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25和燕京26

燕京25和燕京26

一、延粳25号与延粳26号(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光,李晓妍,吴绘鹏,朱金文,张苏新,张春鹏[1](2022)在《氯氟吡啶酯对不同品种水稻安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氯氟吡啶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32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盆栽法研究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叶龄的水稻对氯氟吡啶酯敏感性不同,于水稻2~3叶期时施用氯氟吡啶酯,供试32个水稻品种中有22个水稻品种对氯氟吡啶酯表现敏感;于水稻3~4叶期时施用氯氟吡啶酯,敏感水稻品种数量仅为9个。总而言之,氯氟吡啶酯对3个敏感性品种产量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对耐性品种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的氯氟吡啶酯对松粳22、九稻60和沈稻529 3个耐性品种的穗质量、穗粒数、实粒数和产量均未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龙粳46、长白19和沈稻11 3个敏感水稻品种的穗粒数和实粒数均产生了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穗质量和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3~4叶期施用氯氟吡啶酯对供试32个不同敏感性水稻品种的安全性显着地高于2~3叶期时施药;当氯氟吡啶酯的施用剂量(有效成分)大于等于22.5 g/hm2时,其对敏感性品种产量的抑制作用显着地高于耐性品种。

任东赫,金万赫,荀洋,尚志刚,杨乐[2](2021)在《延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建议》文中指出主要阐述了延边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现阶段种子工作的重点与创新路径,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刘航江[3](2020)在《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防止极端高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评价和筛选耐高温种质资源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手段之一。本试验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份粳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品种(系)播期的调整,利用自然高温对各品种(系)进行程度相当的高温胁迫处理,对各品种(系)水稻的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且具有较强耐高温能力的种质材料用于水稻育种;同时利用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结合做结果验证,以期找出科学合理的耐高温水稻鉴定与筛选方法。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大田试验筛选出39个产量相关因子较好且具有耐高温特性的品种(系),其中包括26个强耐高温粳稻品种(系):华粳2号、云粳42号、楚粳38号、云粳24号、农科843、葫芦香稻、W1202、W1210、苏资26号、胶东旱稻-1、垦育59、辽粳10号、剑粳6号、凤稻9号、中花15号、楚粳3号、新稻48号、吉85-21、黄粘粳子、临稻16号、营丰1号、稻品55、文安小红芒I、新稻45号、稻品31、郑旱9号;以及13个耐高温粳稻品种(系):W1306、辽粳244、稻品43、稻品76、合系27号、辽粳326、郑稻CB29、奥羽392、锦稻105、新丰2号、滇超601、香稻、里歌;2.2017年和2018年两年试验共优选出246个品种(系)(包括5个对照品种),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时,这246个品种(系)的平均总粒数降低了21.17%,不同品种(系)在遭遇高温胁迫后粒数减少幅度差异较大,每穗粒数变化不显着,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总粒数降幅仅为16.48%,说明了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对水稻粒数会有相对较小的不利影响;246个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16.78%,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8.58%;另外,水稻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穗长变化不明显;3.盆栽试验的15个品种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如下:奥羽392、临稻16号、龙粳25号、牡丹江17为强耐高温品种;W1202、合系27号、垦育16号、辽粳326、青旱稻、沈龙2100、万年、永山稻为耐高温品种;千重浪、丰优100和元子粘稻为中间型品种;盆栽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与大田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几乎一致,无太大差异;4.盆栽试验各品种的总粒数较对照降低了7.64%,但各品种的总粒数与对照均未达显着性差异;各品种的千粒重变化有所差异,其中11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升高,而4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降低;5.盆栽试验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与以相对结实率评价耐高温特性的结果相吻合,说明水稻耐高温能力越强,在遭遇高温胁迫后水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大。

耿雷跃,张薇,马小定,崔迪,韩冰,张启星,韩龙植[4](2020)在《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确立及种质筛选》文中研究指明分蘖期是水稻由秧田生长向本田生长过渡的营养生长关键时期。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水稻,分蘖期耐盐性对水稻能否正常生长至关重要。合适的耐盐性鉴定方法是水稻耐盐种质筛选的前提。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水稻分蘖期盐浓度梯度筛选试验,明确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最适盐胁迫浓度和调查时间;利用确立的鉴定方法,筛选出水稻分蘖期耐盐种质。本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程度耐盐性的26份水稻品种,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在10个和7个盐浓度梯度下,以盐害等级为分蘖期耐盐评价指标,开展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0.5%盐浓度下,处理4~6周后供试种质的盐害等级差异表现为最大,因此认为0.5%盐浓度是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的最适盐胁迫浓度,盐处理后4~6周是水稻分蘖期盐害等级调查的最佳调查时间。参照国际水稻所提出的水稻分蘖期耐盐性评价标准,本研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以单株为单位进行水稻分蘖期耐盐性评价方法,利用平均盐害等级评估分蘖期耐盐性。该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评价水稻耐盐性强弱。依据上述确立的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9年期间对2886份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种质进行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鉴定筛选出137份耐盐种质,为水稻耐盐遗传机制和育种研究提供资源支撑。

周健[5](2019)在《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的差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水稻对不同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水稻重要特性之一,与水稻产量和广适性等有着密切相关。为了明确不同环境下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及稳定性差异,并为育种筛选不同生态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以883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粳稻为试验材料,其中对284份材料进行了表型性状的鉴定,对883份材料进行了不同年代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284份来源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和日本的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沈阳、北京、银川、临沂、南昌和三亚等6个鉴定点的不同环境鉴定,进行了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抽穗天数、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7个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有明显的表型差异,总体上从纬度较高的沈阳到纬度较低的南昌各性状的表型值差异明显趋于减小,在三亚冬季环境下各性状表型值差异又有增加。(2)从年代Ⅰ品种(1960年前)到年代Ⅳ品种(2000年以后)水稻穗型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从多穗型向大穗重穗型发展。黑龙江、吉林和日本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辽宁品种与黑龙江、吉林和日本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年代Ⅱ品种(1960-1970年代)与年代Ⅲ品种(1980-1990年代)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年代Ⅱ和年代Ⅲ与年代Ⅰ间,年代Ⅳ品种与其他年代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3)在不同环境下千粒重、穗长和穗数的表型值相对较稳定,其次为抽穗天数和株高,结实率和穗粒数的稳定性最差。抽穗天数的稳定系数与株高和穗长的稳定系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穗数的稳定系数呈显着的正相关;株高的稳定系数与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稳定系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在不同环境下辽粳931、辽粳454、辽粳244等20个品种表现为较小的稳定系数,其生态适应性较强,这些材料可作为亲本用于水稻育种。(4)选用36对SSR标记检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覆盖水稻全基因的36对SSR位点在883份水稻品种中共检测到115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6(RM300)88(RM206),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2个。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平均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指数及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杂合率较低,黑龙江、吉林、辽宁水稻品种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5.01%,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共占86.79%,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共占13.21%,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5)对5个不同年代类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年代Ⅳ和年代Ⅴ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样性指数(>0.71)和多态信息含量PⅠC(>0.74),5个不同年代类群具有较高观测杂合率(>0.16)。年代Ⅳ和年代Ⅴ的平均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指数及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杂合率较低,年代Ⅳ和年代Ⅴ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年代Ⅴ与年代Ⅰ(0.0335)、年代Ⅱ(0.0392)、年代Ⅲ(0.0348)、年代Ⅳ(0.0356)的遗传距离大,年代Ⅴ与年代Ⅰ、年代Ⅱ、年代Ⅲ、年代Ⅳ的亲缘关系较远,由于年代Ⅴ主要是地方品种,来源广,数量多,导致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远。UPGMA的分析结果表明年代Ⅲ和年代Ⅳ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年代Ⅴ与年代Ⅰ、年代Ⅱ、年代Ⅲ、年代Ⅳ的亲缘关系较远。

吴绘鹏[6](2019)在《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其混用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氟吡啶酯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2016年登记并于2018年在我国上市的新型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泽泻、野慈姑等阔叶杂草和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氯氟吡啶酯在生产中应用量较大时会导致部分水稻品种出现矮化滞绿等现象,药害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因此,明确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敏感性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选取东北三省不同积温带具有代表性的32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盆栽法来测定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敏感性及产量影响,分析不同水稻品种对氯氟吡啶酯敏感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确定了氯氟吡啶酯与五氟磺草胺和苯达松的混用效应及最佳混用配比。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不同叶龄的水稻幼苗对氯氟吡啶酯敏感性不同,在水稻2-3叶期施用氯氟吡啶酯时,供试32个水稻品种中有20个水稻品种对氯氟吡啶酯表现敏感,在水稻3-4叶期施用氯氟吡啶酯时,供试32个水稻品种中敏感水稻品种数量下降到9个。其中黑龙江水稻品种中,松粳22、绥粳4号和龙粳47在2-3叶期对氯氟吡啶酯表现敏感,但在3-4叶期表现不敏感;吉林水稻品种中,铁粳11、通科27、吉粘6号、延粳26和松辽5号在2-3叶期对氯氟吡啶酯表现敏感,但在3-4叶期表现不敏感,而吉粘10号在2-3叶期时对高浓度氯氟吡啶酯敏感,在3-4叶期时对所有剂量都表现敏感;辽宁水稻品种中,沈稻9号、辽粳390、富禾66、铁粳13和隆粳772在2-3叶期对氯氟吡啶酯表现敏感,但在3-4叶期表现不敏感。整体来看,水稻的叶龄越高对氯氟吡啶酯的敏感性越低。氯氟吡啶酯对敏感性不同的6个水稻品种株高、分蘖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氯氟吡啶酯可降低龙粳46、长白19和沈稻11等3个敏感水稻品种的株高、穗重、穗粒数、实粒数和产量,对水稻的结实率、分蘖、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对松粳22、九稻60和沈稻529等3个不敏感品种的产量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判断氯氟吡啶酯是通过抑制敏感水稻品种的株高、穗重、穗粒数和实粒数来影响水稻的产量。2.氯氟吡啶酯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选用敏感水稻品种沈稻11和不敏感水稻品种九稻60在3-4叶期时施用30 g a.i./ha氯氟吡啶酯,两个水稻品种在药后不同天数体内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保护酶系和GSTs活性的变化结果如下:施用氯氟吡啶酯后,沈稻11体内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比九稻60更为明显,且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更长。沈稻11体内MDA含量在药后增幅较九稻60更大,MDA积累过多会对沈稻11造成损伤,而九稻60能更快的缓解膜脂过氧化,清除体内的MDA,避免受害。施药后两个水稻品种体内的SOD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九稻60体内SOD活性可在药后7d恢复至正常水平,沈稻11在药后7d内不能恢复;两个水稻品种体内的POD活性不同,受到药剂胁迫后两个水稻品种体内POD活性均显着上升,但九稻60体内POD活性可在药后7d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沈稻11体内POD活性在药后7d内含量一直上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九稻60体内的CAT活性在施药后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药后第7d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沈稻11体内的CAT活性在施药后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药后第7d处理组CAT活性低于对照组。九稻60在施药后体内GSTs活性升高且呈双峰趋势,在药后7d体内GSTs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沈稻11在施药后体内GSTs活性同样升高,但在药后第7d仍显着高于对照水平。3.氯氟吡啶酯和五氟磺草胺混用防除稗草时具有增效作用,当五氟磺草胺和氯氟吡啶酯以8.903+12.56 g a.i./ha的剂量混用时可有效防除稗草,最佳混用配比为1:1.4;氯氟吡啶酯和苯达松混用防除萤蔺时具有增效作用,当氯氟吡啶酯和苯达松以16.44+741.46 g a.i./ha的剂量混用时可有效防除萤蔺,最佳混用配比为1:45.1。

段孟越[7](2019)在《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光合特性初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之一,中国是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同时它也是耗水量最大的作物,占农业总耗水量的70%,占人类总耗水量的40%左右,耗水巨大。2015年粳稻分别占水稻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32%(1.43亿亩)和35%(1424亿斤),2016年黑龙江水稻面积已经超过6000万亩,总产超过500亿斤,但水资源已经成为限制黑龙江水稻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基础上,如何提高水稻自身水分利用效率(WUE),实现水稻自身生物节水,并在适宜生态环境下应用,对于维持黑龙江水稻可持续发展,保障黑龙江粮食生产“压舱石”地位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分析水稻材料遗传多样性基础上,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利用碳13同位素(δ13C)比率筛选出生育期相似、长期WUE不同水稻材料(滨旭、龙稻5、龙稻10),研究不同WUE水稻材料在限制灌溉下(土壤水势-15-20 kPa)水分消耗、生长发育、物质分配、气孔适应、光合生理等响应差异。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50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102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当K=3时,ΔK有最大值,即这102份材料的遗传结构可被分为3大类群,一、二、三类群分别有材料25份、35份、42份。(2)102份水稻材料δ13C比率的变异范围为-28.238-26.322‰,变异幅度为1.916‰,平均值为-27.526‰,δ13C比率最高的品种为沈农265,最低的材料为吉96-104。碳13分辨率(△13C)与株高、分蘖、收获指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8、0.207、0.343;与草重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21;与穗重相关不明显。(3)限制灌溉条件下,龙稻10耗水大大减少,龙稻10叶片气孔长度变短,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大,蒸腾耗水量减少幅度最大,蒸腾耗水量显着小于WUE较低的品种滨旭,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小。(4)限制灌溉下,灌浆期龙稻10叶片和鞘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其籽粒灌浆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源,形成了源足的生理基础,这是龙稻10在限制灌溉条件下适应水分不足状况的重要生产策略之一。(5)限制灌溉下,对于水稻产量构成三要素而言,龙稻10有效穗数与龙稻5、滨旭无显着差异,但穗实粒数最多,显着多于滨旭,一、二次枝梗千粒重下降幅度最小,其中一次枝梗千粒重显着高于龙稻5,二次枝梗千粒重显着高于龙稻5、滨旭。

李文冰[8](2019)在《基于矿物元素分析的吉林稻米产地溯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消费已经从数量的需求逐步转变为对品质的要求,营养、健康、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大米是我国居民十分重要的口粮之一,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吉林大米在口感和品质方面得到全国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良商家为谋取不当利益,采用以次充好,甚至以劣充好等手段假冒吉林大米,严重影响吉林大米在市场上的声誉,给吉林大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利用技术手段对吉林大米的产地进行溯源,确保吉林大米产地的真实性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被广泛应用于矿物元素的检测,由于其具有简单、快捷、准确和多种矿物元素可同时测定等优点,带动了基于多种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ICP-MS高通量、快速检测土壤和大米中26种(包含Be,Na,Mg,Al,P,K,Ca,V,Cr,Mn,Fe,Co,Ni,Cu,Zn,As,Se,Rb,Sr,Mo,Cd,Sb,Ba,Tl,Pb,U)矿物元素的技术。对土壤和大米样品的湿法电热消解的条件和仪器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与筛选,经过考察,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方法准确可靠,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适合于土壤和水稻中26种元素的同时测定。应用建立的方法,对2017年和2018年采自吉林省长春地区、吉林地区、通化地区、松原地区和延边地区等地的土壤样品和水稻样品(其中,2017年采集土壤样品和水稻样品各41个,2018年采集土壤样品和水稻样品各59个)中26种矿物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SIMCA软件对相同和不同年份同一地区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地区土壤和水稻中矿物元素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矿物元素指纹技术对吉林省上述不同五个地区生产的大米进行产地溯源是可行的。以2017年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和延边等五个地区大米中26种矿物元素含量为试验集,利用SIMCA软件偏最小二乘算法(PLS)模型建立了吉林大米产地溯源模型(对不同地区样品赋值作为分类变量Y,将样品元素含量作为变量X;将分类变量Y与元素含量X进行回归分析,建立PLS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未知样品分类变量,并将得到的分类变量值与标准值比较,确定未知样品的产地),以2018年五个地区大米中26种矿物元素含量为测试集,考察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是:长春地区、吉林地区、通化地区、松原地区和延边地区产地溯源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5.7%、95.9%、61.5%、62.5%和70.8%,表明利用矿物元素指纹技术对吉林省不同产区大米进行产地溯源的准确率较高。

朴雪梅,柳洪良,徐伟豪,白学峰,崔永学,玄英实[9](2018)在《优质耐冷水稻新品种“延粳30”选育》文中研究说明"延粳30"(原代号为延406)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于2002年,以延504(延粳23)为母本,以一品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是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的水稻新品种,并于201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周鹏宇[10](2017)在《吉林省水稻耐冷性品种筛选及氮肥对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冷害是影响高纬度地区水稻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水稻遭遇延迟型冷害或障碍型冷害后其生长发育及灌浆成熟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氮肥的高投入是水稻增产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遭遇低温冷害却加重减产。因此,合理使用氮肥对提高抗低温能力,减轻产量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及氮肥调控栽培试验,提出耐冷品种及施氮方法相结合的抗低温综合防御措施。对203份水稻品种的耐冷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之间存在很大的耐冷性差异。吉林省水稻品种在不同熟期组之间以及同一熟期组内不同品种之间也存在较大的耐冷性差异。通过分析最终筛选出了适合吉林省低温冷凉地区种植的松粳16、龙粳29、松粳15、松粳12、延粳25和九稻12等6个综合性状良好的耐冷品种。冷水灌溉和正常条件下,结实率和产量因施氮量或施氮方法的不同而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在两种栽培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氮肥投入的增加而其结实率和产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冷水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和施氮方法的处理组合对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施氮量80 kg/hm2结合翻前90%+返青10%(A3B4),施氮量120 kg/hm2结合翻前90%+返青10%(A2B4)及施氮量80 kg/hm2结合翻前60%+返青20%+7月5日施20%(A3B2)的结实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合,A2B4的产量显着高于除了A3B4外的其他处理组合。在正常条件下,深灌处理的结实率和产量均比浅灌处理高。在两种灌水条件下,处理组合A2B4和A3B4的结实率和产量均比其他处理组合高。对最优处理组合的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处理组合A2B4的结实率和产量均比其它处理组合高。利用延粳25、吉粳81、延粳27、长白19进行的小面积示范结果,4个品种在项目区的产量均比对照区增产,其产量幅度为7.7-9.7%。综上所述,确定施氮量为120 kg/hm2,施肥方法为翻前90%+返青10%,且深灌相结合的栽培方法为低温冷害防御调控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耐冷性品种结合适宜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的防御低温冷害,能够有效减轻低温导致的产量损失。

二、延粳25号与延粳26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粳25号与延粳26号(论文提纲范文)

(1)氯氟吡啶酯对不同品种水稻安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和仪器
        1.1.2 供试植物
    1.2 试验方法
        1.2.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敏感性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氯氟吡啶酯对黑龙江省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
        2.1.2 氯氟吡啶酯对吉林省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
        2.1.3 氯氟吡啶酯对辽宁省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
        2.1.4 小结
    2.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敏感性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2)延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延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发展概况
    1)中熟区:
    2)中早熟区:
    3)早熟区、极早熟区:
2 发展建议
    2.1 组建种子集团
    2.2 建立和完善繁育体系,巩固三大基地
    2.3 强化三个手段
    2.4 要完善救灾备荒种子贮备制度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3.2 做好宣传,加强培训
    3.3 掌控质量,保证供种
    3.4 加强监督,严格管理

(3)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高温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影响
        2.2 高温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
        2.3 高温对水稻表型特征的影响
        2.4 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5 高温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6 高温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7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7年-2019年试验大田自然高温胁迫处理效果
        3.2 2017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3.3 2018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3.4 2019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3.5 综合评价3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盆栽耐高温品种的鉴定筛选以及与大田试验筛选结果的对照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粉活性
        3.2 总粒数
        3.3 千粒重
        3.4 结实率
        3.5 抗氧化酶活性
    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确立及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管理
        1.2.1盐浓度梯度试验
        1.2.2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
    1.3 试验调查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分蘖期适宜盐胁迫浓度确定
    2.2 水稻分蘖期耐盐种质鉴定筛选
3 讨论

(5)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的差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年代水稻的发展历程
        1.2.2 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3 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差异分析的试验设计
        2.2.2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的试验设计
    2.3 调查内容及测定方法
        2.3.1 主要农艺性状表型性状的测定
        2.3.2 DNA提取与SSR引物筛选
        2.3.3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
        2.3.4 PCR扩增与毛细管电泳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环境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比较
    3.2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
    3.3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的聚类分析
        3.3.1 284 份水稻品种的聚类分析
        3.3.2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群体间的聚类分析
    3.4 不同环境下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3.5 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1 不同来源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2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6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的群体结构分析
    3.7 粳稻品种群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分析
        3.7.1 不同来源粳稻品种群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分析
        3.7.2 不同年代粳稻品种群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环境下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
    4.2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
    4.3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
    4.4 不同环境下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
    4.5 粳稻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 结论
    5.1 不同环境下对水稻表型性状的影响
    5.2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及亲缘关系
    5.3 不同环境下水稻品种之间稳定系数的关系
    5.4 粳稻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其混用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水田化学除草的现状
        1.2.1 水稻田除草剂应用现状
        1.2.2 水稻田应用化学除草剂引发的问题
    1.3 除草剂对作物的影响
        1.3.1 除草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除草剂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3 除草剂对作物保护酶和解毒酶系统的影响
        1.3.4 除草剂对作物产量性状的影响
    1.4 除草剂的混用
        1.4.1 除草剂混用的意义
        1.4.2 除草剂混用效应的评价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和仪器
        2.1.2 供试植物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2.2.2 氯氟吡啶酯对水稻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2.2.3 氯氟吡啶酯与五氟磺草胺和苯达松的混用效应的研究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3.1.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敏感性的筛选
        3.1.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安全性的影响
    3.2 氯氟吡啶酯对水稻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3.2.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3.2.3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保护酶系的影响
        3.2.4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GSTs活性的影响
        3.2.5 小结
    3.3 氯氟吡啶酯与两种常用除草剂的混用效应的研究
        3.3.1 氯氟吡啶酯与五氟磺草胺的混用效应
        3.3.2 氯氟吡啶酯与苯达松的混用效应
        3.3.3 小结
4 讨论
    4.1 不同水稻品种对氯氟吡啶酯的敏感性
    4.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4.2.1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MDA含量的影响
        4.2.3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2.4 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GSTs活性的影响
    4.3 氯氟吡啶酯和五氟磺草胺、苯达松的混用效应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光合特性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水稻水资源利用现状
    1.2 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WUE的研究现状
        1.3.1 WUE的定义
        1.3.2 WUE测定方法
        1.3.3 WUE研究进展
    1.4 限制灌溉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4.1 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4.2 不同水分条件对茎蘖的影响
        1.4.3 不同水分条件对株高影响研究现状
        1.4.4 不同水分对水稻光合特性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
        2.2.2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光合特性研究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102份水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3.1.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3.1.2 102份材料间的遗传结构分析
        3.1.3 不同类群间的遗传关系
    3.2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
        3.2.1 102份水稻品种δ13C、△13C的分布范围
        3.2.2 不同水稻材料农艺性状差异
        3.2.3 水稻叶片△13C与农艺性状关系
    3.3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用水差异光合特性研究
        3.3.1 限制灌溉对不同品种耗水量及气孔的影响
        3.3.2 限制灌溉对不同品种株高等农艺性状的影响
        3.3.3 限制灌溉对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3.3.4 限制灌溉对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 讨论
    4.1 102份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对水稻WUE的筛选
    4.3 限制灌溉对水稻光合特性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矿物元素分析的吉林稻米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应用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常用的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
        1.3.2 常用的检测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ICP-MS同时测定26 种矿物元素方法的建立
    2.1 同时测定26种元素方法的建立
        2.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1.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2.2 大米中26 种元素同时测定方法验证
        2.2.1 准确度和精密度
        2.2.2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 土壤中26 种元素测定方法验证
        2.3.1 准确度和精密度
        2.3.2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4 小结
第三章 SIMCA溯源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3.1 数据采集
        3.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2 供试样品的前处理
        3.1.3 试样测定
        3.1.4 测定结果
    3.2 SIMCA分析方法
        3.2.1 PCA主成分分析技术(PCA)
        3.2.2 PLS偏最小二乘回归(PLS)
    3.3 溯源分析
        3.3.1 矿物元素含量统计分析
        3.3.2 SIMCA相关性分析
        3.3.3 PLS分析
        3.3.4 SIMCA模式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困难点与对应方法
    4.2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优质耐冷水稻新品种“延粳30”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株形态及穗部特征
    2.2 生物学特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吉林省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3.2 吉林省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3 抗病性鉴定
    3.4 稻米品质分析
4 栽培技术要点
5 适应区域和推广应用前景

(10)吉林省水稻耐冷性品种筛选及氮肥对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稻孕穗期耐冷性遗传及东北地区耐冷性品种选育现状
    1.2 耐冷性鉴定方法
    1.3 低温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吉林省耐冷性水稻品种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2.3.2 不同地区水稻品种结实率比较分析
        2.3.3 吉林省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结实率比较分析
        2.3.4 筛选出的水稻耐冷品种
    2.4 结论
第3章 氮肥调控对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
    3.1 植物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处理
        3.2.2 氮肥最优组合筛选试验
        3.2.3 氮肥最优组合验证
        3.2.4 水肥最优组合的小面积示范
        3.2.5 农艺性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在冷水灌溉及正常条件下氮肥对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3.3.2 冷水灌溉条件下最优组合筛选
        3.3.3 正常处理条件下最优组合筛选
        3.3.4 最优组合的验证
        3.3.5 耐冷品种水肥综合调控技术的小面积示范
    3.4 结论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延粳25号与延粳26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氯氟吡啶酯对不同品种水稻安全性的研究[J]. 刘亚光,李晓妍,吴绘鹏,朱金文,张苏新,张春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延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建议[J]. 任东赫,金万赫,荀洋,尚志刚,杨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12)
  • [3]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D]. 刘航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水稻分蘖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确立及种质筛选[J]. 耿雷跃,张薇,马小定,崔迪,韩冰,张启星,韩龙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3)
  • [5]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的差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周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
  • [6]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其混用效应的研究[D]. 吴绘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7]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光合特性初步探究[D]. 段孟越.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1)
  • [8]基于矿物元素分析的吉林稻米产地溯源技术研究[D]. 李文冰.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优质耐冷水稻新品种“延粳30”选育[J]. 朴雪梅,柳洪良,徐伟豪,白学峰,崔永学,玄英实.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8(01)
  • [10]吉林省水稻耐冷性品种筛选及氮肥对水稻低温冷害的影响研究[D]. 周鹏宇. 吉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燕京25和燕京2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