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动机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

为什么发动机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

一、发动机为什么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论文文献综述)

范常盛[1](2021)在《基于模糊PI控制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环境问题和石油资源短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各大车企和专家对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超长续驶里程优点,又有纯电动汽车驾驶零排放的长处,是目前改善传统燃油车最好的方法。功率分流混联式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油耗、排放等性能上优于串联式和并联式,可以实现更多的工作模式,发动机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运行。功率分流混联的动力部件有三种,分别是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只有通过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使三者都工作在最佳区域,其动力系统才能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本文针对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性,搭建整车Simulink模型,制定并优化其能量管理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对串并联混联式混合动力和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的构型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原理上来看,功率分流式混联和串并联式混联两者都是把电驱系统作为中低负荷的主要驱动力,以规避发动机工作在燃油经济性较差的区间,可实现电机直驱、发动机带动充电或制动能量回收等常见模式下。但功率分流式主要采用不带离合器的行星齿轮系进行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三者之间的耦合,因此相比带离合器的串并联式混联,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切换更加平顺。(2)针对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制定并搭建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策略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CLTC-P工况下,整车的跟随性较好,车速误差较小,所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实现对车辆动力源的合理分配,通过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满足发动机在最低油耗曲线附近工作。(3)对基于PID的驾驶员模型进行优化,采用预瞄最优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经典PID驾驶员模型和预瞄最优控制模型的车速误差均在±2.5km/h之内,急加速和急减速工况下均未出现车速误差较大的情况,相比经典PID驾驶员模型,使用优化后预瞄控制驾驶员模型时的车速误差明显减小,大约为40%左右。(4)对发电机PI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引入模糊PI控制并建立起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PI控制,使用模糊PI控制后,发动机工作点更加集中在最低油耗工作点附近,HC排放、CO排放和NOx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CLTC-P工况下,百公里油耗降低5.5%,在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降低2.9%,明显改善了其燃油经济性。

刘通[2](2021)在《城市物流电能替代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电能替代指使用水电、风电、光伏等效率高污染小的电能,替代终端能源中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达到促进节能减排的目的。物流业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近十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物流作为物流领域的中间环节,具有实施电能替代的巨大潜力。本文以城市物流领域实施电能替代为研究背景,以电能替代实施的载体新能源物流车研究对象。第二章分析了城市物流领域实施电能替代的途径。从技术,市场和车辆参数三个层面分析了新能源城市物流车和燃油城市物流车之间的替代关系,得到了新能源物流车对传统物流车的替代途径和适用的替代场景。第三章面向用户侧即物流企业对城市物流领域实施电能替代生命周期经济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构建了电能替代生命周期经济成本核算模型,模型对物流车初始投入成本、使用成本和报废成本进行核算。通过实际算例,分析对比了购买使用新能源物流车和传统物流车的成本,为物流企业实施电能替代的科学、合理、有效决策提供了经济成本数据支撑。第四章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核算了纯电动物流车和传统物流车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效益,认为能源结构中的火电占比是影响电能替代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计算得到城市物流领域实施电能替代的临界火电占比。第五章建立了城市物流电能替代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研究政策因素,电价因素和电池技术因素对城市物流领域电能替代实施的影响。模型设置了不同场景进行仿真,结果显示:政策因素和电池技术因素对电能替代的实施影响较大;电价因素对电能替代的实施影响较小,但是会影响电能替代实施的进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为推动城市物流领域电能替代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合理建议,促进了物流行业实施电能替代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赵沂,彭凯,耿鹏,王宾宾[3](2020)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出租车的油耗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用户数据分析,制定不同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实际道路能耗的优化。首先通过不同车型用户每日里程数据和充电次数的统计,将用户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再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了相应的电量管理策略。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用户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较优的能量管理并对整车能耗有所优化。

秦启超[4](2020)在《低电量状态下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国内外车企重点研发的车型,但其存在低电量状态下动力系统噪声易偏大问题,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品牌竞争力。因此针对低电量状态下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其典型工况下噪声特性便于改进优化。论文首先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量保持与电量消耗两个工作阶段的切换条件界定了低电量状态,并分别从动力系统组成部件及控制策略两方面分析讨论了影响动力系统噪声的因素。然后,设计了低电量状态下怠速充电工况及加速工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获取了某PHEV动力系统噪声数据,从车内噪声、悬置隔振、车内振动等三方面进行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及加速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特性明显,其发动机噪声突出。最后结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影响因素及实验结果,分析总结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和加速工况下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了噪声问题改进方法。针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对该类型新车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张泽前[5](2020)在《基于甲醇燃料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文中认为增程式电动汽车(Extended-Range Electric Vehicle,简称EREV)拥有独立的动力单元(Auxiliary Power Unit,简称APU)也被称为增程器,它可以在车辆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为其补充电量。而在评价EREV的性能表现时,有两项因素对车辆性能表现至关重要。一项是APU的选用,APU的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EREV在增程模式行驶时的效率和经济特性;另一项是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不同的控制策略实质上是在EREV行驶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分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分别对APU的选取和不同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1.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选择一款甲醇燃料发动机作为APU的关键部件,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完成车辆仿真模型设计,利用已有数据完成对发动机的建模工作,同时完成动力部件的选型和匹配。引入APU油电转换效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车辆运行仿真过程中,通过实时计算可以得到车辆的工作效率和累计油耗。2.为了进一步优化EREV的性能表现,从能量管理角度设计整车控制系统架构,通过车辆启停状态识别,设计智能停车充电策略。对APU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模糊逻辑实现对APU的协调控制。3.相同控制策略下对比两燃料EREV性能表现:通过寻找APU最佳工作点完成恒温器控制策略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搭建。通过寻找APU最优工作曲线设计基于规则的模式切换状态机完成多模式控制策略搭建。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每种策略下甲醇燃料EREV和汽油燃料EREV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4.不同策略下对比甲醇燃料EREV性能表现:结合多种循环工况从电池SOC和APU工作工况入手对比分析甲醇燃料在三种策略下的性能能表现。结论如下:从燃料角度看,甲醇燃料EREV与原机相比在各个控制策略和循环工况上都有更好的表现。NEDC工况下,恒温器策略燃油经济性较原机提升9.56%,功率跟随策略下燃油经济性较原机提升19.15%,多模式策略下燃油经济性较原机提升11.51%。从策略角度看,甲醇燃料EREV使用多模式控制策略表现最佳,相比恒温器策略经济性提升2.6%,相比功率跟随策略经济性提升2.25%。

费启明[6](2020)在《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为人们出行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燃油汽车逐年增长,面临着燃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出现了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客车行业里,新能源客车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二线城市公交已全面投放,但还有一部分客车市场短时间内无法被新能源客车替代,例如旅游大巴、城际大巴、机场大巴、西部公交、偏远落后城市以及出口到不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等这些领域还是使用燃油客车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燃油客车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车载用电器增多,又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用电部件越来越多,例如电加热、电子风扇、电涡流缓速器、电子助力等,现有燃油客车的发电机功率提升已跟不上发展,因而客车交流发电机功率提升或者多台发电机并联工作是客车发电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的目的是优化设计4千瓦客车交流发电机,提升低速输出性能,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发电机输出功率从4千瓦提升至5千瓦,实现两台或多台发电机在同一电路并联工作,满足客车10千瓦的用电需求。以某发电机企业的一款客车交流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对比的方法来探索验证发电机功率的影响点,为发电机的功率提升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在发电机的材料、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等全面分析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选择主要的影响点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根据发电机设计计算、设计测试方案、设计发电机、测试发电机,根据发电机性能、功能制定优化改进措施,主要是发电机功率提升、发电机功能等方面改进。最后,对发客车交流发电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经过试验验证,使用内置风扇、整流桥外置、混合励磁、多功能调节器的发电机可以满足燃油客车用电需求。重要的是,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参考价值。

仇海波[7](2020)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纷纷都对汽车高效率、低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车电控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之一。本文先从常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发挥功效的工作原理分析出发,以此分析为基础,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同时在其电控系统层面上做出设计构建并给出调试,研究内容可概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制定研究的总体方案。在方案执行环节中实现了对几种常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如何运作的原理及其具备的特征和性能展开了分析并加以比对,经过比对后在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组成上最终选取了并联形式。分析了并联混合动力技术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并联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结合具体车型,设计了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并对汽车的运行模式进行划分。(2)根据整车电控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完成控制系统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同时对构建形成混合动力电控系统的要素展开了研究,基于此,给出混合电控系统的硬件方案,并设计了硬件电路。本文电控系统的主芯片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案,具体包括:最小系统模块、电源模块、功率检测模块以及输入信号调理模块,还含有信号控制电路设计和通信接口模块等多个策略形式。(3)研究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式和策略,编写了电控系统的相关软件。包括:发动机怠速启停控制策略、配电控制策略和马达排量调节的模糊控制策略:分析了混合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构建出控制系统的主程序以及子程序,同时,在子程序的设计中含有对信号计算模块的构建、运行方式程序构建以及对总线通信程序的构建。(4)对所设计整车控制系统展开试验台架验证。在整个测试环节中是以普锐斯的发动机动力仿真系统试验台上为平台加以试验执行。结合得出的验证结果,可以证实本文提出并研发的混合电控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稳定运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杨威威[8](2020)在《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虑到矿用自卸车的特殊性能需求和能量消耗,本文设计了一种同轴动力分流系统(Coaxial Power-split System,CPSS),包含两组行星排和一个离合器。但由于单速比结构不能保证驱动电机一直工作在高效区内,且行星盘式结构制造成本较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Multi-mode Transmission System,MMTS),包含了一组行星排,一台 3 速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箱(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和一个离合器。又由于离合器的存在,会导致额外的液压系统功率损失且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动力中断的多速传动系统(Uninterrupted Multi-speed Transmission,UMST),并设计了优化的换挡控制策略和能量管理策略。具体的来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了评估所提出CPSS的燃油经济性能,本文设计了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CPSS的燃油经济性均优于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Toyota Hybrid System,THS)和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为了更加准确的验证所提出MMTS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计算所提出MMTS在给定循环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机械传动系统和THS相比,所提出的MMTS分别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为10.08%和 3.42%。为了减少或者消除AMT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扭矩中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函数设计的换挡控制策略,通过动力分流装置和驱动电机的联合工作以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另外由于动态规划避免不了维数灾难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传动系统相比,所提出的UMST用基于动态规划的策略和所提出的实时能量控制策略分别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为11.63%和8.51%。为了进一步改善换挡品质,本文提出采用线型二次型规划(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LQR)来优化动力分流装置中齿圈和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仿真结果表明,用LQR优化的换挡控制策略能进一步的减小冲击度。由于单一的基于燃油经济性的控制策略会导致换挡频繁,因此本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来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动态规划的优化结果相比,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实时控制策略能在仅牺牲4.86%的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70.78%的换挡次数,从而提升驾驶性能。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延长电池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无动力中断的双输入变速箱和复合能源组成的耦合系统。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固定速比减速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所提出的耦合系统在典型的驾驶循环下能减少能量消耗15.85%到20%,同时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22.61%到31.11%。为了平衡电池寿命,能量消耗,和购置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整数解多目标遗传算法来优化复合能源的参数匹配。仿真结果显示用所选择的非劣解能进一步的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从26.53%到28.13%。考虑到燃油消耗和运输时间都对自卸车的运输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已知道路信息的速度优化策略,并应用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中。对比已知驾驶速度循环的结果,所提出的速度优化策略能在运输效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燃油经济性26.59%,或者在不牺牲燃油消耗的基础上减少运输时间42.4%。因此所提出的速度优化策略能极大的减少车辆的运行成本。

宋伟萍[9](2020)在《基于西安市工况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汽车行驶工况是描述典型车辆行驶的速度-时间曲线,对汽车的经济性分析、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排放检测及控制策略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是汽车行业的一项共性基础技术。汽车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等都开发出了适用于本地区的工况,我国对于工况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均参考ECE工况。汽车工况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适用于本地区道路交通情况的工况对于后续研究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区域站点强度和线路强度为分配依据,建立西安城市公交线路工况构建的样本数据库,并划分短行程。不同于传统方法以车速归类,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样本数据归为三类,即拥堵类、一般类和通畅类。基于比功率参数分布,分别构建出三类的特征工况,以类时间比例,构建出西安城市公交瞬态行驶工况。从比功率参数分布和特征参数两个方面对所建工况进行偏差验证,并将其与ECE工况及CCBC工况进行对比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拥堵、一般、通畅三种模态工况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明确优化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运用Matlab优化算法计算分析,并以时间比例构建西安城市公交模态行驶工况。最后从特征参数方面对模态工况进行验证,并将其与标准工况做对比分析。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模式与各模式下的能量流动。设计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制定工作模式切换的逻辑规则等。在Stateflow中建立策略的工作模式切换模型,并在Simulink中搭建策略的主控制器模型。最后在Cruise中搭建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模型,并将控制策略嵌入,完成基于西安城市公交行驶工况的仿真及结果分析。完成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分析。建立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的简化模型,确定全局优化策略的状态变量及控制变量,建立状态转移方程,并构建出成本目标函数。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寻找出全局最优的控制序列,完成基于西安城市公交行驶工况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的结果分析。

汪伦君[10](2020)在《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尾气污染问题也备受关注。为减少燃油尾气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各国都在推广和普及电动汽车。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作为其中一种动力形式的电动汽车,其优良的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受到各大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在车用电机应用领域,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由于结构简单可靠、低速转矩输出能力优良等优点常被选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因此,本文将结合这两者的应用优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HEV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组成、运行状态、工作模式、运行控制以及能量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总结了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中各电机的应用优势与不足,阐述了SRM的驱动拓扑和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其次,根据SHEV的动力总成,结合开关磁阻发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RG)、SRM和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了适用于SHEV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之后,为满足系统控制要求,分别对其中的SRG采用了功率闭环控制策略,对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对SRM采用了前馈转矩PI控制策略。在此控制基础上,结合SHEV常用的能量管理策略和车辆运行实际工况的功率需求,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阐述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率控制逻辑规则,从而完成了系统的功率匹配和能量平衡。最后,搭建了该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实验硬件平台,并对SRG、双向DC/DC变换器、SRM以及系统能量管理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驱动系统的可行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论文有图53幅,表3个,参考文献87篇。

二、发动机为什么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动机为什么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PI控制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1.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2.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2.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1.3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1.4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分析
    2.1 串并联式混合动力
        2.1.1 构型分析
        2.1.2 工作模式能量流分析
    2.2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
        2.1.1 行星排耦合机构分析
        2.1.2 工作模式能量流分析
    2.3 混联构型对比分析
    2.4 目标车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3.1 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3.2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3.2.2 车身模型的建立
    3.3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源模型的建立
        3.3.1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3.3.2 电机模型的建立
        3.3.3 电池系统模型的建立
    3.4 驾驶员模型的建立
        3.4.1 PID控制原理
        3.4.2 驾驶员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4.1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介绍
    4.2 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
        4.2.1 驾驶员轮边功率请求
        4.2.2 发动机起停控制
        4.2.3 工作模式控制
        4.2.4 发动机控制
        4.2.5 发电机控制
        4.2.6 电动机控制
    4.3 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模式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结果分析
    5.1 道路工况介绍
        5.1.1 中国道路工况
        5.1.2 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
    5.2 模型响应分析
        5.2.1 驾驶员模型响应
        5.2.2 动力源响应分析
        5.2.3 动力电池响应分析
    5.3 驾驶员模型优化
        5.3.1 预瞄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
        5.3.2 预瞄最优控制模型在汽车控制上的应用
        5.3.3 优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模糊PI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
    6.1 基于模糊PI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
        6.1.1 模糊PI简介
        6.1.2 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6.2 基于CLTC_P工况的仿真结果
        6.2.1 车速跟随
        6.2.2 电耗性能
        6.2.3 油耗性能
        6.2.4 排放性能
    6.3 基于WLTC工况的仿真结果
        6.3.1 车速跟随
        6.3.2 电耗性能
        6.3.3 油耗性能
        6.3.4 排放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城市物流电能替代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电能替代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2 新能源汽车经济、环境效益研究现状
        1.2.3 新能源汽车规模预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城市物流领域电能替代实施途径分析
    2.1 物流车及城市物流理论
    2.2 新能源物流车技术分析
    2.3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分析
    2.4 新能源物流车参数分析
    2.5 城市物流领域电能替代途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用户侧的城市物流电能替代生命周期经济成本核算分析
    3.1 电能替代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理论
    3.2 电能替代经济成本核算模型
        3.2.1 模型框架及边界
        3.2.2 电能替代经济成本计算方法
    3.3 经济成本核算算例分析
        3.3.1 基础数据
        3.3.2 微面车型经济成本算例分析
        3.3.3 轻卡车型经济成本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物流电能替代环境效益评价
    4.1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理论
    4.2 电能替代环境效益评价模型
        4.2.1 模型框架及边界
        4.2.2 电能替代环境效益计算方法
    4.3 环境效益评价算例分析
        4.3.1 基础数据
        4.3.2 微面车型电能替代环境效益算例分析
        4.3.3 轻卡车型电能替代环境效益算例分析
        4.3.4 电能替代环境效益临界火电占比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激励因素对实施电能替代的影响仿真分析
    5.1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5.2 激励因素选取及模型假设
    5.3 因果回路图
    5.4 城市物流电能替代系统动力学模型
        5.4.1 存量流量图
        5.4.2 物流车需求子系统
        5.4.3 电能替代经济效益子系统
        5.4.4 电能替代环境效益子系统
    5.5 案例仿真
        5.5.1 模型参数取值和场景设定
        5.5.2 单项激励因素下的仿真结果和敏感性分析
        5.5.3 三项激励因素综合对城市物流电能替代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插电式混合动力出租车的油耗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
    1.1 纯电动工作模式
    1.2 混合动力工作模式
2 基于规则的能量控制方式
3 基于用户数据的用户类型分析
4 基于用户习惯的能耗策略优化
    4.1 用户类型识别
    4.2 不同用户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5 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SOC1缓降控制策略优化验证
    5.2 SOC1new策略优化验证
6 结语

(4)低电量状态下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类型
        1.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1.2.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类型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电量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组成
        2.1.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及工作原理
    2.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低电量状态的界定
    2.3 低电量状态下各组成部件对动力系统噪声的影响
        2.3.1 发动机对动力系统噪声影响
        2.3.2 电机对动力系统噪声影响
        2.3.3 其他噪声源对动力系统噪声影响
    2.4 低电量状态下控制策略对动力系统噪声的影响
        2.4.1 不同工作模式对动力系统噪声的影响
        2.4.2 模式切换对动力系统噪声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低电量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实验研究
    3.1 低电量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实验
        3.1.1 实验内容
        3.1.2 整车噪声测试系统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低电量状态加速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实验结果分析
        3.2.2 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实验结果分析
        3.2.3 低电量状态下车内噪声源识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电量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及改进方法研究
    4.1 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及改进方法
        4.1.1 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特性
        4.1.2 低电量状态怠速充电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改进方法
    4.2 低电量状态加速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及改进方法
        4.2.1 低电量状态加速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特性
        4.2.2 低电量状态加速工况下动力系统噪声改进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甲醇燃料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EREV研究进展
        1.2.1 EREV优势和劣势
        1.2.2 国内外EREV技术探索
    1.3 甲醇在车辆中的应用
        1.3.1 甲醇燃料的优点及缺点
        1.3.2 甲醇燃料国内外应用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整车及动力系统控制关键问题研究
    2.1 整车控制关键问题研究
        2.1.1 EREV行驶模式
        2.1.2 整车评价指标研究
    2.2 动力系统控制关键问题研究
        2.2.1 电池组充放电及其寿命
        2.2.2 APU控制策略
    2.3 甲醇与汽油内燃机特性对比研究
        2.3.1 甲醇机与汽油机特性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REV总体仿真模型设计
    3.1 仿真平台
    3.2 EREV动力部件建模
        3.2.1 内燃机模型
        3.2.2 驱动电机模型
        3.2.3 动力电池模型
    3.3 EREV整车系统相关模型
        3.3.1 初始化设置
        3.3.2 基于PID控制的驾驶员模型
        3.3.3 车辆动力学模型
        3.3.4 整车控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REV控制系统研究
    4.1 整车驱动模式控制策略研究
        4.1.1 整车控制系统结构
        4.1.2 车辆启停决策判断
        4.1.3 停车充电策略研究
    4.2 APU协调控制策略
        4.2.1 工作模式分析
        4.2.2 基于模糊理论的APU控制系统
    4.3 APU工作能力计算
        4.3.1 两款APU油电转换效率
        4.3.2 供电能力预测及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REV多策略对比研究
    5.1 点工况下APU仿真对比分析
        5.1.1 最优工作点选取策略
        5.1.2 恒温器控制策略两APU对比
        5.1.3 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两APU对比
    5.2 最优工作曲线下多模式控制策略研究
        5.2.1 APU最优工作曲线设计
        5.2.2 需求功率分级修正算法
        5.2.3 多因素CD/CS模式切换策略研究
        5.2.4 基于规则的CS双模式切换策略
        5.2.5 两燃料APU多模式控制策略对比
    5.3 甲醇燃料EREV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3.1 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5.3.2 电量维持阶段多策略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案
    1.4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发电机分析及优化改进
    2.1 发电机材料、结构及原理分析
        2.1.1 发电机材料分析
        2.1.2 发电机结构及原理
        2.1.3 发电机零部件分析
        2.1.4 发电机输出性能分析
        2.1.5 发电机调节器功能分析
        2.1.6 发电机计算
        2.1.7 优化设计
    2.2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2.2.1 客车发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2.2.2 客车发电机性能优化设计
        2.2.3 发电机功能优化设计
    2.3 小结
第三章 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方案
    3.1 发电机影响因素和测试条件
        3.1.1 测试影响因素
        3.1.2 测试条件
    3.2 测试台架方案
        3.2.1 整个测试台方案
        3.2.2 驱动部分方案
        3.2.3 温控设备方案
        3.2.4 电器仪表方案
        3.2.5 其余测试台重要部件
    3.3 数据采集
        3.3.1 安装固定发电机及导线
        3.3.2 性能测试过程
        3.3.3 功能测试过程
        3.3.4 数据整理
    3.4 各改进方案测试步骤
    3.5 小结
第四章 改进结果与验证
    4.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和功能测试
        4.1.1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性能测试
        4.1.2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功能测试
        4.1.3 外置风扇客车发电机28V150A并联功能测试
    4.2 改进方案测试结果
        4.2.1 V1发电机性能和功能测试
        4.2.2 V1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4.2.3 V1发电机转子嵌磁钢性能测试
        4.2.4 V1嵌磁钢发电机并联功能测试
    4.3 改进验证
        4.3.1 V1发电机环境验证
        4.3.2 V1发电机耐久验证
        4.3.3 V1发电机其他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混合动力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控制性能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2.1 混合动汽车模型分析
    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2.1 整车控制系统的功能
        2.2.2 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2.3 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基本类型及特点
        2.3.1 串联式
        2.3.2 并联式
        2.3.3 混联式
    2.4 混合动力系统构成
    2.5 混合电动汽车总体方案设计
        2.5.1 混合电动汽车特点分析
        2.5.2 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功能需求
    3.2 设计目标
    3.3 电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1 单片机选型及最小系统设计
        3.3.2 电源电路及电源检测电路设计
        3.3.3 输入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4 控制信号执行电路设计
        3.3.5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动力控制策略与软件设计
    4.1 电控系统软件功能
    4.2 基于模糊控制的控制策略设计
        4.2.1 模糊控制分析
        4.2.2 模糊隶属度函数设计
        4.2.3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
    4.3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4.3.1 信号采集模块
        4.3.2 各模式子程序设计
        4.3.3 CAN通讯程序设计
    4.4 软件调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试验
    5.1 试验台架及试验设备
    5.2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试验方案
    5.3 电控系统功能测试试验
        5.3.1 发动机起动控制试验
        5.3.2 再生制动控制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2 同轴动力分流传动系统的研究
    2.1 系统描述
    2.2 数学模型
        2.2.1 车辆模型
        2.2.2 发动机模型
        2.2.3 电池模型
        2.2.4 电机模型
        2.2.5 变速器模型
    2.3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2.3.1 所提出同轴动力分流系统的控制策略
        2.3.2 THS的控制策略
        2.3.3 动力性换挡控制策略
    2.4 仿真结果与讨论
        2.4.1 所提出同轴动力分流系统的燃油经济性
        2.4.2 燃油经济性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3.1 系统阐述
    3.2 数学建模
        3.2.1 三速变速箱模型
    3.3 所提出MMTS的能量管理策略
    3.4 基于动态规划优化的系统燃油经济性对比
        3.4.1 机械传动系统的燃油消耗
        3.4.2 THS的燃油消耗
        3.4.3 MMTS的燃油消耗
        3.4.4 燃油经济性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无动力中断多速变速箱的优化控制
    4.1 UMST结构和建模
        4.1.1 所提出系统的动态模型
        4.1.2 车辆模型
        4.1.3 电机模型
    4.2 换挡过程的实施
        4.2.1 换挡过程控制
        4.2.2 驾驶性能分析
    4.3 实时控制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驾驶性能和能量管理的级联控制
    5.1 变速系统结构
        5.1.1 行星排的动态模型
        5.1.2 所提出UMST的简化模型
        5.1.3 冲击度
        5.1.4 滑摩功
    5.2 换挡控制评估
        5.2.1 换挡过程
        5.2.2 驾驶性能分析
    5.3 基于动态规划的UMST燃油经济性计算
    5.4 实时优化控制策略
        5.4.1 基于燃油和电力消耗的目标函数
        5.4.2 基于燃油,电力消耗和驾驶平顺性的目标函数
    5.5 多目标遗传优化
        5.5.1 多目标优化实施方法
        5.5.2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无动力中断的双输入变速系统和复合能源的耦合控制
    6.1 数学模型
        6.1.1 电池模型
        6.1.2 超级电容模型
        6.1.3 DC-DC模型
        6.1.4 电机模型
    6.2 所提出的耦合系统分析
        6.2.1 实时的能量管理策略
        6.2.2 能量效率的提升
        6.2.3 电池寿命的提升
    6.3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6.4 复合能源的参数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已知道路信息平衡能量消耗和运输效率的速度优化策略
    7.1 系统描述
    7.2 已知驾驶速度循环下基于动态规划的能量管理策略
    7.3 基于已知道路信息的二维动态规划能量管理策略
        7.3.1 固定的循环路线
        7.3.2 目标函数及约束
        7.3.3 速度优化策略
        7.3.4 优化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西安市工况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行驶工况概述
        1.1.2 控制策略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驶工况研究现状
        1.2.2 基于行驶工况的整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比功率参数的瞬态行驶工况构建
    2.1 样本数据库建立
    2.2 基于比功率参数构建工况
        2.2.1 短行程划分及聚类分析
        2.2.2 比功率参数
        2.2.3 构建工况
    2.3 验证分析
        2.3.1 比功率分布验证
        2.3.2 特征参数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态工况构建
    3.1 模态工况构建
        3.1.1 多目标优化问题概述
        3.1.2 模态工况模型
        3.1.3 优化求解
    3.2 模态工况验证
        3.2.1 偏差分析
        3.2.2 标准模态工况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4.1 工作模式分析
    4.2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4.3 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4.3.1 控制策略参数描述
        4.3.2 工作模式切换
    4.4 基于西安城市公交工况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4.4.1 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模型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5.1 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及算法分析
        5.1.1 动态规划原理简介
        5.1.2 动态规划算法分析
    5.2 整车模型简化
        5.2.1 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5.2.2 发动机模型
        5.2.3 电机模型
        5.2.4 电池模型
    5.3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5.3.1 目标函数构建
        5.3.2 数学模型求解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1.3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SHEV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2.1 引言
    2.2 驱动变换器拓扑结构
    2.3 电机运行原理及特性分析
    2.4 工作模式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SHEV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
    3.1 引言
    3.2 SRG发电控制
    3.3 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
    3.4 SRM驱动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SHEV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能量管理
    4.1 引言
    4.2 SHEV的能量管理
    4.3 SHEV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能量管理
    4.4 本章小结
5 SHEV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仿真及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仿真模型的搭建
    5.3 实验硬件平台
    5.4 仿真及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发动机为什么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PI控制的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D]. 范常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2]城市物流电能替代评价研究[D]. 刘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插电式混合动力出租车的油耗优化方法研究[J]. 赵沂,彭凯,耿鹏,王宾宾. 上海汽车, 2020(11)
  • [4]低电量状态下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噪声特性实验研究[D]. 秦启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甲醇燃料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 张泽前. 吉林大学, 2020(08)
  • [6]客车交流发电机设计及优化研究[D]. 费启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仇海波.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威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西安市工况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D]. 宋伟萍. 长安大学, 2020(06)
  • [10]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研究[D]. 汪伦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为什么发动机低速充电,高速不充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