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文化的物化形式与审美仪式——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与武术

军事科学文化的物化形式与审美仪式——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与武术

一、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审美仪式——略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和武艺(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鸣[1](2020)在《陶瓷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和画面历史意义》文中指出说起传神写照,则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顾恺之,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后世称之为画绝、才绝、痴绝三绝,他对后世的国画人物和陶瓷人物画都影响深远。本文就以陶瓷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和画面历史意义进行略论。

袁劲[2](2017)在《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文中提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怨”既是基本的情感与观念,又作为一种贯通作者与读者审美心理的文体类型,进入文学家与文论家的视野。于前者而言,“怨”多被视为有害的、需要防止或远离的负面生存体验;就后者而论,“怨”又成为感人的、可供观赏品味的正向审美范畴。本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考察,在时限上聚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在论域上重点追踪“怨”被文学和文论接纳的过程。先秦两汉思想家围绕着“怨情”与“怨思”的探讨,不但明确了问题(充分认识到“怨”的负面性与“生怨”之因),形成了议题(全面讨论如何“止怨”以及是否“可以怨”),而且提炼出一系列命题(如“用怨”“兴怨”与“诗可以怨”),为“怨”之审美生成奠基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文论家继承了“可以怨”一脉的思想资源,又通过对“怨美”与“怨体”的揭示,将“怨”从负面性的情感序列中释放出来,并最终升华为艺术化的审美体验。于“怨”字而言,这既是感情色彩转负为正的成功突围,又是整个“原生—沿生—再生”语义脉络中的重要转捩,还折射出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及文论史的诸多新变。本文按照这一思路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怨”的认知基础。中华先民对“怨”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保存在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和六经语用之中。就前者而言,通过小篆与古文的形体分析,可发现今见形声字“怨”的“辗转反侧”说和古文“从令从心”的“跪跽受命”说两类形义依据;借助声符“夗”及“夗字族”的勾连,可探得“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的音义来源;将“怨”置入“人—身心—心—心情”的文字谱系,亦可明晰“怨”与“恨”“怒”“悲”诸字的情感浓度与表达方式之别。以六经观之,《易》象思维、《礼》《乐》规范以及《诗》之言说和《书》《春秋》之记载,还共同奠定了“怨”字的思维基础和语用面向。第二章:“怨”观念的双向展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语境中,儒、道两家分别从群己关系与天人维度入手,为诸子论“怨”搭设起思维框架。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次上,构建起一整套的论“怨”体系,并围绕着“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两大主题,展开能否“怨”以及如何“怨”的讨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又通过人与天的对接另立新说,一方面解构了儒家的仁义理论,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自然无为与诗性生存的智慧。第三章:“怨”观念的多元面向。轴心期思想家曾站在各自立场,充分讨论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不同语境中的“生怨”之因、“止怨”之道,以及“兴怨”之术。历经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怨”所蕴藏的自然情感与观念建构之双重性在群与己、人与天、兼与别、法与情、令与心等诸子学说的不同视域,以及学派攻讦辩难的语境中得到充分彰显。尤其是法家“用怨”、兵家“兴怨”与儒家“诗可以怨”等命题,还共同构成迥异于“远怨”“不怨”“无怨”“除怨”的另类思维与言说。第四章:从“怨”到“诗可以怨”。借由“诗可以怨”的转换与推动,“怨”隐藏在负面生存体验这一“刻板印象”之下的正向审美价值逐渐彰显。若将“诗可以怨”命题三分为“诗”“可以”和“怨”,便会发现“怨”在感情色彩上的“转负为正”离不开“诗”的语境转换和“可以”的实践途径。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诗可以怨”一变为经学语境中的“怨刺上政”,再变为诗学话语内的“托诗以怨”,并通过“群”的串联引导一时之“怨”走向最终的“不怨”,将一般意义上的“怨”转入诗学“可以怨”的特定语境。至于“怨”的审美生成,还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了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直”为情感之真,“和”为伦理之善,“诗可以怨”阐释史中“直”与“和”的辩证关系,使得“怨”在真与善之外具备了美感——在“哀—怨—怒”的情感序列中,“直”之美向前进发为“怨怒”,“婉”之美则后退而成“哀怨”。第五章: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汉魏以来,解释创作动机的“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日益成为共识,而当时的诗歌创作亦可概括为“叙情怨,述离居”。前者溯源而上,强调商周秦诗作中的“怨”因素;后者面向当下,表现为汉魏晋南北朝以“怨”为题创作的层出不穷。从用题解的形式追认“怨”之于文学发生的意义,到直接选取“怨”来为诗歌创作命名,正是以“怨”为美思潮兴起并日益繁荣的显着标志。文学史上以“怨”为美的现象还进入批评史的视野,最终落实为体裁与体貌意义上的因“怨”成体。“宫怨”“闺怨”“怨谱”“愤书”即为“怨”的专属文体。而借由品第批评、本事批评、摘句批评、选本批评的合力建构,作为审美风格的“哀怨”与“怨愤”已获得文论家的广泛认可,这也标志着以“怨”为美风尚的最终确立。

韩利峰[3](2016)在《《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维译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的传统兵器是相当的繁多、复杂,通常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兵器,诸如刀、枪、剑、戟、斧等。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虽然兵器的命名有所不同,但是大体上都离不开这些为基础。长久的历史文明逐渐使中国传统兵器及其名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地位。由于这部着作中涉及很多的打斗场面,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团伙争斗或者两军对垒都会使用到各种兵器。兵器文化在这本巨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文中涉及到很多的兵器描写,作品中兵器的使用可以让打斗中的人物或者描述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人物形象更加诙谐生动、形象贴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描写,因此兵器的描写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维吾尔族中的传统兵器并没有汉民族的那么丰富,因此在阅读和了解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笔者想对《水浒传》中兵器的名称进行一次系统的翻译研究,同时也是对传统兵器文化的一种宣扬和诠释,使更多民族的人了解和正确认识我国源远流长的兵器文化。本文以《水浒传》的维译本为研究对象,现将《水浒传》中的兵器名称描写的言语进行穷尽性搜集整理,总结出《水浒传》中兵器的大致分类,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汉语兵器名称和对应的维吾尔语兵器名称归纳并分析,从而比较汉维语兵器名称的差异,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翻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对《水浒传》中兵器名称的维译原则、标准、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对中国传统兵器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常乃青[4](2015)在《浅谈元明清瓷器绘画中的兵器形象》文中研究指明自宋代以来,中国古代瓷器绘画中的人物题材瓷绘作品始终占据着巨大比重。兵器形象在人物题材瓷绘中较常见,种类十分多样。通过对元、明、清典型瓷绘进行分析比对,梳理并总结瓷器绘画中兵器形象艺术风格和面貌的变化,不仅反映瓷绘绘制时期的社会背景,并且体现兵器形象在人物题材瓷绘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内涵。

凌瑶[5](2015)在《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媒介”在当下是一个热点词汇,媒介的演变给文学带来了不同的面貌和影响。而军旅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以军旅小说为关注点,以其在媒介的观照下,叙事所呈现的不同表象作为研究对象,更能反映出我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与媒介相生相伴走过的历史进程及其呈现的叙事特点。但是媒介的演变历史十分漫长,想在一篇论文中完整体现军旅小说受其影响的发展变迁过程,实在是过于宏大。而文学上的新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说它“承前”,是因为在它之前,传统媒介早已发展完善;说它“启后”,是因为在它之后,在传统媒介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酝酿后,网络新媒介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并且二者并驾齐驱。所以,站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既能看到纸媒之下军旅小说的复苏与崛起,又能深深地感受到军旅小说在网媒中的起步与成长,同时,还能感受到军队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军旅小说中表现的忠诚、勇敢、崇高、坚毅、牺牲、奉献、英勇、顽强等等,更能让读者思考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厚度,最终实现其净化心灵、思想引领的作用。论文包括六个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论题的意义、前人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切入点、论题的理论价值,以及基本观点和框架。在梳理总结前人对军旅小说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本论题中军旅小说的应有之意。并首次以媒介为分类依据,对媒介视野下的中国军旅小说重新分类梳理。第一章是关于文学媒介形态学的理论观点。首先分析了文学媒介从早期手势语到口头语言媒介、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媒介、再由书面语言到网络媒介的转型历程及其呈现特点,而实际上这也是在论述文学媒介的表层结构。由此,又首次触及文学深层结构的媒介因素,并对其加以分析,即文艺制度作为制度媒介因素,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规约作用。军队作为机构媒介因素,对文学反映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意识形态作为主导精神媒介因素,对文学的时代精神具有引领作用。第二章是新时期媒介与小说叙事的双重变奏。本章站在媒介与文学的关系角度展开论述。媒介的多元发展,带来了小说样式的繁荣,呈现出超文本小说、手机小说、闪小说、微小说、接龙小说、计算机智能小说等不同的小说样式。这些新样式小说的出现,是媒介变革的结果,其表现的特点与所依附的媒介息息相关。新旧媒介的相融相依,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样式,使得小说文体开始杂糅,在一篇小说中,已经出现了诗歌、散文、小说、谜语、寓言等的文体拼贴,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完全可以一同为表现主题服务。媒介的演变,还带来小说叙事方式的变化。口语小说叙事简洁,情节性弱;纸质媒介小说叙事连贯,情节性强;网络小说叙事无限丰富,结构开放、多维。与此相关,不同媒介对应的小说叙事效应也是不一样的。口语媒介呈现听觉效应,表现出易逝性的特点;纸质媒介呈现线性阅读,表现出文本极强的稳定性;比特媒介时空障碍消失,呈现超文本状态。第三章是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叙事。结合军旅小说的具体篇章内容,分别从多元叙事主题、多维叙事视角、多方融合的叙事手法和波澜不惊的叙事语言四个角度分析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呈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纸质媒介下小说的本来面目。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叙事。这是军旅小说的新样态。网络媒介与军旅小说“联姻”,给军旅小说带来了新世纪的新生机,使得叙事主题、叙事手法、传播方式及叙事语言都呈现网络化的样貌,可见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根深蒂固。结语部分对军旅小说的创作走向加以展望。一方面,纸质媒介军旅小说应紧跟当代战争形态的转变及军事转型、军事创新的步伐,明确其创作的价值立场和精神取向,发出时代的呼声;另一方面,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应适应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技术与文本结合,引领创作潮流,挖掘创作深度。

李碧晴[6](2015)在《明后期神魔小说中的兵器、法宝研究》文中指出明后期是神魔小说大量涌现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神魔小说作品不仅收获颇丰,艺术成就较高,且与当世的社会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以显法宝、比神通为主的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里,那些看似冷冰、毫无“生命”的兵器、法宝,大多伴随着明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涌现,凭借作者基于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的艺术想象与夸张,构成了神魔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形态各异的兵器、法宝被赋予了更多反映当时民间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状况的新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小说中对其相关形态特征与功能作用的具体描述,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为后世人情、玄幻类小说中具体器物的创设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明后期约在万历至崇祯期间所产生的一些相对活跃的神魔小说作品,以这些作品中频频出现且较具典型的兵器、法宝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试图从小说文本分析与明后期社会思想的交叉探析中,运用归纳、举例、对比、统计等方法,来揭示这些兵器、法宝所隐含和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与艺术审美价值。纵观全文,绪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论述了神魔小说和其相关“宝物”的研究现状,从已有的学术成果中借鉴经验,发现不足,找准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之所在。二是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罗列,界定出下文我们所要研究的具体范围。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结合了神魔小说中兵器、法宝存在的历史文化渊源,从宗教信仰的精神层面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这两个方面,论述了明后期神魔小说中兵器、法宝基于现实而被再加工、新创造出来的时代印记。由此探析其存在的特殊文化内涵。第二章:从小说文本的情节设置入手,依据作者在不同情节叙事过程中巧妙的穿插,合理的构思、激化的矛盾,归纳概括这些兵器、法宝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打斗方式中的特殊作用,对小说中的兵器、法宝之功能进行分类,分析它们于小说情节中的共性关系。通过比较这些器物的来历、制敌、铺陈等细节创设的重要性,揭示兵器、法宝在情节发展中所发挥的灵魂性作用。第三章:研究小说中兵器、法宝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从同人不同器物的雷同形象中感知模式化人物的继承与创新,于兵器、法宝与人物不同的出身身份、性情、形貌、能力有机组合中探寻它们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内在关系。最后,还有通过对明代女性地位和神魔小说中所持兵器、法宝的角色定位、才貌、情感等特性的观察与比对,反映了当世期望个性回归、男女平等的一些进步思想。其中小说人物借助兵器、法宝更加超人化,而这些器物也再造了社会化的人物形象。

杨宁[7](2013)在《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作为物质文明载体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地域与国际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所带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城市空间的趋同化。在这个“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里,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文化结晶,不仅要保护起来,更应将其环境和精神文化传承下去。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正式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从而将文化遗产关注的主视角由单纯的物质文物古迹或者精神文化传统转移到以“人的活动”为线索的物质与文化上来。在文化景观遗产概念适时诞生的时代背景下,对西南山地典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本论文研究是从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王权的战争作为城市产生和发展史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原始村落由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状态到功能的聚拢。军事防御作为城镇诞生之初的基本功能,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分析传统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通过对文章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文章进入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我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城镇体系复杂,从而缔造了异质而多元的城镇文化景观,欲分析其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就必须对区域历史背景有明确的认知。本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时期重要战争攻守路线的梳理,简要概括出因军事战争而兴起的城镇体系规律。而后又分别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交通格局、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不同角度探讨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军事城镇发展的地理文化背景,明确其兴起之因,发展之源。并于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出10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下文分析的典型个案。第二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本章我们以明确研究对象为目标,从系统学角度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整理,包括“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并以实体案例对各系统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最终通过系统与要素相互关系的论述,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三个层级的物质载体,包括形态格局、特色场所与典型地标,然后通过军事城镇典型案例的例证,剖析各物质载体的“文化”与“景观”内涵。第三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研究,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试图穿越历史时空的人物、事件与场所空间进行关联梳理,构建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发掘其背后的动因逻辑。文章根据城镇发展的形态特征将演进过程划分为形成起源、发展渐进、完善成熟和衰败没落四个发展阶段。论文纵向上以各阶段城镇发展背景为基础,横向上从思想本源的背景分析到形态格局变迁的宏观解读、特色场所变化的中观描述、典型地标调整的微观记录详细的分析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演进过程的解析以及研究的启示。在历史过程和演进特点已然清楚的基础上,尝试从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文化作为主导推动力的演进机制,回答了城镇景观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把握文化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性引导城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而后针对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数个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分析传统保护方式与文化景观视角保护方式的差异,最后针对军事城镇提出适应性保护策略。

冉宏伟[8](2013)在《枪与枪文化新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枪为古代冷兵器枪,非现代火药枪。枪,是由古代冷兵器“矛”演化而来的一种长柄刺式兵器,是古代战场上的重要兵器之一。因其枪头锋利,杀伤力强,制作简易,为历代兵家所重用。自从有了“五兵”之说,矛即在列;汉代兵器出现矛矟;唐代长兵主枪;宋集前朝之制,仍以枪为主,并出现火枪;至明、清时期,枪、矛仍是战场上的重要兵器;及至近现代,红缨枪仍旧活跃于中国的各类战场,并不时闪耀其余晖;甚至当代,枪的衍生物刺刀,依旧保留在各国军队的武装配置当中。在学习和研究武术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关兵械史的研究相对薄弱,一直少有人问津。而且,研究武术器械,不仅要求研究其使用功能,更需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史料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武术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出发,在对枪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和挖掘了枪的文化特征和深刻内涵,并得出如下结论:1、从枪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枪是由狩猎、耕作等劳动工具逐渐演化而来,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战争的不断升级,经历了由单一向多样、庞杂向统一的发展过程。2、随着宋代火药的发明,随之产生的新型作战武器——“火枪”成为了枪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为冷兵器逐渐退出战场的一个转折点。3、枪在军事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文学性特征当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文化特征,并主要体现在枪在“五兵”、“十八般武艺”当中位置的变化以及枪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三方面。针对本文写作当中所遇到问题及触发的启示,提出三点建议:1、在研究枪发展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冷热兵器相结合这一特殊时期。2、由于专业领域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我们对兵器文化研究的片面性,所以应该联合史学界、考古界、文学界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这样一定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挖掘出兵器的文化内涵。3、应该将我国兵器与国外类似兵器做一些比较研究,像刀类、剑类、枪头类的一些兵器在古代各个国家都很相似,但其文化内涵必然不同,有必要作进一步比较研究。

张颖潇[9](2012)在《隋唐故事中的秦琼形象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秦琼是我国隋唐时期的名将,也是后世隋唐题材作品中的重要文学形象。秦琼形象经过戏曲、小说的重新演绎,形成了与正史记载颇为不同的面貌,这样的演变可以看作是通俗文学对正史进行改造的缩影,体现着我国古代通俗文学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隋唐题材作品的考察,认为秦琼形象的演变总体上遵循着从猛将到儒将的轨迹,具体表现为将、侠、儒三种品质的结合,各部作品对这三种品质的展现各有侧重,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风貌。作者运用了对比烘托、移花接木、套用情节、现实性与传奇性相结合等手法,使秦琼故事由零落的片段渐趋完整,也使秦琼形象完成了由配角到主角、由扁平到丰富的演变,最终成为隋唐题材作品的不二主角,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隋唐题材作品中,以明清两朝产生的隋唐系统小说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而秦琼在此时得到了作者的关注,逐渐由配角提升为主角,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民间流传的隋唐故事在明清时期有了一定的积累,弥补了秦琼事迹长期以来资料不足的缺憾,为小说作者编创秦琼故事、重塑秦琼形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第二,元代以降的君臣观呈现出向轴心时代史官文化回归的趋势,这让历史上秦琼多次易主的行为逐渐得到了谅解,从而具备了成为正面主角的基本条件,而《隋史遗文》作者袁于令的遗民身份和易主经历,使得他在创作小说时极力摒弃“忠臣不二”而宣扬“去就有节”,奠定了秦琼在隋唐题材作品中的主角位置;第三,历史上秦琼的相貌和家世,符合历史小说中儒将的基本条件,而秦琼的复杂经历,则有助于小说作者连缀故事;最后,中国文人浓厚的侠客情结和用世心理,是秦琼形象将、侠、儒三种气质的来源。随着隋唐故事的发展,秦琼形象又多了一重身份:门神,而这也正是借通俗文学之力获得的。隋唐故事的广泛传播为秦琼形象起到了定型的作用,而这种定型正与民间对门神的期望相契合,因而秦琼门神形象的形成体现出通俗文学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密切联系。

高天[10](2010)在《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 ——以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是人类书写历史和创作文学的主题。不同的地理环境诞生不同的文明形态,不同的文明形态进行不同的战争实践,不同的战争实践引发不同的战争思考。各种主动和被动的战争思考通过形式各样的文本书写传承至今。透过战争叙事的文本表层,呈现在研究视域中的是战争形态与文化取向之间紧密深层的互动关系。东西方绵绵不断的战争史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东方和西方各自古老战争观念的展开式。虽然漫长的时间使庞大的文化载体表层显得千变万化,但文化内核逻辑始终有迹可循。本文立足于先秦中国(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和古代希腊(约公元前八世纪.前三世纪)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解析叙事文本和叙事理论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战争书写下具体战争元素的文本分析,研究国家意识形成初期中国的战争形态,探寻其中蕴含的战争观念与文化取向,对照比较同时期古希腊的战争文化现象,了解、梳理并解释中国军事文化的某些征象。学界之前的研究,多是从军事史学的角度,或是囿于单个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本文打破文学、历史与战争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限,在文学叙事的场域中研究春秋战国和古代希腊的战争形态与文化取向,对中西军事文化异同及中国军事文化的独特点予以重新观照。战争叙事是战争思维的直接显现,也是表现战争描写和战争实践的载体。抽象形态(战争叙事)→演绎形态(战争描写)→基本形态(战争实践)→抽象形态(战争思维),导致这一形态的变化的深层力量是文化取向因素。战争叙事作为载体贯穿整个逻辑演进。文化取向因素作用于战争抽象形态,从而形成战争演绎形态;战争演绎表现目的是呈现战争基本形态。而战争基本形态中的文化取向因素,将再次提炼升华为战争抽象形态。这是一个不断互动的不断循环的结构。因此战争叙事中的“战争”是经过演绎的战争,具备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的双重真实性。本文第一章是对先秦战争叙事缘起,文化背景及特点的梳理。文章首先对这一时期战争叙事的相关制度、史观、叙事特征,战争影响下所形成的诸子军事观以及儒家思想的轨迹衍变做了基本勾勒和宏观鸟瞰;从而从这些文化根源中擘分出先秦战争叙事的深层特质和战争本体表现形态的部分内在原因。第二章对古希腊战争叙事与战争专史形成的文化背景作了探讨,并选择古希腊战争史着中最具代表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例证文本,从实例角度对古希腊战争叙事特征进行分析引证。第三章通过对女性形象、战争话语和胜败举措等三个战争叙事细节的阐述研究,透视文字背后的形象表达与文化推理。女性形象、战争话语和胜败举措等可以看作人物形象的身份塑造、语言塑造与行为塑造。厘清上述三个塑造所呈现出的形象,能够发现隐藏其中的东西方不同文化取向。第四章主要立足于战斗、战术、战略等三类战争叙事主题,论述了先秦中国以及同时期古希腊在战争实践上的表现,并在相同客体的基础上比较了他们不同的特点,从而揭示战争形态与文化取向的互动。全文结语试图在西方战争方式的比照下,概括出中国战争方式的特点:一是道德理性的支配,二是重谋轻术的战争方式,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指导思想。基于道德理性的重谋轻术是先秦中国战争文化的重要特点。这和中国独特的军事文化现象有关:从古至今,中国社会并不盛产职业军人,而对军事与战争有着浓厚兴趣的却多是舞文弄墨的士子文人。士子文人参与军事与战争的记载不绝于史,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了中国文化构建。

二、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审美仪式——略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和武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审美仪式——略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和武艺(论文提纲范文)

(1)陶瓷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和画面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顾恺之对人物画创作的贡献
2陶瓷艺术中人物画初见端倪
3陶瓷人物绘画中重神韵
4明清年间人物题材在陶瓷艺术中的价值体现

(2)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情生心虑:“怨”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形音义中的“怨”字根柢
        一、“辗转反侧”与“跪跽受命”
        二、“冤”之不平与“蕴”而不发
        三、走出“怨—怒—恨”的互释
    第二节 六经中的“怨”字语用
        一、立象尽意与观乐识礼
        二、诗性言说与历史审视
第二章 儒道立说:“怨”观念的双向展开
    第一节 群与己:奠定基石的孔门论“怨”
        一、“个人—家—国—天下”之主线
        二、“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三、“大舜之怨”并非“小弁之怨”
    第二节 人与天:别开生面的老庄论“怨”
        一、老子之间与庄子之答
        二、“天怨”与“怨天”
        三、作为一剂泻药的《庄子》“疗怨”
第三章 诸子争鸣:“怨”观念的多元面向
    第一节 兼与别:墨子论“怨”
        一、“怨”与墨学要义
        二、“怨”与学派争鸣
        三、兼爱无怨:墨子的自信与空想
    第二节 法与情:法家论“怨”
        一、从“不应则责怨”到“私怨不入公门”
        二、从“不怨”到“闭祸在除怨”
        三、过秦反思:“怨而无言”与“民不敢怨”
    第三节 令与心:兵家论“怨”
        一、“跪跽受命”说的兵学解诠
        二、“守气”与“攻心”
        三、文史演绎: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第四章 转负为正:从“怨”到“诗可以怨”
    第一节 “诗”的语境转换
        一、文本语境:小子、兴观群怨与《论语》
        二、经学语境:汉儒、怨刺上政与《诗序》
        三、诗学语境:诗人、托诗以怨与《诗品》
    第二节 “可以”的实践途径
        一、“诗”:“怨而不言”与“怨声载道”的缓冲带
        二、“群”:“怨”与“诗可以怨”的衔接处
    第三节 “怨”的审美生成
        一、正当性:“直”对“和”的突破
        二、审美性:“直”与“婉”的分流
第五章 妙契文心:以“怨”为美与因“怨”成体
    第一节 以“怨”为美的接受与创作
        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二、叙情怨,述离居
    第二节 因“怨”成体的提炼与认证
        一、“怨”的专属文体
        二、“怨”的文论认证
结语: “怨”之阐释的效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传统兵器的研究
        (二)传统兵器的翻译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实际应用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归纳对比分析法
        (二)文献综述法
        (三)计量统计方法
第一章 汉族与维吾尔民族传统兵器
    第一节 汉民族传统兵器概况
    第二节 维吾尔民族传统兵器概况
第二章 《水浒传》中的传统兵器概况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兵器
    第二节 《水浒传》中传统兵器的分类
        一、长兵器
        二、短兵器
        三、软兵器
        四、远射型兵器
        五、防御型兵器
        六、杂兵械
    第三节 《水浒传》中兵器名称的作用
第三章 《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汉维翻译研究
    第一节 传统兵器名称的翻译概述
    第二节 《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翻译原则
        一、翻译的总原则
        二、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
        三、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翻译标准
        一、译文与原文内容一致
        二、译文与原文语言表达相应通顺
        三、等值地再现原着的话语风格
    第四节 《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法
        二、直译法
        三、意译法
        四、音译与直译结合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4)浅谈元明清瓷器绘画中的兵器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代磁州窑瓷绘兵器形象:朴拙简逸穷神韵
二、元青花瓷绘兵器形象:雄浑苍劲蕴秀雅
三、明代瓷绘兵器形象:精微谨严见工致
四、清代瓷绘兵器形象:生动精妙类纷繁
五、结语

(5)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军旅小说叙事的研究视野
        一、论题的意义
        二、论题的前人研究综述
        三、论题的切入和出发点
        四、论题的理论价值
        五、论题的基本观点框架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军旅小说的界定
        一、军旅小说的界定
        二、战争与和平交织的中国军旅小说
        三、媒介视野下的中国军旅小说
第一章 文学媒介形态学的理论
    第一节 文学媒介的转型
        一、从手势语言到口头语言媒介
        二、从口头语言到书写语言媒介
        三、从书面语言到网络媒介
    第二节 文学深层结构的媒介因素
        一、制度媒介因素
        二、机构媒介因素
        三、主导精神媒介因素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媒介与小说叙事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体裁
        一、媒介多元与小说样式繁荣
        二、媒介融合与小说边界模糊
    第二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方式
        一、口语媒介小说:简洁化的叙事
        二、书写媒介小说:情节化的叙事
        三、比特媒介小说:立体化的叙事
    第三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效应
        一、口语媒介与听觉记忆
        二、印刷媒介与线性阅读
        三、比特媒介与超文本体验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叙事
    第一节 叙事主题的多元探索
        一、战争小说新发展
        二、和平军营小说新突破
        三、新革命历史小说深挖掘
        四、军事谍战小说兴波澜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多维阐释
        一、人道主义视角透视职业军人
        二、以文化层面谱写“农家军歌”
        三、现代视角阐释历史战争
    第三节 叙事手法的多方融合
        一、意识流的成功引入
        二、修辞艺术的多样运用
        三、对历史解构的文本叙述
    第四节 叙事语言的波澜不惊
        一、以小见大,平中出奇
        二、挖掘内心,原色叙事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叙事
    第一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主体
        一、创作主体的平民化趋势
        二、作者与读者界线的消解
    第二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突破
        一、主题意义的突破
        二、叙事模式的跨越
        三、意识形态的包容
    第三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传播
        一、创作传播的网络化
        二、小说形态的流动化
        三、作品资源的共享化
    第四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语言
        一、短句短段的自由化
        二、标点符号的超常化
        三、修辞手法的狂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明后期神魔小说中的兵器、法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兵器、法宝发展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精神层面——宗教渗透、民间信仰的存在
    第二节:物质层面——生活用品、军事武器的关联
第二章:兵器、法宝与情节设置
    第一节:打斗方式的设置
    第二节:兵器、法宝的功能分类
    第三节:兵器、法宝的创设方式
第三章:兵器、法宝与人物形象
    第一节:雷同人物
    第二节:新造人物
    第三节:女性人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文化景观”及“演进”的内涵诠释
        1.2.2 传统文化景观演进的时空界定
        1.2.3 军事城镇的界定及案例的选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研究状况
        1.3.2 西南山地地域文化研究状况
        1.3.3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史研究状况
        1.3.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状况
        1.3.5 相关研究评价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组织及框架
2 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
    2.1 历史时期西南山地军事城镇发展格局概况
        2.1.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
        2.1.2 隋唐至蒙元时期:周期混战
        2.1.3 明清时期:相对安定
        2.1.4 古代西南山地军事地理概述
    2.2 传统军事城镇形成发展的背景
        2.2.1 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2.2 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
        2.2.3 水陆纵横的交通格局
        2.2.4 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
    2.3 传统军事城镇的案例选取、类型及发展趋势
        2.3.1 传统军事城镇的典型案例选取
        2.3.2 传统军事城镇的类型
        2.3.3 传统军事城镇的演变趋势
    2.4 本章小结
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
    3.1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概述
        3.1.1 军事特征
        3.1.2 山水特征
        3.1.3 移民特征
    3.2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要素分析
        3.2.1 物质系统构成要素
        3.2.2 文化系统构成要素
        3.2.3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3.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载体
        3.3.1 形态格局
        3.3.2 特色场所
        3.3.3 典型地标
    3.4 本章小结
4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
    4.1 形成起源期:拼贴融合、雏形初现
        4.1.1 朴素自守、专制主导的思想本源
        4.1.2 辗转易址,据险围城的形态格局
        4.1.3 城墙突出、军政氛围的特色场所
        4.1.4 工事四起,府衙为重的典型地标
        4.1.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2 发展渐进期:自主多样、初具格局
        4.2.1 谨遵传统、多元萌芽的思想本源
        4.2.2 四塞为固,稳步盈城的形态格局
        4.2.3 高墙深壕,以军兴商的特色场所
        4.2.4 城楼据首,多核兴起的典型地标
        4.2.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3 完善成熟期:自由发展、渐臻完善
        4.3.1 因势利导、自主活跃的思想本源
        4.3.2 内城外廓,关厢越城的形态格局
        4.3.3 据城开店,军商共荣的特色场所
        4.3.4 寺苑会馆,多点核心的典型地标
        4.3.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4 衰败没落期:发展停滞、被迫转型
        4.4.1 新旧嬗替、突破牢笼的文化本源
        4.4.2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及对当代城市保护和更新的启示
    5.1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
        5.1.1 文化景观演进的一般规律
        5.1.2 文化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
        5.1.3 文化景观演进的动力机制
    5.2 文化景观演进研究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启示
        5.2.1 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5.2.2 文化景观视角保护与传统保护方式的差异
        5.2.3 文化景观视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论文的创新点
        6.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枪与枪文化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古代着作中关于枪的相关研究
        1.2.2 现代着作中关于枪的相关研究
        1.2.3 学术论文中关于枪的相关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史料研究法
        2.2.2 田野调查法
        2.2.3 逻辑分析法
3.论文创新点
    3.1 从文化角度来解读枪的多种特征
    3.2 以新断代方式来研究枪的发展史
    3.3 以新思维研究枪的军事历史地位
4.枪的发展简史
    4.1 冷兵器时代枪的发展
    4.2 冷热兵器结合时代枪的发展
    4.3 热兵器时代枪的发展
5.枪的文化特征
    5.1 枪的军事文化特征
        5.1.1 枪在“五兵”中的地位
        5.1.2 枪在“十八般武艺”中的位置变化
        5.1.3 枪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5.2 枪的社会文化特征
        5.2.1 枪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5.2.2 枪在法家思想中的体现
        5.2.3 枪在佛教中的体现
    5.3 枪的物质文化特征
        5.3.1 枪在古代科技方面的体现
        5.3.2 枪由兵器向武术器械的演变
    5.4 枪的文学性特征
        5.4.1 枪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5.4.2 枪在其他文学方面的体现
        5.4.3 枪在京剧中的体现
6.有关枪研究的余论
    6.1 关于“梨花枪”的文化争辩
    6.2 关于“杨家枪”的历史考证
    6.3 关于“红缨枪”的历史充实
    6.4 关于“武术器械”的世界性论争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附录

(9)隋唐故事中的秦琼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秦琼形象的演变轨迹
    第一节 “勇”的弱化
        一、唐宋时期:“勇"作为秦琼形象最突出的特征
        (一) 史料中的秦琼形象
        (二) 唐宋笔记中的秦琼故事
        二、元代杂剧:“勇”作为秦琼形象的突出特征之一
        三、早期隋唐系统小说:“勇”的保持和改造
        四、成熟期的隋唐系统小说:“勇”的转移与弱化
    第二节 其他形象特征的强化
        一、稳重老成
        (一) 理智谦逊
        (二) 处事周全
        二、文人气质
        (一) 相貌英伟俊美
        (二) 博闻强识
        (三) 志存高远
        三、侠士风范
        (一) 公义:路见不平,急公好义,施恩不望报
        (二) 私义:士为知己者死,轻生重义
第二章 秦琼形象演变的特征和塑造技法
    第一节 秦琼形象演变的特征
        一、地位的提升:从配角到主角
        (一) 历史的考量:史料记载中的配角
        (二) 文学的考量:从配角到主角
        二、内涵的丰富:秦琼形象的多重内涵与其他人物形象的扁平
    第二节 秦琼形象演变中的塑造技法
        一、对比烘托
        (一) 秦琼与尉迟恭
        (二) 秦琼与程咬金
        二、移花接木
        (一) 结义
        (二) 割股
        (三) 吊密
        (四) 救靖
        三、套用情节
        (一) 杨志卖刀与秦琼卖马
        (二) 宋江放晁盖与秦琼放李密
        四、现实性与传奇性相结合
        (一) 智能化
        (二) 神异化
        (三) 伦理化
    第三节 各部作品在秦琼形象演变中的特点
        一、秦琼易主情节的不同书写
        二、玄武门之变的不同书写
第三章 秦琼形象演变的原因及其另类影响
    第一节 隋唐故事的两种类型与秦琼形象演变方向的统一
    第二节 秦琼形象演变的原因
        一、秦琼形象地位提升的原因
        (一) 文献资料的匮乏和成书方式的限制——秦琼长期为配角的原因
        (二) 君臣观念的变化和作者的遗民心态——秦琼形象成为主角的文学解读
        (三) 秦琼形象的历史优势——秦琼形象成为主角的史学基础
        二、秦琼形象内涵丰富化的原因
        (一) “千古文人侠客梦”——秦琼形象侠士品格的成因
        (二) “稗说可以醒通国”——秦琼形象儒士气质的成因
    第三节 秦琼形象演变的另类影响——门神
        一、门神的演变
        二、武门神秦琼与尉迟恭
        (一) 门神形象的生成与宋元以降的市民文学
        (二) 秦琼与关羽:门神与武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 ——以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释题
        一、比较文学中的文化研究
        二、战争文化研究价值论述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述
        二、关于本文材料文本的选取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立足文本的文学研究
        二、本文结构与各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先秦战争叙事和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商周巫史制度与《春秋》史观下的战争叙事
        一、商周巫史制度所决定的观察视角和载录方式
        二、道德批判:《春秋》表达文化理想的方式
    第二节 《左传》战争叙事特征背后的深层暗示
        一、战争叙事主语中的个体与群体
        二、战争叙事中"言"与"行"的分录与联动
    第三节 先秦战火下的个体情绪与文化理想
        一、从春秋到战国:隐藏在文字叙事中的量化转变
        二、个体体验所激发的厌战情绪与反战思想
        三、重谋略重道德:中国式战争思维的萌芽
第二章 古希腊战争叙事与战争专史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古希腊史诗传统对叙事风格的影响
        一、文化的自由发展
        二、史诗与早期历史叙事
        三、史诗"英雄"所承载的历史感及其形象
    第二节 历史意识的觉醒
        一、个体历史意识逐渐苏醒
        二、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叙事视角
    第三节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战争叙事
        一、客观而精确的记录
        二、战争专史的出现
第三章 战争描写:叙事细节中呈现出的形象表达与文化推理
    第一节 女性形象及其背后的战争书写
        一、春秋战国:被道德与政治双重"责任化"的女性
        二、古希腊:在战争中被"物化"的女性
    第二节 战争语境下"话语"的强化描述
        一、先秦中国:作为军事力量直接应用于战争的话语
        二、古希腊:战争话语在群体心理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战俘命运与战争目的的潜在阐述
        一、先秦中国:"礼""利"观念的双重诉求
        二、古希腊:战败者命运悲剧的必然逻辑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战争实践:叙事主题建构下的形态征象与文化互动
    第一节 "是"什么:战争初级形态(战斗)的文化内涵解析
        一、先秦中国:历史意识在战斗要素上的隐约表现
        二、古希腊:史诗传统在战场实践上的内在递进及转向
    第二节 "变"什么:战争中级形态(战术)的文化成因探究
        一、先秦:从"以礼为固"到"兵以诈立"
        二、古希腊:从"单兵勇气"到"方阵荣誉"
    第三节 "为"什么:战争高级形态(战略)的文化逻辑分析
        一、先秦中国:文化理想与利益分析同构下的战略选择
        二、古希腊:历史与现实二元对立下的战略困境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战争思维与中国战争方式
    第一节 实践与创作:先秦战争中"士"的身份解读
        一、战争实践的参与主体
        二、中国古典兵学的成熟
        三、先秦兵书与古希腊军事着作着述目的的比较
    第二节 中国战争文化与中国式战争
        一、道德理性:战争的评判标准
        二、重谋轻术:战争的进行方式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最高境界
        四、论"勇":战争中的人物臧否
    第三节 当知识分子遭遇战争
        一、中国传统军事道德思维与近代"和战两难"的集体焦虑
        二、"士"参与战争的流变大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兵学文化的物化形态和审美仪式——略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和武艺(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和画面历史意义[J]. 杨建鸣. 陶瓷研究, 2020(06)
  • [2]中国文化关键词“怨”的审美生成[D]. 袁劲. 武汉大学, 2017(06)
  • [3]《水浒传》中传统兵器名称的维译研究[D]. 韩利峰. 喀什大学, 2016(10)
  • [4]浅谈元明清瓷器绘画中的兵器形象[J]. 常乃青. 美与时代(中), 2015(12)
  • [5]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 凌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6]明后期神魔小说中的兵器、法宝研究[D]. 李碧晴.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7]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杨宁. 重庆大学, 2013(04)
  • [8]枪与枪文化新探[D]. 冉宏伟. 沈阳体育学院, 2013(05)
  • [9]隋唐故事中的秦琼形象演变研究[D]. 张颖潇.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9)
  • [10]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 ——以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例[D]. 高天. 复旦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军事科学文化的物化形式与审美仪式——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的兵器与武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