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磷迁移与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土壤环境磷迁移与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一、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郝改瑞[1](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宋嘉[2](2021)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丹江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可以使水资源利用价值、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流域中下游的水资源管理利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为水源区的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循环地理单元的“小流域”展开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因此,研究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征对水环境污染的系统治理及水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任务的完美收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172020年的气象和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在5种径流小区和小流域这两个不同尺度下研究降水-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的响应关系,揭示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及输出机制,总结非点源污染特征。构建SWAT模型,分析泥沙及各形态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污染关键源区,提出适应于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1)以20172020年内164场次的日降水量资料为基础估算年内各月的降水侵蚀力,剖析侵蚀性降水的分布特征。重点分析8场次降水得出,各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及产沙量基本伴随降水量而同步增加。径流小区的单位面积产流量及产沙量顺序均为:30°耕地(9小区)>12.5°耕地(11小区)>12°耕地(13小区)>草地(20小区)>林地(19小区)。不同径流小区的降水量-径流量(产沙量)关系式均拟合程度高。SCS-CN模型在径流小区及小流域尺度上的模拟效果均较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5%以内。(2)对比汛期前、后土壤中氮、磷素的含量情况,在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流失程度大致均为耕地>草地>林地。各形态氮、磷素的流失程度基本上同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由SPSS分析得出径流量与各形态氮、磷素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与降水量和产沙量。氮素月际变化规律较为明显,磷素则相比较差。根据平均浓度法估算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各种非点源污染负荷占全年负荷的85%以上,总氮及总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高于泥沙。(3)构建丹江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并将其区划为5个子流域,55个HRUs。基于小流域把口站的实测水量、水质数据,选择确定性系数和纳什系数作为率定验证的评价指标,各项评价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认为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信度及合理性较高。(4)SWAT模拟结果显示出径流、泥沙和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根据其单位面积泥沙及污染负荷的产出情况对各个子流域进行等级划分,并识别关键源区。有机氮与有机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均与泥沙的关键源区分布有所重合,负荷量输出较大的5号分区处于下游及支流交汇区。各种土地利用下的单位面积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的输出量值略有差异。采用等标评价法识别出磷素为研究区域内影响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5)研究共设置了7种情景方案,不同的优化控制措施在降低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5.18%至45.78%有巨大的跨度。优化控制单项措施中的工程性措施的污染负荷削减率为7.1445.78%,大于非工程性措施的5.1828.69%。管控效果较好的措施为单项措施中等高植物篱和组合措施中的植被缓冲带+等高植物篱。利用信息熵的多属性方法评估后得出等高植物篱措施的综合属性值最高,利用成本-效益评估结果为残茬覆盖措施最为实用。综合分析得出,针对污染严重区域可应用等高植物篱措施进行重点防控,而对于面积较大且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残茬覆盖的措施,长期稳固地缓解非点源污染的危害。

沈泓[3](2021)在《双港溪流域河流磷污染的特征与源解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加强,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很多水体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基流)是非点源污染发生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磷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性较弱,因此,以往的很多研究认为地表径流是磷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而有关地下径流对河流等地表水体的磷污染贡献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磷累积量高、有机质含量高等情况下,土壤磷淋溶作用明显,导致地下水磷污染问题突出,使地下径流的磷污染负荷对地表水体的贡献不容忽视。本文以浙江省双港溪流域(典型农业小流域)为对象,基于2017年10月-2020年12月间逐月的水质水文、气象及土地利用等数据资料,应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正弦波拟合法、非线性水库法、负荷分配模型等,分析了河流磷污染的时空动态特征,估算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基流)对河川径流的贡献,量化了点源排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基流)对河流磷负荷的贡献,以期为有效控制河流的磷污染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期内,双港溪不同监测点位的总磷平均浓度为0.12±0.10 mg/L,河流水质整体上达到Ⅲ类水标准,介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中度富营养状态之间。河流磷污染的赋存形态以可溶性磷为主(平均占比为76%)。总体上,河流磷污染的时间变异性较弱,但干支流之间的空间差异显着。(2)从时间变化看,河流总磷浓度和颗粒态磷浓度均与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磷浓度与电导率(p<0.01)、蒸发量(p=0.019)和氯离子浓度(p=0.012)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从空间变化看,河流颗粒态磷浓度与集水区农地面积比例和林地面积比例呈显着相关关系,而不同形态磷浓度与温度、p H、溶解氧、流量等均无显着相关性。从时空变化上看,河流与地下水的可溶性磷浓度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03)。地下水的可溶性磷平均浓度为0.08 mg/L(最高浓度可达0.32 mg/L),总体显着高于河流的可溶性磷浓度。(3)基于非线性水库法的河川径流分割结果表明,地下径流是3个干流监测点位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比例为68%,变异范围为28%-96%)。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正弦波法分割结果表明,年轻水(<47天)的贡献比例为26-29%,地下径流比例为71-74%,间接佐证了非线性水库法分割结果的总体可靠性。地下径流量(基流量)受气温和降雨量影响较大,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4)针对已有的负荷分配模型,进一步将非点源污染贡献的河流磷污染负荷分解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贡献。在双港溪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的负荷分配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即总磷:校正期R2=0.73-0.79,NSE=0.61-0.77;验证期R2=0.88-0.92,NSE=0.54-0.64;可溶性磷:校正期R2=0.78-0.84,NSE=0.67-0.72;验证期R2=0.92-0.98,NSE=0.56-0.83。(5)改进的负荷分配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双港溪河流总磷污染负荷和可溶性磷污染负荷均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77%和88%。相对于地表径流的贡献,地下径流贡献了河流总磷污染负荷和可溶性磷污染负荷的63%和73%。综上所述,地下径流(基流)是双港溪河流磷污染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主要是与双港溪流域长期过量磷肥输入、酸性土壤及地下径流(基流)是河川径流主要来源等有关。为此,有效削减地下径流的可溶性磷污染负荷是控制双港溪磷污染的关键。

张钘[4](2021)在《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磷(P)是引起淡水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目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磷通常都储存在河(湖)底沉积物中。因此,当外源磷被控制后,水体中的磷浓度依旧居高不下,为藻类的大量生长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营养供应。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水华暴发严重的北岸一级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09月对水体进行为期8个月的月际采样;在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对澎溪河消落带的磷动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监测;在2019年水华暴发季节(4、5月)进行了为期33天的连续采样。监测了水体营养盐水平、水质参数、水华暴发情况和消落带上淹水落干下营养的时空变化。从磷的角度,探索了澎溪河中藻-水-底泥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的暴发机理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09月期间每月月末对澎溪河整条河水质情况(水体温度(WT)、溶氧(DO)、p H、叶绿素a(Chl-a)和营养盐等指标),水-泥界面磷的动态变化进行连续定点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2019/12-2020/9,澎溪河底泥中的磷含量有所增加。期间,底泥在冬春夏表现为磷的“源”,而夏末和秋季表现为磷的“汇”。澎溪河底部水体的环境因子(WTDOp H)与水-泥界面磷的动态变化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较高温度、低溶氧和高p H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2)澎溪河底泥的磷已经成为了澎溪河水体中溶解性总磷(Dissolved Phosphorus,DP)的主要来源,且主要通过有效磷的形式释放出来。当出现暴雨天气,尤其是在夏季,澎溪河表层底泥极易受到冲刷,将澎溪河上游(PX7-6)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澎溪河的中下游(PX5-1)沉积。(3)水体扰动可能会抑制藻类的增长和聚集,但是藻类由以前主要集中于表中层下移,使得底层也有较多藻类生长,这可能会对底层水质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由于没有解决水体中营养过剩的本质问题,所以推测一旦停止扰动,水华仍然会大规模发生。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对澎溪河消落带的磷变化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监测,对消落带不同时期的土壤中磷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消落带土壤的总磷经过一年表现为“磷汇”且海拔低的区域营养更为丰富,其中以澎溪河海拔160米消落带土壤(PX160)最为明显,是2019年PX160的1.6倍;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一年之中变化不大,平均含量略有升高,其中淹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积累,而落干则会使这两者含量减少。(2)淹水时期,消落带土壤磷以积累为主,澎溪河水体中有大量的颗粒态磷(以砂粒为主)沉积到消落带区域,其中低海拔区域(PX160)的沉积土中TP含量最高约为1.4 g kg-1,AP含量最高约为0.12 g kg-1,OM含量达53.47 g kg-1。(3)落干时期,消落带土壤存在磷流失,以PX165区域为主,其表层土壤(0~3cm)TP含量降低了0.47 g kg-1,但此期间消落带土壤由于外源磷的输入整体表现为TP含量增加。在水华严重期间(4-6月),消落带上有外源磷的输入。因此为了防止消落带上的磷向水体中输送,应加大力度控制其在落干时期的稳定性。2019年04月15日至2019年05月17日对澎溪河中段水华最严重的区域高阳平湖进行为期33天的连续采样,分析整个水环境的各种因子的相互联系得到以下结论:(1)水体分层强度对于水-泥间的磷循环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在强分层时期(0.72℃m-1),底泥中的有效磷(Sediment Available Phosphorus,SAP)主要与底层水体中的DP维持着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与表层水体中的DP联系不大(r=-0.208),因此持续高强度的分层会导致表层的DP因为藻类的不断生长而消耗殆尽。当水体的分层强度减弱时(0.42℃m-1),SAP与底部水体中的DP同增同长(r=0.423),一起与表层水体的DP循环交流,从而支持了藻类的持续增长。由此看来,在水华暴发的季节,磷在水-泥这两个介质中是持续不断的循环状态。除非将水-泥中多余的营养物质整体上逐渐从水体中去除,否则水华每年都会爆发。(2)在水华期间,高阳平湖底泥成为水体磷的主要来源,底部水环境参数(WT、DO、p H)对SAP的含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水体底部温度可以通过影响底部水体中的DO和p H间接影响SAP。另外,水位的下降会极显着影响到底部水环境参数,最终强化了底部水体与表层底泥间的磷循环。

王谊[5](2021)在《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文中认为氮磷是生物体必需的养分元素,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土壤养分(尤其是氮磷)迁移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最直接原因,而土壤环境是农业氮磷流失的发生场所。氮磷运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包括氮、磷在土壤中的累积、吸附/解吸和水分运移等环节。土壤中的氮、磷养分通过径流、淋滤和输沙进入水环境,对人类和环境健康构成风险。面源污染产生和形成的最关键自然因素是降雨径流过程,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是氮磷养分从农业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运输的两大主要水文途径,两者经常同时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壤中流造成的氮、磷损失可能很高,也可能造成环境风险。虽然世界各国对土壤养分(氮磷)迁移过程、机制、影响因素、流失及收集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对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配置下氮磷养分流失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壤中流收集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学术界收集壤中流常用的方法为波纹管法、土体外汇集槽法、渗漏盘法、负压测渗计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取样位置、取样体积、取样深度、取样精度、取样便捷性和对土壤的扰动程度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2)养分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尚不清楚。受制于当前收集方法的局限性,尚缺乏对土壤水分、泥沙和养分迁移的分层定量研究。难以准确反映自然坡地土壤养分运移的空间变化特征。(3)梯级台面和桑埂组合对坡耕地土壤内部水沙及养分迁移的影响研究较缺乏。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单一连续地形坡面的径流小区,不能反映自然坡耕地多梯级台面的土壤、养分流失状况。同时,台面及桑埂对土壤内部不同土层水沙及养分迁移的影响还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采用两种野外定位监测收集法(U型槽和渗漏盘),连续两年(2018/3/1~2020/2/29)对不同种植季(玉米季、夏季空闲季、榨菜季、冬季空闲季)不同天然降雨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下不同农桑配置模式(单台面+裸埂;单台面+桑埂;双台面+裸埂;双台面+桑埂;三台面+裸埂;三台面+桑埂)的农业土壤不同土层深度(0 cm,20 cm,40 cm和60 cm)各形态氮磷地表地下流失强度和流失负荷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农作物植物根系对不同深度土壤氮磷养分的吸收能力,对各作物氮磷养分投入与输出进行了养分平衡分析,测算出了适合本农作系统各种作物的优化施肥量。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为紫色土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得出U型槽法具有取样方便、收集量大、后期对土壤无扰动、对小等级降雨取样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监测研究土壤内部水分、泥沙和养分淋失迁移负荷的可靠方法。通过对比探索研究得出,U型槽法和渗漏盘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壤中流、泥沙及养分的迁移强度特征。但U型槽法平均壤中流采集量是渗漏盘法下的10倍,能对95.0%以上的年降雨-径流事件进行观测和收集,尤其对中小型降雨径流事件更灵敏;除泥沙外,两种收集方法测得的壤中流年累计流失量和氮磷的年累计流失负荷与小区底部出口的实际值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U型槽法测得值更接近实际值。(2)各土层对径流、泥沙和养分具有明显的拦截能力,且各层土壤对入渗水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能力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从年净迁移强度看,耕作层(L1)表现为泥沙、氮磷养分淋失迁移的净淋失源。玉米季(S1)是径流、泥沙和养分迁移流失的主要时期;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泥沙和养分迁移流失量显着增加。约70%的年降水量被各土层拦截,用于补充土壤水分;壤中流年流失量约为地表径流年流失量的3倍。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降雨径流系数显着增加。各降雨等级对年地表径流流失量贡献大小为:大雨>中雨>暴雨>小雨,而对年地下壤中流流失量贡献大小顺序为:中雨>大雨>暴雨>小雨。泥沙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为746.90kg*ha-1*yr-1,耕作层(L1)泥沙年淋失迁移负荷为621.29 kg*ha-1*yr-1,其中90.1%的淋失量能被各底土层拦截。土壤氮、磷地表(L0)年流失迁移负荷分别为6.05kg*ha-1*yr-1和1.10 kg*ha-1*yr-1;耕作层(L1)TN、TP年淋失迁移负荷分别高达228.82 kg*ha-1*yr-1和3.55 kg*ha-1*yr-1,其中48.6%和84.7%能被底土各层土壤拦截。各等级降雨对TN、TP年地表流失迁移强度的贡献顺序表现为:中雨>暴雨>大雨>小雨。磷的流失是以颗粒态流失为主,且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颗粒态磷的流失负荷显着加剧(p<0.05)。(3)台面和桑埂对防控水土流失和养分迁移具有显着效果。台面和桑埂处理能显着降低氮磷养分地表年流失负荷,尤其是颗粒态磷,但会增加氮的地下淋失负荷。各试验处理径流、泥沙、TN和TP的年累计地表流失量分别为46.4~70.2 mm、445.71~746.90 kg*ha-1*yr-1、3.94~6.05kg*ha-1*yr-1和0.50~1.08 kg*ha-1*yr-1;径流、泥沙、TN和TP的年累计地下流失量分别为220.8~250.5mm,41.45~65.88 kg*ha-1*yr-1,90.81~117.62 kg*ha-1*yr-1和0.37~0.55 kg*ha-1*yr-1。地表径流、泥沙迁移强度、TN和TP迁移强度以及地下壤中流、泥沙和TP流失强度均随着台面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TN年淋失迁移负荷随台面的增加而增加。桑埂处理下的地表径流年流失量、泥沙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TN和TP地表流失迁移负荷以及地下壤中流年流失量、泥沙年淋失迁移负荷、TN和TP年淋失迁移负荷均低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各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及地表TP的年流失负荷贡献大小顺序为:大雨>暴雨>中雨>小雨,而对壤中流年流失量的贡献顺序为中雨>大雨>暴雨>小雨;各降雨等级对地表、地下泥沙年迁移流失负荷和TP地下年淋失负荷的贡献顺序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T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的贡献顺序为中雨>暴雨>大雨>小雨,TN地下淋失迁移负荷的贡献顺序为大雨>中雨>暴雨>小雨。但在暴雨等大型降雨事件下,桑埂处理的拦截效果显着降低,甚至会加剧泥沙和氮磷养分的地表淋失。随着地表台面数的增加,各处理NO3--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和地下淋失迁移负荷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而地表NH4+-N年流失迁移负荷逐渐降低,但NH4+-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在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PP/TP和PO43--P/TP在桑埂处理下总体上低于裸埂处理。玉米季是地表地下水流、泥沙、养分迁移流失的主要时期;地表径流、泥沙、TN和TP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流失迁移负荷的的67.5%、76.0%、45.0%和70.1%,而地下壤中流流失量、泥沙、TN和TP年淋失迁移负荷分别占年淋失迁移负荷的78.0%、69.8%、71.3%和68.8%。(4)盈余的氮、磷素积累在土壤内部,增加了土壤氮磷库存量,但也会提高氮磷素流失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农业系统中氮磷元素的投入途径主要有化肥、秸秆还田和大气沉降。其中,化肥是全年氮、磷投入量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全年土壤外源氮、磷投入量的81.8%~84.7%和92.3%~93.6%;秸秆还田对全年土壤氮、磷投入总量贡献率为12.6%~14.6%和6.2%~7.5%。农业系统氮磷的输出途径主要为植株吸收、径流泥沙携带流失以及气态挥发等途径,其中植物吸收利用和泥沙径流流失是土壤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植物年吸收利用氮、磷量分别占总支出量的71.6%~79.7%和88.4%~94.2%。从不同处理看,作物利用氮磷的量随台面的增加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桑埂处理中氮磷输出量均高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各种植季的氮磷输出总量在裸埂各处理表现出随台面增加而降低,而在桑埂处理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台面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桑埂各处理氮磷输出量均高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通过水土流失的损失的氮、磷量分别占全年总氮、磷投入量的9.2%~12.7%和2.7%~4.8%。秸秆还田投入的氮量占全年总氮投入量的12.6%~14.6%。研究期土壤氮、磷年盈余量分别达431.12~510.43 kg*ha-1*yr-1和盈余91.79~108.51 kg*ha-1*yr-1。(5)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化肥投入量,减少经济成本;同时能显着降低氮磷在土壤中的富集,减轻面源污染风险,具有潜在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得出玉米和榨菜根系平均最大吸肥深度分别为36.6~39.4 cm和12.8~13.6 cm。根据对应土层氮磷投入损耗平衡分析得出玉米、榨菜的优化施肥量分别为272.63~307.46kg*ha-1*yr-1(N)、68.23~76.38kg*ha-1*yr-1(P2O5)和116.93~171.65kg*ha-1*yr-1(N)和87.19~115.54 kg*ha-1*yr-1(P2O5)。测算出的各处理玉米季化肥养分氮、磷理论优化投入量较当前化肥养分氮、磷施入量分别降低了6.8%~17.4%和36.4%~43.1%;平均分别降低了11.3%和39.9%。榨菜化肥养分氮、磷理论投入量较当前投入量分别降低66.3~77.1%和34.2~45.3%;平均分别降低73.2%和38.8%。氮、磷素年施用量能降低44.0%~52.3%;优化施肥后氮磷素盈余量能分别降低81.4~90.3%和86.6%~90.2%。综上所述,经对比探索分析,U型槽法具有取样方便、收集量大、后期对土壤无扰动、取样灵敏度高、能实时监测收集壤中流等优点,是一种监测、收集土壤内部水分、泥沙和养分迁移强度的可靠方法。各土层对径流、泥沙和养分具有明显的拦截富集能力,且各层土壤对入渗水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能力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降雨径流事件产生的养分年迁移流失负荷看,耕作层是氮磷养分迁移流失的净流失源,心土层和母质层能拦截部分淋失养分,尤其对淋失的颗粒态养分拦截作用显着。而台面和桑埂结合能对坡耕地氮磷流失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同时,结合作物对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吸收能力,通过氮磷投入(化肥、秸秆还田、大气沉降)和氮磷输出(作物吸收利用、径流泥沙氮磷流失、气态挥发)的氮磷养分平衡分析,能获取不同作物季的优化平衡施肥量。由于试验径流场建成于2018年2月28日(含3个月稳定期),试验期间土壤结构可能未完全恢复,因此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继续开展本研究,同时对U型槽法在不同土壤和用地类型的适应性开展进一步研究。因受地形限制,未对不同台面坡长和不同台面坡度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坡长较短,各台面相对高差设置较低,须进一步研究不同坡长、不同坡度和不同相对高度的台面设置对土壤氮磷地表流失和地下流失的影响机制。

贾瑞杰[6](2021)在《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身体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对湖库污染进行防控迫在眉睫。只有对湖库型水源地污染来源定性识别与定量解析,追溯污染物主要来源,才能明确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矛盾与关键症结,提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对策,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本研究通过联合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污染物排放系数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研究手段,开展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氮磷内外污染源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研究,探明流域水体污染时空分布特征、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分布特征以及内源污染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水源地因地制宜开展氮磷污染分区分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同时为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与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流域内水体主要污染因子均为TN与TP。赋石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为1.71、1.16mg/L,分别存在77.2%、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mg/L);TP平均浓度分别为0.18、0.17mg/L,分别存在29.9%、90%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老石坎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1.48、1.52mg/L,分别存在70.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1.0 mg/L),TP平均浓度均为0.17mg/L,分别存在22.1%、75%的监测数据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0.2 mg/L);两大水库流域及库区内氨氮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基本没有超标的情况出现;同时流域多年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发生改变,水质基本处于改善状态,但氮磷污染威胁仍然存在。(2)赋石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家乐;老石坎水库流域各污染源氮磷污染负荷顺序均为:大气湿沉降>种植业>农家乐>生活污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着,赋石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坑支流、文岱支流、唐舍支流等板栗林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老石坎水库上游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菜地和苗木种植面积较大且距离水库较近的报福镇汤口村、中张村等地,这些区域为流域污染重点防控区域。两大水库沉积物中氮素均处于净释放的状态;赋石水库沉积物始终扮演磷“汇”的角色,不会向库区上覆水体中释放磷素,老石坎水库沉积物则会在冬季会向库区水体中释放磷素,此时沉积物为磷“源”,水库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3)两大水库氮磷污染存在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从整个流域着眼,以小流域为单元对水库污染进行分区分类防治,做到因“源”施策,因地制宜。大气湿沉降是两大水库首要治理污染源,需重点防治;赋石水库需加强对板栗林氮磷流失污染防控与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控制;老石坎水库需重点治理菜地与苗木养分流失以及加强农家乐废水监督管理;内源污染要有轻重缓急地逐步清淤;实行差异化治理的同时还需配套政策扶持,才能系统、科学、经济、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水源地非点源污染。

刘晟[7](2021)在《基于GWLF的天津市于桥水库氮磷营养盐模拟及水质安全预警方案》文中提出于桥水库作为引滦入津的调蓄水库,既是天津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又兼具调蓄洪水、农业灌溉和发电等多种功能,因此于桥水库的水质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氮磷等营养盐输入的增加,曾多次发生蓝藻水华现象,水环境质量与饮用水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于桥水库水环境现状的分析,并基于通用流域污染负荷模型(GWLF)建立水质模型,分析导致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的外源性因素,完善并补充流域尺度上于桥水库的水质监测网络并制定了水质安全预警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6~2014年间,于桥水库水环境质量较好。2015年以来水体中BOD、总磷、总氮、高锰酸盐等污染因素超标,严重影响天津市饮用水的供水安全。(2)根据模型的需要对获得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实测值对模型主要参数进行校正包括:退水系数、渗滤系数、径流CN值等。并对模型输出数据进行校验,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曲线拟合程度良好。(3)对于桥水库2006年1月~2020年9月水流量与氮磷营养盐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主要的营养盐污染输入为沙河流域。流域内总氮浓度在2012年8月达最高浓度为6.27mg/L,总磷在2011年4月达到最高浓度为0.33mg/L。(4)总氮来源主要由地表径流输入、地下水输入、大气沉降输入、生活生产组成,其中地下水与地表径流输入量最多,其次为地下水输入。总磷输入由地表径流、地下水、生活生产组成。(5)依托模型输出数据进行水质安全评价,其中沙河流域水环境等级为劣Ⅴ类,黎河与库周流域为Ⅲ类、淋河流域为Ⅰ类。(6)结合实际情况与模型输出数据,建议在于桥水库流域新增13处监测断面,并制定预警方案,优化当前于桥水与水质安全预警系统。

谢晓琳[8](2020)在《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其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对氮磷污染控制和治理至关重要。桂林市会仙湿地作为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湿地,具有重要生态效益,但受高强度农业生产活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湿地氮磷污染形势严峻。本文在会仙湿地内选取典型区域(会仙试区,面积376.42 km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试区地表河流(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特征,力求较全面揭示试区氮磷污染情况。通过2年的地表水和1年的土壤及地下水监测试验,分析地表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可溶性总磷酸盐及总磷含量,以及土壤和地下水中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揭示氮磷污染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土壤氮磷含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地表地下水之间氮磷污染差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气象环境因子、下垫面属性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污染浓度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按地表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会仙试区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地表水氮污染较严重。时间上,睦洞河和会仙河非灌溉期(非灌溉季节)的硝态氮、总氮及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高于灌溉期(灌溉季节),而铵态氮、总磷则在灌溉期浓度较高,相思江氮磷浓度呈非灌溉期大于灌溉期的特征;空间上,睦洞河氮磷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会仙河氮磷浓度沿程增加,相思江氮磷浓度沿程降低。(2)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2018年10月-2019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显着高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灌溉期铵态氮、可溶性总磷酸盐、总磷的排放负荷大于非灌溉期,而硝态氮及总氮排放负荷则相反。试区氮磷排放负荷表现出试区北部较高、南部较低的空间特征。(3)三条河流的沉积物春季氮磷含量较高,而耕地土壤及消落带土壤硝态氮含量夏季较低。睦洞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先减后增,相思江和会仙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增加。单一因子标准指数法揭示土壤总氮、总磷评价指数较高,具有较高的水环境污染风险。按地下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较轻。地下水硝态氮、总氮浓度在4、5月最高,总磷浓度在7月最高。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总体上呈现试区中部(盆地)及西边径流排泄口氮磷浓度较高、南北两边氮磷浓度较低的特征。(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气象环境因子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氮素浓度与pH关系较密切,磷素浓度与降雨量关系密切。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排放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稻田、松散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排放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草地与铵态氮及磷素排放浓度呈正相关,灌木林地、旱地、农村居民用地、沟塘湿地及灰岩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输出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刘宇轩[9](2020)在《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江流域位于陕豫鄂三省交界处,丹江口水库上游,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非点源污染占流域污染物总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因此,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模拟及其来源进行相关研究对整个流域乃至丹江口水库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明确丹江流域内非点源氮、磷污染来源及负荷,本文将流域内主要污染源分为三类:土地利用、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运用Johnes经典输出系数模型对丹江流域2007年、2012年和2017年的TN、TP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速度分析、动态度分析、状态指数分析等方法,对流域200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贡献率和单位贡献率指数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对总体TN、TP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流域内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在2007-2017年总体上呈逐渐减少趋势,2007年流域内TN、TP的输出量分别为9800.47t和1301.15t,2012年减少至8584.14t和1203.67t,2017年减少至7828.49t和1158.96t,TN污染负荷大约是TP污染负荷的7倍。(2)根据流域内实际农业耕作状况,选取流域内旱地、水田、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园地、建设用地等8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模拟了TN、TP污染物负荷在2007-2017年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TN、TP污染物负荷出现逐渐减少趋势,TN负荷量由4546.08t减少到4206.05t,TP负荷量由571.7t减少到542.12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TN、TP负荷大小排序为旱地>林地>水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园地,旱地与水田的TN、TP负荷量表现出明显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对于林地和草地污染物负荷变化程度并不大;说明耕地(旱地、水田)是8个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的污染源,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造成的非点源TN、TP污染最为严重。(3)流域内畜牧养殖在2007-2017年期间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为逐渐上升,TN负荷由1078.21t上升到1307.84t,TP负荷由319.64t上升到389.71t,流域内各种畜禽产生的TN、TP污染物负荷量排序为:猪>牛>家禽>羊,其中猪输出的负荷量占这四种畜禽种类总体的50%左右,说明猪是畜禽种类输出TN、TP污染物最多的污染源。(4)流域非点源TN、TP贡献率排序为: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牧养殖,贡献率分别为49.16%、35.30%、15.54%,说明土地利用是造成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的来源。综上可得:耕地和猪是造成TN、TP污染的关键源区。(5)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是造成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选取2007年、2012年、2017年之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期间,旱地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由560.41km2减少到520.3km2,水田也出现了逐渐减少趋势,由357.76km2减少到308.6km2,草地在11年间减少了170.39km2,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单位贡献率指数(UCI)相对于贡献率更能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对TN、TP的影响,其中旱地和水田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程度较低且差距不大。

苏磊[10](2020)在《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文中认为微塑料由于广泛存在、持久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属新型污染物研究热点。微塑料在多介质中的分布特点,丰度水平和积累规律对于理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迁移方向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具有价值,也是指导微塑料污染管控的理论依据。相比于大洋环境,内陆至河口系统与微塑料污染来源密切关联,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由此研究选取有相似流域结构的长江中下游及飞利浦湾流域内有区域代表性的湖泊、河流、河口、湿地以及街道。基于显微镜检查和光谱学仪器确证方法,研究道路积灰、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形态特征以及化学组成。通过系统性归纳和多元分析:一、描述微塑料在不同流域中各类环境介质内的分布与污染特征;二、建立外部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对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与贡献;三、归纳微塑料在多环境介质(侧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四、提出微塑料的特征污染模式以及实用的微塑料生物监测方案。首先于体现大气沉降和非点源污染的街道积灰开始。其距人类活动最近且易于受气候改变如降雨、径流等影响,但作为潜在污染来源,常被忽视。选取飞利普湾及其上游流域的典型街道,于降水总量不同的两个季节采集积灰。两季节微塑料在积灰中的平均丰度为20.6至529.3 items/kg。其中纤维(70.8%),小于1 mm的个体(41.9%),聚酯和聚丙烯(合计26.3%)占微塑料主体。不同采样点间随采样季节变化,微塑料的丰度、形态和组成差异不显着。结合飞利浦湾及其上游的实际人类活动与气象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城镇化程度与降水显着影响街道积灰中微塑料的积累。即人为来源的微塑料在干燥季节积累,随降水过程冲刷和径流携带迁移。但尚不明确引发显着微塑料迁移的降水量阈值。积灰监测是对微塑料经大气或者城市非点源扩散污染水平初筛的经济高效手段,研究证明积灰本身是微塑料经由非点源进入环境的重要场所。为探索微塑料自污染源进入水体后的污染特征,选取多个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湖,其中太湖做为局部重点,开展野外调查。漂浮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5-25.8 items/L,峰值出现在营养盐指数较高的太湖东北部湖区,且处于目前湖泊报道的最高位。在大流域尺度上,丰度呈向下游积累趋势,局部为近岸高,湖心低的空间特征。漂浮微塑料以纤维(69.4%),小于1 mm的个体(86.0%)为主,化学组成以聚酯和半聚合物类(合计60.3%)为主。为探索漂浮微塑料沉降,于同区域开展了沉积物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丰度范围为5.0-234.6 items/kg,为世界背景下中等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体类似,低值位于上游地区的鄱阳湖,峰值于太湖东北部湖区,空间特点与沉积物粒径分布无关。沉积物微塑料化学组成以聚酯类、半聚合物类、聚丙烯为主(合计54.3%)。形态以纤维(75.2%)和小于1 mm尺寸的个体(79.9%)为主,纤维比例以及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均低于漂浮微塑料。区域背景信息表明污染物输入与湖面流场是促进漂浮微塑料迁移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积累的主因。为定量外部因素对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迁移的过程积累的贡献水平,于飞利浦湾流域土地利用水平和地形特点各异的多重水环境系统中开展水体-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的平行研究。微塑料丰度结果低于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范围分别为0.06-2.5 items/L和0.9-298.1 items/kg,且关联显着。纤维(80.4%)和小于1 mm的个体(44.5%)为常见微塑料形态,主要聚合物组成为聚酯类、聚乙烯和聚丙烯(合计47.8%)。微塑料平均尺寸(1.3 mm)较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0.8 mm)更高。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形态,化学组成)均高于水体,表明沉积物为水体中微塑料的汇。微塑料丰度与采样点海拔高程显着负相关,提示微塑料向下游明确积累。参考土地利用类型,微塑料丰度,形态等多因子进行残差分析表明:商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显着关联微塑料丰度,聚合物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因此微塑料在滨海热点区域的积累来源于由水力输运和特定人为源排放的叠加贡献。综上,提出微塑料在滨海城市的特征污染模式:上游污染物的积累与自身作为污染源排放的叠加污染模式。相比于上述非生物介质,生物介质作为微塑料迁移中的临时载体,对于解释微塑料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估具有意义。于同研究区域开展了双壳类(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鱼类(食蚊鱼Gambusia holbrooki、近岸经济鱼类)体内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中鱼类研究还进行了分器官分析。河蚬体内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0.2-5.3 items/ind.(0.2-12.5 items/g),食蚊鱼鱼体及鱼头部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0.18-1.13 items/ind.(0.52-4.4 items/g)以及未检出-0.28 items/ind.(未检出-12.5 items/g),检出率分别为3.3%-38.3%和未检出-13.3%。近岸经济鱼类样品中22%-100%的鱼体肠胃可以检出微塑料,22%-89%的鱼体鳃部中可以检出微塑料,丰度分别为0.3-5.3 items/ind.(0.1-8.8 items/g)和0.3-2.6 items/ind.(0.1-5.2items/g),海鲈鱼的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未发现微塑料。生物体样品中的微塑料以纤维(74.5%-96.4%)及小于1 mm的个体(40.1%-87.1%)为主,最常见的聚合物为聚酯类(25.8%-37.1%)。生物体内微塑料残余与区域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太湖东北部湖区,长江下游及墨尔本北部湿地生物体样本中微塑料含量高于同区域平均值。生物对微塑料的摄入依赖于微塑料形态特征,摄入途径以及生物生理参数,即尺寸、栖息习惯和性别。通过建立生物体内微塑料与环境中微塑料的定量关系,指出使用鱼类胃肠道监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入概率,或者河蚬软组织监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对比微塑料污染特征在不同流域与环境介质中的协同与差异,提出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横向和纵向迁移的概念,并评估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微塑料的横向迁移以向下游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集中为特点。该过程中,地形、气象因素和持续的污染源排放影响迁移路径,是促进污染积累的主导因素。微塑料的纵向迁移主要表现为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差,尺寸差和成分差。在纵向迁移中,微塑料的形态尺寸和化学组成影响其沉降和迁移程度以及生物可利用性,进而改变微塑料自临时载体向汇运动的过程。定性和定量剥离影响微塑料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因素应是今后科学管理微塑料自陆源入海的重点。

二、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1.2.2 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与模型进展
        1.2.3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与优化管控方案
        1.2.4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方法
        2.2.2 实验分析方法
    2.3 研究区域布设及监测
        2.3.1 径流小区布设及监测
        2.3.2 小流域布设及监测
3 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1 降水特征
        3.1.1 降水量及雨型特征
        3.1.2 侵蚀性降水分布特征
    3.2 各径流小区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3.2.2 各径流小区内产流产沙关系
    3.3 小流域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3.1 小流域水位-流量关系
        3.3.2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量变化过程
    3.4 径流曲线法(SCS-CN)估算径流量
        3.4.1 模型原理
        3.4.2 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1 土壤理化性质
        4.1.1 土壤分层性质
        4.1.2 各径流小区土壤分层污染负荷含量
    4.2 各径流小区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2.2 径流小区养分流失特征及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2.3 非点源污染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3.2 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4 不同空间尺度下泥沙及污染负荷输出差异对比
    4.5 平均浓度法估算各类污染负荷总量
        4.5.1 模型原理
        4.5.2 估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小流域SWAT模型构建
    5.1 空间数据库
    5.2 属性数据库
    5.3 空间属性离散化
    5.4 模型率定及验证
        5.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模型评估方法及率定验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1 时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6.1.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时间分布特征
        6.1.2 相关性分析
    6.2 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源区识别
        6.2.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空间分布特征
        6.2.2 关键源区识别
    6.3 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及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3.1 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6.3.2 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4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4.1 情景方案设置
        6.4.2 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评估
        6.4.3 优化控制方案综合评价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3)双港溪流域河流磷污染的特征与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进展
        1.3.1 农业流域水体磷污染的来源解析定量研究进展
        1.3.2 河流养分负荷分配模型研究进展
        1.3.3 地下径流(基流)磷污染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3.1 自然环境概况
        2.3.2 社会经济状况
    2.4 研究方案
        2.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4.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4.3 非线性水库法
        2.4.4 基于同位素的正弦波拟合法
        2.4.5 负荷分配模型的构建
        2.4.6 负荷分配模型的校正与验证
3 双港溪磷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 双港溪水环境质量评价
    3.2 双港溪磷污染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 双港溪磷污染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 双港溪磷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双港溪流域地下径流定量分割与特征分析
    4.1 双港溪流域的水循环特征
    4.2 基于正弦波拟合法和非线性水库法的河川径流分割
    4.3 地下径流贡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3.1 地下径流(基流)占比的时空分布特征
        4.3.2 地下径流贡献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双港溪磷污染的来源解析
    5.1 负荷分配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5.2 基于河流负荷分配模型的磷来源解析
        5.2.1 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贡献的时空分布特征
        5.2.2 地下径流及地表径流对非点源磷污染负荷的贡献
        5.2.3 地下径流磷负荷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
    5.3 流域磷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个人成果

(4)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磷
    1.2 内源磷循环及释放
    1.3 三峡库区水华与磷
    1.4 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华与磷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水体样品处理与水质数据的获取
        2.5.2 土壤样品处理与测定
        2.5.3 温跃层强度计算
        2.5.4 水体稳定系数计算
        2.5.5 真光层与混合层的确定
第3章 澎溪河磷与叶绿素a的年周期变化
    3.1 引言
    3.2 采样点设置
    3.3 材料与方法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澎溪河叶绿素a含量的月际变化
        3.5.2 澎溪河水文状况的月际变化
        3.5.3 澎溪河水体磷的月际变化
        3.5.4 澎溪河底泥磷和理化性质的月际变化
        3.5.5 澎溪河水-泥界面磷释放通量的月际变化
        3.5.6 澎溪河水体底部环境的月际变化
    3.6 讨论
        3.6.1 澎溪河内源磷的变化及其对上部水体的影响
        3.6.2 澎溪河中磷与藻类的动态变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华期间温跃层强度对内源磷循环和叶绿素a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采样点设置
    4.3 材料与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澎溪河高阳平湖藻类的日变化
        4.5.2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文状况的日变化
        4.5.3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体磷的日变化
        4.5.4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泥磷和有机质的日变化
        4.5.5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部水环境参数的日变化
    4.6 讨论
        4.6.1 澎溪河高阳平湖底部水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对SAP的影响
        4.6.2 澎溪河高阳平湖水-泥界面的磷循环机制
        4.6.3 治理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澎溪河消落带磷的时空变化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
    5.3 采样点设置及样品采集测定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澎溪河消落带磷和有机质的年际变化
        5.5.2 淹水期水-沉积物界面的磷变化
        5.5.3 落干期消落带土壤磷的变化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5)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1.2.2 氮磷流失研究
        1.2.3 氮磷流失防控措施
        1.2.4 氮磷迁移监测方法研究
        1.2.5 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研究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试验径流场概况
    2.2 试验处理设置
        2.2.1 壤中流收集方法研究
        2.2.2 不同土层养分迁移研究
        2.2.3 不同农桑系统土壤养分流失负荷研究
        2.2.4 其他常规试验设置
    2.3 样品采集分析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样品测试分析
    2.4 试验数据分析
        2.4.1 气象数据统计
        2.4.2 降雨径流分析
        2.4.3 水量平衡模型构建
        2.4.4 泥沙量分析
        2.4.5 养分迁移量分析
        2.4.6 作物生物量及养分量分析
        2.4.7 氮磷平衡分析
    2.5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第3章 土壤养分流失监测收集方法研究
    3.1 壤中流流失对比分析
        3.1.1 样品收集量对比
        3.1.2 取样概率对比
        3.1.3 场降雨壤中流流失量对比
        3.1.4 年累计流失量对比
    3.2 泥沙淋失对比分析
        3.2.1 样品收集量对比
        3.2.2 不同降雨量下泥沙流失强度对比
        3.2.3 年淋失迁移负荷对比
    3.3 养分流失对比分析
        3.3.1 养分浓度对比
        3.3.2 不同降雨量下养分淋失迁移强度对比
        3.3.3 年淋失迁移负荷对比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色坡耕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迁移流失特征
    4.1 降雨径流地表地下流失特征
        4.1.1 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
        4.1.2 不同降雨强度下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流失特征
        4.1.3 不同种植季节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
    4.2 泥沙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4.2.1 泥沙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4.2.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特征
        4.2.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特征
    4.3 氮的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4.3.1 氮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4.3.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氮迁移流失特征
        4.3.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氮的迁移流失特征
    4.4 磷的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4.4.1 磷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4.4.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磷迁移流失特征
        4.4.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磷的迁移流失特征
    4.5 讨论
        4.5.1 降雨径流地表地下迁移流失量
        4.5.2 泥沙地表地下迁移流失负荷
        4.5.3 土壤氮磷地表地下迁移流失负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氮磷流失负荷
    5.1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径流流失量
        5.1.1 年流失量
        5.1.2 不同降雨强度
        5.1.3 不同种植季
    5.2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负荷
        5.2.1 年迁移流失负荷
        5.2.2 不同降雨强度
        5.2.3 不同种植季
    5.3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N迁移流失负荷
        5.3.1 年迁移流失负荷
        5.3.2 不同降雨强度
        5.3.3 不同种植季
    5.4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P迁移流失负荷
        5.4.1 年迁移流失负荷
        5.4.2 不同降雨强度
        5.4.3 不同种植季
    5.5 讨论
        5.5.1 坡耕地台面对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影响
        5.5.2 坡耕地台面对土壤氮磷迁移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氮磷养分平衡分析
    6.1 作物产量分析
    6.2 氮磷投入分析
        6.2.1 化肥投入
        6.2.2 秸秆还田投入
        6.2.3 大气沉降投入
        6.2.4 氮磷投入总量
    6.3 氮磷输出分析
        6.3.1 氮磷作物利用
        6.3.2 径流氮磷流失
        6.3.3 泥沙氮磷损失
        6.3.4 气态挥发损失
        6.3.5 氮磷输出总量
    6.4 氮磷平衡分析
        6.4.1 氮平衡分析
        6.4.2 磷平衡分析
        6.4.3 土壤氮磷含量变化
    6.5 优化施肥分析
        6.5.1 作物根系分析
        6.5.2 玉米优化施肥
        6.5.3 榨菜优化施肥
        6.5.4 优化施肥效益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专用名词缩略表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库氮磷污染分布特征
        1.2.2 湖库氮磷污染源解析
        1.2.3 湖库氮磷污染防治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水库概况
    2.2 自然环境
        2.2.1 流域水系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与植被
    2.3 产业经济概况
3 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质监测布点
        3.2.2 样品的采集
        3.2.3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3.2.4 水质评价标准
        3.2.5 水质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
        3.3.2 库区水污染特征分析
        3.3.3 典型支流水质沿程变化特征
        3.3.4 流域多年水质污染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流域主要污染源调查
        4.2.2 污染源水质监测布点与采样
        4.2.3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4.2.4 排放系数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污染源排放系数
        4.3.2 流域污染负荷估算
        4.3.3 流域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采集与处理
        5.2.2 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5.2.3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模拟实验
        5.2.4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库区沉积物与流域土壤理化性状
        5.3.2 沉积物氮磷静态释放特征
        5.3.3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探讨
    6.1 引言
    6.2 水库保护对策制定原则
    6.3 重点防治污染源
        6.3.1 大气湿沉降污染防治
        6.3.2 种植业污染防治
    6.4 重点关注污染源
        6.4.1 农家乐污染治理
        6.4.2 农村生活污染防控
        6.4.3 水库内源污染控制
    6.5 中轻度防控污染源
    6.6 健全政策与管理体系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7)基于GWLF的天津市于桥水库氮磷营养盐模拟及水质安全预警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1.3 水质安全预警研究现状
        1.3.1 水质安全预警含义及特点
        1.3.2 国外水质安全预警研究现状
        1.3.3 国内水质安全预警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于桥水库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2 于桥水库周边经济状况
    2.3 于桥水库水质安全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 于桥水库水环境状况分析
    3.1 于桥水库水文特征
        3.1.1 流域水系
        3.1.2 径流
        3.1.3 泥沙
    3.2 于桥水库水环境现状
    3.3 于桥水库水质数据分析
        3.3.1 水质安全概况
        3.3.2 污染超标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质模型简介及选用
    4.1 模型的选择与简介
    4.2 RuNuMa模型简介与GWLF发展史
    4.3 ReNuMa模型的结构介绍
    4.4 ReNuMa的营养盐动力模块
        4.4.1 农村径流
        4.4.2 城市径流
        4.4.3 地下水负荷
        4.4.4 腐生排水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模型的建立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模型主要参数率定与模型校准
    5.3 校准后数据的分析
    5.4 于桥水库流域模型的建立
        5.4.1 于桥水库流域流量模型的建立
        5.4.2 于桥水库流域总氮模型的建立
        5.4.3 于桥水库流域总磷模型的建立
    5.5 流域模型的分析
        5.5.1 模型输出结果相关性分析
        5.5.2 模型各指标来源分析
        5.5.3 输出数据氮磷比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质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6.1 水质安全预警的原则
    6.2 模型污染贡献安全评价
    6.3 主要污染输入流域污染控制分析
    6.4 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方案
        6.4.1 水质安全系统监测网络的完善
        6.4.2 水质安全预警方案的制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迁移流失
        1.2.2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会仙湿地非点源污染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水系及气象条件
        2.1.4 土壤类型
        2.1.5 农业生产
        2.1.6 人口与社会经济
        2.1.7 研究区内污染源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2 数据分析
第3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3.1 试区氮磷污染浓度特征
        3.1.1 氮磷污染浓度统计描述
        3.1.2 试区氮磷流失形态
    3.2 试区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3.2.1 睦洞河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3.2.2 会仙河氮磷时空变化特征
        3.2.3 相思江氮磷时空变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4.1 河道径流量变化分析
    4.2 氮磷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特征
        4.2.1 氮磷污染负荷时间变化
        4.2.2 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5.1 试区土壤氮磷污染
        5.1.1 土壤养分统计特征
        5.1.2 试区土壤养分时间分布特征
        5.1.3 试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5.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
        5.2.1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情况
        5.2.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3 土壤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
    5.4 地表地下水氮磷污染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氮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6.1.1 铵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2 硝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3 总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4 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5 总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2 氮磷浓度与试区下垫面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6.2.1 试区下垫面属性分析
        6.2.2 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浓度影响
        6.2.3 基于同类子流域的氮磷流失浓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1.1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7.1.2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7.1.3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7.1.4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非点源污染来源及特征
        1.1.2 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1.1.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3 国内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1 国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2 国内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估算
    3.1 输出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3.2 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2.1 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背景
        3.2.2 土地利用输出系数的确定
        3.2.3 土地利用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3.1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研究背景
        3.3.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输出系数的确定
        3.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第四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 丹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非点源氮磷污染的负荷分析
        4.1.1 土地利用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2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时间分布的分析
    4.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空间分布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1 土地利用结构
    5.2 数据分析方法
    5.3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
        5.3.1 变化幅度
        5.3.2 变化速率
    5.4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5 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污染研究背景
        1.1.1 海洋垃圾—微塑料的研究前身
        1.1.2 微塑料的基本定义
        1.1.3 微塑料的潜在风险
    1.2 环境微塑料研究方法学
        1.2.1 微塑料样品的分离与确证
        1.2.2 方法学的发展与自动化
    1.3 多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污染
        1.3.1 水生生态系统
        1.3.2 土壤及大气系统
        1.3.3 微塑料在不同介质间的关联与差异
        1.3.4 生物介质在微塑料监测中的意义
        1.3.5 微塑料的沉积与汇
    1.4 人类活动与微塑料的污染迁移
        1.4.1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1.4.2 微塑料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
        1.4.3 微塑料污染管控简介
        1.4.4 沉积微塑料与人类世标记物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微塑料经非点源污染进入环境——以道路积灰为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2.2.3 质量控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空间分布与季节差异
        2.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2.3.3 气象与人类活动
    2.4 讨论
        2.4.1 微塑料的暂存媒介
        2.4.2 城镇化与气象活动的贡献
        2.4.3 积灰微塑料与非点源污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3.2.2 水化学参数
        3.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3.2.4 质量控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太湖湖区
        3.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3.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3.4 讨论
        3.4.1 长江中下游漂浮微塑料的污染水平
        3.4.2 微塑料的聚集与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4.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粒径分析
        4.2.3 微塑料的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太湖湖区
        4.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4.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4.4 讨论
        4.4.1 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
        4.4.2 微塑料的积累与沉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的污染叠加效应——以飞利浦湾流域为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5.2.2 流域及土地利用背景
        5.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5.2.4 质量控制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空间分布
        5.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5.3.3 土地利用与微塑料污染的关联
    5.4 讨论
        5.4.1 飞利普湾流域微塑料污染水平
        5.4.2 自然因素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3 人类活动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4 海滨城市对微塑料污染的叠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及目标生物
        6.2.2 生物体解剖及微塑料分离
        6.2.3 微塑料的观察和仪器确证
        6.2.4 质量控制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河蚬
        6.3.2 食蚊鱼
        6.3.3 近岸经济鱼类
    6.4 讨论
        6.4.1 质量控制与生物体检测
        6.4.2 源排放与生物体污染负荷
        6.4.3 影响微塑料进入生物体的因素
        6.4.4 微塑料的生物监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迁移
    7.1 引言
    7.2 微塑料污染的横向迁移
        7.2.1 空间分布及积累趋势
        7.2.2 热点区域与源解析
    7.3 微塑料污染的纵向迁移
        7.3.1 临时载体及汇
        7.3.2 促进与贡献因素
    7.4 方法学干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D]. 宋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双港溪流域河流磷污染的特征与源解析研究[D]. 沈泓. 浙江大学, 2021
  • [4]三峡库区澎溪河磷循环及其与水华的关系[D]. 张钘. 西南大学, 2021
  • [5]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D]. 王谊. 西南大学, 2021(01)
  • [6]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以安吉县赋石、老石坎水库为例[D]. 贾瑞杰. 浙江大学, 2021(09)
  • [7]基于GWLF的天津市于桥水库氮磷营养盐模拟及水质安全预警方案[D]. 刘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8]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谢晓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9]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 刘宇轩.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10]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D]. 苏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土壤环境磷迁移与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