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杨引流民族乐观主义——在“纪念杨引流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三谈杨引流民族乐观主义——在“纪念杨引流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肖艳[1](2013)在《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文中认为近代科学崇尚求真,强调客观证据即实证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依据新的“科学学”理论,相关材料、证据的规则法则,也是支持各学科能否成立的“科学范式”(Scientific Paradigm)的核心要素之一。历史研究一贯求真,强调言必有据,近代甚至有人主张“史学就是史料学”,故“史证(历史证据)范式”,在历史科学的“科学范式”①构架中,具有重要地位。音乐史学,是历史学和音乐学相互渗透结合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看不见且不易保存的音乐作品,古代相关史料极难搜寻考订。近代科学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一般以叶伯和、王光祈等撰写的着作为诞生标志。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逐渐明确不断拓展;代表性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自身“科学研究范式”以及相关“学术共同体”也初步建立。这一过程中,相关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订研究的全面展开,尤其是多重证据法的运用和深化,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史证”基础。从初创阶段的叶伯和、王光祈等先生,到这一学科迅速发展阶段的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前辈,均为这一学科“科学范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叶伯和首先指出音乐是一门艺术。杨荫浏、李纯一、黄翔鹏等提出,在音乐史的纵向研究方面,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朝代体系,按照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延续性和阶段性考虑音乐史的分期问题;在特定时段的横向研究方面,则考虑按照音乐艺术体裁形式特点、参考民族音乐五大类进行叙述。在“史证范式”的建立上,源于史学界的多重证据法,在前辈们的研究中,则结合自己学科特点不断深化拓展。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广泛收集各类证据,不仅充分地、深入细密地运用文献材料,也自觉运用音乐考古学获取实物史料,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努力搜集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音乐中的“活”史料,将多种材料结合印证。他们既遵守一般历史学的规则,还联系本学科自身特色,有机运用多学科“科际结合”进行多重证据法研究,力求坚实、充分的证据以支持史实建立。他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重要的奠基之作,有力揭示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光辉发展轨迹,也为中国音乐史学成功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创建了学科的“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培育了相关的“学术共同体”。简而言之,中国音乐史学近百年的历程,是一个不断“科学化”的进程,也是其“科学范式”包括“史证范式”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种范式的形成是依靠多位前辈学者的努力与贡献才得以实现的。他们为广大后学及后继研究,树立了成功范例和学术标杆,留下了优良丰厚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遗产。20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迅猛发展,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助我们开启思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为进一步完善音乐史“史证范式”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尝试借鉴“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也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某些理论,结合对东西方哲学、史学中证据法则的发展历程,对近百年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史证方面成果,特别是借鉴深化多重证据法的成果,选择一些成功案例,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考察。对当前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史证方而的一些间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如何学习借鉴当今史学新理论新方法,进一步建立相关“学术共同体”和发展完善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史证范式”,也大胆提出些个人看法,供学界参考。

张雯雯[2](2013)在《《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办;由郭沫若先生题词;在新中国时期最早以“评论性”定位;全国唯一集学术信息、学术动态、学术研究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音乐核心刊物《人民音乐》(1950-2010)为研究对象,以《人民音乐》对推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杂志历史发展轨迹入手,通过对音乐批评的回顾,总结出每一时期音乐批评的热点问题,并以此探索当时中国音乐批评坚持的原则道路、影响力和重要意义。在实证性文献考据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人民音乐》的时代学术价值,以及带给音乐批评界的重要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从而引发对中国音乐批评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人民音乐》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人民音乐》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并通过栏目内容等数量统计,分析《人民音乐》的办刊特点,进而说明《人民音乐》在我国音乐事业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部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也是新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一个高潮期(1950-1966),通过列举《人民音乐》在“十七年”关于音乐“民族化”等主要问题的讨论,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音乐批评的功能与特点。第三部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而恢复了活跃的争鸣气氛,出现了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二次高潮期(1976-2000),此段落强调音乐批评在经历了“文革”的冲击后,全面处在拨乱反正的蓬勃发展状态;以及在1989年动乱后,音乐界在经历短暂的迂回曲折阶段中,音乐批评的主要论域。第四部分,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巡讲话”扭转了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中国音乐理论界终于获得了在音乐观念上的一次真正的解放,此章节通过比较这一时期《人民音乐》和其他迅速发展起来的音乐期刊上所发表的批评文章,阐释我国进入新世纪前后,即音乐界的后新时期(2000-2010),音乐批评主要关注点和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音乐批评多元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更高层次意义的讨论。结语部分,重点分析了音乐批评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并对我国音乐批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萧梅[3](2000)在《二十世纪与中国音乐学——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魏廷格[4](2000)在《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中指出所谓“三议”,是因为我曾两次发表文章“议论”、实为领会杨先生的国乐观。第一次,是10年前的1989年,也就是杨先生诞辰90周年时我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反思中国现代音乐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副题是“关于杨荫浏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①。第二次,是1...

二、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解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史证、多重证据法等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证据法则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史学中的地位及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和历史学对证据的重视
        一、先秦史学求真重实证的优良传统
        二、孔子、韩非等思想家对证据的重视
    第二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口传证据
    第三节 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书面证据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
    第五节 钱大听与“二重证据法”
        一、金石之学
        二、乾嘉学派
        三、以钱大听为例,看“二重证据法”在古代的运用
第二章 清末以来中国史学界对证据法则的认知
    第一节 近代“新史学”对史证的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二、王国维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的运用
    第三节 顾颉刚与“多重证据法”
        一、民俗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二、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地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对史料考证的重大影响
    第四节 陈寅恪在音乐史学方面的研究
        一、陈寅恪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二、陈寅恪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第三章 史证法则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第一节 早期西方哲学、史学对证据的认识
        一、早期西方哲学、史学对证据的认识
        二、证据法则在近代西方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思想学术视野下的证据法则新发展
        一、客观主义史学
        二、实证主义史学
    第三节 西方史学家对证据法则的重视
第四章 近百年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的形成及多重证据法的初期运用
    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传统
        一、近代音乐史学的诞生
        二、近代音乐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音乐史学的建立
    第三节 近现代音乐史学家学术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四节 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发展概况
        一、音乐文献学的建立与发展
        二、音乐考古学的建立
        三、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第五节 “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学界的初期运用举例
        一、叶伯和在音乐史研究中关于证据法则的运用
        (一) 叶伯和与音乐史研究
        (二) 叶伯和音乐史研究中证据法的运用
        二、王光祈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则的运用
        (一)、王光祈与中国音乐史研究
        (二)、王光祈在音乐史学研究中证据法则的运用
第五章 “多重证据法”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成功范例
    第一节 杨荫浏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杨荫浏与中国音乐学
        二、杨荫浏文献史证的运用
        三、杨荫浏与语言音乐学的建立
        四、杨荫浏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五、杨荫浏与乐律学研究
    第二节 李纯—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李纯—学术经历略述
        二、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寻求坚实可靠的文献“史证”
        三、自觉学习、成功借鉴运用“多重证据法”
        四、音乐史学方法论的提出
    第三节 黄翔鹏音乐史研究中“多重证据法”的运用
        一、努力摆脱“哑巴音乐史”窘境
        二、明确提出“传统是一条河流”的重要思想
        三、身体力行,运用多重证据法取得音乐考古重大突破
        四、结合音乐实践,构建曲调考证,深化发展多重证据法
        五、重视资料建设,为古代音乐史研究夯实史料基础
    第四节 项阳等学者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发展
        一、自觉深入进行实地调查,将活态遗存与文献史籍有机结合
        二、通过“接通”研究,深化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理论
        三、多学科综合、多理念互补、多视角切入
第六章 中国音乐史研究史证范式的深化与发展
    第一节 “多重证据法”的科学运用
        一、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库恩“范式”概念的提出
        二、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范式结构
    第二节 证据法学与多重证据法
        一、证据法学概述
        二、证据法学与多重证据法的比较研究
        三、证据法学带给“多重证据法”的启示
    第三节 多重证据法的探索
        一、史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二、“先立论,后求证”与“先求证,后立论”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继续深化“多重证据法”在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
    第五节 从科学证伪角度进一步发扬“史证”功能
        一、有关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正为讨论
        二、有关曾侯乙编钟及古代“钟律”是否为“复合律制”的讨论
        三、音乐史的分期与断层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2)《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价值、思路与方法
一、 关于《人民音乐》
    (一) 新中国音乐“第一刊”的诞生与发展
    (二) 《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
    (三) 《人民音乐》在新中国音乐事业中的历史贡献
        1. 启迪新中国音乐思想
        2. 传承中国音乐遗产
        3. 引介国外音乐作品与理论
        4. 推进音乐学科学风建设与学术规范
二、 1950-1966:《人民音乐》在“十七年”的音乐坚守
    (一) “土洋之争”:关于音乐“民族化”的讨论
        1. 缘起与经过
        2. 主要问题
        3. 成果及意义
    (二) “请专家下凡”:关于“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论争
        1. “生活体验”与“业务学习”
        2. “改造思想”与“强调技术”
        3. “音乐创作”与“音乐批评”
    (三) 通俗音乐批评
        1. 抒情歌曲
        2. 轻音乐
    (四) 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与“群众化”
        1. 论的缘起
        2. “三化”讨论
        3. 讨论的意义
    (五) 关于马思聪演奏曲目的讨论
        1. 围绕“如何对待音乐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学术争鸣
        2. 关于《人民音乐》编辑部的检查与郑伯农的批判
三、 1976-2000:《人民音乐》与新时期的音乐争鸣
    (一) 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现状
        1. 高唱多元多样的“主旋律”——音乐创作问题的讨论
        2. “三足鼎立、彰显个性”——思想解放的时代
    (二) 当时的音乐批评与新思潮、新作品出现
        1. “新潮音乐”:崛起的一群
        2. “流行音乐”:大潮汹涌
        3. “回顾与反思”:中国音乐理论界掀起关于思想解放问题的探讨
    (三) 新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音乐批评的曲折回流
        1. 反对否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否定社会主义音乐
        2. 有关对近代音乐史的回顾及“《讲话》后现象”提法的批判
        3. 对改革开放的音乐事业的不同认识和对“新潮音乐”的不同评价
        4. 对于音乐创作问题与文化建设问题的不同认识
四、 2000-2010:《人民音乐》与新世纪前后的音乐反思与重构
    (一) 音乐的反思及探索的深化
        1. 对“新潮音乐”的反思
        2. 关于“三种唱法”分类的看法
        3. 关于民族管弦乐“交响化”的见解
    (二) 音乐观念的自由争鸣
        1. 关于“20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讨论
        2. 对于音乐创作思潮的争论
        3. “重写音乐史”论战
        4. 百家争鸣的理论研究
结语
    1. 《人民音乐》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
    2. 对《人民音乐》“坚守”评论的展望
附表
附录
    附录 1:《人民音乐》关于“土洋唱法”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2:《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与生活”关系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3:《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三化”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4:《人民音乐》关于“轻音乐”批评的主要文章
    附录 5:《人民音乐》关于“新潮音乐”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6:《人民音乐》关于“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价值观论战的主要文章
    附录 7:《人民音乐》讨论“音乐教育”的主要文章
    附录 8:《人民音乐》讨论“回顾与反思”的主要文章
    附录 9:《人民音乐》关于“重写音乐史”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10:《人民音乐》关于“新世纪音乐”批评的文章(2000-2010)
    附录 11:《人民音乐》期刊出版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二十世纪与中国音乐学——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人、一个世纪、一片领域
二、百年乐事争求索, 鉴往知今论风流

四、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 ——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D]. 肖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2]《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 张雯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3]二十世纪与中国音乐学——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萧梅. 中国音乐学, 2000(01)
  • [4]三议杨荫浏的国乐观──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 魏廷格. 人民音乐, 2000(01)

标签:;  ;  ;  ;  

三谈杨引流民族乐观主义——在“纪念杨引流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