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迹看汉代蜀都饮食文化的发展

从史迹看汉代蜀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从历史文物看两汉时期蜀都饮食文化的发达(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燊[1](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越[2](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刘娅云[3](2021)在《“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物,不仅仅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础的保障,其饮食文化、餐桌礼仪、宗教禁忌、等级身份等更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透过食物这扇窗,更能真切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就地取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食物,一步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地域身份。在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又是如何将文化一层一层加诸在食物身上,赋予其更多的象征意义,甚至通过这个“物”来达到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中华文明三千年,小米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山西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地质地貌沟壑纵横,也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山西人不仅爱吃醋,也爱吃小米。本研究主要以沁县为田野点,以沁州黄小米为研究对象,从饮食人类学整体论的学科视角出发,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山西小米代表的沁州黄进行历史的追溯、文化的阐释以及最终所达到的地域认同。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饮食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食物作为一种中介来探析族群背后的文化性已成为常态。人类学中对于小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便从此研究角度出发,以小米作为媒介来探寻其背后的地方文化及身份认同。第一章主要是田野点概括。首先是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进而了解山西地区谷子的种植情况。其次是介绍田野之行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西沁县,介绍了沁县的历史沿革以及初到田野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最后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檀山村,介绍了檀山村的现况以及村名的来源和传说故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小米的历史。首先是中国小米的历史,包括小米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传播的过程。其次是山西小米的历史,从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踪迹到流传至今的神农教耕生谷到后期考古文物的出土,来追寻山西小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是笔者最终的田野点——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小米的相关传说。第三章主要是从小米的种植、食用、加工三个方面来展现小米的社会生命史。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小米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小米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于小米的不同认知。第四章主要是剖析沁县人如何通过小米这个媒介来达到一种身份认同。从日常的生活惯习着手,折射出漂泊在外的人通过想念家乡的小米粥来达到对于地方认同的阐释。通过本地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小米的饮食结构来体现小米对于当地人的重要性,以及外地人移民当地以后如何形成身体上对小米的依赖。通过身体适与不适以及心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对地方文化以及沁县人身份的认同。

范佳[4](2021)在《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文中提出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中国、东南亚、南亚直至欧洲,跨越南海、印度洋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通道。现有研究成果和大量考古、文献资料表明,南丝路沿线区域有着长期且持续的交往关系,各区域在交往中相互在政治上取得平衡,经济上进行交流,文化上相互影响。因此,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不仅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亚欧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古典文献学角度对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现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考古领域,学者对南丝路秦汉时期之前的研究关注更多,成果也更多,对南丝路汉魏时期以后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论文以文献为基础,对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时间段更多是延伸至汉魏以后,在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占有古典文献资源,以丝绸和茶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涉及南丝路丝茶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主要线索和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在对南丝路茶叶、丝绸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比较、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文献实证分析形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在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对丝绸文化及交流情况进行探讨。南方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一直是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点,丝绸之路存在的基础是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强烈需求,政治互信、经济发展、文化互补一直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交往的原因。南丝路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国家政治、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其中的问题探讨清楚有助于更好理解国家交往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分析不同地区间文化形因,相互影响下地区文化所呈现出的相同与不同之特征及南丝路文化圈的特性。丝绸和茶是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最主要的两种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国家置市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醴之属,皆所愿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如文献所述,其中足见丝绸、茶叶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丝绸在古代欧亚国家之间的商贸活动中有着货币功能,其原因在于丝绸这一商品在国际市场中需求旺盛。除考古资料外,大量文献资料表明丝绸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正如诸葛亮所说,蜀汉经济“唯仰锦也”。南丝路丝绸经济文化以成都地区为盛,同时由云南地区、贵州地区、广西地区共同支撑南丝路丝绸经济文化的发展,并由南丝路境内传播至境外东南亚地区,从文献来看,有明显的传播线索和接受演变过程。南丝路茶业经济文化也以巴蜀地区为典型,并由南方民族地区茶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进步为整体趋势,以历史时期为线索,沿南丝路区域由北至南再出国境到达到东南亚地区,在沿线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文化发展脉络。巴蜀茶业文化沿南丝路向云贵地区、东南亚辐射和发展,南丝路茶业经济后期的商业发展,由于受茶叶专卖、茶马贸易等官方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发展逐渐缓慢并受到境外茶业经济的较大冲击。巴蜀地区是南丝路经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中心之一。南丝路丝绸和茶叶经济文化均与巴蜀地区有着密切关系,其经济文化发源、形成、演变在巴蜀地区都有着明显表现。论文以大量文献证明,巴蜀地区是丝绸和茶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区,沿南丝路区域,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对沿线地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地区是南丝路丝绸和茶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丝绸和茶文化在南丝路形成和传播的中心之一。南丝路经济交流中丝绸货币金融圈的存在。丝绸以货币功用在南丝路经济发展中产生作用并影响经济,从文献实证研究来看,表现在南丝路的朝贡贸易中,丝绸占据了朝贡贸易的主要经济份额,南丝路经济发展中除茶马贸易外,绢马贸易也是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丝绸在南丝路经济运行中承担过赋税缴纳、实物货币、互市货币等重要经济职能,丝绸是南丝路区域国库、军资的重要来源。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论文以“丝绸”和“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的使用上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历史时期分段,而是围绕二者将文献进行整合并分析。

董莉莉[5](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陈墨[6](2020)在《认知语义下的汉风意象提取与视觉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凝结而成的文化精髓。我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累,正是促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蓬勃发展的源泉养料。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的大势所趋。汉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同时高度发展的时期,是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汉代文化中所展现的音乐、艺术、建筑等审美共通性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内容。在我国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今天,“文化回归”也成了设计界热衷的话题之一。因此本文选用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具有代表性的汉代,在认知语义学的视角下,探索用户印象下的汉风。将汉代文化中消费者所倾向的共性元素进行提取并进行视觉化研究,把文化信息进行解码与重构并将当前消费者的主流审美和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满足了当前大众对“文化回归”中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论文以“汉文化”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认知语义学理论,进行了认知语义下的汉风意象提取与视觉化的研究工作。在此对主要研究内容作出整理:第一,对本文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认知语义、意象和视觉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二,对认知语义、汉文化、汉风意象进行论述和界定,探讨当前认知语义的相关理论框架、汉文化研究的内容及认知语义下汉文化的意象提取方法。第三,对汉风意象的提取与视觉化研究。结合认知语义下的消费者口语描述等,对汉风意象进行论述,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提取汉风典型文化意象。第四,对汉风意象的典型代表意象元素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汉风意象的元素演化和元素再造进行分析,突出汉风意象元素中的共性并进行演化成共性的基本素材,形成新的设计要素进行再设计,促进汉代文化与现代用户认知的结合。第五,对产品结合的衍生设计作出证实,并对其实际可行性作出明确,对有关文化研究和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黄连云[8](2019)在《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都市全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本世纪以来,成都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经济发展重要的吸引物之一。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在永续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优化配置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学统计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理论对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全新课题进行综合研究。力图对此课题提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并为其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类似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章。在绪论部分,对此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阐述了成都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并梳理成都市历史文化沿革与当代文化特征,作为此次研究基础分析;第二章主要整理成都市现有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以及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价值分析;第三章在分析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丰裕度评价的基础上,并通定量分析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度;第四章,通过阐明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以培育文化土壤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结论部分,对全文主要结论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本文通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析认为,成都承袭了自古以来的移民社会所承载的兼容开放的文化特征,并在当代高度繁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以“慢生活”为主要理念的休闲文化氛围,并通过三国文化、市民文化以及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内容,展现出了当代成都开放兼容,集多区域与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特征与格局。同时,通过旅游利用。虽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商业化等通病,但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实现了双赢局面,同时,从成都各辖区看,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并不平衡。其中,在博物馆、古镇、历史街区、民俗、餐饮等文化产业与旅游利用方面均成绩斐然。青羊区、都江堰市、武侯区和锦江区属于双赢局面的典范,其他区县则各有等级。最后,认为构建与历史文化遗产内容相适应的文化土壤能够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实保护和助推成都文化旅游发展。

杨梅花[9](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丁诗瑶[10](2016)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的造物文化在中国及世界造物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以内蒙古中南部汉代炊煮器为研究目标与对象,旨在研究北方草原文化背景下的汉代造物特征。侧重边疆文化的造物文化特征研究,尤其是汉代活跃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匈奴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构意义,以及北方民族文化与其周边地区汉文化的互动。中原文化注入北方地区的同时,北方游牧文化也是推动中原文化前进的动力。指出从设计学、造物学科和图像学、考古学等视角对于炊煮器的设计属性、社会历史之中的发展脉络和本体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汉代炊煮器的设计为主体,并对其类型和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是造物研究的基础。在此区间内,关于炊煮器的考古发掘以及其他有关实物遗存成为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历史全景研究法、设计学分型研究法和社会系统研究法以构成完整的设计研究。围绕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所关联的综合社会风貌展开研究,包括“经济文化生态”、“技术场域”、农耕与游牧文化下的造物“汇异质性”和汉代礼祀制度等,综合的社会背景成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造物特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时代的宏观图景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汉代社会的廓清,有助于造物思想的提炼,是由物到史、由史到境、由境到物的造物循环。由物到史即经济文化决定的“观物”方式,及技术生产承载的造物手段。由史到境便是图像世界中的“用物”反观。而由境到物则是回归历史原境的“评物”体系,并上升为适应于汉代炊煮器的造物观念,以炊煮器为核心,由此牵涉出的有关社会文化、礼俗精神空间不可忽视。从历史遗存的视角看待炊煮器的使用,借助图像和文献记载,对于器物的使用方式和以礼祀的视角看待炊煮器的设计,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进行解析并对物进行界定。如该地区的汉代墓葬壁画和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记录着汉代日常生活和器物形态,帮助勾勒出完整的炊煮器等相关日用器的所处环境和相关信息。炊煮器的设计学研究视角则包括材质、工艺、技术和使用几个方面,以典型案例为中心,观察炊煮器物的基本属性,并且通过基本测量对于人与器物的关系予以探索。从饮食器具、炊煮器造物发展切入,梳理出清晰的炊煮器造物文化发展史。目的在于揭示古代器物所隐含的行为及习俗,造物行为与用物活动,从行为性、事件性到器用主体性,由造物到器物,由设计学视角关联起来,达到了关于物的理论思考及创新。

二、从历史文物看两汉时期蜀都饮食文化的发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历史文物看两汉时期蜀都饮食文化的发达(论文提纲范文)

(2)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三、今人着作
    四、学术论文
    五、海外研究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起源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田野:三晋大地上的沁州黄
    第一节 了望三晋:黄土高原上的金珠粟
    第二节 初探沁州:五谷中的金珠子
    第三节 细访檀山:金珠子中的金珠王
第二章 发展脉络:沁州黄的历史长河
    第一节 中国小米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 山西小米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的传说
第三章 文化隐喻:沁州黄的社会生命
    第一节 种之有道:沁州黄的种植传统
    第二节 食之有方:沁州黄的饮食风俗
    第三节 延之有路:沁州黄的加工途径
第四章 地方认同:沁州黄的人文空间
    第一节 乡愁是一碗米汤
    第二节 流淌在血液中的生活习惯
    第三节 “小米加步枪”的红色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论题研究现状与价值
    第一节 “南方丝绸之路”问题的提出
        一、从“丝绸之路”到“南方丝绸之路”
        二、20世纪20 年代—40 年代“中缅印”交通研究热潮
        三、20世纪50 年代—70 年代“中缅印”研究的继续
        四、20世纪80年代“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
        五、“一带一路”倡议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节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文献综述
        一、南丝路经济类研究文献
        二、南丝路文化类研究文献
        三、南丝路丝、茶类研究文献
    第三节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研究现状
        一、整体研究概况
        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未来研究增长点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
        一、将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时间段向下延伸
        二、试图构建南丝路经济文化研究中丝绸和茶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方丝绸之路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第一节 巴蜀地区是南丝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一、“茶”字源自巴蜀古语
        二、巴蜀地区开人工种植茶树之先
        三、蜀茶工艺在南丝路地区影响深远
    第二节 南丝路茶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一、蜀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南丝路民族地区茶文化的发展
        三、南丝路境外茶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南丝路禅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一、巴蜀地区是南丝路禅茶文化的重要发源
        二、南丝路云南地区禅茶文化的发展
        三、越南“莲花茶”与中国禅茶关系密切
    第四节 南丝路茶文化在民众生活中的表现
        一、茶歌在南丝路地区的流传情况
        二、茶祖文化在南丝路的普遍存在
        三、茶文化对南丝路民族习俗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茶业经济发展
    第一节 南丝路茶业经济整体状况
        一、巴蜀地区是南丝路茶业贸易的核心
        二、南丝路茶区的并行发展
        三、南丝路茶马贸易的政治意图
    第二节 唐宋时期南丝路茶业经济状况
        一、南丝路茶业商品化始自巴蜀地区
        二、国家强化对南丝路茶业经济的控制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南丝路茶业经济状况
        一、南丝路茶业贸易的新变化
        二、南丝路茶业经济衰落的原因
    小结
第四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产业和文化
    第一节 四川是南丝路丝绸文化的中心
        一、蜀地与蚕桑起源关系密切
        二、蜀锦直接影响南丝路经济发展
    第二节 南丝路丝绸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织锦业遍及南丝路沿线地区
        二、南丝路织锦工艺领先全国
    第三节 南丝路丝绸贸易的兴盛
        一、丝绸成为南丝路贸易的大宗
        二、丝绸商品种类极多而丰富
        三、民族地区丝绸产业持续发展
        四、丝绸是普通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四节 丝绸产业在南丝路地区的扩大
        一、诸葛亮在民族地区的影响
        二、南丝路境内段丝绸产业的扩大
        三、南丝路境外段丝绸业发展缓慢
    第五节 南丝路丝绸产业的国际互融
        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丝绸产业的互融
        二、巴蜀丝绸传入印度
        三、南丝路境内段丝绸的外销
    小结
第五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货币金融圈
    第一节 丝绸货币金融圈形成的基础
        一、官营强化了丝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丝绸货币的地位
        三、文献可见蜀与滇之间的丝绸贸易
        四、文献可见蜀与西南夷之间的丝绸贸易
    第二节 丝绸充当货币的功能
        一、丝绸货币之用的普遍性
        二、社会动荡时期的非典型货币
        三、丝绸作为实物货币的使用
    第三节 南丝路丝绸货币的流通方式
        一、朝贡中所使用的丝绸
        二、用于赏赐的丝绸
        三、高层互访时的馈赠物资
        四、互市中的丝绸货币
        五、僧侣互访时携带丝绸以作货币之用
    第四节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货币金融圈
        一、绢马贸易之用
        二、国库与军资之用
        三、征收赋税之用
        四、以丝绸作为民间实物货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5)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一、早期丝绸之路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认知语义下的汉风意象提取与视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文化需求改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认知语义与认知心理学
        1.3.2 意象提取
        1.3.3 汉风的视觉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
2 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与论述
    2.1 认知语义相关理论
        2.1.1 认知语义学理论
        2.1.2 认知心理学
    2.2 汉文化与汉风
        2.2.1 汉文化概述
        2.2.2 “汉风”及其界定
    2.3 设计意象
        2.3.1 审美意象
        2.3.2 汉代审美意象
        2.3.3 文化意象视觉化
    2.4 认知语义与汉文化
        2.4.1 现代审美下的认知语义特征
        2.4.2 汉文化的认知语义特征
        2.4.3 语义在汉文化设计的运用
3 认知语义下的汉风意象提取与视觉化研究
    3.1 认知语义获取与分析的方法
        3.1.1 认知语义的获取方法
        3.1.2 认知语义分析方法
    3.2 汉风意象提取方法
        3.2.1 意象图式模型
        3.2.2 意象看板分析
        3.2.3 感性工学
        3.2.4 用户角色模型
    3.3 认知语义下的汉风典型意象
        3.3.1 汉风的认知语义
        3.3.2 同类相关意象看板
        3.3.3 认知语义下的汉风典型意象表征
    3.4 汉风典型意象视觉化
        3.4.1 典型意象研究
        3.4.2 典型意象设计因子界定与特征提取
        3.4.3 基于形状文法的设计方法
        3.4.4 汉风意象视觉化图谱构建
4 汉风意象与设计的融合方法
    4.1 用户研究与设计定位
        4.1.1 用户研究
        4.1.2 设计定位
    4.2 汉风意象与产品设计对应
    4.3 汉风意象与产品创新设计融合
5 案例展示
    5.1 设计方案一
    5.2 设计方案二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大众对汉代文化的认知调査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8)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二)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三)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四)研究评价
    三、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理论基础
        (一)文化遗产理论
        (二)文化真实性理论
        (三)系统耦合理论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成都市文化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成都市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资源与物产
        三、成都资源与旅游发展概况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成都市文化历史变迁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五代十国时期
        六、宋元时期
        七、明清时期
        八、近现代时期
    第三节 当代成都市文化概况与特征
        一、当代成都文化概况
        二、当代成都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现状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概况
        二、世界与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三、四川省级历史文化遗产
        四、其他级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评价对象选择
        二、GIS空间分析法
        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旅游利用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与旅游经济协调度分析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三、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结果分析
    第二节 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
        一、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
        二、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
        三、成都市旅游经济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四、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第四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案例分析
        一、案例地分析对象的选择
        二、案例地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手段
    第二节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问题分析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二、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方式分析
        三、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利用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协调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和利用价值不均衡
        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仍较薄弱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仍然是重大课题
        四、旅游规划对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区域文化挖掘不够
        五、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管理方面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
    第四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经济利用思路
        二、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项目
致谢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题研究背景
        1.1.1 北方草原文化体系下的器物设计
        1.1.2 造物文化学科方向为立足点
    1.2 选题界定
        1.2.1 对象内涵
        1.2.2 选题外延
    1.3 研究综述
        1.3.1 历代饮食文化、器物设计及理念相关文献典籍
        1.3.2 美术考古与汉代墓葬器物形制
        1.3.3 关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及其范围内的炊煮器考证研究
        1.3.4 社会风貌视野、文化交流与炊煮器研究
        1.3.5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及周边墓葬壁画等图像遗存与炊煮器研究
        1.3.6 研究中的缺失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中南部汉代炊煮器的类型与形成发展
    2.1 内蒙古中南部汉代炊煮器的类型划分
        2.1.1 汉代农耕文化影响下的炊煮器具——陶灶、青铜灶等明器及其他
        2.1.2 匈奴日常的炊煮器——铜鍑和铁鍑
    2.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的形成过程
        2.2.1 新石器时期炊煮器形制
        2.2.2 厨房其他日用器——蒸煮、保留食物的造物思想
    2.3 新石器至夏商周时期的炊煮器设计
        2.3.1 新石器至夏商周时期炊煮器分类与演变
        2.3.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夏商周时期炊煮器向汉代的过渡
    2.4 内蒙古中南部汉代炊煮器形制与中原地区的比较研究
        2.4.1 青铜(铜)鼎
        2.4.2 陶鼎
        2.4.3 陶灶、青铜灶
        2.4.4 釜
        2.4.5 甑、甗
        2.4.6 匈奴日常的炊煮器
    2.5 小结
第三章 社会风貌下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
    3.1 炊煮器的“经济文化生态”
        3.1.1 经济文化的动因
        3.1.2 人文环境的动因——移民风潮下的人口结构及其他
    3.2 农耕与游牧文化下的造物“汇异质性”与民族场域
        3.2.1 与匈奴文明之“交汇”
        3.2.2 由汉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龙首造型看匈奴文化“本土化”
    3.3 炊煮器与礼祀制度
        3.3.1 风俗、民俗活动与礼祀制度
        3.3.2 墓葬艺术下的民族器物礼制
    3.4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之造物特性
        3.4.1 汇异质性
        3.4.2 民族文脉性
    3.5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的设计学研究视角
    4.1 材质
        4.1.1 陶质炊煮器及其器型、生产条件
        4.1.2 青铜、铁质炊煮器与技术推广
    4.2 工艺、技术
        4.2.1 轮制与手制
        4.2.2 冶炼、铸造技术及条件——炊煮器的“技术场域”
    4.3 使用方式复原
        4.3.1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灶、陶灶的使用方式复原研究
        4.3.2 使用流程与人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从历史遗存看物的使用及功能
    5.1 叙事风貌——墓葬壁画及绘画的例证
        5.1.1 民族题材墓葬壁画的“民族语境”
        5.1.2 置于社会综合体理解之下的“用物”
    5.2 图像解释下的工商业、手工业、农业及文献记载中的炊煮器
        5.2.1 汉代工商业、手工业与汉代农业图景
        5.2.2“庖厨、宴饮图像”与汉代炊煮器
        5.2.3 文献记载中的炊煮器
    5.3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代墓葬或遗址出土炊煮器列表
附录2 图片来源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四、从历史文物看两汉时期蜀都饮食文化的发达(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3]“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D]. 范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5]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6]认知语义下的汉风意象提取与视觉化研究[D]. 陈墨.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黄连云.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D]. 丁诗瑶. 江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从史迹看汉代蜀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