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评估方法

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评估方法

一、评价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在军[1](2021)在《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可控制备、结构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3C数码、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了提升质量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等性能,需要高放电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理论能量密度大于1000 Wh kg-1、比容量大于300 m Ah g-1、资源丰富等优点。然而,富锂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低,且长循环过程中存在严重电压衰减,导致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下降,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目前实验更多关注富锂材料可控制备和结构调控研究。本文通过调控锰/镍的化学计量比,可控制备具有不同局部结构的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LMO),通过局域结构的设计来加快锂离子的脱嵌速率,通过非化学计量比Na取代Li引入氧空位,抑制氧的释放,改善其能量衰减和产气问题,通过Mg掺杂和Al2O3包覆协同作用改善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主要内容如下:通过调控锰/镍的化学计量比,制备了具有不同局部结构Li1.3Mn0.6+xNi0.3-xCo0.1O2.3+x(x=0、0.1和0.2)正极材料。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Li1.3Mn0.7Ni0.2Co0.1O2.4正极材料表面存在局部尖晶石相,Li1.3Mn0.7Ni0.2Co0.1O2.4正极材料显示良好电化学性能,其初始放电容量达到261.1 m Ah g-1,在0.5 C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由Li1.3Mn0.6Ni0.3Co0.1O2.3样品70.4%提升至Li1.3Mn0.7Ni0.2Co0.1O2.4样品89.1%。此外,Li1.3Mn0.7Ni0.2Co0.1O2.4正极材料在0.5 C下,循环100次后的电压保持率为93.8%。电化学性能增强主要由于Li层中适量的Li/TM(过渡金属)混合,TM离子充当支柱,同时减弱相邻氧层之间的斥力,稳定层状结构,延缓电压衰减。其次为了提高Li1.2Mn0.56Ni0.16Co0.08O2初始库伦效率、获得优异的倍率性能,用Na取代Li成功地合成了Li1.2-2xNaxMn0.56Ni0.16Co0.08O2(x=0、0.05、0.1和0.2)正极材料。XPS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在材料表面成功引入氧空位。实验数据显示,Li1.0Na0.1Mn0.56Ni0.16Co0.08O2正极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达到84.2%,初始库伦效率提升归因于材料表面引入了氧空位(Vo),抑制氧的释放。在0.5 C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3.5%。100次循环后,电压衰减率仅为4.1%,在5 C下放电容量达到151.5m Ah g-1。倍率性能上升主要是由于Na掺杂增大的Li层间距使Li扩散速率增加,结构稳定性增强。为了增强Li1.2Mn0.56Ni0.16Co0.08O2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合成了Mg掺杂和Al2O3包覆Li1.2Mn0.56Ni0.16Co0.08Mg0.01O2正极材料。用SEM和TEM分析形貌和微观结构,证实了氧化铝完全涂覆在掺镁Li1.2Mn0.56Ni0.16Co0.08Mg0.01O2材料的表面。Li1.2Mn0.56Ni0.16Co0.08Mg0.01Al0.02O2电化学测试数据显示,在0.5 C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由原样的87.3%提升至95.4%。0.5 C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平均放电电压衰减仅为0.177 V。其优异的循环寿命和低的电压衰减,归因于Al2O3涂层形成稳定SEI膜,减少界面副反应,同时Mg引入支撑层状结构,抑制结构转变。

彭扬[2](2021)在《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汽车将无法满足当今的环保要求,汽车工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符合国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火灾事故。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限制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害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性、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热失控传递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利用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对大尺寸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包括点燃时间、表面温度、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尺寸等典型火灾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外加辐射热流强度和荷电状态对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的影响。第二,通过改造后的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气分析仪(FTIR)对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的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在喷射阶段火焰长达55 cm,其标准化热释放速率值和汽油十分接近。利用热危害评价模型,定量地表征了因热高温和热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危害。发现在电池周围30cm处,热危害随着荷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对于50%SOC以上的电池,FEDtherm的值达到并超过忍受限值1。表明人员会遭受严重的皮肤疼痛和烧伤,且有超过一半人员因为热危害的影响无法成功逃生。而0%SOC电池的影响却十分微弱。FTIR测得的气体成分主要有CO、HF、SO2、NO2、NO和HCl,所有气体浓度都随SOC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毒性气体评价模型,对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毒性危害进行定量计算预测,发现刺激性气体危害要远高于窒息性气体,而且其差异大于一个数量级。FEC最大值为0.8,十分接近临界阈值,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因为气体危害而失去逃生能力。HF和SO2的影响占据了 FEC值的85%以上,表现出远高于其他气体的毒性威胁,在消防救援中需重点考虑。第三,研究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其有效缓解措施。结合电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荷电状态、燃烧火焰和并联条件对热失控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为0.1 min-1,相比于100%SOC基本实验,5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降低了 39.5%。当100%SOC电池组增加点火条件时,热失控传播速度略有变化,仅增加了 1.9%。热失控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电池间的热传导,受火焰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而在并联条件下,传播速度变化显着,热失控传播速度增加了 69.6%,说明在并联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热失控传播风险。基于实验结果,对并联条件下的热失控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使用云母、陶瓷纤维纸和气凝胶板使1#和2#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了 78.2%、80.6%和88.7%。最后,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磷酸铁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并阻断热失控在电池模组间的持续蔓延。第四,研究了细水雾在抑制18650型钴酸锂电池火灾和阻止热失控传递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阻止50%和40%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放置陶瓷纤维板并施加11.1 wt.%的细水雾可阻止75%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即使在发生热失控传递的试验中,施加细水雾也可以显着降低失控后期的传播速度。同时,细水雾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相比于未施加细水雾的试验,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53%和30%,使每个热失控电池燃烧释放热量降低43%和40%。通过细水雾对燃烧的抑制,使电池喷出材料的燃烧效率低于36%。此外,施加细水雾会使电池底部的最高温度下降100~200℃,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为制定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防控方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同时对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世佩[3](2021)在《某型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构建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纯电动汽车发展迅猛,热管理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使得电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保证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满足乘员舱制热、制冷、除霜、除雾等舒适性需求,此外尽可能减小热管理能量的消耗,使能量合理利用以提升续驶里程,保证节能性。纯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技术成为当前的节能应用趋势,结合热泵技术及电机余热利用成为提升低温续驶里程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课题组某纯电动热泵乘用车项目为依托,以减小高低温下整车热管理能耗,提升续驶里程为目标,从核心部件热特性、整车EV-Test试验、AMEsim整车模型搭建验证,以及高温热管理控制改进、低温热管理构型改进等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原车热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分析,针对乘员舱、电机及电池核心部件阐述了热特性机理,搭建了相应的AMEsim仿真模块;为获得电池热模型参数设计了相关试验;根据原车热泵系统构型,详细阐述了热泵各个部件的机理,搭建了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AMEsim热泵空调仿真系统,最后结合整车行驶模块及控制模块组成了整车热管理仿真模型。结合EV-Test试验数据,从高低温空调压力温度、电机电池回路温度及整车能量流方面验证搭建的AMEsim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定了电机余热利用的可行性;仿真分析了高低温下不同因素对空调系统的影响。为了减小高温热管理能耗,从构型方面,将原车热力膨胀阀改为电子膨胀阀,并分析过热度的影响;从控制方面,采用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优化压缩机转速控制;MPC预测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参数辨识得到表征热泵制冷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了MPC和PID控制3℃、6℃和10℃蒸发器出口风温下的性能表现,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机MPC控制更加稳定节能。为了减少低温热管理能耗,从构型方面,本文以热泵结合电机余热构建了集成式热管理方案;通过AMEsim搭建乘员舱制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单热源加热乘员舱COP值高,可达到1.7以上,电机空气双热源性能略优于空气单热源;与原车仿真模型相比,改进后的电机热源切换方案可节能14.79%;通过AMEsim搭建电池加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单热源加热性能最好,电机空气双热源次之,电机循环直通加热效果最差,电机单热情形COP值可达到3以上,且电池温升速度与PTC快充加热速度相当;此外乘员舱制热MPC的控制效果要优于PID控制。

周翠芳[4](2021)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复合改性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环境污染、化石能源枯竭等问题引发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性能稳定、绿色环保等特点,已经大规模应用在动力、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然而,由于其采用有机电解液且能量密度高,在发生短路或者撞击时,电池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现象,限制了其发展。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在避免电池短路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因此,耐高温、高安全性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是提高锂电池安全性和循环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常规的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隔膜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在PE隔膜表面涂覆陶瓷(Al2O3)、芳纶等热稳定性优异的材料,制备出单层或多层涂覆改性隔膜,并对隔膜改性前后的物性指标及全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隔膜改性对电池性能及安全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PE和PP隔膜的物性参数及其对圆柱型18650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隔膜的机械强度、透气能力等物性参数优于PP隔膜;以PE隔膜制备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安全性能均优于以PP隔膜制备的电池。(2)基于优选后的PE隔膜,制备出热稳定优异的陶瓷膜(Al2O3-PE膜)和勃姆石膜(γ-Al OOH-PE膜),并考察了涂覆材料对隔膜性能及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膜相比,经过150℃热处理1 h后,Al2O3-PE膜和γ-Al OOH-PE膜横向(TD)的热收缩率分别降低了21.1%和32.3%;以两种隔膜制备成电池,Al2O3-PE膜和γ-Al OOH-PE膜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分别提升了2.8%和2.6%,尤为重要的是,Al2O3-PE膜和γ-Al OOH-PE膜电池的循环性能分别提高了18.2%和13.4%;此外,两种复合隔膜电池的抗重物冲击和加热性能也有较大幅度提升。(3)采用微凹涂覆的方式,分别以PE膜、Al2O3-PE膜和聚偏氟乙烯(PVDF)涂胶PE膜为基体,采用耐高温性能优异的芳纶纤维,制备芳纶PE隔膜、芳纶Al2O3-PE膜和芳纶PVDF-PE三种隔膜。结果表明:相对于PE膜,在150℃热处理1 h后,芳纶PE膜、芳纶Al2O3-PE膜和芳纶PVDF-PE三种隔膜在TD方向的热收缩率分别降低了28.0%、50.0%和1.0%;在-20℃低温放电中,电池的放电率分别提高了3.5%、4.8%和2.6%,循环次数分别增加了12.1%、32.2%和20.2%。其中,芳纶Al2O3-PE膜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其它隔膜,且电池的过充电、加热和抗重物冲击性能均有所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针刺安全性能,有利于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石伟杰,王海民[5](2020)在《基于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SOH在线诊断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电池健康状态(SOH)评估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关键一环,传统的SOH估计方法通常是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容量或内阻等静态测量参数,然而由于测试过程耗时长、测试环境特殊,在线容量或电阻测量在BMS中很少能实现。从CC放电模式下100%~60%SOC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率曲线中提取出一种新的SOH在线评估健康因子(dT/dt)mean。为验证健康因子的合理性,基于集总电池模型,研究电池的生热率发现(dT/dt)mean反应了电池正极熵变特性,以此建立了(dT/dt)mean、可逆反应热与SOH关系的健康寿命预测模型。并基于6组18650 LCO锂离子电池共计706组容量衰退循环数据给出了Pearson相关系数法以及神经网络下的多数据融合法有效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dT/dt)mean作为SOH在线评估健康因子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系统预测精度。

张梦[6](2020)在《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其优异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被认为是未来锂电池中电解质的理想选择。目前,虽然研究人员已经在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和性能评价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总体而言,当前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尚处于从起步走向快速发展的阶段,所开发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和锂离子迁移数这些核心性质之间存在此升彼降的关系(trade-off),综合性能离商业化应用尚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开发具有新的化学组成、拓扑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聚合物并研究其作为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寻找制备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和新机理,对于推动锂电池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基于交替和超支化结构的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一方面通过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离子液体、聚乙二醇或单离子传导单元,赋予聚合物多功能协同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聚合物电解质膜聚集态结构的控制,特别是对微相分离结构的控制,达到调控锂离子传输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聚合物电解质膜在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和锂离子迁移数等性能方面的优化,获得高性能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并在研究过程中细致揭示所开发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性能关系,特别是超支化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与支化度之间的关系,为设计下一代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提供新思路。1.基于交替结构聚离子液体的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为了提高聚离子液体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得到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兼备的电解质,我们利用巯基-环氧点击反应和后修饰方法,合成了具有交替结构的聚离子液体PPa B-MT。交替结构可以很好地间隔聚PEG链段,有效地抑制了PEG的结晶,聚合物无定形且具有很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40°C)。将PPa B-MT与PVDF-HFP和锂盐共混后得到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Pa B-MT的交替结构有利于电解质中发生纳米尺度的微相分离:PPa B-MT相具有很高的导离子性,而PVDF-HFP相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因此,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PPa B-MT含量为50 wt%的聚合物电解质在25°C时的离子电导率达到1.4×10-5S cm-1,85°C时达到10-4 S cm-1;同时,该薄膜在25°C时的杨氏模量大于200 MPa。与文献报道的基于聚离子液体的电解质中最高的离子电导率相当,并且机械强度大幅度提高。通过锂的沉积-脱附实验表明,该电解质的高机械强度可以很好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2.基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单离子导体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为了同时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迁移数,我们合成并制备了首例超支化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通过A2单体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含有不同活性反应基团的B3单体DL-半胱氨酸之间的点击反应,在Li OH的催化下,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含有-COO-/Li+离子对的超支化聚合物HPCPEG。在HPCPEG中,羧酸根通过共价键固定在聚合物骨架上,只有锂离子可以移动,所以HPCPEG是一种单锂离子导体。超支化拓扑结构完全抑制了PEG链段的结晶,聚合物具有非常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0°C)。将HPCPEG与PVDF-HFP共混后得到了固态单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HPCPEG含量为60 wt%的电解质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离子电导率25°C时达到2.3×10-5 S cm-1,85°C时达到1.2×10-4 S cm-1;离子迁移数达到0.86;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4.8 V(Li+/Li)。该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比已报道的羧酸盐类单离子导体高2-3个数量级。超支化聚合物HPCPEG较高的自由体积、非结晶性以及结构中交替分布的羧酸根基团和PEG9类冠醚结构之间对锂离子传导的协同作用,共同赋予了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优异的离子电导率。3.支化度对超支化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规律。构筑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电解质,阐述了超支化拓扑结构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AB2型单体3-乙基-3-羟甲基-环氧丁烷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温度,得到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醚HBPO。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第二单体环氧乙烷,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支化度HBPO为核,PEO为臂的超支化多臂共聚物HBPO-star-PEO(简称HSP)。将HBPO或HSP与PVDF-HFP、Li TFSI共混制备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发现HBPO/PVDF-HFP/Li TFSI电解质在25°C到85°C温度范围内的离子电导率约为10-8到10-6 S cm-1,并且随着HBPO的支化度从8%增加到47%,所得到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高1-2倍;相比而言,HSP/PVDF-HFP/Li TFSI电解质在25°C到85°C的温度范围内的离子电导率约为10-7到10-4 S cm-1,并且随着HBPO核的支化度从8%增加到47%,所得到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高7-9倍。向HSP/PVDF-HFP/Li TFSI电解质中加入40 wt%的离子液体EMITFSI,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25°C到85°C温度范围内约为10-6到10-3S cm-1,并且随着HBPO核的支化度从8%增加到47%,所得到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高约20倍。因此,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而提高,表明支化度高的超支化聚合物的拓扑结构更有利于锂离子在聚合物中的传导。

孙晓伟,潘绥[7](2020)在《福建省某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卫生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福建省某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状况,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与关键控制点,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并了解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等,用个体采样和定点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石墨粉尘、碳黑粉尘、镍锰钴及其化合物、氟化物及噪声和高温。有害因素检测点粉料系统车间的阳极加料工接触的石墨粉尘和阴极加料工接触的钴及其化合物浓度,有不同程度超限值,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5.7%和66.7%,其他工种检测结果均符合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福建省某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粉料系统车间的阴/阳极加料、搅拌工序;备料车间的阴/阳极备料工序和装配车间的注液工序。企业运用先进的工艺和必要的防护设施,能较好地控制职业病危害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王蒋镔[8](2020)在《聚氯乙烯氯化焙烧-水浸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锂》文中提出基于时下新能源市场对稀贵金属的极大需求,同时电子废弃物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废弃锂离子电池目前已成为城市矿物资源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回收技术主要以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为主,存在着能源消耗严重、二次酸碱废液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一种节能高效、环境友好的回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废弃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也可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废弃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处置工艺,主要利用聚氯乙烯为氯化剂,氯化焙烧-水浸为核心技术,结合化学沉淀法提取废弃锂离子电池中的Co和Li。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探究了焙烧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物料配比对氯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组合条件。通过对各个实验条件下焙烧产物以及水浸滤渣的物相分析,探究LiCoO2中Li和Co的赋存状态变化以及转化途径,从而分析氯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通过对LiCoO2的稳定性分析和氯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验证了氯化反应机理和焙烧过程中副反应对金属氯化效果的影响。获得金属的浸出液以后,以NaOH和Na3PO4为沉淀剂分步回收浸出液中的Co2+和Li+,探究了温度、搅拌速率、沉淀剂用量等因素对金属沉淀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RD物相分析确定沉淀产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氯化焙烧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20 min,升温速率为5℃/min,物料比n(PVC):n(LiCoO2)=5:1时,LiCoO2材料中95%左右的Co转变为Co Cl2,近100%的Li转变为Li Cl,氯化效果较为理想。分离回收过程中,当水浴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600 r/min时,Co2+的沉淀效率接近100%,综合回收效率达到了95%左右,当水浴温度为90℃,搅拌速度500 r/min,Na3PO4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倍时,Li+的沉淀率达到了98%,综合回收效率达到了98%左右,回收效果良好。本课题研究结果证明了氯化焙烧-水浸法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的可行性,与传统火法冶金技术相比,降低了能源消耗,与湿法冶金技术相比,避免了酸的使用,减少了二次酸碱废液的污染,同时整体回收工艺简单高效,为工业化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韩天兴[9](2020)在《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与优化》文中提出电储能系统作为非常好的调频资源,被引入火电机组,使得机组的AGC调频性能达到电网的调节期望,但是随着电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电池组的容量不断提高,电池组密集布置加之充放电过程中放热积聚,电池集装箱内温度上升显着。要保证电池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需要对电池所处的温度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温度变化及时采取控温措施,达到实时控制温度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基于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模型,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和具有静态补偿的温湿度解耦控制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了解储能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储能电池的现状和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现状。研究了某火电机组的电储能系统,主要包括其组成、工作原理、网络通信和储能电池的反应原理及电池管理系统,最后分析了电池散热情况和环境温度对电池组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内容奠定了基础。然后,研究了储能电池集装箱在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的温湿度特性,根据箱内能量平衡和箱内空气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和湿度的动态机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应用热力学公式推导出储能电池集装箱温、湿度之间耦合关系表达式,拟合温、湿度之间的补偿多项式。最后,设计了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湿度模糊PID控制器和两输入两输出的基于静态补偿的温湿度解耦控制系统,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分别进行了仿真,对常规PID、模糊PID和基于静态补偿的温湿度解耦控制系统三种控制的仿真控制效果对比,同时分别在系统达到稳定后加入阶跃扰动信号,验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基于静态补偿的温湿度解耦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在适应能力、动态性能、稳态性能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更优。

郭达意[10](2020)在《CuO/TiO2和Co3O4/CNTs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难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电化学能源利用技术是目前解决该难题的有效策略。光催化技术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生产化石燃料,降解污染物以及进行有机合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带隙较宽,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并且光致电子与空穴容易发生复合,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及利用。在光催化剂设计工程中,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构筑异质结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显着地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率并且扩展光的吸收范围,被证明是制备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环境友好性、较快的充放电性能、较高的能量密度及稳定的循环寿命,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二次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石墨作为最具商业应用价值的单电子型阳极材料(Li C6),其最大理论容量为372m Ah/g,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储能器件的需求,开发多电子型阳极材料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研究方向,而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商业石墨材料的2~2.5倍)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对象。本论文通过高温煅烧、化学剥离和静电吸引的方法制备了Cu O/Ti O2复合材料,采用XRD、XPS、SEM、TEM、EDX和XAFS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采用UV、PL、TRPL、EIS和Mott-Schottky表征手段揭示了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300w氙灯为光源,Cu O/Ti O2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考察了煅烧温度、溶剂、负载量等条件下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温度为450℃,溶剂为乙腈,Cu的负载量为2.5 wt.%的优化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为40%,苯甲醛的选择性为80%,并且在循环反应中光催化活性稳定,最后推测了Cu O/Ti O2催化剂光催化氧化苯乙烯的反应机理。本论文通过模板和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封装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的Co3O4/CNTs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HRTEM、HAADF STEM、XPS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作为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in situ TEM手段揭示了锂化过程及存储机理,这种特殊结构的复合材料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放电比容量依然达到850 m Ah/g,在2 C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694 m Ah/g。

二、评价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价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可控制备、结构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过程
        1.2.2 锂离子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1.3.1 锂钴氧化物(LiCoO_2)体系
        1.3.2 锂锰氧化物(LiMn_2O_4)体系
        1.3.3 聚阴离子磷酸化物(LiFePO_4)体系
    1.4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概述
        1.4.1 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结构及充放电机制
        1.4.2 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1.4.3 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改性研究
        1.4.4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样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2 材料制备
        2.2.1 不同Mn/Ni比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合成
        2.2.2 Na掺杂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合成
        2.2.3 镁掺杂铝包覆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合成
    2.3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2.4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5 软包电池制备
第三章 不同Mn/Ni比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形貌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正极材料结构分析
        3.2.2 正极材料形貌分析
        3.2.3 正极材料透射电镜分析
        3.2.4 正极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2.5 正极材料电化学测试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Na离子掺杂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正极材料结构分析
        4.2.2 正极材料形貌分析
        4.2.3 正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
        4.2.4 正极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2.5 正极材料电化学测试分析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镁掺杂铝包覆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正极材料结构分析
        5.2.2 正极材料形貌分析
        5.2.3 正极材料透射电镜分析
        5.2.4 正极材料电化学测试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2.1 测量与采集仪器
        2.1.1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2.1.2 电子天平
        2.1.3 数码摄像机
        2.1.4 微压差传感器
        2.1.5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2.1.6 辐射热流计
        2.1.7 热电偶和数据采集模块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台设计
        2.2.1 火焰形态测量方法
        2.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实验平台
        2.2.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细水雾灭火实验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3.3 火灾行为
    3.4 表面温度特性
        3.4.1 SOC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3.4.2 辐射热流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3.5 热释放速率
        3.5.1 SOC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3.5.2 辐射热流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3.6 火焰高度和面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4.3 火灾危害评价方法
        4.3.1 气体毒性评价模型
        4.3.2 热危害评价模型
    4.4 燃烧行为
    4.5 热危害
        4.5.1 热释放速率
        4.5.2 火焰温度
        4.5.3 因辐射和高温产生的热影响
    4.6 气体毒性危害
        4.6.1 窒息性气体
        4.6.2 刺激性气体
        4.6.3 烟气毒性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被动缓解措施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特性
        5.4.1 SOC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4.2 火焰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4.3 并联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的被动缓解措施
        5.5.1 温度和电压变化规律
        5.5.2 传播速度
        5.5.3 传热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主动控制方法
    6.1 引言
    6.2 实验设计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热失控传播动力学过程
    6.4 热释放速率
    6.5 燃烧效率
    6.6 细水雾的冷却功率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3)某型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构建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泵空调技术
        1.2.2 电池组热管理技术
        1.2.3 集成式整车热管理技术
    1.3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研究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纯电动汽车热特性分析及仿真建模
    2.1 原车热管理系统分析
        2.1.1 原车热泵制冷工况
        2.1.2 原车热泵制热工况
        2.1.3 原车热泵除霜模式
    2.2 乘员舱热负荷机理分析及仿真建模
        2.2.1 乘员舱热负荷机理分析
        2.2.2 乘员舱仿真建模
    2.3 纯电动汽车电机热特性及仿真建模
        2.3.1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生热机理
        2.3.2 电机、电机控制器及其液路循环仿真建模
    2.4 纯电动汽车电池热特性及仿真建模
        2.4.1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及传热计算
        2.4.2 锂离子电池内阻及热物性试验
        2.4.3 电池组及其液路循环仿真建模
    2.5 热泵空调系统搭建及整车热管理模型
        2.5.1 热泵空调仿真建模
        2.5.2 整车热管理仿真模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整车热管理仿真模型验证与分析
    3.1 试验传感器布置及热泵空调部件对标
        3.1.1 循环试验传感器布置
        3.1.2 空调部件仿真模块对标
    3.2 空调高温制冷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
        3.2.1 高温试验工况及试验条件
        3.2.2 高温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3.3 低温空调低温制热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
        3.3.1 低温试验工况及试验条件
        3.3.2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3.4 电机、电池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
        3.4.1 电机回路仿真模型验证
        3.4.2 电池回路仿真模型验证
    3.5 整车能量流验证及电机余热利用分析
        3.5.1 整车能量流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
        3.5.2 电机余热利用分析
    3.6 原车空调高温及低温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3.6.1 高温制冷影响因素分析
        3.6.2 低温制热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泵系统高温制冷控制方法研究
    4.1 高温制冷膨胀阀及过热度分析
        4.1.1 电子膨胀阀替换热力膨胀阀
        4.1.2 过热度控制仿真分析
    4.2 MPC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4.3 热泵制冷循环状态空间建模
        4.3.1 状态量、输入量选取
        4.3.2 状态矩阵参数辨识
    4.4 压缩机转速MPC控制器设计及Simulink验证
        4.4.1 目标函数选取与约束条件设置
        4.4.2 基于Simulink空调系统模型的MPC仿真验证
    4.5 压缩机转速MPC控制AMEsim与 Simulink联合仿真
        4.5.1 AMEsim与 Simulink联合仿真设置
        4.5.2 不同目标温度的MPC控制
        4.5.3 MPC控制与PID控制对比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成式热泵系统低温制热仿真分析与研究
    5.1 低温集成式整车热管理改进方案
        5.1.1 核心部件热管理需求分析
        5.1.2 电机余热直通加热方案
        5.1.3 电机余热热泵加热方案
    5.2 低温电机余热加热乘员舱仿真分析
        5.2.1 单热源热泵乘员舱加热影响因素分析
        5.2.2 双热源热泵乘员舱加热影响因素分析
        5.2.3 热泵加热乘员舱改进方案仿真分析
    5.3 低温电机余热加热电池仿真分析
        5.3.1 电机单热源加热电池
        5.3.2 空气单热源加热电池
        5.3.3 电机空气双热源加热电池
        5.3.4 电机循环串联电池加热
        5.3.5 电池低温加热分析对比
    5.4 低温热泵乘员舱制热MPC控制
        5.4.1 热泵低温乘员舱加热模型辨识
        5.4.2 热泵低温乘员舱加热联合仿真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复合改性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锂离子电池概述
        2.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2.1.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2.1.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2.2 锂离子电池隔膜
        2.2.1 聚烯烃隔膜
        2.2.2 改性聚烯烃隔膜
        2.2.3 非织造布隔膜
        2.2.4 复合隔膜
    2.3 隔膜主要特性和改性应用
        2.3.1 隔膜的主要特性
        2.3.2 改性隔膜应用存在的问题
    2.4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内容
第3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设备
    3.1 涂覆隔膜的制备
        3.1.1 单层涂覆隔膜的制备
        3.1.2 多层涂覆隔膜的制备
    3.2 全电池组装
        3.2.1 极片制作
        3.2.2 电池装配
        3.2.3 电池化成
    3.3 实验试剂、仪器及材料表征设备
        3.3.1 实验试剂
        3.3.2 实验仪器
        3.3.3 材料表征与方法
第4章 聚烯烃隔膜在圆柱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聚烯烃隔膜的形貌结构
        4.2.2 聚烯烃隔膜的机械性能
        4.2.3 聚烯烃隔膜的透气性和吸液性
        4.2.4 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能
        4.2.5 聚烯烃隔膜电池的高温荷电性能
        4.2.6 聚烯烃隔膜电池的放电性能
        4.2.7 聚烯烃隔膜电池的过充电和短路测试
        4.2.8 聚烯烃隔膜电池的重物冲击、加热和针刺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层复合隔膜在圆柱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单层复合隔膜的形貌结构
        5.2.2 单层复合隔膜的机械性能
        5.2.3 单层复合隔膜的透气性和吸液性
        5.2.4 单层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能
        5.2.5 单层复合隔膜电池的高温荷电性能
        5.2.6 单层复合隔膜电池的放电性能
        5.2.7 单层复合隔膜电池的过充电和短路测试
        5.2.8 单层复合隔膜电池的重物冲击、加热和针刺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层复合隔膜在圆柱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多层复合隔膜的形貌结构
        6.2.2 多层复合隔膜的机械性能
        6.2.3 多层复合隔膜的透气性和吸液性
        6.2.4 多层复合隔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6.2.5 多层复合隔膜电池的高温荷电性能
        6.2.6 多层复合隔膜的放电性能
        6.2.7 多层复合隔膜电池的过充电和短路测试
        6.2.8 多层复合隔膜电池的重物冲击、加热和针刺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及导师简介

(5)基于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SOH在线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锂离子电池的热理论
2 电池容量衰退实验方案
    2.1 充放电循环测试
    2.2 循环后的容量衰退
3 热特性分析及健康因子提取
    3.1 温度及温度变化率
    3.2 焦耳热与内阻
    3.3 可逆反应放热与熵变特性
    3.4 温度变化速率健康因子提取
4 温度变化率健康因子及寿命预测模型
    4.1 温度变化速率与SOH的相关性验证
    4.2 温度变化速率健康寿命模型建立
    4.3 可逆反应生热量健康寿命模型建立
5 健康因子有效性验证
    5.1 模型误差评估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效性验证
6 讨 论
7 结 论

(6)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电解质
        1.2.1 基于线性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
        1.2.2 基于支化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
        1.2.3 基于交联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
        1.2.4 基于树枝状支化聚合物的聚合物电解质
    1.3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1.4 高性能聚合物电解质
        1.4.1 高机械强度
        1.4.2 高离子迁移数
        1.4.3 良好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性质
    1.5 本文的立意、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交替结构聚离子液体的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2.2.2 聚离子液体PPa B-MT的合成
        2.2.3 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2.2.4 结构表征与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2.3.2 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2.3.3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结构表征
        2.3.4 固态电解质相分离的原因
        2.3.5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相分离程度与离子电导率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单离子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3.2.2 超支化聚合物HPCPEG和 HPCEG的合成
        3.2.3 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3.2.4 结构表征与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CPEG的合成与表征
        3.3.2 HPCEG的合成与表征
        3.3.3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物理性能表征
        3.3.4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3.3.5 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传导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化度对超支化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4.2.2 离子液体EMITFSI的合成
        4.2.3 不同支化度的HBPO及其共聚物HBPO-star-PEO的合成
        4.2.4 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4.2.5 结构表征与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4.2.6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4.3.2 HBPO和 HBPO-star-PEO的表征
        4.3.3 基于HBPO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4.3.4 基于HSP聚合物电解质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4.3.5 含离子液体的HBPO-star-PEO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投寄的论文
致谢

(7)福建省某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卫生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 果
    2.1 生产工艺流程
    2.2 原辅材料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2.3 职业病危害接触情况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4.1 主要工种危害因素
        2.4.2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
        2.4.3 作业场所高温检测结果
    2.5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3 讨 论

(8)聚氯乙烯氯化焙烧-水浸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资源概况
        1.1.1 锂及锂化合物
        1.1.2 锂资源分布情况
    1.2 钴资源概况
        1.2.1 钴及钴化合物
        1.2.2 钴资源分布情况
    1.3 锂离子电池概况
        1.3.1 锂离子电池发展与应用
        1.3.2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组成
        1.3.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4 传统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现状
        1.4.1 预处理过程
        1.4.2 金属提取过程
        1.4.3 回收与再利用
    1.5 氯化冶金技术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的应用
        1.5.1 氯化浸出
        1.5.2 氯化焙烧
        1.5.3 机械氯化
    1.6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选题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选题的创新性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设备
    2.4 表征仪器
    2.5 实验过程
        2.5.1 预处理实验
        2.5.2 金属提取过程
        2.5.3 金属分离回收过程
第三章 PVC氯化焙烧-水浸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3.1 预处理实验
    3.2 氯化焙烧-水浸单因素实验
        3.2.1 实验方案设计
        3.2.2 焙烧温度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3.2.3 保温时间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3.2.4 升温速率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3.2.5 物料配比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3.3 多因素对焙烧过程的影响
        3.3.1 正交实验设计
        3.3.2 正交实验结果
    3.4 氯化焙烧反应过程研究
        3.4.1 焙烧产物物相分析
        3.4.2 焙烧产物表面价态分析
        3.4.3 混合样品热重分析及氯化焙烧发生的主要反应
    3.5 LiCoO_2的热稳定性及氯化焙烧热力学分析
        3.5.1 LiCoO2的热稳定性
        3.5.2 LiCoO_2氯化焙烧热力学分析
        3.5.3 PVC热解产物对氯化焙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沉淀法分步回收钴和锂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设计
    4.3 沉淀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钴
        4.3.1 水浴温度对Co~(2+)沉淀效果的影响
        4.3.2 搅拌速率对Co~(2+)沉淀效果的影响
        4.3.3 钴沉淀物的XRD分析
    4.4 沉淀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锂
        4.4.1 水浴温度对Li~+沉淀效果的影响
        4.4.2 Na_3PO_4用量对Li~+沉淀的影响
        4.4.3 锂沉淀物的XRD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1.3 储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1.4 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储能系统实例介绍
    2.1 电储能系统简介
        2.1.1 电储能系统的组成
        2.1.2 电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2.1.3 电储能系统的网络通讯
    2.2 储能系统电池详细介绍
        2.2.1 储能系统电池集装箱
        2.2.2 储能系统电池
        2.2.3 电池管理系统
    2.3 环境温度对储能电池组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模型研究
    3.1 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调控方案
        3.1.1 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的特点
        3.1.2 不同运行方式的控制方案
    3.2 电池集装箱空气能量(温度)平衡模型
    3.3 电池集装箱空气质量(湿度)平衡模型
    3.4 电池集装箱温度模型的简化分析
    3.5 电池集装箱温湿度补偿模型的研究分析
        3.5.1 补偿模型建立
        3.5.2 数据拟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
    4.1 基本理论
        4.1.1 PID控制
        4.1.2 模糊PID控制
    4.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2.1 温度控制参数模糊化
        4.2.2 温度控制参数设定与仿真
        4.2.3 湿度控制参数模糊化
        4.2.4 湿度控制参数设定与仿真
    4.3 基于静态补偿的温湿度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4.3.1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4.3.2 结果对比与分析
        4.3.3 抗干扰能力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文章总结
    5.2 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CuO/TiO2和Co3O4/CNTs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光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1.2.1 光催化反应基本原理
        1.2.2 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1.2.3 过渡金属氧化物CuO/TiO_2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应用
    1.3 苯乙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1.3.1 苯乙烯和苯甲醛简介
        1.3.2 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研究现状
        1.3.3 光催化合成苯甲醛的其它反应
    1.4 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1.4.1 锂离子电池的储锂机制
        1.4.2 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
        1.4.3 过渡金属氧化物Co_3O_4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分析与表征手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4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2.2.5 紫外可见吸收/漫反射分析(UV-vis DRS)
        2.2.6 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与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TRPL)
        2.2.7 电子自旋共振仪(ESR)
        2.2.8 光电化学表征
    2.3 光催化氧化苯乙烯实验及产物分析
        2.3.1 光催化氧化苯乙烯实验
        2.3.2 产物分析
        2.3.3 光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性能评价
    2.4 锂离子电池组装
第三章 CuO/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氧化苯乙烯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TiO_2载体的制备
        3.1.2 CuO/T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3.2 CuO/TiO_2 复合材料的表征
        3.2.1 结构表征(XRD)
        3.2.2 形貌表征(SEM&TEM)
        3.2.3 表面元素价态表征(XPS)
        3.2.4 电子结构表征(XAFS)
        3.2.5 光学性能表征
    3.3 光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性能研究
        3.3.1 煅烧温度的影响
        3.3.2 溶剂的影响
        3.3.3 负载量的影响
        3.3.4 稳定性测试
        3.3.5 反应机理推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3O_4/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Co_3O_4/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Co_3O_4/CNTs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应用
        4.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4.3.2 表面元素状态表征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4 锂化过程揭示及储存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评价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可控制备、结构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陈在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彭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某型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构建及研究[D]. 黄世佩. 吉林大学, 2021(01)
  • [4]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复合改性与应用研究[D]. 周翠芳. 浙江大学, 2021(02)
  • [5]基于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SOH在线诊断模型研究[J]. 石伟杰,王海民. 仪器仪表学报, 2020(08)
  • [6]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张梦.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福建省某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卫生调查分析[J]. 孙晓伟,潘绥.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20(04)
  • [8]聚氯乙烯氯化焙烧-水浸回收废弃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锂[D]. 王蒋镔.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0
  • [9]储能电池集装箱温度控制与优化[D]. 韩天兴. 山西大学, 2020(01)
  • [10]CuO/TiO2和Co3O4/CNTs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达意.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锂离子电池厂除湿系统的评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