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Visual Basic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一、Visual Basic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玲[1](2021)在《《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传媒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类已经进入了多模态发展的时代。过去单一模态的表达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交际活动,因此需要结合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空间、动作等多种模态来充分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在多模态时代背景下,多模态翻译不仅对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在实习期间,接受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翻译了多模态文本《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内容。以此翻译项目为基础,笔者撰写了本翻译报告。首先,笔者对国内外多模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学习,包括其产生、发展、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应用等。其次,笔者对原文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借助于CAT软件完成了原文本的多模态翻译。本报告中多模态翻译主要是指文字翻译、图文翻译,尤其注重图文翻译过程中对字体大小、字数、空间、结构布局、色彩、排版等问题的处理,以及分析了图文关系对翻译的影响。接着,笔者对翻译实践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探讨了多模态翻译对译者素养和翻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译者素养要求译者不仅需要具备翻译能力和译者素质,还需要具备使用工具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图像编辑软件、办公软件等)、交际能力、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以及其它能力。对于翻译教学,笔者认为将传统教学与多模态教学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培养新型翻译人才和满足社会所需的目的。最后,笔者叙述了三方评价、报告总结,并希望此报告能够对同行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一些启发。

曹晓静[2](2020)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注意决定着学习者能否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真正的学习能否发生,学习注意是保证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知识表征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其具有丰富且灵活的色彩信息客观形态,学习者伴随着对色彩信息的感知获得知识与技能。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厘清色彩与学习注意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必要从促进学习注意的角度对色彩表征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资源画面的色彩表征不仅具有知识表征的内涵,而且在学习过程具有吸引、引导、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除了要正确的表征知识内容,还应实现对学习注意的管控,使得色彩表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因此,如何利用色彩表征设计正确的表达知识信息、提升学习注意、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了解、认知、体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咨询、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学习注意的研究视角开展色彩表征设计的研究,探讨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影响学习注意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研究从学习注意、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相关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述评。通过对学习注意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学习注意的类型(选择性学习注意、持续性学习注意、分配性学习注意)、学习注意的驱动过程(显性刺激驱动→隐形刺激驱动→目标导向驱动)。通过对学习资源画面的文献内容分析指出色彩表征在学习资源画面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对色彩表征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形态(知识内容形态、知识关系形态、知识目标形态),以及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特征(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视致简与实致繁的学习体验特征、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相关研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从视觉注意研究的角度进行眼动实验与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脑波实验的联合实验研究验证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色彩构成理论的分析,推衍出色彩表征知识内容形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关系形态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目标形态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观点,为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特征整合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理论为本研究提出优化学习注意色彩表征设计的三种基本形式“色彩编码设计形式”“色彩线索设计形式”“色彩信号设计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在学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色彩编码设计即对“色彩内容的组织”、色彩线索设计即对“色彩关系的调节”、色彩信号设计即对“色彩目标的控制”的观点。本研究在模型构建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构建了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与操作模型。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理论探讨。关系模型从优化学习资源画面设计质量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影响学习注意驱动过程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可以实现色彩内容对知识内容形态的表征、色彩关系对知识结构的表征、色彩目标对知识目标的表征。操作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促进有效学习注意形成的设计流程的系统梳理,其整体架构是:学习注意类型分析→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分析→画面语言设计架构→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形式影响。画面语言设计架构是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研究架构形成“色彩表征语义设计→色彩表征语用设计→色彩表征语构设计”。画面语言设计架构展示出语义设计与知识内容关联,语用设计与学习者、教师、媒介的关联,语构设计与画面要素的关联。本研究主要以画面中的三种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开展眼动与脑电波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学习情绪、学习结果的测量,导出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包括:研究一、关于色彩内容的组织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动态画面、静态画面、文本画面中的色彩内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的“时间线”中对色彩表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中色彩内容的合理组织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产生选择性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的中后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色彩表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逐渐减弱,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了解。2文本画面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明度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性学习注意,明度差大于50灰度级的画面有利于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更好的学习结果。研究二、关于色彩关系的调节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静态图文融合画面中不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红色线索、蓝色线索、无色彩线索)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以及不同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色彩基本属性形成的线索(色彩相变化线索、明度推移线索、纯度变化线索)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通过对发生时空变化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画面”中色彩线索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红色在“吸引”学习者视觉注意上具有优势;蓝色在“引导”“保持”视觉注意上即产生持续性学习注意方面具有优势;无色彩线索的画面不利于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认知;2对于大学生,陈述性知识更适合采用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色彩线索表征(如纯度变化)知识关系;程序性知识更适合采用具有层次感与结构感(如明度变化)的色彩线索表征知识关系;色彩线索设计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如主观色彩偏好)。研究三、关于色彩目标的控制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对比色、近似色)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以及色彩信号的位置呈现方式(临近呈现、顺序呈现)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画面中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的强弱容易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速度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目标的体会;2不同画面中色彩信号的临近呈现方式更易于学习者产生分配性学习注意,有利于学习者体会知识目标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最后提出了色彩表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画面语义定位策略(情感定位、结构定位、符号定位)、画面语用管控策略(视觉意象管控、视觉线索管控、视觉信号管控)、画面语构匹配策略(关联匹配、艺术匹配、双重匹配)三大策略,所有策略的细则均来源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架构、实验研究等整体研究过程。

苏婷婷[3](2020)在《多模态视角下《轮机英语》(操作级)教材分析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人多年从事轮机英语教学与研究,发现轮机英语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其一就是使用的教材的问题。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现行统编教材《轮机英语》(操作级)的模态特征以及针对编写多模态性轮机英语教材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轮机英语教学质量。本研究以中国海事服务中心组织统一编写的《轮机英语》(操作级)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自全国31所航海类高等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和轮机英语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广泛征集他们对该教材模态方面的评价和改进建议。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彩色插图、音频、视频和动画材料等模态元素的运用对轮机英语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但从多模态视角考察现行的《轮机英语》(操作级),其视觉模态、听觉模态、PPT课件、在线资源等模态资源存在诸多局限。本文作者建议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建设一本涵盖彩色插图、音频、视频、动画等多模态资源的轮机英语教材,并通过设计一个多模态化的轮机英语课堂教学示例将教材运用到教学实践。本研究是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现行教材《轮机英语》(操作级)进行的首次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编写一套多模态性轮机英语新教材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能够进一步丰富多模态理论的内涵,提高该理论在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价值。

张旺旺[4](2020)在《教学课件逐字逐行呈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触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触控技术+教育”产生了许多新型课堂多媒体教学产品,比如,投影电子白板、液晶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纳米黑板。这些产品随着多年推广,已经应用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随着这些产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在使用方面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件准备时间成本高、操作繁琐、功能复杂等,还有因电子黑板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过多,在教学效果上容易出现“满堂灌”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满堂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针对ppt、pdf、word文档课件以及纸质版投影教学课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有效控制课件逐字逐行呈现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控制多种文档课件的呈现速度,使课件用于推导、证明、解析等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过去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效果上暴露出的“满堂灌”问题。本方法是基于智能电子黑板系统研究与实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导致“满堂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与研究,对现有解决方案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教学课件的逐字逐行呈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不同类型教学文档课件页转化成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书写的固定图片格式,使用纵向黑板、横向黑板的组合对图片覆盖,对被覆盖图片分割分析获取行字位置信息,达到控制横向黑板、纵向黑板移动,实现教学课件的逐字逐行呈现。该方法采用文档排版、摄像头图像摄取、抓屏、图像覆盖移动、图像分割等技术进行实现,可真正做到模拟教师上课的逐字、逐行的书写讲解过程,而且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本文研究的逐字逐行呈现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问题的一次成功的创新性尝试,对现代多媒体设备能够高效地应用在各类课堂教学环境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石林[5](2020)在《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应用的基础条件。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作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之一的Flash动画是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媒体,更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学习资源,其内容由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交互、动态效果等组成。因其强大的多媒体交互及表现能力,Flash动画被广泛应用于远程教学、精品课程网站、慕课平台等领域。网络上积累了海量的Flash动画资源,给动画需求者的检索带来了很多的干扰。学习者如何迅速精准地获取自己需要的Flash动画,是Flash动画搜索引擎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网络Flash动画检索一般是基于关键词、元数据特征或者网页上下文,检索准确率不理想。于是人们展开了对Flash动画内容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的选题正是基于SWF格式的文件组织结构,对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如场景结构特征、组成元素特征和画面情感特征等进行分析。论文依据Flash动画语义提取的四层框架(即元数据、组成元素、场景、语义层)分别研究了场景特征提取、组成元素特征提取、画面情感特征提取等多项关键技术。该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网络自学习者以及Flash动画爱好者提供快速、精准的Flash动画搜索服务,从而提高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教育应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教育特性。论文首先给出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定义,分析并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然后构建出场景结构模型,提出场景的分割算法以及场景特征的提取过程;再后,分析并完成了组成元素特征的提取;最后建立了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模型,利用机器学习获得低层视觉特征(主要为颜色和纹理)到高层情感语义的映射关系,从而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并分别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情感识别,分析不同学科、学段和教学类型的Flash动画画面情感特征的区别。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最终将前期提取的场景特征、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存入索引数据库,建立基于内容的Flash动画检索系统,用于网络用户的Flash动画检索。基于此数据库,论文最后还通过实验,利用灰色关联法验证了Flash动画包含的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关联度。结果表明Flash动画中的动态效果特征与学习兴趣的关联度最高,在激发学习者兴趣、集中学习者注意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Flash动画中,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唤起起关键作用的内容结构特征是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能够为Flash动画课件创作者在开发Flash动画课件时按照不同学段和学科进行视觉特征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前期研究者开发的网络动画爬取程序,本研究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Flash动画,从中筛选出教育特征明显、能辅助进行知识学习的4808个Flash动画学习资源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库。参考教育理论和查阅文献,本文将这4808个样本按学科、学段来划分,并且提取的视觉场景、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都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学段和学科的Flash动画的特征,为后期的Flash动画自动分类工作提供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并从学段、学科、教学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建立了场景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颜色直方图和边缘密度相结合的视觉场景分割算法;建立了情感分类模型,分别基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语义识别;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度。

秦瑾若[6](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张国生[7](2015)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网站、标准化考试题库、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教材示例源程序代码等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采用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网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学习、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金山[8](2014)在《VBA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技巧》文中研究指明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简称为VBA)是Visual Basic的一种宏语言,是一种应用程式视觉化的Basic脚本,可以拓展Powerpoint课件的复杂交互功能,通过其强大的控件工具箱和编程能力可以使PPT课件具有交互性和灵活性,开发出精美实用的多媒体交互式PPT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蒋年华[9](2013)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Visual Basic》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或公共基础课程,如何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读程能力、编程能力、调试能力。从2010年以来,笔者进行不断深入的探讨,收到较显着的教学效果。

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热依曼·吐尔逊[10](2012)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CAI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结合多媒体课堂教学必备的"教案、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等7个要素,根据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软件的设计特点,选择Visual Basic作为开发工具,提出了"Visual Basic"CAI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思路及其主要模块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该软件主要包括VB教学课件播放与课堂讨论、百条典型实例教学、学生做题自我测试与试题编辑等功能,软件中的每个实例提供程序运行效果图、源代码和设计思路,作题自我测试部分学生可以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操作题等四种形式进行练习,其题库由试题编辑功能更新。

二、Visual Basic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Basic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Project introduction
    1.2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3 Purposes of the report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Communication with client
        2.1.2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2.1.3 Other preparations of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ng
        2.2.1 Verbal translation process
        2.2.2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process
        2.2.3 The influence of image-verbal relationship on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Translation
    3.1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ulti-modality
    3.2 Multi-modal translation
        3.2.1 Verbal translation
        3.2.1.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3.2.1.2 Sentence translation
        3.2.2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3.2.2.1 Overview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3.2.2.2 Flow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3.2.2.3 Demonstration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3.2.2.4 Tabular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Discussion on Translator Literacy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under theMulti-modal Background
    4.1 Discussion on translator literacy
    4.2 Discussion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Chapter Five Three-party Evaluation
    5.1 Self-evaluation
    5.2 Peer evaluation
    5.3 Client evalu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Findings of the report
    6.2 Prospect of multi-modal practice
Acknowledge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es
    Appendix A Photo of Client Evaluation
    Appendix B The Original Chinese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Appendix C Acronym table
    Appendix D Comparison Tabl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image

(2)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设计的问题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数据可视化评价标准的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三)学习资源画面色彩信息应满足新生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问题提出
        (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色彩刺激影响注意的问题
        (二)从教育科学视角分析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六、研究意义
        (一)在理论上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体系
        (二)在实践中为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了色彩设计指导
    七、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习注意
        (二)学习资源画面
        (三)色彩表征
    八、论文组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研究
        一、学习注意的相关文献调研
        二、述评
    第二节 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相关研究
        一、色彩表征的相关文献调研
        二、述评
    第三节 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一、脑电波技术
        二、眼动追踪技术
        三、述评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启示
        一、研究内容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及其色彩设计理论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
        (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的已有研究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色彩设计理论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一)多媒体画面色彩表征设计应与学习注意的研究相结合
        (二)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构建色彩表征设计框架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学习过程、学习条件的研究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
        (二)学习过程的研究
        (三)学习条件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一)学习注意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
        (二)色彩表征是促进学习注意形成的一种学习条件
        (三)学习注意在信息流中呈现出循环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特征整合理论
        (一)FIT模型
        (二)研究启示
        二、双重编码理论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研究启示
        三、注意控制理论
        (一)注意控制与线索研究范式
        (二)研究启示
        四、信号检测理论
        (一)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
        (二)研究启示
    第四节 色彩构成理论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理念
        二、研究启示
第三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模型建构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分析
        一、学习注意类型的分析
        (一)选择性学习注意
        (二)持续性学习注意
        (三)分配性学习注意
        二、学习注意过程的分析
        (一)学习注意是学习者的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二)学习注意是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
        (三)学习注意是刺激驱动过渡到目标驱动捕获注意的过程
        三、小结
    第二节 色彩表征的相关分析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特征的分析
        (一)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
        (二)视致简与实致繁的体验特征
        (三)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形态的分析
        (一)知识内容形态
        (二)知识关系形态
        (三)知识目标形态
        三、小结
    第三节 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机制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机制形成的学理依据
        (二)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作用机制
        二、色彩表征的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
        (一)知识内容形态对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二)知识关系形态对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三)知识目标形态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三、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架构及内涵
        (一)关系模型的架构
        (二)关系模型的内涵
        (三)关系模型的说明
        四、小结
    第四节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
        一、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
        (一)色彩编码设计形式
        (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
        (三)色彩信号设计形式
        二、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因素分析
        (一)首轮专家意见咨询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三)第三轮专家意见咨询
        三、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的构建思路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流程
        (四)设计方式
        四、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架构及内涵
        (一)操作模型架构
        (二)操作模型内涵
        五、依据模型的研究推论
        (一)关于色彩编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二)关于色彩线索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三)关于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六、验证模型及研究推论的合理途径
        七、小结
第四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研究框架
        一、实验研究逻辑
        二、实验变量与假设
        (一)实验变量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设计
        (一)实验研究架构
        (二)实验研究测量方法与工具
    第二节 色彩编码设计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1-1动态与静态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1-2文本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三节 色彩线索设计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2-1色彩线索设计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2-2知识类型与色彩线索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四节 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3-1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二、实验3-2色彩信号的呈现位置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四)被试
        (五)实验过程
        (六)数据分析
        (七)实验结果讨论
        (八)实验结论
第五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策略讨论
    第一节 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架构
        二、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
    第二节 画面语义层的定位设计策略讨论
        一、情感定位策略
        二、结构定位策略
        三、符号定位策略
    第三节 画面语用层的管控设计策略讨论
        一、视觉意象管控策略
        二、视觉线索管控策略
        三、视觉信号管控策略
    第四节 画面语构层的匹配设计策略讨论
        一、关联匹配策略
        二、艺术匹配策略
        三、双重匹配策略
    第五节 设计策略的验证
        一、验证的过程
        二、验证的结果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相关问卷
        问卷1
        问卷2
        问卷3
        问卷4
        问卷5
        问卷6
    附录二 实验材料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2-1
        实验2-2
        实验3-1
        实验3-2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3)多模态视角下《轮机英语》(操作级)教材分析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ome Basic and Relevant Concepts
        2.1.1 Modality
        2.1.2 Multi-modality
        2.1.3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2.2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DA
        2.2.1 Studies on MDA Abroad
        2.2.2 Studies on MDA in China
    2.3 Related Studies on EME Textbooks
        2.3.1 Introduction to EME and its Textbooks
        2.3.2 EME (Operational Level)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2.3.3 Researches on EME Textbooks in China
    2.4 Researches on Multimodal Textbooks
        2.4.1 Definition of Multimodal Textbooks
        2.4.2 Studies on Multimoda Textbooks Abroad
        2.4.3 Studies on Multimodal Textbooks in China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Subject
    3.2 Instruments
        3.2.1 Questionnaire
        3.2.2 Interview
    3.3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EME (Operational Level)
        4.1.1 The Visual Modality
        4.1.2 The Auditive Modality
        4.1.3 PowerPoint
        4.1.4 The Online Resources
    4.2 Suggestions for Compiling a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4.2.1 Compilation Principles for a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4.2.2 Imbedding Multimodal Features into a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4.3 A Suggested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4.3.1 Impact of a Multimodal Textbook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4.3.2 Suggested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4.3.3 Designing a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new multimodal EME textbook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教学课件逐字逐行呈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开发平台及基础技术介绍
    2.1 系统开发平台
    2.2 摄像头图像摄取技术
    2.3 分屏技术
    2.4 红外触摸屏技术
    2.5 VBA技术
    2.6 Word文字排版技术
    2.7 抓屏技术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逐字逐行呈现的方法研究
    3.1 图像覆盖移动方法
    3.2 图像分割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模块设计
    4.2 展示覆盖功能设计
    4.3 逐字呈现功能设计
    4.4 逐行呈现功能设计
    4.5 课件翻页功能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硬件环境
    5.2 系统功能结构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展示覆盖功能实现
        5.3.2 逐字呈现功能实现
        5.3.3 逐行呈现功能实现
        5.3.4 课件翻页功能实现
        5.3.5 系统退出功能实现
    5.4 系统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2.2 多媒体信息内容管理理论
    2.3 学习资源的语义分析
    2.4 元数据描述
    2.5 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
第三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概述与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3.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分析
        3.1.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特点
        3.1.2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分类
        3.1.3 网络Flash动画在互联网中的存在形式
        3.1.4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搜索
    3.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2.1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3.2.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属性分析
    3.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样本集分析
    3.4 网络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第四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场景特征分析
    4.1 网络Flash动画的文件结构
    4.2 网络Flash动画的场景结构模型
    4.3 逻辑场景分割
        4.3.1 逻辑场景
        4.3.2 逻辑场景分割
    4.4 视觉场景分割
        4.4.1 视觉场景
        4.4.2 视觉场景分割
    4.5 场景分割实验与场景特征分析
第五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组成元素特征分析
    5.1 组成元素特征概述
    5.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
        5.2.1 静态视觉特征定义方式
        5.2.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方法
        5.2.3 静态视觉特征分析
    5.3 动态效果提取
        5.3.1 动态效果定义方式
        5.3.2 动态效果提取方法
        5.3.3 动态效果分析
    5.4 交互特征提取
        5.4.1 交互方式与交互特征
        5.4.2 交互定义方式
        5.4.3 交互特征提取
        5.4.4 交互特征分析
第六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特征分析
    6.1 多媒体画面情感研究现状
    6.2 多媒体画面情感描述模型
        6.2.1 情感分类模型
        6.2.2 画面特征提取
    6.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识别
        6.3.1 视觉特征数据预处理
        6.3.2 情感特征数据获取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情感识别
        6.3.4 基于SVM的学习过程情感识别
        6.3.5 基于CNN的情感识别
    6.4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内容结构的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检索系统
    7.1 检索系统研究现状
    7.2 检索系统设计
        7.2.1 系统需求分析
        7.2.2 功能模块设计
        7.2.3 数据库设计
    7.3 检索系统实现
        7.3.1 环境要求
        7.3.2 模块实现
        7.3.3 检索界面
        7.3.4 系统测试
    7.4 检索系统的应用
        7.4.1 系统面向对象
        7.4.2 系统应用案例
        7.4.3 案例分析
第八章 Flash动画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兴趣关联度分析
    8.1 实验设计
    8.2 实验平台开发
    8.3 实验实施过程
    8.4 实验分析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工作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谢辞

(6)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实践改革
    (一) 教学模式改革
    (二) 教学方法改革
    (三) 实践教学改革
二、教学创新
    (一) 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及网站开发
    (二) 标准化考试题库建设
    (三) 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
三、教材改革与教材建设
    (一) 教材改革与教学讲义编写
    (二) 正式出版教材
    (三) 开发教材上机编程题详解和示例源程序代码
四、结束语

(8)VBA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简称为VBA) 基础知识概述
2 VBA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技巧
    2.1 VBA编辑器是实现PPT课件交互性功能的编程环境。
    2.2 宏是学习VBA的助手和指南。
    2.3 控件工具箱是VBA可视化界面元素。
    2.4 VBA语言规范是实现PPT课件高级交互功能的基础。
    2.5 VBA移植性强可灵活共享应用。

(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课题研究的理念与思路
    1.1 课程设计的理念
    1.2 课程设计的思路
2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
3 课题研究创新点
4 研究结果
5 结语

(10)“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CAI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教学软件的主要结构与功能设计
三、主要模块关键技术的实现
四、小结

四、Visual Basic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胡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D]. 曹晓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多模态视角下《轮机英语》(操作级)教材分析和建设研究[D]. 苏婷婷.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教学课件逐字逐行呈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 张旺旺. 山西大学, 2020(08)
  • [5]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D]. 石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改革研究[J]. 张国生. 大学教育, 2015(09)
  • [8]VBA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的应用技巧[J]. 金山.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16)
  • [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J]. 蒋年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 [10]“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CAI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 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热依曼·吐尔逊. 教育教学论坛, 2012(40)

标签:;  ;  ;  ;  ;  

Visual Basic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