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一、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治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兰[1](2021)在《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对比慢性肾盂肾炎分别采用西医、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为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开辟了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肾病门诊的女性病人,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68例患者入组,由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n=34例),对照组(n=3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4周,治疗组除了4周的抗生素干预外,还予以4周中药口服。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常规及细菌培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本课题所有的研究数据使用均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改善中医症状体征方面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尿液常规的复常率在治疗完毕后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6周与8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尿细菌阴转率在治疗完毕后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6周与8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改善CD3+、CD4+、CD8+、CD4+/CD8+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改善CD3+、CD4+、CD8+、CD4+/CD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改善Ig G、Ig A、Ig M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在改善Ig G、Ig A、Ig M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病情加重。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尿常规复常率、尿菌转阴率、提高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优于单纯西药组。应用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对慢性肾盂肾炎(脾肾阳虚)的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谭亚男[2](2021)在《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考察朱古亭的生平,整理分析朱古亭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学笔记遗稿,完善对朱古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朱古亭中医思想萌芽:包括朱古亭生平及与医学的渊源。研究朱古亭的学术成就:包括朱古亭的学术论文、着作研究,以及对医学理论的新见。研究朱古亭的临床医案:包括朱古亭辨证诊治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研究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朱古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掌握了朱古亭的学术来源、从医之路和临床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朱古亭对待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朱古亭出生于世医之家,医术精湛,遣方稳重;为人低调谦逊,刻苦专研。其教学之余,潜心着述,发表论文30余篇,不乏有对医学思想的传承与新见;出版着作《朱古亭临证录》。朱古亭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等各类病症都分型细致精确,病机治法相宜,制方平稳轻灵。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所含理论中涉及多种病症,关于肾病的见解补充了《朱古亭临证录》肾病医案的不足,使笔者能更好的研究朱古亭临床经验。结论:朱古亭为浙江名老中医,虽逝世多载,其医术医德仍存于后人心中。本文通过研究朱古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助于完善浙派中医的内容,更是对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郭晓媛[3](2021)在《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滋肾丸(ZiShenWan,ZS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ZSW治疗DN的靶点及通路,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雄性6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ZSW高剂量组、ZSW中剂量组、ZSW低剂量组(n=10);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2周后,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灌胃(高剂量:6.0g/kg;中剂量:3.0g/kg;低剂量:1.5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灌胃(1.0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每2周检测体重、尾静脉FBG;每4周检测尿液ACR、NAG酶、NGAL和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称量右肾脏重量,固定或冻存肾组织。血清检测HbA1c、BUN和CRE。肾组织经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病理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强度;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的损伤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分别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以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复苏、传代及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筛选细胞培养条件及药物干预剂量,以高渗葡萄糖(45μmol/L)培养HK-2细胞48 h诱导焦亡及EMT,分为高糖组、ZSW低剂量组、ZWS中剂量组、ZSW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干预(高剂量:15μg/ml;中剂量:7.5μg/ml;低剂量:3.75μg/ml);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干预(0.1μmol/L)。另设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甘露醇组为高渗对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评估细胞核的损伤、LDH试验评估细胞膜的损伤、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焦亡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 及 RT-qPCR 分别检测细胞 NLRP3、ASC、Caspase-1、IL-1β、cleaved IL-1 β、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网络药理学: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ZSW的药物活性成分和DN的疾病靶点,获得ZSW治疗D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ZSW治疗DN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ZSW治疗DN的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ZSW治疗DN的核心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BUN、血CRE及尿ACR、NAG酶、NGAL、CysC显着升高(P<0.01)。经ZSW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2)肾组织病理学:模型组肾小球出现体积增大、基底膜不均匀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基底膜厚度、肾小管损伤指数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显着降低病理半定量评分(P<0.01)。(3)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强度、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强度、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显着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E-cadherin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肾组织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4)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显着降低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降低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P<0.01)。(5)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NLRP3、ASC mRNA表达(P<0.01),高剂量ZSW显着降低Caspase-1 mRNA表达(P<0.01)。2.细胞实验:(1)EMT:高糖培养使HK-2细胞形态发生间质细胞样改变,迁移能力显着增强,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间质样改变,显着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α-SMA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2)焦亡:高糖培养使HK-2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加重,焦亡水平升高,IL-1β、IL-18释放增加,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明显减轻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显着降低焦亡水平,显着减少IL-1β、IL-18释放以及 IL-1β、cleaved IL-1β 和 IL-18 蛋白及 mRNA 表达(P<0.01)。(3)NLRP3炎症小体活化:高糖培养使HK-2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 或 P<0.01)。3.网络药理学:经筛选获得ZSW的56个有效活性成分,与数据库中DN的疾病靶点映射获得166个ZSW治疗DN的靶点,与51个ZSW的有效活性成分共同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154个关键核心靶点,诸多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相关,主要富集在钙通道复合体、膜区、突触和细胞质等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突触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包含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在内的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抵抗、神经组织传导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ZSW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及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2.ZSW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3.ZSW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N,干预炎症反应是ZSW治疗DN的重要作用机制。

陈洁[4](2020)在《清利通淋方治疗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清利通淋方治疗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对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作用,探讨其组方意义。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患者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利通淋方,处方组成:知母10g,黄柏6g,鸭跖草30g,马齿苋30g,白茅根20g,篇蓄15g,菟丝子12g,茯苓15g,白芍10g,生甘草5g。疗程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尿常规变化:两组治疗后尿白细胞均较前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后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少腹拘急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清利通淋方治疗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对缓解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少腹拘急等症状有一定优势。

秦秀华[5](2020)在《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便更好的传承导师学术思想,为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1.跟师学习:通过门诊跟师抄方、课堂听课、组会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归纳整理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2.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历代医家对尿路感染的理论认识;认真研读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方面的文献着作,归纳总结戴恩来教授对于本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谴方用药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3.数据挖掘: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处方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归纳总结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的组方用药规律,系统阐述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1.戴恩来教授认为尿路感染的基本病机为“肾虚湿热、气化不利”。2.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基本治则为“实则清利、虚则补益”。3.整理分析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处方。分析结果显示,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药物为:萹蓄、瞿麦、车前子、杜仲、牛膝、甘草、石韦、山药、栀子、枳壳。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规律分析,得出出现频度较高的60个药对;基于熵聚类算法,得出关联度较大的65个药对,20个核心组合及10个新处方。结论:1.戴恩来教授诊治尿路感染的学术观点鲜明,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显着。2.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分析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认识与临床用药的一致性。

徐蝶衣[6](2019)在《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对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症候、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复发率的影响,评价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从上海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系统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二丁二仙方并随证加减,同时进行艾灸;对照组予呋喃妥因0.1g,QN,po 2周、然后左旋氧氟沙星片0.1g,QN,po 2周、然后头孢呋辛0.25g,QN,po 2周。此为一个周期,该周期结束后,按照前一周期用药顺序,再重复一个周期,总疗程为12周。其中对于上述三种抗生素中任一过敏者,则将该种抗生素替换为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异恶唑400mg,甲氧苄啶80mg)1#,QN,po。2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2周复查小便常规,同时在第4、第8、第12周进行中段尿培养。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统计分析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运用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后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率、复发次数、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实验结束时,共完成病例6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2.两组患者治疗第六周、第十二周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较前均有所提高,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组(30例)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长程低剂量抗生素抑菌疗法组(31例)复发13例,复发率为41.94%,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长程低剂量抗生素抑菌疗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故两组用药均有较好安全性。结论: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付小忍[7](2019)在《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阴虚夹湿证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并对其现代临床运用进行总结。旨在将具有价值的内容按照方证对应的构架加以提炼,从而为临床辨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文以理论分析、归纳为主导,结合历史学、文献学、方剂理论框架等方法。通过收集历代与阴虚夹湿证相关的资料,来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基于整理的文献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将其进行分型探讨,并对其现代应用进行总结。最后,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其代表方剂的组方、配伍、主治、用法、功效、分类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运用。这样就可以初步构建起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框架,从而加深对阴虚夹湿证的认识。结果:1.先秦两汉时期对阴虚夹湿有散在的论述,魏晋隋唐时期重视对方剂的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对病机的认识有所突破,首载阴虚湿热,改变了有方无论的局面。明清时期蓬勃发展,众多医家对其病机、治法、组方、用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颇多具有创见的观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现代对于阴虚夹湿证的认识日趋完善与统一。2.通过对阴虚夹湿各个具体证型的辨治应用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现代医学疾病,特别是难治性的重大疾病如肝癌、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肾病综合征等都普遍存在阴虚夹湿证。3.历代医家对于代表方剂的组方、配伍、主治、用法、功效、分类等有过丰富而明确的论述,且其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结论:1.阴虚夹湿证的病机虚实夹杂,错综复杂。历代先贤多遵循攻补兼施治则,留下了滋阴清热利湿、滋阴利水渗湿、滋阴益气除湿、滋阴清热化痰、滋阴燥湿化痰等具体治法,临证可资借鉴。2.经研究分析,现代医学中的疑难杂病普遍存在着阴虚夹湿的证型。若从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思路进行辨治,能够取得肯定的疗效。3.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代表方进行系统的示范分析,能够加深对历代医家制方思路的理解,从而提高临床选方用药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与完善方剂理论框架,如从顺序来看,应该将六大理论中的功效放在用法之后、分类之前。

杜天瑞(Toh TianJui)[8](2019)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文献挖掘》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网站上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进行治疗的病案进行收集整理。《伤寒论》里经方的内容知识以及经验传承一直是国家研究的课题以及受到高度的重视。《伤寒论》中早有记载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一条经典方。距今己经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有不少历代医家在临床上有提出各种各样的论点,如对于本方药之功效的论述,药物的君臣佐使以及药量用法,还有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功能主治等研究。一直以来本方的功效在临床上确实无容置疑,一般医家都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当做湿热黄疸、过敏、肾炎的主要用药。中医学本身主要是透过辨证论治的方式来达到解决疾病问题,凭借这种独特的思辨方法、以及学术性多样化的特点,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大多是立足于少数名医的经验书籍总结。因此对于经方的研究整理及传承工作一直都是提升中医学术水平及促进中医学界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多种主观及客观原因影响下,研究与传承工作相当耗时费力,而且质量不佳,结论一直难统一成体系。因此,中医学界必须开展更创新的、且更切实有效的研究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分析,以巩固地传承名医家的学术精髓及成果,令中医学发展更加快及推前。方法:本研究以现代研究为主,收集1988-2018年间所公开发表于中医药期刊有关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个案,通过严格的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病案共120例子。符合条件的病案纳入代号分配。先将其代号与年龄、性别、病名、证型、症状、用药药量等,纳入Excel档案中,建立总数据库,透过利用由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提供的[数据挖掘文本技术]一形式概念分析的方式,以非统计性的编序结构模式为主轴。通过利用此全新的资料文木挖掘方法,建立出属性偏序结构图以发现新的知识。再透过结构图的分析使数据更层次化和可视化地进行知识表达,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医案文献做出整理,整合出具建设性及可发展性的结论供参考。成果:本研究经过筛选,对符合的要求的病案进行内容录入,以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形式概念分析的方式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的临床应用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了病名、证型、症状、舌脉、方药等进行分析,总结出近代医家在临床上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应用规律及疾病的转归。从数据分析的结果:(1)病名:在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治疗的疾病中,以荨麻疹、水肿、黄疽、湿疹、慢性肾炎、口腔溃疡、肾盂肾炎、咳嗽为最多见。(2)证型:在证型中则是有湿热内蕴、风寒外束、风水相博、脾肾阳虚、湿热郁表、水湿内停等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的证型。其中湿热内蕴与风寒外束为最主要的证型。(3)症状:在所收集的症状中有发热、恶寒、咽痛、皮肤瘙痒、斑疹、四肢水肿、四肢冰冷、口渴、心烦、尿黄、尿少、疲倦乏力、寐差等,而其中以皮肤瘙痒、斑疹隐隐、尿少、疲倦乏力、发黄为常见的症状。舌:舌象结构图中:舌淡、舌红、舌降、齿痕为病案中常见的舌质,而又以舌质红为最多见。舌苔:病案录入的舌苔包括了,苔白、苔黄、苔薄、苔厚腻、少苔等,而以舌苔厚腻、舌苔黄为最多见。脉象:脉象方面病案里录入的包括了浮脉、沉脉、缓脉、数脉、滑脉、弦脉、紧脉等,而以数脉、滑脉、弦脉最多见。(4)药物:药物包括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杏仁、炙甘草等为主要用药,而在加减方面则以薏苡仁、防风为最常见的增加用药。(5)治法:以清热祛湿、解表祛风为主。此外也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的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来得多。从属性偏序结构图微观分析则能够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临床上多用于肝胆科、皮肤科、还有肾病科。而肝胆科之黄疸以湿热内蕴证为主;而皮肤科如湿疹、荨麻疹则大多数以风寒外束,表邪不得解,以斑疹、瘙痒为主要表现;至于肾病科类则是以水肿、小便不利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其证型包含了风水相博、水湿内停、脾肾阳虚等等所致。结论:研究成果除了得到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运用规律外,也展示了形式概念分析生成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能全面的、客观的、多层次、多方位、可视化的去表达出此方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理念,使得原本大量无规则的数据转换成有意义的知识,这对日后中医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传承意义。

李皓月[9](2017)在《银翘地黄汤治疗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银翘地黄汤治疗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出应用本方剂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适应症,为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和手段。方法:搜集35位(其中脱落5位)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给予中药方剂银翘地黄汤,并依据临床症状的差异以及个人体质的不同,随证加减变化。每日一剂汤药,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连续服用6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第2周、4周、6周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应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治疗后,30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2.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平均降低(18.97±4.27),P<0.05,表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银翘地黄汤对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有效。结论:1、应用银翘地黄汤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细菌、尿微量蛋白检查;2、应用银翘地黄汤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于国泳,田哲菁,孙玥,杨涵雯,韩帅杰,苗润培,符馨文,熊敏,田君健,王耀献[10](2017)在《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优势与证据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泌尿道感染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历史悠久,该文描述了泌尿道感染临床治疗抗生素滥用、耐药菌增加、复发率高等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文献证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泌尿道感染在改善症状、减少抗生素用量及副作用、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从基础研究方面,针对泌尿道感染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药理作用机制和非药物疗法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中医药综合治疗泌尿道感染具有显着的特色优势。

二、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治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治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一般材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2 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方法
        2.4 评价标准
        2.5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临床资料分析
        1.1 一般资料
        1.2 中止、剔除及脱落病例情况
    2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3 两组总疗效比较分析
    4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5 两组尿常规比较分析
    6 两组治疗前后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分析
    7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
    8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分析
    9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分析
    1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认识
        2.1 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探讨
        2.2 中医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 导师的思想
    4 组方阐述
        4.1 组方的出处
        4.2 药物组成
        4.3 配伍分析
        4.4 现代药理分析
    5 疗效分析
        5.1 综合疗效评价
        5.2 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
        5.3 对感染指标的影响
        5.4 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6 安全性评价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朱古亭生平简介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朱古亭中医萌芽
    (一) 朱古亭生平概览
    (二) 朱古亭中医结缘
二、朱古亭学术成就
    (一) 朱古亭医学新见
    (二) 朱古亭学术硕果
三、朱古亭临床经验探析
    (一) 治肺系病经验
    (二) 治脾胃病经验
    (三) 治心肝病经验
    (四) 治肾系病经验
    (五) 治妇科病经验
四、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整理
    (一) 高血压
    (二) 心脏病
    (三) 肝炎
    (四) 溃疡病
    (五) 结石
讨论
    (一) 朱古亭学术思想的传承
    (二) 朱古亭临床经验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朱古亭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3)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成分
        3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4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5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现代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滋肾丸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1 概述
        2 滋肾丸的源流与命名
        3 滋肾丸的方证与方义
        4 滋肾丸的制方与化裁
        5 滋肾丸的名家应用经验
        6 滋肾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7 滋肾丸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滋肾丸干预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滋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清利通淋方治疗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
        1.2 临床分类及感染途径
        1.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1.4 发病机制
        1.5 治疗进展
    2 中医治疗现状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病机
        2.3 古代医家对治疗的认识
        2.4 现代医家对治疗的认识
        2.5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下焦湿热证的诊断标准
        2.2.3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治疗方法和分组
        2.5.1 一般治疗
        2.5.2 抗生素治疗
        2.5.3 清利通淋方
        2.5.4 治疗分组
        2.5.5 疗程
        2.6 观察指标
        2.7 疗效标准
        2.8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疾病疗效比较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4 治疗前后尿WBC计数的变化
        3.5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的比较
        3.6 两组主要症状证候积分变化的比较
        3.7 两组次要症状证候积分变化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因机证治探讨
    1 病名
    2 病因
    3 病机
    4 辨证论治
    5 转归
第二部分 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辨治特点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
    1 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验案一
    验案二
    验案三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6)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及证候判定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3.4 退出(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观察方法
        2.1.1 样本量估计与分组方法
        2.1.2 治疗方案
        2.1.2.1 病因治疗
        2.1.2.2 前期治疗
        2.1.2.3 分组治疗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性实验室指标
        2.2.2 生命质量调查
        2.2.3 焦虑状况调查
        2.2.4 安全性评价
        2.2.5 不良事件
        2.3 疗效标准
        2.3.1 近期和远期疗效判定
        2.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3.3 复发率的判定
        2.3.3.1 复发的判定
        2.3.3.2 复发频次的统计及比较
        2.4 伦理学要求
        2.5 数据管理和统计学分析
        2.5.1 CRF表的填写与移交
        2.5.2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病例收集的一般情况
    2.基线比较
        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2.2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白细胞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比较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段尿培养结果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况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结果比较
        3.8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3.9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因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与焦虑/抑郁
        1.4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的认识
        1.5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1.6 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2.祖国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治则
        2.3 中医药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
        2.3.1 肾阴亏虚型
        2.3.2 肾阳不足型
    3.二丁二仙方立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4.艾灸及穴位分析
        4.1 艾灸概述及其对机体的作用
        4.1.1 艾灸概述
        4.1.2 艾灸对机体的作用
        4.2 选穴分析
    5.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6. 结论
    7.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补肾清利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附录三:焦虑量表

(7)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阴虚夹湿证的历史文献研究
    1.先秦两汉时期
    2.魏晋隋唐时期
    3.宋金元时期
    4.明代
    5.清代
    6.近现代
    7.小结
第二部分 阴虚夹湿证的临床分型及应用
    1.阴虚湿热证
    2.阴虚水停证
    3.阴虚湿困证
    4.阴虚痰热证
    5.阴虚痰阻证
    6.小结
第三部分 治疗阴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剂分析
    1.甘露饮
    2.六味地黄丸
    3.猪苓汤
    4.清暑益气汤
    5.清心莲子饮
    6.百合固金汤
    7.紫菀汤
    8.金水六君煎
    9.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文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文献综述
    1.1 古代文献综述
        1.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条文来源
        1.1.2 原条文注解
        1.1.3 病因病机辩证要点
        1.1.4 组方中的草药与配伍
        1.1.5 历代各学派医家的看法以及阐述
    1.2 现代草药用法
        1.2.1 急性肾炎
        1.2.2 急性黄疸型病毒肝炎
        1.2.3 荨麻疹
    1.3 现代文献综述实验室研究
        1.3.1 肾脏功能疾病研究
        1.3.2 肝脏功能疾病研究
        1.3.3 肺系疾病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对象
        2.4.1 研究内容
        2.4.2 资料来源
    2.5 病例选择
        2 .5.1检索条件
        2.5.2 纳入标准
        2.5.3 排除标准
        2.5.4 统计方法
    2.6 研究流程路线图
    2.7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偏序结构图的生成
        2.7.1 构建形式背景
        2.7.2 建立属性偏序结构图
    2.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病名”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型”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症状”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舌象”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脉象”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8.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物”的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
    2.9 小结
    2.10 分析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银翘地黄汤治疗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慢性肾盂肾炎的文献研究
        1.1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的研究进展
    2. 西医学对慢性肾盂肾炎的文献研究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治疗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观察目的
        1.2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依据病史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性指标
        4.2 安全指标
        4.3 主要疗效性指标
        4.4 观察时间点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计分标准
        5.2 临床疗效观察
        5.3 安全性观察
        5.4 疗效评定标准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入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
    3 入组患者各项症状比较
        3.1 主症比较
        3.2 次症比较
        3.3 入组患者体征、主症、次症总积分比较
        3.4 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4 入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讨论
    1. 病机探讨
    2. 立方依据
    3. 疗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表2 银翘地黄汤治疗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研究调查表
个人简历

(10)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优势与证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南概况
2 理论经典
3 临床文献研究
    3.1 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3.2 证型研究进展
    3.3 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3.3.1 清热利湿通淋
        3.3.2 疏肝活血通淋
        3.3.3 健脾益肾通淋
        3.3.4 针灸推拿疗法
    3.4 生活调护
4 问题与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1.1 中医药标准化滞后
        4.1.2 中医疗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4.1.3 中医优势发挥不足
    4.2 展望与前景

四、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治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武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D]. 张明兰.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D]. 谭亚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郭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清利通淋方治疗女性急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疗效观察[D]. 陈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戴恩来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总结[D]. 秦秀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6]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D]. 徐蝶衣.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D]. 付小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文献挖掘[D]. 杜天瑞(Toh TianJu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银翘地黄汤治疗肾虚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D]. 李皓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优势与证据研究综述[J]. 于国泳,田哲菁,孙玥,杨涵雯,韩帅杰,苗润培,符馨文,熊敏,田君健,王耀献.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8)

标签:;  ;  ;  ;  ;  

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