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中数学符号的使用

科技论文中数学符号的使用

一、科技论着中数学符号的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马龙[2](2021)在《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大量对“科学”的鲜活表达,这些表达不似专业科学书籍那般严谨细致,却因生发自小说这一文类的虚拟空间而显得想象力十足,可称之为“想象性”的科学表达。从作为西学思想之核心的“进化论”,到作为西学技术之代表的“声光化电”,从用以疗救人心的“医学”,到颇具神秘色彩的“催眠术”,通过晚清科学小说的实际创作,晚清时期的中国文人已开始直接参与诸如此类科学话语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立足于此,本文重点关注与把握的,正是晚清科学小说作家是如何具体参与、实施了上述科学话语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以及在这种想象与建构的背后,所折射的晚清一代知识分子(主要指科学小说创作者)的科学观念。论文共包括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首先申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晚清科学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写作的创新点;最后,点明本文基本概念的使用和研究的范围。第二部分,正文,分三个章节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晚清“科学小说”概说,主要对晚清科学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包括“‘科学小说’的由来”“‘科学小说’的理论探讨”以及“‘科学小说’的翻译与创作”三个部分;第二章以“进化论”“声光化电”“医学”“催眠术”这四类科学话语为关键词,仔细梳理并考察晚清科学小说中与之相应的科学表达。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未来神话——‘进化论’的文学展示”“机器王国——‘声光化电’的技术演绎”“洗脑换心——神奇的‘医术’表演”和“催眠之术——被误读的‘科学’”四个部分;第三章以前一章的分析研究为基本参照和依据,进一步探究晚清小说家在“科学”表达的背后所呈现的科学观,主要包括“‘唯科学主义’的显露”和“‘器物’科学观的复苏”两部分。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并进一步指出,晚清科学小说对于“科学”的表达与想象,是如马泰·卡林内斯库提出的所谓“资产阶级现代性”的生动体现,但未能上升到“美学现代性”的高度,对“科学”有所质疑甚至批判,这是晚清科学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遗憾。

秦洁[3](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冯静[4](2020)在《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与案例研究 ——以立体几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直观想象素养作为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不仅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数学推理、逻辑论证的思维基础。直观想象素养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中发挥着重要角色。高中生如何形成与发展直观想象素养,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直观想象素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直观想象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观想象素养的起源与历史、内涵和结构、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等方面,缺少贴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直观想象素养的过程性研究。故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为:(1)学生如何形成直观想象素养?(2)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与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如何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案例法,以数学形象思维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范希尔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过程符合信息加工理论,具有阶段性。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由具象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形成,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原型直观、表象直观与想象直观。原型直观是直观想象的起点,可细化为实物呈现原型、感知几何属性、形成几何表象。表象直观是直观想象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可细化为形成数学直感、形成数学概念、完善数学概念。想象直观是直观想象素养完善的阶段性标志,可细化为操作表象运动、建立逻辑体系、构建直观模型。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一教学案例验证学生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的合理性,根据专家意见、教师访谈以及学生访谈的结果结合教学实录,修订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并提出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策略。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1)丰富表象储备,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利用熟悉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已有认知;引入教具、学具,增强知识的形象性;鼓励学生动手绘图,帮助学生形成表象。(2)加强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注重概念辨析,培养学生数学直感;融入信息技术,展示几何图形全貌;控制教学步调,检验学生操作能力。(3)构建直观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想象能力。总结几何模型,培养学生解题直觉;题目变式练习,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按层”评估检验,帮助学生构建直观模型。

蒋周渠[5](2019)在《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将数学建模提升为一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概括为“用数学眼光分析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把探究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策略作为研究的目的。通过梳理数学建模素养相关文献,深入挖掘数学建模素养内涵,厘清了数学建模素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剖析了数学建模的详细过程,优化了数学建模素养的评价方案。采取问卷和访谈调查的研究方式,从教师层面寻找影响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因素。根据数学建模素养的概念、构成要素、评价方式以及建模过程四个维度编制问卷,调查教师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识程度。访谈调查两方面,一是教师如何对教科书中有关数学建模特色栏目展开教学?二是教师如何在新授课、习题课、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建模素养?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数学建模能力、过程与评价方式的认识不足;新手教师对数学建模素养理解较老教师更准确;开展数学建模课程能促进教师自身数学建模素养的提升,但系统性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师较少;教师不仅未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数学建模素材,而且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数学建模缺乏兴趣,生活经验不足,将“分数论”作为教与学的导向是阻碍学生发展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还从学生层面探究影响学生发展数学建模素养的因素。基于数学建模素养水平评价规则,编制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测试题,测量初三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分析测试结果并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测试卷束缚了学生思维,以致其误解数学建模素养的评价规则,并对数学建模持消极态度;学生缺乏符号意识和自我监控意识,阅读理解能力与数学化能力有待提高。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策略:教师通过领悟数学建模素养内涵,学习、开展数学建模课程,以加深自身对数学建模素养的理解;坚持教学模式与建模内容匹配的原则,以丰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认识模型——发现模型——练习模型的教学流程,以充实学生的数学建模知识;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横向数学化能力,强化符号意识、自我监控意识,以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向学生阐明评价指标,以纠正学生固有的评价观;激发学生对建模的兴趣,提炼学生坚毅的数学品质,以改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态度。

张玉[6](2017)在《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的深度编辑加工和规范使用——以数学模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模型是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规范数学模型中量符号的用法,是人工语言深度编辑加工的一个典型代表。为规范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尤其是数学模型中量符号的规范使用,在分析科技论着数学模型编辑加工现状的基础上,并借鉴他人已有研究成果,归纳了量符号的使用原则。结合示例分析,阐述数学模型中量符号的规范用法。分析了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尤其是数学模型中量符号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人工语言质量的措施:提高科技编辑的编校质量意识、对人工语言的认知度;开发客观、科学、完善、可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出台编校质量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追踪监管国标贯彻执行情况;加大审读力度,管理部门对期刊的管理实施全过程管理。

梅中伟[7](2016)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付淳宇[8](2015)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国家、地区和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经济的持续繁荣并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规模存量,而是依赖于知识、技术和信息的生产、扩散、积累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资本增量。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愈发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重视。知识资本系统化创新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个知识流集聚域内,由参加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组成的,通过政府行为和制度规范,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知识网络系统。知识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动力因子,加快知识的识别、扩散、共享和资本化过程是推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首要目标。这一过程促成了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主体向创新极聚拢,形成空间集聚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路径,体现了区域创新系统形成过程。在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系统内创新组织数量与规模的变化,以及创新环境的改变,最终都是通过影响知识资本识别、扩散和资本化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就是知识资本在一定关系网络中的多层次、多通道配置过程;区域创新系统从孕育生成、初生、高速发展、成熟、僵化、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的演化路径,就是物质要素和知识资本通过创新系统配置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反映了宏观层面创新系统的内在机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是系统“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力量的博弈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形成方式。创新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演化路径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特征差异的根源。任何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创新组织间交流互动方式都是该系统特有“惯例”,是难以复制的社会现象。从系统演化和政府行为两个视角出发,探讨内外两种力量在区域创新系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不同创新系统间的差异,有利于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系统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创新的实质是知识的资本化。知识扩散与外溢的速度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成长和演化。本文将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既考察了知识资本和知识资本化过程的影响要素,又揭示了地方政府行为出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作用,得出基本结论,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期可以充分激发系统内部成长动力,发挥地方政府外部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健康发展。

陈颖[9](2013)在《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研究:生态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人才效能是度量人才对经济贡献的重要指标,最高限度的发挥科技人才的效能是全社会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对科技人才进行有效的评估是发现、选拔、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技人才效能评价工作,有助于我们发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才效能。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科技人才效能评价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科技人才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扩展了科技人才效能的概念。通过文献综述法收集各学者评价科技人才效能方面的指标,基于生态理论视角构建了全面的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共包括科技人才投入、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和科技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共五个层次,21个指标。接下来,成立了专家小组,各专家根据萨蒂的相对重要性等级表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为0.53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994。最后,选取了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这三个省份做比较分析,并对评价方案的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通过比较发现,湖北省和湖南省科技人才效能水平接近,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江西省与这两个省份的差距较大,据此对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地提出了提升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的政策建议。

常琴艳[10](2013)在《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文中认为摘要:科技论着中所参考、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称为参考文献,是科技论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标注,是研究者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参阅了或者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所做的必要标示、注明,表明所引用内容的出处来源及所有者,以区别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历史继承性,需要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需要参阅、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参考文献标注具有不同的种类和价值作用,具有重要的着作权保护功能。在学术创作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参考文献标注行为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学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利益平衡论着作权立法根本精神的要求。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是违反参考文献着录规则标准和学术规范的不端或违法行为,涉及着作权法内容,转引、曲引、漏引等失范行为侵犯原始文献着作权利人合法权益,是抄袭、剽窃行为的源头,是违背学术规范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易滋生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侵犯他人着作权。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失范、不端行为的产生受参考文献标准规范立法,学术评价机制,监管防范机制,惩处追责力度,法律文化认同感及侵犯着作权救济困境等因素的影响。着作权权利界限和侵权行为界定的模糊性及对侵权行为的成立与归责原则的关系存在疑惑是着作权侵权救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完善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规范化标注的学术规范制度,从科研创作环节净化学术生态,当下世界各国正在为此努力,可以学习借鉴美英德等国的有益做法。建议完善相关着作权法规内容、参考文献行为标准规范、监管防范机制等外部他律规制制度,同时重视科研诚信与学术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以增加行为者对规范的了解和道德法律意识的提升以增强行为自律,倡导科技论着创作环节参考文献引用标注行为的规范化,以达到法律文化的和谐和学术生态的净化。

二、科技论着中数学符号的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论着中数学符号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晚清科学小说研究综述
    三、概念的使用和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晚清“科学小说”概说
    第一节 “科学小说”的由来
    第二节 “科学小说”的理论探讨
        一、梁启超的科学小说观
        二、周树人的科学小说观
        三、其他人的科学小说观
    第三节 “科学小说”的翻译与创作
        一、晚清科学小说的翻译情况
        二、晚清科学小说的创作情况
第二章 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
    第一节 未来神话——“进化论”的文学展示
        一、未来中国的诞生
        二、大同世界的实现
        三、未来其它事件的发生
    第二节 机器王国——“声光化电”的技术演绎
        一、声学器具的虚拟
        二、光学奇镜的问世
        三、化学元素的利用
        四、电学发明的炫示
    第三节 洗脑换心——神奇的“医术”表演
        一、医学知识的浅薄
        二、作为隐喻的疾病
        三、外科手术的扭曲
    第四节 催眠之术——被误读的“科学”
        一、作为新近之“科学”的催眠术
        二、“催眠术”视域下的“灵魂”
第三章 “科学”表达背后的科学观
    第一节 “唯科学主义”的显露
        一、“科学有用论”的散播
        二、未经反思或批判的“科学”
        三、“科学”与“政治”的联姻
    第二节 “器物”科学观的复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与案例研究 ——以立体几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直观想象
        1.3.2 数学表象
        1.3.3 数字直感、直觉与直观
        1.3.4 数学想象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直观想象文献综述
        2.1.1 直观想象素养的起源与历史
        2.1.2 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2.1.3 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
        2.1.4 直观想象素养的评价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数学形象思维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范希尔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思路与方法
    3.5 研究工具
        3.5.1 研究基础
        3.5.2 拟定研究框架
        3.5.3 修改研究框架
        3.5.4 研究框架再测与确定
        3.5.5 研究框架检验
    3.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四章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
    4.1 原型直观
        4.1.1 实物呈现原型
        4.1.2 感知几何属性
        4.1.3 形成几何表象
    4.2 表象直观
        4.2.1 形成数学直感
        4.2.2 形成数学概念
        4.2.3 完善数学概念
    4.3 想象直观
        4.3.1 操作表象运动
        4.3.2 建立逻辑体系
        4.3.3 构建直观模型
第五章 基于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的教学案例分析
    5.1 引入过程中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原型直观
    5.2 新知讲解中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表象直观
    5.3 实际问题解决中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想象直观
    5.4 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教学案例的讨论与建议
        5.4.1 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教学案例的说明
        5.4.2 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教学案例的讨论
        5.4.3 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机制与直观想象素养水平的联系
第六章 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教学策略
    6.1 丰富“表象”储备,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6.1.1 利用熟悉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已有认知
        6.1.2 引入教具、学具,增强知识的形象性
        6.1.3 鼓励学生动手绘图,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6.2 加强“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6.2.1 注重概念辨析,培养学生数学直感
        6.2.2 融入信息技术,展示几何图形全貌
        6.2.3 控制教学“步调”,检验学生操作能力
    6.3 构建直观“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想象能力
        6.3.1 总结几何模型,培养学生解题直觉
        6.3.2 题目变式练习,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6.3.3 “按层”评估检验,帮助学生构建直观模型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形成框架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对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基本看法访谈提纲
    附录3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课堂体现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立体几何内容学习情况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5)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2.1.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2.1.2 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系构建
        2.1.3 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2.2 数学建模的理论研究
        2.2.1 数学建模的概念
        2.2.2 易与“数学建模”混淆的词
        2.2.3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3 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解读
    3.1 概念的解读
    3.2 构成要素的解读
        3.2.1 数学建模知识
        3.2.2 数学建模能力
        3.2.3 数学建模思想
        3.2.4 数学建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3 数学建模过程的解读
        3.3.1 数学建模过程
        3.3.2 数学建模过程结构图
    3.4 评价方式的解读
        3.4.1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划分模式
        3.4.2 高中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
        3.4.3 初中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
4 基于教师层面的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方式
    4.3 问卷的维度设计
        4.3.1 教师对数学建模素养内涵的理解
        4.3.2 教师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意识
        4.3.3 问卷的编制与处理
    4.4 访谈提纲的设计
    4.5 问卷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5.1 问卷调查的实施
        4.5.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4.6 访谈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4.6.1 访谈资料的处理
        4.6.2 访谈资料的分析
5 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题的编制
        5.1.1 研制试题
        5.1.2 第一次试测与调整试题
        5.1.3 第二次试测与调整试题
    5.2 试题合格线的设置
        5.2.1 水平一试题评分示例
        5.2.2 水平二试题评分示例
        5.2.3 水平三试题评分示例
    5.3 测试卷的合理性说明
    5.4 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5.4.1 测试的整体结果与分析
        5.4.2 数学建模素养三个水平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6 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
    6.1 加深对数学建模素养的理解
        6.1.1 领悟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
        6.1.2 学习与开展数学建模课程
    6.2 丰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模式
    6.3 充实学生的数学建模知识
    6.4 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6.4.1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6.4.2 培养学生的横向数学化能力
        6.4.3 强化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6.4.4 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
    6.5 纠正学生传统的评价观
    6.6 改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态度
        6.6.1 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6.6.2 提炼学生坚毅的数学品质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识调查问卷
附录B 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测试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的深度编辑加工和规范使用——以数学模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模型中量符号的运用现状
2 数学模型中量符号的深度编辑加工
    2.1 量符号的使用原则
    2.2 示例解析
3 讨论

(8)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
        1.2.2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1.2.3 区域创新系统实证分析
        1.2.4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政策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系统与系统论
        2.1.1 系统的内涵
        2.1.2 系统的性质
        2.1.3 系统分析方法
    2.2 创新的源起及演变
        2.2.1 创新概念的提出
        2.2.2 创新理论的演化
        2.2.3 创新模式的演化
    2.3 国家创新系统
        2.3.1 国家创新系统概念
        2.3.2 不同类型国家的体现
        2.3.3 国家创新系统的流派
    2.4 区域创新系统
        2.4.1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2.4.2 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
        2.4.3 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
    2.5 相关概念辨析
        2.5.1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
        2.5.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
第3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
    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3.1.1 创新主体要素
        3.1.2 创新资源要素
        3.1.3 创新环境要素
    3.2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3.2.1 区域创新网络
        3.2.2 各主体间的结构关系
        3.2.3 内部网络的动态特征
    3.3 区域创新系统知识结构分析
        3.3.1 知识资本
        3.3.2 知识流动
        3.3.3 知识链
        3.3.4 知识网络
第4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4.1 知识扩散和外溢的一般过程
    4.2 知识扩散与溢出的过程分析
        4.2.1 知识发现
        4.2.2 知识识别
        4.2.3 知识扩散
        4.2.4 知识共享
        4.2.5 知识资本化
第5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
    5.1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业集聚
        5.1.1 产业集聚的内涵
        5.1.2 产业集聚的结果
    5.2 区域创新系统空间集聚
        5.2.1 增长极
        5.2.2 创新梯度及其推移
        5.2.3 创新核心区与边缘区
    5.3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周期
        5.3.1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周期的内涵
        5.3.2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第6章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影响要素
    6.1 知识资本影响要素
        6.1.1 人力资本
        6.1.2 关系资本
        6.1.3 结构资本
    6.2 知识资本化过程的影响要素
        6.2.1 一般影响要素
        6.2.2 组织的个性特征影响要素
    6.3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动力要素
        6.3.1 市政导向
        6.3.2 系统经济
        6.3.3 创新网络
        6.3.4 网络系统
        6.3.5 系统钝化
第7章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战略
    7.1 知识资本战略
        7.1.1 人力资本的培育
        7.1.2 关系资本的培育
        7.1.3 结构资本的培育
    7.2 知识扩散与外溢效率提高战略
        7.2.1 健全知识扩散与溢出的组织结构
        7.2.2 建设知识导向型组织文化
    7.3 地方政府规划发展战略
        7.3.1 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构建良性运行机制
        7.3.2 培养系统内生力量,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7.3.3 鼓励要素联盟合作,发挥 R&D 合作优势
        7.3.4 稳定整体资源环境,保证系统良性运行
        7.3.5 协调经济发展政策,抑制系统运行负动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研究:生态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科技人才效能及人才生态理论相关理论概述
    2.1 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2.1.1 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
        2.1.2 科技人才的特征分析
    2.2 科技人才效能
        2.2.1 人才绩效
        2.2.2 人才效能
        2.2.3 科技人才效能的综合表述
    2.3 人才生态理论
        2.3.1 人才生态
        2.3.2 人才生态需求
        2.3.3 人才生态环境
第三章 基于生态理论的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构建科技人才效能评价体系的原则
    3.2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的选取
    3.3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3.3.1 科技人才效能指标体系的分析
        3.3.2 科技人才效能指标体系的形成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四章 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4.1 江西省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现状
        4.1.1 背景介绍
        4.1.2 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
    4.2 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步骤
        4.2.2 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的综合评价
    4.3 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科技人才效能水平的横向比较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科技人才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科技人才效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与标注概述
    1.1 参考文献与标注概念界定
        1.1.1 参考文献概念界定
        1.1.2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1.1.3 参考文献的标注
        1.1.4 参考文献的标注失范与科研不端行为密切相关
    1.2 参考文献标注的功能与种类
        1.2.1 参考文献标注一般目的作用
        1.2.2 参考文献的着作权内容
        1.2.3 参考文献种类划分
    1.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着作权保护理论基础
        1.3.1 着作权立法目的与利益平衡理论
        1.3.2 思想、表达二分法与合理使用制度
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着作权法分析
    2.1 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失范行为涉及侵犯着作权
    2.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与着作权相关失范行为表现及危害
        2.2.1 引用尚未发表、公开的文献资料
        2.2.2 与署名权相关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2.3 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2.4 过度引用参考文献标注失范行为
    2.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侵犯着作权行为原因
        2.3.1 标准规范立法缺憾
        2.3.2 学术评价机制的困扰
        2.3.3 司法与行政执法不完善
        2.3.4 监管防范机制缺失
        2.3.5 惩处追责力度不足
        2.3.6 法律文化认同感不足
3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困境
    3.1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途径与现状
        3.1.1 私力救济途径狭窄,维权不力
        3.1.2 行政救济途径监管手段缺失,惩处方式单一
        3.1.3 司法救济途径中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犯着作权救济难之原因探析
        3.2.1 科技论着着作权边界的模糊性
        3.2.2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侵权界定的模糊性
        3.2.3 着作权侵权行为成立与归责原则的迷惑
4 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化思考与规制建议
    4.1 美英德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学术行为规范制度借鉴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德国
    4.2 美英德参考文献标注学术行为规范制度思考与启示
    4.3 我国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化思考与规制建议
        4.3.1 着作权法中明确归责原则和加强精神损害赔偿
        4.3.2 着作权法中增设期刊、出版单位审查监管责任
        4.3.3 强化参考文献不端行为的监管防范机制
        4.3.4 完善参考文献标注标准规范立法
        4.3.5 重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科技论着中数学符号的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想象科学的方法 ——论晚清科学小说的“科学”表达[D]. 马龙.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4]直观想象素养的形成机制与案例研究 ——以立体几何为例[D]. 冯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初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 蒋周渠. 宁波大学, 2019(06)
  • [6]科技论着中人工语言的深度编辑加工和规范使用——以数学模型为例[J]. 张玉. 编辑学报, 2017(01)
  • [7]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科技语体分析[D]. 梅中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 [8]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D]. 付淳宇. 吉林大学, 2015(08)
  • [9]江西省科技人才效能评价研究:生态理论视角[D]. 陈颖. 华东交通大学, 2013(07)
  • [10]论科技论着中参考文献标注失范及规制[D]. 常琴艳. 中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科技论文中数学符号的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