抗菌试验等方法进行抗菌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得到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进行肉果草治疗细菌性肺炎作用机制研究。最终将所筛选抗菌活性成分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初步分析联合用药作用机制对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作用。为更深入的研究肉果草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超声-微波提取肉果草有效成分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60 g/m L,提取时间为80 min,微波功率为400 W,此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33.81%。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中,肉果草的活性成分可以较好富集于三相萃取后的中相和上相,有效抗菌活性成分有芹菜素、齐墩果酸和熊果酸。(2)根据TCMIP数据库和ETCM数据库筛选得到肉果草主要的活性成分有34种。针对治疗细菌性肺炎,得到肉果草中有效抗菌活性成分有10种,其中芹菜素具有很高的抗菌效果。(3)通过体外联合抗菌成分用药的试验发现,青霉素与齐墩果酸、熊果酸、芹菜素三种活性成分按不同比例联合用药,实现了抑制细菌生长的预期结果,比起单独使用抗生素抑菌效果要好,同时起到了广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为肉果草抗菌消炎药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对促进肉果草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天然药物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玉素甫·托合提[6](2021)在《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3种含铋剂不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上消化道症状不适行胃镜检查和13C-UBT的患者2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组70例;A组(阿莫西林、四环素、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B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C组(四环素、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疗程共14天;治疗后1周、2周、4周电话随访;治疗14天后停药至少4周再次复查13C-UBT,并比较3组的根除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经济效益;结果:A组平均年龄(41.77±15.24)岁,男性35例,女性35例;B组平均年龄(44.89±13.65)岁,男性34例,女性36例;C组平均年龄(47.44±13.57)岁,男性37例,女性33例,各组间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根除率85.07%(57/67)、不良反应发生率8.96%(6/67)、症状缓解率91.04%(61/67);B组根除率86.96%(60/69)、不良反应发生率11.59%(8/69)、症状缓解率92.75%(64/69);C组根除率90.63%(58/64)、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12/64)、症状缓解率85.94%(55/64)。3组的根除率(χ2=0.950,P=0.622)、不良反应发生率(χ2=2.961,P=0.228)、症状缓解率(χ2=1.836,P=0.399)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成本-效果分析显示,A组476.10元、B组457.23元、C组391.13元,其中C组单位效果成本最低。结论:3种方案根除率均高于85%,在无法进行Hp培养和耐药性检测地区,经验性选择这3种四联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呋喃唑酮联合四环素方案具有更高的Hp根除率,而且成本更低,适合于Hp初次根除治疗,亦适合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的Hp根除治疗。虽然3种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临床观察分析来看,仍需根据个体情况慎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潘轩超[7](2020)在《基于聚类分析的药物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一种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它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上市后药品的ADR监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药物警戒工作的重中之重。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利用各种信号检测方法来挖掘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及时进行风险预警,针对单个的药品和单个的不良反应,对药品类的信号挖掘研究缺乏,而从ADR视角挖掘药品风险分类和分级的研究更是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药品风险评估方法来挖掘药品风险等级分类及药品类的关键特征,以期为我国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选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2010年到2011年的ADR监测数据中的76种抗生素所引起的共400种的不良反应为研究数据,结合WHO-ART不良反应术语集和药品说明书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取报告类型(一般、严重)、药品类别、药品名称、不良反应名称等记录属性值作为实验数据集。(1)信号检测方法研究:研究主流的信号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我国ADR监测数据,经过比较分析,选择PRR、IC、二元值方法作为本研究的信号检测方法,并将预处理所得数据集分别以三种方法建立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VSM),然后使用肘部法则确定各种信号检测方法的最佳聚类数。(2)聚类算法应用研究:根据选取的ADR监测数据的特点,以药品名称为对象,以药品不良反应为特征,使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分别基于三种信号检测方法对抗生素药品进行实验仿真,并将药品划分为三类。然后设计并使用分类正确率评价函数确定PRR方法为最佳信号检测方法。(3)风险分级评价研究:提出了一种以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计分的损伤指数,基于计算三类抗生素药品的损伤指数值得出了相应的风险等级,并通过各风险等级药品中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数量,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等信息验证了结果的可信性。(4)风险特征提取研究:以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提取各类别的排名前10的关键不良反应特征并基于WHO-ART关联累及系统-器官进行各类别的风险评估,进一步验证了风险特征与风险等级的对应正确。本文以我国ADR监测数据中的抗生素药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聚类分析和特征提取技术实现了基于ADR的药品风险分级和风险特征识别,为建立药品风险分级机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也为我国ADR监测报告数据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杨,景涛[8](202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患儿64例,分析所有患儿使用的药物种类及剂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症状。结果因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有28例(43.75%);使用头孢类药物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症状的患儿36例(56.25%);其中因口服药剂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8例(12.50%);使用注射类药剂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56例(87.5%)。用药12 h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有36例,占56.25%,用药13~24 h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有25例,占39.06%,用药25~36 h出现迟发型不良反应的患儿有3例,占4.68%,患儿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分布在用药12 h后。64例患儿主要症状有腹泻17例,占26.56%;呕吐8例,占12.50%;皮疹39例,占60.94%。患儿的迟发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为主。结论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皮试阴性患儿,在用药12 h后仍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在患儿用药后进行观察,以此防止患儿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

李佳[9](2020)在《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住院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类型和用药不合理类型。结果在表1研究结果中,药物联用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最高、占58.00%,其次为用法以及用量不合理、占20.00%,溶媒不合理占12.00%,重复用药占10.00%,其中住院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分类百分比具有显着差异(P <0.05);在100例患者中,其中全身性反应40例、所占比为40.00%;低血压患者30例、所占比为30.00%;肝肾受损患者20例、所占比为20.00%;尿潴留患者10例、所占比为10.00%,其中不良反应以全身性反应较为常见,各个不良反应类型所占比具有显着差异(P <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易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发生不良反应,以全身性反应为主。

张传洲[10](2020)在《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探讨引起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集中监测患儿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探究关于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保障儿童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根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儿童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预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三甲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患儿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监测期内不良反应涉及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和累及器官或系统的情况。第二部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儿童医学中心使用过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登记,统计分析患儿信息、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检验指标等,探究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因素。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监测患儿4998例,发生不良反应288例。其中男童174例(占60.42%),女童114例(占39.58%)。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前三位为抗菌药物170例(53.80%)、中成药60例(18.99%)、抗肿瘤药物36例(11.39%),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共168例,占58.33%),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疹、皮炎等;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66例,占22.92%),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第二部分:在研究期内共监测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患儿528例。其中男童310例,女童218例,年龄最小的30天,最大的14岁,平均年龄为5.40±3.30岁。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72例,占13.64%,其中有14例患儿对两种药物有过敏史情况。对用药频次进行分类,每日二次(bid)给药的有388例,占77.5%,每12小时一次(q12h)给药的有130例,占22.5%,每8小时一次(q8h)给药的有10例。用药疗程6天和7天的各为80例,与儿童肺炎标准化疗程相符合。330例(占60.61%)患儿为单独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98例(占39.39%)患儿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其他抗菌药合并用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有316例,溶媒剂量大多为100m L(274例),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有144例,溶媒剂量以100m L为主;136例用于肺部感染,以治疗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为主有358例。发生不良反应46例,不良反应率为8.68%。46例不良反应中,男童26人,女童20人。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2岁,平均年龄5.13±3.52岁。最短在用药后2min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长为4天。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例、消化系统损害6例、全身颤抖及寒战4例。统计分析表明,患儿既往过敏史和治疗过程种合并用药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不良反应以静脉给药多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疹、皮炎等。2.引起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居多,占53.80%,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发生率最高。中成药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较大比重,分别为18.99%和11.39%。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发生不良反应与药物过敏史和合并用药相关,与性别、年龄、用法用量、溶媒、生化指标等相关性小。提示在儿童用药过程应加强患儿过敏史询问,减少合并用药数量。

二、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种类情况
    2.2 青霉素类抗生素具体使用方式
3 讨论
    (1)过敏。
    (2)赫氏反应以及治疗矛盾。
    (3)双重感染。
    (4)毒性反应。
    (5)大剂量应用青霉素钠可能引发心衰。

(2)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抗生素药物类型分析
    2.2 用药方式分析
    2.3 不良反应症状分析
3 讨论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PK/PD模型引导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新生儿患者广泛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
    2 真实世界数据和PK/PD模型助力新生儿药物研发与合理应用
        2.1 真实世界数据扩大新生儿群体数据源
        2.2 PK/PD模型引导的设计减少新生儿临床试验阻力
    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意义
第一章 抗感染药物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献综述
    1 背景介绍
    2 群体药代动力学
    3 有效性
    4 安全性
    5 结论
第二章 基于PK/PD模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与剂量优化研究
    1 背景介绍
        1.1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概述
        1.2 抗感染药物的经验性治疗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纳入排除标准
        3.3 药物剂量方案
        3.4 生物样本采集与信息记录
        3.5 血药浓度的测定
        3.6 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7 剂量模拟与优化
    4 研究结果
        4.1 阿洛西林群体药代动力学和剂量优化
        4.2 阿莫西林群体药代动力学和剂量优化
        4.3 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基于文献数据的剂量优化
    5 讨论
第三章 基于PK/PD模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优化剂量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
    1 背景介绍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纳入排除标准
        3.3 药物剂量方案
        3.4 生物样本采集与信息记录
        3.5 血药浓度的测定
        3.6 PD达标率计算
        3.7 临床有效性
    4 研究结果
        4.1 阿洛西林优化剂量方案治疗EOS的有效性
        4.2 阿莫西林优化剂量方案治疗EOS的有效性
        4.3 哌拉西林优化剂量方案治疗EOS的有效性
        4.4 头孢噻肟优化剂量方案治疗EOS的有效性
    5 讨论
第四章 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大数据研究
    1 背景介绍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数据源和数据脱敏
        2.4 数据抓取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人群
        3.2 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3.3 不良事件发生率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4)展青霉素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展青霉素概述
        1.1.1 展青霉的产生
        1.1.2 展青霉素理化性质
        1.1.3 展青霉素的毒性及限量
    1.2 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1.2.1 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来源
        1.2.2 苹果汁中展青霉素污染现状
    1.3 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控制方法
        1.3.1 物理方法
        1.3.2 化学方法
        1.3.3 生物方法
    1.4 新型展青霉素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分子印迹的吸附剂
        1.4.2 基于磁性分离的吸附剂
        1.4.3 基于官能团改性的吸附剂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展青霉素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2.2.2 UiO-66(NH_2)@Au-Cys的合成方法
        2.2.3 UiO-66(NH_2)@Au-Cys的表征方法
        2.2.4 UiO-66(NH_2)@Au-Cys对展青霉素吸附试验
        2.2.5 展青霉素含量测定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UiO-66(NH_2)@Au-Cys的表征结果
        2.3.2 UiO-66(NH_2)@Au-Cys对展青霉素的吸附条件优化
        2.3.3 UiO-66(NH_2)@Au-Cys对展青霉素的等温吸附模型
        2.3.4 UiO-66(NH_2)@Au-Cys对展青霉素的吸附热力学
        2.3.5 UiO-66(NH_2)@Au-Cys对展青霉素的吸附热力学
    2.4 小结
第三章 表面改性的硅藻土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3.2.2 GO-SH/diatomite的合成方法
        3.2.3 GO-SH/diatomite的表征方法
        3.2.4 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试验
        3.2.5 GO-SH/diatomite重复利用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O-SH/diatomite的表征结果
        3.3.2 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条件优化
        3.3.3 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等温吸附模型
        3.3.4 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动力学
        3.3.5 GO-SH/diatomite对展青霉素的吸附热力学
        3.3.6 GO-SH/diatomite重复利用及稳定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复合气凝胶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4.2.2 GO-SH doped aerogel的合成方法
        4.2.3 GO-SH doped aerogel的表征方法
        4.2.4 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吸附试验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O-SH doped aerogel的表征结果
        4.3.2 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吸附条件优化
        4.3.3 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等温吸附模型
        4.3.4 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吸附动力学
        4.3.5 GO-SH doped aerogel对展青霉素的吸附热力学
    4.4 小结
第五章 吸附剂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吸附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5.2.2 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去除方法
        5.2.3 苹果汁品质指标检测方法
        5.2.4 苹果汁中吸附剂残留分析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苹果中展青霉素的去除效率
        5.3.2 吸附剂在苹果汁中的残留情况
        5.3.3 吸附前后苹果汁品质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吸附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6.2.2 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6.2.3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6.2.4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6.2.5 小鼠脏器分析
        6.2.6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6.3.2 小鼠体重变化情况
        6.3.3 小鼠摄食及饮水变化情况
        6.3.4 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6.3.5 小鼠脏器变化情况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性肺炎研究进展
        1.1.1 发展趋势
        1.1.2 现代医学的对策
        1.1.3 不足之处
    1.2 肉果草概述
        1.2.1 形态特征
        1.2.2 分布及研究区域概况
        1.2.3 肉果草功效及药理研究进展
    1.3 网络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1.3.1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3.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高效液相谱效关系筛选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肉果草干粉的制备
        2.3.2 超声-微波提取肉果草有效成分
        2.3.3 肉果草有效部位分离
        2.3.4 肉果草有效部位抗菌效果筛选
        2.3.5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建立
        2.3.6 Pearson成分-活性相关性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超声-微波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4.2 响应曲面实验
        2.4.3 不同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结果
        2.4.4 高效液相方法学考察
        2.4.5 高效液相实验结果
        2.4.6 Pearson成分-活性相关性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肉果草主要活性成分库
        3.3.2 选取细菌性肺炎—肉果草共有靶点
        3.3.3 细菌性肺炎—肉果草共有靶点的PPI网络构建
        3.3.4 GO富集与KEGG通路的共同靶点分析
        3.3.5 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构建
    3.4 小结
第四章 肉果草活性成分联合抗生素体外抑菌试验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抗菌药物原液的制备
        4.3.2 MH肉汤培养基的制备
        4.3.3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4.3.4 1%的TTC染色液的配制
        4.3.5 关于实验菌种的确定
        4.3.6 菌液的配制
    4.4 实验步骤
        4.4.1 单药MIC(最低浓度)的测定
        4.4.2 青霉素与其中一种药物联合的抑菌效果测定
        4.4.3 青霉素与其中两种药物联合的抑菌效果测定
        4.4.4 青霉素与三种药物共同联合的抑菌效果测定
    4.5 实验结果
        4.5.1 不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确定
        4.5.2 青霉素与其中一种药物联合的抑菌效果
        4.5.3 青霉素与其中两种药物联合的抑菌效果
        4.5.4 青霉素与三种药物共同联合的抑菌效果
        4.5.5 四种药物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终止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收集资料
        3.1.1 主要药品、仪器及试剂
        3.1.2 检测方法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方案
        3.4 病例记录与随访
        3.5 复查
        3.6 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基于聚类分析的药物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现状
    2.2 信号检测方法
    2.3 聚类方法
    2.4 基于肘部法则的聚类数选择
    2.5 信号检测方法的确定
    2.6 药物风险分级
    2.7 不良反应特征提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3.1 实验数据源与数据集
    3.2 信号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类分析与药物风险评估
    4.1 常见信号检测方法的筛选
    4.2 聚类数量的确定
    4.3 聚类处理结果
        4.3.1 基于PRR方法的聚类结果
        4.3.2 基于IC方法的聚类结果
        4.3.3 基于二元值方法的聚类结果
    4.4 基于评价函数的信号检测方法确定
    4.5 基于损伤指数的风险分级结果
    4.6 聚类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特征提取
    5.1 基于TF-IDF算法的风险特征提取
    5.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药物种类及剂型
    2.2 迟发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
    2.3 迟发型不良反应症状
3 讨论

(9)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用药不合理情况:
    2.2 不良反应类型:
3 讨论

(10)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预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年龄分段
        1.5 排除标准
        1.6 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1.7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1.8 其他
    2 结果
        2.1 住院患儿基本情况
        2.2 发生不良反应患儿情况
        2.2.1 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
        2.2.2 过敏史
        2.2.3 原患疾病
        2.2.4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
        2.2.5 引起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
        2.2.6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临床表现
        2.2.7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
        2.2.8 不良反应发生与季节关系
        2.2.9 不良反应的转归
    3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合理用药的判断标准
        1.5 统计分析方法
        1.6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性别及年龄
        2.1.2 过敏史
        2.2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临床使用情况
        2.2.1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品规
        2.2.2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用法、用量情况
        2.2.3 给药疗程
        2.2.4 合用其他抗菌药物
        2.2.5 溶媒及其容量
        2.2.6 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前患儿体温
        2.2.7 抗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2.2.8 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2.3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2.3.1 .发生不良反应一般资料
        2.3.2 不良反应药物用法用量
        2.3.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3.4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2.3.5 不良反应患儿用药原因分析
        2.3.6 不良反应患儿合并用药分析
        2.3.7 不良反应患儿过敏史分析
        2.3.8 不良反应患儿体重分析
        2.3.9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
        2.3.10 不良反应处理结果及转归情况
        2.4 单因素分析
        2.4.1 一般因素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2.4.2 药物因素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2.4.3 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2.5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四、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分析[J]. 涂丽萍,陈全华. 北方药学, 2021(08)
  • [2]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J]. 孙庆. 中外医疗, 2021(19)
  •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PK/PD模型引导的β-内酰胺类药物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 吴月娥. 山东大学, 2021(10)
  • [4]展青霉素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评价[D]. 刘满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果草抗菌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洁.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6]3种不同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D]. 玉素甫·托合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7]基于聚类分析的药物风险评估[D]. 潘轩超.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王杨,景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24)
  • [9]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李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7)
  • [10]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传洲.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青霉素不良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