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吸液保鲜膜

微孔吸液保鲜膜

一、微孔吸液型保鲜膜(论文文献综述)

米海娜[1](2021)在《六环石/杨木改性材释放负氧离子性能及增强处理探究》文中指出居室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成为当下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负氧离子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缓解居室空气污染现状,提升空气质量,以人工林速生杨木为基材,在改善低密度、低强度与易皱缩变形等材性不足的同时赋予其更多样化的功能。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矿产资源六环石为改性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技术及水热法,分别将六环石与二氧化钛引入木材,制备具有释放负氧离子功效的新型保健功能型木材,探究改性材基本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负氧离子释放性能,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选取分散剂KH570、PEG以及Span60,采用物理、化学以及复合制备工艺,对六环石进行分散处理,以中位粒径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工艺为:采取复合工艺,分散剂浓度分别为0.5wt%、0.5wt%以及1wt%,所得分散液的中位粒径分别为8.93μm、9.21μm以及9.89μm。经SEM、FT-IR以及XRD表征表明,六环石粉体得到有效分散,且分散处理并没有改变六环石粉体本身的晶体结构以及化学性质。2.以最佳分散液为改性处理液,利用浸渍法制备改性木材,最佳浸渍工艺为以真空浸渍60min、常压浸渍5min为一个循环,重复处理6次,探究最佳浸渍工艺下改性材性能。(1)浸渍处理后,试样密度增至0.37g/cm3,较素材提高21.21%;平均吸水率为161.45%,较素材下降12.57%;平均体积吸湿膨胀率为2.54%,较素材降低72.33%,平均抗胀率为68.70%。(2)SEM分析表明,六环石分散液通过导管及纹孔进入木材组织内部,呈不规则颗粒状均匀分布,且浸渍试样的FT-IR、XRD表征分别出现六环石的特征衍射峰,表明六环石已成功引入木材内部。(3)浸渍试样平均静态负氧离子释放量为525个/cm3,平均动态释放量为3040个/cm3,是国际规定新鲜空气水平的2-3倍,较素材及粉体本身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浸渍材释放负氧离子的必要条件是水,即其具有水响应机制。3.以氟钛酸铵和硼酸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并负载于浸渍材上,借助TiO2的优异光催化特性,进一步改善浸渍材性能。(1)经TiO2处理后试样的流失率、吸水率及尺寸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平均失重率为2.83%,较未负载试样下降11.84%;平均吸水率为139.64%,较未负载试样降低13.51%,且各分散剂处理试样的吸水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体积吸湿膨胀率为2.43%,较未负载试样降低4.33%,平均抗胀率达74.48%。(2)SEM分析表明,TiO2晶粒呈圆球状,主要以三种状态存在于木材内部:以木材为载体成核结晶,均匀附着于木材细胞腔内壁上;以六环石为载体,沿粉体表面均匀包覆生长;此外,另一部分同样以六环石为载体成核结晶,但表现出部分附着状态,即六环石呈现垂直插入二氧化钛团聚体内的形态。且负载试样的FT-IR、XRD表征分别出现锐钛矿TiO2特征衍射峰,表明TiO2已成功引入木材内部。(3)负载试样平均静态及动态负氧离子释放量分别为1656个/cm3及5376个/cm3,均达到国际新鲜空气标准,较未负载试样静态释放量平均提高215.42%,动态平均提高76.84%。

冯新哲[2](2021)在《基于单细胞测序探究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和骨化进程中巨噬细胞和干细胞的交互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遗传相关性显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AS没有公认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经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约有0.3%的人口罹患此病,患者群体数量庞大。AS多始发于20至40岁的中青年,起病隐匿,它以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始发症状和主要特征。炎症病变常向上蔓延至中轴骨骼、向下累及外周关节,晚期则可导致脊柱或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性或骨性融合,甚至造成严重的身体畸形和残疾,给病患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虽然在过去二十年里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人们对其炎症和骨化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仍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同时,AS的临床治疗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公认疗效最好的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虽然能够短期缓解部分人群的临床症状,但对于有效阻止病人晚期骨化强直并不理想。AS病变部位一旦累及脊柱及外周关节,病人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因此深入了解这些部位病理环境的微观构成和细胞之间的生物学行为更有助于我们理解AS的发病机制,也为药物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作用靶点。到目前为止,人们对AS炎症和骨化的关系观点不一。AS韧带局部病理微环境中有哪些细胞构成以及他们发挥的功能也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对AS脊柱韧带附着点微环境中各种细胞的亚群构成和交互形式进行分析。并通过体内、体外两种方式深入探讨以巨噬细胞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和具有成骨分化潜能的韧带来源干细胞之间交互的分子机制,探索了AS中炎症和骨化间的关系。二、研究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附着点处韧带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找到与炎症和骨化相关的细胞交互类型并且对关键分子进行表达量的验证。第二部分:探究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韧带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影响韧带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进程和细胞迁移的机制。第三部分:验证VEGFA靶向VEGFR2受体介导异位成骨的体内、体外机制。三、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收集了5例脊柱矫形的AS病人和3例脊柱骨折的健康对照者的相同腰椎节段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附着点组织,制作单细胞悬液,基于BD Rhapsody技术在全程质控下对收集的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2)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处理了单细胞转录组学结果,着重探究脊柱韧带附着点部位病理性微环境中的细胞亚群构成,并重点分析了与AS炎症和骨化表型相关的细胞之间的交互关系及靶信号分子,并对靶分子在疾病组和对照组目的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3)采集AS和正常人的血清、单核细胞和腰椎骨折病人的腰椎韧带组织,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对靶分子VEGFA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第二部分:(1)选取AS和腰椎骨折病人腰椎附着点处韧带组织切片,用免疫荧光(IF)的方法对巨噬细胞及VEGFA进行标记,并对他们的表达量和相关性进行分析。(2)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M2方向的诱导,选取CD14、CD206作为标记基因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选取CD73、CD90、CD105、CD14、CD34和CD45作为标记基因,对提取的韧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流式鉴定。(3)设计不同浓度TNF-α(0、5、20ng/ml)对AS的M2巨噬细胞进行干预,通过RT-q PCR和ELISA检测VEGFA的表达量。(4)对AS和对照组腰椎韧带干细胞同时行成骨诱导分化,分别在诱导分化7天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定量,21天行茜素红染色和钙结节定量,对比其成骨分化能力。(5)选取上述实验中的最佳浓度TNF-α(20ng/ml)刺激后的M2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并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只成骨诱导)、TNF-α刺激组和TNF-α刺激+VEGF抑制剂组,对成骨分化培养过程中的AS韧带干细胞进行干预,培养7天后进行ALP染色及活性检测;RT-q PCR检测ALP、Runx2、COL1A1三种成骨指标表达量以反映三组细胞成骨分化情况。(6)设计不同浓度下VEGFA的刺激实验对成骨分化诱导过程中的AS韧带干细胞进行干预,在3天、7天进行ALP染色和活性定量;9天、14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和钙结节定量;并使用RT-q PCR的方法检测成骨相关指标表达量,检验其促成骨的能力。(7)利用单细胞测序结果,通过GO分析对AS韧带干细胞中VEGFA受体相关富集基因进行分析,对得到的GO功能和关联基因网络进行Clue GO可视化,并深入挖掘VEGFA对AS韧带干细胞刺激后激活的胞内信号分子和相关通路。(8)VEGFA调控AS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的探究:荧光共定位标记AS韧带切片的VEGFA和其功能性靶受体(VEGFR1、R2、R3),对它们的共定位进行检测;选取3例AS组和3例对照组韧带干细胞在VEGFA刺激下同时进行成骨诱导,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个受体激活的程度;设计不同时间梯度下VEGFA对成骨分化进程中AS韧带干细胞的刺激实验,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激活通路的组学分析结果;通过目标通路和目标受体的抑制试验,并结合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钙结节定量的成骨能力检测,对上述VEGFA介导成骨的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验证。(9)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DMSO溶剂)、单纯VEGFA刺激、单纯Ki8751(靶受体VEGFR2抑制剂)干预和Ki8751干预后VEGFA刺激组,通过迁移小室检测VEGFA对AS韧带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1)选取并构建VEGFA稳定干扰的U937细胞系,设计不同分组,通过与AS腰椎韧带干细胞共培养的方式验证巨噬细胞通过VEGFA介导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交互关系。(2)构建由人软骨蛋白聚糖诱导的AS小鼠模型(PGIA),分离脊柱及周围组织并制作组织切片,应用小动物X线、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对脊柱进行摄片和病理染色,检验模型构建的成功与否。(3)通过IHC染色、ELISA检测AS小鼠模型和正常对照组脊柱关节盘及其周围组织和血清中VEGFA的表达。(4)对AS小鼠模型行Ki8751(VEGFR2抑制剂)干预实验:实验共分3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抑制剂溶剂注射)、早期抑制剂干预组(实验进程0周开始干预)、中期抑制剂干预组(实验进程10周开始干预)。探究抑制AS小鼠动物模型VEGF受体信号对脊柱异位骨化和破坏的影响,以及对比不同干预时程的疗效。(5)选取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作为成骨细胞标记分子,选取CD44、CD90为干细胞标记分子。分别通过IHC和IF对AS模型脊柱组织切片成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病理学染色,比较上述注射了Ki8751的干预组和未干预组间关节盘周围两种细胞的数量变化,检验VEGFR2信号轴在小鼠脊柱部位干细胞迁移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四、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及分析,结果在AS和对照组(腰椎骨折病人)腰椎韧带附着点共鉴定出26个细胞亚群,并且M2型巨噬细胞亚群和干细胞亚群之间存在强相关联,并在AS中均特征性高分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在AS中M2型巨噬细胞(10亚群)可能通过过表达VEGFA进一步促进干细胞亚群(0亚群)的成骨分化。(2)对各样本VEGFA表达量的检测显示,其在AS患者的血清、单核细胞和腰椎韧带组织内均高表达。第二部分:(1)AS和对照组腰椎韧带巨噬细胞和VEGFA荧光标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腰椎韧带处巨噬细胞数量和VEGF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增加,且二者成正相关。(2)流式鉴定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和韧带干细胞均符合要求。(3)TNF-α的刺激实验表明,其可以促进AS患者M2型巨噬细胞分泌VEGFA,且分泌量随刺激浓度增加而增加。(4)韧带干细胞成骨诱导实验表明,AS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较对照组增强。(5)AS患者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及VEGFA的刺激实验表明,VEGFA能够促进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6)通过GO分析对AS韧带干细胞中VEGFA受体相关富集基因进行分析发现,PI3K/Akt的激活可能参与AS腰椎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7)综合VEGFA在AS腰椎韧带干细胞上的配体受体荧光共定位、刺激实验、VEGFA受体磷酸化检测以及信号通路检测,我们发现在AS腰椎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进程中,VEGFA能够激活其表面VEGFR2受体磷酸化和PI3K/Akt信号通路。(8)上述通路抑制试验和受体抑制试验表明VEGFA介导的AS腰椎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能够被抑制剂降低,提示其可能通过此二者介导成骨表型。(9)细胞迁移实验证实VEGFA可以促进AS腰椎韧带干细胞迁移,并且抑制VEGFR2可以阻止其迁移。第三部分:(1)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干扰后的U937细胞系VEGFA表达,相比未干扰组U937细胞系中VEGFA表达量显着降低,提示VEGFA稳定干扰的U937细胞系构建成功;共培养实验表明以TNF-α为代表的炎症微环境刺激下,AS巨噬细胞能够以M2的形式分泌VEGFA刺激腰椎韧带干细胞成骨分化。对VEGFA进行干扰后,巨噬细胞的促成骨能力下降。(2)小动物X线、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显示:AS小鼠脊柱椎体间隙变窄、骨赘形成、椎间盘软骨丢失、椎体融合,整体呈现“竹节样改变”,提示模型构建成功。(3)检测显示,VEGFA在AS小鼠脊柱关节盘及其周围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4)通过设计疾病早、中期两种VEGFR2抑制剂(Ki8751)干预方式对AS模型鼠进行干预。结果表明,相比模型组,干预组能够降低AS小鼠脊柱关节炎性强直评分,且早期干预效果更佳。(5)对比有无抑制剂干预,干细胞荧光双标和成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阻断AS小鼠模型VEGFA/VEGFR2信号轴可以抑制其脊柱周围组织干细胞迁移和成骨分化。五、结论本课题通过三个部分的实验展示了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韧带附着点部位病理性微环境的细胞构成,并着重探讨了腰椎韧带附着点处巨噬细胞和韧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交互关系。揭示了在AS炎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大量表达VEGFA蛋白,通过旁分泌靶向周围韧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VEGFR2受体,并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介导其迁移和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VEGFA及其受体有望成为AS病理性异位骨形成的潜在治疗靶标,为临床上抗骨化的靶向药物的开发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何妍佳[3](2020)在《海泡石复合材料改性隔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硫电池因其优异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高能量密度(2600 Wh/kg)和低成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锂硫电池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商业化应用。隔膜作为锂硫电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但它对其充放电反应过程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常使用的隔膜均为商业化的Celgard聚烯烃膜,聚烯烃膜的孔径比较大,热稳定性相对而言比较差,影响了锂硫电池的寿命。海泡石因其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基于海泡石的复合材料,针对锂硫电池的隔膜开展实验研究,采用水热法和静电纺丝,从隔膜的孔径、对多硫化物的作用以及热稳定性等方面,分别探究了复合材料改性隔膜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HKUST-1作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孔径具有可调节性,能够很好地阻挡多硫化物的穿梭。本章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HKUST-1和海泡石的复合材料(H-Sep),并将其用于对隔膜进行涂覆改性。该改性隔膜组装的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42 mAh/g,优于Celgard商业隔膜。但是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急剧衰减,主要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H-Sep的结构稳定性并不理想,且合成的HKUST-1多孔框架过大导致孔隙过大,未有效地阻碍多硫化物的穿梭。(2)选用聚丙烯腈(PAN)作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碳化的方法制备了海泡石/碳纤维复合材料(C-Sep);将其用于隔膜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海泡石/碳纤维改性隔膜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其组装的电池,在1 C的电流密度循环300次,仍然保持了416 mAh/g的可逆比容量,获得了比Celgard商业隔膜更优的电化学性能。(3)基于第四章节中聚丙烯腈(PAN)和海泡石质量的优化配比,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辊压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海泡石(E-PAN/Sep)复合纤维膜,并将E-PAN/Sep复合纤维膜组装成电池,在0.2 C电流密度下,首次的放电比容量为1227 mAh/g,优于Celgard隔膜。但是,随着充放电反应的进行,E-PAN/Sep纤维膜出现了过充的现象,导致电池性能失效。通过拆解电池,发现电池内部的E-PAN/Sep复合纤维膜出现了撕裂破损的现象。

雷天宇[4](2020)在《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资源与日俱减,因而开发新一代的能源成为当代的必然要求。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储能设备已经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与研究。但是,现行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依然受到制造成本高,容量小,能量密度低等缺陷的制约而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与此同时,锂硫电池的出现弥补了现行锂离子电池的不足,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更大的应用潜力。但是锂硫电池本身同时存在一定缺陷,硫单质材料本身的电子绝缘和离子绝缘的特性,充放电过程中间产物反复发生的穿梭效应与硫单质在充放电前后发生体积膨胀效应等,均对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结构产生了较大的破坏,造成了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损失严重,循环性能差的现状。针对锂硫电池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制备形貌可控的分级多孔碳材料基体,控制硫材料的形貌与尺寸以及探究复合方式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的设计思路,以此优化改性锂硫电池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以梧桐落叶作为碳前躯体,在磷酸的活化作用下,通过更为简易的实验步骤成功制备了形貌可控的分级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在不同的磷酸与碳前躯体配比下,制备了一系列分级多孔碳材料,且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与孔容。将磷酸与碳前驱体的质量比为3:1和6:1制备得到多孔碳用作材料基体,多孔碳材料与升华硫进行热复合并完成电极组装后,对两组复合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两种复合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中,6:1比例下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在大电流下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同时,测试电流调回至小电流时也具有更高的容量保持率。两种比例下的复合电极材料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050 mAh/g与1270 mAh/g,在300次循环后,分别具有71%与78%的容量保持率,电极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2)通过对商业化的升华硫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发现,直接购得的硫单质材料具有不规则的块状形貌,此外,材料尺寸过大,材料长度约为30-60μm,远远大于复合的碳材料基体的尺寸。同时,硫单质材料自身过大的材料尺寸在碳硫热复合过程中,使复合效果不充分,硫单质在碳材料基体中的分布不均匀,降低了整体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为解决现存的问题,通过Na2S2O3·5H2O与H2SO4的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与形貌的硫材料,1μm球型硫材料,100 nm球型硫材料,300 nm花型硫材料。100 nm球型硫具备更小的纳米尺寸,可以有效提升碳材料与硫材料的复合效果,300 nm的花型硫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可以与碳材料更加充分接触,提升电极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因此在制备的硫材料中,选择100 nm球型硫材料与300 nm花型硫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复合与电化学性能研究。在与多孔碳材料复合并完成电极组装后,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0.1C倍率下,100 nm球型硫材料与300 nm花型硫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360与1450 mAh/g,表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在0.1 C倍率下,100次循环后,分别具有81%与83%的容量保持率,复合电极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3)将硫单质材料与其他导电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复合,以此改善整体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提升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碳硫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在锂硫电池的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孔碳材料,自身具有碳材料普遍拥有的良好的导电性,除此之外,还具备丰富的孔道结构、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大的孔容等特性。材料中的微孔和介孔可以在锂硫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发挥固硫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为锂离子的传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有效的促进了锂离子的传输速率。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碳硫的复合方式选取上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对于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资料较少,因此我们利用相同的碳材料与硫材料基体,通过不同复合方式得到的电极复合材料,以此对复合方式可能在电极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做了相关的探索研究。以制备的PC-61作为硫单质材料的复合基体,以商业化的升华硫作为硫源,通过对比几种常见的材料复合方法,碳硫热复合法、水热复合法、四氯化碳溶剂热复合法,研究了不同的复合方式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谢建新[5](2020)在《静电纺丝法制备PI/MOF-808混合基质膜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酰亚胺(PI)是一种热稳定性突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制备出连续的纳米级纤维,操作工艺方便,制备原料十分多样[2]。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I纤维薄膜(微观结构为纳米级纤维,宏观结构为薄膜)可以极大的提高PI薄膜的比表面积及吸液率,但由于纤维之间散搭在一起,所以力学性能极大降低,应用受到限制,如何提升其力学性能是目前遇到的难题。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目前十分热门的多孔材料[3],相较于传统多孔材料,它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率更高,在气体分离[4]、催化和提纯等方面有独特应用,并且由于其兼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特性,常作为添加剂制备复合材料。通过引入MOFs,改善纤维松散的连接状态,提升PI纤维薄膜的综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I纳米纤维薄膜(微观结构为纤维,宏观结构为薄膜)。探究溶剂、固含量和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纤维形貌的调控。(2)在静电纺丝工艺下,探究PI前驱体聚酰胺酸(PAA)溶液对PI纤维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直接影响PAA分子量的大小,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由于分子量大小不同,受到电场力拉伸作用也不同,进而PI纤维薄膜的有序度、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也随之变化。(3)以不同溶剂尺度的酰胺类溶剂与甲酸混合溶液为溶剂模板,利用溶剂热法制备MOF-808,对MOF-808的孔径大小实现了调控。结果表明,溶剂尺度越小,MOF-808孔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N2吸附性能越强。在甲酰胺/甲酸混合溶液作为溶剂模板时,MOF-808孔径最小,为1.19 nm,比表面积最大,达到1625 m2·g-1。(4)通过原位聚合法将MOF-808引入PAA中,改变添加量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I/MOF-808混合基质膜,成功使纤维之间出现交联点,薄膜的有序度和结晶度增加,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提升,薄膜的孔隙率和吸液率下降。当晶体添加量为0.5%时,混合基质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宁峰[6](2020)在《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文中提出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是利用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绿色新型吸水材料,其具有优良的吸水和保水性能。目前,高吸水树脂广泛用于个人卫生用品,并且在医疗、环保、建筑及智能元件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利用天然竹屑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为纤维素来源,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两种高吸水树脂,并对其吸水保水性能、可降解性能及染料吸附性能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H2O2/H2SO4体系对天然竹屑进行预处理,得到改性竹屑(MBS);采用改性竹屑、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主要原料,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添加聚乙烯醇(PVA)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MBS-co-p(AA-AMPS)/PVA半互穿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原料配比及聚合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优反应条件:m(MBS):m(AA):m(AMPS):m(PVA):m(KPS):m(MBA)=1.5:6:3:0.1:0.033:0.012,AA中和度为65%,聚合温度为7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高吸水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1875.3 g·g-1,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7.1 g.g-1。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仪对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2O2/H2SO4预处理体系成功将天然竹屑刻蚀,得到利于接枝反应进行的改性竹屑;MBS-co-p(AA-AMPS)/PVA半互穿高吸水树脂成功合成,并且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多孔非晶态结构。考察了树脂的pH敏感性、离心保水率、可降解性以及循环使用性,并采用动力学模型对树脂在去离子水中溶胀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在pH=6时吸水性能最强,强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吸水性能明显下降;吸水后的树脂在离心转速10000 r·min-1下脱水30 min,保水率仍为97.5%;土壤掩埋45d后,树脂的降解率为28.0%,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的降解率仅与土壤环境有关;循环使用5次后,树脂的吸水率仍为初次吸水率的83.6%;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采用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利用单宁酸作为改性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聚合温度为75℃、HEC用量为0.5 g、TA用量为0.3 g、AA用量为10.0 g、AM用量为2.0 g、AA中和度为65%、KPS用量为0.04 g、MBA用量为0.008 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1180.6 g·g-1。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仪对树脂进行表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宁酸成功固定于树脂中,并且与聚合链中的羧基和胺基形成氢键;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添加单宁酸能够增加树脂的孔结构,当单宁酸添加量为0.3 g时,树脂具有均匀的孔结构;热重分析仪分析表明添加单宁酸能够增强高吸水树脂的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树脂的高温保水率、盐敏感性、土壤蒸发率以及循环使用性,并采用动力学模型对树脂在生理盐水中溶胀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高温保水率,80℃下脱水6h保水率仍为28.6%;该树脂具有一定的盐敏感性,在不同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表现为:Na+>Ca2+>Fe3+,并且随着盐溶液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该树脂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率,土壤中树脂添加量为1%时,在自然条件下放置100h后蒸发率仅为71.3%;该树脂具有优良的循环使用性能,循环使用5次后吸水率仍为初次吸水率的85.9%;生理盐水在树脂中的扩散行为符合Fickian扩散,树脂在生理盐水中的溶胀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3.利用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对亚甲基蓝(MB)进行吸附,筛选得到最佳单宁酸添加量为0.3g,其较优吸附条件:吸附温度为25℃、固液比为0.2 g·L-1、MB初始浓度为800 mg.L-1、pH为8、接触时间为120 min,此条件下,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3567.5 mg.g-1。研究了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与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以及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反应是自发的、放热的、熵减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层吸附,并且粒子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说明粒子内扩散并不是吸附速率的唯一控制步骤。同时,考察了离子强度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增加,树脂吸附性能减弱;树脂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循环吸附5次后,吸附量仍为初次吸附量的90.4%。最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吸附原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主要是通过树脂中羟基和羧基与亚甲基蓝的离子交换反应进行的。

李海娟[7](2020)在《锂离子电池耐高温PAN基复合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储存系统,经常处于外力、电化学反应和热传导等复杂工况下,易引发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导致热失控甚至爆炸等安全问题。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起到隔绝正负极以避免发生短路的作用,同时允许Li+在电极之间传输。PP和PE等聚烯烃微孔材料是典型隔膜候选对象,其凭借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锂离子电池中,但此类隔膜因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差的耐热性使其在动力电池中广泛应用严重受限。基于隔膜的热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问题,本论文以耐高温PAN为隔膜基底,通过静电纺丝和浸涂工艺对PAN进行了掺杂和涂覆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机械辊压制备PAN/cellulose复合隔膜。以PAN材料为基底,掺杂耐高温的纤维素以增加隔膜的热稳定性,同时纤维素的添加也可削弱PAN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隔膜的离子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含量为10 wt%的PAN/cellulose复合隔膜的综合性能最优,耐热温度高达210?C,而此温度下商业PP隔膜已完全熔化。与商业PP隔膜相比,PAN/cellulose(10%)复合隔膜/电解液体系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氧化极限(5 V)和室温离子电导率(1.99 m S cm-1)。在0.5 C倍率下,PAN/cellulose(10%)复合隔膜组装的Li Fe PO4电池具有优异的放电比容量(160 m Ah g-1)和倍率性能。(2)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浸涂工艺制备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此隔膜中以PAN/cellulose复合纤维膜作为耐高温支撑骨架,再对纤维膜进行PEO浸涂。高柔性的EO链段可有效提高Li+的传输能力,从而提高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浸涂PEO后,复合隔膜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210?C下热处理30 min后仅发生2.22%的热收缩。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电解液体系的室温离子电导率(2.21 m S cm-1)是商业PP隔膜(0.144 m S cm-1)的15倍。在0.5 C倍率下,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组装的Li Fe PO4电池具有164 m Ah g-1的高放电比容量,达到Li Fe PO4理论比容量的96.5%,在3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3 m Ah g-1,高于商业PP隔膜在0.5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

王林林[8](2020)在《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作为锂电池隔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也相当成熟,同时关于聚合物电解质和隔膜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市场上使用最多的聚烯烃隔膜,由于其电解液吸收少,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出现了很多方法如聚合物接枝改性、无机离子添加等来改善聚烯烃膜的性能;或者采用无纺布隔膜来提高隔膜的孔隙率;或者采用新型复合隔膜如无机-聚合物复合膜,聚合物-聚合物复合膜来替代聚烯烃隔膜。为了寻找耐热性较好、机械强度高、电化学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较好的隔膜来替代现存的聚烯烃隔膜。探究的本课题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PI作为基础材料,GO作为增强材料制备出一种GO/PI隔膜,组装电池测试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第二部分是制备一种PVDF/PI/PVDF三层复合纳米纤维膜,在隔膜表面原位生长ZIF-67颗粒,将复合隔膜组装电池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1)首先考察不同浓度PAA、GO/PAA纺丝液的粘度和电导率,经过预实验确定出最佳的纺丝条件,制备出形貌最好的隔膜。研究结果显示:当PAA溶液浓度为23%时,GO占PAA质量分数为0.2%时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形貌最好。将GO/PAA纤维膜热亚胺化处理后得到GO/PI纤维膜。TG分析显示PI和GO/PI的热分解温度都高于500℃,两者在200℃下加热1h后形貌保持不变。对GO/PI和PI热分析显示两者热分解温度都高于500℃,同时隔膜在200℃下加热1h后形貌保持原状,经计算GO/PI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为2.04041mS/cm,GO/PI膜氧化分解电压达到4.9V,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54.4 mAh/g,在2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120.3 m Ah/g,在0.2C倍率下循环100圈以后,电池仍然保持在初始容量的94.9%,综上所述GO/PI隔膜可以作为锂电池。(2)其次采用上述PI作为芯层,PVDF作为表层,三层复合膜PVDF/PI/PVDF经过热压后纤维之间形成轻微粘连,然后在PVDF纤维上原位生长出ZIF-67颗粒,得到ZIF-67/PVDF/PI复合隔膜。当ZIF-67的质量分数达到PVDF的90%时,复合膜在200℃高温下可以保持原来形貌,机械强度达到了12.4Mpa,电解液吸收率为370%,氧化分解电压达到了5.3V,离子电导率为1.6mS/cm,在0.1C时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99.2mAh/g,5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123.7mAh/g,同时在0.5C倍率下充放电100次后保持初始容量的72.74%。综合考虑ZIF-67/PVDF/PI隔膜更适合于高性能电池使用。

张克含[9](2020)在《纤维素和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市场上的高吸水材料经常被报道缺乏完全的生物降解性,并且价格昂贵。而基于单纯纤维素类吸水材料具有较低的液体吸收能力,如何在保证高吸水性能的同时满足成本和生物降解性的要求,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多糖/纤维素的聚合物由于其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生物降解性和较低的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共混是提高聚合物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便的方法。并且壳聚糖和纤维素是来源于世界上最丰富的两种生物质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发展等理念。本论文以纤维素(MCC)/壳聚糖(CS)为基础,首先用高碘酸钠(Na IO4)和氯乙酸(C2H3Cl O2)对其进行分别改性得二醛纤维素(DAMCC)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然后分别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GDE)进行反应,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吸水材料。考查了反应因素(DAMCC用量、CMCS用量、SDS、NGDE用量、反应温度、PH值)对吸水材料各性能的影响;对其吸水性能、保水性能、再膨胀性能、可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失重分析法(TGA)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1)首先探讨了吸水材料的最佳配比,当DAMCC和CMCS含量为1wt%,比值为1: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小时,得到的吸水材料吸去离子水效果最佳,能够吸收42g/g,在盐水中也能够达到15g/g,具有良好的再膨胀性能和可降解性能,120d左右能达到80%的降解率。从吸水材料的SEM图可以看出,在吸水材料能看到明显的孔洞,但孔的大小和孔径限制了吸水性能。FTIR表明,高碘酸钠成功的将MCC氧化成DAMCC,并进一步证实了醛基与氨基发生了席夫碱反应。TGA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BET表明样品中形成了大孔结构,孔径范围0~170nm。(2)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水材料的吸水性能,对体系添加SDS以增强内部孔隙结构,探讨了搅拌转速对体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SDS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吸水材料各种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DAMCC含量为3wt%,CMCS含量为2wt%,SDS含量为4wt%,其吸水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够吸收去离子水105g/g,在盐水中能够达到54g/g。SEM表征了吸水材料的微观形貌,可以看出,吸水材料具有高度多孔结构,孔径在350-600μm和开放孔几何形状的范围内,由片状壁和超薄结构隔开。FTIR表明,醛基与氨基发生了席夫碱反应,同时也证实了SDS参与了反应。XRD表明,在泡沫凝胶中,由于SDS的加入和席夫碱反应的共同作用,完全破坏了MCC的晶体结构,并且导致了CMCS结晶度降低。BET表明SDS的添加增加了孔的数量,其孔直径进一步增大。(3)最后,通过向体系中进一步添加NGDE,合成了新型DAMCC/CMCS/SDS/NGDE泡沫吸水材料。探讨了NGDE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组成与性能,当DAMCC含量为3wt%、CMCS含量为2wt%、SDS含量为4wt%、NGDE含量为4wt%时,泡沫体系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其吸水效果最高,能够吸收120g/g去离子水,在盐水中能够达到62g/g。吸水材料经过192h后能够保持50%的水,在盐水中也能保持30%。并且经过一次吸水后,吸水能力下降大约5%,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吸水率,在第三个循环之后,类似的再膨胀行为没有进一步下降。吸水材料的SEM图可以看出,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孔径增大,这充分证实了NGDE的增加,增强了吸水能力,这为吸水材料的再膨胀性能以及保水性能奠定了基础。FTIR证实醛基与氨基反应的同时,NGDE上的环氧基团能够参与反应。BET表明了环氧基团和壳聚糖之间的聚合反应形成了大孔结构,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吸水材料对水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大孔结构。综上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能够在高吸水性的同时,满足对成本低、降解性能好的需求。本论文为高吸水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规律性理论基础和实际性应用依据。

罗天成[10](2020)在《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将享受到8K超高清视频,百兆下载速度,无人驾驶汽车等高质量服务,这也必将带来一波硬件的更新换代,智能化、小型化、高性能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然而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微电子技术继续进步的拦路虎,过去的散热方式已经难以迎合当今电子产品的需求。平板热管具有扁平的外形,超高的导热能力,良好均温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产品散热领域,如何进一步强化其综合传热性能将是散热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也将围绕如何通过热管内壁的微结构设计对平板热管进行性能优化而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基于ANSYS FLUENT商业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自定义函数,对微表面平板热管蒸发腔内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亲水表面应用于蒸发端能够起到加速气泡脱离和加速工质回流补充的作用。气相均温性能强于液相,所以在设计平板热管时需要合理选择充液率以免降低平板热管的启动速度。随着热管的启动,液相中对流强度越来越高,整个蒸发腔内温度趋于均匀。所模拟的热管在50W的加热功率作用下启动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602秒,热阻为0.04K/W。2.本文采用十二烃基硬脂酸的醇类溶液浸泡法对铜表面进行超疏水处理,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对铜表面进行超亲水处理,所得超疏水表面与超亲水表面接触角分别达到153°与9°,结合微槽道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两级微结构表面的平板热管,进行对比实验后得出,这种两级微结构表面能够提高平板热管的导热能力,均温性以及传热极限,实验中其传热极限能够达到80W,总体热阻为0.45K/W。3.为了进一步强化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本文对平板热管冷凝段与翅片结合并对三种具有不同翅片阵列的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散热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对于方形直翅片,越高的翅片覆盖率往往能带来越高的传热性能。翅片阵列的排布方式会对气流产生导向作用,中心对称的排布方式能够提高散热系统均温性。具有鱼骨型翅片阵列的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整体热阻最低,在3m/s的散热风速作用下等效热阻最低为0.0056K/W。

二、微孔吸液型保鲜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孔吸液型保鲜膜(论文提纲范文)

(1)六环石/杨木改性材释放负氧离子性能及增强处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负氧离子的产生与应用
        1.1.1 负氧离子的产生
        1.1.2 负氧离子的功能及应用
        1.1.3 负氧离子发生材料
    1.2 六环石的特性与应用
        1.2.1 六环石特性
        1.2.2 六环石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 负氧离子保健材的研究现状
        1.3.1 矿石复合改性
        1.3.2 化学试剂化学改性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六环石粉体分散最优工艺探究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与表征
        2.2.1 化学分散处理制备六环石分散液
        2.2.2 物理分散处理制备六环石分散液
        2.2.3 化学分散与物理分散复合工艺处理制备六环石分散液
        2.2.4 粒径测试
        2.2.5 SEM表征
        2.2.6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2.2.7 FT-IR表征
        2.2.8 XRD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散剂种类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2.3.2 分散工艺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2.3.3 分散剂浓度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2.3.4 SEM分析
        2.3.5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2.3.6 FT-IR分析
        2.3.7 XRD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六环石/杨木改性材的制备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与测试表征
        3.2.1 试样干燥
        3.2.2 浸渍材制备
        3.2.3 物理性能检测
        3.2.4 SEM表征
        3.2.5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3.2.6 FT-IR表征
        3.2.7 XRD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增重率及吸液率
        3.3.2 密度
        3.3.3 失重率
        3.3.4 吸水性
        3.3.5 尺寸稳定性
        3.3.6 SEM分析
        3.3.7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3.3.8 FT-IR分析
        3.3.9 XRD分析
    3.4 负氧离子释放机制探究
    3.5 本章小结
4 二氧化钛增强六环石/杨木改性材的制备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1 试验试剂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与测试表征
        4.2.1 试样干燥
        4.2.2 二氧化钛负载材的制备
        4.2.3 物理性能检测
        4.2.4 SEM表征
        4.2.5 EDX表征
        4.2.6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4.2.7 FT-IR表征
        4.2.8 XRD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失重率
        4.3.2 吸水性
        4.3.3 尺寸稳定性
        4.3.4 SEM分析
        4.3.5 EDX分析
        4.3.6 负氧离子释放量监测
        4.3.7 FT-IR分析
        4.3.8 XRD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单细胞测序探究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和骨化进程中巨噬细胞和干细胞的交互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韧带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和靶分子验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探究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韧带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影响脊柱韧带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进程和细胞迁移的机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VEGFA靶向VEGFR2 受体介导异位成骨的体内体外验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的干细胞研究及其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海泡石复合材料改性隔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锂硫电池概述
        1.2.1 工作原理
        1.2.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
    1.3 锂硫电池隔膜概述
        1.3.1 锂硫电池隔膜性能要求
        1.3.2 锂硫电池隔膜的国内外研究
    1.4 静电纺丝技术
        1.4.1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
        1.4.2 静电纺丝纤维的应用
    1.5 MOF材料的简介
    1.6 海泡石简介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测试
        2.2.4 尺寸稳定性测试
        2.2.5 浸润性测试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3 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正极极片的制备
        2.3.2 电池组装
第三章 海泡石复合HKUST-1改性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H-Sep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H-Sep复合材料改性隔膜的制备
        3.2.3 H-Sep正极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H-Se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3.3.2 H-Sep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分析
        3.3.3 H-Sep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丙烯腈复合海泡石改性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海泡石改性
        4.2.2 海泡石碳纤维的制备
        4.2.3 改性隔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海泡石碳纤维的形貌分析
        4.3.2 海泡石碳纤维的结构分析
        4.3.3 海泡石碳纤维的比表面分析
        4.3.4 海泡石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3.5 海泡石碳纤维的吸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丙烯腈(PAN)复合海泡石一体化隔膜的制备及研究
    5.1 引言
    5.2 海泡石纤维膜的制备
        5.2.1 PAN纺丝隔膜的制备
        5.2.2 E-PAN/Sep复合纤维隔膜的制备
    5.3 结论与分析
        5.3.1 E-PAN/Sep复合纤维膜的形貌分析
        5.3.2 E-PAN/Sep复合纤维膜的耐高温性能分析
        5.3.3 E-PAN/Sep复合纤维膜的浸润性分析
        5.3.4 E-PAN/Sep复合纤维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5.3.5 E-PAN/Sep复合纤维膜的失效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硫电池简介
        1.2.1 硫单质的存在形态
        1.2.2 锂硫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1.2.3 锂硫电池面临的挑战
    1.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3.1 碳硫复合材料
        1.3.2 导电聚合物/硫复合材料
        1.3.3 金属化合物/硫复合材料
        1.3.4 硫化锂正极材料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与表征手段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2.3.4 热重分析仪(TG)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极片制备与电池组装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3.4 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源的形貌可控制备与锂硫电池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硫源的形貌可控制备与合成
    4.3 不同形貌硫源的结构分析
    4.4 硫源的形貌可控制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硫复合工艺对锂硫电池的性能影响
    5.1 引言
    5.2 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5.3 碳硫复合方式对电极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影响
    5.4 复合方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静电纺丝法制备PI/MOF-808混合基质膜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酰亚胺树脂
        1.2.1 聚酰亚胺简介
        1.2.2 聚酰亚胺应用
    1.3 静电纺丝简介
    1.4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
        1.4.1 MOFs材料简介
        1.4.2 MOFs材料研究进展
        1.4.3 MOF-808 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PI纤维薄膜工艺参数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2.2.2 静电纺丝法制备PI薄膜
        2.2.3 检测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固含量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2 电压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3 纺丝距离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4 喷丝速率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3.5 接收辊转速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驱体PAA溶剂对PI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3.2.2 实验过程
        3.2.3 检测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A的特性粘数和分子量
        3.3.2 PI纤维的形貌表征
        3.3.3 FT-IR结构分析
        3.3.4 XRD分析
        3.3.5 热稳定性分析
        3.3.6 力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尺度对MOF-808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4.2.2 实验过程
        4.2.3 性能表征及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分析
        4.3.2 SEM分析
        4.3.3 XRD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I/MOF-808 混合基质膜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5.2.2 实验过程
        5.2.3 检测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结构分析
        5.3.2 SEM分析
        5.3.3 XRD分析
        5.3.4 PLM分析
        5.3.5 热稳定性分析
        5.3.6 力学性能分析
        5.3.7 孔隙率和吸液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吸水树脂概述
    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1.2.1 合成系高吸水树脂
        1.2.2 纤维素系高吸水树脂
        1.2.3 淀粉系高吸水树脂
        1.2.4 其他天然聚合物系高吸水树脂
    1.3 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研究现状
    1.4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1.5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1.5.1 农林业中的应用
        1.5.2 医疗卫生用品中的应用
        1.5.3 环保行业中的应用
        1.5.4 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1.5.5 智能元器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高吸水聚合物的制备
        2.3.1 MBS-co-p(AA-AMPS)/PVA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2.3.2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2.4 高吸水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2.4.1 MBS-co-p(AA-AMPS)/PVA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
        2.4.2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
    2.5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测试
        2.5.1 亚甲基蓝浓度的测定方法
        2.5.2 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测试
        2.5.3 吸附动力学实验
        2.5.4 吸附等温线实验
        2.5.5 离子强度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
        2.5.6 对亚甲基蓝吸附循环性能的测试
    2.6 表征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6.2 扫描电镜分析
        2.6.3 热重分析
        2.6.4 X射线衍射分析
        2.6.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第3章 MBS-co-p(AA-AMPS)/PVA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机理
    3.3 制备条件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3.3.1 MBS用量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3.2 单体质量比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3.3 AA中和度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3.4 聚合温度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3.5 引发剂用量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3.6 交联剂用量对吸液倍率的影响
    3.4 表征分析
        3.4.1 FT-IR分析
        3.4.2 SEM分析
        3.4.3 XRD分析
        3.4.4 TG分析
    3.5 性能测试
        3.5.1 pH敏感性
        3.5.2 离心保水率
        3.5.3 吸水动力学
        3.5.4 降解性测试
        3.5.5 循环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制备条件对吸去离子水倍率的影响
        4.2.1 羟乙基纤维素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2.2 单宁酸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2.3 AA中和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2.4 聚合温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2.5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2.6 交联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4.3 正交试验
    4.4 表征分析
        4.4.1 FT-IR分析
        4.4.2 SEM分析
        4.4.3 TG分析
    4.5 性能分析
        4.5.1 不同温度下保水率的分析
        4.5.2 不同盐溶液对吸液性能的影响分析
        4.5.3 土壤蒸发率的测定
        4.5.4 吸生理盐水动力学分析
        4.5.5 循环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EC-co-p(AA-AM)/TA高吸水树脂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
        5.2.2 单宁酸含量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
        5.2.3 吸附条件对亚甲基蓝吸附容量的影响
        5.2.4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5.2.5 吸附动力学分析
        5.2.6 等温吸附线分析
        5.2.7 吸附热力学分析
        5.2.8 重复使用性分析
        5.2.9 吸附原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锂离子电池耐高温PAN基复合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
        1.2.4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优点与不足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概述
        1.3.1 隔膜的性能要求
        1.3.2 隔膜的种类
    1.4 静电纺丝技术
        1.4.1 静电纺丝的原理
        1.4.2 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设备
    2.2 实验流程
        2.2.1 PAN/cellulose复合隔膜的制备
        2.2.2 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的制备
        2.2.3 正极片的制备
        2.2.4 电池的组装
    2.3 测试与表征
        2.3.1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2.3.2 孔隙率测试
        2.3.3 接触角和吸液率测试
        2.3.4 热稳定性测试
        2.3.5 离子电导率测试
        2.3.6 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2.3.7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PAN/cellulose复合隔膜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AN/cellulose复合隔膜的表征
        3.2.1 表面形貌分析
        3.2.2 XRD和 FTIR分析
        3.2.3 孔隙率分析
        3.2.4 接触角和吸液率分析
        3.2.5 热稳定性分析
        3.2.6 离子电导率分析
        3.2.7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3.2.8 电池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PAN/PEO复合隔膜的表征
        4.2.1 表面形貌分析
        4.2.2 离子电导率分析
    4.3 PAN/cellulose/PEO复合隔膜的表征
        4.3.1 表面形貌分析
        4.3.2 XRD分析
        4.3.3 孔隙率分析
        4.3.4 接触角和吸液率分析
        4.3.5 热稳定性分析
        4.3.6 离子电导率分析
        4.3.7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4.3.8 电池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硕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

(8)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作为锂电池隔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电池分类
        1.2.1 一次电池
        1.2.2 二次电池
    1.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3.1 锂离子正极材料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3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4 锂离子电池隔膜
        1.4.1 影响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因素
        1.4.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分类
        1.4.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提出的目标及意义
2.实验试剂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结构表征方法简介
        2.3.1 分子结构测试
        2.3.2 物理结构测试
        2.3.3 电解液接触角、孔隙率和吸液率测试
        2.3.4 隔膜透气性测试
        2.3.5 拉力试验机
        2.3.6 热重分析
        2.3.7 电化学性能
3.GO/PI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GO/P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3 GO/PI纤维膜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3.4 纤维膜的物理性质测试
        3.4.1 PAA、PI、GO/PAA、GO/PI的纤维形貌
        3.4.2 热性能分析
        3.4.3 隔膜孔隙率和电解液吸收率
        3.4.4 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3.5 隔膜的电化学性能探究
        3.5.1 隔膜的线性循环伏安曲线图
        3.5.2 交流阻抗测试
        3.5.3 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3.5.4 隔膜的倍率性能
        3.5.5 循环性能
    3.6 本章小结
4.ZIF-67/PVDF/P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作为锂电池隔膜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4.2.1 PVDF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4.2.2 PVDF/PI/PVDF复合隔膜的热压处理
        4.2.3 ZIF-67-PVDF/PI/PVDF隔膜的制备
        4.2.4 电极片的制备
        4.2.5 电池的组装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IF-67/PVDF/PI制备过程中纤维的电镜图
        4.3.2 ZIF-67的XRD和 EDS元素分析
        4.3.3 隔膜不同条件热轧后纤维形貌
        4.3.4 PI、PVDF/PI/PVDF热压前后、生长有不同含量的ZIF-67 颗粒的ZIF-67/PVDF/PI复合
        4.3.5 ZIF-67/PVDF/PI制备过程中纤维的电镜图
        4.3.6 PVDF/PI热压前后和ZIF-67/PVDF/PI隔膜的BET测试
        4.3.7 隔膜的热学
        4.3.8 隔膜的力
        4.3.9 隔膜的孔隙率、接触角、电解液吸收率
    4.4 隔膜电化学性能测试
        4.4.1 隔膜的交流阻抗,电化学稳定窗口
        4.4.2 隔膜离子电导率
        4.4.3 隔膜的循环伏安曲线
        4.4.4 隔膜组装电池后的倍率性能
        4.4.5 隔膜组装电池后的循环性能
        4.4.6 电池循环100圈后隔膜的形貌
    4.5 总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纤维素和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1.2.2 纤维素基吸水材料的简介
        1.2.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1.2.4 壳聚糖基吸水材料的简介
        1.2.5 纤维素/壳聚糖吸水材料的发展
    1.3 纤维素/壳聚糖吸水材料的应用
        1.3.1 医疗方面的应用
        1.3.2 农业园艺的应用
        1.3.3 食品方面的应用
        1.3.4 其他方面的应用
    1.4 纤维素/壳聚糖吸水材料的工艺路线
        1.4.1 化学交联
        1.4.2 物理交联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原料与性能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化学试剂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样品性能测试方法
        2.3.1 对纤维素改性过程的醛基含量的测定
        2.3.2 吸水材料吸水保水性能的测定
        2.3.3 保水能力的测定
    2.4 共混吸水材料再膨胀性能的测定
    2.5 共混吸水材料降解性能的测定
    2.6 泡沫稳定性分析
    2.7 共混吸水材料的表征分析
        2.7.1 扫描电镜(SEM)表征
        2.7.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7.3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7.4 热失重(TGA)表征
        2.7.5 比表面积(BET)表征
第3章 纤维素/壳聚糖吸水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制备原理
        3.1.2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制备步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醛基含量的测定
        3.2.2 纤维素/壳聚糖交联凝胶的组成与性能
        3.2.3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3.2.4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溶胀行为
        3.2.5 共混吸水材料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3.2.6 酸碱度对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3.2.7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保水能力
        3.2.8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再膨胀性能
        3.2.9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降解性能
    3.3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表征分析
        3.3.1 扫描电镜(SEM)表征
        3.3.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3.3.3 热失重(TGA)表征
        3.3.4 比表面积(BET)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4.1 实验部分
        4.1.1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原理
        4.1.2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步骤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共混泡沫凝胶的组成与性能
        4.2.2 SDS浓度对吸水倍数的影响
        4.2.3 泡沫稳定性分析
        4.2.4 搅拌转速对共混泡沫吸水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4.2.5 共混泡沫吸水材料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4.2.6 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保水性能
        4.2.7 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再膨胀性能
        4.2.8 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降解性能
    4.3 纤维素/壳聚糖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4.3.1 扫描电镜(SEM)表征
        4.3.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4.3.3 X-射线衍射(XRD)表征
        4.3.4 比表面积(BET)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GDE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与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NGDE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原理
        5.1.2 NGDE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制备步骤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GDE共混泡沫凝胶的组成与性能
        5.2.2 泡沫稳定性分析
        5.2.3 NGDE浓度对共混泡沫吸水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5.2.4 吸水材料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5.2.5 吸水材料的再膨胀性能
        5.2.6 吸水材料的保水性能
        5.2.7 NGDE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降解性能
        5.2.8 酸碱度对共混泡沫吸水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
    5.3 NGDE共混泡沫吸水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5.3.1 扫描电镜(SEM)表征
        5.3.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5.3.3 比表面积(BET)表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10)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槽道型平板热管实验研究现状
        1.2.2 .槽道型平板热管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过程理论解析与数值仿真
    2.1 .计算机流体力学及流体仿真软件介绍
    2.2 .控制方程及关键物理模型
        2.2.1 .流动与传热的基本控制方程
        2.2.2 .多相流模型
        2.2.3 .CSF模型
        2.2.4 .Lee Model
        2.2.5 .自定义相变模型
    2.3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蒸汽腔内传热过程数值仿真
        2.3.1 .问题简化
        2.3.2 .几何模型与网格
        2.3.3 .定解条件与求解方法
    2.4 .结果分析
        2.4.1 .流场分析
        2.4.2 .温度特性分析
        2.4.3 .相变过程分析
        2.4.4 .启动过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3.1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设计
    3.2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制备
        3.2.1 .铜板前处理
        3.2.2 .热管制作
    3.3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性能测试平台搭建
        3.3.1 .加热系统
        3.3.2 .冷却系统
        3.3.3 .数据采集系统
        3.3.4 .实验方法
    3.4 .热管性能评价参数获取与误差分析
        3.4.1 .热管性能评价参数获取
        3.4.2 .实验误差分析
    3.5 .实验结果分析
        3.5.1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性能
    3.6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过程仿真与结构优化
    4.1 .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散结构优化
    4.2 .不同散热风速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热源功率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4.4 .均温性能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技成果
致谢

四、微孔吸液型保鲜膜(论文参考文献)

  • [1]六环石/杨木改性材释放负氧离子性能及增强处理探究[D]. 米海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单细胞测序探究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和骨化进程中巨噬细胞和干细胞的交互关系[D]. 冯新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海泡石复合材料改性隔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何妍佳. 湘潭大学, 2020
  • [4]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 雷天宇. 济南大学, 2020(01)
  • [5]静电纺丝法制备PI/MOF-808混合基质膜及其性能研究[D]. 谢建新. 中北大学, 2020(09)
  • [6]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 宁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7]锂离子电池耐高温PAN基复合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海娟. 湘潭大学, 2020(02)
  • [8]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作为锂电池隔膜的研究[D]. 王林林.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9]纤维素和壳聚糖共混吸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克含.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10]微结构表面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D]. 罗天成.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微孔吸液保鲜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