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批准

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批准

一、关于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核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罗磊,孙珊珊[1](2021)在《陕西野生鸟类非法贸易及盗捕状况的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2000—2018年陕西地区野生鸟类乱捕滥猎和非法贸易案件进行整理,得到涉案鸟类13目26科43属50种1 258只,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中国特有种6种。属于陕西地区分布的有38种,占全部记录鸟种的76.00%,占总数量的76.39%。被捕获或交易个体数量排名前十的均为省内分布鸟种,数量最多的为金翅雀(Chloris sinica)、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通过SPSS软件分析,鸟类年涉案量出现2次峰值,并随季节波动变化明显,冬季为高峰期。鸟种数量与年份显着相关(r=0.68,P <0.05)。为杜绝野生鸟类乱捕滥猎和非法交易现象的发生,加强当地野生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标记管理和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建议,为今后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肖宏强,杨毅,韩菡,张泽钧,周宏[2](2021)在《川藏铁路新都桥段春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采用样线法并辅以红外相机对川藏铁路新都桥段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5种,隶属于13目35科。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6种;中国特有种15种;被CITES纳入附录I的有3种,纳入附录II的有5种。在春夏季,从居留类型上来看,留鸟和夏候鸟占比高达93.33%。鸟类多样性较高,特有种多,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章旭日,李贺鹏,岳春雷,王珺[3](2019)在《浙江省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文中认为综合文献报道以及本课题组积累的资料,严格核定近年来的浙江鸟类新增种以及全省各鸟种的居留型和区系类型,并按照鸟类最新分类系统编制《浙江省鸟类多样性名录》,这对于理解地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浙江省鸟类共计22目87科266属519种及26亚种,比《浙江鸟类名录更新》多36种及2亚种。全省鸟类以雀形目为主(236种),非雀形目鸟类以鸻形目种数(86种)最多。浙江省水鸟共计168种,其中鸻形目种数最多(83种);海鸟共计42种,其中鸥科种数最多(28种);猛禽共计52种,其中鹰科种数最多(30种)。浙江省中国鸟类特有种11种;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12种和78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6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5种、濒危(EN)物种18种;《IUCN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5种、濒危(EN)物种11种; CITES附录Ⅰ和Ⅱ分别收录12种和58种。居留型组成上,全省鸟类以候鸟为主(344种,占66. 28%),候鸟以旅鸟(132种)和冬候鸟(131种)占绝对优势(共占76. 45%)。全省繁殖鸟共计244种(留鸟163种、夏候鸟81种)(占47. 01%),为当地鸟类基本类群。区系组成上,全省鸟类以古北种为主(276种,占53. 18%),并呈现出东洋种和古北种相互渗透的现象。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多种多样的生境类型支持着众多水鸟、海鸟、猛禽、雀鸟等在此栖息、停歇、越冬和繁殖。由于浙江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之上,每年由古北界迁来越冬或停歇的候鸟(尤其是雁鸭类、鸻鹬类和雀鸟)造成全省鸟类区系以古北种为主。

吴永恒[4](2018)在《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翅噪鹛(Garrulax formosus)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画眉科鸟类,目前该物种的繁殖资料极为缺乏。开展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该物种的认识及加强红翅噪鹛的种群保护与管理。本论文自2014年至2016年,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16年5月,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线法对红翅噪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一共设置20条样线,每条样线的长度为1 km。样线覆盖了老君山保护区内各种植被类型和绝大部分的海拔范围。我们主要依据其雄鸟独特的鸣声进行数量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红翅噪鹛主要栖息于天然阔叶林中,更集中分布在原始林。固定距离样线法(Fixed-distance line transects)的结果表明平均种群密度为11.806只/平方千米;应用距离取样技术(Distance sampling techniques)的结果显示平均种群密度为14.733只/平方千米(95%CI:11.727~18.511;CV:0.115),而原始林中红翅噪鹛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5.310只/平方千米(95%CI:19.539~32.786;CV:0.130)。(2)2014至2016年的繁殖季节,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翅噪鹛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显示,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翅噪鹛的繁殖期在4月下旬持续至9月中上旬。3个繁殖季共找到25个巢。红翅噪鹛喜欢在竹林或者林子密度大的生境筑巢,巢址的海拔范围为1 507~1 944 m。巢址周围的植被主要由八月竹和藤本植物组成,而高大乔木较少。巢呈杯状,巢位距地面高度为2.75±0.196 m(n=29),巢外径17.8±0.7 cm(n=10),巢内径9.4±0.3 cm(n=10),巢深7.4±0.2 cm(n=10),巢高11.6±0.4 cm(n=10)。营巢植被主要是八月竹。雌鸟每天清晨产一枚卵,平均窝卵数为2.28±0.09(n=25);卵长径29.7±1.6 mm(n=6),短径21.3±1.6 mm(n=6)。产完最后1枚卵后孵卵开始。孵卵期约为14~15 d,孵化成功率60.4%;育雏期为14 d,出飞率为53.1%。天敌捕食是影响红翅噪鹛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子。(3)红翅噪鹛的巢址选择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翅噪鹛倾向于在竹林生境中筑巢;喜欢乔木盖度较小、竹子均高较高、竹子盖度较大的营巢生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可能是影响红翅噪鹛巢址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乔木盖度组成的回归模型对红翅噪鹛巢址选择的预测准确性为74.1%。

王宁[5](2018)在《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南北狭长,占据了多种气候和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鸟类多样性。特有种鸟类的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因此,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和丰富度的研究对确定生物多样性热点和鸟类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陕西省的中国鸟类特有种。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记录和补充调查,统计整理其在陕西省内的分布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软件作图,分析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和丰富度状况。希望对陕西省鸟类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保护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陕西省拥有37种中国鸟类特有种,隶属于4目16科30属。其中有34种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三有保护动物等保护名录,占91.9%。从居留型上看,留鸟30种,夏候鸟5种,冬候鸟2种。从区系成分上看,古北种17种,东洋种20种。说明陕西省秦岭山地处于南北动物区系交汇的过渡地带。2.35种中国鸟类特有种繁殖鸟在陕西省的分布归为4种类型,其中5种为广泛连续分布、9种为广泛间断分布、9种为狭窄连续分布、12种为狭窄间断分布。3.陕西省的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分布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集中分布于高海拔的陕南秦巴山地,大多数鸟类占据了秦岭南北坡两侧,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相互渗透,形成一条广泛的过渡带。少数分布狭窄的鸟类的分布范围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大多数鸟类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分布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原来记载仅分布于秦岭北坡或南坡的鸟类现已跨越秦岭在两坡均有分布。多数鸟类有向北或向东扩散或向高海拔地区退缩的趋势。4.陕西省七个地理单元所拥有的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不同。多数鸟类仅占据3~5个地理单元,分布局限性大。在物种丰富度上,秦岭北坡最高,其次为秦岭南坡,再次是关中平原、大巴山地和汉江盆地,而黄土高原和风沙区最少。从地貌类型上看,物种丰富度山地>平原>盆地>高原>风沙地貌。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由北向南大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从区系成分上看,七个地理单元由北向南中国鸟类特有种古北种占比逐渐减少,东洋种占比逐渐增多。但每个地理单元中东洋界种类的数量多于古北界种类。5.在陕西省各县区中,周至县、太白县、佛坪县和眉县拥有中国鸟类特有种25种以上,是丰富度最高的县区。其次,洋县、宁陕县、长安区、镇坪县、留坝县、凤县、西乡县和平利县等也拥有较多的中国鸟类特有种。这些县区多集中于高海拔、高坡度的陕西南部山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随着物种的扩散和调查的深入,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均有所提高,但仍集中位于陕西南部高海拔山区。结合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分布特征,讨论分析影响其分布及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境选择上对特定栖息地海拔、植被、坡度等的要求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产生的气候变化、城市化等,以及秦岭山脉对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分布扩散的阻限作用。陕西省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保护管理和保护空缺的问题。建议在特有种丰富度较高的区域加强保护。

杨炎霖[6](2017)在《福建武夷山脉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夷山脉位于中国江西省、福建省两省边境。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550 km,平均海拔1000 m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对福建武夷山脉的鸟类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范围仅限于单独的保护区,缺少整个范围的调查和研究。笔者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对分布在福建武夷山脉上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时间跨度为1年半的鸟类多样性研究。研究范围覆盖了福建武夷山脉的南段、北段和中段。结果如下:(1)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547只,隶属于13目42科105属170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33.80%.其中雀形目鸟类120种,非雀形目鸟类50种。(2)居留型上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分别为107种和35种。(3)动物地理区系上以东洋界鸟类为主,共记录到140种,占总种数的82.35%。结果与福建建武夷山脉所处的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的地理位置相符。(4)调查中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5种,占鸟类总种数的8.82%;共计903只,占鸟类总数量的16.34%。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领角鸮(Otus bakkamoena)、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蛇雕(Spilornis cheela)、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白鹇(Lophura nythemera)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5)福建武夷山脉鸟类海拔垂直分布格局属于中峰模式中的偏前峰模式,即鸟类物种丰富度在中低海拔地区最高,在中高海拔地区较低。(6)福建武夷山脉不同海拔梯度的鸟类群落的β多样性结果表明相邻海拔段的鸟类群落结构相似。低海拔段与高海拔段鸟类群落不论是从鸟种数还是鸟类数量上都有明显差异。(7)福建武夷山脉记录到的鸟类垂直分布的聚类结果初步反映出福建武夷山脉鸟类垂直分布特征。高海拔段与低海拔段鸟类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前4个海拔段都有分布的鸟类种数最多。(8)在福建武夷山脉记录到的珍稀雉科鸟类有白鹇、黄腹角雉、白眉山鹧鸪、白颈长尾雉、勺鸡(Arborophilagingica)。其中白鹇数量最多,占珍稀雉科鸟类总数量的83.89%。1000 m-1399 m海拔段的珍稀雉科鸟类种类和数量上都要高于其他海拔段。这是首次对整个福建武夷山脉的鸟类进行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的初步探究,为整个福建武夷山脉的鸟类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孙晓东,陆茜,李爱玲,杨亚桥[7](2016)在《西安兴庆宫公园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与生境关系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冬季鸟类群落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兴庆宫公园冬季鸟类共有6目17科28种,有留鸟22种,冬候鸟4种,逃逸鸟2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冬候鸟种类较少。分析表明,在划分的7种不同生境中,乔木生境鸟类群落的优势度和密度最高,乔灌草生境的多样性和物种数最高,草地生境的均匀度最高,水域生境的物种数、密度最低,乔木生境的多样性、均匀度最低,乔灌草生境的优势度最低。根据调查结果对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和鸟类保护提出建议。

夏万才,黎大勇,李艳红,和鑫明,钟泰,项雷,胡杰[8](2015)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文中指出为了解云南白马雪山响古箐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于2013年7月—2014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9种,隶属9目36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不同生境中栖居的鸟类种数不同,其中云南松林69种、常绿阔叶林78种、针阔混交林123种、寒温性针叶林45种、高山灌丛草甸24种。从鸟类多样性的结果分析可知,中低海拔的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762、3.777、3.786;高海拔的高山灌丛草甸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871。同时针阔混交林及以下地区,东洋界鸟类比例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古北界和广布种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寒温性针叶林以上地区,古北界鸟类比例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而东洋界与广布种鸟类的比例则下降。综上所述,响古箐地区鸟类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征。

张营[9](2015)在《青海三江源6个保护分区春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5月-9月、2014年4月-9月,运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麦秀、中铁-军工、玛可河、扎陵湖-鄂陵湖、江西、昂赛等6个保护分区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公式,对其鸟类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调查记录到6个保护分区鸟类共153种,隶属于15目44科。其中,麦秀保护分区58种,隶属于7目26科;中铁-军工保护分区84种,隶属于13目28科;玛可河保护分区73种,隶属于12目30科;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28种,隶属于9目18科;江西保护分区64种,隶属于12目28科;昂赛保护分区39种,隶属于7目17科。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为:3.6417、3.1670、3.7183、2.2948、3.5920、3.1261;均匀度指数依次为:0.8969、0.7110、0.8667、0.6887、0.8605、0.8474;优势度指数依次为:0.0361、0.0948、0.0349、0.1424、0.0449、0.0583。研究结果表明:(1)6个保护分区的春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均以雀形目鸟类占优势,繁殖鸟(留鸟和夏候鸟)占优势,古北界鸟类和广布种明显多于东洋界种类。(2)保护分区内生态类群均以鸣禽占优势。(3)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玛可河>麦秀>江西>中铁-军工>昂赛>扎陵湖-鄂陵湖;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麦秀>玛可河>江西>昂赛>中铁-军工>扎陵湖-鄂陵湖;优势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扎陵湖-鄂陵湖>中铁-军工>昂赛>江西>麦秀>玛可河。(4)江西保护分区和玛可河保护分区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0.5401),其次是麦秀保护分区和玛可河保护分区(0.534),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和麦秀保护分区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低(0.186)。(5)调查发现3种青海省鸟类新纪录,9种三江源鸟类新纪录。(6)基于以上研究,对6个保护分区的鸟类多样性、区系、鸟类分布干扰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

夏万才,黎大勇,范元英,冯昊,李艳红,胡杰[10](2014)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区系与资源的初步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采用无距离样线法(line transects without distance estimates)对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9种,隶属9目36科.属于国家I级保护鸟2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9种,中国特有种12种.被CITES收录的有10种.在区系上:该区鸟类以留鸟为主体;同时东洋界、古北界、广布种物种在垂直海拔梯度上呈现出驼型分布的特征;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出现南北物种混杂交错的现象.

二、关于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核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核定(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野生鸟类非法贸易及盗捕状况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个体数量的年度变化
    2.2 个体数量的季节性变化
    2.3 受保护鸟类
    2.4 陕西分布的鸟类
    2.5 外来鸟种及人工驯养
    2.6 送检类型
3 讨论
    3.1 加强当地鸟种保护,建立标记化管理机制
    3.2 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
    3.3 发挥协会民间优势,加强地区科普宣传

(2)川藏铁路新都桥段春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地概况
2 调查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鸟类的组成
    3.2 鸟类的区系特征
    3.3 鸟类的分布型
4 讨论

(3)浙江省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鸟类物种变化
    3.2 鸟类生态类群
    3.3 特有和濒危鸟类
    3.4 鸟类居留型与区系组成
4 讨论
    4.1 鸟类分布变化
    4.2 鸟类分类地位变动
    4.3 鸟类居留型与区系变化

(4)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鸟类繁殖生态学简介
    1.2 巢址选择
    1.3 中国噪鹛属鸟类名录及濒危状况
    1.4 国内噪鹛属鸟类研究进展
        1.4.1 繁殖
        1.4.2 分子生物学
        1.4.3 巢寄生
        1.4.4 栖息地
        1.4.5 生理方面
        1.4.6 行为
        1.4.7 分类与分布
        1.4.8 其他
        1.4.9 研究展望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地区
        1.6.1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地理位置
        1.6.2 气候
        1.6.3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动植物资源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第2章 红翅噪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野外工作
        2.1.2 数据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保护区内繁殖种群密度
        2.2.2 红翅噪鹛的数量分布
    2.3 讨论
        2.3.1 两种分析方法对红翅噪鹛种群数量评估结果的比较
        2.3.2 红翅噪鹛种群密度现状及保护
    2.4 小结
第3章 红翅噪鹛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野外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繁殖期
        3.2.2 营巢生境和巢
        3.2.3 产卵、孵化及育雏
        3.2.4 雏鸟发育
        3.2.5 繁殖成功率及其影响因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红翅噪鹛的巢址选择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野外调查
        4.1.2 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栖息地类型
        4.2.2 影响巢址选择的栖息地参数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鸟类分布研究
        1.1.1 概述
        1.1.2 陕西省鸟类学研究
    1.2 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研究
        1.2.1 概况
        1.2.2 中国鸟类特有种
        1.2.3 鸟类特有种研究意义
        1.2.4 鸟类特有种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植被
    2.6 动物地理区划和鸟类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3.2 研究区域
    3.3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居留型及区系特征
        4.1.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物种组成
        4.1.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中的重点保护鸟类
        4.1.3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居留型
        4.1.4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型及区系组成分析
    4.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
        4.2.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类型
        4.2.2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
        4.2.3 部分中国鸟类特有种在陕西省内分布格局的变化
    4.3 陕西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状况
        4.3.1 陕西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组成及丰富度
        4.3.2 陕西省各地理单元中国鸟类特有种区系成分对比
    4.4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及其变化
        4.4.1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丰富度变化
        4.4.2 陕西各县区中国鸟类特有种当前丰富度
第五章 讨论
    5.1 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分析
    5.2 影响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因素
        5.2.1 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5.2.2 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5.2.3 秦岭的阻限作用
    5.3 陕西省鸟类特有种优先保护区
    5.4 针对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的保护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6)福建武夷山脉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概况
        1.1.1 鸟类群落生态学概念
        1.1.2 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内容
    1.2 鸟类群落生态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鸟类群落学研究
        1.2.2 国内鸟类群落学研究
    1.3 福建省鸟类研究
    1.4 武夷山脉鸟类研究
    1.5 鸟类海拔垂直分布研究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武夷山脉自然概况
        2.1.1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2.1.2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2.1.3 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2.1.4 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概述
        2.1.5 峨嵋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概述
        2.1.6 君子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概述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和红外相机设置
        2.2.2 调查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多样性分析
        2.3.2 均匀度分析
        2.3.3 相似性分析
        2.3.4 聚类分析
        2.3.5 优势种划分
        2.3.6 鸟类鉴别和分类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福建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组成
        3.1.1 样线法调查结果
        3.1.2 红外相机调查结果
        3.1.3 区系和居留型
        3.1.4 福建武夷山脉鸟类生态类群分析
    3.2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
        3.2.1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3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
        3.3.1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4 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
        3.4.1 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5 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调查结果
        3.5.1 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6 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
        3.6.1 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7 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
        3.7.1 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概况
    3.8 福建武夷山脉不同海拔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分析
        3.8.1 鸟类群落垂直海拔分布
        3.8.2 不同海拔鸟类群落相似性比较
        3.8.3 鸟类群落垂直分布聚类分析
    3.9 福建武夷山脉基于海拔分布的鸟类聚类分析
    3.10 福建武夷山脉繁殖鸟类垂直分布格局
    3.11 珍稀鸟类和中国特有鸟种
    3.12 珍稀雉科鸟类探究
        3.12.1 福建武夷山脉的珍稀雉科鸟类垂直分布特征
        3.12.2 福建武夷山脉珍稀雉科鸟类垂直分布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调查方法的比较和探究
    4.2 创新和不足
    4.3 福建武夷山脉鸟类资源保护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致谢

(7)西安兴庆宫公园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与生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西安地区自然概况
    1.2 兴庆公园概况
        1.2.1 历史背景
        1.2.2 自然条件
2 研究方法
    2.1 样点和样线选取
    2.2 调查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兴庆公园鸟类群落组成
        3.1.1 种类和数量
        3.1.2 区系及居留类型
        3.1.3 重点保护和特有鸟类
    3.2 不同生境冬季鸟类群落特征
    3.3 不同月份鸟类群落特征
    3.4 冬季鸟类食物组成
    3.5 冬季鸟类的集群
4 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分析
    4.2 不同月份群落特征分析
5 保护建议

(8)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地概况
2研究方法
    2.1调查方法
    2.2数据处理
        2.2.1多样性指数H'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
        2.2.2均匀度J用Pielou均匀度指数J表示(Pielou'sevennessindex):
        2.2.3优势度C采用优势度指数公式计算(栾晓峰等,2003):
        2.2.4数量等级I根据Berger-Paker优势度指数(韩联宪等,2014):
3研究结果
    3.1物种组成
    3.2鸟类的垂直分布
    3.3不同生境鸟类的多样性
    3.4不同生境类型东洋界、古北界及广布种鸟类的差异
4讨论
    4.1鸟类物种组成及其特征
    4.2影响鸟类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4.3造成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地理成分差异的因素

(9)青海三江源6个保护分区春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鸟类多样性研究概述
    1.2 青海省鸟类研究概述
    1.3 三江源地区鸟类研究概述
    1.4 自然保护区研究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麦秀保护分区
        2.1.2 中铁-军工保护分区
        2.1.3 玛可河保护分区
        2.1.4 扎陵湖-鄂陵湖保护分区
        2.1.5 江西保护分区
        2.1.6 昂赛保护分区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采集方法
        2.2.2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物种组成
    3.2 群落多样性
        3.2.1 物种多样性
        3.2.2 G-F指数
    3.3 居留型
    3.4 区系
        3.4.1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3.4.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3.5 生态类群
    3.6 珍稀濒危鸟类
    3.7 新纪录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4.2 群落多样性分析
    4.3 生态类群及珍稀鸟类分析
    4.4 新纪录的探讨
    4.5 调查技术探讨
    4.6 分布干扰因素
    4.7 结论
第五章 管理对策及建议
    5.1 保护区面临的问题
    5.2 保护建议
    5.3 需优先保护的物种
    5.4 进一步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区系与资源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调查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鸟类的组成
    3.2 鸟类区系特征
        3.2.1 留居型
        3.2.2 东洋界、古北界、广布种物种在垂直海拔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4 结果与讨论
    4.1 以林鸟为主体的鸟类组成
    4.2 影响鸟类的区系分布的因素
        4.2.1 留鸟明显多于周边地区
        4.2.2 影响东洋界、古北界、广布种物种垂直分布格局的因素
        4.2.3 响古箐地区位于南北鸟类相互渗透的地带

四、关于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核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野生鸟类非法贸易及盗捕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 王静,罗磊,孙珊珊. 野生动物学报, 2021(01)
  • [2]川藏铁路新都桥段春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与研究[J]. 肖宏强,杨毅,韩菡,张泽钧,周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3]浙江省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J]. 章旭日,李贺鹏,岳春雷,王珺. 野生动物学报, 2019(03)
  • [4]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D]. 吴永恒.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陕西省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福建武夷山脉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D]. 杨炎霖. 厦门大学, 2017(07)
  • [7]西安兴庆宫公园冬季鸟类群落特征与生境关系研究[J]. 孙晓东,陆茜,李爱玲,杨亚桥. 辽宁农业科学, 2016(06)
  • [8]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J]. 夏万才,黎大勇,李艳红,和鑫明,钟泰,项雷,胡杰. 四川动物, 2015(04)
  • [9]青海三江源6个保护分区春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D]. 张营.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8)
  • [10]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区系与资源的初步调查[J]. 夏万才,黎大勇,范元英,冯昊,李艳红,胡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  

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的批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