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

最后的天堂——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

一、最后的世外桃源——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吴帮雄[1](2020)在《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文中指出家庭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博物馆类型,是在民族旅游背景下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将家庭博物馆建设理念引入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中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为解决新时期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一方面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要对村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投资者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得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受巨大冲击,其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逐渐减弱。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却成为了一个独特个案。围绕家庭博物馆的实践与价值,笔者通过文献研究,详细了解有关家庭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同时深入西江千户苗寨考察了村寨社区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遗产状况,以及家庭博物馆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西江千户苗寨开展较长时间的参与式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的主要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带动和博物馆理念与知识在苗寨日常生活之中的日渐融入,村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逐渐有了自觉意识,开始将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体验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村寨的环境之中。纷纷利用自持文化资本开设家庭博物馆,并通过开展家庭文物的展示与苗族刺绣、蜡染等非遗项目体验馆等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家庭博物馆的出现使苗寨社区内生主体得到了激活,通过游客的参观、体验积极培养了社区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感,实现了从培养文化自觉到实现文化自信,为苗寨社区内生主体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可持续性动力。同时,家庭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在传统村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事业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对于家庭博物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而且对于博物馆学领域内的理论探讨也将有所启示。对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旅游开发而兴起的家庭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着大量苗族同胞生产生活中的日常用具,透露着浓厚生活气息,成为当地人文历史与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窗口。博物馆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他们“祖辈”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用过的,折射着苗族人民的生存智慧与勤劳品质,向来到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者展示着苗寨朴实的生活场景以及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同时,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传统村落民族文化振兴方面均起到正效应,对带动当地村民实现脱贫增收创富取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实践所探索出来的这一套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鲜活案例。

卢建飞[2](2020)在《政治诉求与文化认同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身份政治研究》文中指出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当代着名小说家,二零零八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创作的许多小说如《沙漠》《奥尼恰》《非洲人》《金鱼》《流浪的星星》《乌拉尼亚》等,多涉及身份政治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探究勒克莱齐奥小说中身份政治的核心,即边缘群体(少数族裔)合法的政治诉求和身份(文化)认同。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在梳理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围绕身份政治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展开论述,并对论文的两个核心概念“身份”与“身份政治”进行了界定。论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勒克莱齐奥对身份政治问题的态度、思考和探索。勒克莱齐奥反对西方社会对边缘群体的身份歧视和政治文化迫害,批判西方文化对边缘弱势文化的遮蔽、冷落和排斥。为了表现和反思身份政治问题,勒克莱齐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索:一是书写不同民族、文化群体对自我身份的探寻,考察边缘群体在异质政治文化空间中的个体命运和身份困境,重构边缘群体的身份模式,进而表现边缘群体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诉求问题。二是重述历史,以边缘群体的微叙述颠覆西方历史话语的宏大叙述,重构主体的历史记忆与身份意识,凸显边缘主体的历史在场性与身份政治的历史合法性。三是描述多样化的伦理冲突,制造紧张的文本语境,彰显身份政治的尖锐性与复杂性。对于如何解决当代身份政治问题,勒克莱齐奥强调回归文学本身,以文学的艺术形式揭露与批判全球政治文化不平等体制与格局之下的身份问题,并试图通过文学形式来实现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相尊重、包容与交流,建构多元平衡的世界文化。第二章主要论述勒克莱齐奥小说身份政治的具体表现形态。在小说中,勒克莱齐奥以惊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作力,将身份政治问题融入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中,以多元文化身份结构为重心,塑造了“非洲人”、“移民者”、“流亡者”等典型人物群像,展现出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历史时空中思想、情感、身份、价值、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变化,并揭露了人物的自我矛盾、社会矛盾和伦理矛盾等多重矛盾,客观呈现出人物的身份困境、文化危机及政治悲剧,由此表现身份政治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章主要论述勒克莱齐奥小说身份政治的表述方式。勒克莱齐奥在小说中创造了反讽叙事、空间叙事和“跨界叙事”,在艺术表现上,反讽叙事追求语词力量的最大化,以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戏剧反讽四种形式,传达文化身份的建构理想、西方话语解构以及政治诉求的合法性问题;空间叙事则以营构具体化、可视化的历史文化语境,最大程度还原身份政治的发生现场,还原政治诉求与身份生成的空间境遇;“跨界叙事”作为小说最独特的叙述方式,以“语符跨界”、“文体跨界”和“文化跨界”的叙述样式,传达勒克莱齐奥对身份政治的文化问题与身份问题的深层思考。论文的结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论,以及对身份政治问题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全山石[3](2019)在《扎根传统 探索创新——菲钦的艺术人生》文中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艺术,每种艺术都有它的自由。(To every age its art. To every art freedom.)——维也纳分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油画发展得特别迅猛,学术氛围也十分活跃,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继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弗鲁别利这些为人称道的大家之后,又出现了一大批像科罗温、玛利亚温、

张洪花[4](2019)在《《海湾:一片美国海的诞生》(第三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以笔者翻译的The Gulf: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Sea一书第三章为材料所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旨在针对科普类作品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结合具体翻译案例,进行翻译策略的分析与探究。本翻译实践以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的翻译策略进行关联重构,以期获得原文文本的创作意图,并向译文读者准确地传递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该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概述,包括翻译材料的介绍、文本作者简介、文本特点分析和翻译任务、目标及意义的简述;第二章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难点的应对策略和方法,详细的翻译计划;第三章对指导本翻译实践的关联翻译理论做了概述,包括关联翻译理论的形成、两大原则、主要观点及对翻译研究的贡献;第四章是案例分析部分,笔者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并结合相关的翻译策略探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第五章为翻译实践总结,简述笔者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与感悟。

安然[5](2018)在《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文中认为游记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自晚清以后,中西交通的方式发生逆转,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之下,异域旅行和写作异军突起,取代传统的以模山范水为主要形式的游记,成为融合写实与写意手法的新文类。晚清时期的域外游记主要以出使大臣的域外记述为主。民国时期,各类政治家、实业家、军人、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纷纷赴欧考察、学习,旅欧留学生的人数也到达历史高峰。在人数上,留欧学生虽不及留美和留日学生人数之多,但欧洲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旅欧留学生也是中国留学生中重要的一支。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在欧洲工作、学习、考察、旅行,创作了数量庞大的旅欧游记,记录下当时中国人对欧洲的观察、认识和想象。伴随着现代出版行业的兴盛,这些游记在知识分子甚至是普通大众中广泛传播,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的欧洲观念。重新梳理、研究、阐释这些游记文本,考察当时旅人们的旅欧经验,阐释他们的欧洲观念和欧洲想象,以及以欧洲为镜像,对中国的重新审视和叙述,对世界和中国未来图景的想象是本文的研究目的。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对民国时期旅欧游记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对旅欧游记的整体状貌进行把握。以旅行的范围来分,这些游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环球游记中的欧洲;第二类是西欧游记和苏联游记;第三类是国别游记。如果按照游记的类型来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考察游记;另一类是人文游记。第二至七章,以旅欧者的旅行时间为脉络,以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核心,勾勒20世纪初至二战后中国知识分子考察欧洲的历程,对游记中所涉及的欧洲形象、欧洲观念和未来中国想象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二章考察梁启超的旅欧经验、旅欧后文明观的转变以及对欧洲三个主要国家英法德“国民性”的认识。1903年的美国之行使梁启超的政治观念从同情革命退归君主立宪。1919年梁启超退出政坛,自费前去欧洲考察。欧洲之行使他认识到科学文明的局限性,开始主张东西调和的文明观,并把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融入他的新民思想当中。梁氏也是最早关注欧洲各国国民性的人。他对英法德三国国民性的认识不仅来自旅行时的观察经验,也受到当时流行的“集体心理学”中有关国民性话语的影响。第三章以邹鲁为核心,分析民国时期旅欧游记中对欧洲教育的考察。身为中山大学的校长,邹鲁在环球旅行中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详加考察,结合自已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崇尚实用,增加教育经费等发展教育的主张。同时,作为国民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主张在政治和社会建设上学习西方,提倡发展公共设施等主张,确立了以欧美国家为榜样的国家建设理念。然而,在文明发展理念上,主张保留中国传统的儒家理想,结合西方国家的优长,这种文明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梁启超东西融合的文明观念有某种契合。第四章讨论储安平对英国人以及“英国性”的认识,以及他以此为参照对中国人、中国国民性的分析和重述。在《英国采风录》中,储安平对英国上至王权兴替、国会源流、自由传统史、地方自治史,下至英国人的种族、气质、习惯、性格、气候、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各个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他对英国历史的论述多采用英法启蒙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的评价,显示出对启蒙思想和自由主义精神的强烈认同。在书中储安平还对中英两国的差异进行多方面的文化比较,强烈的现实关怀使他常常以历史或是想象中的英国对比中国的现实,进而将这种差异本质化为英国性和中国性的内涵。第五章以王礼锡为例,讨论以他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对西欧和苏联的观察。王礼锡在未出国之前就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他旅居国外期间,着重于对英法等国经济问题的观察,认为失业、贫困和妓女问题是最能表现资本主义走向末路的三个方面。他虽然欣赏英国的文化,并与英国与法国的作家团体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态度是偏左的,他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中国以及未来世界的出路。王礼锡的俄国游记,是30年代中国游历者和作家对苏联乌托邦形象建构的一部分。他从苏联建设的物质成就中认识苏维埃俄国,从文化出版事业、女性解放等方面看到苏联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希望。像30年代的许多“亲苏者”和“苏联迷”一样,带着先入为主的理论和理想去观察苏联,并不自觉地寻找证据以证明苏联道路的正确,他的旅苏游记显示了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第六章研究邹韬奋的北美、西欧和苏联游记。韬奋在《萍踪寄语》中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考察了西方社会中华人的处境以及美国社会中黑人的境遇,认为美国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西方社会普遍的卖淫现象尤其使他震惊和愤怒,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经历则使他看到了法西斯的邪恶。韬奋在欧洲和美国的经历使他确信他应该拒绝资本主义道路。而苏联游记则成为正确中国道路的标杆,韬奋所到之处无不赞颂苏联人民的自我牺牲、大无畏以及热情的精神。苏联为他提供了理想国家的愿景,知识分子也能够参与其中,并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韬奋的游记反映了 30年代中国知识阶层国家主义、种族主义以及理想主义的诉求。从中也可以看出,异国的现实如何经过知识分子考察的过滤进入中国。第七章重点分析了萧乾在40年AI写作作的海外通讯。萧乾在国内时已经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和成熟的记者。二战期间,他旅居英国,发回了大量战时通讯,记录了战争中英国军民合力奋战的情形。在战争后期,他还作为中国唯一的战地记者采访了战后的欧洲大陆。面对在战争中保持和平、富裕的小国瑞士,萧乾试图从民主制度、教育发达、经济独立等方面寻找原因,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理想化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显出了中国人对欧洲观看视角的转变以及理想国家观念的变化。民国时期的旅欧记述,可以被视为一个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不同身份背景、不同阶层派别、政治倾向、价值立场、思维视野、考察时间、访问路径的旅行者在异域文化之中,对相同或相似的对象进行观察、思考、抒写和讨论。其中种种的观念冲突、价值对立、意识形态分歧观看视角的差别呈现于目前。但也正是这些难以被整齐划一的游记文本,表现出了当时中国人对中国问题以及中国与欧洲、世界关系的多元化思考。

陈佳欣[6](2018)在《《文学中的英格兰:近代创作中的多种“英国特性”》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文学中的英格兰:近代创作中的多种“英国特性”》是一部文学评论性作品,属于信息型文本。笔者选取第三章“福斯特和劳伦斯:在故乡的流放”作为翻译实践任务的源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翻译实践报告。该翻译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福斯特和劳伦斯的代表性作品,发掘其作品中有关“英国特性”的内容。原文本中信息含量很大,包含作品介绍及批评介绍,语言流畅、深刻、唯美,多用从句和修辞,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参考意义。本报告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概述了翻译实践任务、翻译实践特点以及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翻译过程,从译前准备、译中过程、译后修饰三个阶段对分析源语文本、选择翻译工具、解读平行文本、译者要求、制定时间计划、翻译术语的制定、翻译过程的描述、质量控制与校对等十个方面进行综合概述。第三章中,笔者选取翻译模因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和阐释理论,简述了模因论的发展、模因与翻译之间的联系,并且分析了翻译模因论在此次翻译任务中的适用性。第四章是案例分析,笔者根据切斯特曼的超级模因的分类,结合明晰化、连贯性改变、词性转换、单元移位、信息改变、意译、直译和加注等翻译技巧对原文本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第五章为总结,笔者在此章节总结了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并指出该翻译实践报告中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笔者通过撰写此次翻译实践报告,全面了解源语文本的相关信息,以及前人对相关文本翻译的研究成果。将翻译模因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中,阐述并指导了此次翻译实践,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打下基础。

苏爱青[7](2017)在《论略萨小说的狂欢化》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巴尔加斯·略萨的研究,小说尤其长篇小说是核心部分。从内容到形式,涉及人物形象、思想主题、作品风格、叙述技巧、叙事结构。这的确十分符合巴尔加斯·略萨作为“结构美学开拓者”和“现实主义践行者”的身份。但正如歌德的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样,研究略萨这位在创作中频出新招的拉美“爆炸文学”主将,亦具有多个维度的可能性与价值。如近年来出现了从文化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视角研究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的成果。但鲜有从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的视角出发的研究,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空间。略萨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征。首先,略萨笔下的人物大多具有“狂人”气质,他们在行为、语言、思想和情感等方面每每脱离常轨,成为不合时宜的怪人。与“狂人”形象密不可分的,是略萨小说中狂欢化的人物塑造手法。与传统小说擅长静态的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不同,略萨的小说喜用狂欢化的对话和情节,以此来诠释人物的狂欢化特征。其次,略萨运用了多种狂欢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从小说的人物塑造手法到小说的语言、体裁再到时空模式无不体现着作家狂欢化艺术思维的雕琢。再次,略萨小说中的狂欢并不是荒诞不经的闹剧。狂欢的背后,渗透着作者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对自由民主的热切渴慕。最后,略萨小说的狂欢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一,这是略萨本人生活经历的积淀。无论是自由不拘的狂欢式生活,还是压抑痛苦的独裁式生活,都培养了作家狂欢化的艺术思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狂欢化的素材。其二,充斥着暴力、混乱和非理性的拉美社会现实也使得他的创作带上了狂欢化的色彩。其三,拉丁美洲、美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优秀的狂欢化文学作品亦是其小说具有狂欢化特征一个重要因素。

王光华[8](2017)在《美国例外主义解析》文中认为本文运用历史与比较的方法,对“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进行了全面、系统与深入的解析(Anatomy),在多方面具有首创的意义。通过辞源分析,认为“美国例外主义”由彼此联接的多种涵义构成,但各具体“所指”差异还是较大。笔者根据所能掌握的文本,就这一政治术语进行了大致的分类梳理,划分为: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美国资本主义优越论、美国国家特性例外论、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例外论、美国宗教例外论、超越历史规律的美国例外论共六种,这些涵义彼此间有所交叉,在特定语境下可能兼具多种涵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美国例外主义并不例外,它是在此前历史上各种“例外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例外中的例外。简而言之,西欧例外于世界、英国例外于大陆欧洲,而美国例外主义又是在英国例外论的基础上、结合了美国的新因素而产生。美国例外毫无疑问具有区别性的涵义,但其卓越性的涵义则值得商榷,虽然美国在许多方面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但这并非绝对的、全面的现象,从长时段来看,其例外性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例外论中的一种。它更多是一种信仰、神话或者迷信,而不是事实。美国例外主义在外交政策中的体现可以归结为“单边国际主义”,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榜样论或使命论等不同特征。美国例外主义在其内在精神上存在着洛克自由主义“正题”与杰克逊民族主义“反题”之间的矛盾,在大多数情况下“正题”占据统治地位,但“反题”往往以出其不意的形式突然显现。但无论“正题”还是“反题”,都为“单边国际主义”外交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本文归结出美国例外主义七对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抽象美国与具体美国之间的矛盾——这正是美国例外主义的理想与现实、承诺与行动之间矛盾的深层原因;宗教的扞卫与背离——美国例外主义源于清教主义,但逐渐以人的虚枉背离了神的原意、违反了圣经的精神;在推行自由、民主与人权问题上一贯奉行双重标准——顺我者昌:无论是否极权独裁政府,只要顺从美国意志与利益都可以成为盟邦、且并不对其施加推进民主与人权的压力;逆我者亡:对挑战者、对损害美国利益、威胁美国主导国际秩序者挥舞道德武器,软硬兼施、必欲除之而后快,不惜赤裸裸地破坏民主与人权;狭隘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矛盾——美国作为普通国家的国家利益与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角色之间的冲突;价值观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美国声称自己是独特的,但又认为自己有义务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然而一旦实现,也就意味着美国失去了独特性,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绝对安全与集体安全的矛盾——美国是集体安全的倡导者,然而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绝对安全的政策,集体安全是给别人的、绝对安全是留给自己的;多元文化主义与WASP文化的矛盾——两者都主张美国例外主义,但侧重的是不同方面。本文总结了美国例外主义存续与发展遵循的一系列特定模式或规律:出埃及记模式:《圣经旧约·出埃及记》是美国一个集体记忆与想像的源头,以此为隐喻和象征,遵循了一贯的历史逻辑,其中又包括相互补充的两个子模式:上帝拣选模式:通过某种史诗般的长征或跋涉,九死一生,完成上帝的拣选,在美国首先是跨越大西洋凶险航程奔向新世界移民的记忆;然后就是全世界逃离暴政奔向自由美国的征途。通过这一过程印证了上帝的拣选,而被拣选者之所以胜利抵达彼岸,则正是由于对上帝的信仰。信仰迷失与回归模式:在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就出现过信仰动摇、怀疑、违反上帝律法、甚至曾经崇拜金牛犊的情形,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上帝惩罚,最后在摩西带领下,坚定信仰、最终得到上帝眷顾,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而获致“流着奶和蜜”的迦南之地。这一信仰——迷失——遭受惩罚——回归与坚定信仰——再蒙天佑模式在美国例外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反复再现。简单地说,美国只要坚持对上帝的信仰、坚持认为自己特蒙天佑、坚持建国之父们的理想、坚定地做山巅之城、人类自由灯塔,总之坚持美国例外主义,美国就将从胜利走向胜利、始终做世界领导者;一旦放弃这种坚持,将自己混同于普通国家,美国将走向衰亡。建构敌人与妖魔化对手模式:笔者认为:盎格鲁—美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建构敌人与妖魔化对手的传统模式,是该文化中重要的政治斗争手段。这一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宗教信仰及真理、正义、自由的名义占据道德至高点;系统性地抹黑对手甚至不惜造假欺骗;将对手描绘成毫无人性的撒旦化身,不仅罪恶昭彰、而且不可理喻,只有全面消灭对手才是唯一选择。政府与媒体交相配合、推波助澜,成为一种特别适合于民主政治体制下的政治手法。这一手法已经超越政治斗争技巧层次,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美国政府与社会、精英与草根一贯的行为逻辑。救世主—父权—男权—领导者角色模式:在与世界相处过程中,美国人已经习惯于扮演主导性角色,这一角色在不同情境下以不同面目出现:救世主国家(Redeemer Nation)形象;帮助需要教育的子女(落后国家)的父亲形象;英雄救美场景中的男性形象(被拯救者则是对其心生爱慕、却受到他人欺凌,需要美国施以援手的女性);以及在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中的领导者角色形象。在这些相对关系中,美国人从来不接受相反的角色。这一模式事关美国的自我定位,有助于理解美国外交政策行为的基本逻辑、也警醒我们挑战这一角色的风险。通过将美国例外主义与俄罗斯例外主义、及其它各种极端民族主义版本的例外主义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例外主义确实有其进步与积极的因素,但更多还是与其它各种例外主义的共性。而通过将美国例外主义尤其是其“特蒙天佑”(Special Providence)观念与中国天命观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二者相似性的表象下,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在本体论上中国天命观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而美国例外主义是建立在天人分离基础之上的;从抽象意义上比较,中国代表了一种文明,而美国代表了一种理想;美国例外主义是扩张性的,而中国文化更具有中庸与内敛的特征;中国倡导天下主义,而美国更由宗教般的使命驱动;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观念是对集体安全观的进一步超越,等等。最后,在美国例外主义与国际秩序走向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历史已经包含了未来发展走向的必然逻辑。弱国寻求秩序的保护,而强国更倾向于为追求国家利益而不惜破坏秩序。一切帝国都不是永恒的,当霸权地位消失、沦为“普通国家”而不再是所谓自由世界领袖时,美国例外主义的辞藻可能仍将持续保留,但美国对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的遵从度将会明显提高。毕竟被既有秩序制约,比被他国权力制约来得要好。规则应当是由国际社会共同商定的,即使霸权国强行制订了一些规则,如果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终将做出必要的修正。美国要保持长久的国家利益,更多主动遵守公认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其自身主导制订的—国际规则—一才是唯一出路。

王雪[9](2016)在《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文中研究指明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是美国着名当代小说家。从1929年到1961年,他创作了大量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反映时代困惑、关注社会底层、反思人类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多方面伦理价值,近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我国历史上受特殊时期意识形态影响,加上迄今中译本不全的现状,导致斯坦贝克小说研究的碎片化,对其小说的伦理思想尤其把握不足。本论文以文学伦理学方法为主,结合其他研究方法,通过对斯坦贝克小说整体的文本细读,多维度探讨其伦理思想的内涵,并期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警醒。绪论部分在对斯坦贝克其人其作进行整体勾勒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内外斯坦贝克研究的现状,尤其重点关注了国内外斯坦贝克伦理思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此外,讨论了文学伦理学在中西方的建构过程及其主要观点,进一步明确本论文研究斯坦贝克小说伦理思想的路径和意义。为了能整体把握斯坦贝克小说各个方面的伦理思想,主体部分根据斯坦贝克小说关涉的伦理内容,从"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对斯坦贝克各时期作品考察的具体所见分四章阐述:第一章与第二章在"人与社会"维度分别探讨斯坦贝克小说的"生存伦理"和"消费伦理"思想;第三章从"人与人"维度探讨小说的"人际伦理"思想;第四章从"人与世界"维度探讨小说的"生态伦理"思想。第一章聚焦斯坦贝克小说中的"生存伦理"思想。斯坦贝克主要在《人与鼠》、《相持》、《愤怒的葡萄》和《月落》四部小说中关注了"人类被压迫被奴役"的生存困境,传达了 "人类在面临生存威胁时该怎么办"的伦理思考。在这四部小说中,斯坦贝克传达的"生存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经济上的极端压迫,不仅会摧毁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会摧毁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压迫会引发暴力运动,但不成熟的社会运动自身存在伦理悖论,很难成功地对抗社会不义;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暴力对抗是必要的,但上层社会更应着意于社会改良与文化拯救,人类最终的希望在于每个人的仁爱之心;在生死存亡的对抗斗争中,审慎、冷静、隐忍与勇气同样重要。第二章聚焦斯坦贝克小说中的"消费伦理"思想。斯坦贝克在《金杯》、《珍珠》、《前进的列车》和《烦恼的冬天》四部小说中表达了"消费社会下人类的伦理困境"。这四部小说蕴含的"消费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金钱导致人类欲望的盲目与膨胀;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贫穷会使人类失去对生活的控制,但拥有金钱却无法赢回幸福;商品至上的社会不仅将人类的欲望符号化,而且促使膨胀的个体毫无顾忌地互相倾轧,使人类迷失于表面的物质繁荣;在这样的社会中,想要坚守道德底线的个体反而会失去尊严,从而陷入道德的悖论。第三章聚焦斯坦贝克小说中的"人际伦理"思想。这部分主要研讨斯坦贝克远离社会冲突,探讨世外桃源的"人类如何能避免互相伤害"为主题的作品:两部长篇小说《天堂牧场》、《伊甸之东》和一部短篇小说集《长谷》。斯坦贝克传达的"人际伦理"思想包括:偏执和傲慢是造成人类互相伤害的根源;要获得真正的人际和谐不仅需要善良,还需要在直面阴暗与残缺的同时主动行善的力量;两性关系中任何一方的压抑都将导致对彼此的扭曲和伤害。第四章分析斯坦贝克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这部分主要围绕《大地的象征》、《小红马》、"蒙特雷三部曲"五部小说和两部随笔《美国与美国人》、《横跨美国》展开。作为"未被承认的生态伦理之父",斯坦贝克早在生态伦理作为一门学科得到成熟发展之前,就在小说中传达了一系列生态伦理思想。包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与自然界和谐互动,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力量与智慧;反思急功近利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一种自在和谐的生活方式中拥抱人生。

赵越[10](2016)在《重建乌托邦:勒克莱齐奥的文明观念》文中研究表明勒克莱齐奥作为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其创作借鉴了当代世界的文艺思想并结合自己漫游各大洲的游历经历,在充满诗意的笔触下,一以贯之的关注当代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具有现代性和前瞻性。本文从勒克莱齐奥的作品着手,深入分析、挖掘其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独特的文明观念。结合其生平和文化背景,以其丰富的文学作品为素材,挖掘、分析其世界文化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流浪思想和宗教观念。以此展示勒克莱齐奥的独特文明观念给予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其乌托邦性质的作品《乌拉尼亚》,全面展示勒克莱齐奥为构建诗意的人类世界所作出的贡献。

二、最后的世外桃源——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后的世外桃源——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庭博物馆的定义
        (二)民族旅游的定义
    五、相关文献回顾
        (一)家庭博物馆的研究
        (二)研究述评
第一章 作为露天博物馆的西江千户苗寨
    第一节 苗寨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文化资源
    第四节 旅游开发
    第五节 博物馆的兴起
第二章 旅游世界中的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
    第一节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的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呈现先祖文化的鼓藏头家庭博物馆
    第三节 基于蜡染非遗体验的阿幼民族博物馆
    第四节 本土风俗艺术化的枫香阁
    第五节 传承农耕文化的唐兴发家庭博物馆
第三章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市场与利益的驱动
    第二节 社区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游客对原生文化体验的迫力
    第四节 建馆主体对自持文化资本的运作
第四章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实践的价值向度
    第一节 旅游收益的社区主体化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彰显与振兴
    第三节 社区发展内生主体的激活与培育
    第四节 民族旅游地“过度商业化”的去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政治诉求与文化认同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身份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关键词界定
        (一) 身份
        (二) 身份政治
第一章 身份政治的本体之思
    第一节 身份政治的本原问题
        一、诉求与认同:身份政治的文本内涵
        二、多元立场:身份政治的反思渊源
        三、批判性:身份政治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身份政治的探究之径
        一、身份问题:身份政治的观照视点
        二、身份、历史与伦理:身份政治的书写模式
        三、“回归文学”:身份政治问题的拟解方案
    第三节 身份政治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身份政治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身份政治的存在之辩
        一、主题的延续性
        二、表征的隐喻性
        三、能指的多样性
    第二节 身份政治的文本形态
        一、非洲人:黄色大陆的殖民反抗
        二、有色移民者:暴力都市的正义抗争
        三、南游寻梦者:非洲身份的认同博弈
        四、东徙流亡者:战争迫害下的身份追寻
        五、彩虹民族:乌托邦王国的政治幻想
    第三节 身份政治与人物群像的时空联结
        一、人性观照:身份政治的本属内蕴
        二、群像塑造:身份政治的形塑效力
        三、联结机理:时空体式的中介架构
第三章 身份政治的表述机制
    第一节 身份政治与反讽叙事
        一、文化身份建构:作为文化认同的反讽
        二、重塑身份话语:作为身份政治策略的反讽
        三、形塑世界性身份:作为创造新意义的反讽
    第二节 身份政治与空间叙事
        一、三重空间:叙事的空间模式
        二、空间表征:身份、认同与权力的争斗
        三、空间策略:文化身份的生成
    第三节 身份政治与“跨界叙事”
        一、语符“跨界”:文化的想象与认同
        二、文体“跨界”:文化体验与认同位移
        三、文化“跨界”:西方文化祛魅与身份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扎根传统 探索创新——菲钦的艺术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启蒙时期
美院时期
喀山时期
侨居时期

(4)《海湾:一片美国海的诞生》(第三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翻译实践概述
    1.1 翻译材料介绍
    1.2 文本作者简介
    1.3 文本特点分析
    1.4 翻译任务目标及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难点
    2.3 翻译计划制定
第三章 关联翻译理论概述
    3.1 关联翻译理论的形成
    3.2 关联翻译理论的两大原则
    3.3 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
    3.4 关联翻译理论的贡献
第四章 关联翻译理论与英汉翻译
    4.1 关联翻译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启示
        4.1.1 准确理解和传达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
        4.1.2 理解译文接受者的认知语境
    4.2 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英汉翻译:关联重构
        4.2.1 直译
        4.2.2 直译加注
        4.2.3 意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5.2 体会与感悟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译作目录

(5)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 研究目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旅欧游记文献概观
    第一节 欧洲与世界:环球游记中的欧洲
    第二节 西欧游记中的欧洲与诸国
    第三节 旅苏游记
第二章 梁启超的欧洲观与美国观
    第一节 从“新大陆”到欧洲大陆
    第二节 未来世界文明的想象: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第三节 国民性比较与中华“新民”说
第三章 “教育救国”与邹鲁的环球考察
    第一节 欧洲教育考察
    第二节 欧美政治考察谈
第四章 储安平眼中的英国
    第一节 旅居英国的经验
    第二节 《英国采风录》与“英国性”
    第三节 英法中三国之比较
第五章 王礼锡游记中的西欧和苏联
    第一节 改造中国:从政治实践走向理论探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西欧
    第三节 苏联之行
第六章 邹韬奋:徘徊在美国和苏联之间
    第一节 韬奋的“民生论”思想与苏联游记的影响
    第二节 韬奋笔下的美国和西欧社会
    第三节 苏联纪行与中国的道路选择
第七章 萧乾:亲历战争中的欧洲
    第一节 旅英的机遇与赴英途中的遭遇
    第二节 战时英国与二战后的欧洲大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6)《文学中的英格兰:近代创作中的多种“英国特性”》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Translation Tools
        2.1.3 Parallel Texts
        2.1.4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
        2.1.5 The Schedule and Plan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2.2.1 Terms and Glossary
        2.2.2 Translation Procedure
    2.3 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
        2.3.1 Quality Control
        2.3.2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MEMES OF TRANSLATION
    3.1 Introduction of Memetics
    3.2 Memes of Translation
        3.2.1 Introduction of Memes of Translation
        3.2.2 Five Translation Supermemes
    3.3 Applicability of the Memes of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4.1.1 Obscure Meaning and Incoherent Sentences
        4.1.2 Part of Speech and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1.3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4.1.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Source Text
    4.2 Translations Skills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Supermemes
        4.2.1 Spread of Source-target Supermeme by Skills of Explicitness andCoherence Change
        4.2.2 Spread of Equivalence Supermeme by Skills of Transposition and UnitShift
        4.2.3 Spread of Free-vs-literal Supermeme by Skill of Literal Translation
        4.2.4 Spread of All-writing-is-translating Supermeme by Skill of Annotation 374.3 Summary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Experience and Finding
    5.2 Unsolved Issue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The Glossary of Names Used in the Practic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论略萨小说的狂欢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巴尔加斯·略萨的生平与创作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概述
    0.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第1章 略萨小说中的狂欢化的表现
    1.1 狂欢化的人物
    1.2 狂欢化的语言
    1.3 狂欢化的体裁
    1.4 狂欢化的时空
第2章 略萨小说狂欢化的价值追求
    2.1 加冕与脱冕:颠覆社会权力
    2.2 追寻与欲望:张扬自由个性
    2.3 反思与审视:剖析种族问题与政治革命
第3章 略萨小说狂欢化的渊源
    3.1 个人经历的积淀
    3.2 拉美现实的影响
    3.3 文学传统的熏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美国例外主义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对“美国例外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 欧美学界对美国例外主义研究的最新趋势
        (三) 对美国例外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 以常识为基础
        (二) 历史连续性的观点
        (三) 比较分析的方法
        (四) 换位思考
    四、难点与突破点
        (一) 本文写作中的主要困难点
        (二) 本文主要突破与创新点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美国例外主义的起源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美国例外主义辞源分析与概念界定
        一、美国例外主义概念起源与演变
        (一) 概念起源
        (二) 概念的演变
        二、“美国例外主义”的归类
        (一) 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
        (二) 美国资本主义优越论
        (三) 美国国家特性例外论
        (四) 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例外论
        (五) 美国宗教例外论
        (六) 超越历史规律的美国例外论
        三、本文聚焦涵义: 国际秩序背景下的美国例外主义
    第二节 例外中的例外: 历史考察
        一、西欧例外于世界
        二、英国例外于大陆欧洲
        (一) 例外的英国国家特性
        (二) 例外的英国对外政策
        三、英国例外基础上的美国例外主义
        四、从清教移民到公民宗教
        (一) 清教移民的影响
        (二) 反复出现的宗教觉醒运动
        (三) “宗教美国”与“世俗欧洲”
        (四) 美国的对外传教活动
        (五) 美国的公民宗教
第二章 美国例外主义与外交政策
    第一节 美国外交政策对威望的追求
    第二节 两分法与一元论
        一、榜样论与使命论的两分法
        二、单边国际主义的一元论
    第三节 国际主义—全球主义的美国
        一、经济上的国际主义—全球主义
        二、政治与军事上的国际主义—全球主义
        三、意识形态上的国际主义—全球主义
        (一) 帝国主义辩论
        (二) 威尔逊主义
        (三) 四大自由
        (四) 杜鲁门主义
    第四节 杰克逊民族主义的美国
    第五节 越战综合症的双重意义
    第六节 美国例外主义推动造就了例外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一、英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模式是推动建立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内在驱动力
        二、美国例外主义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构
        三、美国权力自限制的神话
第三章 美国例外主义存续与发展诸模式
    第一节 出埃及记模式
        一、上帝拣选模式
        二、信仰迷失与回归模式
        (一) 里根对美国例外主义的复兴
        (二) 新世纪的衰落论与复兴尝试
    第二节 建构敌人与妖魔化对手模式
        一、英美历史传统中“痛击邪恶帝国的丰富传统”
        二、邪恶帝国的形象
        三、国内的邪恶敌人
        四、运用娴熟的抹黑手法
        五、发动战争的元叙述
        六、免于被抹黑的敌人与盟友
        七、作为国内政治斗争工具与牺牲品的敌人
    第三节 救世主—父权—男权—领导者角色模式
        一、作为救世主的美国
        二、作为父权—男权形象的美国
        三、作为领导者的美国
第四章 美国例外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一节 抽象的美国与具体的美国
    第二节 宗教的扞卫与背离
    第三节 自由、民主与人权的双重标准
        一、威尔逊主义的理想与现实
        二、叶公好龙
        三、赤裸裸的伪善与民主的敌人
    第四节 狭隘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第五节 美国价值观的独特性与普适性
    第六节 绝对安全与集体安全
    第七节 多元文化主义与WASP核心
    第八节 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破坏者
第五章 美国例外主义与他国例外主义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俄罗斯例外主义
        一、俄罗斯例外主义的宏大叙事
        二、俄罗斯与美国例外主义的比较
        (一) 相同点
        (二) 差异
    第二节 极端民族主义的例外主义
    第三节 美国例外主义与中国天命观
        一、中美例外主义的若干背景因素比较
        (一) 中国文明与美国理想
        (二) 包容性的异同
        (三) 美国的扩张性与中国的内敛性
        (四) 天下主义VS.使命论
        (五) 集体安全VS.命运共同体
        二、美国例外主义与中国天命观
结论 美国例外主义与世界秩序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9)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生平与作品介绍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文学伦理学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生存伦理:如何对抗社会不义
    第一节 《人与鼠》:望尘莫及的安居乐业
        一、农业工人的生存困境
        二、备受蹂躏的精神生活
        三、没有抗争的绝望终结
    第二节 《相持》:暴力反抗陷入悖论
        一、社会反抗的正当性
        二、暴力反抗的伦理悖论
        三、超越党派之争的谨慎
    第三节 《愤怒的葡萄》:以大爱重获拯救之道
        一、大萧条的全景扫描
        二、积极反抗与社会改良
        三、美国文化的精神落难
        四、艰难岁月的仁爱之心
    第四节 《月落》:冷静的抵抗与自救
        一、胜负善恶的灰色地带
        二、隐忍保全与舍生取义
第二章 消费伦理:当出人头地变成美德
    第一节 《金杯》:手握"萤火虫"的大人物
        一、想要月亮的孩子
        二、沦为功利主义者之路
        三、揭开金钱万能的序幕
    第二节 《珍珠》:金钱这把双刃剑
        一、被金钱隔离的世界
        二、无法买回的幸福
    第三节 《前进的列车》:膨胀迷失的自我
        一、消费社会的欲望塑造
        二、毫无顾忌的互相倾轧
        三、"每个人"的苦闷与迷失
    第四节 《烦恼的冬天》:被攻陷的"独善其身"
        一、贫穷成为羞耻的代名词
        二、"所有人都这么干"
        三、"新道德"建立三部曲
第三章 人际伦理:毁灭幸福的偏执与狭隘
    第一节 《天堂牧场》:世外桃源里的不幸生活
        一、将痛苦放大的各种偏执
        二、沾沾自喜的道德优越感
    第二节 《长谷》:彼此压抑的婚姻困局
        一、被控制的孤独男性群像
        二、压抑且富攻击性的女性群像
    第三节 《伊甸之冬》:在残缺中自我选择的力量
        一、手足相残的原始隐喻
        二、直面内心的黑水池塘
        三、迷失在失真的想象中
        四、道德自觉与意志自由
第四章 生态伦理:在自然的怀抱中反思文明
    第一节 《大地的象征》:偏执的大地之恋
        一、拓荒者的土地梦
        二、对自然的敬畏与臣服
    第二节 《小红马》:爱自然就是爱人类
        一、无处不在的小伙伴
        二、生命的互动与洗礼
        三、人际与种际的交融
    第三节 蒙特雷三部曲:畅想田园乌托邦
        一、疯狂的现代化之恶
        二、对抗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构建和谐生活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重建乌托邦:勒克莱齐奥的文明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勒克莱齐奥生平及思想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简介
        一、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分期
        二、勒克莱齐奥的所属流派
        三、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介绍
第二章 勒克莱齐奥的世界文化背景
    第一节 勒克莱齐奥的西方主流文化背景
        一、西方文学传统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二、西方作家、学者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的边缘文化背景
        一、其他文化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二、第三世界作家、学者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第三章 勒克莱齐奥文明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第一节“打破寂静”——勒克莱齐奥的世界文化思想
        一、世界公民——对多元文化的兼容
        二、文化还乡——追寻多元文化共存的意义
    第二节“人性关怀”——勒克莱齐奥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和儿童
        二、物质文明下的城市边缘人
    第三节“回归自然”——勒克莱齐奥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命主体——自然中的生态意识
        二、感官迷醉——城市、社会中的生态意识
    第四节“永恒的追寻”——勒克莱齐奥的流浪思想
        一、逃离——流浪的缘起
        二、追寻——到不了的乌托邦
    第五节“世界比上帝更广阔”——勒克莱齐奥的宗教观
        一、泛神论的宗教思想
        二、对其他宗教的包容
第四章 勒克莱齐奥对乌托邦的重建
    第一节 乌托邦的概念
        一、西方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
        二、勒克莱齐奥的乌托邦概念
    第二节 勒氏乌托邦的重建
        一、“诗意的栖居”——精神的乌托邦
        二、“坎波斯”——制度的乌托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最后的世外桃源——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D]. 吴帮雄.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2]政治诉求与文化认同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身份政治研究[D]. 卢建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扎根传统 探索创新——菲钦的艺术人生[J]. 全山石. 油画艺术, 2019(04)
  • [4]《海湾:一片美国海的诞生》(第三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洪花.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5]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D]. 安然. 上海大学, 2018(02)
  • [6]《文学中的英格兰:近代创作中的多种“英国特性”》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陈佳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论略萨小说的狂欢化[D]. 苏爱青. 湘潭大学, 2017(02)
  • [8]美国例外主义解析[D]. 王光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思想[D]. 王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10]重建乌托邦:勒克莱齐奥的文明观念[D]. 赵越. 黑龙江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最后的天堂——巴拿马库纳印第安人保留地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