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关系分析

德法关系分析

一、试析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安晋军,冯芷婷[1](2021)在《道德绑架问题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近年来,学界聚焦道德绑架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语义层面和理论层面界定道德绑架的概念并论述其特点;二是分析并阐述道德绑架的成因,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泛道德化现象影响深远、人们曲解道德义务概念、媒体的角色错位以及公民道德定力不足等;三是从人的自由和权利、伦理公平、法律权威、道德功能的发挥等方面指出此类道德行为的危害;四是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道德"私德"领域作用、澄清道德义务等方面着手,提出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消解之道。既有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道德绑架现象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参考,但还存在道德绑架概念界定不够明晰且不一致、对其作用认识不深刻、研究群体笼统不够细化、研究范式缺乏新意等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以下三方面做更深入的思考:第一,挖掘创新研究内容,深化其内涵和作用;第二,深入细化研究群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创新丰富研究范式,注重多学科交融研究。

张雨琦[2](2021)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阈中的“道德绑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泉源[3](2020)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人类社会两大重要的规范体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实现“德法融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进行德法融合研究,不仅是回应时代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基础课”改革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基础课”存在的课程容量比例失衡、内容各自为营、课时比重不均、教学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将“德法融合”理念以地位并重、内容并和、方法创新等具体路径落实于高校“基础课”课程改革中,实现“德法融合”视域下“基础课”课程的时代变革。这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完成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在厘清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法融合”教育的价值;第三章主要概括了近十年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的变化及其改革趋势;第四章从课程教材、教育内容、教学课时以及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章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即:在德育为先、法育为基、德法相融的原则下,通过地位并重、内容并和、方法创新等具体路径提高“基础课”德法融合的实效性。

刘雨薇[4](2019)在《论诚信道德主体的培育 ——基于优良道德心理的建立》文中认为诚信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的传统美德之一,尤其身处现代社会的今天,整个世界都落入一张无形的联系网中,诚信则是建立联系的绳结,维系社会乃至国家正常的发展运作。中国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势头下,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颠覆性变革。然而,个体的道德心理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波动和变化,这种自由带来的心理震动很容易使个体误入歧途,引发种种诚信失范现象。如果没有诚信,那一切道德肯定会带上伪的前缀,难以让人信服。社会诚信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培育诚信道德主体关键是建立具有诚信德性的道德人格,人们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不仅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个体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的作用。诚信德性的建立是从强制服从、主体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知、情、行相融合的心理过程,自律精神是德性养成的基础与关键。现实生活中的德性孕育过程,正是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改变主体内在心理的建设过程。所以说,诚信道德主体的培育,不仅要告知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非对错,更应该了解在诚信主体培育过程中的个体真实的心理经历,为人们畅通心理接受的渠道,实现从服从到自律的心理机制的良好运转。因此,从个体的道德心理入手进行考察是实现他律转自律,培育诚信主体的一大突破口。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以生活中的新闻案件为例,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列举了当前现实中的诚信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域的职责失守、经济领域的重利轻义和文化领域的学术不端,表达了诚信道德主体培育的急迫性。其次,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诚信道德的一贯要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阐明了诚信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在现今的道德困境和以往的研究方法下培育诚信道德主体的困难,提出从道德心理入手是培育诚信道德主体的落脚点。第二章列举了道德怀疑心理、道德功利心理和道德冷漠心理的非优良道德心理的表现及对诚信主体的危害。融合道德心理的理论资源,概括诚信道德主体的心理特征为心理模式的稳定性、内外契合的统一性与自觉践履的主体性与超越性。结合道德心理学的因素构成说,把诚信心理的心理结构分为诚德之知、诚德之情、诚德之行,诚德之知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基础,正确的认知能确保未来情感和行为的积极走向;诚德之情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内在动力;诚德之行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标志。而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心理机制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和融合,从而实现服从到自觉践行的实践路径。第三章探析了诚信心理问题的发生根源,一是源于道德认知的失调,二是因为道德情感的弱化,三是源自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德福不一致的担忧和贫富差距下的心态失衡。第四章浅析了诚信道德主体培育的路径。一是加强诚信基础认知,重视诚信道德教育并转变教育的方式;二是培养优良的道德情感,激发诚信的道德需要,烘托讲求诚信的社会氛围;三是从法律制度出发,保障监控道德行为,建立德福一致的奖惩、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经济和分配制度,提高社会公正水平,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张庆花[5](2018)在《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道德观不仅有社会本位内涵,而且有深厚的人民主体性意蕴。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理解过于强调前者,人民主体性内涵没有很好地得以彰显。在践行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长期坚持自上而下的集中制原则,没能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合理的机制把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从公民角度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道德观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转变传统思维理念,从根本上把握道德建设的难点与痛点,从而解决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难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的道德观日趋呈现多元化、世俗化发展态势,公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计划经济时代倡导的重国家、重集体的道德观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那些具有鲜明革命性、阶级性的道德宣传教育内容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原有的强制性灌输手段也越来越难以奏效了。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下,公民在获得道德选择自主权的同时,引发了社会道德失范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进程。基于此,如何发挥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公民道德践行领域的统领、协调作用,如何规范、引导、满足公民个人的日常道德生活需求,已经成为公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以往,我们习惯于从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理解道德,忽视了从个体需求角度来理解道德,导致我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体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过于强调国家和集体,把党和政府作为主体;另一方面,虽然强调人民的主体性但却被抽象地理解了,忽视了人民主体的多元性和个体性,导致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的主体是政府或者政府代替人民行使道德主体权利。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过程中,公民个体参与建构的地位和作用被边缘化了,难以真正反映普通公民的道德生活需求。实际上,道德既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需求,也是个体利益需求,我们不能完全把道德和利益割裂开来。当前推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较强的自上而下性和抽象性,同公民的日常道德生活和利益需求满足存在一定脱节,其实效性和长效性难以获得保障。为了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群众原则,走群众路线,探索共建共享机制。本文尝试从公民视角重新理解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主体性、认同感、运行机制及具体路径等问题,激活公民在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中的共建共享作用,尝试建构以政府为引导主体、公民为参与主体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运行机制。为此,本文以“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为题,尝试跳出以往“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观”在思维上的局限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采用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基本概述基础上,总结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演变的历程,探索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体系,在分析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路径,以实现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应然目的。本文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创新及不足,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点明本文的主旨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概述。主要对公民、道德、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同时阐述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作用及理论基础。通过阐述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主体内涵与践行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文章后续内容展开分析和批判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演变。通过梳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演变历程,总结以往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演变的动力和趋势,为构建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及践行路径提供了历史经验。第四章,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体系。本章从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目标、原则及内容提出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提供目标参考、基本原则和内容框架。第五章,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制约因素。本章详细分析了制约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因素,比如,组织宣传教育不到位、社会舆论环境不和谐、个体自我道德内化不足等,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做了深入细致的诊断。第六章,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践行路径。本章是在综合上述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推进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路径,力求真正体现公民主体地位和道德需求。总之,参与道德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升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实效性、长效性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全社会力量构筑时代道德风尚。

刘博文[6](2017)在《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公民整体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展开。当前,我们在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高校道德教育和高校法治教育之中相关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有些教师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引导还不足够,大学生对自身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养成之必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充分,等等。上述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挖掘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和课程方面尚未开发出的潜力,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校园里其它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等途径,以增强教师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实际能力,增强相关教育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增强大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主动性,并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二者融合过程中的整体配合,最终实现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马振洲[7](2016)在《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恶化,大学生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成为令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的主要载体。因此,应以此为平台,将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进行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法律素养,同时有利于我国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学校的忽视、家长的错误理念以及大学生自身脆弱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效果很不理想,在融合的进程中困难重重。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要实现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辩证思维的原则;丰富教育内容,制定层次分明的规划、实行渗透式融合教育和多元化内容和授课方式;通过丰富师资结构和开展专业培训来培养德法兼备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使授课模式多元化;通过志愿者社区服务、参观访问以及实习基地学习等实践活动加强融合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为伟大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于潇[8](2015)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单从道德层面来讲,总体表现是积极的、向上的,这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然而,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同时承受着巨大压力、面对着很多挑战,这就造成了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诸如近年来不断被报道的“农民工讨薪不成自焚”事件、见死不救的“小悦悦”事件、公众人物中“郭美美”、“明星吸毒”事件、食品安全方面的“地沟油”、“毒大米”事件、各类的贪污受贿、钱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等负面新闻,无一不对全社会带来深刻且恶劣的影响,全社会道德良知底线被严重侵蚀破坏,引起人们对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现状的争议和讨论。人们对这些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是激愤,恰恰是出于高度关注和极度重视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而表现出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在《决定》中,明确指明了我国在下一个历史阶段中,要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各种问题和矛盾,从道德领域来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凸显的道德失范等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因此,坚持用理性的眼光来评判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其存在的相对突出问题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对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的意义巨大。虽任重道远,却势在必行。通过对当今国内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本文以道德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般性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道德失范在现阶段的表现以及成因等问题,指明了现阶段我国步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下对道德失范的治理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当下实际,从而探寻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内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理论方法和实现方式,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提供出可行性建议。本文共五部分,主要结构和内容包括: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动因源于当今社会道德建设进程中不时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全面深入改革时期各项建设深入发展的障碍,笔者想要探寻这些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来治理和杜绝此类现象。结合当下研究实际,导论指出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综合比较法、系统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找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失范现象治理的对策和措施。第1章,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本章分别阐述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概念与特征,以及我国道德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表明了当下的我国正步入一个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各个领域对利益得到最大“获得感”的时代。在迎接各种机遇的同时,我国道德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同样不容忽视。第2章,我国道德建设现状。本章主要论述了现阶段我国道德的积极表现和道德失范的表现。道德建设在总体上也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各个领域中仍存在着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本章对各个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了列举阐述,旨在找出它们滋生的根源,为处理和杜绝这些现象提供了依据。第3章,道德失范成因分析。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和解决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必须找出其存在的原因。本章从市场经济、立法建制、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等方面论述了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从市场经济这一物质资料基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和制度这一外部机制以及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一内部环境等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宏观层面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同时,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教育主体三个角度,对道德失范个人层面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下文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意见提供了依据。第4章,治理道德失范路径探析。通过上文所提供的依据,本章主要阐述了通过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来消除贫富差距扩大化,同时使道德建设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消除道德失范产生的物质源头;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制度与法律,运用国家强制意志,由此消除道德失范产生的外部环境;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兼顾多元化价值取向,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同时改善现行道德教育诸多问题,进而消除道德失范产生的思想根源。归根到底,道德建设的发展,牵动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发展。这就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下的道德建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只有不断持续深入发展道德建设,才能使我国真正的从大国变为强国。

白晋波[9](2012)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代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社会转型作为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转变过程,这种整体性转变,表现为社会不同层面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整体性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层面的变化。在这些层面中,随着我国道德转型过程中道德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层面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系统阐述了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代价问题研究这个课题的来源、背景与意义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从而形成了关于本课题的总体把握。第一章从社会转型和道德代价这个两个范畴出发,分别对社会转型与道德代价的内涵、类型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本课题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的艰难转型,分析了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转型的总体状况并且通过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反思从而确立现代道德的艰难过程进行了论述,为接下来的道德代价问题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从社会现实出发,着重指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代价问题现状,并从历史、经济、制度与法律法规、思想文化、教育五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道德代价问题的原因。第四章则对道德代价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并分别从人们的观念和具体的策略入手,为改善我国的道德环境提供新思路。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道德代价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使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上升到哲学层面,但又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为背景,使课题研究不脱离历史与现实,从而使研究更具有深刻性、辩证性。

万明[10](2012)在《试析道德和法律的适用范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道德和法律的联系与区别出发,着重论述二者的适用范围,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道德与法律适用两种典型情况,做到二者协调发展,服务人民和社会。

二、试析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道德绑架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德绑架的内涵
二、道德绑架问题的成因
三、道德绑架的危害
四、道德绑架的消解途径
五、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概念、依据与价值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道德教育
        2.1.2 法治教育
        2.1.3 德法融合
        2.1.4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
    2.2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理论
        2.2.2 习近平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建设思想
        2.2.3 实践层面的多元需求性
    2.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价值
        2.3.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2.3.2 培养新一代德法兼修的后备人才
        2.3.3 提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社会治理实效
第3章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中德法融合内容调整及变化趋势
    3.1 近十年来关于高校“基础课”教材内容调整的对比
        3.1.1 课时比重的变化
        3.1.2 教材内容变化
    3.2 近十年来高校“基础课”教材德法融合内容变化的趋势
        3.2.1 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
        3.2.2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度有所加强
        3.2.3 课程中“德法融合”的系统化建设渐趋成熟
第4章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的问题
        4.1.1 道德与法律章节内容比例失衡
        4.1.2 道德与法律教材内容各自为营
        4.1.3 道德与法律教学课时比重不均
        4.1.4 法律部分教学内容实效性堪忧
    4.2 当前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德法融合”理念未能深入人心
        4.2.2 “德法融合”具体教育方式不当
        4.2.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力量不足
        4.2.4 缺乏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5章 推进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的改革思路
    5.1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指导思想
        5.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
        5.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5.2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原则要求
        5.2.1 以德育人,育人理念人本化
        5.2.2 以法育人,法治教育实效化
        5.2.3 德法融合,实施过程科学化
    5.3 高校“基础课”德法融合改革的路径选择
        5.3.1 地位并重——协调道德与法律章节
        5.3.2 内容并和——融合道德与法律内容
        5.3.3 方法创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论诚信道德主体的培育 ——基于优良道德心理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诚信道德主体及道德心理的概念厘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诚信道德主体培育的重要性
    1.1 现实生活中失信主体的表现
        1.1.1 政治领域的职责失守
        1.1.2 经济领域的重利轻信
        1.1.3 文化领域的学术不端
    1.2 诚信德性是传统道德的一贯要求
        1.2.1 诚信德性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准
        1.2.2 诚信德性是社会经济良序运行的准则
        1.2.3 诚信德性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压舱石
    1.3 培育诚信道德主体之所难
        1.3.1 现实的道德困境对诚信道德主体的呼吁
        1.3.2 优良道德心理是培育诚信道德主体的落脚点
第二章 诚信道德主体养成的道德心理
    2.1 非优良道德心理的表现及对诚信主体养成的危害
        2.1.1 道德怀疑心理
        2.1.2 道德功利心理
        2.1.3 道德冷漠心理
    2.2 诚信道德主体形成的优良心理特征
        2.2.1 心理模式的稳定性
        2.2.2 内外契合的同一性
        2.2.3 自觉践履的主体性与超越性
    2.3 诚信道德主体的心理构成
        2.3.1 诚德之知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基础
        2.3.2 诚德之情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内在动力
        2.3.3 诚德之行是诚信道德主体生成的标志
第三章 诚信道德主体养成的心理问题根源的探析
    3.1 主体道德认知失调
        3.1.1 教育体系的弊端
        3.1.2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3.2 主体道德情感弱化
        3.2.1 传统文化的局限
        3.2.2 媒介文化的畸形发展
    3.3 社会制度体系完善建设的滞后
        3.3.1 道德选择时对于德福不一致的担忧
        3.3.2 贫富差距下的心态失衡
第四章 培育诚信道德主体的路径浅析
    4.1 加强对诚信价值观的认知
        4.1.1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4.1.2 转变德育教育方式
    4.2 培养主体优良的道德情感
        4.2.1 激发诚信道德需要
        4.2.2 加强社会道德渲染
    4.3 保障监控道德行为
        4.3.1 建立德福一致的奖惩机制
        4.3.2 提高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概述
    2.1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涵义
        2.1.1 公民
        2.1.2 道德观
        2.1.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
    2.2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作用
        2.2.1 规范个人道德行为
        2.2.2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理论支撑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道德观理论
        2.3.2 西方道德观理论
        2.3.3 中国传统道德观理论
第3章 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演变
    3.1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演变的历程
        3.1.1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探索时期(1949-1977)
        3.1.2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时期(1978-1992)
        3.1.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完善时期(1992-2001)
        3.1.4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发展时期(2001-至今)
    3.2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演变的动力
        3.2.1 经济关系变化的需要
        3.2.2 文化思潮影响的要求
        3.2.3 社会和谐建构的要求
        3.2.4 公民道德素质的需求
    3.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演变的趋势
        3.3.1 从工具性到目的性
        3.3.2 从一元化到多元化
        3.3.3 从重集体到重个体性群体
第4章 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体系
    4.1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目标
        4.1.1 理想信念共同体认
        4.1.2 公民个体人格完整
        4.1.3 社会主义道德文明
    4.2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原则
        4.2.1 集体高于个体
        4.2.2 集体兼顾个体
        4.2.3 个体服从集体
    4.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内容
        4.3.1 爱国情怀
        4.3.2 敬业精神
        4.3.3 诚信品格
        4.3.4 友善心态
第5章 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制约因素
    5.1 组织宣传教育不到位
        5.1.1 宣传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5.1.2 宣传教育方法简单平乏
        5.1.3 宣传教育效果缺乏监督
    5.2 社会舆论环境不和谐
        5.2.1 官方舆论场固守主导方式
        5.2.2 公众舆论场缺乏理性判断
        5.2.3 媒介舆论场呈现价值多元
    5.3 个体自我道德内化不足
        5.3.1 认知存在偏差
        5.3.2 情感体验缺乏
        5.3.3 意志能力薄弱
第6章 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路径优化
    6.1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生活化
        6.1.1 推进公民日常道德规范整合与重构
        6.1.2 推动宣传教育内容通俗化建设进程
        6.1.3 加强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探索
    6.2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群众化
        6.2.1 推进公民参与道德观共建
        6.2.2 落实公民共享道德建设成果
        6.2.3 发挥公民道德建设监督作用
    6.3 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的常态化
        6.3.1 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浓厚氛围
        6.3.2 发挥制度在德治社会化中的规范作用
        6.3.3 完善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实践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必要性
    1.2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的现状
    1.3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2.1 道德与法律
    2.2 德治与法治
    2.3 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2.4 高校道德教育与高校法治教育
第三章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3.1 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
    3.2 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
    3.3 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
第四章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4.1 国外先进经验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4.2 "基础课"教材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途径
    4.3 校园实践活动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空间
第五章 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性
    5.1 教师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5.2 教育活动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5.2.1 在教学方法上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
        5.2.2 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具体活动
        5.2.3 在学校层面促进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
    5.3 教育对象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5.3.1 加强对于二者融合的重视
        5.3.2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5.4 社会环境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意义
    2.1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2.1.1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
        2.1.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功能
    2.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2.2.1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
        2.2.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差异性
        2.2.3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互补性
    2.3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2.3.1 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2.3.2 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3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2.3.4 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第3章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
        3.1.1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
        3.1.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机械化
    3.2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3.2.1 德治问题与法治问题混淆不清
        3.2.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自成体系
        3.2.3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机构设置模糊
        3.2.4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人员配置不当
    3.3 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3.3.2 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3.3.3 部分家长的错误理念不利于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3.3.4 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弱点不利于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第4章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施对策
    4.1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基本原则
        4.1.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1.2 坚持以人为本
        4.1.3 坚持辩证思维
    4.2 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4.2.1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4.2.2 培养德法兼备的专业师资力量
        4.2.3 整合教学资源
        4.2.4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涵义和特征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涵义
        (二) 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
    二、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各方面挑战
        (一) 市场化的挑战
        (二) 全球化的挑战
        (三) 工业化的挑战
        (四) 城市化的挑战
        (五) 网络化的挑战
第二章 我国道德建设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与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一) 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为道德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 当前道德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现阶段我国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 道德信仰缺失
        (二) 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
        (三) 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
        (四) 文化领域的道德失范
第三章 我国道德失范成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
        (二)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渐加大
    二、立法建制方面
        (一) 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三、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
    四、道德教育与个人因素
        (一)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 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 个人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道德建设路径探析
    一、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协调
        (一) 强化法律和制度的控制力
        (二) 确保法律实施的规范化
    三、道德建设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四、牢固树立一元化的价值导向
    五、全面改善道德教育
        (一) 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二) 道德教育要注重身教的榜样作用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代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方法
        1.3.1 研究理论意义
        1.3.2 研究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及道德代价范畴的理论阐释
    2.1 社会转型范畴的理论阐释
        2.1.1 社会转型的概念起源
        2.1.2 社会转型概念界说
        2.1.3 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状况
    2.2 道德代价范畴的理论阐释
        2.2.1 道德及代价的含义
        2.2.2 道德代价的内涵分析
        2.2.3 道德代价的类型、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的艰难转型
    3.1 我国道德转型的历史轨迹
        3.1.1 近代时期的基本道德状况
        3.1.2 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道德状况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道德状况
    3.2 当代我国道德转型的总体趋势
        3.2.1 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3.2.2 从一元走向多元
        3.2.3 从“绝对集体主义”走向“新集体主义”
        3.2.4 从传统道德走向现代道德
    3.3 当代我国道德转型的特点
        3.3.1 双重性
        3.3.2 多元性
        3.3.3 广泛性与深刻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代价问题现状分析
    4.1 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代价问题现状
        4.1.1 道德信仰、道德信念、道德信心缺失
        4.1.2 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4.1.3 道德价值观念极端多元化,道德秩序混乱
    4.2 造成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代价问题的原因
        4.2.1 历史原因
        4.2.2 经济原因
        4.2.3 制度与法律法规原因
        4.2.4 思想文化原因
        4.2.5 教育原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解决社会转型期道德代价问题的方略
    5.1 树立科学的道德代价观
        5.1.1 正确认识社会转型与道德代价问题的关系
        5.1.2 辩证的看待道德代价及道德代价问题
        5.1.3 把握道德代价问题的合理限度
    5.2 应对社会转型道德代价问题的策略
        5.2.1 进一提升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和谐度
        5.2.2 坚持社会价值道德观的一元与多元的协调发展
        5.2.3 完善制度与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5.2.4 坚持道德教育现实性与道德教育超越性的统一
        5.2.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实现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试析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道德绑架问题研究综述[J]. 安晋军,冯芷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21(04)
  •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阈中的“道德绑架”研究[D]. 张雨琦.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1
  • [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D]. 刘泉源. 吉林大学, 2020(08)
  • [4]论诚信道德主体的培育 ——基于优良道德心理的建立[D]. 刘雨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5]中国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践行研究[D]. 张庆花. 吉林大学, 2018(12)
  • [6]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D]. 刘博文. 北方工业大学, 2017(08)
  • [7]大学生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 马振洲.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8]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D]. 于潇. 河南大学, 2015(08)
  • [9]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道德代价问题研究[D]. 白晋波. 燕山大学, 2012(06)
  • [10]试析道德和法律的适用范围[J]. 万明.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标签:;  ;  ;  ;  ;  

德法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