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王桂荣[1](2021)在《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文阐述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理论、计算机操作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内容的基本构成情况。以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们学习的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相应的考核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三者之间的关联,找出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原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王晨[2](2021)在《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如何让大学计算机教育适应社会对于未来人才数字化能力的需求,已成为国家专门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引文空间可视化计量工具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检索获取904篇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在2004年以后发展速度较快,其研究热点集中于大学计算机教育内涵、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方法和不同专业背景四大类;主题演化路径为兴起、实施和发展三个阶段;研究前沿主要围绕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分工与衔接、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大学计算机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展开。

黄肖杰[3](2021)在《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培养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然而不少高校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仅停留在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层面上,未能深入到计算思维的问题解决方式方法的培养上来。笔者针对目前如何将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思维培养有效融合的问题,试图构建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加以解决,以期为指导教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实践提供教学参考,为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模式构建:分析了可视化编程的特点、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结构要素和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包含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内容、教学培养实施和课程培养评价四方面;并且基于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研究以及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示,并在混合式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该模式的四方面进行详细解析。(2)模式应用:以该模式为指导开设了“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计算思维线上课程;选取了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选学“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的13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线上教学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3)模式应用效果评价:采用调查和成绩综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总结性数据进行了收集,从大学生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协作思维五个方面对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习者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协作思维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并且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学习满意度较好,这说明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计算思维学习的热情。

郭晓晴[4](2021)在《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计算思维已成为21世纪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计算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将会成为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信息技术基础是学习其他学科专业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也是提升专业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重大责任下,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梳理关于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相关文献后发现,BOPPPS教学模式适用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但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与计算思维培养的结合还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以传统BOPPPS教学模式为构建依据,以问题解决为入口,构建符合教学现状的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以期获得一定有价值的成果。本研究的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阐述计算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概括计算思维、问题解决以及BOPPPS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第二,通过文献阅读,总结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开展融合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在传统BOPPPS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思维培养的概念,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序。以问题解决理论为指导,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六个环节,即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引入(Bridge-in)、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环节进行详细设计。第三,以H师范大学2020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测试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周期为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经过验证,本研究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关于计算思维培养采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学习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的强化有积极作用。

余诗琪[5](2020)在《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成。特别是从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相比较于高等教育,近十年间国家也在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仅如此,据统计,整个十三五期间,即2016-2019年间,全国每年中职毕业生人数均超过500万人,而2019年全国招生更是达到了590万人。然而,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应的也越来越多暴露出系列问题。比如,最为显现的就是很大比例的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型社会与人才市场要求。具体呈现为各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够娴熟,由此也导致了近十年间我国国内中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专业对口率普遍不高,部分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就相对偏低,一旦动手能力不足,那么毕业后工作稳定性也就会较差。而关于本文研究的中职文秘专业,对于文秘岗位来说,计算机技能涉及工作内容的方方面面,因此,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现状十分值得研究。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文秘其他专业课中的许多方面都与计算机息息相关,因此,文秘学生对于计算机课所学的知识,能否应用到文秘其他专业课中,这一点值得关注,笔者研究生实习期间有所发现,当前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能学习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整个教与学的效率较低。本文研究充分立足中职文秘专业学生教学标准,围绕文秘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设计角度合理的调查问卷与访谈,予以客观的统计分析。首先,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其次,观察法。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记录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反馈;第三,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从四个维度设计学生问卷,一是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对网络资源查询利用情况,三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后在专业课方面的应用情况,四是运用计算机来支持办公的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硬件设备使用能力)情况;第四,访谈法。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评价等情况进行了解;总体来讲,本研究发现中职文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程度欠缺,教师教学改革力度不足以及文秘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根据培养中的教与学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提升对策,为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科[6](2020)在《基于Scratch3.0编程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以谷歌CS First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思维日益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现阶段计算思维不仅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初等教育重点培养的思维能力。在国外,培养计算思维的课程已经进入了小学课堂,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但是我国缺乏K-12阶段成熟的计算思维理论研究及完整的培养资源,计算思维课程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也不均匀。本论文的研究基于谷歌的计算机先行(CS First)项目,在前期翻译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国内外计算思维教学、Scratch教学、国内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现状,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和小学生信息素养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上述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简称CIAC,Teaching mode combining Internet-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并开设一门面向小学生的Scratch开发课程,目标为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该门课程在网易云课堂上线运行,最终应用准实验研究法实际应用课程,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的基础素养加工并应用内在思维,从而促进思维的形成和外化。该门课程上线后应用在中小学师资研讨会和张家口某小学课堂中,研究表明本门Scratch课程非常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受小学生喜爱,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同时根据实践研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吕正则[7](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姚舸[8](2020)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行业的成熟,计算机技能成为了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虽然不需要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懂得代码、开发等内容,但基本的系统操作,如于Linux基础操作、科学软件使用等,基本的硬件基础,如计算机硬盘、内存等内容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但从目前来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命令行界面认知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文章研究的重点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出谋划策。

吴运兵,张莹,朱丹红,余小燕[9](2019)在《“双一流”建设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的推进,如何建设"双一流"高校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以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下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为例,讨论了符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分析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提出了改革方案,从而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孙东云[10](2019)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某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混合式教学以其恰当性的存在辅助高校课堂教学革命的推进,目前,高校对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美国教授梅里尔结合多种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首要教学原理,加上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四阶段的循环圈,立足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科学优质的教学。本文主要基于首要教学原理构建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在对该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设计出实践流程之后,将其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通过三轮迭代研究进行实践验证,最后通过对行动研究的效果反思及对师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验证该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对教学产生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有效教学的发生。从本次研究入手,可对研究做进一步的总结与展望,找到今后的研究方法,例如下一步可对首要教学原理与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探究,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平台与工具、教学策略与课程,构建出适应教学发展的教学设计。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3 教学实例分析
    3.1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3.2 考核结果
4 教学改革建议
5 结束语

(2)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数据
二、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动态
    (一)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三)主题演化分析
        1.第一阶段:兴起阶段(2000年之前)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1年至2010年)
        3.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11年至2019年)
三、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主题评述
    (一)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内涵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1.研究现有的大学计算机教育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
        2)教学内容
        3)师资队伍
        4)评价机制
        2.研究并实践具体的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方法
    (三)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1.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
        4.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5.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
    (四)计算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四、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展望及发展策略

(3)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呼唤计算思维的培养
        1.1.2 高等教育的计算思维培养处于探索阶段
        1.1.3 可视化编程工具为计算思维培养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计算思维
        2.1.2 可视化编程
        2.1.3 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2.2 研究现状
        2.2.1 计算思维相关研究
        2.2.2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2.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混合式学习理论
    3.2 “做中学”理论
    3.3 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
    3.4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3.5 情境学习理论
第四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
    4.1 模式构建概述
    4.2 相关理论对模式构建的指导
    4.3 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发
        4.3.1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4.3.2 技术促进思维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程序
        4.3.3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型
    4.4 模式构建
        4.4.1 课程培养目标
        4.4.2 课程培养内容
        4.4.3 教学培养实施
        4.4.4 课程培养评价
第五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应用
    5.1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目标
    5.2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内容
        5.2.1 课程大纲
        5.2.2 课程内容
        5.2.3 课程考核
    5.3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教学培养实施
        5.3.1 教学模型和学习流程
        5.3.2 实现条件
    5.4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评价
        5.4.1 评价内容及方法
        5.4.2 计算思维能力变化分析
        5.4.3 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5.4.4 课程期末成绩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 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计算思维
        2.1.2 BOPPPS教学模式
        2.1.3 问题解决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3.1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3.1.1 虚拟实验教学
        3.1.2 BOPPPS教学模式
    3.2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的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2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
        3.2.3 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3.2.4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3.2.5 课后教学活动设计
4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
    4.1 前期分析
        4.1.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析
        4.1.2 学习者分析
        4.1.3 教学环境分析
        4.1.4 教学内容设计
        4.1.5 评价方式设计
        4.1.6 教学实践流程
    4.2 实践过程
        4.2.1 教学设计总框架
        4.2.2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实施过程
        4.2.3 《算法设计》课程实施过程
5 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5.1 实验测量工具
    5.2 教学效果分析
        5.2.1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2.2 计算思维技能测量量表结果分析
        5.2.3 成绩分析
        5.2.4 访谈结果分析
    5.3 教学实践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概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调研分析
    (一)研究设计
        1.调查方法
        2.调查对象
        3.问卷发放与收回
    (二)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学习现状
        1.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查询利用情况
        3.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应用情况
        4.学生对办公能力的支持情况
        5.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了解情况
        6.学生对教学评价的看法
    (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
        1.教学内容方面
        2.教学目标方面
        3.教学方法方面
        4.教学评价方面
        5.其他方面
    (四)研究结果分析
        1.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2.对培养现状的分析
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3.教学方面
    (二)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改革力度不足
        2.文秘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培训不到位
        3.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技能的意识不足
        4.网络资源具有双面性,文秘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弱
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提升对策
    (一)深化《办公室自动化》教学改革,推进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1.将信息技术与文秘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渗透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降低讲授法比重,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3.进一步丰富多元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4.制定合理的文秘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对培养方案的认知度
    (二)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
    (三)多渠道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开展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专题讲座,提升学生计算机技能自主学习意识
        2.开展文秘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职文秘计算机技能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Scratch3.0编程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以谷歌CS First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基于Scratch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1.2.2 国内基于Scratch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施方案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2 计算思维的概念
3 面向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教学模式设计
    3.1 Scratch3.0 软件
    3.2 CS First 项目介绍
    3.3 课题调研
    3.4 教学分析
    3.5 面向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的CIAC教学模式
        3.5.1 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5.2 教学模式整体设计
        3.5.3 设计要点分析
    3.6 教学方法
        3.6.1 教学方法
        3.6.2 学习方法
    3.7 教学案例设计
        3.7.1 主题“讲故事”教学案例设计
        3.7.2 主题“艺术”教学案例设计
4 面向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教学实践
    4.1 教学平台介绍
    4.2 中小学师资教学研讨会实践研究
    4.3 小学生教学实践研究
    4.4 教学实践反思
    4.5 应用效果分析
    4.6 教学策略的提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致谢

(7)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1.3.1 计算
        1.3.2 计算能力
        1.3.3 工程教育模式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2.1.4 本节述评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2.2.4 本节述评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3.1.2 研究问题提出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定
        3.2.3 数据来源
        3.2.4 数据分析
    3.3 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内容
        4.1.3 变量测量
        4.1.4 问卷预调查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4.2.1 样本数据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5.1.1 研究问题提出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案例样本选取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5.3.3 案例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6.2.2 分析过程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6.4.1 传统工科转型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6.5 本章小结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8)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不足
    (二)计算机教学普惠性强,缺少差异性
    (三)学生缺乏命令行界面的认知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必要性
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
    (二)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切实做好教学课程设置
    (三)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束语

(9)“双一流”建设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1. 教材及教学内容缺乏差异性
    2. 学生能力培养缺乏全面性
    3. 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多样性
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1. 针对不同课程, 重构教学目标
    2.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1) 以网络慕课为资源, 开展多样化教学
        (2) 以专业需求为导向, 突显项目实践能力
        (3) 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1. 改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
    2. 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3.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五、展望与建议
    1. 教学方式和学习渠道多样化
    2. 拓展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内容
    3. 转变教育理念
        (1) 从管理层面, 应重视对课程基础设施的建设
        (2) 从教师层面, 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从学生层面, 应加强引导自主学习
六、结束语

(10)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某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1.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1.1.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首要教学原理研究
        2.1.1 首要教学原理理论研究
        2.1.2 首要教学原理应用研究
    2.2 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2.2.1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2.2.2 混合式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2.2.3 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2.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3.1 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3.1.1 理论基础
        3.1.2 实践依据
    3.2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3.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4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4.1 前期分析
        4.1.1 课程概述
        4.1.2 课程教学现状
        4.1.3 问题改进策略
    4.2 教学准备
        4.2.1 教学环境
        4.2.2 教学资源
    4.3 前端分析
        4.3.1 学习者分析
        4.3.2 学习需求分析
        4.3.3 学习内容分析
        4.3.4 学习环境分析
        4.3.5 教学评价分析
    4.4 教学设计方案
        4.4.1 总体方案设计
        4.4.2 行动研究计划
    4.5 行动研究实施与评价
        4.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4.5.4 教学评价与反思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崔丽,王桂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30)
  • [2]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J]. 王晨. 开放学习研究, 2021(03)
  • [3]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D]. 黄肖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4]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BOPPPS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 郭晓晴.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现状及提升对策[D]. 余诗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Scratch3.0编程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以谷歌CS First项目为例[D]. 李科.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7]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8]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 姚舸. 高教学刊, 2020(03)
  • [9]“双一流”建设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为例[J]. 吴运兵,张莹,朱丹红,余小燕. 中国轻工教育, 2019(03)
  • [10]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某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D]. 孙东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