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一、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文献综述)

殷韶杰[1](2021)在《青蒿琥酯通过ERS-UPR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影响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复发性结肠黏膜炎症性疾病。UC的发病原因尚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基因、肠道菌群、宿主免疫系统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UC中,肠道屏障被破坏,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内质网借助庞大的内膜系统与其他细胞器联系在一起。因此,内质网能够感知各种不断变化的生理信号,从而调整其多种功能,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内质网正确折叠蛋白质的环境平衡被破坏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从而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RS-UPR信号通路参与了 UC的发生与发展。持续未缓解的ERS可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损害肠道屏障、激活肠道炎症和引发免疫失调导致UC。因此,调控ERS被认为是UC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多种青蒿素类药物(artemisinins,ARTs)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但该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ERS-UPR信号通路还不够明确。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作为一种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为此本研究选用ARS作为研究对象,以ERS及其感应的三条UP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在小鼠UC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中开展ARS对ERS-UPR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通过检测ERS-UPR信号通路、炎症信号通路和肠道免疫反应中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免疫细胞的变化,阐明ARS对肠道炎症性疾病发挥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为ARTs在动物肠道炎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1 ARS对DSS诱导小鼠UC的预防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DSS饮水7d诱导小鼠结肠炎,并每天一次给予30mg/kgARS腹腔注射处理。通过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同时利用HE染色和电镜扫描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来综合评估ARS对结肠炎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DSS刺激导致小鼠体重减轻、DAI升高和结肠缩短,以及肠黏膜上皮细胞侵蚀、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等典型病变;而ARS处理可明显缓解上述症状和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ARS明显抑制了 DSS诱导的结肠黏膜层黏蛋白2(Muc2)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丢失,并上调了 Bcl-2/Bax的比值,而下调了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这提示ARS对UC小鼠肠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然后,利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分别检测了核因子-κB(NF-κB)的磷酸化水平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RS显着抑制了 UC小鼠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α(IκBα)、NF-κB p65的活化和IL-1β、IL-6、TNF-α的表达,说明ARS能明显抑制DSS诱导的结肠组织炎症反应。以上数据表明,ARS可通过维持肠黏膜屏障重要蛋白的表达、抑制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减轻结肠病变及临床症状,从而对UC小鼠发挥预防保护作用。2 ARS对结肠组织ERS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我们对小鼠结肠组织中ERS标志性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SS暴露导致ERS标志蛋白GRP78和CHOP表达显着增加,并激活了UPR感应蛋白PERK、IRE1、ATF6及其信号通路。然而,ARS通过阻止UPR中的PERK-eIF2α-ATF4-CHOP和IRE1α-XBP1信号通路的激活,显着抑制了 ERS的严重程度。为了探讨ERS是否参与了 ARS对结肠屏障的维护和NF-κB活化的抑制。我们借助ERS抑制剂4-PBA和诱导剂2-DG,分别与ARS共处理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结果显示,在ARS作用基础上,4-PBA共处理对caspase12表达和Bcl-2/Bax比值无明显影响,但可进一步抑制PERK-eIF2α-ATF4-CHOP和IRE1α-XBP1信号通路的激活;2-DG则显着地逆转了 ARS对上述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这表明4-PBA和2-DG可用于调控ERS的严重程度。与ARS单独治疗组相比,4-PBA共处理可加强ARS对屏障蛋白cluadin-1和Muc2的保护作用,以及对NF-κB和IL-1β、IL-6、TNF-α表达的抑制作用;同时,4-PBA加强了 ARS对UC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缓解作用;2-DG则显着逆转了 ARS对上述指标的调控作用。上述结果提示,过度的ERS是DSS导致U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ARS可通过抑制ERS及其下游PERK-eIF2α-ATF4-CHOP和IRE1α-XBP1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进而抑制结肠炎症的发展并维护肠道屏障功能。3 ARS对肠上皮细胞ERS的抑制作用研究本研究利用ARS预处理IEC-6细胞,并利用ERS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刺激细胞诱导ERS,以探讨ARS在IEC-6细胞中对ERS的抑制作用以及ERS对Claudin-1和NF-κB的调控作用。首先我们利用CCK8确定了 ARS和Tm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 μM和2μM;Tm刺激时间为12h。随后,用浓度为2μM的Tm刺激细胞不同时间,观察ERS标志蛋白GRP78和CHOP,以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和NF-κB活化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GRP78和CHOP表达量以及p-p65/p65和p-IκB/IκB比值逐渐升高,且12h时效果最显着。此外Tm刺激12h可显着降低Claudin-1的表达量。这表明在IEC-6细胞中,ERS可以激活NF-κB并抑制Claudin-1的表达。ARS处理可显着抑制Tm对细胞内IRE1α-XBP1s和PERK-eIF2α-ATF4-CHOP两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并缓解ERS对NF-κB和Claudin-1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siRNAPERK和siRNAIRE1α转染细胞可分别显着抑制PERK-eIF2α-ATF4-CHOP 和 IRE1α-XBP1s 信号通路的活化,其中 PERK-eIF2α-ATF4-CHOP 通路在培养细胞中主要调控Claudin-1的表达,而IRE1α-XBP1s信号通路主要负责调控NF-κB的激活。4 ARS在结肠炎治疗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先造模后治疗的结肠炎模型更适合探讨药物对肠道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用DSS刺激小鼠7d诱导UC,再用剂量为30mg/kg的ARS治疗5 d,每天一次以观察ARS对小鼠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UC的治疗作用。为了探讨ARS在UC中对Th17、Treg和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h17和Treg细胞在CD4+细胞中的比率以及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M2/M1型的比例,并通过RT-qPCR技术对这四种细胞的标志基因和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与DSS组小鼠相比,ARS治疗可显着抑制Th17细胞在CD4+细胞中的比率,以及IL-17A、IL-17F和RORγt mRNA的表达,但促进TGF-β mRNA的表达。此外,ARS治疗明显地升高了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M2/M1的比值和Arg-1和IL-10 mRNA的表达,并抑制了炎症因子iNOS、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同时ARS治疗显着缓解了 UC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这说明,ARS可通过调控Th17/Treg细胞的平衡和促进巨噬细胞的M2极化而对DSS诱导的UC发挥治疗作用。5 ARS通过抑制ERS调控肠道免疫为了探讨ERS是否参与了 ARS对结肠肠道免疫的调控以及对UC的治疗作用,我们利用4-PBA和2-DG,分别与ARS共处理DSS诱导的UC小鼠。结果显示,在ARS治疗的基础上,4-PBA共处理可进一步抑制脾脏CD4+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率,以及IL-17A、IL-17F和RORγt mRNA在结肠中的表达,但对Treg细胞和TGF-β无明显影响。相比于ARS单独治疗组,4-PBA共处理可显着升高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M2/M1型的比值;并加强ARS对Arg-1和IL-10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以及对iNOS、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此外,4-PBA促进了 ARS对UC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缓解作用。相反,2-DG则显着抵消了 ARS对上述指标的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ERS参与了 ARS对Th17/Treg细胞平衡和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

马蓉艳[2](2020)在《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指标特点等,探讨慢性炎症及免疫异常与MDS发病的相关性,阐述MDS免疫功能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首次确诊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完善或既往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Ds)病史的142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自身免疫异常或ADs,将患者分为三组:(1)合并ADs组(n=33);(2)无相关症状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n=19,简称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3)无自身免疫异常组(n=90,为对照组)。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清EPO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2016WHO分型、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MDS患者中52例(36.6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其中33例(23.24%)合并明确诊断的ADs,19例(13.38%)仅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相比,合并ADs组:女性、MDS-EB-1亚型、IPSS-R评分为中高危组比例较高,血清EPO水平较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IL-6、TNF-α、IFN-γ、IL-17水平较高(P<0.05);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发病年龄较大且年龄≥60岁患者占有比例较高,外周血中仅IL-6、IFN-γ水平较高(P<0.05),但在性别、2016 WHO分型构成比、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三组间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TET2、SF3B1等基因突变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但TET2在合并ADs组中突变频率最高,DNMT3A在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U2AF1、SF3B1在无自身免疫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突变基因与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合并ADs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分别为34.00个月、37.00个月vs48.00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7、0.208),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ADs是影响MDS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MDS合并自身免疫异常高达36.62%,合并ADs与MDS-EB-1亚型、IPSS-R评分较高危组及预后不良相关,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MDS其炎症和免疫指标变化更为明显,提示慢性炎症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参与了MDS的发生、发展,该研究结果对指导MDS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雪彤[3](2020)在《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估外用糖皮质激素在天疱疮中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长期外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分别对2016.02-2020.02收治的64例初发型和23例复发型天疱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类型、受累部位、皮损表现、严重程度评分、抗体滴度以及用药剂量进行评价,寻找其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联。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配到外用糖皮质激素组和系统用糖皮质激素组,分别予以倍他米松涂抹和饲喂28天后,对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心肝脾肺肾的组织病理改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表皮厚度、皮肤外观、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等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在64例初发型天疱疮患者中,红斑落叶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寻常型(P<0.01);Dsg3与临床疗效相关,该抗体阴性的患者有效率更高(P<0.001);临床受累部位与治疗效果相关,非口腔受累的治疗效果优于口腔受累的患者,这亦与临床类型相符(P<0.01)。在23例复发型天疱疮患者中,外用强效激素的疗效与复发时的PDAI损害程度有关,损害程度较低的患者更加有效(P<0.5)。且复发时的PDAI疾病活动度评分亦与疗效相关,疾病活动度低的患者更加有效(P<0.001)。本实验中系统应用激素的小鼠在体重、脾脏指数、脾脏病理方面系统用激素的影响大于外用;在胸腺指数、肝脏病理方面外用激素的影响大于系统;而表皮厚度、毛发生长、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方面二者的影响相当。结论:对于初发型天疱疮患者,红斑落叶型更适合单独外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复发型则严重程度低的患者更适合加用外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系统和外用糖皮质激素皆会引起对小鼠的系统代谢、脏器损害和基因表达造成影响。

彭珊琴[4](2020)在《益肾通痹汤抑制JAK3/STAT3通路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益肾通痹汤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及其骨质破坏的作用,围绕JAK3/STAT3通路,研究益肾通痹汤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选用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00g±20g。将Ⅱ型牛胶原溶于0.05 mmol/L醋酸中,最终浓度2mg/ml,4℃混匀过夜制成胶原溶液,再将牛Ⅱ型胶原溶液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1:1比例充分反复混匀,乳化成油包水乳剂,乳化剂最终达到1mg/ml,按大鼠体重给药,每100g体重0.2ml,距尾根2cm处进针皮下注射。2.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益肾通痹汤低剂量组、益肾通痹汤剂量组、益肾通痹汤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及CIA模型组。按大鼠体重给药,甲氨蝶呤组2.5mg/kg,益肾通痹汤高剂量组18g/kg,益肾通痹汤中剂量组9g/kg,益肾通痹汤低剂量组4.5g/kg,于足肿第1天开始给药,MTX组每周一次给予灌胃,益肾通痹汤每天一次进行灌胃,CIA模型组和空白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ml灌胃,所有Wistar大鼠均采用正常饮食。连续给药5周后,麻醉处死大鼠并取材。3.足肿容积法测量:用5%苦味酸在大鼠下肢踝关节处作上记号,按照记号将下肢放入足肿测量仪内,以测量每只大鼠的容积值(ml),每次测定足容积两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大鼠毛发、自由活动及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4.关节HE病理片的评价:取左前肢和右后肢近端第3足趾关节,固定、切片,HE染色,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还有关节软骨破坏进行盲法评价。计分方法:(1)炎性细胞浸润,0分:无浸润;1分:1-5个HP;2分:6-10个HP;3分:11-15个HP;4分:形成小脓肿(2)滑膜纤维组织增生程度,0分无增生;1分增生占1/3HP;2分增生占1/2HP;3分增生占1HP;4分增生>1HP。(3)关节软骨破坏情况,0分无破坏;1分小灶状破坏<1/3;2分1/2破坏;3分2/3破坏;4分全部破坏5.大鼠X片评分:每只大鼠的足趾和踝关节破坏分骨侵蚀(erosion)和关节间隙改变(Joint space narrowing,JSN)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骨侵蚀评分标准:0分:正常;1分:可疑或有1个微小局部病灶;2分:2个局部病灶或病灶总表面积≤50%;3分:3个以上的病灶或病灶总表面积>50%:4分:关节面完全破坏,或出现骨缩小。关节间隙:0分:正常;1分:可疑或有一个微小局部病灶;2分:关节出现狭窄;3分:关节强直或关节间隙增宽。骨侵蚀共96块骨,关节间隙共100个。由影像学医生盲法阅片后评分。6.滑膜组织m RNA的提取和q PCR实验,分析益肾通痹汤对CIA大鼠滑膜的IL-1β、TNF-α、IL-6的含量的影响。7.流式细胞术测定益肾通痹汤对大鼠淋巴结Th1/Th2细胞的比率的影响。8.细胞毒性试验:采用CCK-8试验检测益肾通痹汤氯仿部位(YSLF)4000ng/ml、2000ng/ml、1000ng/ml、500ng/ml、250ng/ml不同浓度组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9.ELISA法检测益肾通痹汤氯仿部位(YSLF)对Jurkat细胞分泌的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的影响。10.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来观察益肾通痹汤氯仿部位(YSLF)对Jurkat细胞中STAT3、JAK3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大鼠足肿值(ml):第1天造模成功,CIA造模组(1.67±0.28)、MTX组(1.67±0.27)、中药低剂量组(1.42±0.20)、中药中剂量组(1.52±0.17)、中药高剂量组(1.67±0.27)与正常组大鼠足肿值(0.69±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关节炎症起病后第7天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给药后34天,与CIA造模组(1.42±0.25)相比,MTX组(0.95±0.11)、中药中剂量组(0.91±0.01)、中药高剂量组(0.96±0.23)与造模组(1.42±0.25)相比可明显抑制CIA大鼠足肿(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1.27±0.27)与CIA造模组(1.42±0.25)足肿值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后35天,HE病理片显示CIA大鼠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和软骨破坏。和CIA组(3.3±0.67)对比,中药中剂量组(1.6±0.70)、中药高剂量组(1.5±0.53)和MTX(1.4±0.52)组可抑制CIA大鼠炎性细胞浸润(P<0.05);和CIA组(2.8±0.79)对比,中药中剂量组(1.6±0.70)、中药高剂量组(1.0±0.67)和MTX(0.9±0.74)组可以明显减少CIA大鼠滑膜细胞增生(P<0.05);和CIA组(3.1±0.74)对比,中药中剂量组(1.8±0.63)、中药高剂量组(1.4±0.52)和MTX(1.2±0.63)组可以明显减少CIA大鼠软骨破坏(P<0.05)。3.CIA大鼠X片:CIA大鼠X线表现是以远端趾间关节、近端趾间关节、踝关节受累为特点,双侧呈对称性。CIA起病后第7天以关节软组织肿胀为主,第15天关节软组织肿胀逐渐减轻,第35天可见明显的骨质侵蚀,伴有骨质增生性反应,骨端增生、粗大,远端趾间关节,近端趾间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踝关节间隙消失,关节相互融合导致骨性强直。给药后35天,甲氨蝶呤(114.4±10.54)和中药中(1123.6±7.73)、高剂量(120.7±9.91)都可明显抑制CIA大鼠骨质侵蚀(175.8±13.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107.5±5.56)和中药中(111.9±5.61)、高剂量(110.8±6.32)都可明显抑制CIA大鼠(156.1±24.68)关节间隙改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滑膜组织m RNA表达:和CIA模型组IL-1β(10.75±0.19)对比,正常组中IL-1β(1.05±0.07)表达显着下降(P<0.05);和CIA模型组TNF-α(17.19±2.02)对比,正常组中TNF-α(1.33±0.03)的m 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CIA模型组IL-6(19.1±0.6)对比,正常组中IL-6(1.62±0.06)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3.42±0.16)、益肾通痹汤中(6.26±0.32)、益肾通痹汤高剂量组(4.2±0.37)的IL-1β的m RNA表达明显低于CIA组(10.75±0.19)(P<0.05)。甲氨蝶呤组(6.73±0.13)、益肾通痹汤中(8.5±0.0)、益肾通痹汤高剂量组(7.14±0.25)的TNF-α的m RNA表达明显低于CIA组(17.19±2.02)(P<0.05);甲氨蝶呤组(9.83±0.13)、益肾通痹汤中(11.51±0.37)、益肾通痹汤高剂量组(10.75±0.19)的IL-6的m RNA表达明显低于CIA组(19.1±0.6)(P<0.05)。5.和正常组大鼠Th1细胞(11.50±3.27)相比,CIA大鼠中Th1细胞比例升高(38.65±3.52);和正常组大鼠Th2细胞(31.28±5.16)相比,CIA大鼠中Th2细胞比例下降(1.4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CIA模型组(38.65±3.52)对比,益肾通痹汤中(23.78±5.19)、高剂量组(23.22±4.80)和MTX组(21.87±5.47)的Th1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痹汤低剂量组(32.68±0.83)和CIA模型组(38.65±3.2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痹汤低剂量组(7.88±4.12)、中剂量组(18.65±3.76)、高剂量组(19.12±3.79)和MTX组(19.63±3.36)的Th2细胞比例和CIA模型组Th2细胞比例(1.43±0.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YSLF 4000ng/ml、2000ng/ml这两个浓度会导致细胞增值率的下降,而YSLF1000ng/ml、500ng/ml、250ng/ml组细胞增殖率正常,故选择这3个浓度梯度进行实验。7.PHA刺激Jurkat细胞24h后,与单纯PHA刺激细胞(202.33±11.06)相比,YSLF低剂量组(156.33±11.37)、YSLF中剂量组(139.33±5.50)、YSLF高剂量剂量组(112.00±8.19)组分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单纯PHA刺激细胞(57.00±2.65)相比,YSLF低剂量组(31.66±4.51)、YSLF中剂量组(24.67±2.08)、YSLF高剂量剂量组(23.00±2.94)组细胞分泌IFN-γ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与空白组细胞p-JAK3/JAK3(0.07±0.02)相比,IL-2刺激后p-JAK3/JAK3(0.81±0.02)升高,与空白组细胞p-Stat3/Stat3(0.10±0.02)相比,IL-2刺激后p-Stat3/Stat3(0.83±0.10)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SLF中剂量组(0.07±0.01)、YSLF高剂量组(0.08±0.02)与JAK3抑制剂ZM39923(0.06±0.02)组p-JAK3/JAK3蛋白水平均降低,与IL-2组(0.8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SLF中剂量组(0.14±0.02)、YSLF高剂量组(0.14±0.04)与JAK3抑制剂ZM39923(0.18±0.03)组p-Stat3/Stat3蛋白水平均降低,与IL-2组(0.8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抑制CIA模型大鼠的关节炎症,减少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其机制可能是益肾通痹汤通过调节了Th1/Th2细胞的平衡,减少了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益肾通痹汤氯仿部位通过可以抑制JAK3/STAT3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减少炎症因子TNF-α、IFN-γ的释放,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魏骐骄[5](2020)在《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近5年儿童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和单倍型与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进一步根据患儿CTX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调整治疗,评估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Gx)指导对治疗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为LN患儿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查阅并收集62例LN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及5年的临床资料,描述患儿的临床特点。2.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Ⅲ型或Ⅳ型LN患儿共33例,根据家长意愿入CTX诱导治疗3个月组(A组,n=12)和6个月组(B组,n=21),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回顾性分析79例以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起病的LN患儿(n=31)及非NS起病LN患儿(n=48)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99例LN患儿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5.检测46例LN患儿的CTX代谢酶相关基因CYP2B6、CYP2C19和GSTP1,用PHASE 2.1软件对其进行单倍型分析,并分析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6.根据20例LN患儿CTX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对其治疗进行调整,与20例未行药物基因检测的患儿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评估PGx指导对治疗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1.本中心LN患儿经规范治疗后疗效良好。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激素相关性高血压、高眼压,还应特别关注羟氯喹导致视野缺损,以避免不良后果。2.CTX诱导缓解治疗3个月或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于患儿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影响。3.以NS起病的患儿肾损害更严重,达到临床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更长。4.口腔溃疡、24小时尿蛋白(24 hour-urine protein,24h-UP)增高、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是LN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5.CYP2C19*2(rs4244285)和GSTP1(rs1659)位点变异可使疗效降低,无效组的 1011101 单倍型 CYP2B6(rs4802101 多态型、rs8192709 野生型、rs3745274野生型、rs2279343 野生型),GSTP1(rs1695 野生型),CYP2C19(rs4986893 野生型、rs4244285多态型)频率高于有效组。6.CTX药物基因指导与否对LN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分析了 LN患儿临床特点,并发现了 CYP2B6、CYP2C19和GSTP1基因型及单倍型与CTX治疗儿童LN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但CTX药物基因指导对LN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

谢巧妹[6](2020)在《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关联研究目的探讨HSP7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及健康体检中心共选取499例SLE患者和499例健康对照。Hap Map数据库及Haploview软件用于筛选HSP70的标签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proved Multiple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i MLDR)则用于HSP70的基因分型。SPSS 16.0和SAS9.0软件用于统计分析,基于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标准的本杰明-汉伯格(Benjamin&Hamburg,BH)法则用于进行多重校正。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显性模型中,rs2075800与SLE的易感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OR=1.436,95%CI=1.113-1.854,P=0.005;校正OR=1.437,95%CI=1.113-1.855,P=0.005);在隐性模型中,rs2075799与SLE的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OR=0.521,95%CI=0.275-0.989,P=0.046;校正OR=0.523,95%CI=0.275-0.992,P=0.047);在CC vs GG模型中,rs1043618与SLE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OR=0.600,95%CI=0.375-0.961,P=0.034;校正OR=0.601,95%CI=0.375-0.962,P=0.034);在TT vs CC模型中,rs2075799(OR=0.511,95%CI=0.268-0.975,P=0.042;校正OR=0.512,95%CI=0.268-0.978,P=0.043)和rs2075800(OR=1.602,95%CI=1.072-2.394,P=0.022;校正OR=1.602,95%CI=1.072-2.395,P=0.022)与SLE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TC vs CC模型中,rs2075800与SLE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OR=1.395,95%CI=1.067-1.824,P=0.015;校正OR=1.396,95%CI=1.067-1.826,P=0.015)。经过BH校正之后,rs2075800与SLE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在显性模型、TT vs CC以及TC vs CC模型中仍存在(PBH=0.020,PBH=0.029,PBH=0.029)。单倍型研究结果显示,CAGCCTT与SLE的发病风险有关(OR=1.234,95%CI=1.024-1.488,P=0.027),但经过BH校正之后,该关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BH=0.162)。结论SLE患者rs2075800的TT+TC、TT和TC基因型与健康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HSP7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有关。第二部分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目的探讨HSP70基因多态性是否会影响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68例SLE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采用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来评估SLE患者对GCs治疗的反应,并依据SLEDAI评分结果将SLE患者分为GCs敏感组和GCs不敏感组。SF-36量表用于评估SLE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Hap Map数据库及Haploview软件用于筛选HSP70的标签SNPs,i MLDR则用于HSP70的基因分型。SPSS 16.0软件和基于FDR标准的BH法则分别应用于统计分析和控制多重校正问题。结果最终有449例患者完成为期12周的随访并纳入分析,期间有19名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所有患者中有261例被纳入GCs敏感组,有188例被纳入GCs不敏感组。在Logistics回归研究中,我们发现rs2227956与SLE患者GCs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趋势(显性模型:OR=1.449,95%CI=0.979-2.144,P=0.064;校正OR=1.527,95%CI=1.018-2.291,P=0.041)。经过BH校正后,发现rs12426382与GCs治疗效果之间不存在关联性(PBH=0.287)。单倍型的研究结果也显示HSP70基因的单倍型与GCs治疗效果之间无关联性。进一步分析HSP70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rs2227956的多态性可能与情感职能的改善有关(P=0.029),rs2075800的多态性可能与总体健康的改善有关(P=0.036),rs2075799的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健康的改善有关(P=0.004)。经过BH校正之后,rs2075799多态性与精神健康改善之间的关联仍存在(PBH=0.044)。结论HSP7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的GCs治疗效果无关,但却可能会对SLE患者精神健康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影响。

绳紫[7](2019)在《ITP中自身免疫性初始B细胞的积累及CARD9 SNP rs4077515与ITP易感性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ITP中自身免疫性初始B细胞的积累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是由于机体不能维持对于自身分子的免疫耐受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流行病学调研显示其发病约占临床总出血性疾病事件的1/3,ITP以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产生过多,血小板计数减少和随之产生的出血风险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重症患者可因内脏出血或者颅内出血而致死亡。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其与机体对于自身抗原(主要是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包括GP Ⅱb/Ⅲa,GP Ib/IX和GP Ⅰa/Ⅱa等)的免疫失耐受密切相关。据统计在大约37-67%的ITP患者中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血清学检测阳性,这些自身抗体介导了网状内皮系统对于血小板的过度清除,致使外周血小板消耗加速;而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异常则导致了血小板产生和释放减少。除了与抗体产生相关的体液免疫异常之外,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也被认为在ITP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于血小板的直接破坏,辅助性T细胞(helperT cell,Th)比例失调(Th1/Th2比值升高),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功能缺陷等也促进了 ITP的发生发展。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目前被公认为是导致ITP的关键致病因子,其来源对于探明ITP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导致自身抗体产生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B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抵抗抗原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维持人体免疫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B细胞发育进程中,Ig通过骨髓中的V(D)J重组、外周抗原驱动的体细胞高频突变和同种型转换等多种机制,极大地丰富了其多样性。然而随着Ig库被广泛多样化,形成了包括自身反应性在内的不可预测的特异性。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针对于自身抗原的抗体作为副产品。自身反应性抗体通常可以经骨髓和外周的免疫耐受机制被有效清除。骨髓中的早期B细胞具有高度的自身反应性,但其大部分可由中枢免疫耐受检查点清除,仅对外周成熟的初始B(Naive B)细胞库贡献了一小部分。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在B细胞发育早期未能建立自身免疫耐受。早期自身免疫耐受受损导致外周血初始B细胞积累,外周初始B细胞随后被筛选并进化成与疾病相关的抗体分泌B细胞。在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通常是同种型转换的IgG并且是体细胞突变的,表明生发中心的晚期B细胞耐受性是有缺陷的。但是,目前人们对于ITP中早期B细胞免疫耐受的状态仍所知甚少。早期B细胞免疫耐受已知的主要机制包括受体编辑,克隆排除和克隆无反应性。其中,受体编辑是中枢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特别是针对膜抗原,并且通常在20-50%的未成熟B细胞上会有受体编辑的发生。受体编辑通过上游可变区(V)基因片段和下游连接区(J)基因片段的二次重组消除了不需要的(比如具有自身反应性的)Ig基因,并因此增加了 Ig基因的V-J距离。据报道,在多种AIDs中,自身反应性Ig基因受体编辑失败促进了自身反应性抗体的产生。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ITP患者的功能性免疫组库进行了测序和功能实验研究,以期探明ITP患者中早期B细胞免疫耐受的状态及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影响ITP患者早期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为ITP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1)招募8例根据2009国际工作组制定的实践共识初步诊断为ITP的患者,另外招募8例无自身免疫病且性别、年龄匹配的成年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采集外周血。(2)将来自4例初诊未经治疗的ITP患者和4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10mL,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总B细胞,然后使用PAXgene Blood RNAKit提取分选所得总B细胞的RNA,之后再将RNA反转录为cDNA,使用复合PCR试剂盒进行两轮连续的PCR反应扩增免疫球蛋白的重链(IgH)和kappa链(IgK)的V(D)J基因片段,利用扩增产物构建基因文库,使用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对基因文库进行二代测序。使用VDJtools分析软件分析Ig基因的特征,包括片段使用,谱系重叠,多样性分析和谱系聚类等。通过使用VH替换足迹分析软件-I(VHRFAI)搜索Ig重链(IgH)V-D连接处的VH替换“足迹”来鉴定VH替代产物。(3)将来自另外4例初诊ITP患者和4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使用抗 CD10,CD19,CD27 和 IgM 流式抗体染色,然后通过 FACS Aria Ⅲ BD Biosciences,San Jose,CA)流式分选仪将单个初始B细胞(CD10-CD19+CD27-IgM+)直接分选到96孔PCR板中,每孔一个细胞。所有样品立即在干冰上冷冻用于后续研究。(4)通过一步法RT-PCR和巢式PCR扩增免疫球蛋白基因,然后将目的基因的PCR产物克隆至相应的IgH,IgK或Igλ的表达载体中,对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通过IMGT/V-QUEST和VHRFAI进行分析。将来自同一细胞的成对的IgH和Igκ(/Igλ基因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到HEK 293T 细胞中用于重组单克隆抗体(recombinant monoclonal antibodies,rmAbs)的产生和纯化。(5)提取人血小板膜蛋白包被ELISA板,以上述rmAbs作为第一抗体,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mAbs对于血小板的的反应性。(6)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对比来源于ITP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rmAbs对于血小板的反应性。(7)流式细胞术进一步验证来自1TP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rmAbs对于血小板的反应性。(8)分别以 Human GP Ⅱb/Ⅲa 糖蛋白、双链 DNA(dsDNA)、脂多糖(LPS)和胰岛素作为抗原,进行ELISA试验检测rmAbs的GP Ⅱb/Ⅲa反应性和多反应性。结果:(1)ITP患者外周B细胞克隆类型的改变:在二代测序最终分析的IgH和IgK序列之间或在来源于健康受试者和ITP患者的序列之间未发现显着差异,但是ITP患者的IgH克隆类型以及克隆多样性相较于健康受试者明显减少。(2)ITP患者免疫组库的变化:相较于健康受试者,我们发现在ITP患者中下游VK基因(VK4-1至3-20)和上游JK基因(JK1-3)的使用频率升高,并且ITP患者的VK-JK对距离明显缩短,提示ITP患者在IgK基因上的受体编辑不足。(3)我们从外周初始B细胞一共获得了 290个IgH序列,217个Ig κ序列和134个Ig λ序列。序列分析发现:ITP患者相较于健康受试者,其初始B细胞来源的IgK基因对于下游VK基因片段(VK4-1(?)3-20)和上游JK基因片段(JK1-3)的使用频率显着升高,且ITP患者的VK-JK对基因组距离也显着降低。(4)通过抗血小板ELISA检测我们发现,在健康对照者中,只有1.94%(2/103)的初始B细胞来源的rmAbs是抗血小板反应性阳性(血小板+)的,而在ITP患者初始B细胞来源的rmAbs中该比例为14.53%(17/117),这表明在ITP患者中有抗血小板初始B细胞的累积,该现象提示我们在ITP患.者中可能存在早期(中枢)B细胞免疫耐受的缺陷。(5)通过ELISA检测我们发现,ITP患者具有显着高于健康受试者的GPⅡb/Ⅲa 阳性(GP Ⅱb/Ⅲa+)和多反应性的初始B细胞频率,并且在抗血小板阳性的rmAbs与GP Ⅱb/Ⅲa+/多反应性的rmAbs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重叠。(6)我们比较了来自血小板+和血小板-的rmAbs的CDR3序列特征,发现血小板+rmAbs通常具有≥2个正电荷的IgH CDR3和≥12个AA的Igκ CDR3,这提示具有更多正电荷AAs的IgHCDR3和更长的IgκCDR3可能倾向于编码血小板+rmAbs。结论:(1)在原发性ITP患者中发现了有抗血小板初始B细胞的累积,表明ITP患者B细胞早期(中枢)免疫耐受存在缺陷。(2)ITP患者的B细胞早期(中枢)免疫耐受缺陷可能是由于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受体编辑不足导致。意义:我们的研究通过对来源于ITP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外周B细胞进行免疫组库二代测序,对初始B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一代测序以及一系列功能实验发现在原发性ITP患者中早期B细胞免疫耐受存在缺陷,而受体编辑不足可能是导致该缺陷的原因,这一发现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ITP中枢免疫耐受的状态有所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对于ITP发病机制的认识。第二部分CARD9 SNP rs4077515与ITP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研究背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血液内科临床上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血小板计数的短暂或持续减少。了解原发性ITP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于寻求更有效的临床干预非常重要。ITP的发病机制包括通过激活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加速外周血小板破坏和骨髓中血小板生成受损,这与患者体内免疫耐受缺陷有关。自身免疫耐受受损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异常。细胞免疫异常被认为在ITP的病理生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Th1/Th2比值升高)表明ITP是一种Th1主导的疾病。由基因多态性引起的Th1极化和炎性细胞因子异常影响ITP的临床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性。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家族成员9(CARD9)是一种炎症相关分子,可引发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它能够介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释放,从而驱动Th1和Th17反应。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遗传变异最常见的形式,能够影响人类基因组构成并调节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最近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CARD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4077515与几种人类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IgA 肾病,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但是据我们所知,尚未有研究探索CARD9 rs4077515多态性与ITP之间的关系。鉴于功能失调的Th亚群在1TP的起始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CARD9在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Th极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提出假设CARD9多态性可能参与ITP的发病机制。目的:综上所述,现在已经有研究证实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研究表明,该多态性在不同疾病中可分别起保护性,危险性或无意义的作用。ITP也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在本研究课题中,我们试图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ITP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1)根据ITP国际工作组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从2007年至2016年我们连续收集了 294例就诊于齐鲁医院的未经治疗的ITP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与此同时还收集了 324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样本。除了疾病易感性之外,ITP患者被进一步根据严重性、激素敏感性和难治性众类,以探究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杂的临床数据间的关联。(2)提取纯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ARD9基因片段,使用Sanger测序法测定目的基因位点的碱基信息。(3)Sanger测序获得了 ITP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目的基因位点的基因型信息,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TP易感性、严重性、激素敏感性和难治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统计学上具有显着差异的结果,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其关联性强弱。结果:(1)对于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共显性模型下,携带突变基因型(AA)的个体相较于携带野生基因型(GG)的个体其ITP易感性显着降低。表明该位点的突变基因型(AA)具有保护性作用。与上述发现一致,在隐性模型下,与突变基因型AA相比,GG/AG基因型使个体对ITP的易感性增加了 6.183倍。因此,CARD9 rs4077515的GG/AG基因型极大地增加了 ITP的易感性。(2)在共显性和显性模型下,AG和AA/AG基因型相较于野生基因型GG使得ITP患者发生重型ITP的风险降低。因此,对于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而言,与G等位基因相比,A等位基因可能能够保护患者免于发生严重型ITP。(3)未检测到CARD9 rs40775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TP患者的激素敏感性和难治性之间的关联性。结论:(1 在CARD9 rs4077515 SNP上,等位基因A、突变基因型AA和杂合基因型AG的存在对ITP具有保护性作用。(2)CARD9 rs4077515 SNP与ITP的激素敏感性和难治性无关。意义:我们的研究证明CARD9 rs4077515 SNP位点上的突变基因型的遗传与ITP易感性和严重性风险的下降相关,因此该SNP位点可能能够作为监测ITP发生和重型ITP发生的预测因子。

钱怡[8](2019)在《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突发性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为儿童突发性聋诊疗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8例(81耳)儿童突发性聋的病例资料。共收集病例78例,81耳,双耳3例,其中男性40例(51.28%),女性38例(48.72%)。年龄9-18岁,平均年龄15.69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频下降型27例,中高频下降型9例,平坦型17例,全聋型25例。分析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是否采用特殊治疗(鼓室/耳后注射激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频下降型最高,为96.30%;其次为平坦型,全聋型次之,分别为76.47%,52.00%;中高频型最差,为44.44%。所有患儿总有效率为71.79%。无耳鸣患儿14例,总有效率为50%;伴耳鸣患儿64例,总有效率为76.56%。4例患儿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21例患者采用鼓室注射甲强龙,14例有效;3例患者采用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和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聋分型、是否伴发耳鸣与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相关。儿童突发性聋,是否采用特殊治疗(耳后/鼓室注射激素)对预后无影响,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型、伴发耳鸣的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好,中高频型、无耳鸣的患儿预后较差。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激素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儿仍然有效。目的:探讨SIK3基因多态性和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及SIK3基因多态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科住院的938突发性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874例,两组均为汉族,在年龄和性别上无差异。运用Mass ARRAY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技术对SIK3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这6个位点分别是rs11216230、rs12225230、rs533556、rs7350481、rs10047459、rs11216162。结果:本组突发性聋患者平均年龄44.84±15.77岁,其中男419例,女519例,男:女为0.81:1,左耳发病481例,右耳发病430例,双耳发病27例,从发病到治疗时间平均为11.80天,最短2小时,最长6个月。伴发耳鸣患者865例,占92.22%;伴发眩晕的患者有284例,占30.28%;伴发耳闷的患者有408例,占43.50%。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09例(11.30%),中度255例(26.42%),重度216例(22.91%),极重度385例(39.90%),有效率分别为55.05%,41.18%,46.76%,49.09%。根据听力图对突发性聋进行分型,低频型143例(14.82%),中高频型98例(10.16%),平坦型338例(35.03%),全聋型386例(40.00%),有效率分别为60.84%,71.43%,43.20%,49.74%。在突发性聋和对照组研究中发现rs533556位点CA和AA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C和A与对照组有差异,rs10047459位点CT基因型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但经Bonferroni矫正后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在突发性聋患者中,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SIK3基因6个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性,结果未发现差异。结论:SIK3基因上的6个多态位点和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无关。可能血脂在突发性聋发病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

杨阳[9](2019)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调控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我国是肝癌发病的重灾区,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占亚洲近70%,居亚洲之首。原发性肝癌也是我国发病率位居第四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其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以上。由于起病隐匿,确诊时多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差,预后恶劣,是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我国肝癌的病因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这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所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是诱发肝细胞癌变的罪魁祸首。目前,全世界对肝癌的治疗并不理想,对于早期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而中晚期患者只能依靠一些姑息治疗。由于肝脏本身是一种具有解毒及代谢功能的消化器官,因而对化疗也很不敏感。近年来,小分子抑制剂类药物的开发及使用也未能改变肝癌治疗的困窘,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为了减轻肝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其复杂发病机理的全面深入研究,将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肿瘤相关的慢性炎症已被认为是肿瘤的第七大标志,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影响以形成统一的适宜肿瘤生长的炎性微环境。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类天然免疫细胞,许多研究已证明TAMs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介导T细胞免疫反应对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在肿瘤中晚期,其内部TAMs的浸润将加速肿瘤进展,大大阻碍治疗效果。鉴于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起源及功能异质性,它们可根据微环境中的信号转变自身功能及角色。肿瘤中的巨噬细胞可被肿瘤细胞驯化,进而成为肿瘤进展的帮凶,因而研究肿瘤细胞与其周围浸润TAMs之间crosstalk的调控机制将有望阻断肿瘤对巨噬细胞功能及极化的影响,并有助于将促进肿瘤的巨噬细胞改造为抑制肿瘤进展的巨噬细胞。Wnt配体是一类以旁分泌形式传递细胞与细胞间信息的糖蛋白,可参与胚胎发育或成体发育阶段的细胞生长、迁移等生命活动。其异常表达也可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肿瘤的发生。Wnt配体可由Wntless(WLS)这一细胞表面的跨膜转运体分泌至胞外,进而与FZDs及LRP5/6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自身或邻近细胞内的Wnt/b-catenin信号。许多研究也表明肿瘤细胞,例如人乳腺癌、宫颈癌及非小细胞型肺癌细胞等均可高分泌Wnt配体。而肿瘤细胞是否可通过Wnt配体驯化巨噬细胞向TAMs转变至今还未见相关报道。【目的】已有研究报道Wnt信号可以影响造血细胞的分化过程,尤其对T细胞及树突细胞这类免疫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提示Wnt信号可能还有进一步调控免疫反应的作用。我们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Wnt/β-catenin信号在不同极化状态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性。接着,我们试图通过改变巨噬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活化状态来研究其对巨噬细胞功能及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这些改变将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何种作用。初步寻找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crosstalk的可能方式。最后,计划在临床肝癌的手术标本中进一步验证,以期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一定基础研究依据。【方法】1.首先分选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中的CD11b+细胞,同时利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采用QRT-PCR方法分别检测CD11b+单核前体和CD11b+F4/80+巨噬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表达差异,以观察Wnt/β-catenin信号对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其次,利用LPS+IFN-r与IL-4分别诱导M1及M2极化巨噬细胞,采用QRT-PCR方法对不同极化的巨噬细胞中Wnt配体、受体及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一步利用Western-Blot技术及免疫荧光细胞爬片进行反复验证。另外,通过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分选肿瘤内TAMs,进行极化相关分子表达以及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2.选取C57BL/6小鼠体外MCSF诱导成功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对β-catenin低表达的M1型极化巨噬细胞进行Wnt3a激活Wnt/β-catenin通路的处理,观察对极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相反,对β-catenin高表达的M2型极化巨噬细胞进行ICG001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处理,观察对极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在此部分实验中,采用QRT-PCR、免疫荧光细胞爬片、Western-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等多种技术方法反复验证。最后借助小干扰RNA技术通过沉默巨噬细胞Wnt/β-catenin通路下游靶分子c-Myc的表达,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下游调控机制。3.采用小干扰RNA技术干涉巨噬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然后收集其经过IL-4极化刺激后的细胞培养上清,孵育肿瘤细胞或进行共培养实验观察巨噬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降低后可对肿瘤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愈合能力、侵袭转移能力有何影响。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沉默β-catenin后对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4.为寻找肿瘤细胞对巨噬细胞驯化的可能机制。首先收取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来孵育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处理后巨噬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分子β-catenin,c-Myc以及M2型极化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使用ICG001抑制剂与肿瘤上清同时孵育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Blot同样观察上述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然后,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沉默技术,下调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中分泌Wnt配体的重要分子Wntless(WLS)后再次重复上述共孵育实验,以验证肿瘤细胞是否可通过分泌Wnt配体以激活巨噬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进而对其极化进行调控的猜想。最后,使用两种不同处理的hepa1-6细胞系(对照组:NC-hepa1-6及沉默组:sh-WLS-hepa1-6)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一方面观察肿瘤大小;另一方面利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来分析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确认肿瘤细胞是否是通过分泌Wnt配体来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5.收集临床25例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巨噬细胞(CD68),Wnt信号(β-catenin)和极化相关分子(MR/Arg-1)的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后对巨噬细胞中Wnt信号活化与极化相关分子表达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磁珠分选的骨髓CD11b+细胞纯度可达97%,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成熟后纯度也达到95%以上。QRT-PCR结果显示单核向巨噬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下游分子表达水平是增加的。在不同极化状态的巨噬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均可表达一系列Wnt配体,但M2型巨噬细胞表达较高的受体FZD4,7,9,而受体在M1中表达均低于M0与M2。此外,QRT-PCR、Western-Blot和IF结果均显示Wnt/β-catenin信号下游分子Axin2,β-catenin,c-Myc在M2中表达最高,M1中表达最低。小鼠原位肝癌模型TAMs的QRT-PCR结果显示TAMs为M2-like表型,并且与正常肝脏枯否细胞(kuffer,KCs)相比Axin2,β-catenin,c-Myc表达显着增加。2.QRT-PCR结果显示使用Wnt3a处理后的M1型巨噬细胞,TNF-α、IL-12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但同时IL-10、MR、Arg-1表达则增加;同样Wnt3a处理M2型巨噬细胞后,MR、Arg-1等表达也增加。而使用ICG001处理M2型巨噬细胞,IL-10、MR、Arg-1表达显着受到抑制。M2型巨噬细胞使用Wnt3a与ICG001处理后的免疫荧光结果与QRT-PCR结果一致。另一方面,QRT-PCR结果显示干扰c-Myc表达再进行IL-4极化,IL-10、MR、Arg-1等M2极化分子的表达相对于对照组降低,并且可抵消Wnt3a对其表达的促进作用。3.采用巨噬细胞条件性培养基孵育肿瘤细胞的平板克隆结果显示巨噬细胞沉默β-catenin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抑制肿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结果也与其一致。在迁移侵袭的共培养实验中,沉默组较对照组均表现为对肿瘤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而混合T淋巴细胞培养实验中,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中沉默β-catenin后在M0及M2极化状态时均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4.利用肿瘤上清孵育巨噬细胞后可表现为促进M2型极化及激活Wnt/β-catenin信号的作用。而同时加入ICG001后,该作用被抑制。利用WLS沉默的肿瘤细胞上清孵育同样可减弱上述表型。sh-WLS-hepa1-6细胞接种小鼠肝癌模型中,免疫荧光显示肿瘤细胞Ki67染色与对照组相比减少;F4/80+MR/Arg-1的共染现象减少。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AMs的募集有一定减少,TAMs分泌IL-12增加,IL-10的分泌减少。并且T淋巴细胞的浸润在沉默组是增加的,而Treg浸润比例则减少。5.临床肝癌患者手术病理标本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为CD68+β-catenin+MR/Arg-1有一定比例的共染现象。并且平均荧光强度的统计结果提示CD68+细胞中β-catenin与MR或Arg-1的平均荧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Wnt/β-catenin不仅参与单核巨噬分化成熟的过程而且还可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表现为促进M2型极化而抑制M1型极化。Wnt/β-catenin可通过下游效应分子c-Myc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一种调控巨噬细胞分化及极化的新机制。2.抑制巨噬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会影响肿瘤细胞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及侵袭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能力。并且抑制巨噬细胞中Wnt/β-catenin表达可提高巨噬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有利于形成抑制肿瘤发展的免疫微环境。为临床寻找肝癌生物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3.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分泌Wnt配体来激活巨噬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其向M2型极化转变并可减少T淋巴细胞的浸润和招募Treg细胞等免疫抑制细胞促进肿瘤恶性生长。本研究提出肿瘤细胞通过分泌Wnt配体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Wnt/?-cateninh信号途径进而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新机制。

李辉[10](2019)在《GIT2基因缺失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的影响及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GIT2基因缺失对佐剂性关节炎(RA)大鼠关节的影响及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符合试验标准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对大鼠体征进行观察并且称量大鼠体重。2.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类风湿)组,GIT2基因敲除(GIT2-KO)和基因敲除加类风湿(GIT2-KO+)组;RT-PCR及Western-blot各组为30,总只数120。3.本研究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左后足跖皮内0.1ml诱导关节炎(致炎)。4.在第26d后采集大鼠足趾关节,对正常组、佐剂组、基因敲除(GIT2-KO)组以及基因敲除加佐剂组,大鼠关节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5.通过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性别决定基因盒9(Sox9)的表达。6.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的Ⅱ型胶原。7.分别对正常组、佐剂组、GIT2-KO组以及GIT2-KO+组大鼠于致炎前(0d),致炎后第10、13、17、21、24天,分别用皮尺(所用皮尺的宽度是5mm,最小刻度是0.5mm)和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大鼠左右后足踝关节下0.5mm处的周长和直径值。肿胀度用左后足(造模侧)相对于右后足(非造模侧)的周长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表示其肿胀度。结果:1.CFA诱导建立RA模型,造模第0、10、13、17、21和24天分别称重,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结果如表1所示。在初始RA诱导当天,各组大鼠体重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在第10、13、17、21和24天,佐剂组大鼠体重均显着高于GIT2-K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GIT2-KO+组大鼠体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IT2-KO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显着差异。2.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GIT2-KO组的滑膜组织除了出现较厚的滑膜组织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更严重的RA表现,其中炎性细胞也有明显的浸润。GIT2-KO+组中的滑膜组织明显更厚,被更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在软骨损伤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严重性。3.根据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可知,II型胶原在正常组的大鼠的软骨组织中高度表达,而在佐剂组中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GIT2-KO组、GIT2-KO+组大鼠软骨组织中II型胶原的表达下降(P<0.05)。与GIT2-KO+组相比,佐剂组与GIT2-KO组中的大鼠软骨组织中II型胶原的表达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软骨组织肿胀程度结果显示,在RA诱导初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肿胀程度无显着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在第10天以后,相比于正常组,GIT2-KO组大鼠软骨组织肿胀程度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佐剂组,GIT2-KO+组大鼠软骨组织肿胀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佐剂组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表达均低于GIT2-KO+组;Western-blot结果显示佐剂组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蛋白表达均低于GIT2-KO+组(P<0.05)。在第10天以后,与正常组相比,各组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mRNA表达水平在第10天以后逐渐升高,且显着高于正常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GIT2-KO组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1.CFA诱导10天后,RA佐剂组大鼠体重显着降低,而GIT2基因缺失对大鼠体重无显着影响。2.GIT2基因表达缺失进一步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3.GIT2基因表达缺失引起大鼠软骨组织中II型胶原的表达下降。4.GIT2基因表达缺失加重大鼠关节软骨组织肿胀程度。5.GIT2基因表达缺失引起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Aggrecan和Sox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6.GIT2基因表达缺失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分化功能减弱;本研究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1)青蒿琥酯通过ERS-UPR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
        1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 遗传易感性
        1.2 肠道微生物因素
        1.3 环境因素
        1.4 肠道屏障因素
        1.5 肠道免疫因素
        2 炎症信号通路与UC
        2.1 MAPK信号通路
        2.2 JAK/STAT信号通路
        2.3 NF-κB信号通路
        3 UC的治疗方案
        3.1 轻度至中度UC的治疗
        3.2 重度UC的治疗
    第二章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与其在UC中的研究进展
        1 ERS信号通路简述
        1.1 IRE1α-XBP1信号通路
        1.2 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
        1.3 ATF6信号通路
        2 ERS信号通路在UC中的研究进展
        2.1 ERS对UC黏膜屏障的调控
        2.2 ERS对UC肠道炎症通路的调控
        2.3 RES对UC肠道免疫细胞的调控
    第三章 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1 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2 青蒿素类药物抗病毒作用
        3 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4 青蒿素类药物对免疫和炎症调节作用
        5 青蒿素类药物对UC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青蒿琥酯对DSS诱导小鼠UC的预防保护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
        2.3 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结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2.5 免疫荧光检测结肠组织相关蛋白
        2.6 RT-qPCR检测结肠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2.7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RS减轻了UC小鼠的症状
        3.2 ARS改善了UC小鼠结肠的病理损伤
        3.3 ARS保护了UC小鼠结肠黏膜层的完整性
        3.4 ARS保护了UC小鼠的结肠粘蛋白
        3.5 ARS保护了UC小鼠结肠的紧密连接
        3.6 ARS抑制了结肠细胞凋亡
        3.7 ARS调控炎性因子基因表达并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青蒿琥酯对结肠组织ERS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
        2.3 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RT-qPCR检测结肠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2.5 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蛋白表达
        2.6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7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检测结肠组织相关蛋白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RS对DSS诱导结肠组织中ERS的影响
        3.2 ARS选择性地抑制了结肠组织中UPR感应信号通路的激活
        3.3 4-PBA和2-DG对ERS的调控作用
        3.4 4-PBA和2-DG对ERS途径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3.5 ARS对ERS的抑制作用缓解了结肠炎小鼠的临床和组织学症状
        3.6 ERS参与了ARS对细胞因子和NF-κB的调控
        3.7 ERS参与了ARS对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青蒿琥酯对肠上皮细胞ERS的抑制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与处理
        2.2 CCK-8检测细胞活力
        2.3 SiRNA转染
        2.4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Tm诱导IEC-6细胞发生ERS
        3.3 Tm对NF-κB信号通路和Claudin-1蛋白的影响
        3.4 ARS缓解了Tm诱导的ERS
        3.5 ARS对Tm刺激效应的调控作用
        3.6 SiRNA knockdown对UPR感应信号通路的影响
        3.7 UPR感应信号通路对NF-κB和Claudin-1的调控作用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青蒿琥酯在结肠炎治疗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
        2.3 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
        2.5 RT-qPCR检测结肠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RS治疗对UC小鼠症状的缓解作用
        3.2 ARS对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
        3.3 ARS对Treg细胞的调控作用
        3.4 ARS对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青蒿琥酯通过抑制ERS调控肠道免疫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溶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小鼠疾病活动数(DAI)
        2.3 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
        2.5 RT-qPCR检测结肠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2.6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RS抑制ERS可缓解DSS诱导的UC症状和病变
        3.2 ERS参与ARS对Th17细胞的调控
        3.3 ERS参与ARS对Treg细胞的调控
        3.4 ERS参与AR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与MDS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的特征
    3.2 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
    3.3 MDS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比较
    3.4 初诊时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
        3.4.1 血清EPO水平
        3.4.2 T淋巴细胞亚群
        3.4.3 细胞因子水平
        3.4.4 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和预后分组
        3.4.5 基因突变
    3.5 转白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3.5.1 三组MDS患者转白率比较
        3.5.2 三组MD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
        3.5.3 MDS患者中影响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合并ADs的 M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4.2 合并ADs的 MDS患者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
    4.3 合并ADs的 MDS患者预后分析
    4.4 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的MDS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4.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初发型天疱疮的回顾性分析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病例标准
        1.3 PDAI评分
        1.4 局部外用的治疗方法
        1.5 疗效与转归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PDAI
        2.3 抗体滴度
        2.4 治疗结果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第二部分 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型天疱疮的回顾性分析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疗效与转归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PDAI
        2.3 抗体滴度
        2.4 系统用药剂量
        2.5 治疗结果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第三部分 外用和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动物实验
    引言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1.3 实验步骤
        1.4 统计
    2.结果
        2.1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
        2.2 心肝脾肺肾的组织病理
        2.3 用药处表皮厚度
        2.4 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综述 硫唑嘌呤的药物基因型及其在天疱疮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4)益肾通痹汤抑制JAK3/STAT3通路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研究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1.1.1 RA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1.1.2 JAK/STAT信号转导与类风湿关节炎
    1.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1.2.1 中医病名
        1.2.2 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章 益肾通痹汤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饲养条件和实验药物
        2.2.2 造模方法和动物分组
        2.2.3 大鼠取材
        2.2.4 大鼠关节组织HE染色
        2.2.5 关节X光片
        2.2.6 滑膜组织m RNA的提取和qPCR实验
        2.2.7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淋巴结Th1、Th2细胞的比例
        2.2.8 统计学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大鼠的一般情况和关节炎症
        2.3.2 关节病理片
        2.3.3 关节X光片
        2.3.4 滑膜组织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2.3.5 大鼠淋巴结Th1、Th2细胞比例
    2.4 讨论
第三章 益肾通痹汤调控JAK3/STAT3通路抑制炎症因子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来源
        3.1.2 主要试剂耗材
        3.1.3 主要抗体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中药提取物的制作流程
        3.2.2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和计数
        3.2.3 细胞毒性实验
        3.2.4 ELISA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的水平
        3.2.5 WB实验测JAK3、p-JAK3、STAT3、p-STAT3的表达
        3.2.6 统计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细胞毒性实验
        3.3.2 细胞分泌的TNF-α、IFN-γ水平
        3.3.3 细胞的JAK3、p-JAK3、Stat3、p-Stat3蛋白水平
    3.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5)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假说及目的
        1.3.1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1.3.1.1 5年随访的单中心队列研究
        1.3.1.2 Ⅲ型或Ⅳ型狼疮性肾炎患儿环磷酰胺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1.3.1.3 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1.3.1.4 儿童狼疮性肾炎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1.3.2 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及单倍型与环磷酰胺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探讨
        1.3.3 环磷酰胺药物基因组学指导儿童狼疮性肾炎个体化用药的初步探讨
    1.4 文献综述—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4.1 药物基因组学
        1.4.2 常用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1.4.2.1 糖皮质激素
        1.4.2.2 非甾体抗炎药
        1.4.2.3 免疫抑制剂
        1.4.2.3.1 甲氨喋呤
        1.4.2.3.2 环磷酰胺
        1.4.2.3.3 吗替麦考酚酯
        1.4.2.3.4 环孢素
        1.4.2.3.5 他克莫司
        1.4.2.3.6 羟氯喹
        1.4.2.3.7 其他免疫抑制剂
        1.4.2.4 生物制剂
        1.4.2.4.1 TNF-α拮抗剂
        1.4.2.4.2 IL受体拮抗剂
        1.4.2.4.3 T细胞协同刺激阻断剂与B细胞抑制剂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2.1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5年随访的单中心队列研究
        2.1.1 资料与方法
        2.1.1.1 研究对象
        2.1.1.2 资料收集
        2.1.1.3 相关定义
        2.1.1.4 统计学方法
        2.1.2 结果
        2.1.2.1 LN患儿起病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点
        2.1.2.2 肾活检病理类型分析
        2.1.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2.1.2.4 药物治疗
        2.1.2.5 治疗结局
        2.1.2.6 药物不良反应
        2.1.3 讨论
    2.2 Ⅲ型或Ⅳ型狼疮性肾炎患儿环磷酰胺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2.2.1 资料与方法
        2.2.1.1 研究设计
        2.2.1.2 治疗方案
        2.2.1.3 纳排标准
        2.2.1.4 结局指标
        2.2.1.5 统计学方法
        2.2.2 结果
        2.2.2.1 一般情况
        2.2.2.2 不同时间点指标比较
        2.2.2.3 A、B两组疗效比较
        2.2.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2.2.5 完全缓解患儿的分组分析
        2.2.2.6 未完全缓解患儿的分组分析
        2.2.3 讨论
    2.3 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2.3.1 资料与方法
        2.3.1.1 研究对象
        2.3.1.2 研究方法
        2.3.1.3 统计学方法
        2.3.2 结果
        2.3.2.1 一般情况比较
        2.3.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2.3.2.3 肾损害及狼疮活动指标的比较
        2.3.2.4 治疗方案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2.3.3 讨论
    2.4 儿童狼疮性肾炎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4.1 资料与方法
        2.4.1.1 研究对象及纳排标准
        2.4.1.2 资料收集
        2.4.1.3 分组标准
        2.4.1.4 统计学方法
        2.4.2 结果
        2.4.2.1 一般资料及起病时实验室检查比较
        2.4.2.2 Logistic回归分析
        2.4.3 讨论
第三章 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及单倍型与环磷酰胺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探讨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资料收集
        3.1.3 药物治疗方案
        3.1.4 基因检测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入组患儿的人口学特征
        3.2.2 入组患儿不同SNP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
        3.2.3 患儿疗效分组及临床资料
        3.2.4 患儿不良反应分组及临床资料
        3.2.5 不同分组间基因型与基因频率的比较
        3.2.6 基因单倍型分析
        3.2.7 不同分组间单倍型分布频率的比较
        3.2.8 临床病例回顾
    3.3 讨论
第四章 环磷酰胺药物基因组学指导儿童狼疮性肾炎个体化用药的初步探讨
    4.1 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结局指标
        4.1.3 研究具体流程
        4.1.4 药物治疗方案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
        4.2.2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4.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4.2.4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的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电话问卷
    附件2 SLEDIA评分表
    附件3 CTX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
    附件4 不同分组间ABCB1基因型与基因频率的比较
    附件5 知情同意书
    附件6 环磷酰胺药物基因组学指导狼疮性肾炎患儿个体化用药的研究的CRF表
个人简历
致谢

(6)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HSP70基因多态性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热休克蛋白70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2. HSP70的生物学结构
    3. HSP70的生物学功能
    4. HSP70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ITP中自身免疫性初始B细胞的积累及CARD9 SNP rs4077515与ITP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正文
    第一部分: ITP中自身免疫性初始B细胞的积累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ARD9 SNP rs4077515与ITP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英文正文
    Part Ⅰ: Accumulation of self-reactive naive B cells in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Figures and Tables
        References
    Part Ⅱ: A CARD9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rs4077515 is associated with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第一部分 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
    摘要
    ABR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突发性聋遗传分子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调控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Wnt信号对巨噬细胞发育及极化的影响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巨噬细胞中Wnt信号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体外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肿瘤细胞分泌的Wnt配体对巨噬细胞极化调控的体内和体外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GIT2基因缺失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的影响及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GIT2对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GIT2对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GIT2 对关节软骨细胞IL-1β,TNF-α,Aggrecan和 Sox9 表达的调控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蒿琥酯通过ERS-UPR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殷韶杰. 扬州大学, 2021(02)
  • [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D]. 马蓉艳. 兰州大学, 2020(04)
  • [3]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研究[D]. 张雪彤.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益肾通痹汤抑制JAK3/STAT3通路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D]. 彭珊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 魏骐骄.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6]HSP7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D]. 谢巧妹.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7]ITP中自身免疫性初始B细胞的积累及CARD9 SNP rs4077515与ITP易感性的关系研究[D]. 绳紫. 山东大学, 2019(02)
  • [8]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临床研究、SIK3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遗传易感性研究[D]. 钱怡.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9]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调控及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杨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GIT2基因缺失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的影响及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