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武粤,李国辉,高原[1](2021)在《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由此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成为了世界第三极,并不断向外扩展,其内部大型断裂体系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及火山活动性强烈。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地区作为研究高原隆升、深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的天然试验场,也是国际地学领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焦点。本文根据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的学术报告,对高原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阐述。本次研讨会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形机制及物质运移动力学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围绕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历史,从深部构造与岩浆变质响应,到浅部地表过程以及其对资源气候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将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等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彭杰[2](2020)在《利用宽频带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仅用背景噪声数据确定中国大陆高分辨率岩石圈S波速度模型。研究利用了中国区域地震台网和NECESSArray共1031个宽频带台站两年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数据。应用背景噪声互相关和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得到了台站对间高信噪比的互相关函数,提取了周期5-125 s的大量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信息,继而通过面波层析成像获得了各周期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演确定了深达150 km的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S波速度模型。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模型总体上较为相似,且揭示了一些更为细节的岩石圈结构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中国东部的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松辽盆地具有较深的(>150 km)岩石圈根,然而,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东侧的岩石圈已经受到了明显改造。此外,松辽盆地南部下方地幔岩石圈表现出垂向上的不连续,可能说明该区发生了岩石圈拆沉。中国东部的长白山火山、镜泊湖火山和大同火山下方的地幔岩石圈近乎缺失,且火山周围的地幔岩石圈很薄。华北和扬子克拉通的东部以及华夏地块的岩石圈厚约70-100 km,东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只有约60-80 km。总体上,中国东部的岩石圈较薄,且存在自西向东变薄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引发一系列深部过程,导致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减薄。盆山结合带、地块拼合区以及深大断裂下方的地幔岩石圈较薄,且S波速度较低,这些特征在郯庐断裂带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说明该断裂带可能切穿了岩石圈。我们还观测到郯庐断裂带不同分段的结构特征差异,该断裂带北段两个分支断裂下方的地幔岩石圈均明显变薄。在中段,穿过渤海湾盆地北部的剖面显示该断裂带西侧附近的LAB深度自西向东逐渐变浅,而东侧附近的LAB则较平缓,往南的剖面揭示断裂带下方地幔岩石圈强烈上隆。郯庐断裂带南段两侧的地幔岩石圈厚度不同,断裂带下方地幔岩石圈厚度明显变薄且速度显着降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块150 km深度内的上地幔速度低于其周围构造单元,结合多种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和该地块广泛分布形成于碰撞后环境的岩浆岩,我们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岩石圈拆沉引发的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胡斌[4](2019)在《基于重磁数据的冈底斯成矿带深部结构分析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冈底斯成矿带形成于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背景下,具有复杂的构造-岩浆-成矿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地学界的热点研究地区。多年来,地质学家对冈底斯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区域成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冈底斯成矿带的地质认识。作为该区仅有的两个覆盖面积全的地球物理资料,重磁数据对解释整体构造框架、圈定侵入岩体水平位置、描绘深部三维物性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为区域成矿远景区划分提供依据。为了从重磁数据中提取更多可靠的有效信息,本文首先研究了结合功率谱分析的二维经验模态分解位场分离方法,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叠加异常分离的有效性;接着针对影响位场边界识别效果的各个因素,探讨各边界识别方法的应用效果,获得最佳的边界识别方法组合;最后针对重磁反演垂向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基于先验信息约束的重磁三维反演流程。将上述研究的方法应用到研究区重磁数据的处理、反演和解释中,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和化极磁异常均可分为由浅到深的3个等效层场源产生的异常组合;且深部重磁场以南北分区、东西分块为特征,南北以约31°N为界,东西以约88°E和93°95°E为界;深部重力异常解释的低密度体与MT反演结果以及地震接收函数结果综合解释的低速高导体基本吻合;(2)将位场综合边界识别方法应用于重磁异常边界识别,并结合地质资料圈定了基性、超基性(混杂)岩体和中、酸性岩体的分布情况,推断了主要断裂构造;(3)重磁三维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局部剩余密度主要由沉积层凹陷、结晶基底的起伏和岩浆岩的侵入等作用引起,强磁性体在南冈底斯带广泛连续分布。通过分析上述结果认为:由于印度板块不均匀地向北推进,使喜马拉雅地体、冈底斯地体的深部物质属性在东西方向上存在显着的差异;青藏高原南部区域中下地壳的低密度体东西向是不连续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在北冈底斯西部约84°E88°E的范围内先后存在向北和向南俯冲的可能。最后通过综合分析上述成果与矿点分布的关系,总结重磁成矿要素,划分了21个成矿远景区。

阙朝阳[5](2016)在《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滇东南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了钨成矿系统主要物质组成、典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床形成机理、矿床变化及改造、矿化分布规律及找矿勘查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找矿方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主要地质体开展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指出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是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基础上,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等多期次的成矿构造环境演变,其中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是钨成矿的重要构造背景。2、通过对南温河—洒西一带猛洞岩群变质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及老君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认为与钨成矿系统有关的变质建造及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实质上是具有同一古老地壳来源的物质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多阶段深部融熔而产生循环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源再造”是形成大规模钨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机理。3、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钨成矿系统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以及云英岩(长英质)脉型两种,分别形成于150Ma左右以及110Ma左右,与研究区晚中生代两个阶段的构造成矿背景吻合。4、根据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数据、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分析,与钨成矿作用相关的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部分与大气降水或海水有关。成矿流体在平面上以老君山岩体为中心向外围运移,并伴随着温度及盐度逐渐变低;垂向上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盐度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5、南温河—洒西一带构造变形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南秧田岩组、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并使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的通道,并对含钙质的泥灰岩等赋矿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形成顺层稳定延伸的含矿矽卡岩带。6、根据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成矿作用特征,明确了该区形成于110Ma左右的脉状白钨矿床对似层状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较强的叠加改造,使矿床变富,成矿系统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变化机理与右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NW向及近EW向断裂旁侧发育的羽状裂隙被后期热液充填相关。7、老君山花岗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老君山岩体自形成后经历了4次次构造热事件:(6374)Ma、(4250)Ma、(3728)Ma、(2517)Ma。其中后3个阶段与岩体抬升相关,且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基本对应。据此提出南温河—洒西一带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在岩体南北两侧都龙、长田一带深层次矿床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在构造变形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发育的新生代NW向左旋走滑兼正断层性质断裂是破坏钨成矿系统中矿带、矿床及矿体的主要因素。8、建立了以中生代推覆构造为主导的构造控矿模型及老君山矿集区“三位四层二带一体”的区域找矿模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其中南温河矿床外围花岗片麻岩下寻找深部似层状矿体的找矿建议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

楚亚婷[6](2016)在《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文中认为富碱侵入岩这一概念最早由着名地质学家涂光炽先生于1982年提出,它包括硅不饱和的碱性岩与硅过饱和的碱性花岗岩;两者主要形成于与拉张作用有关的陆内裂谷、热点和后造山松弛环境当中,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常与重要多金属矿床共生相伴;源区多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具有特征的幔源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它们是地幔流体和物质在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向上运移并与地壳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录,因而该类岩石被认为是除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外,另一类可直接探测地幔地质作用的重要岩石。受印度-亚欧大陆俯冲碰撞的影响,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幔源岩浆作用广泛,特别是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缝合带及两侧产出大量以富碱斑岩为主的新生代富碱火成岩和系列相关多金属矿床而彰显其特殊重要性。地幔流体作用是深部地质过程的重要构成,与之相关的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更是当前地学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流体作用成矿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结合相关典型矿床研究,以遗留于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和流体或玻璃包裹体为载体,以揭示地幔流体作用和流体性质演化导致系列成岩成矿效应为主线,深入剖析滇西新生代以六合、剑川、小桥头正长斑岩为代表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和以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代表的硅过饱和富碱岩浆的成岩成矿过程,并结合老王寨金矿、金顶铅锌矿床中岩(矿)石分析,获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岩相学研究发现,发育于富碱斑岩及其包体中的富钠微晶玻璃、富铁微晶玻璃以及富铁熔浆包体是一种含地幔标型矿物和挥发分的纳米-微米级的超显微隐晶固体,与寄主岩浆呈熔浆不混溶关系,也见穿插于相关典型矿床岩(矿)石中。研究认为,该物质起源于富集地幔,是具熔浆性质的超临界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因温压等环境突变导致挥发分散失,过冷凝形成的隐晶-雏晶-非晶质固体,是地幔流体参与成岩成矿作用而遗留于岩(矿)石中的现实微观物质踪迹,同时也是引发硅化、碳酸盐化、钾化、钠化蚀变和多金属矿化的重要物质源和动力源。(2)地幔流体在伴随富碱岩浆耦合运移和解耦分离过程中,对主岩、包体和矿床围岩进行交代蚀变和引发多金属矿化。在此过程中,地幔流体自身随环境温压和氧逸度及壳幔混染程度的改变而发生物质组成和流体性质演变,其微观物质踪迹的超微观矿物组成表现为:六合、剑川正长斑岩和包体中以富含典型地幔标型矿物组合→马厂箐赋矿斑岩中产出以出现与矿化有关的微晶金属矿物和富铁、钛硅酸盐组合→老王寨矿化岩石以含金硫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组合→金顶矿化岩石以铅锌硫化物、碳酸盐、甚至出现硫酸盐等组合为特征;相对应的含矿地幔流体性质演化表现为强地幔属性的熔体→壳幔混染属性的熔流体→以壳源为主导的壳幔混染属性的热液流体。(3)富铁熔浆包体、石英包晶(体)中含CO2和H20的高钾玻璃包裹体、石英方解石包晶(体)和钠长石伟晶岩包体共同构成了贫硅富碱岩浆中所含不混溶的四种不同地幔流体物质成分端元,即含CO2和H20的高钾硅酸盐玻璃代表了富K端元;钠长石伟晶岩包体代表了富Na端元、石英方解石包晶(体)代表了富CO2端元,而富铁熔浆包体与富铁微晶玻璃类型相同,代表了富Fe端元;熔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氧逸度变化(包括壳慢物质混染)是引发流体性质演化的根本原因。(4)岩(矿)石年代学研究发现,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浆源区的形成和富碱岩浆活动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幔源包体中交代角闪石的Ar-Ar年龄在102.87±1.19Ma和116Ma左右,而六合花岗质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1.6Ma,与包体结晶成岩和寄主正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为38.63±0.52Ma,指示幔源包体在富碱岩浆形成之前已经遭受过碱交代作用;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0.52Ma,结晶成岩时间与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基本吻合,为35.80±0.20Ma;锆石的Ti温度计、稀土元素以及Ce+4/C e+3分析指示了富碱岩浆上侵过程中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据此综合分析认为:超前活动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触发了交代富集地幔的形成,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所含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两类岩浆演化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花岗岩类岩石。(5)综合研究认为,成矿作用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壳幔混染作用,而是含矿地幔流体作用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是否易于多金属成矿物质的活化与卸载。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流体性质演化过程是制约滇西新生代多金属系列成矿的核心因素。在上述认识成果基础上,运用地幔流体作用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的综合分析研究成功揭示,遗留于滇西新生代各类岩(矿)石中的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在与富碱岩浆耦合与解耦过程中,对不同部位的不同岩石进行交代蚀变成矿,相应形成“斑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矿床→远程中低温热液矿床系列成矿效应。本论文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和揭示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地幔流体-成矿作用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岩浆-流体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程斌[7](2014)在《日本东北地区与中国南北构造带北段深部结构研究及其意义》文中提出大陆动力学是当代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其基本目标是探索大陆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目前看来,研究大陆深部结构、探索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日本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边缘、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属于俯冲板块边界构造系统,而中国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内部一条典型的陆内构造带,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地震带,其北段(即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位于欧亚大陆内部的中国大陆北方中部地区,属于大陆内部构造系统。因此,本论文选取这两个地区作为研究区,以板块构造观和大陆动力学探索为学术指导,利用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以此为基础,探讨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地震及火山活动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比大陆不同构造系统下,其深部结构与诱发大地震发生的因素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异同点。本论文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日本东北地区速度结构的纵/横向不均一性和各向异性。结果显示,该区活火山下方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内存在明显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区,并向下延伸至地幔楔中。2008年宫城-岩手地震主震及三次大的余震均发生在地震波速度及泊松比都发生显着、快速变化的区域,其下方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内也存在明显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区。这些结果表明,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都与该区地壳及地幔楔中广泛发育的熔体和水密切相关,这些熔体和水的形成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脱水作用以及板块驱动形成的地幔楔中的地幔对流所导致的。地壳中复杂的P波各向异性特征同样表明,该区地壳结构存在显着的不均一性。在约40km深度的上地幔顶部,研究区大部分区域P波快波方向与海沟近于垂直,它是A型橄榄石的变形及其沿地幔流动方向定向排列引起的,而这种变形和定向排列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其产生的地幔楔中板块驱动的地幔对流造成的。弧前地区P波的快波方向基本都与海沟近于平行,在橄榄石B型组构占主导地位的弧前地区,地震波快波方向通常垂直于地幔流动方向。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的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特征显示,速度结构总体表现出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特点。上地壳中多个高、低速异常区相间分布,是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内显着变化的浅部地质特征导致的。下地壳中广泛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带,部分区域延伸至上地幔顶部内。结合该区较高的地表热流值和高电导率异常特征表明,该区下地壳中广泛存在热物质和流体,其很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物质向北东/东方向的逐步扩展和运移以及局部上地幔物质上涌有关。地壳底部和上地幔顶部内存在一些明显的高速异常区,可能代表了一些古老块体的残片,如秦岭微板块和祁连地块。研究区内的大型断裂带在上地壳中主要分布于高、低速异常过渡带,其向下延伸至下地壳中广泛存在的低速异常带内,个别断裂带切穿下地壳低速层。这些特征表明,该区速度异常结构既受大型断裂带的控制,同时又对断裂带的分布和垂向延伸有叠加、改造作用。此外,该区内绝大多数历史大地震都发生于P波速度显着、快速变化的区域,且沿大型断裂带分布。其下方下地壳甚至上地幔顶部内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带,该特征表明,历史大地震下方存在的热物质和流体与地震的发生紧密相关。上地壳中复杂的P波各向异性结构,是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内部发育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所导致的。下地壳低速层内发育多组方向的P波快波方向,表明下地壳广泛存在塑性流变,且不同区域内流变方向不同。上地幔顶部整体的P波各向异性特征与下地壳中类似。但是,在一些明显的高速异常区内,其P波快波方向可能代表了上地幔顶部内残存的古老块体的原始“化石”各向异性特征。结合前人关于研究区及其邻区的S波分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及其邻区的地壳和上地幔中可能存在“双层流动”,即下地壳流动和上地幔(软流圈)流动。通过对比发现,大陆不同构造系统,即俯冲板块边界构造系统和大陆内部构造系统,其深部动力学过程明显不同。位于大陆边缘的日本东北地区,其地壳-上地幔异常结构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脱水作用以及板块驱动形成的地幔楔中的地幔对流有关。而位于大陆内部的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其复杂的地壳-上地幔顶部异常结构以及地震活动,是受早期构造控制,后期叠加青藏高原东北缘物质向北东/东方向的逐步扩展和运移以及局部上地幔物质上涌,是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

董树文,李廷栋,陈宣华,高锐,吕庆田,石耀霖,黄大年,杨经绥,王学求,魏文博,陈群策[8](2014)在《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文中研究指明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以下简称"专项")是目前中国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研究计划之一,涉及从地表到深部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多学科多领域探测实验。专项自2008年实施以来,完成了全国4°×4°、华北和青藏高原1°×1°的大地电磁阵列观测,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单元大小为160km×160km,含78种元素);完成了青藏高原、华南—中央造山带、华北和东北等多条超长深地震反射与折射剖面联合探测、宽频带地震与大地电磁剖面观测,其中深地震反射剖面约6 160km,成功研究、实验了地壳与地幔深部探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极大地加快了中国深部探测的进度,使中国进入国际深部探测大国的行列。专项在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开展的矿集区立体探测卓有成效,矿集区三维"透明化"技术不断成熟与完善;揭示了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深部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专项部署了罗布莎、金川、南岭、庐枞和铜陵矿集区和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等12口大陆科学钻探实验与异常验证钻孔,在西藏罗布莎等地发现一系列深部地幔物质,在南岭于都-赣县和安徽庐枞矿集区发现深部厚大矿体、矿化异常和重要矿化线索。专项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的地应力监测网建设,有效提高了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水平,深化了地震与地质灾害链成因研究;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专项开展的大陆地壳结构与演化综合研究,加深了对中国中生代以来一系列重要地质问题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认识。专项成功研制的中国首台"地壳一号"万米超深科学钻探钻机,在深部探测仪器装备自主研发方面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同时,成功研制了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移动平台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集成系统等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与软硬件系统。专项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适应中国地质地貌条件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深部探测问题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一系列探测试验基地,为组织实施中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深部探测已经成为我国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陈越[9](2014)在《拉萨—羌塘碰撞带代表性岩体的剥露历史与深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作为“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其隆升过程和机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已有的隆升模型基本前提均假设高原隆升由新生代印度-欧亚碰撞引起,而对于前新生代(印度-欧亚碰撞)的早期隆升作用及深部地质过程并未给予充分关注。同时对深部地质过程认识的局限性也直接制约了我们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隆升机制的合理理解。本文选取了位于拉萨-羌塘碰撞带申扎和达过地区的早白垩世岩浆岩为对象,以常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手段开展了早白垩世时期的深部地质过程研究,同时还选取了拉萨-羌塘碰撞带的代表性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大于110 Ma的盐湖、措勤、亚热、班戈、聂荣和唐古拉地区岩浆岩)为对象,以磷灰石(U-Th)/He年龄分析为手段开展了代表性岩浆岩的冷却剥露历史研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申扎地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以及达过地区流纹岩同期产出于约113 Ma,玄武岩富集Zr元素,具有板内亲缘性,可能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富集的地幔楔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有软流圈物质的贡献;安山岩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英安岩可能为富A1矿物的古老基底岩石的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混入;达过流纹岩为高分异的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过铝质岩石,强烈亏损Ba、Sr和Eu,具有高的Ga/Al比值,类似于A2型花岗岩,可能来源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且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上报道的同期发育的双峰式岩浆岩以及A2型花岗岩,本文认为申扎地区~113 Ma不同类型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可能为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的板片断离。在陆陆碰撞带同期产出的双峰式火山岩、A2型岩石(A2-type rocks)和具板内玄武岩特征的镁铁质岩石可作为板片断离的岩石学证据。本文在拉萨-羌塘碰撞带获得了早白垩世-中新世的磷灰石(U-Th)/He年龄(108-8.02Ma),代表了三期冷却剥露事件:早白垩世(108Ma)、晚白垩世(85-70 Ma)和始新世-渐新世(58-34 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表明拉萨-羌塘碰撞带在白垩纪就已经发生了早期的地表抬升作用,并且存在东西差异隆升的现象。本文推测地表抬升与深部地质过程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早白垩世磷灰石He年龄可能是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断离作用的响应;晚白垩世快速剥露事件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相关;始新世-渐新世快速剥露可能是拉萨地体与印度大陆在晚白垩世-渐新世的碰撞和碰撞后作用的远程响应。

杜劲松[10](2014)在《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石圈磁场主要反映岩石圈之内岩石的磁化强度(磁化率或磁矩)物性分布。由于岩石的磁化环境(指岩石被磁化时的外部磁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磁性载体及其经历的地质作用与构造演化存在差异,岩石圈磁场携带着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温度与压力状态、深部岩石变质作用及其经历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过程等地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信息。随着地面磁测、船载磁测与航空磁测等的数据积累以及卫星磁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获得海量的地球甚至月球与火星的区域与全球磁场观测数据,而且由此建立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的精度与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尺度而言,磁力数据的观测面是一个曲面而且岩石圈磁性也呈近似的球壳或椭球壳形态分布,因此需要基于球坐标系进行磁测数据的表达、处理、正反演与解释。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平面坐标投影工作与引入新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持观测场与场源的空间原位对应关系。尤其是,相对于地面、海洋与航空磁测而言,卫星磁测具有全球高覆盖性、观测数据处理的统一性以及区域数据精度与分辨率的一致性等突出特点,而且卫星磁测数据主要包含中、长波长岩石圈磁场成分,压制了人类生活、局部环境与浅部地质体的干扰,可以更好地用于研究区域与全球大地构造、地壳深部与上地幔顶部的磁性分布格架与岩石圈热状态等。因此,论文尝试在球坐标系之中进行岩石圈卫星磁异常数据的处理、正演与三维反演方法研究,以模型试验为手段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性,再应用于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如GRIMML120v0.0),初步建立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三维分布模型,进而为中国及其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等科学问题与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计划提供了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方面的资料与依据。此外,本文构建的方法可以为月球与火星等星体的岩石圈磁场解释提供方法参考,也可以为SWARM地磁测量卫星计划与我国未来磁测卫星计划之中关于岩石圈科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资料与知识积累。论文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由于位场本质上的叠加性与岩石倾斜磁化的影响,岩石圈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位置对应关系并不明显。论文采用数据转换处理方法(如梯度场、解析信号、模量与正则化磁源强度等),提升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对应关系,而低高度面上的转换信号幅值突显磁异常的线性信号,往往对应不同地质体的边界、断裂带、岩浆脉等构造。采用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获得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磁异常转换的增强信号分布。其中,作为球谐模型解算的基础,推导出在极区无奇异性的磁位、磁场及其高阶导数的球谐表达式,使得在极区进行岩石圈磁异常转换处理成为可能。此类转换与增强信号分析旨在为后续三维反演所得模型的可靠性水平分布提供辅助依据。(2)基于球坐标系的球面棱柱体的磁位、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方法正演是反演与解释推断的基础。论文给出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三重与二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传统正演单元(如偶极源与直立棱柱体)逼近三种基于球坐标系的空间域正演方法,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种正演方法的计算精度、影响因素与计算效率。(3)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将重、磁勘探之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三维成像反演方法由直角坐标系扩展至球坐标系。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球坐标系统之中磁异常的三维反演问题,尤其是关键的模型剖分、正演方法、模型目标函数(包括径向加权函数)等问题。通过系列模型试验,讨论了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中大尺度磁异常反演的特殊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岩石圈磁性底界面最大深度的自约束反演方法。在反演方法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方面,构建的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如单分量、三分量、ΔT磁异常、磁异常模量等)及其之间的联合反演、可以考虑陆地地形与海底深度的变化、可以利用不同的范数或测度函数对模型复杂度与数据拟合差进行度量。(4)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异常磁化率分布采用最新的岩石圈磁场模型GRIMM L120v0.0,经过必要的数据校正之后,反演得到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的三维分布。整体分布特征表现为:华北克拉通、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岩石圈存在较高的异常磁化率分布,而华南褶皱带、黄海与苏北盆地、青藏高原、南北地震带、天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等地区的岩石圈呈现较低的异常磁化率分布。此分布与岩石圈磁异常增强信号分布较为一致。(5)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主要反映构造单元整体性的与深部的磁性特征,而与地表零星出露的变质岩、火成岩与矿床分布之间的关系较弱;岩石圈密度、纵波与横波速度与磁性表现为正相关但关系较弱;下地壳与总地壳厚度与径向积成异常磁性分布在中国地区不存在普遍的正相关性,如在青藏高原地区,其较厚的下地壳与地壳却对应较低的径向积成异常磁化率分布;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地表大地热流、岩石圈上地幔横波速度、岩石圈温度呈现较显着的反相关;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与壳幔界面在中国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的深度与温度分布呈反相关,但并不是一个等温面;岩石圈区域磁性与岩石圈内部形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高磁性区对应高Te值且其内部形变量小;地震主要发生于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区与磁性突变带,两种分布特征可能预示着两种地震发生机制,如青藏高原、天山-贝加尔地区、帕米尔高原等地区属于前者,而龙门山造山带、中华北克拉通南部等地区属于后者,大部分火山均位于磁性突变带区域,并且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南北地震带的位置及其三分段特征;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单元的地质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受最后一次(或最新)的热构造事件影响较大。总之,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表现为较显着的反相关性。(6)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区域大地构造和岩石圈动力学岩石圈区域高磁性单元对应于古老的、稳定的、力学强度高的古陆块或古陆核,揭示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古陆块包括:伊利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吐鲁番盆地、阿拉善地块、四川盆地、川滇断块、松辽盆地、华北克拉通、大别造山带核(杂岩)带、华夏古陆、云开地块、羌塘地块东北部两个高磁性区。而岩石圈低磁性分布区域可以揭示其岩石圈的高温特征,如低磁性的青藏高原、略显低磁性的华北克拉通、除高磁性的四川盆地之外的扬子准克拉通地区,分析认为此类大面积的岩石圈低磁性可能均由上地幔对流从而造成岩石圈等温面上移所致,而对于恒河平原地区的岩石圈低磁性,推测印度板块在向青藏高原下部俯冲时,不仅其前方的青藏高原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存在局部对流,而且在其后方的印度板块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也可能存在局部对流。塔里木盆地地区岩石圈磁性分布呈现一个整体较高的块状,大致沿北纬40。分为北部低磁性单元与南部高磁性单元,南部单元的西南部为高磁性块状而其西北部为一个逐渐变窄的较高的磁性条带。整个东北地区呈现大面积的高磁性分布,与地震活动较少与地表形变场较弱的特征对应。三维反演的岩石圈磁性在松辽盆地呈现周边磁性高于中心的环块状,最高磁性区分布于兴安地块,呈北东-南西走向,这与该地区的构造走向一致。若松辽微大陆确实存在,则可以推断该微大陆在西北侧兴安地块区较厚、东南侧松嫩地块区较薄、最薄处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地区、整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相比于塔里木克拉通与印度克拉通,华北克拉通整体的岩石圈磁性低很多,说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了退磁作用,即华北克拉通遭受到了破坏与改造;华北克拉通内部显示的8个高磁性单元可能为太古宙的古老陆核经过陆壳增生形成的微陆块,其中中部华北克拉通的高磁性单元西侧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地震分布一致;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走向一致且东低西高,尤其是郯庐断裂带以东为大面积低磁性区而西侧为高低磁性相间的分布特征,这预示着克拉通破坏主要发生于东部尤其是太行山以东地区;在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岩石圈区域磁性均显示为与下扬子地块相似的大面积低磁性分布特征,以40。北纬线附近为界朝鲜半岛北部呈现较高磁性与南部的低磁性相区别,这预示着相比中朝板块,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的岩石圈可能与下扬子岩石圈的性质更加接近。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大面积低磁性,与频发的地震分布吻合,说明青藏高原岩石圈整体温度较高且活动性强;青藏高原中南部存在近南北向的磁性分布,结合基于岩石圈剩余重力异常的构造走向分区,共同揭示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碰撞具有时空不均一性;高岩石圈磁性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与四川盆地夹持一个向南逐渐变宽的低磁磁性条带,推测该条带地区岩石圈温度较高,可能是青藏高原遭受印度板块挤压从而下地壳低粘滞性物质流动通道的反映,而且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均显示该弱磁性带受较高磁性与较低温度的印支地块阻挡、在20(?)-25(?)区域分为西南与东南方向两支。此外,三维反演结果显示刚性的四川盆地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有效弹性厚度分布与地震分布等较一致,且三维磁性分布显示四川盆地西侧上部呈现高磁性而下部呈现低磁性,这揭示可能受下地壳流的作用、其西侧正在发生热改造或者整个四川盆地不仅具有逆时针旋转特征而且很可能具有绕西侧的向下旋转特征。在印度半岛,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对应非常一致,且三维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印度大陆东部的海洋岩石圈呈现负异常磁化率与呈现正异常磁化率的印度大陆岩石圈相接,而印度大陆在北纬14。附近向西延伸至海洋,大陆两边的海洋岩石圈均倾斜插入印度大陆下方,印度大陆岩石圈呈上宽、下窄的倒立三角形几何特征;三维反演的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85。E洋中脊呈现正立三角形几何特征,为岩石圈磁性分界,其东侧为高磁性、西侧为低磁性,且两者相对于该洋中脊分别向两边倾斜。

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结构
    1.1 背景噪声成像
    1.2 深地震反射剖面
    1.3 地震各向异性
    1.4 地震强地面运动与数值模拟技术
2 变形特征与动力学过程
    2.1 古地幔柱作用
    2.2 隧道流与挤出型造山
3 构造地质与碰撞生长过程
    3.1 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过程
    3.2 高原生长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
    3.3 新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
4 结语

(2)利用宽频带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中国大陆构造背景
    1.2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进展
    1.3 背景噪声研究的发展历史
    1.4 背景噪声研究地下结构的研究进展
        1.4.1 研究面波速度结构
        1.4.2 研究各向异性结构
        1.4.3 提取体波信息研究间断面结构
        1.4.4 监测地下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背景噪声研究深部结构的理论基础
    2.1 台站对间经验格林函数的求取
        2.1.1 均匀介质
        2.1.2 任意非均匀介质
    2.2 互相关波形叠加
        2.2.1 线性叠加
        2.2.2 基于S变换的时-频域相位加权叠加
    2.3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2.4 小结
第三章 数据和方法
    3.1 观测数据
    3.2 单台数据预处理
    3.3 互相关波形tf-pws及与线性叠加对比
        3.3.1 利用tf-pws得到互相关函数及与线性叠加的对比
        3.3.2 从tf-pws和线性叠加结果中提取频散的对比
    3.4 对互相关函数进行分析计算
        3.4.1 计算不同叠加时长的互相关函数及结果对比
        3.4.2 对互相关函数进行对称性处理
    3.5 瑞利面波频散提取
        3.5.1 频散提取方法
        3.5.2 频散质量控制
        3.5.3 频散数量及可靠性检验
        3.5.4 不同周期频散对应的射线密度
    3.6 瑞利面波层析成像和分辨率分析
        3.6.1 瑞利面波层析成像
        3.6.2 检测板分辨率测试
    3.7 S波速度反演
        3.7.1 反演方法
        3.7.2 反演参数选择
        3.7.3 确立初始模型
    3.8 小结
第四章 面波速度结构及分辨率结果
    4.1 分辨率结果
        4.1.1 面波层析成像得到的分辨率结果
        4.1.2 检测板分辨率测试结果
    4.2 群速度和相速度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
    5.1 不同深度层上的S波速度分布
    5.2 地壳厚度
    5.3 地壳S波速度剖面
    5.4 岩石圈S波速度剖面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构造意义
    6.1 和前人岩石圈模型的对比
    6.2 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
    6.3 郯庐断裂带是深部构造薄弱带
    6.4 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上部低速成因推测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作者简介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2.3 21世纪初至今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3.1 岩浆矿床
    3.2 斑岩型矿床
    3.3 矽卡岩型矿床
    3.4 玢岩型铁矿床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3.8 造山型金矿床
    3.9 卡林型金矿床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3.1 1 沉积矿床
    3.1 2 铀矿床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3.16超大型矿床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4.2 若干成矿理论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5.1 元素地球化学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5.4 成矿年代学
    5.5 矿田构造
    5.6 成矿实验
6 找矿重大发现
7 结束语

(4)基于重磁数据的冈底斯成矿带深部结构分析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东西分区的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现状
        1.2.2 冈底斯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现状
        1.2.3 重磁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重磁三维反演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2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地球物理特征
    2.1 冈底斯带构造-岩浆演化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岩浆岩
    2.3 地球物理特征
        2.3.1 岩石物理特征与重磁异常成因分析
        2.3.2 重磁场特征
    2.4 深部结构特征
        2.4.1 地震和MT揭示的深部结构
        2.4.2 莫霍面深度
        2.4.3 藏南壳内低速高导体
    2.5 区域矿产及时空分布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重磁异常二维经验模态分解
    3.1 重磁异常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理论
        3.1.1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基本原理
        3.1.2 功率谱分析与场源深度估计
        3.1.3 模型试验
    3.2 冈底斯带及邻区重磁异常二维经验模态分解及深度估计
    3.3 结果讨论
        3.3.1 东西分区的重磁证据
        3.3.2 中下地壳低密度区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地质体边界与断裂识别
    4.1 边界识别改进方法研究
    4.2 研究区边界识别方法选取与实际效果
    4.3 研究区断裂与地质体边界推断
        4.3.1 研究区重磁异常断裂的识别特征
        4.3.2 研究区断裂与地质体边界
        4.3.3 研究区局部地质体推断解释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重磁三维反演
    5.1 基于先验信息约束的重磁反演研究
        5.1.1 基于先验信息约束的重磁反演流程
        5.1.2 重磁2.5维人机交互式拟合
        5.1.3 重磁三维反演
    5.2 冈底斯带及邻区的重磁反演
        5.2.1 冈底斯带及邻区的重磁2.5维交互式反演
        5.2.2 冈底斯带及邻区的重磁三维反演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岩浆岩三维形态与分布特征
        5.3.2 冈底斯带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5.4 本章小结
6 成矿远景区划分
    6.1 重磁成果与矿产分布关系分析
        6.1.1 重磁异常特征与矿床分布的关系
        6.1.2 地质体边界和断裂与矿床分布的关系
        6.1.3 深部密度、磁化率结果与矿床分布的关系
    6.2 区域成矿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7.2.1 主要问题
        7.2.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2.1 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1.2.2 南温河—洒西及外围矿床研究程度
    1.2.3 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4.1 区域构造格局
    2.4.2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
    2.6.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2.6.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 成矿系统的变质地层要素
3.1 猛洞岩群变质岩基本组成
3.2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
    3.2.1 岩相学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原岩恢复
    3.2.4 变质程度
    3.2.5 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
    3.2.6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与成矿的关系
3.3 洒西岩组变质岩
    3.3.1 洒西岩组(Pt_1s)片岩
    3.3.2 洒西岩组(Pt_1s)变粒岩 4 成矿系统的岩浆岩要素
4.1 南捞片麻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4.1.1 空间分布及基本组成
    4.1.2 片麻岩原岩恢复
    4.1.3 岩相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
    4.1.5 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
    4.1.6 南捞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4.2 团田及老城坡花岗片麻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4.2.1 岩相学特征
    4.2.2 地球化学特征
    4.2.3 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4.2.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4.3 老君山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4.3.1 老君山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4.3.2 老君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3.3 老君山花岗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
    4.3.4 老君山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4.3.5 花岗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4.3.6 老君山花岗岩与南温河钨成矿的关系 5 成矿系统构造—流体特征
5.1 构造控矿要素
    5.1.1 新寨—大坪一带伸展拆离构造变形(D_1)
    5.1.2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变形(D_2)
    5.1.3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5.1.4 南温河—洒西一带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5.2 成矿系统流体特征
    5.2.1 南温河矿床流体特征
    5.2.2 南温河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
    5.2.3 洒西矿床流体特征 6 成矿系统典型矿床特征
6.1 南温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1.1 矿床地质特征
    6.1.2 白钨矿赋存形式
    6.1.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6.1.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6.1.5 成矿年代学
    6.1.6 矿床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讨论
6.2 洒西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2.1 矿床地质特征
    6.2.2 成矿期次划分
    6.2.3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
6.3 老君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3.1 矿床地质特征
    6.3.2 矿床成因 7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特征
7.1 南温河白钨矿床变化特征
    7.1.1 似层状矽卡岩矿体展布特征
    7.1.2 脉状白钨矿体展布特征
    7.1.3 脉状矿体对似层状矿体的叠加特征
    7.1.4 脉状矿体形成机理
7.2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床保存条件
    7.2.1 老君山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迹径特征
    7.2.2 南温河—洒西一带NW向走滑构造对矿体的破坏
7.3 区域成矿模型
7.4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综述 8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8.1 老君山一带矿床成矿规律
    8.1.1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8.1.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8.2 找矿模型
8.3 找矿方向
    8.3.1 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8.3.2 洒西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8.3.3 老君山岩体钨矿找矿方向
    8.3.4 老君山岩体外围找矿预测区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1.2.2 研究区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地幔流体作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滇西地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及演化
        2.1.2 主要深大断裂特征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遥感地质特征
        2.2.2 地球物理异常信息
    2.3 研究区地层、岩浆岩概况
        2.3.1 区域地层概况
        2.3.2 区域岩浆岩概况
    2.4 研究区富碱火成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的分布特征
        2.4.1 新生代富碱火成岩的时空分布
        2.4.2 多金属矿床分布特征
    2.5 研究区典型矿床地质背景特征
        2.5.1 马厂箐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2.5.2 老王寨金矿地质特征概述
        2.5.3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2.5.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碱斑岩及包体岩相学研究
    3.1 典型富碱斑岩及其包体岩石特征
    3.2 主岩和包体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3.2.1 富钠微晶玻璃
        3.2.2 富铁微晶玻璃
        3.2.3 富铁熔浆包体
    3.3 典型矿床中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特征
        3.3.1 马厂菁钼铜金矿床
        3.3.2 老王寨金矿床
        3.3.3 金顶铅锌矿床
    3.4 流体作用微观物质踪迹的属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富碱斑岩及相关矿床地球化学
    4.1 元素地球化学
        4.1.1 主岩和包体的常量元素分析
        4.1.2 主岩和包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
        4.1.3 典型矿床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2 典型岩石和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
        4.2.1 主岩和包体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4.2.2 典型矿床的Pb、Sr、Nd同位素特征
        4.2.3 典型矿床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
    4.3 富碱岩浆起源与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4.3.1 富碱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作用”
        4.3.2 富碱岩浆源区中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体作用演化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5.1 典型岩石和包体的锆石U-Pb定年
        5.1.1 岩石基本特征
        5.1.2 六合花岗岩包体岩相学特征
        5.1.3 样品制备、分析方法及锆石特征
        5.1.4 锆石U-Pb定年
        5.1.5 富碱岩浆成岩时代
    5.2 锆石所记录的岩浆混合作用
        5.2.1 锆石稀土特征分析
        5.2.2 岩浆氧逸度估算
        5.2.3 锆石Ti温度计
    5.3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时限
        5.3.1 锆石的地幔流体作用特征
        5.3.2 交代角闪石Ar-Ar定年
        5.3.3 六合岩体中石英包晶和马厂箐硅化石英的ESR定年
        5.3.4 马厂箐辉钼矿Re-Os定年
    5.4 含矿地幔流体作用及流体性质演化
        5.4.1 地幔流体作用“超前性”
        5.4.2 流体作用演化序列
    本章小结
第6章 玻璃-流体包裹体不混溶特征研究
    6.1 玻璃/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6.1.1 特殊包体岩石学特征
        6.1.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6.1.3 玻璃包裹体特征
    6.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6.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6.2.2 压力估算
    6.3 各类包晶(体)与玻璃包裹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3.1 玻璃包裹体原位电子探针分析
        6.3.2 包晶(体)和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6.4 地幔流体演化过程中的不混溶作用
        6.4.1 地幔流体运移及演化特征
        6.4.2 硅酸盐熔体-富CO_2流体不混溶作用
        6.4.3 富碱高钾硅酸盐玻璃熔体演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7章 深源包体的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探讨
    7.1 深源包体分布特征
    7.2 包体沉浮定位动力学机制理论基础
    7.3 理论计算结果
        7.3.1 粘度和密度
        7.3.2 包体最小沉浮半径
        7.3.3 包体沉浮速率
    7.4 包体/不混溶熔流体上升定位动力学机制分析
        7.4.1 研究区包体沉浮机制分析
        7.4.2 不混溶熔流体上升运移机制探讨
    本章小结
第8章 深部地质过程的流体作用演化
    8.1 富碱岩浆源区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8.1.1 富碱岩浆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8.1.2 富碱岩浆源区形成机制
    8.2 成岩成矿作用和地幔流体演化
        8.2.1 成岩成矿作用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8.2.2 富碱岩浆运移与地幔流体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日本东北地区与中国南北构造带北段深部结构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关键科学问题
2.1 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研究现状
    2.1.1 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现今基本构造格架
    2.1.2 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构造演化
    2.1.3 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及其邻区深部结构特征
2.2 日本东北地区研究现状简述
2.3 陆内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现状
    2.3.1 大陆、大陆构造与陆内构造的内涵
    2.3.2 陆内构造发生的动力学机制
    2.3.3 陆内构造研究存在的问题
    2.3.4 陆内构造的发展趋势
    2.3.5 大陆动力学
2.4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陆内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2.5 关键科学问题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概述
    3.1.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发展简史
    3.1.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3.1.3 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4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意义
3.2 赵大鹏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3.3 赵大鹏层析成像方法主要研究成果
    3.3.1 板块俯冲带及大陆俯冲碰撞带
    3.3.2 东亚大陆地区
    3.3.3 热点与地幔柱以及板内火山区
    3.3.4 大地震震源区
    3.3.5 大陆裂谷带和大型断裂带
3.4 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3.4.1 地震波各向异性概述
    3.4.2 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及其主要应用
3.5 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四章 日本东北地区与2008宫城-岩手地震源区层析成像研究及其意义
4.1 引言
4.2 数据和方法
4.3 分辨率测试及层析成像结果
4.4 P波各向异性研究
4.5 讨论
    4.5.1 地震波速度与泊松比异常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4.5.2 P波各向异性特征及其成因 第五章 贺兰-六盘-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P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及其意义
5.1 引言
5.2 资料与方法
5.3 分辨率测试及层析成像反演结果
5.4 P波各向异性研究
5.5 解释与讨论
    5.5.1 P波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5.5.2 地壳不均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5.5.3 P波各向异性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5.6 对比大陆不同构造系统深部结构、诱发大地震因素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5.6.1 地壳-上地幔顶部三维地震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结构对比
    5.6.2 诱发壳内大地震发生因素与深部动力学过程对比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际深部探测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2.1
    地壳精细结构探测 2.2
    深部物性结构探测 2.3
    物质成分探测与实验模拟 2.4
    矿集区“透明化”、大陆科学钻探与深部资源勘查 2.5
    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 2.6
    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 3
    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与深部过程的探讨 3.1
    全国尺度岩石圈物性结构的新认识 3.2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及其对高原隆升动力学的制约 3.3
    华南地壳结构与复杂造山过程 3.4华北地壳结构与深部过程 3.5
    东北岩石圈深地震反射剖面、宽频带地震观测与深部过程 4
    开拓找矿第二空间,开辟资源勘查新区 4.1
    东部大型矿集区立体探测取得重要进展 4.2
    雅江缝合带发现特殊深地幔矿物组合,预示良好的铬铁矿找矿前景 5
    监测地壳活动脉搏,模拟深部地质过程 6
    中国大陆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初步探讨 7
    结论

(9)拉萨—羌塘碰撞带代表性岩体的剥露历史与深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拉萨-羌塘碰撞带白垩纪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剥蚀历史研究现状
        1.2.3 磷灰石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1.2.3.1 磷灰石He定年基本原理
        1.2.3.2 影响He年龄的因素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性成果
    1.6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地质概况和构造格架
    2.2 拉萨地体区域地质背景
    2.3 聂荣(安多)微陆块
    2.4 研究区地质背景
        2.4.1 火山岩研究区地质背景
        2.4.2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区地质背景
3 拉萨-羌塘碰撞带申扎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
    3.1 样品野外及镜下特征
    3.2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
        3.2.1 分析测试方法
        3.2.2 锆石U-Pb定年结果
        3.2.3 锆石H洞位素特征
    3.3 全岩地球化学
        3.3.1 分析方法
        3.3.2 申扎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3.3.2.1 主量元素
        3.3.2.2 微量元素
        3.3.2.3 Sr-Nd同位素
        3.3.3 达过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3.3.3.1 主量元素
        3.3.3.2 微量元素
    3.4 讨论
        3.4.1 拉萨-羌塘碰撞带申扎和达过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格架
        3.4.2 地球化学亲缘性
        3.4.2.1 申扎玄武岩
        3.4.2.2 达过流纹岩
        3.4.3 岩石成因
        3.4.3.1 申扎玄武岩
        3.4.3.2 申扎中酸性岩
        3.4.3.3 达过流纹岩
        3.4.4 拉萨-羌塘碰撞带约113 Ma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解释
4 拉萨-羌塘碰撞带地表抬升和剥露
    4.1 样品采集与样品处理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处理
        4.1.2.1 矿物颗粒分选
        4.1.2.2 磷灰石颗粒筛选
    4.2 磷灰石(U-Th)/He测试方法和结果
        4.2.1 测试方法
        4.2.2 测试结果
    4.3 拉萨-羌塘碰撞带剥露历史及其与深部地质过程的耦合性
        4.3.1 早白垩世晚期(108 Ma)
        4.3.2 晚白垩世(85-70 Ma)
        4.3.3 始新世-渐新世(58-34 Ma)
        4.3.4 中新世(8.02 Ma)
    4.4 磷灰石He年龄和裂变径迹年龄分布情况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10)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岩石圈磁场的研究基础
§2.1 地球磁场
    2.1.1 地球磁场的场源与分类
    2.1.2 地磁要素
    2.1.3 球谐分析
§2.2 岩石磁性
    2.2.1 岩石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2.2.2 岩石圈磁性特征
§2.3 卫星磁测及其发展
§2.4 主磁场与岩石圈磁场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岩石圈磁异常解算与信号增强方法
§3.1 岩石圈磁场及其导数的无奇异性球谐计算表达式
§3.2 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
    3.2.1 向下延拓法
    3.2.2 梯度张量法
    3.2.3 转换参量法
    3.2.4 线性信号增强法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球坐标系的球面棱柱体的磁位、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方法
§4.1 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基本理论
    4.1.1 球面棱柱体与坐标系
    4.1.2 基本表达式
§4.2 泰勒级数展开方法
§4.3 三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方法
§4.4 二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方法
§4.5 规则形体近似方法
    4.5.1 解析解公式
    4.5.2 细剖分与自适应算法
    4.5.3 坐标转换公式
§4.6 正演精度与计算效率分析
    4.6.1 理论分析
    4.6.2 数值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球坐标的磁性成像反演方法
§5.1 磁性成像反演的基本思想
§5.2 基于球坐标的模型剖分与正演方法
§5.3 基于L_2范数的球坐标系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5.3.1 反演目标函数
    5.3.2 反演参数的作用与选取
    5.3.3 反演算法与流程
§5.4 基于其它测度的球坐标系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5.4.1 反演目标函数
    5.4.2 测度函数
    5.4.3 反演算法与流程
    5.4.4 雅克比矩阵
§5.5 区域磁性成像反演的特殊性
§5.6 基于磁性层底界面最大深度的自约束反演
§5.7 模型试验
    5.7.1 等大小剖分的模型试验
    5.7.2 薄球壳剖分的模型试验
§5.8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磁性结构模型
§6.1 反演数据与反演参数
§6.2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磁性结构模型
    6.2.1 岩石圈磁性结构模型
    6.2.2 磁性结构模型可信度分布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磁性分布的地质与地球动力学解释
§7.1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与演化背景
    7.1.1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7.1.2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地质演化
§7.2 岩石圈磁性分布的整体特征
    7.2.1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地表岩石类型分布
    7.2.2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波速及密度分布
    7.2.3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
    7.2.4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应力状态及活动性分布
§7.3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对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启示
    7.3.1 古陆块(核)的揭示
    7.3.2 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岩石圈磁性分布证据
    7.3.3 青藏高原整体加热、挤压与侧向运移模式
    7.3.4 印度克拉通的岩石圈磁性分区及其与两边洋壳的接触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关于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
    8.1.2 关于基于球坐标系的正演方法
    8.1.3 关于基于球坐标系的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8.1.4 关于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的影响因素
    8.1.5 关于中国及其邻区大陆岩石圈的区域磁性结构与分布特征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岩石与矿物的磁化率参数
附录B:无奇异性球谐表达式及推导过程
附录C:空间域正演公式
    附录C-1:泰勒级数展开法
    附录C-2:球面面积分法
    附录C-3:直立棱柱体正演公式
附录D:测度函数的R矩阵
附录E:基于上地幔地震波速反演温度分布
附录F:岩石圈温度分布

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J]. 武粤,李国辉,高原. 地震科学进展, 2021(12)
  • [2]利用宽频带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D]. 彭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基于重磁数据的冈底斯成矿带深部结构分析与成矿预测[D]. 胡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D]. 阙朝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6]深部地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及流体演化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富碱岩浆成岩成矿为例[D]. 楚亚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7]日本东北地区与中国南北构造带北段深部结构研究及其意义[D]. 程斌. 西北大学, 2014(02)
  • [8]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J]. 董树文,李廷栋,陈宣华,高锐,吕庆田,石耀霖,黄大年,杨经绥,王学求,魏文博,陈群策. 地学前缘, 2014(03)
  • [9]拉萨—羌塘碰撞带代表性岩体的剥露历史与深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D]. 陈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10]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D]. 杜劲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青藏高原深部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