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档案新天地

全力打造档案新天地

一、竭尽心力做工作 开创档案新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妮[1](2021)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丹[2](2019)在《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为了联乡谊、管商务、叙乡情、敬神庥、办义园等目的,在经商客地修建了数百座山陕会馆。它们建筑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错彩镂金,是皇家建筑与民居的完美统一,其建筑结构和装饰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价值。学术界对此尚没有进行深入系统地论述和研究。论文在大量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证、梳理和分析了山陕会馆产生的原因、发展概况、分布和功能以及山陕会馆建筑的总体特点。山陕会馆的空间结构体现了儒家“履中”“蹈和”的哲学思想,具有中轴对称、秩序井然的理性美;它的设计追求妙合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道家的美学意蕴;它以歇山重檐的反复,高低错落的变化,“聚”“展”“升”的整体布局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和动态美。会馆的前导区主要由流光溢彩的照壁、气势恢宏的铁旗杆、威武喜庆的石狮和宁静崇高的山门等要件构成;娱人区由造型挺拔的钟鼓楼、巍峨壮观的戏楼和稳健持重的左右厢房构成;祭神区由金碧辉煌的大殿和错落有致的配殿以及优雅清净的春秋楼构成。整个山陕会馆建筑构件呈现出龙飞凤舞、灵动崇高、繁复富丽、庄严优雅的审美特征。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一宇之下,五雕俱美。琉璃雕蟠龙飞舞、气象万千,表现了对传统审美意象的继承和超越;石雕艺术寓意丰富,拙朴自然,威严神秘,遒劲有力,诙谐幽默;砖雕题材丰富多彩,形象组合自由随意,古朴典雅,高贵庄重,生动活泼,精巧流畅;还有华丽繁复、气韵生动的木雕和刚健大气的铁雕艺术,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传达出非常丰富的审美文化内蕴。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集庙堂文化、儒释道文化、商业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山陕地域文化于一体,因而具有宗教信仰、身份认同、乡愁慰藉、文化传播等丰富的审美文化功能。会馆通过三神合一的关公崇拜和三教合一的宗教教化,使山陕商人获得精神寄托和心灵安宁。会馆在建筑装饰上创造了许多具有浓重商业文化特点的形象和符号,表现了商人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山陕商人还追求儒商形象和乡土地缘文化的身份认同。作为漂泊异乡的山陕商人的精神家园,山陕会馆发挥了重要的乡愁抚慰功能和在客居之地弘扬山陕优秀历史文化的审美传播功能。研究明清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文化功能,有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商人在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在商业文明愈来愈占主体的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打开更广阔的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和文化史研究的视野,从而为山陕会馆的审美文化研究开拓出新的天地。

卞梁[3](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静静[4](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徐锦庚[5](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沈亮[6](2016)在《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文中指出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着作与戴季陶的着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赵保胜[7](2015)在《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文中研究说明古史辨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形塑。这一运动的爆发,跟自古以来积累的疑古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的个人因素也相当重要。这一事件的意义——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均包括思想解放和学术范式的探索两个方面。这前者偏重思想史意义,后者注重学术史价值,虽然都已有人论及,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系统考察尚不多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现代学术转型和社会变革为经,以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活动为纬,从二者所交织的网络中对古史辨运动加以考察。全文由绪论、正文、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动机、论题旨趣、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的使用情况和架构安排等等。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七章:第一章,主要解决近现代学术如何转型和现代学术范式建立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中国之“近代”的特殊性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的近代是由“自发的近代”受到“外来的近代”的冲击而形成的“复合的近代”;接着,以这一特殊的近代进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近现代学术转型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这一转型是由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共同作用所造成,而胡适等人的启导之功对这一转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之后,对“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区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虽然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学术范式并非完美,而是存在诸多问题,但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发生却是必要的,古史辨运动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也非可有可无。第二章为“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从“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的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中国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背景下,自古就有的疑古思想和清末以来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反传统思潮)两方面,对古史辨运动兴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结论认为:如果将疑古思想比作燃料,那么反传统思潮则好比火柴;而疑古思想的累积和反传统精神的弥漫,又进而成为学术转型乃至整个社会之转型的重要动力。第三、四两章分别为“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之“上”与“下”。前者,先究古史辨派如何形成,然后再分别讨论胡适和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影响,以及他们跟古史辨运动的关系;后者,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了顾颉刚走上疑古辨伪之路的过程,并对古史辨运动兴起之初的论战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其中涉及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主将,无论胡适、钱玄同,还是顾颉刚,在古史辨运动爆发之初,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触发的这一场古史论战都没有全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不仅如此,由于学术上准备的不足,顾氏等人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挖掘,故其许多观点不免过激,但其开风气之功实不可没。第五章为“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既然近现代学术转型对古史辨运动的发生、转折以致衰歇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按照社会思潮的变化对学术影响的轨迹将古史辨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期,似乎就是题中应有之义。1923年5月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标志着古史辨运动的爆发,而到了 1940年代中期,古史辨运动作为一场“运动”已经结束。第六章和第七章均为个案研究。两者分别以“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和“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为个案,透析了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所发生的具体影响。选取这样两个个案,一方面是因为《诗经》和《尚书》在中国传统的经学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现代学术各个分支(如文学、哲学、史学等)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部书跟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古史辨派核心人物如顾颉刚等人以毕生之力重点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两个个案来展现古史辨运动对现代学术的影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古史辨派在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录部分是两篇与正文密切相关的专论,因其可以对正文起到辅翼的作用,故附录于此。

任九光[8](2015)在《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西方列强逐渐加紧在中国扩张,清朝的生存危机愈陷愈深。张之洞翰林词臣出身,学而优则仕,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一方面开展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另一方面提倡实学教育,试图努力恢复儒学承载的圣学精神,重新恢复儒学的经世功能。张之洞的实学思想,就是在晚清中西学冲突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努力开展近代转型的体现。张之洞出生于官宦世家,成长于兵燹之中,幼年奠定了扎实的理学基础,青年之后转向经学,并在国家危难中坚定了学术经世致用的生平志向。张之洞从担任学政时期,开始提倡实学教育,展现出通经致用的经世实学思想。随着西学在中国不断扩大传播,在社会思想混乱的背景下,张之洞以《劝学篇》表达了明确的“中体西用”思想,实质上是以实学解决学术、文化冲突的努力。张之洞认为,中华圣学是历代圣人艰辛实践的总结,是中华学术的核心和源头,中国各学术流派都可以追溯至这一源头。经学是经过孔子整理的、较为系统的圣学现实形态。儒学是后世儒生根据历史而对圣学进行的丰富,子学是诸子百家对圣学的各自理解。圣学经历代圣人实践检验,又经孔子整理,具有无所不包的解释能力。近代西方强盛、中华衰落,原因则在于西方各国在相互竞争中体现出了中华圣学的精神,而中国因历史太长,承平日久,反而陷入了失去圣学精意的境地,多数精英固步自封,所以造成中国衰落而西方强大。因而张之洞的实学主张以承载圣学精神的经史古学为基础,理学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删减掉传统中无关圣学实质的内容,将学术与实践会通起来,以达到重新振作中华的目的。张之洞的实学具有鲜明的“知行合一”特点,其本人正是将自己的实学用于指导自身的实践。本文从张之洞实践中抽象出天道观、义利观、天下观三个方面,将张之洞经世致用的洋务实践,同其倡导的传统圣学结合起来,以说明张之洞是以传统圣学精神而指导经世致用实践。张之洞的天道观格外强调人事对天命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定胜天的层次,主张极力追求人事求得更高层次上天的支持。义利观上张之洞主张不求个人私利,但必须讲求国家民族的公利,从而走出僵化义利观的窠臼,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实业体系,并探索了最早的货币、金融、财税建设。张之洞义利观中还有一鲜明特点,即强调“办大事不惜费”,只有付出极大的物质利益才能保证国家民族大义所在。这已经拓展了狭隘的利益眼光,从社会整体衡量利益。天下观中,张之洞毫不掩饰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热爱,但并不否定西方文化的优点,提倡辩证认识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张之洞关于天道观、义利观、天下观三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了恢复圣学实践性的特点;三个方面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交叉、以圣学一贯的,贯穿于张之洞追求洋务自强、维护国家主权的整个过程。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为用,成为张之洞实学思想的现实体现。正是在个人实践的基础上,张之洞证明只要领会了圣学的精神,合理运用在实践中,就能够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其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亦是对中国传统圣学思想可以运用于近现代社会拯救民族危亡的证明。实事求是是张之洞实学的突出特点。“实事”指尽量搜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各种资源,在实践中加以分析比较,从而兼采各家长处,为我利用。张之洞注重采用“类族辨物”的分类方法,把握客观存在的内部构成、历史源流,从而立足于当前实际,采用各种办法,争取更有利的结果。在整个实事求是中,张之洞体现出以“自主”为统领的原则,“实事求是”为维护“自主”服务,“自主”统领整个“实事求是”,从而形成孟子所谓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格局,体现出了“一尊明月坐西楼”的洒落境界。张之洞实学思想,对如何界定晚清经世实学有积极意义,对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借鉴意义,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国内外复杂因素也有警示意义。张之洞同样存在局限和不足,如并未察觉学术领域中早期进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更没有从儒学、实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评判。而且,张之洞的实学思想中也存在对大众启蒙关注不足的缺点。虽然属于中国最早倡导民众义务教育的先行者,但并未意识到民众觉醒的历史趋势,远未达到大众启蒙层面,时代局限性仍较为明显。整体上,张之洞以个人涉及多重领域的作为,对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之洞倡导的实学教育,透过其经世致用的外在表现,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圣学、经学、儒学、子学、文学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发挥中国传统中蕴藏的深层价值,使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首要任务。

马慧茹[9](2015)在《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回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及关注和反映回族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和审美文化批评为主,以文化认同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民族个体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的内隐或外显关系,试图对多元文化背景中回族作家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矛盾及调适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当代回族作家文学是回族作家从艺术与审美的高度观照回族生活进行的表意实践,展现出明显的文化认同、自觉意识,同时又通过这种文学创作活动和具体文本,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机制。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梳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尤其是兼具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作家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从文本中获得回族作家进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念,并同时考察作家多重文化身份建构中,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景观的方式和途径。而且,文本中流露出在文化认同中的文学乡愁,引发作家的怀旧与追忆,在怀旧与身份建构的双向交织中,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了审美超越,获得丰腴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步伐,确认了回族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发展方向。回族作家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个人、民族界限的阻隔,通过审美性的情感超越意指多元并包的审美共通性。他们很自然地运用文学创作在永恒命题方面寻找民族的根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进行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新。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学表达也因此能够在审美的高度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细读阐释大量回族作家作品文本,围绕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式,结合宗教、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作品进行文化与美学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表述;其次,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分别在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方面体现;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是对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文化认同及其内涵的国际、国内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并详述从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最后,交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独创性。第一章重在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创作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全球化时代出发,认为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族作家既在多重文化碰撞中感受到利于身份意识强化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又拓展了展示本民族文化“差异性”“独特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中,回族作家也面临新的挑战——同质化的可能。所以当代回族作家在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焦虑、重视和重建文化传统的愿望。因此本章的第二节是对“文化认同”进行学理分析,并认为“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异质感和危机感成为激发回族作家进行文化书写的正能量,因为这使得回族作家表现出明显的自觉与强化身份的意识,并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探索。第二章以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为切入点,探究回族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家身份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成长中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受到伊斯兰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对个人和民族文化的吸收转化中,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思想,希望在中国多民族一体发展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支持。“民族性”、“家国同构”、“多民族文化”的内涵表现是此章选取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旨在探讨当代回族作家基于文化认同建构之上的文学表达特点和方式。由于回族作家吸收转化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格和艺术风格,因此在面对当代文化普遍“同质化”带来的“家园失落感”;而“差异化”又促使他们的文学表达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家园情感的回顾;于是在“寻根”情结主导下,其表达策略从语言到叙述都显示出一种重建传统、恢复家园情感的强烈探求。所以用文学建构了一个异于日常空间的文学景观世界,以多种主题展开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一方面开掘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学乡愁”,这是从文化身份焦虑感中衍生出的潜在情绪,并同时连接着作家对当下文化多重性的各种反应;一方面阐释作家用怀旧追忆的写作手法重建文化传统的意图和目的,这是作家通过文学文本本身所自然形成的情感线索和现代价值;最后,将回族作家作品经由文化认同后提升到的审美取向进行凝练提取,从“审美超越”到反映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章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审美批评与价值定位,又提升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并对当代回族作家的在现实中的展望,在坚守中的反思,等问题予以补充阐释,并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提出一定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谷胜军[10](2014)在《《满洲日日新闻》研究》文中指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舆论操控、殖民文化宣传、殖民文化统治战略的开始。为了探究该报创刊的背景、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主张和伦理价值观,以弥补此领域研究迄今存在的仅侧重报纸发展史研究而忽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缺憾,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援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采用将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以及该报对“满铁”及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和掠夺上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探究了该报在日本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的政治取向和思想主旨,而且阐述了其在日本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向近代军国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力争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武装入侵的行为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与催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繁衍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的观点。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就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时客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第一节考察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的改变与日本迈向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日本在自我价值观更新、提高过程中与西方的文明发生冲突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外在表现形式。解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日俄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考察了作为“日俄战争”的衍生体“满铁”的成立主观地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提供了经济后援和保障的必然结果。同时,梳理了当时日本对华舆论操纵时出现的阶段性、方向性调整和转型过程,阐析了日本“北进南守”策略的制定与其在中国东北掀起创办报纸热潮的关系。并对该报第一任社长森山守次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人对东洋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认知与到东北兴办报纸的直接联系。第二节叙述了日本将其在东北的舆论阵地从营口转向大连的演变过程、“满铁”创立时大连日本报纸经营的状况。剖析了“满铁”为配合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对东北现存报纸进行收买、兼并和取缔的真实意图。第三节主要考察和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后的业务经营状况及其被导入关东军对舆论控制机构的原因,揭示了其充当“满铁”和日本军部在东北双重舆论喉舌角色的本质。第二章分三节考察《满洲日日新闻》创刊伊始所登载的代表该报早期中心思想的社论、言论等所表达的伦理价值内涵和精神指向。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史角度入手对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认知和伦理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对大陆政策在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时所具有的作用的认知。阐析该报所主张的“日清融合”、“满洲权益维护论”、“东北移民”、“经营统治”与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和精神实质。第二节考察了该报反对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阐析该报在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主张的意识观念和真正目的。第三节梳理了该报宣传以及主张“朝鲜人在东北权益”的本质以及与日本对东北政策的关联性,阐析了“朝鲜人在东北权益”与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和开发朝鲜的内在关系。第三章以《满洲日日新闻》对“满铁”的殖民经营中心论所表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内涵为解析的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日本大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关联,阐析了进入1920年代后期日本必然要采用强硬手段推进大陆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第一节考察并解析了191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与日本进一步声张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客观因果关系。阐析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和殖民教育与日本推进“大陆政策”时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论证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殖民教育在殖民地开发利用、文化趋同、文化同化方面所具有的绝对重要作用和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第二节梳理“必先征服满蒙”方针浮出水面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析了该报对中国政局评述的基本出发点和政治意图。进而评述了该报主张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利益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考察进入大正后期东北政局的变化与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内在联系,阐析了这个时期该报所主张的满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托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内涵。第四章重点考察了1926年(昭和初期)直到满洲国建国前后,《满洲日日新闻》对东北动荡局势和“9.18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报道时的理论观点和立场。梳理了日本对东北政策的调整从外交型对话到武力型征服的突变过程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考察了第二次币原外交的意图以及失败的原因,阐析了“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与关东军修订日本的东北政策及强行推进侵略政策的必然联系和理论依据。第二节整理了“9·18事变”爆发时该报对事件爆发过程的报道。阐析了该报对事件爆发原因论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剖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东北不在中国的主权之内”等认知、主张的升级及政治倾向的本质。第三节解读了该报主张“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理论依据,阐析该报全力声援“满洲国”建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图。第五章作为主体的结束部分,分两节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论调为评述的主要对象。解析了该报坚持“日满一体”、“满日不可分”、“大东亚解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图。阐述了该报将东亚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以营造东西方两大阵营氛围时所表现出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和国际化政治思想倾向的实质。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坚持“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理论观点和精神指向,剖析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该思想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内涵。考察了作为整个民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除了日本精神之外,就是增产节约的理论根据。评述了《满洲日日新闻》提倡的增产节约所表达的真正内涵。第二节考察和讨论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论调的精神指向和话语意图,阐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一体”在“大东亚共荣圈”这个理论框架之内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二、竭尽心力做工作 开创档案新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竭尽心力做工作 开创档案新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的发展概况及其建筑特点
    2.1 山陕会馆的发展概况
        2.1.1 山陕会馆产生原因
        2.1.2 山陕会馆的发展过程
        2.1.3 山陕会馆的分布
        2.1.4 山陕会馆的功能
    2.2 山陕会馆建筑的特点及其成因
        2.2.1 建筑规模宏大
        2.2.2 宫殿式建筑标准
        2.2.3 建筑装饰错彩镂金、雕缋满眼
        2.2.4 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特点的成因
第三章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结构布局的审美意蕴
    3.1 建筑布局的“履中”“蹈和”
        3.1.1 空间布局中轴对称、秩序井然的理性美
        3.1.2 建筑布局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3.2 建筑设计的“妙合自然”
        3.2.1 空间布局依山傍水,得日月山川之气象
        3.2.2 创造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
    3.3 建筑构件的审美特征
        3.3.1 华美的照壁与气势恢宏的铁旗杆
        3.3.2 凝重崇高的山门与巍峨壮观的钟鼓楼、戏楼
        3.3.3 金碧辉煌的大拜殿、配殿与优雅清净的春秋楼
第四章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
    4.1 琉璃雕艺术的审美特征
        4.1.1 繁复富丽,融审美于实用的艺术魅力
        4.1.2 对传统审美意象的继承和超越
    4.2 石雕艺术的审美特征
        4.2.1 寓意丰富、拙朴自然
        4.2.2 威严神秘、遒劲有力
        4.2.3 活泼自然、诙谐幽默
    4.3 砖雕艺术的审美特征
        4.3.1 丰富多彩、自由随意
        4.3.2 古朴典雅、高贵庄重
        4.3.3 生动活泼、精巧流畅
        4.3.4 气韵生动、细腻流畅
    4.4 木雕艺术的审美特征
        4.4.1 华丽繁复、生机盎然
        4.4.2 精美传神、栩栩如生
        4.4.3 风格独特、造型精美
    4.5 铁雕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文化功能
    5.1 宗教信仰功能
        5.1.1 “三神合一”的关公崇拜
        5.1.2 “三教合一”的教化功能
    5.2 身份认同功能
        5.2.1 对商人职业身份的认同
        5.2.2 儒商形象的身份认同
        5.2.3 乡土地缘文化的身份认同
    5.3 乡愁慰藉功能
        5.3.1 漂泊异乡的精神家园
        5.3.2 浓郁的亲情抚慰功能
        5.3.3 审美成为连接家乡的精神纽带
    5.4 审美传播功能
结语
    一、本研究的内容突破
    二、本研究的当代价值
    三、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四、本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全国山陕会馆戏楼一览表
    附录2 :山陕会馆砖雕艺术题材分类图
    附录3 :山陕会馆石雕艺术题材分类示意图
    附录4 :山陕会馆木雕艺术题材分类示意图
    附录5 :山陕会馆戏文木雕题材分类表
    附录6 :自贡西秦会馆和社旗山陕会馆的衬枋、雀替木雕示意图(部分)
    附录7 :现保存完整的各地山陕会馆图片
        7.1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
        7.2 四川自贡西秦会馆
        7.3 安徽亳州山陕会馆
        7.4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
        7.5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7.6 河南洛阳山陕会馆
        7.7 陕西丹凤船帮会馆
        7.8 甘肃天水陕省会馆
        7.9 四川阆中陕西会馆
        7.10 四川成都陕西会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三、历史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第一节 鲁迅之死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第四节 批判周扬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结语
参考文献

(6)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二、启蒙教育
        三、留学经历
        四、孙中山的引领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
        一、在美国的斗争
        二、革命金融家
        三、东江遇险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
        一、黎照寰着书的历史背景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
        二、履职实绩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
        二、治校理念
        三、现实的困境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
        一、行政管理改革
        二、院系学科改革
        三、招生教学改革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
        一、组织抗日斗争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
        二、主观因素
        三、客观因素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
        一、执掌之江大学
        二、支持“抗美援朝”
        三、推进公私合营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
        二、怀念与感悟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三、期待与无奈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
        三、功勋卓着的治校业绩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
结语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报纸资料
    三、期刊杂志
    四、着作
    五、研究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与论题旨趣
    二 研究成果和回顾述评
    三 资料的使用说明
    四 研究架构安排和相关概念
第一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
    第一节 关于中国“近代”的划分
    第二节 由近代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学术转型
        一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理路”看明清学术之变革
        二 清代学术(传统学术)之范式、影响及其局限性
        三 从近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史学革命意义
    第三节 学术的“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
        一 “现代性”及其最突出的特征
        二 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何在
        三 现代学术范式如何获得体制化的固定
        四 现代学术范式的局限性
        五 现代学术范式与古史辨运动之关系
第二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
    第一节 与古史辨运动有关的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第二节 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思想资源
        一 先秦疑古辨伪述略
        二 汉唐时期的疑古辨伪思想
        三 两宋时期的疑古思想和主要人物
        四 明清以降的疑古辨伪学之大成
        五 疑古思潮对顾氏的影响及其与学术转型之关系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中西“碰撞”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
        一 激烈反传统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之关系
        二 近代“学科化”运动与伦理/价值和知识的分离
        三 以复古为解放:晚清今文家的历史阐释
第三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上)
    第一节 古史辨派的形成
    第二节 胡适的“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一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
        二 整理国故和疑古辨伪
        三 胡适对“近三百年”学术缺陷之认识
    第三节 钱玄同与古史辨派
        一 前人对钱玄同与古史辨派关系之研究
        二 钱玄同一生学术的几次变化
        三 钱玄同疑古思想之来源及其对顾颉刚之影响
第四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下)
    第一节 家世与少年时期对其学术选择的影响
        一 启蒙时期的顾颉刚
        二 国粹学报与革命思潮
    第二节 由今古文经学到截断众流:北大时期的顾颉刚
        一 戏迷生涯和章太炎的影响
        二 康有为思想的洗礼
        三 胡适“实验主义”思想的陶冶
    第三节 从《古今伪书考》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一 由《古今伪书考》到《辨伪丛刊》
        二 由辨“伪书”到辨“伪史”、“伪经”
        三 《崔东壁遗书》与“层累说”的思想渊源
    第四节 “层累说”的发现与古史论战的开始
        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
        二 “层累说”发表后学界的反应
        三 刘、胡二人与顾颉刚的论战
        四 推翻信史的四项标准的提出
        五 古史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古史辨运动之兴起
    小结
第五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
    第一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一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
        二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第二节 古史辨运动的开端、结尾以及时间段划分
        一 古史辨运动的始点
        二 古史辨运动的终点
        三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和时间段划分
第六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看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意义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二节 古史辨派对《诗经》的基本认知及其与传统学者之区别
    第三节 胡适对《诗经》的基本看法及其影响
        一 《诗经》是否“歌谣总集”的问题
        二 孔子是否“删诗”的问题
        三 关于《诗经》部分篇章的理解
        四 胡适对《诗经》研究方法的见解
    第四节 顾颉刚与钱玄同等对《诗经》问题的探讨
        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起
        二 歌谣与《诗经》
        三 顾颉刚对《毛诗序》的看法
        四 “《诗经》赖汉人附会而传”
        五 关于歌谣的转变和《诗经》的成书年代
    第五节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范式意义
        一 传统《诗经》学的研究模式
        二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范式意义
    小结
第七章 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及其检讨
    第一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上)
        一 作为古史考辨中心的《尚书》问题
        二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尚书》的年代问题
    第二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下)
        一 今文《尚书》诸篇年代问题与《尚书盘庚中篇今译》的发表
        二 《尚书》学讲义与工具书的编纂
    第三节 《尚书校释译论》和顾颉刚晚年的《尚书》研究
        一 “校、释、译、论”整理模式之形成与“《尚书》十种”
        二 分工协作与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三 刘起釪与《尚书校释译论》
    第四节 现代尚书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典范意义
结论与展望—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一 本文的结论
    二 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学科之当代意义
附录一: 论顾颉刚、胡适与傅斯年
附录二: 论顾颉刚、王国维之学术因缘及学术思想异同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缘起
    二、先行研究
    三、实学:匡正时弊的外在表现
    四、研究范式
第一章 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与时俱进的实学表现
    第一节 国势衰落与张之洞的学术成长
        一、童年奠定理学基础
        二、“慨然有经世志”
        三、儒学立场兼采汉宋
        四、闲散京官与实学学政
    第二节 通经致用:前期实学的主要表现
        一、治理山西:“儒术经常之规”作用有限
        二、政教岭南:中法战争、洋务端绪与广雅书院
        三、承乏两湖:规模最大、系统最完善的洋务建设
    第三节 中体西用:后期实学的现代调适
        一、“极有用”:对西方工艺的早期认识
        二、由西艺而西政
        三、湖北新学堂建设与癸卯学制
        四、从改科举到废科举
        五、意图“留存中师”的存古学堂
        六、弱国外交的个人折冲
        七、阻挠还是推动立宪?
    小结:暨对张之洞使用“实学”语境之梳理
第二章 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以经世致用为指向的实学体系
    第一节 张之洞学术体系基本框架
        一、中学渊源于圣学
        二、圣学的实践性
        三、中学的现实形态:圣学与经学、儒学、子学
        四、西学在张之洞学术体系中的位置
    第二节“积虚成弱”与“积奋成强”:中西现实反差的原因
        一、西方何以强盛
        二、中华何以衰落
        三、迂儒、俗吏与谈士的阻挠
    第三节 以“中体西用”求“经世致用”的实学设计
        一、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
        二、理学“宗旨归于躬行实践”
        三、减损繁文缛节
        四、“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之会通
        五、实践与真知
    小结:兼论张之洞实学中“圣学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关系
第三章 应对“书生空言”之讥:个人实学实践
    第一节 天道观
        一、“人事既修,天心自格”
        二、“志定力坚,自有功效可睹”
        三、“天道已板板,人事仍熙熙”
        四、“天自牖之,人自塞之”
    第二节 义利观
        一、“私利不可讲,公利却不可不讲”
        二、“官为商倡”与“官督商办”
        三、“财政一事,全国命脉所关”
        四、“办大事不得惜费”
    第三节 天下观
        一、“推己及人”的渐趋扩散性
        二、“彼虽岛夷,亦有政论公体”
        三、“守此不易之谓经,随时转移之谓权”
    小结:兼论中国传统之“循吏”与“名臣”之关系
第四章 实事求是:“万物皆备于我”的洒落气象
    第一节 实事:综合考察精神、物质和理论学说
        一、理学规范精神世界
        二、汉学应对物质世界
        三、兼采各家诸长
    第二节 实践:“求是”的核心
        一、“类族”而“辨物”的认识方法
        二、史学经世的实践内涵
        三、名实相符的理想状态
    第三节 自主: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追求
        一、“独立不惧”的表现
        二、以“求是”而“自主”
        三、“一樽明月坐西楼”的境界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评价
    二、启示
    三、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9)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述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二、关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文化认同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独创性
第一章 当代回族作家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多重语境
        一、多民族文化:多元共生
        二、回族文化:熔铸历史
    第二节 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创作的精神走向
        一、关于“文化认同”
        二、文化认同危机:异质感与危机感
        三、文化认同的自觉与强化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当代回族作家的身份建构
        一、作家身份认同与时代主题
        二、作家身份认同与民族担当
第二章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三重视阈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个人认同
        一、成长经历:个体蜕变
        二、主体意识:身份觉醒
    第二节 回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伊斯兰文化与回族作家身份认同
        二、地域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三、民俗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多民族文化与家国同构
        一、家国同构:回族文化传统
        二、民族性与国家认同
第三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寻根意识下的表达策略
        一、差异感:痛惜“家园失落”
        二、多种语言的写作策略
        三、从单边到多边的叙述策略
    第二节 家园意识中的空间化写作
        一、空间化写作的现代意义
        二、书写记忆中的文学景观
        三、空间化写作的主题与反思
第四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超越
    第一节 怀旧与追忆中建构身份
        一、文学乡愁与身份认同
        二、怀旧追忆与重建传统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审美超越
        一、朴素的现实主义追求
        二、生命意识下的叙事伦理
        三、推崇洁净而崇高的精神信仰
        四、展现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满洲日日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 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 “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 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 “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 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 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 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 “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 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 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 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 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1907-1910 年)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 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 “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 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 东北移民论
        五、 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 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 中美关系
        三、 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 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 吞并后对朝鲜人保护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11-1925 年)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 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 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 殖民地经营
        四、 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约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 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 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 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 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 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 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 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 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9·18 事变”前后及满洲国建国时的《满洲日日新闻》(1926-1933 年)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 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 万宝山事件
        三、 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9·18 事变”的论调
        一、 有关柳条湖事件的关联报道
        二、 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 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 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 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 “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 “满洲国”建国的目的
        三、 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 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41-1943 年)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 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精神内涵
        二、 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 整个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 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 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 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东北日本人创办及经营的报纸一览表

四、竭尽心力做工作 开创档案新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览研究[D]. 黄静妮. 西华大学, 2021
  • [2]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D]. 李丹. 西北大学, 2019(12)
  • [3]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5]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6]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D]. 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7]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D]. 赵保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8]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D]. 任九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9]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D]. 马慧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10]《满洲日日新闻》研究[D]. 谷胜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全力打造档案新天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