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本土化”——我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看法

质疑“本土化”——我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看法

一、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特[1](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蔡娟[2](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蔡际洲[3](2019)在《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文中认为缘起: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反思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若干讨论中,究竟是应直接借鉴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呢?还是应从本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东西来引领自己的研究呢?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今看来,不同看法中所体现的,实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不同研究范式的关系问

赵书峰[4](2018)在《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南京会议"(1)以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才真正规模化、系统化地进入中国音乐学界,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经历了从磨合——博弈到反思——融合阶段,但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过于依赖西方人文社科理论表述体系的现象。鉴于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我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纷纷提出构建具有中国母语化表达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论,即"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研究"(有学者称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亦即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理论与思维作为表述手段开展对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语境互动关系的研究。然而至今学界并没有系统化、条理化地形成对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理论表述体系,其过程仍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但正面临着强大的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而且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界定还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我们务必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精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与借鉴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理念,不断摸索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发展之路。

孟卓[5](2018)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演唱方式和思维特征。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民族性、艺术性及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解释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学理分析,深入阐释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思维特征,以期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理论建设做出具有启迪性的探索。本文具体章节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追溯艺术歌曲起源,是廓清艺术歌曲演唱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界定艺术歌曲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章对艺术歌曲的起源进行了历史性概述,对德奥、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艺术歌曲发展进行了认真梳理。同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指明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规律,为揭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元思维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本章着重对演唱思维进行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其一,从思维的理论视域入手,就其概念及其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的视角阐述了思维的方式和特征。其二,对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探析其所赖以依存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晰演唱思维所具有的单一性、综合性和秩序性的基本特点。其三,从理论依据、思维理念、思维实践等不同角度,对演唱思维的形成进行了理论阐释,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理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本章通过对民族性思维概念、特点的分析,系统阐发了中国艺术歌曲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民族性思维特征,深入的探讨了民族性思维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实践中的运用。结合经典作品分析,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曲调、伴奏、意境等方面的分析,充分论证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演唱方法、演唱规律和演唱风格中所呈现的民族性思维。第四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艺术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关键所在。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欧洲和中国艺术思维概念的解读,进一步阐明了艺术思维和艺术性思维的关系,为艺术性思维理论的确立和推演提供了依据。结合典型作品分析,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审美表达和价值体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五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多声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得以升华的思维方式。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发展脉络着手,对音乐领域中多声性的不同解释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多声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文中结合具体作品,以多声性视角对中国艺术歌曲旋律、节拍、调性、和声等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在演唱方法、演唱音色和演唱形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

包耘赫[6](2018)在《《交响》办刊研究》文中指出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高校在学术上的成就与积累。《交响》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几十年的办刊过程中大量地追踪与发表了相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根据不同时期主编的变化,其办刊方针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放眼世界”,《交响》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目前国内关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交响》的历史渊源、引文分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本文从音乐编辑学角度出发对《交响》142期实体刊物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题具有写作空间和价值。从1982年创刊传承至今,在《交响》三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逐渐沉淀出以深入挖掘、传承陕西地方和西北区域音乐文化传统为立足点,积极追踪音乐学术热点,热情关注音乐教育和实践成果,努力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特点,在不同的办刊时期都编发有享誉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内对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音乐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期刊。各个时期历任主编都在工作中强调“学报是学校学术窗口”的作用,从研究栏目的设计,到学术活动的跟踪,从教师成果的及时发布,到学生习作的精心修改和编发,无不看重本校这片学术园地的生态维护和果实凝结。为此,在几十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诸如西安鼓乐研究、长安乐派研究、秦派民乐研究、陕西作曲家创作群体研究、陕北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地方戏曲研究等不同领域,都浸透有学报《交响》的影子,甚至有些理论概念、观念的沉淀、形成与发扬都离不开《交响》的助推作用。同时《交响》也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学术生态网,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学报了解并学习到一些音乐资讯和理论知识,可以从学报中找到补充自身认识与研究的切入点,学报为他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学报给很多人的创作、研究开启了思路,《交响》真正成为了多向交流、全方位覆盖的思想与理论碰撞平台。

博雅杰[7](2017)在《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构建起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自然生存空间。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自然的、自在的习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商业性质的大众音乐文化已无所不在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西方音乐及其教育体制已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根深蒂固,而口传心授式的自在传承方式,随着艺人的更新换代而日益褪色。显然,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自在活动方式已经很难维系其稳定性时,自觉的生活图示和传承方式必将被建立。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文化传承场域,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已被日益重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探索可行而有效的的实践方式?从而校本教材开发成为本研究的着眼点和行动选择。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是在回答和解决基于什么开发校本教材?开发什么样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如何开发?形成怎样的校本教材?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完善校本教材?的问题链,构建的内容体系。以研究者发起的校本行动研究为实现路径,通过以下四个部分的八个章节呈现。第一部分,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理论阐释,在厘定和梳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教育部审定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基于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的三对关系中,明确本研究中校本教材开发的定位。在文化自觉学说、文化哲学范式、文化分析理论和教材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分析和探讨了校本教材开发中音乐文化传承的理想目标、内容构建、结构特征和评价分析,为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第二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追寻和理念建构,在认识锡伯族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普通价值和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价值过程中,再一次肯定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怀着对教材开发的价值诉求,形成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核心理念和理念意蕴,并将其融入到教材开发的行动选择中去。第三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样态,在开发行动中,本研究历经三个过程完成了教材内容的选择,即漫长而饱满的资料搜集过程、平等而融合的集体审议过程、曲折而反复的内容整理过程,并形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作、音乐与文化的内容领域。进一步确定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版面设计。于2017年初形成名为《国音族韵唱传承—中小学生锡伯族音乐文化读本》的音乐校本教材。第四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教学检验和讨论,在锡伯族教师和学生相对集中的爱新舍里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本研究展开为其四个月的教学实践。结合教材特色和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实践了围绕主题单元、侧重教学情境、针对教师特点的教学设计,发现和总结教材中的问题并给予完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认识和反思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在传承锡伯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基于以上,在理论层面,形成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与理念、原则与方法、内容选择依据与途径、结构逻辑与组织、教学设计与策略,校本教材评价,以期丰富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探讨。在现实层面,兑现“寻找家乡的歌”到“教唱家乡的歌”的实践定位。

赵颖[8](2017)在《信仰·族群·交融 ——云南永胜他留人的音乐与文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云南永胜县未识别族群他留人音乐文化中的族群认同观念,将音乐分析放在他留人的文化整体角度下进行关照,通过关注局内人的用乐解读他留音乐的文化身份,看到在文化结构内部从“自然人”到“他留人”的族群认同过程。首先梳理他留音乐中所保留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要素,从中看到历时维度下他留人的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游移、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过程;其次,通过分析仪式音声看到信仰中祖先崇拜的“神圣性”如何通过仪式音声构建,并解读祖先崇拜作为核心文化要素对他留人的族群认同所产生的影响;再次,关注社会结构中个体与群体在民俗音乐行为中的用乐观念,揭示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他留族群认同观在社会结构中多层次、多重、多元的文化属性。最后,将现代多元文化中他留音乐所经历的变迁过程呈现出来,从乐人的社会身份、音乐的文化身份的转变中反思人们对“他留人”这一族群身份的需求背后所面临的文化困境。此外,本文以“音乐就是文化”这一视角强调在他留人文化语境中音乐与文化的复合性、交互性、整体性,在对民间音乐的分析中试图寻求一种相对于“族群认同”这一议题更为直接有效的阐释路径,因此,笔者借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延续民族音乐学所强调的参与式观察、深描的田野调查,从局内人——局外人、历时——共时、群体——个体的理论视角将他留音乐文化中的族群认同放在跨学科的理论背景中进行考量。

肖艳[9](2013)在《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科学崇尚求真,强调客观证据即实证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依据新的“科学学”理论,相关材料、证据的规则法则,也是支持各学科能否成立的“科学范式”(Scientific Paradigm)的核心要素之一。历史研究一贯求真,强调言必有据,近代甚至有人主张“史学就是史料学”,故“史证(历史证据)范式”,在历史科学的“科学范式”①构架中,具有重要地位。音乐史学,是历史学和音乐学相互渗透结合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看不见且不易保存的音乐作品,古代相关史料极难搜寻考订。近代科学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一般以叶伯和、王光祈等撰写的着作为诞生标志。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逐渐明确不断拓展;代表性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自身“科学研究范式”以及相关“学术共同体”也初步建立。这一过程中,相关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订研究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多重证据法的运用和深化,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史证”基础。从初创阶段的叶伯和、王光祈等先生,到这一学科迅速发展阶段的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前辈,均为这一学科“科学范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叶伯和首先指出音乐是一门艺术。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提出,在音乐史的纵向研究方面,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朝代体系,按照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延续性和阶段性考虑音乐史的分期问题;在特定时段的横向研究方面,则考虑按照音乐艺术体裁形式特点、参考民族音乐五大类进行叙述。在“史证范式”的建立上,源于史学界的多重证据法,在前辈们的研究中,则结合自己学科特点不断深化拓展。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广泛收集各类证据,不仅充分地、深入细密地运用文献材料,也自觉运用音乐考古学获取实物史料,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努力搜集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音乐中的“活”史料,将多种材料结合印证。他们既遵守一般历史学的规则,还联系本学科自身特色,有机运用多学科“科际结合”进行多重证据法研究,力求坚实、充分的证据以支持史实建立。他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重要的奠基之作,有力揭示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光辉发展轨迹,也为中国音乐史学成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创建了学科的“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培育了相关的“学术共同体”。简而言之,中国音乐史学近百年的历程,是一个不断“科学化”的进程,也是其“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种范式的形成是依靠多位前辈学者的努力与贡献才得以实现的。他们为广大后学及后继研究,树立了成功范例和学术标杆,留下了优良丰厚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遗产。20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迅猛发展,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助我们开启思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为进一步完善音乐史“史证范式”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尝试借鉴“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也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某些理论,结合对东西方哲学、史学中证据法则的发展历程,对近百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史证方面成果,特别是借鉴深化多重证据法的成果,选择一些成功案例,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考察。对当前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史证方而的一些间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如何学习借鉴当今史学新理论新方法,进一步建立相关“学术共同体”和发展完善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史证范式”,也大胆提出些个人看法,供学界参考。

李德彪,朱萍玉[10](2013)在《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文中提出民族音乐学本土化是当前我国民族音乐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当前广泛探讨的话题。要想实现民族音乐的本土化,应该将民族音乐进行科学的定位,进而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民族音乐的本土化。

二、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量化分析法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建国后十七年”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小结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缘起: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
一、探索“中国范式”的学术背景
    (一)其他学界的反思
    (二)音乐学界的反思
二、探索“中国范式”的学术意义
    (一)从学术原创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有“结构层”的创新
    (二)从学术生态的角度看,范式的多样性可维护学术文化的多元、平衡发展
    (三)从技术操作的角度看,对象不同方法各异
三、探索“中国范式”的初步尝试
    (一)于会泳、赵宋光、董维松的早期构想
    (二)乔建中关于中国音乐地理学学科理论的探讨
    (三)王耀华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体系的建构
    (四)刘国杰关于戏曲音乐研究方法的归纳
    (五)袁静芳、伍国栋关于乐种研究范式的探索
    (六)蔡际洲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六种研究范式的思考
四、探索“中国范式”的几种途径
    (一)学习“他者”经验
    (二)立足“自我”实践
结语:造中国的钥匙开中国的锁

(4)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理论表述体系的提出
三、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问题的理论思考
四、面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质疑的反思
五、中国民族音乐学“本土化”概念的审思
结语

(5)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艺术歌曲历史概述
        二、欧洲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流派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特点
第二章 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
        一、思维的概念解读
        二、演唱思维的界定
        三、演唱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基础
        一、演唱思维理论依据
        二、演唱思维理念
        三、演唱思维实践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
    第一节 民族性思维释义
        一、民族性思维之内涵
        二、民族性思维之特点
        三、民族性思维之应用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一、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技法
        三、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一、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唱法融合
        二、依字行腔的演唱规律
        三、演唱风格民族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
    第一节 艺术性思维的概念缕析
        一、18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认知
        二、19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发展
        三、20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观念拓展
        四、艺术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审美表达
        一、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象”构思
        二、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蕴”诠释
        三、艺术歌曲演唱的“意境”呈现
    第三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价值体现
        一、形象思维的艺术再现
        二、抽象思维的理性表达
        三、灵感思维的艺术创造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第一节 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一、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的发展
        二、中国音乐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三、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多声性的结构形态
        一、旋律
        二、节拍
        三、调性
        四、和声
    第三节 多声性思维演唱的应用
        一、多元演唱方法的运用
        二、多样演唱音色的选择
        三、不同演唱形式的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6)《交响》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音乐期刊
    第一节 音乐期刊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普通期刊
        二、核心期刊
    第二节 音乐院校学报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交响》的办刊缘起
    第一节 《延安歌声》时期
        一、《延安歌声》办刊前身及缘由
        二、《延安歌声》的编辑特点分析
    第二节 《交响》时期
        一、更名与复刊
        二、《交响》办刊三十余年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交响》的编辑实践与特色
    第一节 《交响》的编辑实践分析
        一、编辑主体的历史更替
        二、不同时期作者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专题栏目的内容设置
    第二节 《交响》的编辑特色分析
        一、办刊方针的变化与调整
        二、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变化
        三、读者定位及其拓展
        四、外部装帧设计的进步
第四章 《交响》重要栏目的代表性文论评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栏目
        一、西安鼓乐
        二、敦煌乐谱研究
        三、西北区域音乐及其秦派民乐研究
    第二节 音乐史研究栏目
        一、中国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二、西方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
        一、研究选题的多样性分析
        二、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982 年--2016 年《交响》目录汇总
致谢

(7)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困境与契机—研究背景
        (一)学校音乐教育中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建设的时代契机
    二、选择与定位—研究意义
        (一)在校本教材开发的行动选择中寻求理论价值
        (二)从“寻找家乡的歌”到“教唱家乡的歌”的实践定位
    三、趋势与反思—研究现状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趋势
        (二)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滞后的现状反思
    四、理性与行动—研究方法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方法选择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行动过程
    五、尝试与突破—创新之处
        (一)理论创新
        (二)实践突破
第二章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理论阐释
    一、概念界定与关系梳理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三)教育部审定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
        (四)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为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
    二、理论基础
        (一)教材开发的理念指引:文化自觉学说
        (二)教材开发的哲学基础:文化哲学范式
        (三)教材开发的课程理解:文化分析理论
        (四)教材开发的方法论基础:教材理论研究
    三、内涵与价值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内涵分析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价值探讨
第三章 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价值追寻
    一、作为民族文化的普遍价值
        (一)“向人而化”—对人存在的价值
        (二)“向文而化”—作为文化的内核
    二、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锡伯族音乐文化形态的民族独有性
        (二)锡伯族音乐文化变迁的历史特殊性
        (三)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时代濒危性
第四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建构
    一、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念建构的政策导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契机
    二、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念的内涵
        (一)核心理念
        (二)理念意蕴
第五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选择
    一、内容选择的特性
        (一)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特性
        (二)作为文化载体的内容选择特性
    二、教材内容选择的阶段与方法
        (一)内容选择的资料搜集阶段
        (二)内容选择的集体审议阶段
        (三)内容选择的整理规范阶段
    三、内容选择的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
        (二)表现与创作
        (三)音乐与文化
第六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呈现样态
    一、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
        (一)以音乐文化为中心
        (二)以主题单元为组合
    二、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内容结构
        (一)内容结构的逻辑定位
        (二)内容结构的分册安排
        (三)教材内容的主题设计
    三、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版面呈现
        (一)封面设计融合理念
        (二)文化符号贯穿始终
        (三)整体版式关注审美
        (四)插图选择有助理解
第七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教学检验
    一、基于教学检验的环境选择
        (一)宏观—地域文化
        (二)中观—学校特色
        (三)微观—个体特点
    二、基于教学检验的教学设计
        (一)围绕教材主题的教学设计
        (二)侧重教学情境的教学设计
        (三)针对教师特点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分析
        (一)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设计
        (二)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八章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讨论
    一、校本教材开发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层级
        (一)文化自在—作为客观存在的音乐文化
        (二)文化自知—传承主体的主观意识
        (三)文化自主—传承主体的行动调控
        (四)文化自觉—音乐文化传承的理想目标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原则探索
        (一)育人性原则
        (二)认同性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地域性原则
    三、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内容建构
        (一)内容建构的观念基础:中华民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共生
        (二)内容建构的音乐理解
        (三)内容建构的文化选择
    四、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结构设计
        (一)编写体例参考
        (二)内容结构设计
    五、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评价设想
        (一)促进发展的评价目标
        (二)多维立体的评价主体
        (三)生成循环的评价环节
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定位
        (二)校本教材开发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重点在于音乐内容的呈现
        (四)校本教材开发是基于校本教研的行动超越
        (五)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的文本功能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信仰·族群·交融 ——云南永胜他留人的音乐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他留人的音乐文化概况
    第一节、略说他留山
    第二节、他留人的音乐
第二章 历时维度下的族群认同与音乐
    第一节、文化角落里游牧的歌
    第二节、“彝娘汉老子”
    第三节、建构“他留人”边界
第三章 认同核心:仪式音声中的祖先崇拜
    第一节、仪式个案
    第二节、在仪式音声中建构信仰
    第三节、信仰中的文化主题
    第四节、社会集体在仪式音声中共享着什么?
    第五节、信仰在族群认同语境下的有效性
第四章 民俗音乐中的社会文化结构
    第一节、“文化的信仰”——个人成长经历中习得祖先崇拜
    第二节、无声的契约——乡绅、家族与婚姻
    第三节、打跳与族群
第五章 现代他留音乐的文化困境
    第一节、现代他留音乐的境遇
    第二节、文化的“缝合”——2016 粑粑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铎系唱经经文大意
附录二:谱例

(9)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解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史证、多重证据法等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证据法则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史学中的地位及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和历史学对证据的重视
        一、先秦史学求真重实证的优良传统
        二、孔子、韩非等思想家对证据的重视
    第二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口传证据
    第三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书面证据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
    第五节 钱大听与“二重证据法”
        一、金石之学
        二、乾嘉学派
        三、以钱大听为例,看“二重证据法”在古代的运用
第二章 清末以来中国史学界对证据法则的认知
    第一节 近代“新史学”对史证的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二、王国维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的运用
    第三节 顾颉刚与“多重证据法”
        一、民俗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二、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地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对史料考证的重大影响
    第四节 陈寅恪在音乐史学方面的研究
        一、陈寅恪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二、陈寅恪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第三章 史证法则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第一节 早期西方哲学、史学对证据的认识
        一、早期西方哲学、史学对证据的认识
        二、证据法则在近代西方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思想学术视野下的证据法则新发展
        一、客观主义史学
        二、实证主义史学
    第三节 西方史学家对证据法则的重视
第四章 近百年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的形成及多重证据法的初期运用
    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传统
        一、近代音乐史学的诞生
        二、近代音乐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建立
    第三节 近现代音乐史学家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四节 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发展概况
        一、音乐文献学的建立与发展
        二、音乐考古学的建立
        三、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第五节 “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学界的初期运用举例
        一、叶伯和在音乐史研究中关于证据法则的运用
        (一) 叶伯和与音乐史研究
        (二) 叶伯和音乐史研究中证据法的运用
        二、王光祈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则的运用
        (一)、王光祈与中国音乐史研究
        (二)、王光祈在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则的运用
第五章 “多重证据法”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成功范例
    第一节 杨荫浏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杨荫浏与中国音乐学
        二、杨荫浏文献史证的运用
        三、杨荫浏与语言音乐学的建立
        四、杨荫浏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五、杨荫浏与乐律学研究
    第二节 李纯—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李纯—学术经历略述
        二、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寻求坚实可靠的文献“史证”
        三、自觉学习、成功借鉴运用“多重证据法”
        四、音乐史学方法论的提出
    第三节 黄翔鹏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努力摆脱“哑巴音乐史”窘境
        二、明确提出“传统是一条河流”的重要思想
        三、身体力行,运用多重证据法取得音乐考古重大突破
        四、结合音乐实践,构建曲调考证,深化发展多重证据法
        五、重视资料建设,为古代音乐史研究夯实史料基础
    第四节 项阳等学者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发展
        一、自觉深入进行实地调查,将活态遗存与文献史籍有机结合
        二、通过“接通”研究,深化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理论
        三、多学科综合、多理念互补、多视角切入
第六章 中国音乐史研究史证范式的深化与发展
    第一节 “多重证据法”的科学运用
        一、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库恩“范式”概念的提出
        二、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范式结构
    第二节 证据法学与多重证据法
        一、证据法学概述
        二、证据法学与多重证据法的比较研究
        三、证据法学带给“多重证据法”的启示
    第三节 多重证据法的探索
        一、史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二、“先立论,后求证”与“先求证,后立论”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继续深化“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
    第五节 从科学证伪角度进一步发扬“史证”功能
        一、有关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正为讨论
        二、有关曾侯乙编钟及古代“钟律”是否为“复合律制”的讨论
        三、音乐史的分期与断层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二、本土化研究民族音乐学存在的问题
    (一) “非欧洲”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的缺失
    (二) 本土化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的淡薄
    (三) 质疑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纯洁性
    (四) 文化变迁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
结束语

四、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J]. 蔡际洲. 音乐研究, 2019(02)
  • [4]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J].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18(05)
  • [5]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D]. 孟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6]《交响》办刊研究[D]. 包耘赫. 西安音乐学院, 2018(11)
  • [7]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D]. 博雅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信仰·族群·交融 ——云南永胜他留人的音乐与文化[D]. 赵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9]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D]. 肖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10]质疑“本土化”——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J]. 李德彪,朱萍玉. 音乐大观, 2013(05)

标签:;  ;  ;  ;  ;  

质疑“本土化”——我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