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键盘的原理与应用

串联键盘的原理与应用

一、串联式键盘原理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吕黎明[1](2021)在《基于介电特征的苹果内部品质检测原型机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作为我国的最重要的果业产品之一,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苹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增大出口的需要,苹果品质的无损检测需求也日益增强。苹果属于电解质的一种,苹果品质的变化可以通过介电特征得到明显反映。本文以苹果内部品质介电参数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已经成熟的理论,基于前期对介电特征和苹果内部品质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设计基于介电特征的苹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原型机,实现对苹果介电参数的快速、准确、便携检测,为苹果品质分级提供数据。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根据前期利用LCR测量仪对苹果介电参数在多个频率点下的测量结果,初步总结出苹果介电参数的范围和随频率增加的变化规律,为本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分析介电检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功能需求,选择串联式测量电路,提出原型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噪声和误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2)硬件电路是实现苹果介电测量的基础,按照功能划分,下位机硬件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器模块、程控放大电路模块、鉴相模块、电压有效值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各模块协同工作,设计串口有线传输和蓝牙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PC端软件。合理设计下位机端PCB布局布线,能够有效减小干扰。(3)以硬件电路为基础实现系统软件设计,利用C语言对下位机端单片机程序进行编写,包括系统主程序、DDS信号发生程序、A/D转换程序和蓝牙数据传输程序流程等,利用Python语言对上位机PC端软件进行开发,下位机将测量的苹果介电参数发送至上位机进行显示,在上位机PC端利用Excel文本和My SQL数据库两种方式对数据存储。(4)利用高精度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LCR测量仪等设备,对原型机电路各模块精度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原型机和LCR对苹果主要介电参数测量进行了对比试验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原型机实现了在低、中、高频段对苹果介电参数测量,整体测量准确率在95%以上。

杨阳[2](2020)在《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认知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消费概念的变化和体验型新兴业态的迅速崛起,我国商业建筑呈现出综合化、规模化、多层级、多功能的发展趋势,在丰富了购物体验多样性的同时,也加剧了空间组织复杂、认知负担过重、寻路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鉴于使用者在商业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寻路认知表现会受到外部环境信息与个体行为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探索环境客体与寻路主体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对于商业建筑的寻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眼动追踪与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为突破传统寻路认知实验方法的局限提供了可能,以实现更加客观、精确、可控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从而为人与建筑互动机制的再解读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旨在围绕环境-认知-行为的研究主线,采用眼动追踪和虚拟现实新技术,通过展开商业建筑空间环境下的一系列寻路实验,揭示影响人们进行寻路决策的主要因素及其思维过程模式,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而,针对各个问题中主要空间环境要素特征与个体寻路认知测量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展开系统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寻路设计策略和方法,以提升使用者在商业建筑中的认知体验和寻路效率。研究首先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了寻路行为、环境认知与空间知识等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收集与现场调查,掌握了商业建筑空间环境要素中功能分区与业态配置、布局形式与流线节点、空间界面与视觉要素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与现状;进而,确立了实验研究的主线与框架,分别对比了眼动追踪与虚拟现实的技术特征并建构了实验平台,为后续实验研究和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案例与技术基础。其次,通过展开现场环境下的寻路认知实验,综合运用事后口述报告、开放式访谈与眼动追踪记录等多方面数据展开统计描述与定性分析,全面解析了行为特征、路径选择、决策使用及影响因素等多项主客观数据,建构了商业建筑空间环境中使用者的寻路决策过程理论模型,并确立了空间拓扑关系认知和地标信息获取两个关键问题。再次,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按照现存问题-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实验数据收集-关联规律分析-提出寻路设计策略的思路进行专项研究。面向拓扑关系认知问题,基于2种典型的串联布局形式,采用虚拟场景下的寻路认知实验,运用相关性分析、重复方差分析等方法,针对建筑布局易读性指标、个体空间能力指标和寻路认知测量指标参数展开关联性分析,并从整体布局逻辑、局部空间差异和信息传达效率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面向地标信息获取问题,通过真实场景下的移动式眼动追踪实验,针对商业建筑空间环境中店铺地标对象的视觉、认知、空间显着性指标和寻路观察时的眼动指标展开分析,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阶层回归分析建立了主要显着性指标与眼动注视和访问指标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进而从地标位置分布、地标界面优化和地标层级筛选三个角度提出了寻路设计的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建筑学与环境行为学、计算机仿真模拟以及测绘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运用眼动追踪、虚拟现实等实验方法,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提出了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建构了寻路决策过程理论模型;揭示了拓扑关系认知过程中建筑布局易读性与空间认知以及寻路绩效之间的关联作用规律;揭示了地标信息获取过程中环境对象显着性与眼动观察指标之间的量化关系;并以上述实验结果为基础,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设计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建筑师更好地理解空间环境信息-使用者认知心理-寻路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商业建筑寻路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方法,也为我国商业建筑寻路设计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具体的策略手法与指导建议。

符俊岭[3](2020)在《混联式力反馈设备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力反馈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通道,在虚拟装配、辅助医疗手术、空间遥操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融合力觉反馈信息后,操作者可以感知交互过程中的力、硬度等物理信息,获得真实的体验感,进一步指导操作者完成操作任务和判断决策。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力反馈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操作者交互过程的体验感以及完成操作任务的流畅度,因此需要对设备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重力补偿和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等关键技术及关键交互性能指标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实验室前期自主开发的力反馈设备,设计了串联式腕部姿态采集系统,对设备的重力补偿、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力反馈设备的关键交互性能,搭建实验测量系统完成验证实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力反馈设备腕部姿态采集机构及系统设计,设备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根据人体工程学指标,设计了三自由度腕部姿态机构及其信号采集系统,获取操作者手部姿态信息;建立设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搭建ADAMS虚拟样机,采用理论计算与虚拟仿真联合分析方法,验证运动学、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动力学公式中各支链关节转矩消耗占比特性。(2)研究力反馈设备的力觉补偿方法,提高操作设备时对力觉感知的透明性。首先,提出基于静力学分析的主动重力补偿方法;为了降低电机负载,根据主动重力补偿转矩消耗特点,提出基于弹簧结构的被动重力补偿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弹簧结构参数;进一步,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重力补偿方法。另外,归纳设备的反馈力误差产生机理,提出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前馈式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提高设备反馈力的准确性。(3)研究力反馈设备的输出力和可操作性关键交互性能指标。首先,提出计及重力补偿影响的输出力性能分析方法,计算设备的输出力范围,结合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主被动结合重力补偿方法的优势。然后,采用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的全局灵巧度指标,结合灵巧度在设备运动空间中的分布特点,验证力反馈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4)验证重力补偿和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的实际效果。首先,设计并搭建集成多自由度运动模组、智能显示仪表、力传感器的实验测量系统,完成测量和实验数据采集。然后,结合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力觉补偿方法能够有效补偿设备自身的重力、降低反馈力的误差,提高设备输出力的透明度。

陈锐[4](2020)在《六自由度串联式力反馈设备功能改进及交互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力反馈设备将虚拟环境中的力觉信息真实地反馈给操作者,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交互性和临场感。目前,国内对力反馈设备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仅体现在力反馈设备自身的性能,更体现在交互应用程序开发功能上。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六自由度串联式力反馈设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设备和应用开发层面,对力反馈设备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设备层面上,对设备末端机构和重力补偿进行功能优化。研制了通用型多用途末端,使用蓝牙陀螺仪采集姿态,解决了原末端通用性差、笨重且操作不灵活的问题。基于新末端,利用静力平衡方法重新进行被动重力补偿研究,并通过动力学仿真优化平衡方程。对重力补偿效果进行了实验测量,残余重力相较于原补偿方案降低了59%。(2)研究了对力反馈设备交互性能进行评估的实验验证方法。根据交互性能指标设计实验评估方法,并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交互性能量化研究,最后对三台不同类型的力反馈设备交互性能进行评估,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3)在应用开发层面上,重点解决了操作虚拟物体时的交互穿透效应和设备-上位机通信的通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Phys X物理引擎的速度控制多点防穿透算法,实现了多点碰撞不穿透;开发动态链接库解决了设备API与Unity3D跨编程语言通信的问题;最后将防穿透算法应用至两台不同的设备上,验证了通信方案和防穿透算法的通用性。(4)研发了基于Unity3D的力觉交互应用程序接口(HIAPI)。首先设计HIAPI的软件框架为应用层和设备层,然后对现有设备层的位置和输出力算法进行优化;重点在应用层设计了六种力觉交互算法和其它接口类函数;最后,使用HIAPI开发了应用实例,测试函数功能,并在不同设备上验证了应用实例的有效性,验证了HIAPI的通用性。

曾欣[5](2020)在《新型力反馈手控器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力反馈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范畴不断扩大,在遥操作机器人、远程虚拟手术、康复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力反馈技术是多感官反馈人机交互技术中重要的一环,操作人员通过力反馈装置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并将操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虚拟环境或远端机器人,执行具体任务,同时力反馈装置将虚拟环境或远端机器人的力觉信息反馈给操作人员,提供高临场感受。力反馈装置作为人机交互系统的接口,其性能决定了人机交互系统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真实感,是力反馈技术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力反馈技术的多种应用需求,开展了对力反馈手控器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应用方向的力反馈手控器系统。首先针对遥操作领域中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混联式七自由度力反馈手控器的虚拟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位置逆解的标定方式,降低了位置正向解算中的参数误差,可以精确跟踪操作者手部位置;通过虚拟抓握实验,验证了对虚拟机械臂的控制,相较于无力反馈系统,基于力反馈手控器的人机交互系统大大提高了操作精度和安全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力反馈手控器技术在上肢康复训练领域的应用,本文在混联式力反馈手控器的结构设计基础之上,设计了新型桌面式二自由度力反馈手控器,并对二自由度力反馈手控器的结构设计、位置解算、静力学分析、人机交互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机构设计方面完成了新型二自由度力反馈手控器的制作与几何位置解算、静力学的建模分析,在硬件控制系统上完成了对力反馈手控器的末端位置解算、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及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在软件系统上完成了上位机调试软件的设计,搭建了面向上肢康复训练的多种虚拟场景设计和主被动训练模式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在于:(1)设计了面向遥操作和上肢康复训练应用领域的两种力反馈手控器,基于混联式设计原则,通过并联连杆结构、菱形拉伸结构及串联式末端结构,实现了力反馈手控器的机械解耦,降低了软件解算复杂度,提高了解算精度。(2)针对二自由度手控器设计了主动阻抗训练和被动牵引运动两种工作模式。被动牵引模式采用位置-速度-电流三环串级PID控制算法对各自由度的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实现了力反馈手控器的轨迹跟随运动;主动阻抗训练模式采用电流闭环的控制模式,实现了力反馈手控器阻尼力训练。(3)软件设计方面,采用上位机调试软件与虚拟场景软件分离式设计。上位机调试软件可提供4种工作模式,支持双手手控器系统的连接和多种虚拟场景软件平台的扩展,能够对手控器系统和虚拟场景分别进行离线调试。虚拟场景软件部分设计了一种虚拟机械臂抓握场景和六种上肢康复训练虚拟游戏场景,能够完成较好的人机交互操作。(4)性能评估方面,搭建了三维位置标定平台和三维力标定平台,实现了对力反馈手控器末端三维位置和力的标定,验证了本文力反馈手控器的性能。

仇海波[6](2020)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纷纷都对汽车高效率、低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车电控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之一。本文先从常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发挥功效的工作原理分析出发,以此分析为基础,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同时在其电控系统层面上做出设计构建并给出调试,研究内容可概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制定研究的总体方案。在方案执行环节中实现了对几种常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如何运作的原理及其具备的特征和性能展开了分析并加以比对,经过比对后在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组成上最终选取了并联形式。分析了并联混合动力技术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并联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结合具体车型,设计了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并对汽车的运行模式进行划分。(2)根据整车电控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完成控制系统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同时对构建形成混合动力电控系统的要素展开了研究,基于此,给出混合电控系统的硬件方案,并设计了硬件电路。本文电控系统的主芯片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案,具体包括:最小系统模块、电源模块、功率检测模块以及输入信号调理模块,还含有信号控制电路设计和通信接口模块等多个策略形式。(3)研究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式和策略,编写了电控系统的相关软件。包括:发动机怠速启停控制策略、配电控制策略和马达排量调节的模糊控制策略:分析了混合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构建出控制系统的主程序以及子程序,同时,在子程序的设计中含有对信号计算模块的构建、运行方式程序构建以及对总线通信程序的构建。(4)对所设计整车控制系统展开试验台架验证。在整个测试环节中是以普锐斯的发动机动力仿真系统试验台上为平台加以试验执行。结合得出的验证结果,可以证实本文提出并研发的混合电控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运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邵传民[7](2020)在《推力轴承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在行驶时,由于艉部存在非均匀流场,螺旋桨会产生低频的轴向脉动力。轴向脉动力激励轴系产生轴向振动,然后通过轴系传递到船体,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坏,并对船舶的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减小船舶轴系的轴向振动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船舶推力轴承上安装液压减振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其轴向振动,有必要对液压减振装置的减振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液压脉动衰减器的减振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四端参数法,对其进行简化并建立理论模型,得到其传递矩阵。然后对安装该装置的推力轴承建立理论模型,推导得出推力轴到壳体处的振级落差和插入损失。研究表明,在1-200 Hz频段内,设计的液压脉动衰减器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其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将得到的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1-200 Hz频段内的计算结果相近,相互验证了其正确性。对双油管共腔室液压脉动衰减器和多级串联式液压脉动衰减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两种变式结构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向的减振效果,但同时会增大共振频率处的峰值。然后,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液压油对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液压油工作的实际环境,选择68#滑油作为工作介质。并分析油管直径、油管长度、油箱体积和液压缸直径主要结构参数变化对轴向振动衰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00 Hz频段内,振级落差的值随着油管内径和油箱的体积的增大呈小幅增长的趋势,而随着油管长度和液压缸直径的增加呈小幅减小的趋势。基于遗传算法,采用Matlab软件对液压脉动衰减器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在变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一组减振效果最优的参数。最后,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对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的推力轴承进行减振分析,借助Matlab软件中的GUI对整个理论模型进行界面的编写,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界面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步骤。最终实现了液压脉动衰减器对推力轴承轴向振动的减振效果的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相关参数对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设计和轴系轴向振动的减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鹿情[8](2020)在《基于单目视觉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对于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位是移动机器人自主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其自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伴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视觉对室内环境进行感知并实现移动机器人定位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际应用时,在特征信息单一和特征信息丰富的工作场景中,由于环境特征的明显差异,因此适用的视觉定位方式往往不同。本文首先对相机模型及相机标定等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实际场景,以使用体积小、成本低的单目相机的室内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技术和基于特征的单目视觉SLAM技术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以往人工信标易受光照变化及运动模糊等干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人工信标及识别定位算法。该人工信标具有明显的颜色特征和形状尺寸特征,易于识别。移动机器人能够根据人工信标的特征,采用颜色空间转换、阈值分割及形态学滤波等图像处理算法对人工信标进行识别。实验表明,该信标与识别算法结合能够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减轻光照变化和运动模糊对识别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2.为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建立了定位模型,并构建了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与导航系统。根据人工信标识别结果及定位模型,能够确定移动机器人当前位姿和位姿误差,利用修正策略可对定位误差进行修正,减少误差累积。设计开发了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与导航软件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引导移动机器人沿着规划路径稳定运行,实用性较强。3.针对单目视觉SLAM系统前端存在较多误匹配影响位姿估计结果的问题,设计了串联式组合误匹配剔除算法对特征匹配进行优化。将距离阈值法、余弦相似度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串联式顺序组合,依次对匹配点集进行误匹配剔除。深入研究了实时性较好的ORB特征提取算法和基于特征的位姿估计,并构建了基于ROS的单目视觉SLAM系统。实验表明,与仅使用其中一种算法相比,本算法能够有效融合三种算法的优点,优化匹配结果,且与系统原算法相比,匹配准确率显着提高,同时系统能够实时绘制移动轨迹并构建环境地图,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王亚龙[9](2020)在《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是利用电磁波获取人体动态手势的运动特征,实现手势的自动识别。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方式,它可以实现简单高效的信息交互,在医疗、汽车、娱乐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需求,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高准确率的识别效果是手势识别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手势的不同特征为输入,结合监督和无监督方法,重点研究了三种手势分类算法,并通过毫米波雷达采集动态手势进行验证,具体内容如下:1.以手势单特征为输入,提出一种基于串联式架构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在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手势分类的算法中,本文发现特征相似手势识别率偏低,很容易导致各种手势准确率不均衡。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现有CNN手势分类结果,筛选出特征相似手势,并根据其特点设计分类算法进行再分类,能够有效提高特征相似手势的识别率。两层分类网络以级联的方式构成本文的串联式架构网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CNN方法,本算法平均精度高且各类手势识别率相对均衡。2.以手势多特征为输入,提出一种基于PCA和K-means的无监督手势识别方法。现有监督式雷达手势算法都是在大量有标记的高维手势样本集上进行学习、分类,存在计算量大且标记样本、训练模型耗时较长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PCA降低特征维度,减小数据量,再结合无需标签的K-means方法进行聚类,无需反复训练学习。同时针对随机初始聚类中心的K-means方法易局部收敛且难适用于雷达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密度偏移量对初始中心进行改进,不仅能全局收敛,而且经过验证发现较适合雷达手势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省时、聚类效果好且计算复杂度低。3.以手势多特征为输入,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监督式手势识别方法。现有大多监督式算法采用的特征比较单一,对复杂动态手势代表性有限。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动态手势的距离、速度、角度等多种信息作为输入,充分利用了手势信息。同时针对传统的CNN识别网络不善于提取动态手势时序特征的缺点,本文设计了多输入CNN-LSTM监督式网络,充分提取、融合动态手势的时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单一特征的主流手势识别算法,本算法改善了识别率低的问题,得到高达96.4%的平均准确率。本文所提出的三种方法均已通过大量雷达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些方法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利用不同特征和分类算法,有效改善了现有雷达手势识别过程中存在的识别率不均衡、计算量大以及特征单一等问题,实现了多种高效、准确的雷达手势识别算法。

丛雯旭[10](2019)在《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是一种由VR眼镜与动感座椅共同构成的娱乐产品,其体验主要是依靠影片内容以及产品运动共同构建。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该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亲睐。但是,用户在体验时容易产生晕眩等不良感受,整体体验反馈不佳。通过课题组前期实验研究发现,影片内容以及产品运动对该产品的用户体验影响较大,而这两方面与其操作平台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聚焦于其操作平台的研究,挖掘优化体验的机会点。本课题首先结合用户体验理念对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以及其操作平台的现状、功能及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操作平台的商业目标定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实验法以及用户访谈法对目标人群展开调研,充分挖掘目标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需求。然后结合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层转化。再结合产品的商业目标提出了该操作平台的设计原则及策略。最后进行设计实践并加以评估,验证整体研究的可行性。本课题以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的操作平台为切入点,提出了操作平台“权限分层、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对于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优化了用户体验设计流程,为相关类型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二、串联式键盘原理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串联式键盘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介电特征的苹果内部品质检测原型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微弱信号放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无线传输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介电特性检测原理
        2.1.1 宏观介电特性
        2.1.2 介质损耗等效测量模型
    2.2 需求分析
        2.2.1 系统测量需求分析
        2.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总体设计
    2.4 噪声和测量误差分析
        2.4.1 噪声和误差来源
        2.4.2 解决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微处理器模块
    3.2 信号发生器模块
    3.3 程控放大电路模块
    3.4 鉴相模块
    3.5 电压有效值检测模块
    3.6 模数转换模块
    3.7 人机交互模块
        3.7.1 矩阵按键
        3.7.2 数据显示
        3.7.3 数据传输
    3.8 PCB设计
        3.8.1 PCB设计流程
        3.8.2 PCB布线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4.2.1 软件开发环境
        4.2.2 主程序设计
        4.2.3 DDS信号程序设计
        4.2.4 A/D转换程序设计
        4.2.5 蓝牙数据传输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3.1 软件开发环境
        4.3.2 串口数据读取
        4.3.3 数据显示与存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各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5.1.1 信号发生器模块
        5.1.2 程控放大电路模块
        5.1.3 电压有效值检测模块
    5.2 标准电阻电容测试
    5.3 苹果实物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认知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消费需求驱动下的商业建筑空间演变
        1.1.2 复杂环境影响下的个体寻路认知诉求
        1.1.3 人与建筑互动机制再解读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寻路认知行为心理
        1.3.2 相关研究方法演进
        1.3.3 商业建筑空间环境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界定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认知研究理论基础
    2.1 寻路认知相关理论
        2.1.1 寻路行为理论
        2.1.2 环境认知理论
        2.1.3 空间知识理论
    2.2 空间环境特征解析
        2.2.1 功能分区与业态配置
        2.2.2 布局形式与流线节点
        2.2.3 空间界面与视觉要素
    2.3 实验研究框架建构
    2.4 实验技术平台选择
        2.4.1 眼动追踪技术
        2.4.2 虚拟现实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现场实验与问题解析
    3.1 实验方案与过程
        3.1.1 建筑案例选取
        3.1.2 实验方案设计
        3.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整体特征概述
        3.2.2 路径轨迹解析
        3.2.3 决策使用分析
        3.2.4 影响因素解析
    3.3 寻路认知决策模型
        3.3.1 关键事件处理
        3.3.2 思维过程模式
        3.3.3 决策模型建构
    3.4 影响商业建筑寻路决策的关键问题
        3.4.1 拓扑关系认知
        3.4.2 地标信息获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拓扑关系认知的商业建筑布局易读性研究
    4.1 拓扑关系认知的问题解析
        4.1.1 拓扑关系认知现存问题
        4.1.2 拓扑关系认知影响因素
        4.1.3 布局易读性的测量方法
    4.2 相关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4.2.1 建筑布局易读性指标
        4.2.2 个体空间能力指标
        4.2.3 寻路认知测量指标
        4.2.4 实验方案与数据收集
    4.3 布局易读性与寻路认知的关联性分析
        4.3.1 布局易读性与空间认知的关联性分析
        4.3.2 布局易读性与寻路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4.3.3 商业建筑布局易读性作用规律讨论
    4.4 面向拓扑关系认知的寻路设计策略
        4.4.1 明晰整体布局逻辑
        4.4.2 突显局部空间差异
        4.4.3 提高信息传达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地标信息获取的商业建筑对象显着性研究
    5.1 地标信息获取的问题解析
        5.1.1 地标信息获取现存问题
        5.1.2 地标显着性的影响因素
        5.1.3 地标显着性的测量方法
    5.2 相关指标选取与量化方法
        5.2.1 视觉显着性指标
        5.2.2 认知显着性指标
        5.2.3 空间显着性指标
        5.2.4 眼动观察测量指标
    5.3 对象显着性与地标观察的关联性分析
        5.3.1 显着性指标与眼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2 基于显着性指标的眼动观察预测模型
        5.3.3 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地标获取规律讨论
    5.4 面向地标信息获取的寻路设计策略
        5.4.1 优化地标位置分布
        5.4.2 强化地标显着特征
        5.4.3 划分导引地标层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商业建筑案例调查项目信息统计
附录2 哈尔滨凯德广场现场寻路实验调查问卷
附录3 虚拟寻路实验交互界面提示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混联式力反馈设备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力反馈设备开发研究现状
        1.3.2 力反馈设备力觉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1.3.3 力反馈设备交互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腕部姿态机构设计及设备运动建模仿真
    2.1 引言
    2.2 串联腕部姿态机构设计
        2.2.1 腕部姿态机构设计准则
        2.2.2 腕部姿态机构及信号采集系统
    2.3 力反馈设备运动学建模与仿真
        2.3.1 串联腕部姿态机构运动学分析
        2.3.2 并联位置机构运动学分析
        2.3.3 并联位置机构运动学仿真
    2.4 力反馈设备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4.1 力反馈设备动力学建模
        2.4.2 力反馈设备动力学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联式力反馈设备力觉补偿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混联式力反馈设备主动重力补偿方法
        3.2.1 基于静力学的主动重力补偿建模
        3.2.2 主动重力补偿仿真与分析
    3.3 混联式力反馈设备被动重力补偿方法
        3.3.1 基于弹簧结构的被动重力补偿建模
        3.3.2 应用粒子群算法对弹簧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3.4 力反馈设备主被动结合重力补偿方法
    3.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
        3.5.1 反馈力误差产生机理分析
        3.5.2 神经网络模型介绍及选用
        3.5.3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反馈力误差补偿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联式力反馈设备关键交互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力反馈设备输出力性能分析
        4.2.1 力反馈设备输出力性能计算方法
        4.2.2 设备输出力性能仿真分析
    4.3 力反馈设备可操作性能分析
        4.3.1 力反馈设备可操作性能评价指标
        4.3.2 力反馈设备全局灵巧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力反馈设备测量系统开发与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三自由度测量系统搭建
        5.2.1 系统设计需求与分析
        5.2.2 三自由度测量系统机械结构
        5.2.3 测量系统硬件集成
        5.2.4 上位机界面开发与运动控制
    5.3 重力补偿验证实验与分析
        5.3.1 重力补偿测量实验
        5.3.2 重力补偿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反馈力误差补偿实验与分析
        5.4.1 反馈力误差测量实验
        5.4.2 训练RBF神经网络
        5.4.3 反馈输出力补偿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六自由度串联式力反馈设备功能改进及交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力反馈设备的研究
        1.2.2 力反馈设备的性能评估研究
        1.2.3 穿透效应处理的研究
        1.2.4 力觉模型接口开发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通用型多用途末端研制及被动重力补偿研究
    2.1 引言
    2.2 通用型多用途末端结构设计
        2.2.1 现有末端结构优缺点
        2.2.2 结构设计
    2.3 末端三自由度姿态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
        2.3.1 姿态采集系统硬件选择
        2.3.2 姿态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2.4 力反馈设备被动重力补偿研究
        2.4.1 力反馈设备的静力平衡方程计算
        2.4.2 静力平衡方程的仿真与优化
        2.4.3 被动重力补偿设计
        2.4.4 重力补偿效果的实验验证
        2.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力反馈设备交互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交互性能量化方法研究
        3.2.1 交互任务分类
        3.2.2 交互性能量化方法
    3.3 评估实验方案设计
        3.3.1 实验设备与测试者
        3.3.2 透明度评估实验
        3.3.3 察觉阈值评估实验
        3.3.4 输出力分辨率评估实验
        3.3.5 几何体识别能力评估实验
    3.4 评估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透明度评估结果
        3.4.2 察觉阈值评估结果
        3.4.3 输出力分辨率评估结果
        3.4.4 几何体识别能力评估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穿透算法研究及上位机通信开发
    4.1 引言
    4.2 基于速度控制的多点防穿透算法研究
        4.2.1 Unity3D相关组件介绍
        4.2.2 基于速度控制的多点防穿透算法
    4.3 力反馈设备与Unity3D通信解决方案
        4.3.1 动态链接库与Socket通信对比研究
        4.3.2 应用动态链接库实现通信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Unity3D的力觉交互应用程序接口开发
    5.1 引言
    5.2 应用程序接口框架设计
    5.3 位置和输出力算法开发
        5.3.1 控制功能接口类位置算法开发
        5.3.2 控制功能接口类输出力算法开发
    5.4 应用层API设计
        5.4.1 力觉交互接口类设计
        5.4.2 基础控制接口类设计
        5.4.3 无线蓝牙接口类设计
    5.5 HIAPI关键功能的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新型力反馈手控器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力反馈技术的概念
        1.1.2 力反馈手控器的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串联式手控器
        1.2.2 并联式手控器
        1.2.3 混联式手控器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七自由度手控器系统设计
    2.1 概述
    2.2 手控器设计指标
    2.3 手控器机构设计
    2.4 手控器末端位置解算
        2.4.1 平动机构
        2.4.2 转动机构
    2.5 手控器静力学分析
    2.6 手控器控制系统
    2.7 标定实验
        2.7.1 误差来源分析
        2.7.2 位置精度测试
        2.7.3 输出力性能测试
    2.8 虚拟抓取实验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自由度手控器机构设计
    3.1 概述
    3.2 手控器设计指标
    3.3 手控器机构设计
        3.3.1 并联连杆结构
        3.3.2 菱形拉伸结构
        3.3.3 末端托架
    3.4 手控器末端位置解算
    3.5 手控器静力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自由度手控器硬件系统设计
    4.1 概述
    4.2 下位机电路模块设计
        4.2.1 核心板模块
        4.2.2 编码器采集模块
        4.2.3 通信模块
        4.2.4 力反馈驱动模块
    4.3 基于FPGA的 Verilog程序设计
        4.3.1 编码器脉冲计数器
        4.3.2 电机PWM波驱动模块
        4.3.3 STM32与FPGA通信
    4.4 基于STM32 的下位机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自由度手控器软件系统设计
    5.1 概述
    5.2 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
        5.2.1 需求分析
        5.2.2 功能设计
        5.2.3 通讯接口设计
    5.3 基于CHAI-3D的虚拟场景设计
        5.3.1 CHAI-3D介绍
        5.3.2 碰撞检测算法
        5.3.3 虚拟力计算算法
        5.3.4 CHAI-3D与上位机通信
        5.3.5 主动模式训练游戏
        5.3.6 被动模式训练游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自由度手控器实验与标定
    6.1 概述
    6.2 位置精度标定实验
        6.2.1 误差来源分析
        6.2.2 标定系统设计
        6.2.3 X轴方向标定实验
        6.2.4 Z轴方向标定实验
    6.3 输出力性能标定实验
        6.3.1 误差来源分析
        6.3.2 标定系统设计
        6.3.3 标定实验结果
    6.4 轨迹跟踪性能实验
        6.4.1 轨迹跟踪实验设计
        6.4.2 轨迹跟踪实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未来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混合动力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控制性能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2.1 混合动汽车模型分析
    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2.1 整车控制系统的功能
        2.2.2 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2.3 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基本类型及特点
        2.3.1 串联式
        2.3.2 并联式
        2.3.3 混联式
    2.4 混合动力系统构成
    2.5 混合电动汽车总体方案设计
        2.5.1 混合电动汽车特点分析
        2.5.2 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功能需求
    3.2 设计目标
    3.3 电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 单片机选型及最小系统设计
        3.3.2 电源电路及电源检测电路设计
        3.3.3 输入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4 控制信号执行电路设计
        3.3.5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动力控制策略与软件设计
    4.1 电控系统软件功能
    4.2 基于模糊控制的控制策略设计
        4.2.1 模糊控制分析
        4.2.2 模糊隶属度函数设计
        4.2.3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
    4.3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4.3.1 信号采集模块
        4.3.2 各模式子程序设计
        4.3.3 CAN通讯程序设计
    4.4 软件调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试验
    5.1 试验台架及试验设备
    5.2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试验方案
    5.3 电控系统功能测试试验
        5.3.1 发动机起动控制试验
        5.3.2 再生制动控制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推力轴承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研究现状
        1.2.2 液压减振装置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工作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推力轴承液压脉动衰减器理论计算
    2.1 引言
    2.2 四端参数法
    2.3 液压脉动衰减器的动力学模型
    2.4 船舶推力轴承轴向振动的数学模型
        2.4.1 推力轴承结构
        2.4.2 推力轴承轴向振动的理论模型
    2.5 减振效果分析
        2.5.1 振级落差
        2.5.2 插入损失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推力轴承液压脉动衰减器有限元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推力轴承仿真分析
        3.2.1 推力轴承的仿真建模
        3.2.2 推力轴承的数值仿真结果
        3.2.3 理论和仿真结果对比
    3.3 变式结构液压脉动衰减器
        3.3.1 双油管共腔式液压脉动衰减器
        3.3.2 双级串联式液压脉动衰减器
    3.4 轴向刚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液压介质对系统减振特性的影响分析
    4.3 结构尺寸对系统减振特性的影响分析
        4.3.1 不同油管长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4.3.2 油管内径大小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4.3.3 油箱体积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4.3.4 液压缸直径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液压脉动衰减器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遗传算法
        5.2.1 遗传算法简介
        5.2.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5.3 液压脉动衰减器结构的优化
        5.3.1 设计变量
        5.3.2 约束条件
        5.3.3 目标函数
        5.3.4 优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推力轴承轴向减振计算软件的界面设计及实现
    6.1 引言
    6.2 GUI界面
        6.2.1 GUI简介
        6.2.2 GUI按钮功能及图形对象介绍
        6.2.3 GUI原则设计
        6.2.4 设计步骤
    6.3 推力轴承轴向减振计算软件界面设计
        6.3.1 图形界面的设计
        6.3.2 推力轴承轴向减振计算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项目经历
致谢

(8)基于单目视觉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人工信标的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于特征的视觉SLAM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单目视觉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机模型
        2.1.1 相机成像模型
        2.1.2 相机畸变模型
    2.2 相机标定
    2.3 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
    3.1 人工信标设计与识别
        3.1.1 人工信标的设计
        3.1.2 人工信标的识别
    3.2 基于人工信标的定位
        3.2.1 定位与误差修正
        3.2.2 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流程
    3.3 实验分析与系统实现
        3.3.1 实验平台与系统搭建
        3.3.2人工信标性能验证实验
        3.3.3 基于人工信标的单目视觉定位与导航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目视觉SLAM系统研究与优化
    4.1 单目视觉SLAM系统
        4.1.1 视觉里程计
        4.1.2 回环检测
        4.1.3 后端优化
        4.1.4 建图
    4.2 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及优化
        4.2.1 常用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
        4.2.2 ORB特征提取与匹配
        4.2.3 特征匹配算法优化
    4.3 单目视觉位姿估计
    4.4 实验分析与系统实现
        4.4.1最优阈值选取实验
        4.4.2特征匹配算法优化实验
        4.4.3 实验平台搭建与系统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手势识别技术
        1.2.2 基于雷达的手势识别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手势信号处理
    2.1 毫米波雷达系统平台介绍
    2.2 数据处理原理
        2.2.1 测距原理
        2.2.2 测速原理
        2.2.3 测角原理
    2.3 数据采集
    2.4 实验数据处理
        2.4.1 手势距离像信息
        2.4.2 手势速度信息
        2.4.3 手势角度信息
        2.4.4 手势轨迹信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串联式架构网络的动态手势识别
    3.1 本章算法框架
    3.2 分类算法
        3.2.1 基于轻量化网络的粗分类
        3.2.2 基于传统式算法的细分类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数据描述
        3.3.2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CA和 K-means的无监督动态手势识别
    4.1 本章算法框架
        4.1.1 算法框架总览
        4.1.2 基于密度偏移量的全局K-means聚类算法
    4.2 动态雷达手势信号多特征提取
        4.2.1 降维原理
        4.2.2 降维和特征选择步骤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实验数据描述
        4.3.2 实验评价指标
        4.3.3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特征融合网络的监督式动态手势识别
    5.1 本章网络框架
    5.2 特征提取网络设计
        5.2.1 浅层网络
        5.2.2 深层网络
        5.2.3 长短期记忆网络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实验数据描述
        5.3.2网络选取实验
        5.3.3对比评估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1.1.2 VR动感娱乐产品的发展
        1.1.3 课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1.2.2 VR动感娱乐产品的研究现状
        1.2.3 VR产品交互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用户实验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研究
    2.1 用户体验定义
    2.2 用户体验层次
    2.3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2.4 用户体验模型
        2.4.1 CUBI用户体验模型概述
        2.4.2 CUBI构成组件
        2.4.3 CUBI发展步骤
        2.4.4 CUBI四个有效体验因素
    2.5 基于用户体验理论的研究思路构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模型构建
    3.1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商业目标研究
        3.1.1 产品概述
        3.1.2 用户角色及服务流程分析
        3.1.3 相关产品功能及运营分析
        3.1.4 商业模式画布
        3.1.5 商业目标定位
    3.2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目标研究
        3.2.1 用户角色选择及分析
        3.2.2 目标用户定量研究
        3.2.3 用户角色模型建立
        3.2.4 目标用户定性研究
        3.2.5 用户目标定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需求定位
    4.1 用户需求产品属性转化
        4.1.1 用户需求与产品属性的区别
        4.1.2 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属性
    4.2 用户需求分层及评价
        4.2.1 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层次
        4.2.2 Kano模型评价方法
        4.2.3 kano模型需求筛选
    4.3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原则
    4.4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设计实践
    5.1 战略层定位
    5.2 范围层定位
        5.2.1 功能型产品与内容型产品的区分
        5.2.2 产品功能定位
    5.3 结构层定位设计
        5.3.1 系统架构设计
        5.3.2 任务流程设计
    5.4 框架层定位设计
        5.4.1 界面布局与界面交互
    5.5 表现层定位设计
        5.5.1 视觉设计规范
        5.5.2 界面视觉设计
    5.6 相关产品优化设计
        5.6.1 草图方案绘制
        5.6.2 方案建模展示
    5.7 可用性测试及评估
        5.7.1 测试目的及流程
        5.7.2 测试结果梳理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四、串联式键盘原理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介电特征的苹果内部品质检测原型机研制[D]. 吕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商业建筑空间环境寻路认知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D]. 杨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混联式力反馈设备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D]. 符俊岭.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六自由度串联式力反馈设备功能改进及交互性能研究[D]. 陈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新型力反馈手控器的设计及应用[D]. 曾欣. 东南大学, 2020(01)
  • [6]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仇海波.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推力轴承液压脉动衰减器减振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邵传民.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8]基于单目视觉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D]. 杨鹿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手势识别研究[D]. 王亚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串联式VR动感娱乐产品操作平台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 丛雯旭.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串联键盘的原理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