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及评张西平《中欧早期宗教哲学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及评张西平《中欧早期宗教哲学交流史》

一、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 兼评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论文文献综述)

孙燕[1](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杨一[2](2018)在《揭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读《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文中研究指明一、成书背景美国当代着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1913—2004)主张研究全球史应当把目光投向16世纪。他在着作《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中写道:"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

吴平芳[3](2018)在《谈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学》文中研究指明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人们往往能够将具体的人生感悟和价值启迪融入其中,从而造就极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茶文化机制。无论是我国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表达的人生理念,还是西方茶文化机制中所融入的礼仪文化和品茶感知,都是一种成熟的思维体系,都使得茶从一种生活元素深化为情感载体。本文拟从中西方茶文化形成背景分析入手,探究我国茶文化体系所诠释和展现的人生哲学理念,同时综合分析西方茶文化体系所具体展现的人生哲学思维。

王浩洁[4](2017)在《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以及文化转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平等性问题以及文化转型这几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和探索。

孙彩霞[5](2014)在《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指出通过梳理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历程,提出学者争议的焦点是中西文化力量强弱对比和基督教神学与中国文化能否相融两大问题,并分析围绕两大问题形成的不同意见,进而探讨其各自的理论前设,即"冲击—回应"理论与文化互动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应注意经由"他者"认识"自我",努力达到存异基础上的"和而不同"。

王富,李安斌[6](2010)在《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反思》文中认为权力转向论本身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也有很多的例外、漏洞和很强的负面效应。本文从权力决定论、杂合论的困境、二元对立、权力差异与文化平等之间的悖论等方面着重反思了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

谢明[7](2010)在《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有关基督教的研究正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对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进行的系统深入的研究,而了解和掌握有关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方法和传播策略,是更好地研究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广泛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当代中国有怎样的社会影响?人们在信教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信仰大面积缺失且长期匮乏的国度,它的国民却对异域传来的宗教热情非常,这其中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它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研究综合运用宗教人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以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方法和传播策略作为切入点,一方面结合历史文献对照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从实证研究出发,分别选取了农民和大学生两类群体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年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以求解释上述问题。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把基督教作为宗教传播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以二至三个当代中国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为基本调查点,以实地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宗教传播的规律、特点和重要性。本研究正文部分分为五章:首先,第二章《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当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播现状进行描述。第三章《当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播渠道与传播模式》,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教会组织如三自教会、家庭教会等的组织形式与传播过程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基督教传播的主要渠道。第四章《大学生:基督教传播的新兴群体》是专题性个案研究,对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团契进行长期的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通过具体的个案来探讨基督教在当代中国传播的新形式与新特点。第五章《当代中国农村的基督教传播》同样是个案研究,笔者以山西某农村为调查对象,通过第一手材料和事实来分析研究基督教是何以在农村获得广泛传播的。第六章《基督教传播与大众传媒》探讨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媒体给基督教传播带来的新机遇与新发展,基督教如何利用新媒体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更多的传播机会和途径。最后,本研究提出对基督教传播机制与策略的建立与引导建议,同时展示宗教传播研究对我国人类学和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窦艳[8](2009)在《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中西医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其中医学交流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医交流进行论述。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明清之际中西医交流的媒介---传教士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传教士作为中西医交流媒介的必然性,即时代的要求和传教士自身所具备的素质。介绍了传教士的传教策略,医药传教是传教士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摸索出来的一种较为有效的传教方法。主要策略有入乡随俗,学习中国的文化;结交皇帝士大夫等阶层,走上层传教路线;传播科学,走知识传教路线等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教士作为中西医交流的媒介进行了评价。对于来华传教士在中西医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全盘否定,必须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二部分重点详细介绍了明清之际西洋医学传入的内容,其中包括脑神经学与人体构造理论的传入、西方医疗制度的介绍、西药的传入与制作、接种牛痘术的传入与推广等内容。并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医药传入的种种反应进行了分析。由于中西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医药的传入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怀疑,有否定,有全盘接受,同时也产生了颇具特色的中西医汇通思想。文化交流是双向性的,传教士在把西方的医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介绍到西方。本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明清之际中医药的外传,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部分。主要介绍了脉学、针灸学与本草学的外传、中药的制作与外传、中国人痘术的外传等中医药外传内容,并对西洋传教士对中医药知识的看法进行了分析。由于文化生活背景、传教士自身的科学素养、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上的不同,传教士对中医药的看法呈现出了多样性。第四部分主要对明清之际中西医交流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融合性,以及中西医学在交流中地位的变化。西洋医学逐步取代中国传统医学,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医学则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最后但非常重要的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医疗经验的精粹,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树立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不能动摇的信念,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医学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

闫瑞芬[9](2007)在《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科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前,明末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作为沟通中西两大文明的使者,把天主教引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思想和西方科学,真正使中西科学、宗教、哲学有了实质性的交流与融合。梁启超将明末欧洲历算学的输入视作中国学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公案,中外学术界人士对这一公案从不同角度作了历史性考察。有关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做出关注,发表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明朝末年,利玛窦传入的以《几何原本》和《同文算指》为代表的西方初等数学,在使中国数学面貌改变的同时,对我国科学发展起到的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本论文首先考察明末清初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和中国科学界对传入的西方数学的接纳情况,并对当时西学东渐大潮下人们所处的时代和背景作一考察,再具体研讨西学入华的发展轨迹,讨论科技文化的传播在中国学术领域做出的贡献,最终对于传入西方数学后中国数学的面貌和西方数学对中国科学发展造成的影响做出较为恰当的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的中西科技交流。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整个框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明末清初西方数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中西数学的差异。第二章论述了利玛窦传播西方数学的主要活动。第三章概述利玛窦传入西方数学之后的中国数学状况,中国数学从思维方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大的变革。第四章从数学和科学的互动状况看西方数学输入对中国科学的影响,着重分析传教士利玛窦把西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入中国自然科学领域,使数学这种工具带动了科学大厦的形成,进而促成中国科学的变革,使中国科学面貌焕然一新。

赵凤玲[10](2007)在《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节日文化论略》文中提出近些年,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到外来节日的冲击,西方外来节日大有超越甚至取代中国传统节日的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文化守护者的担忧,为什么会产生种种现象,人们很少关注。本文重点论述了节日文化“洋”盛“中”衰的现状、原因,分析了如何对待两种不同节日文化的态度,并对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 兼评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 兼评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论文提纲范文)

(1)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2.4 文化的适应性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2.3 小结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3.1 方法与模型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模型
    3.2 适应性变化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3.3.1 经济转型因素
        3.3.2 社会转型因素
        3.3.3 制度变迁因素
        3.3.4 全球化因素
        3.3.5 现代化因素
        3.3.6 心理变化因素
    3.4 地方文化图式
        3.4.1 可持续性文化
        3.4.2 西藏特色文化
    3.5 小结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4.1 方法与模型
        4.1.1 实证模型
        4.1.2 调研设计
        4.1.3 数据说明
        4.1.4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1 方法与模型
        5.1.1 提出假设
        5.1.2 调研设计
        5.1.3 数据说明
        5.1.4 研究模型
    5.2 结果分析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讨论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6.1 方法与模型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统计
        6.1.3 研究模型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揭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读《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书背景
二、核心内容
    1. 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现状的反思
    2. 对西方文化自我成圣观的批评
    3. 对中国文化世界性意义的揭示
三、学术贡献
    1. 重新定义罗明坚 (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 的历史地位
    2. 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实质性突破
    3. 对翻译学的探索和推进
    4. 引领中西交流研究的新方向
结语

(3)谈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方茶文化形成背景分析
2 我国茶文化体系所诠释和展现的人生哲学理念
3 西方茶文化体系所具体展现的人生哲学思维
4 结语

(4)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西文化传播双向互动性分析
二、中西文化交流平等性问题及文化转型
三、结语

(5)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
    ( 一) 我国大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1. 第一阶段开拓时期( 20 世纪初—1949)
        2. 第二阶段: 停滞时期( 1949—1978)
        3. 第三阶段: 复兴与发展时期( 1978— )
    ( 二) 我国港台地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 三) 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二、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反思
三、明清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启示

(6)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权力决定论
二、杂合论的困境
三、权力转向中的二元对立与反抗霸权的艰巨性
四、权力差异与文化平等之间的悖论

(7)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当代基督教传播的社会意义
        三、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海外学者关于同类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的宗教传播学研究组织与机构
        二、历史视角的宗教传播研究
        三、中西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
        四、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五、港台学者的宗教传播研究
    第三节 我国学界相关课题的研究
        一、基督教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三、历史视角的研究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三、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第一节 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历史
        一、早期天主教传播困难重重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播再次遭遇困境
        三、现代基督教教会曲折中求生存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与策略
        一、清朝末年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教的传播方式
        三、从传播学视角对此时基督教传播策略的分析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播现状
        一、基督教传播在中国农村的快速增长
        二、教会组织和机构日益强大
        三、中国基督教迅速成长的特点与原因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播渠道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宗教市场理论和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理论
        一、宗教市场理论的理论框架与假设
        二、宗教市场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三、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理论
    第二节 基督教的传播渠道与方式
        一、世俗与神圣:基督教的象征符号系统
        二、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三、基督教与佛教传播过程与传播策略的比较
第四章 中国农村基督教传播现状调查
    第一节 当代中国农村基督教传播特点
    第二节 对山西北部某村庄的实地调查
        一、调查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村民的信教和传教生活
        三、基督教在当地的传播特点
    第三节 农村基督教与乡土社会
        一、基督教的传播与乡土传统
        二、教徒群体的出现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三、基督教在农村得以立足与快速传播的根本原因
第五章 大学生:当代基督教传播的新兴群体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基督教信仰概述
    第二节 调查对象概况及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概况及调查过程
        二、团契的活动形式
        三、对团契成员的调查研究
    第三节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与特点
        一、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观原因
        二、大学生基督徒对信仰基督教的看法
        三、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特点
    小结
第六章 大众传媒与基督教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宗教传播
        一、大众传媒中的宗教事件
        二、宗教传播的形式与大众传媒
    第二节 新媒体与基督教传播
        一、互联网时代的基督教传播现状
        二、基督教网络传播的特点
        三、基督教网络传播的监管与控制
    讨论与结论
        一、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的特点
        二、关于宗教传播与国家安全
        三、拯救和发展传统文明
参考书目
后记

(8)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中西医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明清之际中西医交流的媒介——传教士
    (一) 传教士充当中西医交流媒介的必然性
        1、时代背景
        2、自身素质
    (二) 传教士的传教策略
    (三) 传教士作为中西医交流媒介的评价
二、明清之际西医药的传入
    (一) 明清之际西医药传入的内容
        1、脑神经学和人体构造等理论的传入
        2、西方医疗制度的介绍
        3、西药的传入与制作
        4、接种牛痘术的传入与推广
    (二) 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医药传入的反应
        1、中医界的反应
        2、其他阶层的反应
三、明清之际中医药的外传
    (一) 明清之际中医药外传的内容
        1、脉学、针灸学和本草学的外传
        2、传教士对中药制作的介绍
        3、中国人痘术的外传
        4、其他中医知识的外传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医药知识的看法
四、明清之际中西医交流的历史启示
    (一) 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融合性
        1、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2、文化交流的融合性
    (二) 中西医在交流中地位的变化
    (三) 发展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科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明末清初西方数学的传入
    1.1 西方数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1.2 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的特征及其与中国传统数学之差异
第二章 利玛窦传播西方数学的主要活动
    2.1 西方数学知识的传播
    2.2 西学书籍的翻译和着述
    2.3 以教会友,推动数学人才的形成
第三章 中国传统数学的转型
    3.1 中国古代数学概况
    3.2 碰撞与融合——传统数学的变革
    3.3 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第四章 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对中国科学的影响
    4.1 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
    4.2 对中国科学的影响
        4.2.1 中国科学面貌的改变
        4.2.2 中国研究方法之变革
        4.2.3 科学符号的创造,促使公理化逻辑体系的形成
        4.2.4 终结与萌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节日文化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节日与外来节日在中国的现状
二、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盛衰转换的文化价值判断
三、当代民俗冲突的文化评判

四、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 兼评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论文参考文献)

  • [1]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2]揭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读《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J]. 杨一. 国际汉学, 2018(03)
  • [3]谈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学[J]. 吴平芳. 福建茶叶, 2018(09)
  • [4]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研究[J]. 王浩洁.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06)
  • [5]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孙彩霞. 中州大学学报, 2014(02)
  • [6]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权力转向反思[J]. 王富,李安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7]当代中国基督教传播方式研究[D]. 谢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8]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中西医交流[D]. 窦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9]利玛窦传入的西方数学及其对中国科学的影响[D]. 闫瑞芬. 山西大学, 2007(05)
  • [10]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 赵凤玲. 文化学刊, 2007(03)

标签:;  ;  ;  ;  ;  

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及评张西平《中欧早期宗教哲学交流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