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庄集油田胡5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胡庄集油田胡5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一、胡状集油田胡5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信人[1](2020)在《聚合物凝胶调剖后剩余油分布规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上升,能源安全存在潜在危险。一方面,积极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可以弥补油气资源供应的不足;另一方面对老油田进行深度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保证能源供给。目前,我国老油田大多进入高含水期,储层的非均质性大大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现有调剖剂往往只在注水井附近的油层中起到封堵作用,水会很快绕流,再次进入高渗带,导致调剖效果受限。因此,找到一种有效封堵的高效调剖体系,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手段量化调剖作用后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优化聚合物驱过程中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最佳调剖时机及调剖剂用量极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的聚合物凝胶体系进行静态成胶强度测定,明确了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强度影响规律,并通过封堵性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1500mg/L聚合物+0.3%Cr3+交联剂+0.03%稳定剂A的聚合物凝胶体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聚合物凝胶的微观结构,证明了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后的空间网络结构,明确其微观成胶机理及其调驱机理。通过电阻率法实现对非均质模型中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的描述,通过模拟正韵律厚油层水驱、聚驱、凝胶调剖实验,明确调剖前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优化出最佳的调剖时机。应用阿尔奇饱和度与岩性关系的理论方法进行饱和度标定,利用微电极岩心模型测定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的电阻值,建立岩--电关系标准曲线以此来反应某一时刻岩心内某一区域含油饱和度。通过对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注水时间、调剖时机以及调剖剂用量条件下模型内剩余油饱和度定量描述,明确聚合物凝胶体系调剖后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给出开展聚合物凝胶调剖的最佳非均质条件,并优化出最佳的调剖时机及调剖剂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水驱阶段低渗透层波及程度越差,但聚合物凝胶体系调剖效果越好;前置聚驱0.1PV后进行调剖,调剖效果最好,低渗透层波及体积最大,波及区域内洗油效果最好;聚合物凝胶调剖剂注入量为0.196PV,调剖半径为高渗透层主流线的1/2时调剖效果最好,调剖后波及程度最高。

熊勇[2](2020)在《砂砾岩油藏水驱后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宝北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砂砾岩油藏,与常规砂岩油藏相比其储层非均质性更强。区块的综合含水率在经过20多年的水驱开发后已达到80%以上,且采出程度仅为17.68%,采油速度仅为0.08%。分析认为造成区块开发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水驱使储层特征变化,进而影响到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为改善区块开发状况,将室内岩芯实验和油藏工程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区块长期水驱后的储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渗流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明确储层特征和渗流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对长期水驱后低渗透砂砾岩油藏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长期水驱使粘土矿物含量降低,进而使孔喉增大、渗透率变高,最终造成启动压力梯度变小。启动压力梯度变小有利于建立起井间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同时,粘土矿物运移出大孔喉、堵塞在小孔喉,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增强会使注入水发生指进。(2)粘土矿物含量降低使储层水敏性、速敏性变为弱水敏、弱速敏。在目前的注水采油过程中,速敏和水敏造成的储层伤害较小。渗透率变大使应力敏感性有所减弱但仍为中等偏强,通过减小有效应力能够降低应力敏感对储层的伤害程度。(3)采用启动压力梯度法优化井距,发现区块井距偏大,Ⅰ+Ⅱ油组井距应缩小至153m,Ⅲ油组井距应缩小至167m。同时采用经验公式法和现场数据法确定井口注水压力上限为51.84MPa,但其目前为31.50MPa,还有提高空间。(4)提出了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提高注水压力和加密井网。提高注水压力能在增大生产压差的同时降低储层的应力敏感伤害程度。

赵泽宗[3](2019)在《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井组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胡状集油田是严重的非均质油藏,含水高,油层埋藏深且矿化度高,单一的调剖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提出了双向调堵技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一种新的交联聚合物体系,评价不同调堵形式的开发效果,验证了双向调堵具有相对的优越性,较之单一的调剖或者堵水,可提高3%采出程度。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试验,并取得了显着的增油效果。

桑宇[4](2017)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认为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经过十余年的开采,目前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水淹程度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且难以预测,对下一步的开发提出了难题。本文在对研究区小层精细划分,沉积微相划分,局部构造特征辨别的基础上,开展对研究区非均质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油水相渗以及真实砂岩水驱油实验等实验手段,对非均质性进行表征,并简析了研究区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得以下结论认识:1、研究区延10储层属于从下到上由辫状河亚相向曲流河亚相过渡的河流相沉积体系,河道砂体在平面上连续性较好,纵向上互相叠加,整体构造较为平缓,局部发育微构造。2、研究区延10储层宏观上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主要受沉积微相分布控制;各小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弱,但从上到下依次变强;层间非均质性较弱。3、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溶孔以及晶间孔,孔隙组合类型有粒间孔型、粒间孔-溶孔型以及粒间孔-晶间孔型,其微观非均质性依次增强。通过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实验,研究区微观非均质性整体较弱,其中微观孔隙非均质性较弱,而微观喉道的非均质性较强。4、不同孔隙结构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影响驱油效率的因素有孔渗参数、非均质程度、水驱倍数、驱替压力以及润湿性,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孔隙结构的非均质程度。5、沉积作用控制了砂体展布,影响了储层平面上以及层内的非均质性,产生了微构造;成岩作用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由于注水开发导致储层内水洗程度不同,从而导致非均质性的加剧。

赵彦文[5](2015)在《临南洼陷田5断块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田5断块特定的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现状,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在前人对该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对目的层段进行单砂层级别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重新进行构造解释,在弄清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邻区的实验数据结合测井资料重新对储层进行测井解释,并依据解释结果对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后期的油藏数值模拟工作奠定基础。田5块沙二上划分为三个砂层组共40个小层,其中含油小层19个,其中三砂组3小层,四砂组1小层、3小层、7小层是主力含油小层,砂体厚度较大,平面分布稳定。通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认为,该区由南北两条边界断层切割而成,内部又被一条近南北向断层切割为东西两个小断块,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南北边界断层在平面上的形态有所变化,包括断块内所发育次级断层在内,共识别断层4条,在垂向上三个砂层组的继承性较好,构造均为简单的单斜构造。通过测井二次解释的认识成果,该区储层为中孔中渗储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大都在20%以上,渗透率的分布范围在70×10-3μm2100×10-3μm2之间。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储层的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行较强,据此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将该区储层分为三大类,其中四砂组的一类储层明显多于二、三砂组。对该区进行储量计算并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数据分布特征及模型储量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田5断块油源主来来自于南部临南洼陷,在北界断层的封堵作用下聚集成藏,油的分布受构造特征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北界断层的构造高点附近,由于内部次级断层的封闭作用,使得东西两个断块分属于不同的油水系统,具有不用的油水界面。此外,油分布还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垂向上,由于层间隔层及层内夹层的发育,使各小层的油几乎不存在相关性;在平面上,一般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区域,是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赵泽宗[6](2014)在《胡庆油田综合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注水开发油田油井逐步高含水生产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层原生及后生的非均质性、流体流度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如作业失败、生产措施不当等),在地层中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锥、水窜、水指进,使一些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调剖堵水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调剖堵水技术在国内已有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历史,在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调剖堵水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越来越高。本文根据胡庆油田高温、高盐、高含水的油藏特点及调剖堵水技术所碰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开发出了有机类地下交联小剂量调剖剂、高强度无机调剖剂以及不压滤注水残渣调剖堵水技术。并且通过现场施工工艺的总结完善,探讨出了一套现场施工工艺技术,满足了胡庆油田调剖堵水的需要。该技术研究的顺利进行对于改善胡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深度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云献[7](2011)在《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油源关系不清、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油气成藏机制等问题,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及现代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胡庆油田烃源岩、原油及储集层抽提物的物理性质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气类型划分、油/源关系研究和含油气系统问题的探讨。本文还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技术、流体势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对胡庆油田原油的运移方向、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以及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文章最后对胡庆油田油气的成藏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胡庆油田古近系存在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两套烃源岩在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平均值大于1.0%,有机质类型为Ⅰ或Ⅱ型,但多数地区演化程度较低,还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沙三段有机质丰度中等,母质类型以过渡型为主,大部分地层正处于或已经历了生油高峰,综合评价为较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泊的还原环境中,物源输入为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生源为主,沙三段烃源岩是胡庆油田目前投入开发原油的主要来源,沙一段烃源岩由于其演化程度低对原油的贡献不大。(2)根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和族组成特点,将胡庆油田原油划分为三种类型:Ⅰ类原油属于低密度、低粘度轻质原油,多分布在长垣、邢庄断层下降盘及柳屯—海通集洼陷区,饱和烃含量高于70%,具有高饱和烃、低非烃+沥青质含量的特征,原油成熟度高;Ⅱ类原油属于中密度、中粘度中质原油,是胡庆油田主要油气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状集、庆祖集的二台阶地区,原油成熟度较低;Ⅲ类原油属于高密度、高粘度重质稠油,主要分布在邢庄、石家集断层上升盘,部分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饱和烃含量低于50%,非烃+沥青质含量较高。(3)油源对比选取了反映源岩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程度等几个方面从宏观分布到生标组成来进行,旨在总结那些指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胡庆油田进行油源关系研究。研究表明,胡庆油田具有就近生油成藏的特点,一般都分布在洼陷周边地区。胡庆油田长垣断层下降盘胡41块、邢庄断层下降盘胡96块等近洼带沙三中、下亚段原油成熟度较高,为其下覆源岩生成,属自生自储型油藏;胡状集—庆祖集Ⅱ台阶原油主要来自海通集洼陷沙三中段源岩和Ⅱ台阶本身源岩,部分地区捕获来自柳屯洼陷向南运移而来的油气;邢庄断层上升盘胡19块原油,成熟度较低,主要为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生成的产物。并根据烃源岩分布、储盖组合条件以及油源对比结果等以沙三2、3盐岩为界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分为盐上、盐下两个子系统,盐下沙三3、4段子系统是本区主要含油气系统,盐上沙一、沙二段、沙三1、2段子系统是次要含油气系统。(4)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作为油气示踪参数,结合地下流体势特征,确立了胡庆油田油气的整体运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柳屯—海通集洼陷部位的流体势高,往斜坡带的流体势相对较低,洼陷为主要的供流区,斜坡带为泄流场所,在同一平面,流体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规律。对于盐上子系统,柳屯洼陷向南、向北是油气运移的主指向,向东、向西是次要运移指向,海通集洼陷向北、向东是主要运移指向,向西、向南是次要运移指向,尤其是向斜坡带方向只是在洼陷北部才有所显示。对于盐下子系统,马寨洼陷生成的油气部分朝南运移至胡19块聚集成藏;柳屯洼陷生成的油气受盐岩的封堵不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早期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油气通过沟通的砂体向南运移至胡5块,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被断层封堵在洼陷区聚集成藏;胡—庆地区二台阶,尤其是北段一方面接收海通集洼陷生成的油气,同时也接收二台阶本身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庆祖集地区有由南向北的运移趋势;海通集洼陷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在近洼及洼陷区可被断层封堵聚集成藏。(5)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并结合地层的埋藏史和古地温史,标定胡庆油田不同区带油藏的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一台阶主要发育早、晚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充注发生于19~10Ma,晚期充注发生时间为6~2Ma;二台阶的油气历经三期充注过程,其中第一期主要发生在30Ma左右,第二期主要发生于19~7Ma,第三期则主要发生于4Ma以来;三台阶主要为一期油气充注,发生于3Ma左右。相比之下,二台阶构造带内原油成藏时间相对较早,且自一台阶→二台阶→三台阶,同期次的油气充注时间有依次变晚的趋势。(6)以油藏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划分出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混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和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三种类型。胡庆油田一台阶以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易形成高温高压岩性或断层—岩性油气藏;二台阶以混合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辅,形成多类型和复杂的油气藏,其油气最为丰富;三台阶基本上为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成藏条件较为苛刻,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总结了胡庆油田的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了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和潜在领域。

李胜彪[8](2010)在《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河南省唐河县王集乡境内的,由众多断层遮挡作用形成圈闭内的王集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具有地质构造、流体性质、油水系统非常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典型特点。认清这类复杂油藏地质特征体系,准确分析评价油藏动态与开发现状以及目前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对于制定油藏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王集油田复杂的储层特性以及油藏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①.在认识了王集油藏基本地质特征,以及对主力区块储层静态进行分类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及流动带指数三个不同侧面对储层进行评价。②.在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了储层流动单元及分布特点。③.通过分析注采对应关系,研究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王集复杂断块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受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储层物性和流体物性的综合影响,王集复杂断块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和开发潜力具有明显区域性。东区、柴庄区、泌242块和西区的水驱采收率平均可达到20.9%、23.7%、15.03%和21.0%。④.采用系统的油藏工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油藏水驱控制程度、注采井网适应性、井网密度、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合理注采比和合理注水量等,东区、柴庄、泌242块和西区的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分别为86.08%、81.53%、86.98%和95.45%,合理注采比分别是1.010、1.004、1.006和1.017。⑤.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并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定等时地质界面技术,建立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尺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王集油田东区目前的剩余油分布规律。⑥.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储层地质特征、渗流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提出并初步论证了王集油田综合治理对策。

秦菲莉[9](2007)在《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电性特殊性和规律性不强的特点,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好的、更加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力图把低阻油层从众多的常规油层中识别出来,同时研究计算低阻油层的参数方法,提供可靠的储层参数。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和油藏成因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也不大相同,需要针对各油田各地区的具体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低阻油层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解释方法,才能解决油田的实际问题。东濮凹陷是一个高矿化度地层水、低孔低渗、细岩性、小断块的新生界断陷盆地,勘探开发过程中已经发现有不同特征的低阻油层,在不同的构造带,在老井中,在新井中都有所发现。它们是储(产)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里由于认识有所提高,对部分解释为水层的低阻油层射孔投产见到了比较好的地质效果,为中原油田的产量升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开展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技术研究,对挖掘资源、增储增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低阻油层的地质认识及测井识别和解释技术、改进测井系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它们的特殊性,目前在识别和评价方法上还存在三大难题:①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和分布规律不详;②识别低阻油层的测井方法和识别技术不完善;③低阻油层的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和方法不完善。通过对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特征分析,进一步研究和认识了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通过对东濮凹陷各个区块老井资料复查,基本摸清了全区低阻油层的平面分布范围以及纵向分布层位;充分利用测井信息,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开展低阻油层的泥质分布类型及含量对测井响应的影响研究,确定了不同泥质类型和含量的储层与测井响应的关系;通过岩电实验研究,建立了适合高泥质含量低阻油层的测井地质解释模型。研究了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法解释低阻油层、利用“复合岩性”法分区建立了解释图版,对东濮凹陷10个油田、7个层位进行低阻油层的二次复查解释,新增油(气)层1212层3120.8m,油(气)水同层640层2022m。已实施试油投产74井次218层607.2m。符合率83.2%,日净增油354.8t,累计增油1.6×104t,与低阻油层复查有关的探明储量增加在1000×104t油气当量左右。

闫锋[10](2007)在《中原油田胡123块储层综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充分运用地质、测井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将测井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古生物学、沉积学等理论相结合,按照从宏观—微观、从单井—多井—区域目的层的研究思路,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岩石物理相参数及有效厚度乘积将储层分为三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为该区的滚动勘探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依据,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胡123为一套河流入湖后形成的湖泊三角洲沉积,其中胡1231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胡1232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主要为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岩心观察和岩石薄片鉴定表明,胡123油层组储层岩石以细粒长石岩为主。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本区胡123油层组非均质性较强。4.选用岩石物理相参数(FZI)及有效厚度乘积作为储层分类评价参数,将研究区胡123储层划分为Ⅰ类(好储层)、Ⅱ类(中等储层)和Ⅲ类(差储层)储层。分类结果为:研究区胡1231主要以Ⅲ类储层为主;胡1232Ⅰ类、Ⅱ类储层占较大面积;胡1233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所占面积较胡1232有所减小;胡1234广大面积被Ⅲ类储层覆盖。评价结果与岩心、试油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显示出较高的综合性与科学性,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推广价值。

二、胡状集油田胡5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状集油田胡5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凝胶调剖后剩余油分布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2.1 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成胶黏度影响因素测试方法
        2.1.4 成胶机理测试方法
    2.2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强度影响规律
        2.2.1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
        2.2.2 聚合物浓度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
        2.2.3 交联剂浓度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
        2.2.4 稳定剂浓度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
    2.3 聚合物凝胶体系剪切自恢复性研究
    2.4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前后微观形貌
        2.4.1 聚合物原溶液微观形貌
        2.4.2 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作用后微观形貌
        2.4.3 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凝胶体系微观形貌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凝胶体系封堵性能及封堵机理研究
    3.1 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
        3.1.3 聚合物凝胶体系与岩心匹配性测试方法
    3.2 聚合物浓度对聚合物凝胶体系封堵性影响
    3.3 渗透率对聚合物凝胶体系封堵性能影响
    3.4 注入速度对聚合物凝胶体系封堵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凝胶调剖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药品
        4.1.3 实验岩心参数
        4.1.4 采收率及含油饱和度测试步骤
        4.1.5 三维纵向非均质岩心模型波及体积及洗油效率计算方法
    4.2 含油饱和度及电阻率关系的建立
    4.3 渗透率级差对调剖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4.4 注聚时机对调剖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4.5 调剖时机对调剖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4.6 调剖剂用量对调剖效果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2)砂砾岩油藏水驱后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工区情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和沉积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2 开发简况
    2.3 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储层特征变化规律
    3.1 岩石成分变化规律
        3.1.1 全岩矿物变化规律
        3.1.2 粘土矿物变化规律
    3.2 孔喉结构变化规律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结果
        3.2.3 历年对比分析
    3.3 物性变化规律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结果
        3.3.3 历年对比分析
    3.4 润湿性变化规律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结果
        3.4.3 历年对比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储层渗流特征变化规律
    4.1 敏感性变化规律
        4.1.1 速敏变化规律
        4.1.2 水敏变化规律
        4.1.3 应力敏感变化规律
    4.2 相渗曲线变化规律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结果
        4.2.3 历年对比分析
    4.3 启动压力梯度变化规律
        4.3.1 实验步骤
        4.3.2 实验结果
        4.3.3 历年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合理开发技术政策
    5.1 储层变化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5.1.1 润湿性变化的影响
        5.1.2 物性变化的影响
        5.1.3 敏感性变化的影响
        5.1.4 非均质性的影响
    5.2 参数优化
        5.2.1 井距优化
        5.2.2 注水压力优化
    5.3 改善开发现状对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井组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室内实验
    1.交联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复配
        1.1交联聚合物体系筛选
        1.2交联聚合物体系性能评价
        1.2.1耐温性能评价
        1.2.2耐盐性能评价
        1.2.3封堵性能评价
    2.室内双向调堵实验
        2.1实验仪器与药剂
        2.2实验方案
        2.3实验结果分析
        2.3.1单一调剖/堵水与双向调堵效果对比
        2.3.2双轮次调剖与双向调堵效果对比
        2.3.3不同调堵顺序措施效果对比
二、现场应用情况及效益
    1.现场应用效果
    2.效益与前景
三、结论与认识

(4)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1.2.2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实验分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
    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1.1 岩石相标志
        3.1.2 粒度分析
        3.1.3 测井相标志
        3.1.4 单井相标志
    3.2 沉积微相划分结果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宏观非均质性
    4.1 层内非均质性
        4.1.1 层理构造及其韵律性
        4.1.2 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4.1.3 劳伦兹曲线法
        4.1.4 层内夹层特征
    4.2 层间非均质性
        4.2.1 砂体垂向分布状况
        4.2.2 层间隔夹层分布规律
    4.3 平面非均质性
        4.3.1 砂体的几何形态
        4.3.2 砂体的横向连续性
        4.3.3 储层平面上的物性分布
第五章 微观非均质性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碎屑成分特征
        5.1.2 填隙物成分特征
        5.1.3 碎屑结构特征
        5.1.4 孔隙结构及类型
    5.2 高压压汞
        5.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5.2.2 分形理论与高压压汞
    5.3 恒速压汞
        5.3.1 实验简介
        5.3.2 微观孔喉的非均质性
    5.4 油水相渗
        5.4.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特征
        5.4.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5.5 微观水驱油实验
        5.5.1 实验条件
        5.5.2 实验步骤
        5.5.3 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的关系
        5.5.4 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简析
    6.1 沉积环境的影响
        6.1.1 沉积相以及物源方向控制了砂体的展布
        6.1.2 沉积微相影响了储层物性参数的非均质程度
        6.1.3 沉积环境影响了微构造的非均质性
        6.1.4 沉积构造及韵律性控制了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6.2 成岩作用的影响
        6.2.1 成岩作用研究
        6.2.2 成岩作用对非均质性的影响
    6.3 注水开发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临南洼陷田5断块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细地层划分对比
        1.2.2 精细构造研究
        1.2.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1.2.4 储层地质建模
    1.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完成工作量
        1.5.1 取得主要成果
        1.5.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
        2.2.1 惠民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2.2 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地层发育简况
        2.3.1 沙河街组
        2.3.2 东营组
        2.3.3 馆陶组
        2.3.4 明化镇组
第三章 地层划分对比
    3.1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与方法
        3.1.1 田5块地层划分对比原则
        3.1.2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3.2 测井曲线、标准井及标志层的选择
        3.2.1 测井曲线的选择
        3.2.2 标准井的选择
        3.2.3 标准层及标志层选择及特征
    3.3 沉积旋回的确定
    3.4 连井对比剖面的建立
        3.4.1 田 306~田 9-斜3井连井对比剖面
        3.4.2 田 27-斜 2~田 5-11 连井对比剖面
        3.4.3 田 9-2~田 5-斜25连井对比剖面
    3.5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3.5.1 二砂组
        3.5.2 三砂组
        3.5.3 四砂组
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
    4.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
        4.1.1 研究方法
        4.1.2 层位标定
        4.1.3 构造图的绘制
    4.2 断层分布特征及微构造类型
        4.2.1 断层分布特征
        4.2.2 各砂层组构造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测井二次解释
        5.1.1 测井资料标准化
        5.1.2 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5.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5.2.1 隔层数、厚度
        5.2.2 分层系数
    5.3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5.4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5.4.1 砂体几何形态
        5.4.2 砂体的连通性
        5.4.3 砂体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5.5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5.5.1 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
        5.5.2 关联度及权重系数的求取
        5.5.3 储层综合评价分类
第六章 储层地质建模及储量复算
    6.1 建模原则及流程
        6.1.1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
        6.1.2 储层建模流程
    6.2 建模方法选择及数据准备
        6.2.1 建模方法选择
        6.2.2 数据准备
    6.3 构造模型建立
        6.3.1 断层模型建立
        6.3.2 模型边界划定及平面网格设定
        6.3.3 层面模型建立
    6.4 岩相模型建立
    6.5 储层参数模型建立
        6.5.1 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6.5.2 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6.5.3 NTG模型的建立
    6.6 模型质量检验及储量复算
        6.6.1 模型质量检验
        6.6.2 储量复算
第七章 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7.1 油分布特征
    7.2 油分布控制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胡庆油田综合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
        1.1.2 胡庆油田调剖技术应用及现状
        1.1.3 研究综合调剖技术的必要性
    1.2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地下交联小剂量调剖体系研究
    2.1 有机地下交联小剂量调剖剂的筛选研究
        2.1.1 聚合物的筛选评价
        2.1.2 交联剂的筛选
        2.1.3 聚合物浓度对成胶强度的影响
        2.1.4 交联剂浓度对成胶强度的影响
        2.1.5 矿化度对凝胶的影响
        2.1.6 温度对凝胶的影响
        2.1.7 剪切对凝胶的影响
    2.2 调驱体系性能评价
        2.2.1 堵剂技术指标
        2.2.2 技术优势
        2.2.3 技术难点
第三章 复合调剖体系研究
    3.1 高强度堵剂室内性能评价
        3.1.1 高强度调剖剂的筛选评价
        3.1.2 悬浮剂的筛选
        3.1.3 调剖剂浓度对稠化强度及时间的影响
        3.1.4 温度对调剖剂初凝时间的影响
    3.2 复合调剖体系性能评价
        3.2.1 主要特性及适用条件
        3.2.2 堵剂技术指标
第四章 大剂量不压滤注水残渣深调体系研究
    4.1 不压滤注水残渣体系
    4.2 不压滤注水残渣性能评价
        4.2.1 试验目的
        4.2.2 仪器和药品
        4.2.3 试验内容及结果
第五章 综合调剖体系工艺流程设计
    5.1 有机地下交联小剂量调剖工艺研究
        5.1.1 选井条件研究
        5.1.2 配液工艺研究
        5.1.3 施工管住研究
        5.1.4 堵剂用量研究
    5.2 复合调剖工艺研究
        5.2.1 注入工艺研究
        5.2.2 完井工艺研究
        5.2.3 地下成胶反应时间研究
        5.2.4 注入施工研究
    5.3 大剂量不压滤注水残渣深调工艺研究
        5.3.1 注入工艺研究
        5.3.2 注入设计
第六章 综合调剖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6.1 综合调剖现场应用情况
    6.2 措施效果
        6.2.1 措施后水井注水压力明显上升,高渗透层吸水得到有效限制
        6.2.2 吸水剖面明显改善
        6.2.3 在胡庆油田主力区块均有普遍适用性
        6.2.4 对应油井增油效果好,不同类型储层应用措施明显提高
    6.3 经济效益评价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第2章 基本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主断裂特征
        2.2.2 区带划分
    2.3 沉积与储层特征
        2.3.1 沉积特征
        2.3.2 储层基本特征
第3章 胡庆油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3.2.1 有机碳
        3.2.2 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
        3.2.3 生油潜量(S1+S2)
    3.3 有机质类型
        3.3.1 干酪根镜下显微组份特征
        3.3.2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
        3.3.3 烃源岩热解参数
        3.3.4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3.4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3.5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3.5.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3.5.2 甾、萜类特征
        3.5.3 芳烃组成特征
第4章 原油、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胡庆油田原油物理性质
        4.1.2 原油族组成
        4.1.3 原油饱和烃馏分的组成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份组成特征
    4.2 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
        4.2.1 族组成特征
        4.2.2 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
    4.3 油源对比
        4.3.1 成熟度对比
        4.3.2 沉积环境对比
        4.3.3 生源构成对比
        4.3.4 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4.4 含油气系统
        4.4.1 含油气系统划分
        4.4.2 含油气系统特征
第5章 胡庆油田油气成藏史综合研究
    5.1 地层埋藏史
    5.2 源岩生烃史
        5.2.1 地温场
        5.2.2 热史
        5.2.3 有机质成熟史
        5.2.4 源岩生烃史
    5.3 油气充注史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荧光特征
        5.3.2 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
        5.3.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
        5.3.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第6章 油气运移与成藏机制研究
    6.1 流体势分析
        6.1.1 压力场特征
        6.1.2 势能场特征
    6.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
        6.2.1 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判断油气运移方向
        6.2.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
    6.3 油气成藏机制
        6.3.1 胡庆油田主要断层活动时间分析
        6.3.2 油源条件
        6.3.3 储盖组合关系
        6.3.4 输导条件
        6.3.5 圈闭条件
        6.3.6 主控因素
第7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7.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7.1.1 油气藏类型
        7.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7.2 油气成藏模式
        7.2.1 典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7.2.2 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
    7.3 油气勘探方向
        7.3.1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7.3.2 油气勘探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包裹体图版

(8)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研究现状
        1.2.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
        1.2.2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地质特征
    2.1 油藏地理位置及基本概况
    2.2 储层地质特征
        2.2.1 储层构造与断裂特征
        2.2.2 储层沉积特征
        2.2.3 储层分布特征
        2.2.4 储层渗流物性特征
        2.2.5 储层润湿性与敏感性特征
        2.2.6 储层多相渗流特征
        2.2.7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2.3 储层流体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2.4 储量分布特征及评价
第3章 王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及分类评价研究
    3.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3.2 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3.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1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描述方法
        3.3.4 王集油田储层流动单元分析
    3.4 储层静态分类评价
        3.4.1 储层单因素评价
        3.4.2 储层单因素评价法对比与综合评价分析
第4章 油藏注水开发潜力研究
    4.1 油藏开发历程及现状
    4.2 油藏注水开发潜力研究
        4.2.1 经验公式法确定注水开发潜力
        4.2.2 相对渗透率曲线法确定开发潜力
        4.2.3 水驱特征曲线法确定开发潜力
        4.2.4 油水粘度比法确定开发潜力
        4.2.5 王集油田注水开发潜力综合分析
第5章 开发调整合理技术界限研究
    5.1 注采井网适应性分析与调整界限研究
        5.1.1 注采井网储量控制研究
        5.1.2 合理井网密度及注采井距研究
        5.1.3 王集油田目前井网、井距合理性评价
    5.2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研究
        5.2.1 油藏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原则
        5.2.2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
    5.3 王集油田合理注采结构研究
        5.3.1 各断块不同层位油层产液吸水能力分析
        5.3.2 无因次采液、采油能力与产水率关系
        5.3.3 王集油田吸水能力与产水率关系研究
        5.3.4 合理注采结构研究
第6章 王集油田东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王集油田东区储层地质建模
        6.1.1 储层建模步骤
        6.1.2 储层建模方法及建模结果
    6.2 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6.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与论证
        6.2.2 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7章 王集油田开发调整对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价
    7.1 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油藏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7.2.1 油藏水驱方向确定
        7.2.2 开发调整对策方法研究
        7.2.3 综合治理初步方案设计
        7.2.4 调整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特征
    2.1 低阻油层的发现——W38 井
    2.2 低阻油层的分布特征
        2.2.1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2.2.2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纵向分布特征
        2.2.3 构造对低阻油层形成的作用
    2.3 低阻油层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测井特征
        2.3.1 低阻油层的储层地质特征
        2.3.2 低阻油层的测井特征
    2.4 低阻油层测井解释面临的主要难题
    2.5 识别低阻油层对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
    3.1 形成低阻油层的内因
    3.2 形成低阻油层的外因
第四章 低阻油层解释方法研究
    4.1 复合岩性法
    4.2 “油水相对渗透率”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软件编制
    4.3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
第五章 应用效果
    5.1 解释主要成果
    5.2 地质效果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原油田胡123块储层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工区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技术线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田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地层发育概况
        2.2.1 胡123~1油层亚
        2.2.2 胡123~2油层亚组
        2.2.3 胡123~3油层亚组
        2.2.4 胡123~4油层亚组
    2.3 油田构造特征
第三章 油藏地质研究
    3.1 地层特征
    3.2 构造特征
        3.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形态
        3.2.2 断层特征
    3.3 储层特征
        3.3.1 砂体展布特征
        3.3.2 储层岩性特征
        3.3.3 储层物性特征
        3.3.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3.3.5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2.3.6 粘土矿物类型及特点
        3.3.7 储层敏感性
    3.4 油藏类型
    3.5 流体性质
    3.6 温度压力系统
    3.7 储量计算
        3.7.1 计算单元划分
        3.7.2 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3.7.3 计算结果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评价
    4.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4.1.1 碎屑成分
        4.1.2 填隙物成分
        4.1.3 岩石结构
    4.2 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
        4.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4.2.2 成岩作用阶段及成岩演化序列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物性总体特征
        4.3.2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4.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4.4.1 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4.4.2 储层的孔喉大小及其分布
    4.5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4.5.1 层内非均质性
        4.5.2 层间非均质性
        4.5.3 平面非均质性
    4.6 储层的分类与评价
        4.6.1 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
        4.6.2 储层分类及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胡状集油田胡5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凝胶调剖后剩余油分布规建研究[D]. 方信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2]砂砾岩油藏水驱后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D]. 熊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井组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J]. 赵泽宗. 钻采工艺, 2019(05)
  • [4]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 桑宇. 西北大学, 2017(02)
  • [5]临南洼陷田5断块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赵彦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6]胡庆油田综合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D]. 赵泽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12)
  • [7]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 张云献.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8]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 李胜彪. 西南石油大学, 2010(12)
  • [9]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方法研究[D]. 秦菲莉.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6)
  • [10]中原油田胡123块储层综合研究[D]. 闫锋. 浙江大学, 2007(03)

标签:;  ;  ;  ;  

胡庄集油田胡5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