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眼眼底后极部囊虫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苑妮,张健,宋心成,张瑞,王晓贞,李鑫[1](2020)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高病死率、高传播率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靶向攻击CD4+T淋巴细胞,使其数量进行性减少(<200个/μl或低于总淋巴细胞的14%),易引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HIV/AIDS患者病例数逐渐增多,相应的HIV/AIDS相关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逐渐增高。与一般眼部疾病相比,HIV/AIDS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表现特殊,治疗困难。本文对HIV/AIDS几种常见眼部疾病展开综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此类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以及合理地指导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视力,减少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史少阳,王宇,包娟[2](2020)在《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文中研究指明艾滋病(AIDS)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AIDS病人眼部并发症表现复杂多样,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易致盲,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眼科及传染科医师应熟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病人眼部并发症的各种临床表现,及时会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病人发生视功能损伤,甚至失明。现就AIDS眼部并发症进行综述。
彭子苏,苗恒,梁建宏[3](2019)在《儿童Wiskott-Aldrich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例》文中认为
孙荻芳[4](2017)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意在研究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后诱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ERD)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患者为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眼底病科,因PDR于本医疗组行PPV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为:患者有除糖尿病及高血压以外其他全身系统疾病者;有除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以外的其他眼科手术史者;有眼肿瘤、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葡萄膜炎、巩膜炎、眼外伤、先天性眼疾病等病史者。结果:在此期间,共有127名患者160眼符合标准入选,男性61例76眼(47.5%),女性66例84眼(52.5%)。其中有17眼(10.63%)于术后平均2天(13天)发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51.5岁(21-74岁)。分析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血浆白蛋白浓度、术中视网膜激光光凝点数、眼轴长、是否曾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否曾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否于术前行抗VEGF治疗、术后第1天眼压、术后第2天眼压、血肌酐、尿素氮。单因素分析后初步筛选出与ERD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因素为:血浆白蛋白浓度(P=0.017)、眼轴长(P=0.023)、白内障手术史(P=0.011)、术前抗VEGF治疗史(P=0.012)。上述四个因素经二元logistic分析后发现,与ER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的因素为:血浆白蛋白浓度(P=0.017)、眼轴长(P=0.013)、白内障手术史(P=0.032).且在本组病例中发生ERD的患者平均血浆白蛋白浓度为38.88g/L,平均眼轴长为22.79mm。而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史、术前抗VEGF治疗史、术中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点数、术后第1天眼压、术后第2天眼压、血肌酐、尿素氮与ERD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较低的血浆白蛋白浓度、较短的眼轴长、白内障手术史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有相关性。
毛菲菲,孙挥宇,李丹[5](2015)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眼部病变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眼部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观察40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眼部病变特点,其中男性3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4:1,年龄1167岁,平均年龄(38±12)岁,对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球运动、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散瞳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及眼底彩色照相。所有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18例患者随访2周至4年5个月,4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8例患者至外地后失访。结果 3例患者出现双眼复视,为双眼或单眼外展神经麻痹。视乳头水肿共19例(37只眼),1人单眼发病,其中伴视乳头周围出血者为12例(24只眼),不伴出血者为7例(13只眼);出现视神经萎缩者为6例(12只眼),脉络膜病灶为2例(4只眼),眼底正常或仅伴有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者为14例(27只眼)。结论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可伴随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为视乳头水肿。
祃红燕,吴婵,董方田,陈有信,李东辉[6](201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抗磷脂综合征致双眼视网膜血管炎及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例》文中研究表明患者女,45岁。因胸闷憋气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眼视力下降5d于2011年11月27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囊虫病7年,高血压病7年,间质性肺炎2年,贫血2年,病理妊娠死胎5次。眼科急会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5/Jr7,左眼视力0.1/Jr5,均不能矫正。指测
罗静,曾静,张慧明,陈司莹,杨叶蓁,魏为,邓静,唐罗生[7](2012)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部病变的眼底特征》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的眼部病变眼底特征。方法 1041例HIV/AID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82例,占88.70%;女性159例,占11.30%;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1岁。发现HIV感染时间为1个月~10年,平均HIV感染时间为12个月。传播方式为性传播475例,占45.63%;针头注射传播508例,占48.80%;输血传播44例,占4.25%;母婴传播14例,占1.34%。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发现眼底异常改变时行眼压、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不同眼部病变的眼底特征。结果 1041例HIV/AIDS患者中,发现眼部病变247例,占23.73%。其中,HIV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最为常见的眼部病变,共132例,占眼部病变患者的53.44%;其次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共70例,占眼部病变患者的28.34%。眼底检查发现,HIV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眼底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瘤,沿血管走行的灶状出血、棉绒斑;CMVR眼底表现为不规则干燥外观,颗粒状边沿,有的累积视神经。FFA检查发现,HIV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表现为出血斑呈遮蔽荧光,出血中心轻度强荧光,无荧光渗漏;CMVR表现为大片出血遮蔽荧光,血管荧光渗漏和(或)脉络膜透见荧光,视盘及病变区域荧光着染。结论 HIV/AIDS可发生多种眼部病变,以HIV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CMVR最为常见。HIV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灶状出血和(或)棉绒斑,CMVR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干燥外观病变,有时合并大片出血。
陈司莹[8](2011)在《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自1981年美国确认第1例艾滋病以来,发病率急剧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艾滋病的流行正在以每天约16000个新感染者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大量人口死于AIDS。在艾滋病病程中,眼部患病是HIV感染的常见并发症,45%~75%以上的患者眼部会受到侵犯,发生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双眼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据相关资料表明,南美的艾滋病患者的病程当中,发生眼部症状的几率60%;在欧美,发生眼部机会性感染(尤其是CMVR)的几率为26.46%;在非洲,HIV病人患有眼部结膜肿瘤的几率为75-80%。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少视力的丧失。然而,尽管在4.2亿罹患HIV/AIDS疾病的人群中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绝大多数关于眼部相关疾病的医学文献是由发达国家提供。在中国,HIV/AIDS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然而,对于发展中国际包括中国,很少有研究描述HIV/AIDS相关眼病的表现和并发症。更少有相关的病例研究分析。目的:1.调查湖南部分地区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发病率以及各种眼部病变所占的百分比率。2.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年龄、性别、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发病的相关性。3.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合并症、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4.希望通过此次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够对以后的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防治工作研究起到一定辅助参考作用。方法:我们将对湖南地区罹患HIV/AIDS疾病的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散瞳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在我们的检查中如果发现眼底有相关病变者,则建议转上级医院行进一步眼科检查及相关治疗(包括眼压、裂隙灯、散瞳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照影)。并将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目前我们已筛查约345个HIV/AIDS患者,并对9例典型患者进行了眼底造影和照相的记录。2.在湖南地区,HIV/AIDS疾病的患者最常见的病变为眼底出现棉绒斑(50.0%)3.在调查的发现眼底有棉绒斑的32例患者中,CD4的平均值为44.9/μL,范围为5-240/μL,在调查的患有CMVR的患者中,CD4的平均值为12.4/μL,范围为5-144/μL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年龄、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有显着性关系(p<0.05)(2)性别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无显着性关系(p>0.1)(3)年龄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呈正相关关系;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呈负相关关系(4)CD4值以及合并症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有显着性关系(p<0.05)(5)合并症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呈正相关关系;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眼部机会感染常见于AIDS晚期,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为视网膜棉絮状白斑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最常见的条件致病微生物眼部感染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年龄、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相关性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年龄、合并症、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
孙挥宇[9](2009)在《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艾滋病并发症:眼部的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医师随时可能遇到的疾病,我们就此作简单的论述,希望能给临床医师的工作以帮助。
张惠蓉,李宏军[10](2009)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卡氏肺囊虫感染的眼底病变》文中研究说明 患者男性,43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1个月,伴呼吸困难。全身体检:CD4细胞为26个/μl,肺部感染卡氏肺囊虫。双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卡氏肺囊虫感染眼底病变患者右眼眼底彩色图像。A示上方视网膜有大量边界清晰的黄白色渗出,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透见脉络膜大血管;B示黄斑区可见边界清晰的黄白色渗出,鼻侧有边界清晰的黄白色渗出及少许出血
二、双眼眼底后极部囊虫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眼眼底后极部囊虫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HIV/AIDS的眼部表现 |
(一)HIV微血管病变 |
(二)机会感染 |
1.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
2. 弓形体性视网膜脉络膜炎(t o x o p l a s m i c Retinochoroditis,TR): |
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 |
4.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
5. 其他机会感染: |
(三)罕见肿瘤 |
二、HIV/AIDS相关性眼病诊疗和预防措施 |
三、小结 |
(2)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1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水平与眼部病变的关系 |
2 HIV相关眼部疾病 |
2.1 机会性感染相关眼疾 |
2.2 非感染性视网膜病变 |
2.3 肿瘤 |
2.4 其他病因不明的疾病 |
2.4.1 葡萄膜炎(不常见) |
2.4.2 眼表疾病 |
2.4.3 眼眶或颅内病变引起的神经眼病 |
3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眼部病变 |
4 小结 |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
1.1 机制 |
1.2 类型 |
1.3 临床特点 |
1.4 ERD主要原发疾病 |
1.4.1 并发于全身病的ERD |
1.4.2 眼部疾病继发的ERD |
第2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术前检查 |
2.2.3 术前处置及用药 |
2.2.4 手术方式 |
2.2.5 眼底特点 |
2.2.6 研究对象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单因素分析 |
3.1.1 分类型因素的卡方检验 |
3.1.2 数据型因素的独立样本T检验 |
3.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血浆白蛋白浓度 |
4.2 眼轴长 |
4.3 白内障手术史 |
4.4 术前抗VEGF的使用 |
4.5 PRP |
4.6 PPV术后ERD的治疗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眼部情况 |
2.3 全身情况 |
2.4 CD4检测结果 |
2.5 用药情况 |
2.6 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三章 病例报告 |
3.1 病例1 |
3.2 病例2 |
3.3 病例3 |
3.4 病例4 |
3.5 病例5 |
3.6 病例6 |
3.7 病例7 |
3.8 病例8 |
3.9 病例9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细菌感染 |
2病毒感染 |
2.1巨细胞病毒感染 |
2.2疱疹病毒感染 |
3真菌感染 |
4原虫感染 |
4.1卡氏肺囊虫感染 |
4.2梅毒螺旋体感染 |
4.3弓形体病 |
四、双眼眼底后极部囊虫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J]. 吴苑妮,张健,宋心成,张瑞,王晓贞,李鑫.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2)
- [2]HIV/AIDS病人的眼部并发症[J]. 史少阳,王宇,包娟.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03)
- [3]儿童Wiskott-Aldrich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例[J]. 彭子苏,苗恒,梁建宏.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04)
- [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因素分析[D]. 孙荻芳. 吉林大学, 2017(10)
-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眼部病变特征分析[J]. 毛菲菲,孙挥宇,李丹. 中华眼科杂志, 2015(05)
- [6]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抗磷脂综合征致双眼视网膜血管炎及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例[J]. 祃红燕,吴婵,董方田,陈有信,李东辉.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06)
-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部病变的眼底特征[J]. 罗静,曾静,张慧明,陈司莹,杨叶蓁,魏为,邓静,唐罗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2(06)
- [8]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D]. 陈司莹. 中南大学, 2011(01)
- [9]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J]. 孙挥宇.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8)
- [10]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卡氏肺囊虫感染的眼底病变[J]. 张惠蓉,李宏军. 中华眼科杂志,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