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卷帘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欧式卷帘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一、欧式卷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乐[1](2021)在《关于乡村民居中“窗”的设计思考》文中指出从传统乡村到现代乡村,中国的乡村建设之路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乡村是中华文化的发端本源,是中华人民的情感归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美丽乡村事业的推进、乡建热潮的兴起,都反映出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我国在乡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各地乡村的特性与个性被抹杀,地域文化被忽视,模式化发展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的出现,乡村建筑出现全国范围内的高度相似等。针对目前我国乡村民居建筑中出现的标准化、同质化现象,立足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对“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的要求,本文以“窗”为切入点,通过展开对“窗”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设计思考,从窗的造型设计、窗与建筑的关系、窗的功能性、窗的文化承载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丰富窗的设计语言,增强建筑单体的个性化表达,从而打破乡村民居建筑日益趋同的现状,缓解乡村风貌千篇一律的问题。“窗”作为最重要的建筑构件之一,与建筑立面的塑造、建筑表皮的构成、建筑风格的彰显息息相关;对于建筑内部采光、通风、分割空间等功能也至关重要。在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中,窗也是无法取代的沟通桥梁。此外,中国的窗还具有强烈的地域代表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深入窗的设计研究对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地方个性,构建特色乡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张鸿[2](2020)在《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亭与园林相伴而生,相适发展,在各类园林绿地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系统综述使用后评价理论及园亭的相关研究后,通过对南宁7座城市综合性公园的135座园亭的风格、平面形式、屋顶形式、体式、选址、色彩、座椅、周边植物景观以及使用者的活动类型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确定了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然后,基于园亭使用后评价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法结合SD语义分析法构建园亭使用后满意度评价问卷,并选取人民公园、南湖公园、新秀公园及五象湖公园4座代表性综合公园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园亭使用后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及园亭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值,引入四分图评价模型对4座代表性综合性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南宁市公园园亭设计和改造提升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园亭规模特征:按园亭数量统计结果:五象湖公园(48)>狮山公园(23)>南湖公园(21)>人民公园(20)>新秀公园(10)=江南公园(10)>青秀湖公园(3);按园亭建筑占地面积统计:五象湖公园(1145m2)>狮山公园(777m2)>人民公园(568m2)>南湖公园(425m2)>新秀公园(190m2)>江南公园(173m2)>青秀湖公园(56m2)。2.园亭形制特征:按园亭风格类型统计,仿古亭72座,现代亭62座,欧式亭仅1座;按园亭平面类型统计,正四边形平面以及圆形平面的应用比例较高,分别占园亭总数的33%和32%,其次是正六边形平面,占比13%,长方形平面占比8%以及组合型平面占比8%;按园亭屋顶类型统计,运用最多的是攒尖顶形式,包括单檐攒尖顶占比45%,重檐攒尖顶占比16%;其他屋顶形式次之,占比27%,单檐歇山顶占比4%,单檐悬山顶占比3%,平顶占比3%,重檐歇山顶以及重檐悬山顶均占比1%;按园亭体式类型统计,单亭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比达79%;其次是亭廊组合,占比13%,双亭占比7%,桥亭占比1%;色彩方面,主要采用灰色、白色、红色以及黄色构亭;按园亭选址类型统计,平地建亭数量最多,达70座,占52%,临水构亭占21%,山腰建亭占16%,架水构亭以及山顶建亭各占5%,跨水架亭占1%,无山麓建亭;按园亭材质类型统计,钢筋混凝土材质亭数量最多,达69座,占51%,其次是其他材料亭,占27%,木亭占12%,茅草亭和仿木亭各占4%,而仿竹亭占2%;园亭座椅方面,主要采取环绕型、半环绕型以及中心型布局方式,座椅材质主要采用花岩石、木材以及钢筋混凝土材质,或单独或组合使用;园亭周边植物方面,以乡土植物为主,种类以常绿植物为主,落叶植物为辅,观果植物略少;园亭其他配套设施方面,主要包括:卫生设施、照明设施、健身活动设施、匾牌楹联这四种类型;此外还有部分园亭附有文明标识。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的18个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分别为:匾牌楹联诗画性(0.2450)>民众认知度(0.1047)>尺度合理性(0.1026)>历史悠久性(0.0839)>地域风格性(0.0712)>材质适配性(0.0633)>功能多样性(0.0516)>坐憩舒适性(0.0439)>选址合理性(0.0377)>结构创意性(0.0373)>楹联匾牌完整性(0.0327)>景观元素协调性(0.0322)>亭身保养质量(0.0243)>造型美观性(0.0230)>结构安全性(0.0209)>视觉景观丰富度(0.0165)>装饰美观性(0.0057)>装饰多样性(0.0036)。4.使用者特征方面:园亭使用者主要来自综合性公园服务区域内的附近居民,老年人和青年人居多;来亭目的多为休憩,次之为交流交往,而后为游戏娱乐、文艺活动、健身锻炼;停留时间多在1小时内。5.南宁市4座代表性城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得分为:人民公园(3.40)>南湖公园(1.03)>五象湖公园(0.82)>新秀公园(0.67)。6.存在问题:(1)园亭数量规模与公园规模不相适匹;(2)园亭风格缺乏创新和亮点,整体风格过于单调;(3)造型上,整体风格偏单一化;(4)选址相对单一,因地制宜措施实施不到位;(5)色彩运用不合景宜,不够协调;(6)材质应用类型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7)部分园亭座椅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坐憩舒适度较差;(8)某一方面配套设施普遍欠缺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在符合公园风格以及满足建设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匹配设置合理合情合景的一定数量规模的园亭;(2)有机地结合园区风格及现代景观艺术手法,对园亭风格进行定位设计,提高园亭风格的多样性;(3)根据园亭基址环境特点,适当增加应用多样化造型的园亭;(4)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构亭选址的可能性;(5)结合园亭景观表达需要,运用景观视觉吸引机制方法,来求得园亭色彩与环境色的协调;(6)秉持生态环保与经济耐用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选址基础条件以及风格定位,积极扩大园亭建筑材料的选用范围;(7)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追求品质,打造令人更舒适的坐憩设施;(8)根据不同景观主题表达所需,植物配置应考虑上中下不同层次植物种类的搭配,同时注重遮荫效果;(9)积极考虑运用匾额楹联进行园林意境的拓宽和延伸,可强化使用者观赏记忆。

韩雪[3](2020)在《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北方滨海城市,青岛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城市结构和建筑形态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其中,海洋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海洋环境对于滨海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物理层面,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景观的需求度逐渐提升,海洋环境的影响逐渐上升到心理需求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即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基本需求层面,建筑形态特征被动地适应海洋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技术不发达,此做法是改善建筑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二是心理需求层面,向海心理需求主要源于海洋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属于滨海建筑主动响应海洋环境的层面;三是社会需求层面,青岛传统文化是在独特的滨海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的历史底蕴,其中滨海地域文化是滨海特色重要的精神内涵,是青岛维持滨海整体风貌的根本动因。本文以青岛主城区滨海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人的需求层次,分别探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人文环境对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对研究基础的阐述,第一章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框架,第二章主要对青岛的海洋环境、滨海区域城市建设过程和建筑概况进行探讨,为下文的奠定了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三章对海洋自然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了滨海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方面适应冬季低温、潮湿、环境腐蚀(物理腐蚀和生物腐蚀)、强风以及海洋自然灾害的做法,以及抵抗不良自然条件的辅助措施;第四章是基于人的向海心理需求,探讨滨海建筑所呈现出的向海特征,主要体现在滨海建筑布局、空间组织两个方面;第五章是从社会需求层面,探讨了传承滨海地域文化和展现海洋特征的建筑形态表征。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展望。首先是对青岛滨海建筑概况的总结;其次是结合人的需求层次,概括了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形态产生影响的过程,由此得出滨海建筑的设计应根据人的需求,合理的改变设计策略,以做到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各个层面上的滨海建筑特征,以期对滨海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武伯菊[4](2020)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过去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中,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到固定模式快速建造带来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其中过度依赖技术而轻视地域文化的问题使得各地区的绿色建筑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我国各地区传统地域建筑因其人文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化中,不断积累形成其独特的适应性营建特征,呈现出绿色、适宜的营建理念与建造体系。因此,探究传统建筑的生态营建智慧,提炼其适应地域环境的建造体系,并通过当代的物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研判与转译,对当代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及借鉴意义。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路径,无论是地域文化、城市形态还是建筑类型都呈现出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状态。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建筑不断被废弃拆除,现代绿色建筑的日渐普及,青岛的地域文脉与传统营建智慧也面临着断层的现实问题,而现代绿色建筑也出现地域特征缺失,趋同化发展的困境。本文以绿色建造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研究框架。一方面以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传承地域文脉的建造体系的形成背景、构成要素以及地域适应性特征,传承其适宜的绿色建造手法,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现代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建设,也是对传统营建智慧和朴素建造技术从实际意义上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则以青岛典型的绿色星级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对青岛本土环境的适宜性,反思现代绿色建筑发展中忽视地域文脉所带来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发展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二章明确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问题、理论发展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传统建筑建造体系与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发展脉络和二者内在关系,构建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研究框架。其次,第三、四章是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进行挖掘与科学化分析的横向研究。在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背景下对青岛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研判,明确以传统乡建、西式殖民、海防建筑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青岛传统建筑朴素的绿色建造特征,并通过现场调研实测数据,定量佐证分析其地域适应性效能,总结提取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共性特征。第三,第五章是对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应性分析的纵向研究。以青岛10栋已建成绿色星级项目为例,依据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其所应用节能建造技术进行挖掘与分析,探讨反思当下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选取使用的节能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在达成建筑节能舒适的目标下,为绿色建筑本土性、地域化发展做出引导,以期实现传统建造技术传承更新与现代绿色技术适宜性发展。最后,第六、七章是基于上文研究总结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并针对其绿色建造体系现存问题分别从空间形制、结构与建造技术及建造材料选取方面提出适宜优化策略,总结其值得传承发展的传统建造技术,反思其现代节能技术的适宜发展。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基于地区文脉传承的绿色建造体系,完成对地区文脉的再认识。通过对青岛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地区典型建筑形成机制的挖掘探究,传承其绿色营建智慧,以适宜当下为基础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对地区现代绿色建筑泛滥建造的再反思,慎思通用高新技术,为当今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适宜性发展提供思路,实现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姬富瀚[5](2020)在《大连凤鸣街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我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延续城市风貌的同时可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当前,针对历史街区中文化层面的保护传承研究较为薄弱,活态保护是目前文化保护传承较为有效的方法。活态保护理论早期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方面,主要是通过寻找活态载体,以文化推广、活态传承和延续等方式进行保护。区别于静态保护,活态保护使得保护对象活化。之后该理论拓展到遗址古迹、古镇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并开始应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大连凤鸣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街区传统风貌、建筑样式、民俗文化以及居民生活状态等要素进行剖析,凸显街区的文化内涵。提出街区文化传承的策略与方法,即提炼特区独特的和式洋风建筑文化、建立居住型街区的活态载体、寻找为群众提供多样街区感受的措施方法以及构建特色生态旅游的价值体系,为凤鸣街历史街区的活态保护工作提供引导和帮助。结合研究对象,对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周村古商城历史街区三个已进行相应活态保护的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活态文化背景、活态保护载体、活态保护措施和活态保护价值四个方面,分析活态保护理论应用于历史街区中的媒介载体、措施手段、运行机制以及价值意义。归纳出对应的活态保护原则,分别是活态文化多样性原则、活态载体重要性原则、活态措施系统性原则和活态价值特定性原则。本文旨在建立活态保护理论与历史街区保护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活态保护载体研究与活态保护策略的提出,传播街区历史文化,赋予街区新的活力,进行历史街区的活态与更新的积极探索。

李帅男[6](2020)在《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装饰图案是建筑的重要外在艺术样式,也是建筑物整体风貌的重要表现方式,存在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赋予建筑整体生气与灵性,在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发展出具有该时期代表性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中同样也蕴含着代表这段历史的装饰图案艺术,所以建筑中的装饰图案是对特定地域、特定时期城市文脉最好的呈现。图案以或写实或简约的形式,遍布在建筑室内外的立面、细部构件等各个方面,透过这些图案,不仅能直观感受到其对建筑的装饰美化作用与自身的艺术性,更能够探究到建筑不同的功能性与精神象征,以及更深层次的宗教、社会、历史文化等。建筑装饰图案凝聚着人类亘古至今的智慧、才华与心境,图案与建筑浑然天成融为一个整体,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吉林市是我国广大东北地区(以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为限定)鲜少的经历了三百多年历史变迁,由封建古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城市,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原吉林省省会,吉林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等资源值得当今学者深入探究。从我国近代时期城市发展角度来讲,吉林市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即清朝末期古城、开埠后时期(1840年~1912年),民国时期(1912年~1931年)和沦陷后殖民地时期(1931年~1945年),建筑伴随着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激烈碰撞而发展起来,动荡时期所产生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变换更迭,如今留存下来的建筑,更是近代吉林市社会的缩影,一砖一瓦,不同的肌理、色彩与图案,似乎能够带我们重回那个年代。笔者有幸在导师的细心指导下,对吉林市内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的时间跨度为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充分学习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多维度重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并进行对比分析,多次实地走访吉林市进行现场拍摄,以确保论文的正确性和严谨性,尊重历史与客观事实。论文将充分梳理出吉林市现存的近代近110年期间的建筑,对这一时期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建筑形式进行归纳总结,详细研究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表现主题与艺术设计手法以及在不同风格建筑中的具体应用,结合图案学、形式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探索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和保护发展的现实意义。

彭天福[7](2020)在《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到达空前的高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快速的推进,房地产业在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由于建设用地的不断减少和城市人口急速增加,高层住宅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大规模的建设,高层住宅出现了建筑形式单一、外立面设计如出一辙、地域性建筑特征丧失等问题,并引发城市住居环境千篇一律的趋势。而广府地区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发源地,对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发展在这场不断勾绘城市天际线的时代洪流中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对避免构建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和对传统建筑文化发扬都更应该引起当地开发商和建筑师的思考和重视。本论文针对以上情况确定了研究路线,首先对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为了能岭南传统发掘岭南传统民居的文化形态和住居理念,笔者选择了从岭南建筑的传统元素着手展开系统梳理与分析探究。从中再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分别自形态、色彩、神韵等在现代建筑技术和工艺的支持下,运用当代建筑设计手法对提取的部分元素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探究。最后,基于广府地区近二十年来岭南风格高层住宅小区的优秀案例出发,积极寻求和总结一些高层住宅外立面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结合共融的可参考的设计原则,为以后的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时至今日,我们生活的城市在不断固化的机械式生产模式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地域化的特色,高层住宅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就是趋同化的城市风貌。消费者对住居环境的需要已经上升到精神的层面,文化地产的发展趋势渐渐成为时代的选择。而时代在不断地前进,而对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研究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深入与前进,使其最终能够符合现代化审美,在传承的路上寻求发展,继而打造具有品牌性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名片。

马骁[8](2020)在《云南竹资源丰富地区乡村贫困群体的装配式竹住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人们道德意识的不断提高,设计的“伦理价值”已然成为继“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后又一种重要的价值体系而被广泛认同。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出台农村危房扶贫改造政策,希望解决贫困群体的住房需求问题。云南乡村地区存在大量贫困群体,然而目前现有的扶贫安居房给予的住宿条件有限,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群体的住宿需求。贫困群体的住房应首先考虑生存伦理,在降低造价的基础上强调结构的安全性并满足群体的空间需求。乡村贫困群体的民宅需要进行针对人群特征的人性化设计。该类型民宅设计需要做到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为贫困群体提供有良好建筑品质。云南地区竹资源丰富,竹材是本土材料,有着易获取、价格低的优势。装配式建筑思路可促进竹材和其他材料部品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加快施工速度,及时解决贫困群体的住房问题。本文以云南省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云南省丰富的竹资源,以人性化设计为核心,以装配式设计思路进行云南省竹资源丰富地区扶贫安居房的方案设计、结构选型、构造设计并简化工序,以加快施工速度并降低造价,在方案中体现设计关怀,为解决贫困群体住房需求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黄庄巍[9](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王雅坤[10](2019)在《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是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时代,中国近代建筑史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外国建筑师的影响很深。1897年至1914年间,至少有96名德国建筑师来华活动。虽然主观上他们是德国殖民主义的“帮凶”,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建筑业及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发展,促进职业建筑师的产生和加速相关专业组织结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等西化的过程,教授了很多西方现代建筑知识和培养一定数量的现代专业人才。对于青岛来说,德国建筑师是最先来青的一批外国建筑师,群体数量之大、执业实践成果之多,在青岛近代建筑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本文以青岛近代德籍建筑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分析了该群体在世纪之交的建筑思潮及建筑法规等执业的背景下,总结归纳了德国在近代青岛的建造活动;第三章对该群体之规模数量、群体构成以及其来青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出近代德籍建筑师在青岛的活动轨迹和阶段性特点;第四章在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统计,将建筑师按照工作属性分为军队建筑师、政府建筑师、私人建筑师、建筑机构和非职业建筑师五类,分别总结各自执业实践活动;第五章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重点分析近代德籍建筑师群体为近代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贡献和影响;第六章结语,对通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以及对后续研究展望,强调外国建筑师及其执业实践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近代青岛整个德国建筑师群体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分析,描述了这个群体较为清晰的轮廓和详细的发展过程。以建筑师为线索,厘清德国在近代青岛建筑活动的生产运作机制和主要专业实践成果。依托当今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数据库等资源,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改变从城市或建筑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传统的研究方法,建筑师为切入点,梳理德国建筑师对于近代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由此推及,西方建筑师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的意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可借鉴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欧式卷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式卷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乡村民居中“窗”的设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冲击下的乡村
        1.1.2 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民居设计
        1.1.3 高度工业化下的系统门窗时代
    1.2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相关研究着作
        1.4.2 本选题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窗的概况
    2.1 窗的起源与演变
        2.1.1 从说文解字看窗的起源
        2.1.2 从东西方建筑看窗的演变
    2.2 窗的解析
        2.2.1 窗的基本概念
        2.2.2 窗的构成
        2.2.3 窗的功能
    2.3 窗与建筑的关系
        2.3.1 窗与建筑结构
        2.3.2 窗与建筑外立面
        2.3.3 窗与建筑内部空间
    2.4 窗与地域文化
        2.4.1 窗与自然地理环境
        2.4.2 窗与社会人文习俗
        2.4.3 窗与地方传统民居
    2.5 窗与人类行为
3.乡村民居中的窗
    3.1 关于乡村民居中窗的实地调研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现状分析
    3.2 乡村民居中窗的现状分析
        3.2.1 设计的缺乏导致“千窗一面”
        3.2.2 过度的混搭导致建筑风格混乱
        3.2.3 玻璃的滥用造成乡村光污染出现
        3.2.4 功能的滞后导致使用需求无法满足
        3.2.5 对文化的漠视导致窗文化消失殆尽
    3.3 乡村民居窗设计上的“痛点”
    3.4 “痛点”背后的原因
        3.4.1 村民对窗的相关认识有限
        3.4.2 专业人士对窗设计的忽视
        3.4.3 社会对窗文化的重视不足
4.乡村民居中窗的设计思考
    4.1 窗的设计应更加多元
        4.1.1 造型设计的多元化
        4.1.2 材质选择的多元化
        4.1.3 开启方式的多元化
        4.1.4 位置关系的多元化
    4.2 窗的设计应契合建筑
        4.2.1 与建筑结构上的契合
        4.2.2 与建筑风格上的契合
        4.2.3 与建筑环境间的契合
    4.3 窗的设计应符合功能
        4.3.1 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4.3.2 符合各个空间的功能定位
        4.3.3 响应低能耗绿色建筑理念
    4.4 窗的设计应承载文化
        4.4.1 尊重当地人文风俗
        4.4.2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4.4.3 融合传统窗文化
5.关于乡村民居中“窗”的设计实践
    5.1 花园村民居改造项目简介
    5.2 花园村民居改造设计过程
        5.2.1 设计理念
        5.2.2 设计手法
        5.2.3 关于窗的设计策略
    5.3 设计成果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2)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3.1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
        1.3.2 城市综合性公园园亭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使用后评价(POE)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 园亭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熵值法
        2.2.3 SD语义分析法
        2.2.4 使用后评价法
第三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园亭规模特征
        3.1.1 园亭数量特征
        3.1.2 园亭建筑占地面积特征
        3.1.3 园亭占地比例特征
        3.1.4 园亭平均单体面积特征
        3.1.5 相关特征影响因素检验
    3.2 园亭的形制特征
        3.2.1 园亭的结构
        3.2.2 按园亭的不同划分方式
        3.2.3 园亭使用者行为类型
        3.2.4 园亭形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体系
    4.1 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体系拟定
        4.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AHP法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权重确定算法步骤
        4.2.3 层次内相对权重确定
        4.2.4 层次因素权重确定及排序
    4.3 熵权重法
        4.3.1 熵权重法计算步骤
        4.3.2 评价体系指标熵权重确定
    4.4 AHP—熵权重法
第五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案例研究
    5.1 基于POE的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问卷设计与调查
        5.1.1 园亭使用后满意度问卷设计
        5.1.2 评价场地选择
    5.2 问卷发放与回收
    5.3 问卷整理及相关检验
    5.4 使用者基本特征分析
        5.4.1 使用者人口学特征
        5.4.2 使用者基本使用特征
        5.4.3 使用者人口学特征及基本使用特征交叉分析
    5.5 SD法指标满意度分析
        5.5.1 人民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2 南湖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3 新秀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4 五象湖公园园亭满意度分析
        5.5.5 综合性公园园亭整体满意度分析
    5.6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分析
        5.6.1 基于AHP—熵值法的南宁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四分图评价模型分析
        5.6.2 基于AHP—熵值法的4 座代表性综合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综合得分分析
第六章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优化提升策略
    6.1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规模特征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6.2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形制特征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6.2.1 风格
        6.2.2 造型
        6.2.3 选址
        6.2.4 色彩
        6.2.5 材质
        6.2.6 坐憩
        6.2.7 植物景观
        6.2.8 其他配套设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A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调查统计表
    附录B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征询表
    附录C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指标权重两两比较表
    附录D 专家问卷回收统计表
    附录E 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3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1.4.1 关于海洋环境及其对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
        1.4.2 关于地域性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青岛滨海建筑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青岛滨海区域城市及建筑概述
    2.1 青岛海岸线概况及环境分析
        2.1.1 地理区位及海岸线概况
        2.1.2 青岛滨海自然环境
        2.1.3 青岛海洋人文环境
    2.2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城市发展概况
        2.2.1 建置前滨海区域城市建设状况(1898年之前)
        2.2.2 殖民时期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898年-1949年)
        2.2.3 建国后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949年至今)
    2.3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建筑概况
        2.3.1 滨海建筑风格变化影响因素解析
        2.3.2 滨海建筑风格分类
        2.3.3 滨海建筑风格分布特点
        2.3.4 滨海建筑风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1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3.1.1 不同时期选址特点分析
        3.1.2 改善微气候的建筑布局特征
    3.2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2.1 建筑空间封闭性变化特点
        3.2.2 建筑立面与细部
        3.2.3 建筑材料与构造做法
    3.3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辅助措施
        3.3.1 沿海绿化带
        3.3.2 海上防波堤
        3.3.3 自然灾害海上预警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满足“向海心理”需求的建筑形态特征
    4.1 人·海交流的行为特征
    4.2 滨海建筑选址布局的向海特征
        4.2.1 选址和类型分布
        4.2.2 滨海建筑布局
    4.3 滨海建筑空间形态的向海特征
        4.3.1 建筑平面布局
        4.3.2 建筑内外空间关系
        4.3.3 建筑附属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承滨海地域文化的建筑外部形态特征
    5.1 延续城市风貌的建筑形态特征
        5.1.1 不同时期历史城区风貌特点
        5.1.2 历史风貌影响下的滨海特色传承与发展
    5.2 宣扬海洋文化的建筑形态特征
        5.2.1 “功能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5.2.2 “隐喻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局限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青岛市滨海区域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附录二 青岛海洋特征隐喻型特色建筑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时代背景
        1.2.2 学科背景
        1.2.3 地域背景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绿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绿色建筑建造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环渤海地区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理论研究
    2.1 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认知
        2.1.1 现代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与面临问题
        2.1.2 绿色建筑构成要素、设计原则与评价标准
        2.1.3 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发展
    2.2 传统建造体系的解读
        2.2.1 传统建造体系的基本构成
        2.2.2 传统建造体系发展相关要素分析
        2.2.3 传统建造体系中的朴素绿色辨析
        2.2.4 传统建造体系问题综述
    2.3 结合地域文脉的绿色建造体系适宜化发展路径
        2.3.1 传统建造经验科学化研判
        2.3.2 现代绿色技术地域化应用
    2.4 本章小结
3.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青岛传统建造体系的特征与要素研究
    3.1 青岛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3.1.1 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文环境特征
        3.1.2 青岛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
    3.2 青岛传统建筑类型
        3.2.1 传统乡建
        3.2.2 海防建筑
        3.2.3 西式殖民
        3.2.4 典型选取
    3.3 青岛传统建筑建造体系要素构成
        3.3.1 空间形制
        3.3.2 结构与构造
        3.3.3 建筑材料
    3.4 本章小结
4.青岛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调查与定量化分析
    4.1 青岛代表性传统建筑调查
        4.1.1 传统滨海村落——青山村调查
        4.1.2 海防卫所聚落——雄崖所调查
        4.1.3 殖民时期华人区合院式建筑——黄岛路26号里院
        4.1.4 殖民时期欧人区独立式建筑——广西路9号
        4.1.5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总结
    4.2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特征的实测验证
        4.2.1 传统建筑现场实测定量分析
        4.2.2 青山村刘氏民居
        4.2.3 雄崖所村长家
        4.2.4 黄岛路26号里院
        4.2.5 广西路9号
        4.2.6 本章小结
    4.3 青岛传统建筑绿色建造体系分析
        4.3.1 遮阳通风体系
        4.3.2 保温隔热体系
        4.3.3 防潮除湿体系
        4.3.4 材料与构件运用
    4.4 本章小结
5.青岛现代绿色建造体系的提取与适宜性分析
    5.1 青岛绿色建筑实践情况
        5.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5.1.2 寒地滨海城市绿色建筑特点
        5.1.3 青岛绿色建筑分析
    5.2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节能建造技术分析
        5.2.1 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2.2 青岛绿色星级建筑建造技术应用情况
    5.3 青岛现代绿色建筑适宜性建造技术探讨
        5.3.1 被动式措施优化
        5.3.2 主动式措施辅助
    5.4 本章小结
6.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6.1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观
    6.2 青岛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
        6.2.1 空间形态适宜性策略:适候与应变
        6.2.2 结构与建造技术适宜性策略:适技与多样
        6.2.3 建造材料适宜性策略:适材与节约
    6.3 传统绿色建造与现代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6.3.1 传统绿色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6.3.2 现代绿色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大连凤鸣街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1.4.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1.4.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创新点
2 活态保护与历史街区的融合发展
    2.1 活态保护相关概念
        2.1.1 活态保护的重要特性
        2.1.2 活态保护的基本原则
    2.2 活态保护的核心要素
        2.2.1 物质载体
        2.2.2 空间载体
        2.2.3 时间载体
    2.3 活态保护与历史街区的联系
        2.3.1 非遗到物遗的保护延伸
        2.3.2 由静态到活态的保护演变
        2.3.3 历史街区的活态发展
    2.4 小结
3 凤鸣街历史街区调查研究
    3.1 凤鸣街历史街区信息分析
        3.1.1 历史文化
        3.1.2 物质载体
    3.2 凤鸣街历史街区现状调研
        3.2.1 区位信息
        3.2.2 形态肌理
        3.2.3 景观环境
        3.2.4 基础设施
        3.2.5 建筑分级
    3.3 凤鸣街历史街区问题归纳
        3.3.1 存在问题
        3.3.2 问题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历史街区案例分析及活态保护原则提取
    4.1 要素提取型活态保护——清名桥历史街区
        4.1.1 活态文化背景——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
        4.1.2 活态保护载体——非遗技艺与历史建筑
        4.1.3 活态保护措施——新老呼应的建筑活化
        4.1.4 活态保护价值——文商旅联动协同发展
    4.2 功能串联型活态保护——三坊七巷历史街区
        4.2.1 活态文化背景——书院文化传承与发展
        4.2.2 活态保护载体——点线面要素整合延续
        4.2.3 活态保护措施——社区博物馆保护模式
        4.2.4 活态保护价值——多角度带动城市复兴
    4.3 多元融合型活态保护——周村古商城历史街区
        4.3.1 活态文化背景——鲁商文化传承与发展
        4.3.2 活态保护载体——商业引导的街巷院落
        4.3.3 活态保护措施——街区与建筑分级保护
        4.3.4 活态保护价值——新颖的古城管理模式
    4.4 案例分析归纳总结
    4.5 历史街区活态保护原则
        4.5.1 活态文化多样性原则
        4.5.2 活态载体重要性原则
        4.5.3 活态措施系统性原则
        4.5.4 活态价值特定性原则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活态保护理论的凤鸣街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5.1 提炼活态文化——和式洋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1.1 确定文化要素
        5.1.2 强化记忆认知
    5.2 建立活态载体——居住型街区空间的复原与重构
        5.2.1 居住型街区空间特色
        5.2.2 居住型街区风貌营建
    5.3 寻找措施方法——多样感受的街区活态展示
        5.3.1 创建活态博物馆
        5.3.2 数字化非遗保护
    5.4 构建价值体系——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带动城市发展
        5.4.1 发展特色旅游业
        5.4.2 生态性文化空间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装饰图案与建筑相关性概述
    2.1 关于图案的概述
        2.1.1 “图案”的含义定义
        2.1.2 我们想要什么以及图案的欲望
        2.1.3 探索纵向时间东西方图案的发展与演变
    2.2 装饰的“语言”
        2.2.1 诉说装饰
        2.2.2 装饰艺术的由来与发展
    2.3 对建筑产生的思考
        2.3.1 建筑——古老神圣的媒介
        2.3.2 建筑与艺术的融合——理性与感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吉林市城市与建筑及其图案的发展特征
    3.1 吉林市纵向时间轴的历史沿革与变迁
    3.2 近代时期吉林市城市与建筑及其装饰图案主要的发展阶段
        3.2.1 清朝末期、开埠后阶段
        3.2.2 中华民国阶段
        3.2.3 沦陷后殖民地阶段
    3.3 近代时期吉林市不同类型建筑的发展
        3.3.1 城市公共建筑
        3.3.2 城市民居建筑
        3.3.3 城市工业建筑
    3.4 吉林市现存近代建筑涵盖的风格与图案装饰特征
        3.4.1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3.4.2 哥特式建筑风格
        3.4.3 历史主义建筑风格
        3.4.4 伪满洲式建筑风格
    3.5 吉林市尚存近代具有可考价值建筑一览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表现主题研究
    4.1 植物类装饰图案
        4.1.1 建筑中的东西方植物类装饰图案
        4.1.2 建筑中植物类装饰图案的表现种类
        4.1.3 清末、开埠后时期建筑植物类图案表现
        4.1.4 民国时期建筑植物类图案表现
        4.1.5 沦陷后时期建筑植物类图案表现
    4.2 动物类装饰图案
        4.2.1 东西方建筑中动物类图案的起源与蕴含文化
        4.2.2 清末、开埠后时期建筑动物类图案表现
        4.2.3 民国时期与沦陷后时期建筑动物类图案表现
    4.3 几何图形类装饰图案
        4.3.1 几何图形类图案的形成与应用
        4.3.2 吉林市近代各时期不同风格建筑几何图形类图案表现
    4.4 文字、符号类装饰图案
        4.4.1 吉林市近代建筑中文字、符号类图案的应用缘由
        4.4.2 文字、符号类图案在吉林市近代建筑中的实例应用
    4.5 其它主题装饰图案
        4.5.1 吉林市近代建筑中的云形装饰图案
        4.5.2 云形装饰图案在吉林市近代建筑中的实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元文化建筑装饰图案促进城市面貌更新
    5.1 装饰图案在吉林市近代建筑中的设计规律
        5.1.1 遵循建筑形体结构而设计
        5.1.2 突出装饰图案给建筑带来的整体性装饰效果
        5.1.3 图案构图追求比例上的均衡与和谐
        5.1.4 对自然事物与文化元素的提取归纳与重组设计
        5.1.5 带有世界多元文化思维的融合型设计
    5.2 多元文化建筑装饰图案在城市面貌更新中的现实意义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涉及的区域与概念界定
        1.4.1 广府地区
        1.4.2 岭南地区
        1.4.3 高层住宅
        1.4.4 建筑外立面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5.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第二章 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发展进程
    2.1 国内外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进程
        2.1.1 国外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概述
        2.1.2 国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发展概述
    2.2 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2.2.1 外立面设计的整体表现形式
        2.2.2 外立面设计的局部表现形式
    2.3 现代高层住宅外立面地域性表达的设计手法与原则
        2.3.1 高层住宅地域化表达的相关研究
        2.3.2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构造的地域性表达
        2.3.3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色彩的地域性表达
        2.3.4 高层住宅外立面建筑材料的地域性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提取、分析与文化内蕴
    3.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相关概述
    3.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提取和表征
        3.2.1 双塑脊饰
        3.2.2 青砖黛瓦
        3.2.3 满洲窗
        3.2.4 木趟栊
        3.2.5 镬耳墙
        3.2.6 客家围屋
        3.2.7 五行山墙
    3.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4.1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原则
    4.2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4.2.1 建筑元素形态的应用
        4.2.2 建筑元素色彩的应用
        4.2.3 建筑元素材料的应用
        4.2.4 建筑元素装饰的应用
    4.3 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融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项目研究
    5.1 带岭南建筑元素的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同等案例分析
        5.1.1 广州·岭南湾畔
        5.1.2 广州·保利越秀岭南林语
        5.1.3 广州·兰亭颖园
        5.1.4 珠海·岭南世家
        5.1.5 广州·兰亭御园
    5.2 项目外立面设计的综合评述
    5.3 岭南风格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共性原则
    5.4 应用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云南竹资源丰富地区乡村贫困群体的装配式竹住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对象和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问题和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1.4.1 贫困群体住宅设计研究综述
        1.4.2 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研究综述
        1.4.3 竹建筑研究综述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云南乡村贫困人口住宅建设现状
    2.1 乡村贫困群体的界定
        2.1.1 建档立卡贫困户
        2.1.2 低保户
        2.1.3 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2.1.4 贫困残疾人
    2.2 国家相关政策及技术导则
        2.2.1 目标任务
        2.2.2 农村危房认定等级
        2.2.3 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方式
        2.2.4 资金筹措及补助标准
        2.2.5 严格控制建房面积
        2.2.6 保障安全和基本卫生条件的建设要求
    2.3 云南省乡村扶贫安居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昆明市晋宁区鲁黑村扶贫安居房建设现状
        2.3.2 普洱市倚象镇扶贫安居房建设现状
        2.3.3 云南省政府主导乡村贫困型住宅建设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2.4 竹资源丰富地区建造乡村竹住宅优势
        2.4.1 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2.4.2 竹材具有特殊的受力性质
        2.4.3 竹材成本低廉
        2.4.4 竹住宅融合自然
第三章 竹建筑技术的乡村适应性研究
    3.1 竹建筑技术概述
        3.1.1 传统竹建筑技术概述
        3.1.2 现代竹建筑技术概述
    3.2 竹建筑技术在贫困农村的适应性
        3.2.1 传统竹建筑技术在贫困农村的适应性
        3.2.2 现代竹建筑技术在贫困农村的适应性
    3.3 装配式竹建筑在乡村地区的适应性
        3.3.1 装配式竹建筑特征
        3.3.2 装配式竹建筑在贫困农村的可取性
        3.3.3 装配式竹建筑的地域适应性
第四章 乡村贫困群体的竹住宅设计研究
    4.1 乡村竹住宅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和设计原则
        4.1.1 人性化理念
        4.1.2 设计原则
    4.2 乡村竹住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4.2.1 人性关怀设计
        4.2.2 模块化设计
        4.2.3 高效空间
        4.2.4 灵活空间
        4.2.5 可替换构件
    4.3 针对乡村贫困群体竹住宅的低成本建造建议
        4.3.1 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4.3.2 分期建设
        4.3.3 培养住户投资意识
    4.4 乡村贫困群体竹住宅的美学策略
        4.4.1 乡土美学
        4.4.2 建构美学
    4.5 云南省竹资源丰富地区乡村民居形式及探索
        4.5.1 竹资源丰富地区传统民居形式
        4.5.2 竹资源区扶贫安居房形式探索
第五章 装配式竹住宅结构研究与构造设计研究
    5.1 结构研究
        5.1.1 框剪结构
        5.1.2 框剪结构对竹资源区扶贫安居房的适应性
    5.2 材料分类
        5.2.1 结构材料
        5.2.2 功能性材料
    5.3 构造做法及结构方案估算
        5.3.1 墙体
        5.3.2 楼板
        5.3.3 屋顶
        5.3.4 结构方案估算
    5.4 施工步骤
    5.5 造价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1.1 方案设计研究小结
        6.1.2 结构与构造设计研究小结
        6.1.3 造价研究小结
    6.2 反思与回顾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29.7m~2装配式竹住宅重量表
附录 D:29.7m~2装配式竹住宅造价表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关于外国译名问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4 研究创新点与主要成果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文献阅读
        1.4.2 网络数据库检索
        1.4.3 档案研究
        1.4.4 统计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德籍建筑师在青执业背景
    2.1 影响青岛近代建筑的思潮及文化政策
        2.1.1 建筑思潮
        2.1.2 教育办学
    2.2 建筑法规与德国专业工程技术的传播
        2.2.1 德租时期青岛近代建筑法规
        2.2.2 专业技术培训
    2.3 德国在青岛近代之建造活动
        2.3.1 公共建筑
        2.3.2 居住建筑
        2.3.3 工业建筑
        2.3.4 青岛德租时期的建筑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在青德籍建筑师群体透视
    3.1 德籍建筑师在青群体概况
        3.1.1 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3.1.2 德租时期德籍建筑师规模
    3.2 德籍建筑师群体来青途径
        3.2.1 受派遣而来
        3.2.2 应聘而来
        3.2.3 因亲缘关系而来
        3.2.4 冒险逐利而来
    3.3 在青德籍建筑师群体活动的阶段性发展
        3.3.1 阶段划分
        3.3.2 阶段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青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
    4.1 军队建筑师
        4.1.1 德国军事机构建筑(工程)部门概况
        4.1.2 温德·米勒(Wind Müller)
        4.1.3 查理·乔治·格罗姆施(Richard George Gromsch)
        4.1.4 尤里乌斯·罗尔曼(Julius Rollmann)
    4.2 政府建筑师
        4.2.1 魏尔纳·拉查鲁维茨(Wemer Lazarowicz)
        4.2.2 路德维希·威廉·弗里德里希·马尔克(Ludwing Wilhelm Friedrich Mahlke)
        4.2.3 约翰·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舒巴特(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Schubart)
        4.2.4 卡尔·施特拉塞尔(Karl Strasser)
        4.2.5 弗里德里希·威廉·比伯(Fridrich Wilhelm Biber)
        4.2.6 保罗·哈赫麦斯特(Paul Hachmeister)
        4.2.7 贝尔纳茨(P.Bernatz)
        4.2.8 马克斯·科诺普夫(Max Knopff)
        4.2.9 斯托塞尔(Stoessel)
    4.3 私人建筑师
        4.3.1 .贝恩德(Karl.Behrend)
        4.3.2 .库尔特·罗克格(Curt Rothkegel)
        4.3.3 保罗·弗里德里希·李希德(Paul Friedrich Richter)
        4.3.4 阿瑟·毕娄哈(Arthur Bialucha)
        4.3.5 白纳德(B?hnert Thoedor)
        4.3.6 恩斯特·奥尔默(Ernst Ohlmer)
        4.3.7 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Heinrich Hildebrand)
    4.4 建筑机构
        4.4.1 .施密特公司/广包公司(F.H.Schmidt)
        4.4.2 .利来公司(Lieb& Leu,Architekten)
        4.4.3 利通洋行(Lieb.Hans E)
        4.4.4 祥福(地产公司)(Snethlage& Simessen)
    4.5 非职业建筑师
        4.5.1 德国商人
        4.5.2 传教士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青德籍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5.1 建筑风格样式方面
        5.1.1 威廉二世时代建筑的移植
        5.1.2 青年风格派建筑的探索
    5.2 建筑技术方面
        5.2.1 建筑材料
        5.2.2 建筑结构
    5.3 建筑人才培养
        5.3.1 建筑教育
        5.3.2 建筑企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青德籍建筑师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欧式卷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乡村民居中“窗”的设计思考[D]. 郭永乐.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2]南宁市综合性公园园亭景观调查及其使用后评价的研究[D]. 张鸿. 广西大学, 2020(07)
  • [3]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 韩雪.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4]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绿色建造体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 ——以青岛为例[D]. 武伯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大连凤鸣街历史街区活态保护与更新研究[D]. 姬富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吉林市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研究[D]. 李帅男.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5)
  • [7]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D]. 彭天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云南竹资源丰富地区乡村贫困群体的装配式竹住宅研究[D]. 马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近代青岛德籍建筑师及执业实践研究(1897-1914)[D]. 王雅坤.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欧式卷帘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