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

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王薇[2](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赵天永[4](2020)在《A云服务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浪潮,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相对放缓,正由粗犷式向精细化转变。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将释放万亿市场空间。云计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手段,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近几年,我国公有云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年增速超过50%。同时,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A云服务公司是全球最早推出公有云商业服务的公司,并持续引领全球市场,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在持续投入云计算中心基础建设后,已在全球22个地理区域内运营着69个可用区,达到规模效应,获得了全球数百万客户的青睐。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连续五年取得了每年超过一倍的营收增速,赢得了制造业、教育、医疗、媒体、航空、零售、互联网等数万家客户,如联想、中集集团、TCL、格兰仕、海尔、海信、新希望、通威集团、四川科伦药业、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VIPKID、EF、英语流利说、南方航空、华夏航空、小米、360等。然而,中国本土公有云厂商进入市场加剧了竞争,整个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2019年,其业务营收同比增速仅为32%,远低于公有云市场增速,其市场排名也跌至第五名,A云服务公司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回到市场前列。本文对A云服务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并深入探究营收增速大幅下滑的原因,结合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先进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各项保障措施,使得改进的市场营销方案能够有效地执行,提高业务营收和市场占比。这不仅有助于A云服务公司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也对其它公有云公司研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方案具备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重点采用了如下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参照STP、竞争战略理论、4Ps等理论,PEST、SWOT工具,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为撰写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访谈法。对A云服务公司多个部门的一线员工、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针对当前市场营销状况、资源瓶颈、流程制约、工作冲突和改进思路等进行调研访谈。(3)案例分析法。本文以A云服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具体针对市场营销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归纳收集到的信息和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A云服务公司改进的市场营销方案。采用以上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A云服务公司所在行业环境和发展趋势,当前业务经营状况,深入分析了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新产品上线滞后、价格策略呆板、销售渠道薄弱等原因。根据理论分析成果,设计了STP市场策略,以及差异化产品策略、灵活的价格策略,打造更积极和牢固的渠道生态、丰富促销手段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应对市场挑战。然后,提出内部组织重构、营销队伍培育,激励机制建立,标杆客户突破等保障。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以期能改善A云服务公司目前落后的市场竞争局面,并为相关公有云业务的企业打造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乔冰彬[5](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薄宏涛[6](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陈小迁[7](2019)在《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冷战后乃至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治理能力是世界各国所追寻的主要发展目标。海湾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林、阿曼)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20世纪初期沙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随着石油财富的涌入以及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逐渐退出海湾地区,各酋长国的治理任务也由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向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历经数十年发展,海湾君主制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理成果,它们大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富足、社会康乐。然而,在繁盛表象之下,海湾诸国的国家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旧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越发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以往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了诸多治理矛盾。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只有坚定推进国家治理变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解决遗留的治理顽疾,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多重挑战,辩证地抓住利好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治理理论学派众多,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理论范式。鉴于此,本文以客观情况为基础,站在国家层面的治理视角,采取国家发展史与治理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从20世纪初期以来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演进历程出发,探讨并总结符合海湾诸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果、问题及转型路径。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研究中心,文中仍然会少量涉及并论述海湾君主制国家共有的治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构建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四个方面,并且治理演进与变革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影响。因此,本文共分七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由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治理变革机制五章所构成,以求对沙特与巴林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体系性地研究。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中外学术史、论文研究方法、治理理论辨析及研究框架,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沙特与巴林国家治理演进脉络做简要梳理,以明晰它们的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结语部分首先判析了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模式,并且分析了新时期沙特、巴林国家治理的变革情况,存在的改革悖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第一章探究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问题,分别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权力核心构成、协商民主与立法权力、治理的行政体系与能力四个方面,对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系构建及问题加以阐述。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治理效能较为低下,制度性矛盾与传统治理观念限制了政治治理的高效施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治理问题,涉及海湾国家的经济治理特征、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经济治理战略这三个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它们的经济治理基础、成果、问题及未来变革方向。在国家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的治理地位较低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国家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治理的执行力、顺应力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的不足,需要着力调整。第三章以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诸国中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对沙特和巴林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关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食利契约”下的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此外,本章还就海湾君主制国家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妇女权利、社会整合、贫富差距、部落认同、个体诉求、移民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调整社会治理政策,捋顺社会与国家及各群体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第四章以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宗教文化治理为研究中心,对海湾君主国的宗教文化治理加以分类,并且概括分析各自的治理特征,对多种思潮冲击下的官方宗教文化治理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文中认为,沙特和巴林对于非官方宗教文化群体严格管控的治理手段,加大了民众的逆反情绪,加之海湾地区什叶派的跨国教派认同,以及伊斯兰复兴主义甚至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沙特、巴林等国宗教文化治理方面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威胁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第五章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从20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治理演进的动力机理,认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因素是治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海湾君主国的治理变革风潮具有传导效应,同时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受到地区大国的严格管控。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使海湾君主制国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压力,但出于铁杆盟友关系,美国对海湾君主国采取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区别对待”的保全政策。总体而言,沙特、巴林等国家的治理演进中存在变革与停滞、体系性改革与局部性改革、精英引导与民众行动等七组关系。概而言之,本文以国家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以及治理嬗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焦点,选取沙特阿拉伯与巴林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发展的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起分析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地总结并评价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同时为其治理变革找寻出路。

王媛媛[8](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邢雯雯[10](2019)在《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国家的科技实力,展现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发展智能制造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保证国家安全,打造强国发展的必经之路。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是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黑龙江省政府着重发展的产业之一。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研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如何结合黑龙江省省情与产业布局,有效运用政策工具支持本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亟待研究。从政治系统理论、激励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概括的介绍了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现行扶持政策的内容与成效,剖析了现行各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财政支持缺乏持续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小,人才政策难以吸引人才,科技政策激励效果不佳,公共服务政策不健全。究其原因是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不高,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通过对美、德、日等拥有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国家及国内其他省市在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实施的有益政策分析,发现各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与政策评估体系、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快产业联盟、产学研一体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建设。在此基础上,针对已出台并执行的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黑龙江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可从财税、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政府应机加大财税政策优惠力度,健全金融发展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弥补智能制造人才政策不足等。

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产业规模维度
        6.2.2 质量效益维度
        6.2.3 产业结构维度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6.3 政策建议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专业硕士学位
        (三)第一职业学位
        (四)专业认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4)A云服务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2.1 公有云服务的相关概念
    2.2 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2.2.1 市场营销的含义
        2.2.2 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
    2.3 PEST分析法
    2.4 SWOT分析工具
    2.5 目标市场营销模型
        2.5.1 目标市场分类
        2.5.2 选择目标市场
        2.5.3 市场定位
    2.6 竞争战略理论
    2.7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第3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因素分析
        3.1.2 经济因素分析
        3.1.3 社会因素分析
        3.1.4 技术因素分析
    3.2 行业竞争分析
        3.2.1 公有云市场行业概述
        3.2.2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3.2.3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3.2.4 主要客户的议价能力
        3.2.5 潜在进入者的发展情况
        3.2.6 替代品的变化情况
    3.3 内部情况分析
        3.3.1 公有云业务简介
        3.3.2 公司的组织结构
        3.3.3 现行的商务模式
    3.4 SWOT分析
        3.4.1 市场竞争的优势
        3.4.2 市场竞争的劣势
        3.4.3 未来发展的机遇
        3.4.4 面临的经营威胁
        3.4.5 SWOT矩阵分析
第4章 市场营销策略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市场营销策略所存在问题分析
        4.1.1 营收增速大幅下滑
        4.1.2 过度依赖头部客户
        4.1.3 中部客户严重断层
        4.1.4 行业客户积累薄弱
    4.2 市场营销策略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目标市场策略不清晰
        4.2.2 新产品上线滞后
        4.2.3 价格策略呆板
        4.2.4 销售渠道薄弱
第5章 STP市场营销策略设计
    5.1 细分目标市场
    5.2 选择目标市场
    5.3 市场定位
第6章 4PS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6.1 产品策略
    6.2 价格策略
    6.3 渠道策略
    6.4 促销策略
第7章 改进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7.1 组织重构和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7.2 形成明确的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
    7.3 加大标杆客户营销和重点推广特色服务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7)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中外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理路
    四、治理理论辨析与研究框架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制度化权力运行与复合施政体系: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政治治理
    第一节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制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威权主义治理构建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治理的政体类型
        三、海湾君主制国家威权治理的合法性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权力核心
        一、家族权力国家化:责任性与控制力
        二、权力核心的继承问题:表现与差异
        三、权力核心圈的派系情况与互动关系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协商民主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协商传统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人员构成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效能与问题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行政机构与施政能力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机构功能化的演进
        (一)沙特阿拉伯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二)巴林的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体系的施政能力评价
        (一)行政能力的评价标准梳理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能力的简要评价
    小结
第二章 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模式
        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三、外籍劳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结构
        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转换不合理
        五、与全球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私营部门的发展情况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私有化进程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商人类型与政商关系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职能与市场经济改革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资源配置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竞争规则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宏观调控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战略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规划
        (一)经济治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沙特、巴林的治理规划概述
        (二)沙特阿拉伯经济治理的五年发展规划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长远规划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转型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政策特点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路径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政策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食利契约”下的治理问题:沙特与巴林的社会治理
    第一节 二战后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社会结构演变及特征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
        二、城市化催生人口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
        三、社会阶层变动:“中产阶层”崛起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一、“食利国家”概念与海湾君主制国家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三、“食利契约”与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稳定
        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传统与现代福利国家理论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福利国家构建途径
        六、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福利制度的问题与转型出路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权利问题
        二、群族身份与社会整合问题
        三、社会财富分配与贫困问题
        四、部落传统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个体诉求问题
        六、海湾社会中的移民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官方宗教文化规则与多维思潮冲击:沙特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类别
        一、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派与宗教文化治理
        二、巴林:统治家族与社会民众的宗教派别错位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与国家治理
        一、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二、阿拉伯部落文化的承袭
        三、官方宗教文化原则与治理方式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宗教文化治理中的交往纷争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思潮及群体
        二、跨国宗教文化的认同及治理问题——以什叶派为例
        三、政府对非官方宗教文化的治理政策与发展出路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内外动力与变革矛盾:沙特与巴林的治理嬗变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与地区效应
        一、沙特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地区效应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域外力量:以美国“民主促进”为例
        一、美国对海湾君主制国家“民主促进”的现实考量
        二、阿拉伯剧变前美国对海湾君主国“民主促进”的政策框架
        三、阿拉伯剧变后美国“民主促进”政策与海湾悖论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七组矛盾
    小结
结论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之路通往何方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判析
    二、新时期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治理变革与问题
        (一)巴林:寻求国家稳定的治理变革趋向
        (二)沙特阿拉伯:全方位的国家治理变革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变革的悖论与出路
    三、面向时代大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三、几点启示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10)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1.4.1 研究路径
        1.4.2 创新点
2 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
    2.1 智能制造的相关概念
        2.1.1 制造业的概念界定
        2.1.2 智能制造的概念界定
    2.2 发展智能制造的理论依据
        2.2.1 政策系统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
    3.1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简析
        3.1.1 地区企业总量规模
        3.1.2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情况简介
        3.1.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3.2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主要内容
        3.2.1 财税类扶持政策
        3.2.2 金融类扶持政策
        3.2.3 人才类扶持政策
        3.2.4 科技类扶持政策
        3.2.5 公共服务类扶持政策
    3.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财政政策缺乏延续性
        3.3.2 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小
        3.3.3 人才政策难以吸引人才
        3.3.4 科技政策激励效果不佳
        3.3.5 公共服务政策不健全
    3.4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问题的成因
        3.4.1 财政供给持续性较弱
        3.4.2 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
        3.4.3 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3.4.4 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
        3.4.5 政府政务服务意识不到位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智能制造扶持政策与经验借鉴
    4.1 国外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经验
        4.1.1 美国支持先进制造业
        4.1.2 德国支持数字化建设
        4.1.3 日本支持高端制造业
    4.2 国内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经验
        4.2.1 广东省财政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发展智能制造
        4.2.2 北京构建政策体系促进智能制造
        4.2.3 江苏省确立“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4.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政策的经验启示
        4.3.1 设立专项基金与政策评估体系
        4.3.2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设立专项基金
        4.3.3 产学研一体化与创新平台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完善黑龙江省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建议
    5.1 加大黑龙江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5.1.1 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5.1.2 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智能制造
        5.1.3 实行激励性税收政策
    5.2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5.2.1 组织建立与完善相关体系
        5.2.2 构建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
        5.2.3 政府引导金融企业与企业对接
    5.3 弥补智能制造人才政策不足
        5.3.1 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5.3.2 加大人力资源的引进
        5.3.3 建立人才信息网络
    5.4 完善科学技术环境
        5.4.1 健全科学技术创新环境
        5.4.2 提升政府与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意识
        5.4.3 出台科技发展规划政策
    5.5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5.5.1 打服务造智能制造的公共平台
        5.5.2 推进产业集聚区地理空间上的硬环境建设
        5.5.3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A云服务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赵天永. 西南大学, 2020(01)
  •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7]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D]. 陈小迁. 西北大学, 2019(01)
  •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D]. 邢雯雯.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杂志顾问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