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智力竞赛答案

第十二届智力竞赛答案

一、第12期头脑奥林匹克答案(论文文献综述)

胡光霞[1](2021)在《“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文中研究说明“身体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是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就“身体运动”来说,其由“身体”与“运动”两个词组成,并由这两个词的连接构成其内涵。身体所指的主要是人的感性存在形式,而运动则是指人有意识的以增强体魄为目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身体运动”界定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然而,就对身体运动的认识来说,人们还存在很多纷争甚至是误解,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澄清,其主要缘由在于缺乏合理的阐释范式,尤其是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而导致对身体运动无法获得准确的把握。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身体”主要持一种消极贬抑的态度,认为身体所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本性,将人的“身体”视为不值得加以研究甚至需要尽量克服的对象。作为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视角。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视域,从四个基本维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历史形态”为依托,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引,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集中探究揭示与人类“身体运动”这一活动类型相关的问题。首先,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根本内涵,在于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局限于认识论视域的理性主义趋向,发掘出人的存在的感性对象性特性,从而把握到了人的完整性、丰富性与现实性,即开掘出作为理论起点的“现实的人”。以“现实的人”为分析问题的开启部分,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探究“身体运动”的基础在于作为感性存在的个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人的存在体现为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整全的活生生的个人,凸显作为肉体的身体对于人的存在的根基性作用。“身体运动”作为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其奠基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奠基于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是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其与生产劳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都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都是人的感性存在的集中体现,都是构成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基础。其次,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历史分析维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探究身体运动这一独特的人类活动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奴隶制社会,作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的“身体运动”,主要是奴隶主的特权,而奴隶主之所以拥有这种特权,是因为有众多奴隶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来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从而为他们创造了社会条件。而进入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现实基础则在于社会分工与工业化大生产,这一过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劳动仍然是强加于人的异己力量,与之相应的“身体运动”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确证自身力量的方式,然而,人的大部分时间仍然为劳动所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人们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的超越,而不再局限于由社会分工所框定的片面的劳动之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擅长及意欲为之的活动,从而实现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状态下,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都将成为实现人的感性力量的方式,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再次,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我们看到,虽然身体运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一样处于异化的状态。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广大的工人或者说无产阶级与劳动、劳动产品、类本质及自身的异化状态,在这一情形下,本来作为人自身本质力量之确证的劳动却成为了对人的奴役,工人们只能在劳动之外寻求实现自身自由的活动,身体运动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而当代身体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揭示出:人如何因身体的存在而受到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外在因素的统辖。身体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对肉身的解放与激情,则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使人们即便不能亲身参与,只是通过观看便能感同身受般地体会到肉身感性的释放,便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满足。但由于生产劳动是以一种异化的状态存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主要形式之一的身体运动的意义也便相应的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展现,也同样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最后,进一步阐释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的身体运动,主要阐明在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必要向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这里讲到的“体育”,也便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足可以看出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随着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的界线将变得模糊起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在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侯晓婷[3](2021)在《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薰宇一生经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三个时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教育家关于数学教育的思想、观点、着作以及自身的人格品质等都可以作为反思当前数学教育、继承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宝贵财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系统研究了刘薰宇的论着。挖掘刘薰宇论着的特点及教育价值,以期对我国当代中学生、数学教育工作者、数学科普读物的撰写者有所借鉴。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其成果包括数学科普着作、数学教材和文章,均对当时和现今产生了深远影响。所编《数学趣味》《数学的园地》《马先生谈算学》等科普着作每一本都再版多次;在当时没有官方统一规定使用某种数学教科书的背景下,所编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等科目的数学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刘薰宇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有130余篇,其中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文章有24篇。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的教育价值包括:(1)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层层深入引导,重视学习方法;(3)倡导“全人教育”;(4)数文结合,感受数学的趣味性;(5)知识传承,广受肯定。刘薰宇编写教材的教育价值包括:(1)重视“例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习题设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学习;(3)及时练习,重视知识的巩固。刘薰宇数学教育方面文章的教育价值包括:(1)考虑学生潜力,发展数学严谨性;(2)重视数学学习方法;(3)注重独立思考能力。

李远辉[4](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提出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孙施[5](2020)在《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昌耀诗歌,其写作的版本与修改情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很多我们认为写于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昌耀诗作,其实未必是当时写作的原貌,而是1980年代后期甚至是1990年代改写的结果。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作大都属于昌耀的“晚期风格”。如若仅从现成文献中的所谓“写作年代”出发,就会造成对昌耀诗歌本质上的认识偏差。昌耀未被收入诗集的诗作中,既有1953年至1957年发表的早期作品,也有若干首1979年之后公开发表的诗作。通过比照诗人对作品的前后“改写”,可以发现昌耀在诗歌技艺方面的逐渐成熟和创新。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昌耀诗歌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概述昌耀逸作和旧作修改的问题。通过对昌耀逸作的考证,可以发现昌耀诗歌在早期虽然有主流抒情模式的痕迹,但较少出现政治性词汇,而是更多地致力于呈现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从而展现出一些和政治抒情诗相异的特征。而昌耀后期部分逸作的发现,则还原了一个更丰富的诗人形象。同时,昌耀对旧作的改写或重写行为,不仅表现出诗人在人生感受、情感基调和审美趣味上的转变,还标志诗人在诗歌形式上不断锐化的追求。第二章从诗歌内容的角度出发,分析昌耀诗歌抒情主客体的转变。由于人生经历,昌耀对青海自然环境的认识中常常含有“精神之父”的投射,并伴随着对民族文化力量的追寻。80年代后期,现实理想的受挫和价值观念的破碎,使得昌耀在诗中消解了“父亲”在公共文化层面上的象征意涵。与此同时,昌耀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抒情主体“我”。一方面,这是对集体性抒情和话语秩序的颠覆,昌耀采用新的情感表达方式,将眼光更多地投到平凡生活中的个体形象。另一方面,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从现代世界的表象转变为自我内心的指涉,通向更复杂、更私密、更多元的“自我”经验。第三章将侧重讨论昌耀后期诗学重建中的形式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诗人的作品出现了密集的不分行文体,以承载复杂的情绪表达。同时,昌耀从跨行、节奏、标点符号等方面,对分行诗歌的形式自由进行了探索。在高昂的理想信念逐渐失效的情况下,昌耀将精神层面上的不安定状态赋形于语言形式。他用写作突破文体的规范,自觉调动整个文学语言去写作,用不分行诗歌的实验和分行诗歌在节奏上的改造来实现精神困境的突围,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立足于个人立场的诗歌语言。

杨凯良[6](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张晓艺[7](2019)在《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传统复归”的社会思潮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及其儒学建设,已经成为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征的社会行动与文化景观。这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分歧与论争,社会实践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不同实践取向,以及儒学复兴中的“制度性焦虑”和“神圣性危机”。上述特征彼此交错且关联密切,形成了儒学复兴的社会学问题。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包括观念认知、仪式表达、社会行动、制度安排、神圣建构等一整套形成机制。儒学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是儒学建设方式的共存和变迁,二是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参与。这些参与主体构成了儒学建设的“仪式行动者”,并经由各自的儒学建设方式及其“仪式化行动”,构成了儒学复兴不同的行动逻辑,以及相应的神圣性的生成机制。本文通过在“山东‘鲁城’”进行的田野调查,围绕当地开展的儒学建设进行研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共同构成了儒学复兴的主要行动者,并从不同行动路径展开其儒学建设行动。地方百姓虽不直接参与儒学建设,也关系到儒学建设的兴衰。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呈现、梳理与比较,讨论了当地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以及仪式构成神圣的社会生成机制。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借助结构化理论,选取“结构—行动”的分析框架,将儒学复兴视为一个场域乃至行动系统。文章主要回应: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仪式行动者怎样进行儒学复兴),结构与行动的互动特征(制度结构如何影响儒学复兴),以及儒学建设中的机会结构(谁能有资格参与儒学复兴)。总体来看,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一种周期性、操演为主的仪式方式,具有运动式治理的一般特征,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的再政治化。社会组织以国学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社区公共活动的共享平台,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将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国式环保理念”构造成为社区成员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观念。商业机构以儒学传统教育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复归传统的实现手段,神圣性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经典作为“传统”的神圣价值,以及其中的儒学仪式行动者的自我神圣化。神圣性的再建设中,神圣性不一定来源于外界仪式行动的赋予。当前的仪式行动,也未必都能构成神圣。儒学复兴的不同行动逻辑,在各自所嵌入的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网络之中,已经隐含着相应的神圣化机制:国家行政运动以国家权力构成神圣,社会组织服务借助社区公共性产生神圣,儒学经典教育以树立道德楷模、建构自我圣化的方式建构神圣。综上,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及其神圣性的再建设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与既有的社会制度安排及其结构关系的整合机制及其嵌入性的讨论。此即儒学建设社会化的社会学问题。因此,儒学及其传统文化建设,既有赖于自身的现代性转型,也面临与既有社会制度结构的嵌入机制,以及“总体性神圣格局”的挑战。

吴群涛[8](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倪沫[9](2017)在《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逐渐兴盛的电影史研究中,相较武侠片、警匪片、惊悚片等类型电影,中国体育电影的研究起步晚,成果有限,仍有多维拓展空间。本研究将中国体育电影(故事片)作为研究对象,沿袭电影史研究的撰述传统,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在纵向的史的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每一时段影片的故事类型特征,并把影片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时代文本,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及体育政策、体育理念,电影政策和电影市场发展的规律,探究中国体育电影的面貌及其成因。我国体育电影的中国特色之一,在于诞生之初就先天负载了“强身强种”的家国使命,浓重的意识形态诉求使得体育电影从视听形式到主题都超越了对体育运动“力与美”的单一表达,超越了运动励志的简单旨归。这与近代体育运动传入中国时,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被赋予的意义密切相关。第一章首先探究诞生于近代的中国体育强国梦。近代中国面临存亡危机之时,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试图依赖西式体育强军强民,最终实现强国梦想。了解近代中国的体育强国梦及其实践,了解近代体育之于民族——国家的功用,是从源头上深刻解读中国体育运动内涵及体育电影的一把钥匙。第二章梳理发轫期(1905——1949)的中国体育电影。目前发现这一时段共有五部体育电影,均拍摄于“五卅运动”之后,虽然故事类型各异,但其中以体育运动强健国人身体或在体育比赛中“战胜西方”的核心情节,体现了救亡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语境下,体育电影通过呼吁“强身强国”的体育观和健美身体观书写着体育救国之梦。第三章聚焦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的大陆体育电影。十七年大陆体育电影的故事模式和故事主题,始终脱离不了十七年工农兵电影的范型。不论是新旧对比的故事,还是思想改造的故事,都贯穿着对异质的个体进行改造,使之皈依集体的内核。十七年体育电影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指针之下,为新政权书写“新中国体育”的意义与伦理。第四章探究新时期(1977——1989)的大陆体育电影。这个时期的体育电影,一改十七年体育电影的思想改造模式,志在讲述“求强”的故事,形成了成长(改造——夺冠)故事、圆梦(历经考验——夺冠)故事等体育电影故事类型。新时期大陆体育电影在内容上具有初步的世俗化倾向,影像风格上仍以现实主义为主。20世纪80年代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体育领域成为“世俗化的民族主义的诞生地”,体育竞技中“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体育精神泛化为时代精神。当时的体育电影、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报告文学共同为时代题写精神匾额、续写体育强国之梦。第五章研究20世纪最后十年(1990——2000)的大陆体育电影。这个时期的中国大陆电影正在经历艰难转型,体育电影的面貌和精神内核发生了较大变化。虽延续了新时期的成长故事,但成长故事的内涵,从个体为争金夺银而获得竞技技术上的进展,拓展到个体生命意义上的成长。成长故事的人文品性得以凸显,更为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生活感受,顾念个体的尊严;成长故事中人的主体性得到高扬,人与体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写。第六章分析新世纪以来(2001——2016)的大陆体育电影。新世纪是大陆电影的爬坡、复苏期,也是体育电影藉北京奥运获得的井喷期。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仍然以成长故事为主流,体育强国梦在青春校园的成长故事中转向了“轻”表达。成长的过程被进行了细腻的、层递性的勾画:对体育真谛的领悟、对自身的超越、与环境的和解,其中突出了对体育人文内涵的传达和对体育精神、体育哲理的彰显。结语部分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探究中国大陆体育电影当代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体育电影由“重”到“轻”,由“大”到“小”,体现了体育内涵的时代变迁。当下体育电影整体而言,存在视野有限、立意单薄、故事思路狭窄、对体育精神的领会和表达浅显、视听效果寡淡等问题。比较积极有效的对策,是电影创作者宜把握好商业语境与主旋律表达之间的关系,摆脱就体育讲体育的故事思维定势,努力根据受众的观影规律和观影期待来讲好体育故事。

李梁[10](2017)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教育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本身是和现代教育理论一起,直接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教育实践日渐突出地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教学呈现出日益融合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降临,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建设上,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相对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缺乏深入探索,尤其是结合具体实施环节的理论研究。本文力图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新路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用上,效果很有限。只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综合研究,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采取应用驱动策略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架构,强调的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构建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突出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广泛共享,通过建造数据挖掘技术支持的数据集成中心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其中,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突出“问题抓人、解答到位、释疑解惑”,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前提;研发积件式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程。建造数据集成中心系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撑;构建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基于连接式模式的思政课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着重探索信息时代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和师资保障机制。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及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日渐深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现实的困惑也渐渐显露出来,如信息技术仅仅被用作是知识传递的工具而忽视了其认知工具、智力工具的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有工具理性,更有价值理性,只是它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工具理性而言。文力图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诸如“微课”、“慕课”涌现出来,带来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的融合方式,给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课”介入教学活动,使思政课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慕课”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产物,“慕课”通过教学技术的“逆序创新”,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并对思政课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视角。教育是人类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种选择与适应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效解决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让思政课成为当代大学生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第12期头脑奥林匹克答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2期头脑奥林匹克答案(论文提纲范文)

(1)“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缘由
    2 概念界定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3.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4 研究的问题、方法与框架
        4.1 研究的问题
        4.2 研究的方法
        4.3 研究的框架
第1章 从“现实的人”看身体运动
    1.1 “现实的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
    1.2 作为人现实性根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1.2.1 费尔巴哈对人的感性存在的彰显
        1.2.2 马克思对感性对象性活动思想的发展
    1.3 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身体运动
        1.3.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身体运动
        1.3.2 身体运动与身心二元论的消解
第2章 从“人的历史形态”看身体运动
    2.1 人的依附性阶段:古代的身体运动
    2.2 人的独立性阶段:近代“理性至上”与身体运动
    2.3 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现代身体运动——劳动之后的自我实现
第3章 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看身体运动
    3.1 社会分工与资本主义:当代身体运动的基础
    3.2 作为人的休闲娱乐:当代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及其异化
        3.2.1 分工劳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
        3.2.2 身体运动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
    3.3 当代西方思想语境中“身体”的主题化与身体运动
        3.3.1 唯意志哲学对人的感性身体的彰显
        3.3.2 身体哲学思潮对人的感性身体的挺立与身体运动
第4章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身体运动
    4.1 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
        4.1.1 作为人类感性存在的两个基本面向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1.2 作为人自我实现两个途径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身体运动的基础
        4.2.1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4.2.2 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作为需要的身体运动
        4.2.3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共产主义社会的身体运动
    4.3 生产劳动同身体运动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及其教育价值
    2.1 生平简介
    2.2 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及其现代版本
    2.3 个案分析
        2.3.1 《数学趣味》
        2.3.2 《数学的园地》
        2.3.3 《马先生谈算学》
    2.4 教育价值
        2.4.1 注重知识与生活联系
        2.4.2 层层深入引导,重视学习方法
        2.4.3 倡导“全人教育”
        2.4.4 数文结合,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2.4.5 知识传承,广受肯定
第3章 刘薰宇编写的数学教材及其教育价值
    3.1 刘薰宇编写的数学教材
    3.2 数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3.2.1 《开明算学教本》
        3.2.2 《开明算学教本 三角》
        3.2.3 《开明算学教本 几何》
        3.2.4 《开明算学教本 算术》
        3.2.5 《开明算学教本 代数》
    3.3 数学讲义个案分析
        3.3.1 《开明几何讲义》内容概要
        3.3.2 《开明几何讲义》特点分析
    3.4 教育价值
        3.4.1 重视“例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4.2 习题设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学习
        3.4.3 重视知识的引入,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
        3.4.4 及时练习,重视知识的巩固
第4章 刘薰宇发表的数学教育类文章及其教育价值
    4.1 刘薰宇发表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文章
    4.2 个案分析
        4.2.1 怎样学习数学
        4.2.2 “思索”的展开
        4.2.3 我对于算学的趣味
        4.2.4 非有真凭实据勿下断语
        4.2.5 从算术到代数
        4.2.6 几何学习
    4.3 教育价值
        4.3.1 考虑学生潜力,发展数学严谨性
        4.3.2 重视数学学习方法
        4.3.3 注重独立思考能力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数学科普着作
        5.1.2 数学教材
        5.1.3 文章
    5.2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国时期
        2.体育家
        3.体育思想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历史分析法
        3.文本分析法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1)朋辈评议
        (2)专家评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4.小结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1.“体育救国”论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2.“五育并重”观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3.“学生发展中心”论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4.“民众体育普及”观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5.“体卫健康结合”论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昌耀的逸作及对旧作的修改
    1.1 未被收入个人诗集的作品
    1.2 被修改的原作
第二章 :昌耀诗歌抒情模式的转变
    2.1 “父亲式”精神象征的形成和消解
    2.2 80年代后期对“自我”的发现
第三章 :昌耀诗歌的形式建设
    3.1 散文诗创作与昌耀后期的心境
    3.2 后期昌耀诗中诗形的凝缩与节奏的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昌耀逸作及修改情况一览表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儒学复兴的当代实践及其论争
        一、儒学复兴观念理路及其思想文化来源
        二、儒学复兴的实践路径及其概念类型学
        三、儒学复兴的研究特征及其结构困境
    第三节 案例选取与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理论视角
        一、理论视角:“结构过程”中的仪式与行动
        二、核心概念:仪式行动者
        三、基本概念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章节安排
第三章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儒学建设
        一、政府行为与儒学的浮沉
        二、作为地方公祭仪式的祭孔大典
        三、祭孔大典与地方政府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
        一、政府建设儒学的行政取向
        二、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
        三、政府建设儒学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政府“概念先行”下的仪式行动
        二、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社团行动与儒学建设
        一、儒学现代转型下的儒学社会组织
        二、“乐和家园”的儒学转向及其社团行动
        三、“国学社会工作服务”与儒学社团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社团建设儒学的行动安排及其理性化取向
        二、“国学社会工作”的仪式行动
        三、乐和家园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三社联动”与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
        二、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五章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读经运动与儒学商业机构的兴起
        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读经运动
        二、商业机构在鲁城的儒学建设
    第二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鲁城儒学堂的行动建构
        二、鲁城儒学堂的仪式表达
    第三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行动逻辑
        一、商业网络中的儒学建设
        二、商业机构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六章 儒学建设中的仪式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
    第一节 仪式行动者的身份类型
        一、“国家”作为儒学建设“立法者”
        二、社会组织与商业机构:儒学建设的“阐释者”
        三、地方百姓:儒学建设的实践者
    第二节 仪式行动者的神圣建构机制
        一、政治仪式行动与“再政治化”的神圣机制
        二、社工仪式行动与“共享价值”的神圣机制
        三、商业仪式行动与“自我圣化”的神圣机制
    第三节 儒学建设的行动逻辑
        一、知识驱动观念的阐释机制
        二、作为“结构—能动”产物的仪式行动特征
        三、仪式行动中的机会结构
    小结
第七章 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何以可能
    第一节 仪式构成神圣的实现机制
        一、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二、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
    第二节 “儒学神圣”,还是“家国神圣”?
        一、儒学如何构成当代中国的心态秩序
        二、一元神圣,还是多元神圣?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贡献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中国体育强国梦
    第一节 晚清体育强国梦的萌生及最初实践
    第二节 辛亥革命之后体育理念的发展变迁
第二章 中国体育电影发轫(1905-1949):书写民族自强之梦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体育救国之梦的影像书写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体育电影(1949-1966):体育家国伦理对个人主义的改造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故事类型:改造——皈依的故事
    第三节 故事主题:对个人主义的改造
    第四节 对“新中国体育”的意义书写和伦理确认
第四章 中国体育电影再出发(1977-1989):续写时代体育强国梦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故事类型:由弱而强的故事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世俗化与现实主义
    第四节 对体育强国梦和时代精神的书写
第五章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1990-2000):强国梦的人文趋向
    第一节 创作概述
    第二节 故事类型:人文品性的成长故事
    第三节 体育电影与体育事业的共生及疏离
第六章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2001-2016):强国梦的“轻”表达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故事类型:层递化的成长故事
    第三节 体育电影对体育强国梦的“轻”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教学的技术逻辑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二、关于技术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第三节 教育的属性及其技术逻辑
        一、教育质的规定性与教育的技术属性
        二、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相伴相生
        三、教育的需求与技术的“适者生存”
    第三节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二、信息技术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历史演进和逻辑内涵
    第一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影响的“起步”阶段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应用”阶段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步融合的“整合”阶段
        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历史与现实
        一、近代信息技术辅助思政课教学阶段
        二、计算机课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阶段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探索阶段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内涵
        一、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构架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依据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和资源建设
    第一节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建构
        一、教材的特点与教材的体系逻辑
        二、问题的结构与教学的问题逻辑
        三、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 研发基于积件思想的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积件思想与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
    第三节 思政课积件式优质资源的研发程序和应用模式
        一、思政课积件式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发程序
        二、思政课积件式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的应用模式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数据集成和模式建构
    第一节 建造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
        一、数据挖掘理论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建造逻辑
        二、数据挖掘的进化历程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技术路径
        三、数据挖掘的步骤与思政课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构建基于数据集成中心系统的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逻辑基础
        二、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思政课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创设基于连接式模式的专兼职融合的教学团队
        一、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创设的基础
        二、网络环境下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基本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创设思政课“融合式连接团队”的价值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关于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一、思政课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课件边界的混淆
        二、向技术学习与用技术学习两种技术观的冲突
        三、教学目标体系中内容、方法和技术的融合观
    第二节 “微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微课”作为思政课教学系统和结构优化的教育资源
        二、“微课”作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和影响源
        三、“微课”作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技术路径
        四、思政课“微课”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第三节 “慕课”: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化
        一、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抑或“以学生为中心”?
        二、“慕课”:思政课教学改革“逆序创新”的教育模式
        三、“慕课”是师资资源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思政课“慕课”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总结及其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四、第12期头脑奥林匹克答案(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D]. 胡光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D]. 侯晓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旧作改写与诗学重建 ——论昌耀后期诗风的转变[D]. 孙施. 南京大学, 2020(02)
  •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7]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D]. 张晓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8]“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D]. 倪沫. 苏州大学, 2017(04)
  • [10]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 李梁. 上海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第十二届智力竞赛答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