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贝聿铭的建筑

阅读贝聿铭的建筑

一、读贝聿铭建筑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陈泊妤[1](2021)在《跨界创新,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观消防设计规范有感》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作为古今文明的艺术之一,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伟大中国梦的使命。当代中国建筑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形态和居住环境都已今非昔比,然而在传承文化上还有不少困难。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充当着传承中华五千年渊源文化的使者,更是任重而道远。不断跨行业的新模式探索,才是建筑师们在新业态发展下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周昕怡[2](2020)在《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建筑教育与工程实践研究(1945-1980s)》文中研究表明

杭进峰[3](2020)在《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文化丰富、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多重作用下,当代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关注一种多元复合化的综合体验。一方面,博物馆建筑空间的需求升级,成为人们感知文化艺术、获得体验的“关联容器”。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激发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强化了观众的知觉体验。在博物馆空间多元化和展陈多样化的发展驱动下,博物馆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如苏州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通过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化考虑,从而带来了“1+1>2”的震撼体验效果。回顾国情,我国正历经从聚焦建设经济技术“硬实力”,走向注重增强国际文化话语“软实力”的阶段,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包括博物馆建筑和展陈促成新颖的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于博物馆设计而言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整合设计的思维方法为切入,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课题。在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课题的缘起,并对实践中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矛盾提出了三个课题的现实着力点:空间组织与展陈规划的体系脱离、空间形态与展陈手段方式的配合问题、空间元素与展陈媒介的相互冲突问题,其也成为了文章架构整合框架的线索。第二、三章梳理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当代特征,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建筑学空间建构、博物馆学展陈设计的视野归纳出空间构成、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为整合框架的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引入整合设计思维及方法,从回应现实着力点的角度,搭建出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不同层面的整合框架,并提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与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引。论文第五、六章为核心章节,以大量的设计案例和自身实践论述了组织、塑形、物质元素三个层面整合设计策略,建立了组织层面“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塑形层面“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物质元素层面“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一体化”、“环境光与展示光协同一体”三个子领域的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并提出了连贯思维、多角度切入设计的方法模型策略。论文主要形成以下研究成果:从实践建构的角度解析了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和展陈模式的组成要素,并成为指向博物馆空间构成及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结合整合思维方法,提出了研究组织、塑形、物质元素研究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并指出了融合性、整体性、一体化的整合原则指导;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策略,并建立了方法模型。本文的整合设计研究,希望能够从设计实践的角度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博物馆的综合体验。

朱厢炜[4](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何格[5](2019)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文中提出纵观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旅馆建筑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无论是在设计思想的转变,还是在建筑技术的突破上,旅馆建筑都是我国建筑创作最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其中在1979-1999年期间,旅馆建筑的本土化探索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一特定时期的旅馆建筑设计创作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归纳总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机制和相应的设计策略,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创作历程,为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今后的本土化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会孕育出不同的本土化创作思想与方法,这些创作方式又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呈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共性特征。时代演变与思想理论在两个维度上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论文以纵向时间和横向思想理论两个维度,分析中国当代旅馆建筑本土化的发展特性。在纵向时代演变上,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综合背景和建筑活动的基本因素,对特定阶段的旅馆建筑发展进行分期,系统地梳理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脉络。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4年的初期探索阶段,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现代建筑风格逐渐得到认同与推广,建筑师在大量的旅馆建筑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众多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法,激发关于“形似”与“神似”的探讨。第二个阶段是1985-1991年的繁荣创作阶段,经过前期的沉淀,建筑文化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建筑的本土化创作逐渐从关注形式转化为关注空间,通过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空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建筑与环境的渗透关系,表达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意识。第三个阶段是1992-1999年的多元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的改变形成新的建筑设计市场,设计体制的多元化促进了建筑创作的多元化,不同的经营需求和设计理念带来不同的建筑风格。纵观三个发展阶段,旅馆建筑在本土化探索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到人的空间感受,再到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处理,多角度体现本土化特征。在横向思想理论比较中,通过对每个理论的发展背景、时间范围、思想特征和具体案例深入分析,总结出不同思想理论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意义。一是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民族形式表达方式,其传统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空间上。二是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以现代化城市、岭南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例,建筑设计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情况,融合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尊重民族习俗,体现地方民族文化传统。三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立足当代生活需求,结合日常生活,呼应环境关系,利用特定要素,反映出此时此地的建筑特性。三种思想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在新的需求下,形成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的本土化创作方向。论文分析了大量的旅馆建筑案例,归纳总结出特定历史背景下本土化创作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理论以及所对应的具体设计策略。在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下,建筑本土化创作根据自身的功能需求,在本土化思想理论中寻找可与之对应的要素,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加以变化运用到新的本土化创作之中,为本土化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旅馆建筑创作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凸显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策略与手法,以及适应时代需求与服务目标的综合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探索本土化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里,旅馆建筑创作领域全面而多元的探索实践,为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本土化创作过程中思想与方法的转变,为拓展的旅馆建筑类型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类型的本土化探索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我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道路。

黄健敏[6](2019)在《适地配形——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文中提出1978年,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此作品奠定了其设计美术馆的崇隆地位。本文透过文献、口述历史与亲身体验,呈现历经十年的过程与成就,进一步了解设计的心路与建筑特色。

周艳芳[7](2017)在《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中国园林艺术的研究中,陈从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研究者,尤其是在江南园林美学的研究上,突显了他重视勘察实践研究的科学精神、文人素养的文学精神、绘画和戏曲欣赏的艺术精神。他富有哲理的造园、复园、品园的思想理念,推进了江南园林乃至中国园林、世界园林的发展。他被日本园林界誉为,“中国园林第一人”,被美国人誉为,“中国园林之父”。本文从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精神超越五个部分展开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具有文学、艺术学、建筑学的跨学科的学术特质,形成了综合的园林美学特征。以他的代表作《说园》为线索,针对他的艺术审美特征、造园哲学思想、园林理法进行充分解读,更进一步地针对江南园林特有的诗意美、画意美、曲意美、空间美的艺术审美特征;“静以悟动”、“有法而无式”、“相反相成”的造园哲学思想;造园之学、复园续史之理、品园叙游之道的园林理法分析,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在时间维度上,列举陈从周实践勘察“江苏吴县古建筑——圣恩寺梵天阁调查记”与现存环境的重构价值、“片石山房”石涛唯一存世的叠石作品的重大发现,几经考证的现实超越,“恭王府”的循律、气派,堪称“王府之最”的学者之判的古建筑园林勘察;上海豫园、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的古园林修复、重构;扬州鉴真纪念堂、云南安宁楠园、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的现代语境下的园林设计理念,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理论,更充分地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从美学维度上,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以陈从周典型的“园林综合艺术品”的美学思想为依据,梳理“江南园林甲天下”、“观之不足”的江南园林精神、江南园林唯美的昆曲艺术的地方因素的强调,突显他的江南秀色浸染的地方主义情怀;列举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宗白华、金学智,展开学术思想比较,以论证其“园林综合艺术品”的学术高度,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同时,展开与台湾园林、日本园林、英国园林的东西方园林美学思想的比较,确立陈从周江南“园林综合艺术品”的世界地位,以更具特色地剖析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在空间维度上,以美国文化背景下立意中国园林”明轩”,基于现代场所,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的场所的哲学理念、自然精神、意境审美、含蓄之美等典型的中国美学特征的现实超越,体现“明轩”现代场所精神,以确立“明轩”跨越世界意义的“园林综合艺术品”的价值,阐述陈从周国际语境下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超越。20世纪80年代,中国园林先后落座世界上三个国家。从文化上分析,同属于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都接受了中国苏州典型江南园林的文化融入,这与其开放、自由,善于接受异域文化的多维度审美意愿,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英国,则接受了中国北京典型北方宫廷园林的文化融入,与其政治、政权,善于排斥异域文化的唯美的审美意愿,有着深入的联系。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的多维度阐释,丰富了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内在本质,明晰了江南园林“综合艺术品”的审美特征,深化了江南园林的现代场所精神,确立了江南园林美学的世界地位。

刘茜[8](2017)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具有民族特性的建筑正在慢慢的消失,因此建筑中的民族特性应受到重视。中国绘画是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文化载体,展现着中国的璀璨的艺术历程。从唐朝、五代、宋代、元代、明清到现代,中国绘画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地成长与丰富。建筑大师贝聿铭将中国绘画元素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这是旧与新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以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为研究主线。第一章描述了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描绘了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艺术性,包含了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中国绘画元素与贝聿铭的建筑相结合让建筑具有了新的意义。第二章表明了中国绘画元素融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的原因,两者的融合是根据民族特性和建筑的周围环境以及所在地的文化等等因素决定的,将中国绘画元素中的丰富内涵放到建筑中去。第三章以苏州博物馆新馆、香山饭店和美秀博物馆为经典案例,分析了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运用。将中国绘画中的元素与建筑相契合,并将其借鉴且所转变或创新。第四章总结了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与审美的联系、以及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会对当下的现代建筑起到推动的作用,让建筑具有标识性。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既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历史文化的表现,更是民族特征性的表现。通过对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研究,发现贝聿铭将中国绘画元素中的中国画、构图、透视与画卷性等等元素在贝聿铭的建筑中体现,提高了建筑的审美性,丰富了建筑的人文性,提升了建筑的艺术性,增加了建筑的美感,美化了建筑的环境,对设计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蓝志杰[9](2016)在《安藤忠雄与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与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利兹克奖是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项。研究获奖建筑大师的作品,是建筑学理论研究的必要环节。安藤忠雄和贝聿铭分别于1995年和1983年获得该奖,他们都成长于东方文化背景下,均追随过第一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与密斯·凡·德·罗。两人都将本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主义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建筑风格。本文以安藤忠雄和贝聿铭为研究对象,调研了两人大陆地区的建筑作品,采用计算机建模和图形来分析大师作品,比较了两人作品中的个性元素,剖析了这些个性元素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得出了以下结论:安藤忠雄与贝聿铭均吸收了本民族的美学观,融合了中、日园林设计手法,继承了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在不沿用传统建筑形式与材料的情况下,用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塑造了丰富的几何形体。本研究对丰富建筑设计手法、了解大师创作思路、体会东方文化内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方式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对树立民族文化自尊有促进作用。

吴小茜[10](2015)在《江南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再现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风格典雅,是中国古典园林辉煌的篇章。然而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全球的经济文化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造成了江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园林地域特征逐渐淡化甚至消亡。且因为现代社会功能需求与古典园林形式尺度存在着许多矛盾,导致古典园林在新的园林创作中应用起来困难重重,如何精准又到位地传承古典园林的精髓是当代设计师们面临的问题。论文在对江南古典园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探索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策略和思路,并且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分析为例,说明传承方法的实际运用,再现江南古典园林精髓。论文一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对江南古典园林的空间系统及传承现状的相关研究的综述,并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出传承的途径,界定论文的研究内容,提出论文的框架。第二章为研究与归纳,对江南古典园林进行分析研究,从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目的、造园主旨和造园手法三方面研究江南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总结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系统构成要点。第三章为探索和建议,探讨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策略,总结出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空间构成精髓所能采用的创作原则、形式手法及设计流程,并解决将古典园林形式运用到现代景观中所出现的矛盾问题。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空间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探寻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方式方法及实际应用。第五章为结束及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及对论文的不足及展望进行探讨。

二、读贝聿铭建筑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贝聿铭建筑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创新,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观消防设计规范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师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2 建筑创作民族化更应与时俱进
3 重新认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建筑师应在跨界创新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4.1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引入大智慧
    4.2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跨界发展
5 结语

(3)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当代博物馆建设中所呈现的趋势——多元复合的综合体验
        1.1.1.1 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营造趋势
        1.1.1.2 博物馆展陈新方式方法的不断涌现
        1.1.2 当代博物馆实践案例启示
        1.1.3 研究课题的提出——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
        1.1.4 研究课题的着力点——三个现实矛盾
    1.2 课题的语义辨析
        1.2.1 当代博物馆
        1.2.2 博物馆空间构成
        1.2.3 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展陈模式
        1.2.4 整合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博物馆空间的研究现状
        1.3.2 博物馆展陈的研究现状
        1.3.3 博物馆空间与展陈的整合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优化当代博物馆设计,提升综合体验
        1.4.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2.1 博物馆空间的发展脉络
        2.1.1 原始时代博物馆空间——高堂庙宇,封闭式空间
        2.1.2 古典时代博物馆空间——庙宇范式化,单一式空间
        2.1.3 工业时代博物馆空间——现代主义,展示功能为核的空间
        2.1.4 信息时代博物馆空间——后现代主义,多元开放式空间
    2.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特征表现
        2.2.1 博物馆功能构成的复合化特征:社会职能、内部功能的扩列
        2.2.2 博物馆形态构成的复杂性特征:动态、非线、关联
        2.2.3 博物馆元素构成的多样性特征
    2.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的要素分析
        2.3.1 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
        2.3.1.1 空间骨架
        2.3.1.2 功能体块
        2.3.2 空间形态
        2.3.2.1 空间构形:体量尺度、构图比例、围合透空
        2.3.2.2 空间界面:质感、色彩、透明度
        2.3.3 空间元素
        2.3.3.1 点
        2.3.3.2 线
        2.3.3.3 面
        2.3.3.4 体
        2.3.3.5 空间中的光
        2.3.4 空间形体之外——场所氛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发展、特征及要素
    3.1 博物馆展陈的发展脉络
        3.1.1 原始与古典时代博物馆展陈——私人收藏、三位一体式展陈
        3.1.2 工业时代博物馆展陈——以展柜设计为核、标准化的展陈
        3.1.3 信息时代博物馆展陈——数字媒体化、多样化的展陈
    3.2 当代博物馆展陈的特征表现
        3.2.1 博物馆展陈的内涵、主题性变化
        3.2.2 博物馆展陈表现方式、手法从单一到多元
        3.2.3 博物馆展陈元素媒介与技术材料的多样化
    3.3 博物馆学视野下展陈模式的研究
        3.3.1 博物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3.3.2 博物馆学中展陈设计的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
        3.3.3 博物馆学视野下的展陈设计的工作程序
        3.3.4 从展陈设计到展陈模式
    3.4 当代博物馆展陈模式的要素分析
        3.4.1 展陈纲要
        3.4.1.1 展陈主题及定位
        3.4.1.2 展陈叙事结构
        3.4.1.3 展陈区块
        3.4.2 展陈表现
        3.4.2.1 表现媒介
        3.4.2.2 表现手法
        3.4.2.3 展陈方式
        3.4.3 展陈元素
        3.4.3.1 展品
        3.4.3.2 展陈设备
        3.4.3.3 展示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合设计的框架概述
    4.1 整合思维以及整合设计方法分析
        4.1.1 整合设计以及整合思维
        4.1.2 整合设计所需要的方法路径
    4.2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研究框架
        4.2.1 从设计思维提出博物馆空间和展陈的三个层面理解
        4.2.2 整合的逻辑框架总述:组织、塑形、物质元素,回应三个现实矛盾
        4.2.3 整合的层面——组织
        4.2.4 整合的层面——塑形
        4.2.5 整合的层面——物质元素
    4.3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的指导原则
        4.3.1 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关联性探讨
        4.3.2 整合设计框架下的原则指导总述
        4.3.3 融合性原则
        4.3.4 整体性原则
        4.3.5 一体化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
    5.1 组织层面的整合设计
        5.1.1 空间流线与展陈结构的融合组织
        5.1.1.1 组织层面,流线结构融合的思考维度
        5.1.1.2 独立单元串联式——连续结构
        5.1.1.3 单元咬接组合式——接续结构
        5.1.1.4 立体流动层积式——环绕结构
        5.1.1.5 并置单元大厅式——匀质结构
        5.1.1.6 放射单元核心式——核心结构
        5.1.1.7 小节:骨架流线与展示结构的组织
        5.1.2 空间与展陈的功能复合模式
        5.1.2.1 多维展示的公共大厅
        5.1.2.2 辅助展示的交通空间
        5.1.2.3 弹性展示的节点空间
        5.1.2.4 开放展示的研究库房
        5.1.2.5 整合场地环境的展陈
    5.2 塑形层面的整合设计
        5.2.1 空间构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1.1 尺度协同
        5.2.1.2 构形与展示秩序的关联
        5.2.1.3 情境同构
        5.2.2 空间界面与展陈表现的协调
        5.2.2.1 冲突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2 烘托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3 融合表现的空间界面
        5.2.2.4 物料信息界面
        5.2.2.5 符号信息界面
        5.2.2.6 意象信息界面
        5.2.2.7 意境信息界面
    5.3 物质元素层面的整合设计
        5.3.1 空间元素与展陈设备的一体化
        5.3.1.1 点元素辅助展示
        5.3.1.2 线元素辅助展示
        5.3.1.3 面元素辅助展示
        5.3.1.4 体元素辅助展示
        5.3.2 环境光与展示光的协同一体
        5.3.2.1 光环境整合的要求与原则
        5.3.2.2 渲染展示氛围的光
        5.3.2.3 引导展示秩序的光
        5.3.2.4 表现展品信息的光
        5.3.2.5 作为展品信息的光
    5.4 整合的方法模型及相关策略
        5.4.1 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整合设计的方法模型
        5.4.2 方法模型的思维策略——连贯思维
        5.4.3 方法模型的操作策略——多角度切入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与拓展讨论——以诏安县美术博物馆设计方案为例
    6.1 设计条件和背景概况
        6.1.1 场地背景概况
        6.1.2 文化背景探索
        6.1.3 启动条件
        6.1.4 设计方案相关技术图纸
    6.2 项目方案的复盘思考
        6.2.1 场地布局
        6.2.2 内部空间骨架与展示秩序的调配
        6.2.3 空间形态组织呼应书画人文的展示主题
        6.2.4 空间界面语言转译诏安书画艺术气质
    6.3 整合的拓展讨论——新技术、新工具的介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5)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时间界定
        1.2.3 空间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研究现状
        1.3.2 旅馆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2 中国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基础
    2.1 新式旅馆建筑的起源
        2.1.1 近现代旅馆建筑发展概述
        2.1.2 西式旅馆的引进
        2.1.3 新式旅馆的探索
    2.2 改革开放后旅馆建筑的发展背景
        2.2.1 社会背景
        2.2.2 建筑本体
        2.2.3 综合分期
    2.3 当代旅馆建筑的发展维度
        2.3.1 纵向时间维度
        2.3.2 横向思想理论维度
    2.4 小结
3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代演变
    3.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时间架构
    3.2 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探索(1979-1984)
        3.2.1 民族形式的再反思
        3.2.2 旅馆建筑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3.2.3 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式
    3.3 当代建筑文化的崛起(1985-1991)
        3.3.1 全面提倡繁荣建筑创作
        3.3.2 旅馆建筑的文化表现
        3.3.3 建筑文化的表现方法
    3.4 世纪之交的反思与创新(1992-1999)
        3.4.1 南巡讲话后的市场转型
        3.4.2 旅馆建筑的思想创新
        3.4.3 多元取向的发展特征
    3.5 小结
4 中国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思想
    4.1 当代早期旅馆建筑的理论架构
    4.2 传统建筑的民族性继承
        4.2.1 建筑形式的延续性
        4.2.2 建筑空间的传统性
    4.3 因地制宜的地域性表达
        4.3.1 现代化城市的建筑特征
        4.3.2 岭南文化下的现代庭园建筑
        4.3.3 西部地区的地方建筑特色
    4.4 基于建筑本体的在地性探索
        4.4.1 回归建筑本体的思考
        4.4.2 旅馆建筑在地性体现
    4.5 小结
5 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创作的发展前景
    5.1 早期探索的突破性和局限性
    5.2 新时代本土化创作的转变
        5.2.1 旅馆建筑拓展下的本土化应用
        5.2.2 建筑本土化思想与方法的衍生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附表1:论文相关旅馆建筑汇总表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陈从周的学术道路
    二、陈从周主要学术研究综述
        (一)乐峰《陈从周传》
        (二)宋凡圣《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三)中国园林美学三种视野之对比分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一、文学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二)广博的艺术造诣
    二、建筑史学基础的构建
        (一)朱启钤古建筑营造之法的影响
        (二)刘敦桢古建筑考证之法的影响
        (三)梁思成古建筑研究的影响
    三、植根于传统文化构建的园林美学思想
        (一)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二)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建构
    注释
第二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
    一、《说园》美学思想的阐释
        (一)诗意美的阐释
        (二)画意美的阐释
        (三)曲意美的阐释
        (四)意境美的阐释
    二、《说园》造园哲学思想的阐释
        (一)静以悟动的辨证观
        (二)造园之法“有法而无式”观
        (三)“相反相成”的辨证观
    三、《说园》江南古典园林的理法分析
        (一)造园之学
        (二)复园续史
        (三)品园叙游
    注释
第三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
    一、地方主义情怀的思想品格
        (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着名论断
        (二)“观之不足”的个性精神
        (三)“昆曲唯美”的江南地方因素
    二、基于园林艺术精神的学术思想比较
        (一)陈从周与宗白华的园林美学思想比较
        (二)陈从周与金学智的园林美学思想比较
    三、基于江南园林艺术风格的东西方比较
        (一)江南园林与台湾园林的同根艺术风格之比较
        (二)江南园林与日本园林的东方艺术风格之比较
        (三)江南园林与英国园林的西方艺术风格之比较
    注释
第四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
    一、古建筑园林勘察的现实超越
        (一)《江苏吴县古建筑——圣恩寺梵天阁调查记》的价值
        (二)“片石山房”石涛唯一存世的叠石作品
        (三)陈从周“恭王府”的学者之判“王府之最”
    二、江南语境下古园林修复与重构
        (一)上海豫园的修复与重构
        (二)宁波天一阁的修复与重构
        (三)如皋水绘园的修复与重构
    三、现代语境下的园林设计理念的重构与超越
        (一)盛唐建筑风格与日式建筑特点的鉴真纪念堂设计
        (二)浑然天成的楠园设计
        (三)循古尊今的泰州梅兰芳纪念馆
    注释
第五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精神超越
    一、纽约“明轩”诞生的美国文化背景
        (一)移筑“明轩”的历史背景
        (二)移筑“明轩”的政治背景
        (三)移筑“明轩”的文化背景
    二、纽约“明轩”对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超越
        (一)哲学理念的超越
        (二)意境营造的超越
        (三)审美格调的超越
    三、纽约“明轩”移筑的文化意义
        (一)中国园林美学在异域文化中的践行
        (二)中国园林美学精神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三)中国式园林空间设计思想的跨文化价值
    四、中国园林走出国门的现实意义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
        3.1 研究现状
        3.2 创新点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4.2 实地考察调研法
        4.3 图像法
第1章 解析贝聿铭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
    1.1 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产生的背景
        1.1.1 教育背景
        1.1.2 文化背景
    1.2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的概述
        1.2.1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内涵
        1.2.2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的表现形式
        1.2.3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的意境
    1.3 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基本特征
        1.3.1 视觉艺术
        1.3.2 造型艺术
        1.3.3 绘画艺术
第2章 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融合
    2.1 中国绘画元素融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的原因
        2.1.1 民族特性
        2.1.2 环境因素
    2.2 中国绘画元素与贝聿铭建筑理念相融合
        2.2.1 建筑与历史
        2.2.2 建筑与艺术
第3章 中国绘画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运用
    3.1 中国绘画元素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运用
        3.1.1 “米氏山水”
        3.1.2 构图
        3.1.3 外实内虚
    3.2 中国绘画元素在香山饭店中的运用
        3.2.1 散点透视
        3.2.2 构图
        3.2.3 形神兼备的中国绘画
    3.3 中国绘画元素在美秀博物馆中的运用
第4章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的影响
    4.1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与审美的联系
        4.1.1 人文美
        4.1.2 意境美
        4.1.3 空间之美
        4.1.4 自然美
    4.2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4.3 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4.3.1 改变布局手法
        4.3.2 提升建筑绘画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9)安藤忠雄与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起源
1.2 研究对象
    1.2.1 安藤忠雄
    1.2.2 贝聿铭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分析
2.1 中山邸
    2.1.1 建筑概况
    2.1.2 场地分析
    2.1.3 平面分析
    2.1.4 流线分析
2.2 小筱住宅
    2.2.1 建筑概况
    2.2.2 平面、立面分析
    2.2.3 流线分析
2.3 六甲山教堂
    2.3.1 建筑概况
    2.3.2 平面分析
    2.3.3 流线分析
2.4 成羽町美术馆
    2.4.1 建筑概况
    2.4.2 平面分析
    2.4.3 流线分析
2.5 万科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2.5.1 建筑概况
    2.5.2 平面分析
    2.5.3 景观分析
    2.5.4 建构分析
    2.5.5 流线分析
    2.5.6 建筑整体风格
2.6 上海保利大剧院
    2.6.1 建筑概况
    2.6.2 平面分析
    2.6.3 建构分析
    2.6.4 流线分析
    2.6.5 建筑整体风格 第3章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3.1 香山饭店
    3.1.1 建筑概况
    3.1.2 平面分析
    3.1.3 视线分析
3.2 美秀博物馆
    3.2.1 建筑概况
    3.2.2 几何分析
3.3 苏州博物馆
    3.3.1 建筑概况
    3.3.2 庭院分析
    3.3.3 几何分析
3.4 南京六朝博物馆
    3.4.1 建筑概况
    3.4.2 平面分析 第4章 安藤忠雄与贝聿铭建筑个性元素比较
4.1 建筑材料的运用
    4.1.1 安藤忠雄的材料运用
    4.1.2 贝聿铭的材料运用
    4.1.3 小结
4.2 光线的运用
    4.2.1 安藤忠雄的光线运用
    4.2.2 贝聿铭的光线运用
    4.2.3 小结
4.3 建筑庭院的运用
    4.3.1 安藤忠雄作品中的庭院
    4.3.2 贝聿铭作品中的庭院
    4.3.3 小结
4.4 楼梯的运用
    4.4.1 安藤忠雄建筑中的楼梯
    4.4.2 贝聿铭建筑中的楼梯
    4.4.3 小结
4.5 水的运用
    4.5.1 安藤忠雄作品中的水
    4.5.2 贝聿铭作品中的水
    4.5.3 小结
4.6 几何形体的运用
    4.6.1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几何分析
    4.6.2 贝聿铭建筑作品几何分析
    4.6.3 小结
4.7 陈设艺术
    4.7.1 安藤忠雄建筑中的陈设艺术
    4.7.2 贝聿铭建筑中的陈设艺术
    4.7.3 小结
4.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10)江南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再现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1.1 全球文化趋同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冲突
        1.1.1.2 仿古园林作品生搬硬造的形似而神非
        1.1.1.3 现代社会需求与传统造园理念之间的矛盾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2.1 挖掘江南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1.1.2.2 探索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方式手法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对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系统的研究综述
        1.2.2 对江南古典园林传承现状的研究综述
        1.2.2.1 对江南古典园林的认知
        1.2.2.2 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方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理论工具借鉴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系统
2 江南古典园林的研究与归纳
    2.1 江南古典园林的地域特色要点
    2.2 江南古典园林的空间系统分析
        2.2.1 造园目的
        2.2.2 造园主旨
        2.2.3 造园手法
        2.2.3.1 空间布局——疏密互衬
        2.2.3.2 空间组织——曲折有致
        2.2.3.3 空间层次——藏露得宜
    2.3 小结
3 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探索和建议
    3.1 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
        3.1.1 功能性原则
        3.1.2 地域性原则
        3.1.3 融合性原则
    3.2 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形式手法
        3.2.1 复刻仿古
        3.2.2 移植整合
        3.2.3 提炼重塑
    3.3 传承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流程
        3.3.1 提炼与归纳
        3.3.2 选取与经营
        3.3.3 协调与重塑
        3.3.3.1 要素与功能的对应
        3.3.3.2 空间与功能的融合
        3.3.3.3 风格与功能的协调
    3.4 小结
4 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
    4.1 案例背景
    4.2 设计手法探索
        4.2.1 提炼传统,汲取内涵
        4.2.2 重塑要素,巧营空间
        4.2.2.1 “花木池鱼”的重塑
        4.2.2.2 “屋宇”的重塑
        4.2.2.3 “迭石”的重塑
    4.3 空间系统分析
        4.3.1 结构布局——空间的疏密
        4.3.2 路径组织——空间的曲折
        4.3.3 视觉层次——空间的藏露
    4.4 江南古典园林精髓的再现
        4.4.1 空间布局的契合性
        4.4.2 路径组织的交融性
        4.4.3 园林要素的再创性
    4.5 小结
5 结语及展望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四、读贝聿铭建筑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创新,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观消防设计规范有感[J]. 陈泊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5)
  • [2]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建筑教育与工程实践研究(1945-1980s)[D]. 周昕怡. 东南大学, 2020
  • [3]当代博物馆空间构成与展陈模式的整合设计研究[D]. 杭进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后中国旅馆建筑的本土化创作研究(1979-1999)[D]. 何格. 重庆大学, 2019(01)
  • [6]适地配形——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J]. 黄健敏. 建筑师, 2019(02)
  • [7]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周艳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8]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安藤忠雄与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与比较研究[D]. 蓝志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8)
  • [10]江南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再现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D]. 吴小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阅读贝聿铭的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