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

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

一、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燕[1](2021)在《云南大营哑巴节的民俗艺术审美阐释》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大营哑巴节是当地彝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是融合了傩舞、傩仪的具有审美特质的民俗艺术,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民俗艺术的审美阐释是对动态的民俗活动发生过程中所有静态、动态审美的综合解读,运用民俗艺术审美四层理论,从形式观感、心象体验、意义追索、精神超越四个方面对哑巴节进行审美分析,可以发现其从彩绘造型到祭仪舞蹈的形式之美、具有通灵与陶醉的体验之美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民族民俗信仰之美、人类文明同构所体现的精神超越之美。对大营哑巴节进行结构性的审美阐释,可以深入挖掘其民俗艺术价值,助力这一非遗的保护传承。

彭子义[2](2020)在《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研究》文中认为梅山傩戏在湘中梅山地区流传己久、广为分布,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它的形式丰富而古朴,其服饰蕴藏着特有的民间美术特征,具有重要的民俗和艺术价值。梅山傩戏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傩戏剧本、傩戏形态和梅山文化等领域,鲜有学者对梅山傩戏服饰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从民间美术视域出发,围绕“审美意象”对梅山傩戏服饰(法衣、傩面、头匝、道具等)进行系统研究,是一种研究视角的突破。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探析服饰的形制、图像、图形、色彩、工艺、观念等构成因素,论述梅山傩戏服饰的形态与特征,可以深入地发掘其文化内涵,全面地认识其美学价值,深刻地理解其在梅山傩戏民间艺术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审美意象离不开审美活动,梅山傩戏服饰建构的审美意象只存在于梅山傩戏的审美活动中,这是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的唯一性。以此为基准,研究梅山傩戏中服饰如何升华成审美意象的整个动态过程,也就是研究“象”如何转化为“意”的过程。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的生成受到环境、信仰和视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傩戏服饰在傩事活动中的功能性表现为祈福、装饰,它辅助师公以服通神、饰扮角色,从而建立神性空间、扮演神性角色。傩戏服饰的构象法则与形制意蕴,具有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从而使得梅山傩戏成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意象空间的视觉形象艺术。梅山傩戏服饰在审美活动中的整体意蕴,外化为虚实相生、离形得似和贵在生意的审美表现。在观看傩戏的审美体验中,这些审美表现被傩戏观众感知,再经由情感的升华,从而形成完整的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由此产生的审美愉悦显现出梅山傩戏“驱疫祈福”的重要功能性。梅山傩戏服饰的审美本质是情意交融,因为梅山傩戏服饰的形制、装饰、色彩、图像等独特的属性蕴藏着梅山乡民充沛而真实的内在情感。在观看梅山傩戏这一审美体验中,傩戏服饰变成为一种“浸透着情感的表象”,帮助梅山乡民实现审美欣赏到审美共鸣,梅山乡民投射的充沛情感就升华为梅山傩戏丰富的审美意象。梅山傩戏服饰的意象核心是梅山乡民的地方记忆,从梅山傩戏服饰意象的运化机制(内衍与外化)和演变方式(生活至戏剧)中,可以论证出梅山傩戏服饰是承载梅山乡民地方记忆的一种具体化物质形态,它传承和维护着梅山乡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惯例,从而使得梅山乡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身份认同具有了普遍性意义。梅山傩戏服饰的当代保护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加强服饰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延续服饰的审美观念,从而助益梅山傩戏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总而言之,梅山傩戏服饰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从形制上看,服饰自然而朴素,具有庄重、含蓄的美感。从材料上看,服饰贴近乡民日常生活,追求实用的功能性。从装饰上看,图案呈现神秘粗犷之美,色彩和纹样巧妙地融合了民间吉祥寓意。从饰物上来看,傩面狰狞与荒诞的意象表达,与傩戏祈福纳吉的主题形成反差,营造出戏剧的矛盾与冲突;砌末取材于日常生活,装扮不同的神性角色,还原了梅山地域本真的乡土世界。傩戏服饰的形制、材料、装饰与饰物服务于“驱疫酬神、祈福纳吉”的民间信仰,反映出梅山地域先民朴素的审美意识。正因如此,傩戏观众“看见”服饰装扮师公后的“具象”,能够展开联想、进行判断、投入情感,使服饰超越了物理实在,建构出具有梅山文化内在肌理的审美意象。

郭江艳[3](2020)在《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关索戏”流传于距昆明市40余公里外的阳宗镇小屯村。历史上的小屯村是澄江县至阳宗镇的交通咽喉,同时也是军屯、民屯的重要场所。小屯村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历史背景为“关索戏”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关索戏”是云南地区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傩戏,其图纹造型极具特色、形式多样、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原汉文化与当地原着民文化交融的文化形式。随着“关索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IV-151)以来,“关索戏”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重视,但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挖掘。因此,对“关索戏”图纹的归纳、整理及其探索,有助于促进“关索戏”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加强“关索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有助于丰富“关索戏”文创产品的市场,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为“关索戏”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途径,以此实现“关索戏”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关索戏”图纹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关索戏”图纹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关索戏”图纹外在的视觉特征和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入手,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揭示“关索戏”图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将“关索戏”图纹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戏曲文创产品,从而促进“关索戏”的传承和发展。

孙丰蕊[4](2019)在《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壮族师公戏是仪式剧,亦属于傩戏之一种。本文以广西壮族师公戏为研究对象,对孕育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起源与形成过程、特殊的演出场域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以四个仪式个案为例,描述了壮族师公戏的展演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壮族师公戏的构成诸要素作了分析,进而概括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最后讨论了壮族师公戏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传承和转化问题。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大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史梳理。壮族师公戏的形成与传承,离不开广西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滋养。传统社会广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壮族民间信仰滋生的前提;壮族多样的人生仪礼和节日民俗为师公戏展演准备了广阔的时空;广西深厚的民间口头传统为师公戏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壮族师公戏的文化源头是上古的巫傩文化。师公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萌芽期是师公戏的最初阶段,师公以舞娱神,以歌唱神,富有神秘感;发展期的壮族师公戏叙事内容进一步丰富,有了初步的角色扮演;成熟期的师公戏出现了角色的分化,形成了固定的演出程式,有比较丰富的唱腔。壮族师公戏有其特殊的演出场域。师公戏的演出场域是一种“文化时空”,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集中在民族节庆、神灵诞期、人生仪礼等节点;其展演空间散布于庙宇祠堂、村屯家屋、广场地坪、岭头山地、水塘溪边、墓地灵前等所在,演出舞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壮族师公戏演出场域的确立,与其娱神的本质属性相关联,昭示着师公演剧的神圣性特点。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穿插于安花架桥仪式、丧场法事、打斋仪式和庙诞神诞祭祀仪式等各类仪式中。仪式性是壮族师公戏的本质特征。壮族师公戏是综合艺术,集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要素于一体。壮族师公戏诸艺术元素都是服务于仪式叙事的需要,由于仪式叙事关联着民众生活诉求的实现,所以民间对仪式叙事的重视远超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壮族师公戏属于仪式剧、民族戏剧和民间小戏。其演剧过程与仪式叙事相黏连,是仪式过程中的戏剧展演,壮族民间信仰是其产生和传承的社会基础;它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剧目往往取材于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吸收了民族文化元素;演员有多重身份,角色少线索单一,观众和演员的界限有时模糊化,表演上总体呈现出稚拙的特点。壮族师公戏形成之后,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为广西其他民族吸收、借鉴、移植,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师公戏;壮族师公戏的传承势头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冲击其前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的师公戏出现了转化的情况。壮族师公戏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信仰的沃土,至今仍在壮族聚居区各地频繁上演。当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倡导保护文化多样性,壮族师公戏作为戏剧“活化石”正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显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立于田野调查的工作之上,在田野方法上一是参与观察、二是深度访谈;同时结合“田野之后的文献阅读”,让文献“活”起来;在对壮族师公戏的探讨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将其与一般戏剧、汉族戏剧、地方大戏的比较,归纳总结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就本文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回答:师公展演中的“科仪”部分不是戏,是纯粹的仪式,壮族师公戏仍然是初成阶段的戏剧形态,没有发展为成熟戏剧,它的“成熟阶段”只是作为仪式剧的成熟;壮族师公戏根植于民间信仰,不会发展成为脱离仪式的纯粹戏剧,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仪式的壮族师公戏已经转化,本人认为它不再属于传统的壮族师公戏范畴;只要民间信仰的根基还在,壮族师公戏的仪式演剧传统就将长期保留下去。

姚瑶[5](2017)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池州傩戏研究》文中指出池州傩戏是国内迄今为止保存较古老完整的古代戏曲,无论在表演方式、演出剧目、唱法唱腔,还是在面具道具、服饰砌末等方面都有具体体现,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古文化的层叠积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学、民俗学、戏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也为当下考察远古文明和时代思想提供了折射的活态样本。同时,由于池州傩戏一方面内属于中国傩文化,具有古朴、原始、乡土等傩文化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还因其地域文化和历史流变的注入,通过兼收并蓄而形成一种池州地区特有的仪式戏剧。因此,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心与瞩目。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州傩戏从一种日常的生活事象逐渐抽离,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失去了其原生的生活关联度和敬畏崇拜感。而傩戏本身的古老陈旧和“封建迷信”的标签,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起源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解释相互对立,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被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侵蚀,宗族内部口传心授的一脉传承与融媒时代信息传播的几何式裂变格格不入,古朴单调的傩舞动作在光怪陆离的媒介奇观下显得尤为笨拙沉重。因此,面对池州傩戏的保护,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传播误区。通过调查分析,池州傩戏与当代媒介文化存在着断裂和连接,它投射出现代性的后果,也需要进行意义的重构;它超脱于信仰,也植根于传统;它反映着数字时代的鸿沟,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本课题从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的视域出发,还将进行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进入池州傩戏的文化空间,接触更多的现场影像,收集更多第一手的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个具体研究实例,同时提出传承建议督促池州傩戏的切实保护。针对池州傩戏的传承路径,还要从适度复魅、文化自觉、环境依托、传媒视野等几个角度出发来合理建构。

陆奕井[6](2016)在《小屯关索戏的宗教内涵研究》文中提出关索戏是云南傩戏剧种之一,而且云南地区仅存在于澄江县小屯村,距今已有二百多年。透过关索戏的历史延续以及现实中的表演,研究其背后的宗教内涵,有助于对关索戏更深的了解、传承和保护。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结合田野调查和访谈,旨在对关索戏熟悉的基础上,挖掘其宗教内涵。文章从以下几部分展开:一、导论:介绍了研究的主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地点和材料来源,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小屯村的基本情况等,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基础;二、关索戏与小屯村:重点研究了小屯村与关索戏的渊源;三、关索戏的仪式:从请“药王”、“踩村”、送“药王”三层仪式上展开描述,进一步了解关索戏的外形,为发掘宗教内涵伏笔;四、关索戏与宗教:从关索戏本身及关索戏的演出过程中挖掘其背后的宗教内涵,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五、关索戏的宗教内涵对其延续的影响:这一部分论述了宗教内涵对其延续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关索戏当前存在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以及保护关索戏的相关对策;六、结语部分对文章做了一个总结,强化了文章的思路及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等。通过这六部分的写作,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关索戏在小屯村落户并延续至今有着地理、文化和历史上的因素,不是巧合;关索戏戏里戏外都蕴涵着儒家的忠孝义,佛教中的和谐、因果以及背后隐藏的神性的加持,道家的有为与无为,敬畏大自然等宗教内涵,这也是其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力量所在。最后,为了保护关索戏,政府和民众都要作出相应的努力,保护其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冲击下,茁壮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曾华美[7](2015)在《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傩,从远古传衍至今,历经千百年,在不断的历史变更中,在战争纷乱的环境中,与社会各种文化融合、交流与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傩从诞生起就和仪式紧密相连,在过去,傩即仪,有仪式必有祭礼活动存在。傩舞、傩戏是傩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从娱神走向娱人的表演形式。湛江傩仪中穿插的傩舞表演,具有驱鬼辟邪功效。作为具有根性文化的傩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而傩仪中傩舞、傩戏均是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对于研究和把握傩文化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湛江傩仪为典型个案,以其身体语言作为主要研究视点,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揭示与探讨,旨在探求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特色及产生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以期从理论上对傩文化研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核心价值研究提供学术贡献。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关于湛江傩仪的遗存阐述。主要以田野调查获得的材料和数据为依据,阐述目前遗存于湛江的主要傩仪、傩舞形式,分析雷州半岛的生态环境以及随着历史发展当地社会与文化变更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湛江傩仪得以遗存的主要缘由。第二章,关于承载傩仪的“空间”的建构。主要论述:仪式中各种物质(祠堂、寺庙、主屋中傩坛等等)建构的物质空间至其神化后非世俗空间的变化;仪式过程中傩坛中神的等级排位、符策、祭品等,其分别象征的文化内涵及所建构的象征空间;仪式背后神话传说与为乡民百姓营造虚拟的意象空间——“神”的空间转换;既是仪式参与者、旁观者,同时也是见证者和推动者的村民,如何与巫师一起互动,共同塑造出“神”的空间,达到将生命激情宣泄到顶峰,形成人神的共娱和狂欢。物质空间、象征空间、意象空间与互动空间共同成为社会空间的主体内容,仪式最终目的是神的福泽降临现实与社会空间,庇护空间中所有的人。第三章,关于傩仪中的身体语言特色剖析。本章运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从语素、叙事到语境对所有参与者——道公(法师)、巫师、傩舞的扮演者、醮子(或参与祭拜的民众)的身体行为一一剖析与阐释。傩仪中的语素主要包括手诀、调度路线与法器等,这些都是与神沟通的具体体现。傩舞的身体语汇是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下进行,和神话、传说营造的意象空间结合,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叙事功能:“考兵”——英雄的叙事,“走清将”——神将的叙事,“舞二真”——戏剧的叙事。另外,傩仪中的面具、服饰、法器等和身体一起,构成了符号象征,形成了一种超现实的文化语境。当这些充满怪诞、神秘、隐晦的面具和身体结合时,使得日常身体与世俗之间的有了“间离”。第四章,关于傩仪中身体语言的文化根源研究。傩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仪式活动,其形态与原始宗教不可分割,亦和儒家“礼乐”文化相融合。傩仪过程经常在神话故事、祖训中体现儒家思想,让百姓和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成为乡野民间遵循“礼”教文化的另条渠道。另外,在历史上佛教、道教、儒教分分合合的过程中,也使傩仪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且至今仍有儒、道、佛家文化和巫术交织的痕迹。第五章,关于傩、傩仪、傩舞及其傩文化在当代遗存的意义与价值。傩、傩仪、傩舞和许多从远古生发的传统仪式重要不同的一点是它没有走向消亡,继续留存于当代文明社会的生活空间,或以某种其他方式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从而表明了傩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其生命力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且傩仪形式是在一个族群中世世代代所传承、年复一年的特定文化中形成的集体记忆。参与其中,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亦是乡民对族群认可的最直接方式。在仪式过程的和谐氛围中,增进了乡民情感,加强了族群成员间纽带的连结。傩仪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礼、义、仁、勇、忠、孝”等道德思想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对当今社会中华民族坚守文化核心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汪黎[8](2014)在《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 ——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傩戏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自1980年代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本研究以恩施傩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恩施傩戏表演精英谭学朝生存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坏境为背景,以谭学朝从业经历为线索,探寻一个土家“端公”到“傩戏”表演精英的嬗变历程。通过对谭学朝角色嬗变的个案分析,讨论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重构和文化资源转换的路径和方法。本研究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收集梳理国内外傩戏研究的基本情况及恩施傩文化研究的内容与现状,发现研究价值和路径。第二部分:对谭学朝作为土家“端公”的角色概况进行介绍,从土家族的宗教信仰观入手,界定土家“端公”角色,分析谭学朝的从业经历及角色胜任的因素。第三部分:对谭学朝从土家“端公”到“傩戏”表演角色的嬗变过程进行分析,从两者角色的异同对比入手,描述和分析谭学朝角色转变的三个阶段中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促使谭学朝角色嬗变的内因。认为谭学朝做到了两点:一是能顺应时势,积极调整自我,紧跟时代步伐,对傩仪进行了重构;二是挖掘自身才能,自我反省和提高,积极发展傩面具技艺,增强傩戏表演的神秘感和良好的视觉观赏性。第五部分:主要讨论谭学朝角色嬗变的外因。认为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社会发展中人们需求变化,以及文艺界工作者、研究学者的介入和指导等因素促使了端公市场逐渐萎缩和傩戏“官方”市场的发展,“官方”市场的发展引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的关注,从而是傩戏的“民间”市场得以滋生与发展。最后,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注重传统技艺的重构和文化资源的转换,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力和传承人的内生力,从而使传统文化资源既能保存传统核心,不失本真,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注入新的活力。

王龙生[9](2014)在《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是以祈福纳吉为目的、以戴面具为搬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民间祭祀仪式活动,它原始蛮赫、古朴粗犷、娱人娱神,是赣南客家地区唯一发现的傩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具有人物、情节、对白和表演程式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头戴面具,口中念念有词,形象古朴原始。宁都中村傩舞蕴藏着包括民俗、艺术、宗教等广泛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折射出客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积淀厚重的客家传统文化宝库。本文以赣南宁都县黄石镇的中村傩舞为考察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作业,将宁都中村傩舞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历史的、综合的考察。着重对民俗祭祀仪式中的傩舞文化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类,试图将仪式中傩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和形态特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最终揭示其在特定民俗时空场域中的特征及傩舞背后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功能。论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目的和研究方法。论文一二两章节主要描述了宁都中村及中村傩舞的相关状况,包括对宁都中村傩舞表演的程式程序、典型舞畴的细致纪实和分析等。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笔者试图在一二章节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资料和研究方法,从具体描述走向文化意义层次的解读。第四章则是站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探究宁都中村傩舞的当代变迁及成因,并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曼冬[10](2014)在《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军傩是融中国古代宗教、战争民俗、图腾崇拜、舞蹈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古代民间雕刻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殷周四千多年前古代傩祭的再现,是中国古代傩文化的一类,也是中华古老民俗文化的结晶。兰州西固军傩舞是当时军队出征为祈求胜利而举行的大型祭祀仪式,是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古代祭祀文化的历史论据,也就是斋醼活动。探讨军傩舞做为斋醼活动的主要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渊源进行研究。军傩舞做为民间演艺表现形式范畴的一种,因其古老的历史根基,浓厚的宗教民俗色彩、神秘多元素的表现形式,为军傩舞历史价值的研究与思考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本次研究立足点与出发点主要是在民族传统体育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的宗旨是对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研究和分析,主要目的是对兰州西固军傩舞进行“复盘”,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在军傩舞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兰州西固军傩舞的起源、发展及现状。通过“复盘”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发展史、复兴史,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传承提供参考及帮助,为以后考察、研究、考古等工作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记载。首先以允分论证选题和明确选题依据为出发点,从傩的含义、起源及分类分布为落点,对傩文化及其发展史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对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兰州西固军傩舞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再现。经过对兰州西固军傩舞的考证和研究,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这种古文化活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分支及发展所起到的正面影响是极大的,它促进了当时文化活动及体育活动的发展,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我们对兰州西固区古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军傩舞在当地的起源、发展、推进情况,并对军傩舞的宗教影响、民俗影响、文化特征、历史传承、现代发展等重要发展印迹进行分类及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性考察分析结果。通过实地与实物的潜心研究,我们将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对撰写的文献进行数据梳理,根据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对其特征进行详细的解析,较为透彻的展现了整个傩文化存民间普遍被流传被推崇的文化背景原因,较为深刻的剖析了原始而义神秘的鬼神文化、宗教文化对于民间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看到了民间艺术沉淀的精华为历史文化增添的色彩,理解了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精髓所存。兰州西固军傩舞因其综合了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种学术元素,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是一个可持续且必须持续深入研究的学术课题。通过兰州西固军傩舞历史“复盘”的研究,对当地傩文化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分析,阐述军傩舞在民间广泛流传,以及被人们所热爱传承的重要意义,米发掘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及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在这样的考究背景与思路下,我们深入的研究了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变化。

二、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大营哑巴节的民俗艺术审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营哑巴节民俗传统
二、民俗艺术审美的四个层次
三、形式观感之美
    (一)造型之美
    (二)乐舞之美
四、心象体验之美
五、意义追索之美
    (一)母性崇拜
    (二)自然崇拜
    (三)农耕信仰
六、精神超越之美
结语

(2)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域界定
        一、关于选题的几点解释
        二、服饰与审美意象论域
        三、审美意象研究的对象
        四、傩戏服饰的本质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戏服与傩戏服装的研究
        二、傩文化相关研究
        三、意象、审美意象、戏曲意象、戏服意象
        四、知识辐射类资料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范畴研究
    第一节 “意象”简论
        一、“意象”溯源
        二、东西方审美意象比较
    第二节 梅山傩戏审美意象相关概念辨析
        一、意象与形象
        二、“美”与“丑”
第二章 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生成基础
    第一节 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信仰:民俗的根据
    第三节 视觉:目击而道存
第三章 服饰为“象”:审美之源
    第一节 服——以服通神
        一、神性空间的建立
        二、服饰形制考释
        三、服饰装饰特征
    第二节 饰——饰扮角色
        一、神性角色的扮演
        二、傩面的表现形态
        三、砌末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美——审美特征
        一、程式性
        二、可舞性
        三、装饰性
第四章 审美为“意”:服饰之魂
    第一节 虚实相生
        一、虚实相生溯源
        二、梅山傩戏服饰“虚实相生”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离形得似
        一、离形得似溯源
        二、梅山傩戏服饰“离形得似”的审美表现
    第三节 贵在生意
        一、贵在生意溯源
        二、梅山傩戏服饰“贵在生意”的审美表现
第五章 超越与复归
    第一节 情意交融:梅山傩戏服饰的审美本质
        一、服以载情
        二、以情入意
    第二节 地方记忆:梅山傩戏服饰的意象核心
        一、内衍与外化
        二、生活至戏剧
    第三节 任重道远:梅山傩戏服饰的当代审视
        一、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二、审美观念的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记录
附录二 :相关图片资料
附录三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创新点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昆明阳宗“关索戏”概述
    (一)昆明阳宗“关索戏”的背景
    (二)昆明阳宗“关索戏”的发展状况
二、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的类型特征和文化内涵
    (一)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的类型特征
    (二)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的文化内涵
三、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分析
    (一)文创产品的概述
    (二)“关索戏”图纹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
四、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理念
    (一)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原则
    (二)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定位
    (三)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运用的方法
五、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实践
    (一)品牌的构建
    (二)设计实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三 :笔者根据田野考察整理的昆明阳宗“关索戏”面具图纹
附录四 :笔者根据田野考察整理的昆明阳宗“关索戏”服饰图纹
附录五 :赴安顺市进行傩文化考察学习证明
附录六 :田野考察部分照片
附录七 :笔者读研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4)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四、选题创新之处
    五、与壮族师公戏相关的学术研究小史
    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七、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八、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九、研究工作基础
第一章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人文环境
        一、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
        二、人生仪礼与传统节日民俗
        三、民间口头传统
    小结
第二章 壮族师公戏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溯源
        一、师公戏与“尸”和“巫舞”的渊源关系
        二、师公戏与傩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成熟阶段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演出场域
    第一节 场域及相关理论概说
        一、“场域”理论和表演理论
        二、“演述场域”、“表演场合”及“仪式情境”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
        一、民俗节庆中的师公戏展演
        二、人生仪礼中的师公戏展演
        三、随机性演剧
    第三节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空间
        一、庙宇
        二、村屯或家屋
    小结
第四章 仪式过程中的壮族师公戏展演
    第一节 来宾忻城县安花架桥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二节 百色平果丧场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三节 百色平果打斋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四节 南宁柳沙一带神诞、庙诞祭祀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小结
第五章 壮族师公戏诸要素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剧本
        一、剧本的分类
        二、剧本特色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音乐表达
        一、壮族师公戏的音乐类型
        二、壮族师公戏的词体构成和曲式结构
        三、壮族师公戏的音乐唱腔
        四、壮族师公戏的演唱方式和衬词衬句的使用
        五、壮族师公戏音乐的功能
        六、壮族师公戏音乐的特征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的舞蹈
        一、师公舞概述
        二、师公舞的基本动作和行走舞规
        三、师公舞的功能
        四、师公舞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壮族师公戏的美术元素
        一、面具
        二、服饰
        三、神像图
        四、剪纸
        五、美术元素的特点与功能
    小结
第六章 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作为仪式剧的壮族师公戏
        一、师公演剧与仪式叙事
        二、特殊的演出场域
    第二节 作为民族戏剧的壮族师公戏
        一、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
        二、剧目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民俗生活
        三、吸收了本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
    第三节 作为民间小戏的壮族师公戏
        一、演员的多重身份
        二、角色少,线索单一
        三、表演形式的稚拙
        四、演员与观众界限的模糊化
    小结
第七章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转化与影响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
        一、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内部机制
        二、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外部因素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转化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在广西各民族中的影响
        一、其他民族师公戏概貌
        二、壮族师公戏对他民族师公戏的影响
    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师公戏入选非遗名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2 :田野调查情况简明列表
    附录3 :田野照片
    附录4 :田野考察杂记
        一、隆安县南圩镇四联村多积屯酬恩还愿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二、百色市平果县凤梧镇师公丧场法事的田野考察杂记
        三、南宁市北府庙庙诞田野考察杂记
        四、武宣县桐岭镇禄鸿村安龙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五、象州县马坪镇九子娘娘庙会田野考察杂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传播学视野下的池州傩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池州傩戏的文化传播特征
    第一节 池州傩戏是一种传统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宗教仪式性戏剧
    第二节 池州傩戏是一种文化符号
        一、文化的意指——人神共娱的目的
        二、傩面具的隐喻——驱邪纳福的淳朴心愿
        三、符号的秘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第三节 池州傩戏是一种地方文化
        一、乡土性——古朴淳厚的乡人傩
        二、多元性——儒、佛、道、巫的交融
    第四节 池州傩戏的传承意义
        一、人类的文化和文化的人类
        二、活态流变的历史记忆
        三、返璞归真的现代反思
第二章 池州傩戏的时空考察
    第一节 发展历程:“文化弃儿”与“文化宠儿”
        一、古代繁荣期
        二、近代萧条期
        三、当代复苏期
    第二节 傩戏地图:一母多胎的统一文化圈
        一、同形式比较:德江傩戏、侗族傩戏、武安傩戏
        二、同地域比较:青阳腔、目连戏、黄梅戏
    第三节 传承现状:一种多角度的田野调查
        一、传承现状概述
        二、演出形式与传播渠道
        三、传承人、傩面具、演出剧目
第三章 池州傩戏与当代媒介文化的断裂与连接
    第一节“脱域”与“入域”的现代建构
        一、“脱域”与“入域”
        二、池州傩戏的“脱域”:现代性的后果
        三、池州傩戏的“入域”:意义的重构
    第二节“祛魅”与“复魅”的二律背反
        一、“祛魅”与“复魅”
        二、池州傩戏的“祛魅”:超脱于信仰
        三、池州傩戏的“复魅”:植根于传统
    第三节“数字移民”到“数字原住民”的传承差异
        一、“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
        二、“数字移民”:池州傩戏的“他者”
        三、“数字原住民”:池州傩戏的困境与出路
    第四节“媒介奇观”下时空记忆的追溯
        一、时空记忆与“媒介奇观”
        二、时空记忆:庶民的胜利
        三、“媒介奇观”:权力的操纵
第四章 池州傩戏的传承路径建议
    第一节 合理复魅:从乡土中来,回乡土中去
        一、以人为本,还俗于民
        二、去芜存菁,合理复魅
        三、设立池州傩戏生态保护区
    第二节 文化自觉:营造全民文化氛围
        一、语境文化,通约文化
        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三、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节 环境依托:打造口碑传播与品格意识
        一、挖掘意义,塑造口碑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三、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
    第四节 传媒视野:走出地方,走向世界舞台
        一、善用新媒体:大众传播的助力
        二、跨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惠泽
结语
附图(部分原创调研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6)小屯关索戏的宗教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综述
        1. 关索戏作为戏剧的研究
        2. 对于“关索”的研究
        3. 关索戏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
        4. 对关索戏其他方面的研究
    (四)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研究方法
        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
一、小屯村与关索戏
    (一) 小屯村的情况
        1. 小屯村的历史
        2. 小屯村的现状
    (二) 关索戏的源流与简况
        1. 关索戏的传说
        2. 关索戏的简况
    (三) 小屯村与关索戏的关系
        1. 小屯村与关索戏的过去与现在
        2. 关索戏落户小屯村的原因
        3. 关索戏在小屯村的发展
二、关索戏仪式及宗教内涵
    (一) 关索戏的仪式
        1. 请“药王”
        2. 踩村、踩家及演出
        3. 烧大香、送“药王”
    (二) 关索戏戏里戏外的宗教内涵
        1. “戏”里的宗教内涵
        2. “戏”外的宗教内涵
    (三) “玩”关索体现的宗教内涵
        1. 演员与“玩”关索
        2. 观众与“玩”关索
三、关索戏的宗教内涵对其延续的影响
    (一) 关索戏的宗教内涵推动了其延续
    (二) 关索戏面临的威胁因素及对策
        1. 关索戏自身存在的生存问题
        2. 关索戏面临的外在生存压力
        3. 关索戏生存发展的对策
相关图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湛江傩仪的遗存:文化的迁徙与融合
    第一节 湛江傩仪的遗存现状
        一 湛江傩仪的地理分布
        二 湛江傩仪及傩舞的传承
    第二节 湛江傩仪的结构与过程
        一 湛江傩仪的准备
        二 开坛迎神的过程
        三 游神、送神与遣灾的形态
    第三节 湛江傩仪的文化背景
        一 湛江傩仪的生态环境
        二 湛江傩仪的文化特点
        三 湛江傩仪的文化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湛江傩仪的文化空间:世间与神域的穿梭
    第一节 物质空间:通向神域的载体
        一 庙堂建筑的实体空间
        二 供品礼器的实物空间
    第二节 象征空间:通向神域的桥梁
        一 开坛:沟通神域的迎神
        二 献祭:人神合体的对话
    第三节 意象空间:神与巫的境界
        一 自然崇拜的人神塑造
        二 世俗人格的神灵营造
        三 人神合体的巫师认同
    第四节 互动空间:乡民精神诉求的传递
        一 自我精神慰籍
        二 群体精神狂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湛江傩舞的语言特色:虚拟的身体与符号
    第一节 虚拟的媒介:沟通神灵的语汇
        一 手诀:与神沟通的密语
        二 调度:与神沟通的途径
        三 器饰:与神沟通的器物
    第二节 扮演的身体:英雄和神灵的叙事
        一 英雄叙事:考兵
        二 神将叙事:走清将
        三 戏剧叙事:舞二真
        四 生活与表演间的游弋
    第三节 面具的夸张:超现实的语境
        一 变化的面具:人神人的转换
        二 遮掩的面具:世俗人的消解
        三 超人的面具:神域灵的降临
    第四节 湛江傩仪的个性:同中有异的地域特色
        一 傩文化中崇礼的共性
        二 求同存异的结构方式
        三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湛江傩仪文化根源:多教合一的民间文化信仰
    第一节 原始宗教:湛江傩仪的文化根性
        一 湛江傩仪的原始宗教文化特征
        二 湛江傩仪的多教民间信仰形态
    第二节 儒释道的影响:湛江傩仪的文化因子
        一 儒教思想对湛江傩仪的影响
        二 道教思想对湛江傩仪的影响
        三 佛教思想对湛江傩仪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湛江傩仪文化的坚守:求生本质与精神核心
    第一节 湛江傩仪文化的求生本质
        一 生命存活的戏剧性扮演
        二 身体挑战与超自然合作
    第二节 湛江傩仪文化价值的当代开掘
        一 当代湛江傩仪的演变与运用
        二 传统傩仪文化的当代保护
        三 湛江傩仪价值应用的当代思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 ——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土家“端公”谭学朝:“傩戏”表演精英的早期角色概况
    2.1 土家端公概念角色的界定
        2.1.1 土家族宗教观念及变迁
        2.1.2 端公的概念
        2.1.3 恩施土家端公角色的界定
    2.2 谭学朝的端公从业经历简介
    2.3 角色胜任的社会需求与成因
        2.3.1 历史渊源
        2.3.2 自然环境成因
        2.3.3 宗教信仰需求
        2.3.4 社会内部成因
第3章 傩戏表演精英谭学朝:从端公到傩戏表演角色的嬗变过程
    3.1 傩戏角色与端公角色异同
        3.1.1 傩戏的概念
        3.1.2 两者角色的相同点
        3.1.3 两者角色的不同点
    3.2 角色的嬗变过程
        3.2.1 1949 年到 1979 年文艺表演骨干角色的确立
        3.2.2 1979 到 1989 年文艺表演骨干到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转变过程
        3.2.3 1990 年到 2006 年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确立
第4章 传统技艺的重构:角色嬗变的内在成因
    4.1 角色嬗变的转折点:自身傩祭仪式的重构
        4.1.1 还坛神愿仪式的介绍
        4.1.2 还坛神愿仪式的当代重构
        4.1.3 三岔傩戏还坛神愿仪式重构的产物
    4.2 角色嬗变的切入点:傩面具技艺的庇护
        4.2.1 傩面具在傩戏中的功能与作用
        4.2.2 谭学朝的傩面具技艺基本情况
第5章 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选择:角色嬗变的外在因素
    5.1 傩戏文化重构的时代背景
    5.2 民间端公市场的萎缩
    5.3 傩戏“官方”市场的壮大与民间市场的滋生
        5.3.1 政府、文艺界工作者、研究学者的介入与指导
        5.3.2 傩戏官方市场的壮大
        5.3.3 傩戏民间市场的滋生
    5.4 有实无名的时代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宁都中村傩舞概述
    第一节 中村傩舞的生存语境
        一、 宁都的历史沿革及黄石中村简况
        二、 中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中村傩舞的源流及当代播布轨迹
        一、 中村傩舞源流考略
        二、 中村傩舞的相关记载及其当代播布轨迹
第二章 宁都中村傩舞表演的田野考察纪实
    第一节 中村傩舞概况及活动程序
        一、 中村傩舞概况
        二、 中村傩舞表演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中村傩舞的田野考察纪实
        一、 中村傩舞的表演场地、人物角色、服饰、道具
        二、 中村傩舞的传统剧目及舞蹈形态特征提取
第三章 客家历史文化视野下宁都中村傩舞的文化释义与功能解读
    第一节 客家历史文化对中村傩舞的影响
        一、 客家文化的浸润
        二、 民俗信仰的影响
        三、 宗教色彩的遗迹
    第二节 中村傩舞的文化释义
        一、 传承性
        二、 宗族性
        三、 原生性
        四、 泛宗教性
    第三节 中村傩舞的功能解读
        一、 传承历史与民族文化
        二、 维系族群与地域认同
        三、 增强娱乐与艺术审美
        四、 祈求平安与消灾纳福
第四章 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宁都中村傩舞的变迁与发展
    第一节 中村傩舞的当代变迁
        一、 民俗仪式的简化
        二、 参与主体的减少
        三、 传承模式的改变
    第二节 中村傩舞的发展前景
        一、 保护性发展
        二、 传承性发展
        三、 创新性发展
结语:文化自觉理念下的宁都中村傩舞文化
    一、 复杂的外在生态
    二、 强大的内在需要
    三、 多样的革新格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相关成果

(10)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1.4 研究课题的困难之处
    1.5 本题目应达到的水平与结果
第二章 傩的综述
    2.1 傩的含义
    2.2 傩的起源
    2.3 傩的分类
    2.4 傩的分布
第三章 傩文化及其演变
    3.1 傩与文化的关系
        3.1.1 傩与道教文化
        3.1.2 傩坛与道教文化
    3.2 傩礼
    3.3 傩仪
    3.4 傩的演变
        3.4.1 傩的古代历史印记
        3.4.2 傩发展的历史局限
    3.5 军傩是由屯堡文化孕育而生
第四章 兰州西固军傩舞起源及发展
    4.1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简介
        4.1.1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起源
        4.1.2 军傩舞的发源地为甘肃
    4.2 兰州历史沿革概述
    4.3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渊源
        4.3.1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追溯
        4.3.2 霍去病对兰州西固军傩舞的研究意义
        4.3.3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内容与仪式
第五章 兰州西固军傩舞“复盘”
    5.1 兰州西固军傩舞“复活”之路
    5.2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复排
    5.3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重生演出”
    5.4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演出形态
        5.4.1 兰州西固军傩舞的演出基础
        5.4.2 兰州西固军傩舞演出的古今差异
    5.5 兰州西固军傩舞蕴藏的军事体育成分
    5.6 兰州西固军傩舞遗存的心理探究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四、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大营哑巴节的民俗艺术审美阐释[J]. 杨海燕. 艺术与民俗, 2021(01)
  • [2]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研究[D]. 彭子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昆明阳宗“关索戏”图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探究[D]. 郭江艳.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4]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D]. 孙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传播学视野下的池州傩戏研究[D]. 姚瑶.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6]小屯关索戏的宗教内涵研究[D]. 陆奕井. 云南大学, 2016(02)
  • [7]广东湛江傩仪的身体语言及文化研究[D]. 曾华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8]从“端公”到土家“傩戏”表演精英角色的嬗变 ——恩施傩戏艺人谭学朝个案研究[D]. 汪黎. 湖北民族学院, 2014(09)
  • [9]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D]. 王龙生. 云南艺术学院, 2014(08)
  • [10]兰州西固军傩舞的历史研究[D]. 刘曼冬. 西北民族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云南傩戏及其文化功能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