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 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

管理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 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

一、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勇[1](2021)在《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建筑装修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而装修行业的不成熟致使装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不仅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经常出现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情况,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证建筑装修质量是建筑装修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装修过程为对象,装修质量控制为目的,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利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改善质量控制效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建筑装修质量信息模型,实现装修过程中质量信息的集成。在分析建筑装修质量问题基础上,结合装修工程的特点,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情况,明确质量信息模型系统框架。根据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结合质量控制内容,设计了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阶段相匹配的质量要求信息模型、质量监控信息模型以及质量验收信息模型三大基础信息模型,并以Autodesk Revit作为研究平台分析了三大基础信息模型的功能实现算法。(2)设计建筑装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质量信息的管理与储存。在分析质量信息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完成系统框架设计。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和MySQL数据库交互技术,在质量数据集成的同时通过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高质量信息模型的批量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施工过程质量数据的直接管理。(3)引入多元统计过程控制方法,进行建筑装修质量诊断。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所存储的大量信息为基础,提出将统计过程控制应用于建筑装修质量控制中的新思路。引入Hotelling T2分布的多元质量控制方法,利用T2控制图和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质量诊断,并分析质量诊断方法的优化需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指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质量诊断效率,完善质量控制模式。(4)构建PDCA质量信息循环网络,实现信息化的建筑装修质量持续改进。通过PDCA循环框架建立施工过程质量信息循环网络,结合某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基于BIM技术和SPC法的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朱兴文[2](2021)在《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电站是技术最为复杂、建造难度最大,且对安全质量要求甚高的民用工程之一。核电工程建设如果没有可靠的质量,核电站就不能安全运行,核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构成了安全运行的基础。近十几年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较快,大批核电工程项目获批开建,还有更多的项目在进行前期准备和规划,我国在核电工程建设实践中,在设计、采购、设备制造、施工和调试等各环节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完整、可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在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偏重于对整个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控制,而对于具体系统的调试质量控制缺乏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系统是构成核电工程的基础,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所以系统调试的质量控制研究对于核电工程的调试质量控制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工程建设方面的质量控制理论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参考学习国内外核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出应用PDCA循环可以有效改进和提高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水平。以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深入分析了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中在调试缺陷处理效率低、调试质量事件发生频次高等问题,并从调试缺陷控制、调试质量事件控制、调试质控组织、调试协调机制及调试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应用PDCA循环,对优化的调试质量控制机制,在具体的厂用电系统调试实践中进行验证、改进,大大提高了调试缺陷的处理质量,有效控制了调试质量事件的发生,进而实现了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的持续提升。本论文研究结论包括:(1)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升核电工程项目具体系统的调试质量控制水平;(2)核电工程项目中的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调试缺陷和调试质量事件的数量为衡量指标,以PDCA循环为工具,持续优化改进,进而不断提高调试质量;(3)侧重客观的调试缺陷和偏重主观的调试质量事件是不可分割的,在调试质量控制目标中,两者的控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樊莹莹[3](2021)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和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增强的市场环境下,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展地如火如荼。《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重点培育发展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发挥自身服务优势,提升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拓展企业咨询业务。现阶段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自身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未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因此,有必要构建出适用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识别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需求指标。基于业主对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需求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对政策文件、专业文献、招标文件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识别出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初始能力需求清单。进而,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初始能力需求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构建出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精准能力需求清单。其次,基于成熟度模型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为较好地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基于成熟度等级、服务周期和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构建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为例,对其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以验证该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提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升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的对策。本研究应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的持续改进过程,并提出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指标的改善路径,指出了不同服务能力的改进措施。本研究构建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自身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进行准确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处于不同能力评价等级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和改进措施,对提升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邓波[4](2021)在《PDCA循环法在紧固件制造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追求产品的卓越是企业一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而产品从设计到量产,并不是一下就能做到最好,所以持续改进是企业的一个必要手段,是企业保持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PDCA在各个行业的不同领域均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工业领域,应用PDCA可以提升产品的良率,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工艺制程;在教育领域,应用PDCA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管理;在医学领域,应用PDCA可以加强对病人及药品的管理,改进医疗效果,降低药品的成本。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再结合目前紧固件制造企业的现状条件,明确了将PDCA用于紧固件制造企业质量持续改进。本文介绍了P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通过它的产品品质统计数据,结合现场考察状况,得出了P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产品质量管理,教育培训方面做得不够好,企业技术能力不足,产品出货上重数量轻质量,不熟悉产品标准,管理方法落后等;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如没有形成全员质量管理的意识,没有对员工能力提升进行规划,对产品的设计能力不足,不了解客户需求,缺少现代质量管理理念等;根据持续改进的理念,在PDCA的基础上制定9D改善报告模式,并于P企业导入PDCA改善思想理念,并做好持续进行的保障措施,从人员素质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及售后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最后通过方案实施的前后状况对比,指出了应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本文研究成果应用在P企业的质量持续改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它的紧固件制造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潘璐[5](2020)在《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质量和服务环节,以质量取胜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而优异的质量管理是促进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建立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产品质量,用以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以HY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内容为指导,对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认该体系存在质量管理职能不清、采购管理水平低、设计和开发管理不完善、工序质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以及员工质量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指出质量管理机构缺失、重要过程控制薄弱、缺乏质量工具运用、员工绩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针对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优化方案,分别对产品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和供应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优化。最后阐述了体系优化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管理层的决策作用,完善绩效考核与内部评审制度,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与能力,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和建立企业管理知识库。本文希望通过对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的实施,达到提升机械密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同时能够为国内密封行业相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袁新锋[6](2020)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显着变化就是“效率优位”正在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强国”战略对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势必将质量追求镶嵌其发展过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已成为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最大的主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将质量追求作为引导理念与实现方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还未全面呈现,质量现状存在明显问题。究其原因:客观局限与主观不足相互交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探究,旨在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探寻切入点与着力点,从而为实践推进提供策略指导,进而真正体现公共体育服务对“健康中国”战略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支撑价值。基于公共管理、质量管理、健康促进等基础理论,参照国外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经验,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策略设计的逻辑构想,通过规范与实证研究路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具体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呈现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梳理以及文献综述奠定了研究基础。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界定了核心概念,明确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公共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健康促进理论的发展脉络、交叉演化、自身局限进行了全面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照。第二,梳理了我国公共体育质量改进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问题。面对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不断高涨,各级政府做出了大量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然而,顶层设计滞后、协同机制不畅、基础设施不足、参与度弱、满意度低、均等性差、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依然普遍存在。本研究通过现状解析发现,理论研究对质量管理引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敏感性有所滞后,忽视了“因素分析-策略设计”的基本路径,导致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按照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设计开放性问题,把普通民众、相关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利用Nvivo11.0对深度访谈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提炼访谈材料的概念使其形成范畴,并逐步形成核心范畴,从中归纳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依据逻辑关系,形成了“探索性”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进行了现状问题归因,但“建议性而非验证性”的概念模型需要量化验证。第四,构建并验证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并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SPSS20.0对初始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形成了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的正式调查问卷。对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关联。运用AMOS24.0对样本数据开展了模型拟合与假设验证,结果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第五,设计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框架。依据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验证结果,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问题,参照国内外经验得失,本研究设计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框架: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通过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单位性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直接关系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区分。人员素质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执行核心;场馆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价值明显;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推动价值显着。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应该在激励机制、培养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不断完善来提升人员素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质量改进需要在制度规划、体制突破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着手;通过丰富民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以及便捷的服务设计提升民众健身的参与度和科学性;还要发挥服务监管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过程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第二,平行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既有结构区分,也有层次差异。场馆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保健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组织活动与服务设计作为“激励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所在。体育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基础因素通过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影响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均对服务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影响明显,而场馆设施仅对服务设计产生支持。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依赖组织资源的基础保障,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场馆设施的丰富与人员素质的改善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活动与合理的服务设计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进而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才是改进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策略设计的重中之重。第三,链式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场馆设施、人员素质、组织活动以及服务设计在服务监管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机理与条件,但服务监管本身在公共体育复杂系统中并不能直接提升服务质量,其推动作用体现在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过程中。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要探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补齐短板,确保因素间的影响机制落实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中,还要体现服务监管与人员素质的策略重点,同时兼顾公共服务特点。因此,本研究围绕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了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丰富与完善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现有研究与实践仅是公共体育服务个别管理环节的改革,忽略了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并未找到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指导的完整理论体系。针对上述不足与现实挑战,本研究在肯定质量管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前提下,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二者的相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探究,初步建立了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为实践推进确定了方向与路径。第二,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基本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现有理论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并不清晰,导致实践推进并未完全遵循改善影响因素条件进而改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路径。本研究借助相关工具,通过扎根理论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影响因素的构成,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假设。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有一定关联关系;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划分与层次差异;部分影响因素并不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而是需要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价值。清晰的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着力点与切入点。第三,解析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施条件,探索性设计了基于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现有研究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与系统性,提出的策略通常存在笼统而分散的缺陷。本研究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特殊性以及质量策略的可操作性出发,将多项质量管理领域的成熟做法,如:质量认证、标杆管理、质量循环运用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针对影响因素结构与影响机制的验证结果提出了夯实基础、提升体验、多元主体、工具选择、实现过程等综合性策略框架。学术合理性与实践可操作性的互动促成了质量理论向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本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理论方面,为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研究开拓了质量管理的新视角;在实践方面,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进。但由于能力与条件所限,本研究存在研究资料不够丰富、影响因素不够全面、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等不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张妮[7](2020)在《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安全目标》、《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细则(2011年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及《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相关规定,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成为医院改革的核心,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手段,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不良事件定义的分析,结合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的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分析该医院现有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根据医院管理层级,将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用户进行分类,并将该医院的不良事件分为9大类、39小类,对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形成管理有序、全员参与的闭环式管理。引入PDCA循环理论,设计了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七大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制度管理模块、事件报告模块、事件处理模块、事件查询模块、事件统计分析模块以及事例公布模块。本系统使用B/S模式的三层结构、Java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不良事件报告的上报、处理、查询、统计分析、反馈、学习等功能。本文对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研究,能够对医院各种过失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掌握,从而对各类不良事件形成更为科学的判断,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为提升医院综合医疗水平、实现社会效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天义[8](2020)在《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文中指出百年大计,质量先行。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永恒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不仅关系着项目实体的适用性,也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进入21世纪后,大型港口码头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港口工程建设日益向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等方向发展,导致工程施工技术更为挑战、施工质量问题更显突出、施工质量管控更加复杂。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是港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核心,对工程实体结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决定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展开对港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研究。本课题从项目后评价的角度,对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提出对其他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和意见。课题探讨的施工质量管控理论主要包括影响施工质量的4M1E五大因素、开展施工质量管控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实施施工质量管控的PDCA循环基本方法,并据此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实证分析法,从施工后评价的角度,运用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架构,分别从项目建设施工方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控制及施工后总结三方面展开对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研究。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东方影都防波堤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管控模型,研究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在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其次,根据施工质量管控理论以及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艺流程,展开对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和各个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管理技术的研究。最后,利用模糊评价法对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项目施工质量管控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并以此研究探讨提升港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通用措施。通过对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项目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的总结分析,提出该项目对其他项目的借鉴成果,探讨该项目存在问题、对其他项目的警示和改进措施,从而形成一整套管控体系,进而探讨提升港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实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借鉴意义。

潘昊森[9](2020)在《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1世纪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煤矿行业具有高危险、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因井下作业较多,安全隐患较大,国家及企业对煤矿安全管理极其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矿环境与从业人员职业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煤矿工程H(Health)S(Safety)E(Environment)三位一体化管理也已提上日程。然而,由于缺乏适用于煤矿工程的HSE管理体系,其推行工作进展缓慢。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煤矿工程项目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煤矿企业在H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以HSE管理理论基础为指导,针对煤矿工程的特点,从HSE管理体系模型、HSE管理要素分析、HSE管理体系运行方式以及体系过程管控多个方面构建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同时该体系以风险管理及绩效评价为核心,以PDCA循环为运行原理,建立预防为主与持续改进的煤矿工程HSE长效化机制。在风险管理层面,以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为依托,结合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设计煤矿工程HSE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并以A煤矿某综采工作面为例说明HSE风险管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工作的开展方法;在绩效评价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HSE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形成AHP-模糊评价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样以A煤矿为例,对其进行HSE管理绩效评价,得出A煤矿的HSE管理水平,印证该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传统煤矿向智慧煤矿转型的今天,大力推进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建设既是提升煤矿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张超[10](2020)在《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促进内涵式发展的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建立与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精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固确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以“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新理念为引导,建立健全新时代本科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论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和ISO9000族标准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由此提出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对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推进作用。首先,阐述了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遵循的新理念与基本原则,结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对教育教学质量加以控制,研究构建了由质量管理决策系统、质量目标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评价系统、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系统和质量支持系统等构成的地方本科院校新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次,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如何有效运行的;再次,通过对国内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四所高校新时代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经验与做法;最后,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找出建设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在新理念指导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措施。通过论文的研究,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理念指导下建设与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1.2.3 SPC法在质量控制中应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理论
        2.1.1 建筑装饰装修
        2.1.2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
        2.1.3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过程划分
    2.2 建筑装修信息化质量控制
        2.2.1 质量控制的信息化需求
        2.2.2 基于BIM的信息化质量控制方法
    2.3 建筑装修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2.3.1 基于SPC的装修质量持续改进
        2.3.2 控制图
        2.3.3 过程能力指数
    2.4 本章小节
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
    3.1 总体分析与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技术分析
        3.1.3 软件分析
    3.2 D-QIM定义及构建
        3.2.1 设计思想
        3.2.2 系统架构
        3.2.3 应用分析
    3.3 D-QIM基础信息模型构建
        3.3.1 质量要求信息模型
        3.3.2 质量监控信息模型
        3.3.3 质量验收信息模型
    3.4 装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3.4.1 功能设计
        3.4.2 数据库设计
    3.5 关键技术
        3.5.1 Revit二次开发技术
        3.5.2 Revit与数据库交互技术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SPC法的建筑装修过程质量诊断
    4.1 D-QIM与质量诊断
    4.2 多元质量诊断方法
        4.2.1 多元质量诊断需求
        4.2.2 Hotelling T~2控制图
        4.2.3 多元过程能力指数
    4.3 多元质量诊断方法优化
        4.3.1 多元质量诊断问题提出
        4.3.2 主元分析方法(PCA)质量诊断
    4.4 质量持续改进
        4.4.1 PDCA循环
        4.4.2 质量控制信息循环网络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简介
    5.2 骨架隔墙施工工艺
    5.3 D-QIM功能应用
    5.4 基于D-QIM的质量诊断
        5.4.1 骨架隔墙安装工序质量特性指标选取
        5.4.2 数据提取
        5.4.3 建立T~2控制图
        5.4.4 过程能力分析
        5.4.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质量诊断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二 部分代码
附录三 质量指标相较于规范的偏差值

(2)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质量控制基础理论
        2.1.1 质量控制概念
        2.1.2 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
        2.1.3 核电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
    2.2 PDCA循环
        2.2.1 PDCA循环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2.2.2 PDCA循环的运行原理和工作步骤
        2.2.3 PDCA循环的特点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文献评析
第3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核电项目调试过程概述
        3.1.1 核电项目调试的定义
        3.1.2 核电项目调试过程划分
        3.1.3 核电项目调试系统的移交过程
    3.2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
        3.2.1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3.2.2 核电项目调试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3.3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概况
        3.3.1 厂用电系统介绍
        3.3.2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功能与组成
        3.3.3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模式
    3.4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现状
        3.4.1 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概况
        3.4.2 厂用电系统调试各阶段质量控制
    3.5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问题及分析
    3.6 PDCA循环在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中的适用性
第4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设计
    4.1 调试质量控制原则与目标
        4.1.1 调试质量控制原则
        4.1.2 调试质量控制目标
    4.2 调试质量控制流程与内容优化
        4.2.1 调试缺陷控制流程与内容优化
        4.2.2 调试质量事件的控制流程优化
第5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控体系运行
    5.1 调试缺陷控制
        5.1.1 第一轮PDCA循环
        5.1.2 第二轮PDCA循环
    5.2 调试质量事件控制
        5.2.1 发现问题和问题原因分析(P阶段)
        5.2.2 制定纠正措施(P阶段)
        5.2.3 实施纠正措施(D阶段)
        5.2.4 实施效果检查(C阶段)
        5.2.5 质量控制总结(A阶段)
        5.2.6 下一轮PDCA循环
第6章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控保障机制与效果
    6.1 调试质量控制保障机制
        6.1.1 调试质量控制组织机构优化
        6.1.2 调试分级决策与协调机制优化
        6.1.3 调试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6.2 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效果
        6.2.1 实现了厂用电系统向生产的高质量移交
        6.2.2 优化完善了调试质量控制机制
        6.2.3 建立了调试主导、多方协作的系统调试运作模式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外部环境推动新咨询的发展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转型
        1.1.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转型的优选
        1.1.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需明确能力短板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1.2 问题提出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解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文献研究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2.1.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
    2.2 咨询服务能力文献研究
        2.2.1 服务能力的概念分析
        2.2.2 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
        2.2.3 服务能力的运行机制
        2.2.4 相关业务的服务能力
    2.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思想基础
        2.3.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种类划分
    2.4 研究述评
        2.4.1 识别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能力需求补短板势在必行
        2.4.2 准确定位提升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识别
    3.1 能力需求识别方法综述
        3.1.1 CEO-EIM模型
        3.1.2 QFD工具
        3.1.3 WBS方法
        3.1.4 原型逼近法
    3.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初始能力需求识别
        3.2.1 基于政策文件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需求识别
        3.2.2 基于文献分析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需求识别
        3.2.3 基于招标文件与案例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需求
        3.2.4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初始能力需求清单确立
    3.3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精确能力需求识别
        3.3.1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精确能力需求识别流程
        3.3.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精确能力需求清单调整
        3.3.3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精确能力需求清单确立
第四章 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
    4.1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内涵界定
    4.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结构维度分析
        4.2.1 能力成熟度等级
        4.2.2 咨询服务周期
        4.2.3 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标准和权重的确定
        4.3.1 评价指标标准
        4.3.2 评价指标权重
    4.4 评价方法的确定和案例分析
        4.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4.2 评价对象的确定
        4.4.3 成熟度评价计算
第五章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5.1 基于PDCA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改进
    5.2 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指标提升路径
        5.2.1 企业基础资源改善路径
        5.2.2 专业技术能力提升路径
        5.2.3 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5.2.4 服务产出质量提升路径
        5.2.5 综合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PDCA循环法在紧固件制造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P企业现状
    2.1 理论基础
        2.1.1 质量管理理论
        2.1.2 PDCA理论
        2.1.3 选择PDCA的原因
    2.2 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的问题及分析
        2.2.1 P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
        2.2.2 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存在的问题
        2.2.3 P企业的问题原因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方案设计
    3.2 P企业PDCA方案导入辅导
        3.2.1 体系和制度
        3.2.2 人员培训
        3.2.3 个人日常管理与企业活动
    3.3 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
    3.4 方案的实施
        3.4.1 企业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实施
        3.4.2 产品设计改进
        3.4.3 制造和售后阶段改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效果验证及保障措施
    4.1 P企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效果
    4.2 产品设计改进的效果
    4.3 制造和售后改进的效果
    4.4 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4.5 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措施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质量管理
        1.3.2 质量管理体系
        1.3.3 质量管理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
    2.1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2.1.1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内容
        2.1.2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2.1.3 HY公司产品质量体系运行成效
    2.2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质量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
        2.2.2 采购管理水平低
        2.2.3 设计和开发质量难控制
        2.2.4 工序质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2.2.5 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2.3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质量管理机构不完善
        2.3.2 未对核心过程进行规划
        2.3.3 重要过程控制薄弱
        2.3.4 质量管理方法不足
        2.3.5 员工绩效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3章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设计
    3.1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
    3.2 产品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
    3.3 产品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
        3.3.1 更新质量方针
        3.3.2 增强对产品设计的监管
        3.3.3 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3.3.4 提升过程控制方法
        3.3.5 识别核心管理过程
    3.4 供应质量控制的优化
第4章 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实施保障措施
    4.1 强化管理层的决策支持
    4.2 完善绩效考核与内部评审制度
        4.2.1 质量目标管理
        4.2.2 绩效模式
        4.2.3 内部评审制度
    4.3 全面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与能力
        4.3.1 加大培训力度
        4.3.2 增强质量管理人才建设
        4.3.3 合理利用员工激励方法
    4.4 强化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4.5 建立企业质量管理知识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
        2.1.2 公共体育服务
        2.1.3 产品质量
        2.1.4 服务质量
        2.1.5 公共服务质量
        2.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
        2.1.7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
    2.2 理论基础及应用
        2.2.1 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质量管理理论
        2.2.5 政府工具理论
        2.2.6 健康促进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3.2 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2.3.3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2.3.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3.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2.3.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实践进展与问题审视
    3.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3.1.1 引领政策日趋丰富
        3.1.2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3.1.3 执行工具日趋多元
    3.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现状的问题审视
        3.2.1 公共体育服务顶层设计滞后
        3.2.2 公共体育服务主体间协同机制不畅
        3.2.3 公共体育筹资渠道单一且效率偏低
        3.2.4 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且管理落后
        3.2.5 公共体育健身参与度低
        3.2.6 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差
        3.2.7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失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
    4.1 扎根理论研究法
    4.2 研究设计
        4.2.1 深度访谈
        4.2.2 对象选择
        4.2.3 三级编码
    4.3 资料收集
    4.4 编码过程
        4.4.1 开放式编码
        4.4.2 主轴编码
        4.4.3 选择性编码
    4.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4.5.1 概念模型的构建
        4.5.2 概念模型的识别
        4.5.3 质量问题的归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5.1.1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2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3 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4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5.1.5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5.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5.2.2 变量测量
        5.2.3 问卷设计
        5.2.4 问卷发放与回收
    5.3 数据分析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2 模型拟合度验证
        5.3.3 信度分析
        5.3.4 效度分析
    5.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
        5.4.1 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
        5.4.2 中介效应与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5.4.3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4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5 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6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平行中介作用
        5.4.7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5.5 结果讨论
        5.5.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
        5.5.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差异
        5.5.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策略
    6.1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
        6.1.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1.2 落实人才培养制度
        6.1.3 培育组织质量文化
    6.2 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
        6.2.1 规划与执行并重
        6.2.2 突破体制性障碍
        6.2.3 绩效评估常态化
    6.3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
        6.3.1 确立人民主体地位
        6.3.2 立足民众健身需求
        6.3.3 顺应智慧健身趋势
    6.4 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
        6.4.1 倡导“主动健康”理念
        6.4.2 注重体育社会组织培育
        6.4.3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数据平台
    6.5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
        6.5.1 战略规划引领
        6.5.2 法律制度保障
        6.5.3 质量标准支撑
        6.5.4 规范财务管理
        6.5.5 强化服务质量评估
    6.6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
        6.6.1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
        6.6.2 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
        6.6.3 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策略
        7.1.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与策略
        7.1.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整体运行机制
    7.2 研究局限
        7.2.1 研究资料不够丰富
        7.2.2 影响因素不够全面
        7.2.3 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
    7.3 研究展望
        7.3.1 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
        7.3.2 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7.3.3 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良事件基础理论研究
        1.2.2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2.1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概述
        2.1.1 X精神专科医院概况
        2.1.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概述
        2.1.3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分类
    2.2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现状
        2.2.1 不良事件报告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2.2.2 不良事件报告上报流程管理现状
        2.2.3 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2.3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缺陷分析
    2.4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2.5 信息系统构建思路
        2.5.1 PDCA循环的特点
        2.5.2 PDCA循环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
    2.6 本章小结
3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
        3.1.2 经济可行性
        3.1.3 操作可行性
    3.2 系统实现技术介绍
        3.2.1 系统层级结构设计
        3.2.2 编程语言的选择
        3.2.3 数据库选择
    3.3 用户类型分析
        3.3.1 系统管理员用户分析
        3.3.2 报告用户分析
        3.3.3 职能管理用户分析
    3.4 系统需求分析
        3.4.1 用户需求分析
        3.4.2 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3.4.3 系统内容分析
    3.5 业务流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PDCA循环的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系统管理模块
        4.4.2 制度管理模块
        4.4.3 事件报告模块
        4.4.4 事件处理模块
        4.4.5 事件公布模块
        4.4.6 事件统计分析模块
        4.4.7 事件查询模块
    4.5 本章小结
5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保障措施分析
    5.1 宣传培训
    5.2 管理制度保障
    5.3 明确职责管理
    5.4 资金保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主要代码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8)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理论综述
    2.1 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2 实施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2.3 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
    2.4 本章小结
3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在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3.1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简介
    3.2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主要特点
    3.3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关键技术
    3.4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管控模型
    3.5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生产要素
    3.6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3.7 本章小结
4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技术
    4.1 直立岸壁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4.2 堤身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4.3 护面块体施工质量控制
    4.4 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5.1 模糊评价法在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的应用研究
    5.2 东方影都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成果分析
    5.3 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5.4 提高港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HSE管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HSE管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我国煤矿工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现状及趋势
    2.1 我国煤矿工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现状及问题
        2.1.1 我国煤矿工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现状
        2.1.2 我国煤矿工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问题
    2.2 煤矿生产建设中的负面影响
        2.2.1 煤矿事故的负面影响
        2.2.2 煤矿的环境污染影响
        2.2.3 煤矿职业病危害
    2.3 HSE管理体系在煤矿工程的机遇和挑战
        2.3.1 HSE管理体系在煤矿工程的机遇
        2.3.2 HSE管理体系在煤矿工程的挑战
        2.3.3 我国煤矿工程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构建
    3.1 HSE管理理论分析
        3.1.1 HSE管理体系内涵
        3.1.2 HSE管理体系特征
    3.2 HSE管理体系理念与方针
        3.2.1 HSE管理体系理念
        3.2.2 HSE管理体系方针
    3.3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构建
        3.3.1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模型构建
        3.3.2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要素分析
        3.3.3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运行方式
        3.3.4 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过程管控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煤矿风险管理
    4.1 煤矿工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原理及原则
        4.1.1 煤矿工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原理
        4.1.2 煤矿工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原则
    4.2 煤矿工程风险分级管控
        4.2.1 煤矿工程风险分级理念
        4.2.2 煤矿工程风险分级管控架构的流程及方法
    4.3 煤矿工程隐患排查治理
        4.3.1 煤矿工程隐患排查治理理念
        4.3.2 煤矿工程隐患排查治理架构的流程及方法
    4.4 A煤矿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应用实例
        4.4.1 A煤矿项目概况
        4.4.2 A煤矿风险分级管控实例
        4.4.3 A煤矿工程隐患排治理实例
        4.4.4 A煤矿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
    5.1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理论研究
        5.1.1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理念
        5.1.2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目的
        5.1.3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5.2 煤矿工程HSE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5.2.1 煤矿工程HSE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煤矿工程HSE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5.2.3 煤矿工程HSE管理指标合理性分析
        5.2.4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优化
    5.3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3.1 层次分析法(AHP)及模糊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5.3.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3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3.4 模糊综合评价
    5.4 A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实例分析
        5.4.1 选取评价标准
        5.4.2 确定隶属度
        5.4.3 模糊评价
        5.4.4 A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煤矿工程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2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3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4 煤矿工程HSE管理绩效指标得分调查问卷

(10)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概述
        (二)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一章 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遵循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理念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三)OBE理念
        (四)持续改进理念
    二、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全员性原则
        (四)全程性原则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质量管理决策系统
        (二)质量目标系统
        (三)质量监控系统
        (四)质量评价系统
        (五)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系统
        (六)质量支持系统
第二章 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
    一、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管理体制
        (一)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二)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二、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
        (一)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二)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运行体系
第三章 国内四所高校新理念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与启示
    一、国内四所高校新理念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一)同济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二)西南交通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三)大连理工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四)常熟理工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二、国内四所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
第四章 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一)质量标准不齐全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
        (四)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机制不健全
        (五)质量保障支持条件不到位
    二、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二)全员质量意识缺乏
        (三)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五)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六)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手段落后
第五章 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一、牢固树立全面质量观
        (一)树立现代质量管理观
        (二)树立现代教师教学观
        (三)树立现代学生学习观
    二、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构设置
        (二)落实教学管理机构职能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
    三、加强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一)加强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建设
        (二)加强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建设
        (三)加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设
    四、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一)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过程检查制度
        (二)坚持校院两级领导(同行)听课制度
        (三)完善校院两级督导工作体系
        (四)完善学生评教制度
        (五)坚持学生信息员制度
        (六)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制度
    五、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
        (一)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绩效评价
        (二)开展专业评估
        (三)开展课程评估
        (四)开展主要教学环节评价
        (五)建立常态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六、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机制
        (一)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报告发布机制
        (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反馈与改进机制
        (三)建立学生学习与发展质量调查反馈机制
        (四)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持续改进机制
    七、加强教学质量支持系统建设
        (一)提高生源质量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四)加强校园文化与质量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D]. 张志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H核电项目厂用电系统调试质量控制优化研究[D]. 朱兴文. 山东大学, 2021(12)
  • [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樊莹莹.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4]PDCA循环法在紧固件制造P企业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D]. 邓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HY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潘璐. 吉林大学, 2020(03)
  • [6]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D]. 袁新锋. 山东大学, 2020(01)
  • [7]基于PDCA循环的X精神专科医院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研究[D]. 张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青岛东方影都游艇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D]. 刘天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煤矿工程HSE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潘昊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新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D]. 张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管理系统方法、过程方法、PDCA 循环、持续改进、统计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