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后的殖民文化解读

《黑暗》之后的殖民文化解读

一、《黑暗深处》之后殖民主义文化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钱佳逸[1](2021)在《论迈克尔·翁达杰小说中的战争书写》文中研究说明

张磊[2](2020)在《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提出J.M.库切自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小说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获得了迅速的推进。具备多重混杂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库切,其小说文本布满开放、多元的后现代因素,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充沛的阐释空间,目前研究者对其小说的研究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库切并非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共发表16部小说,皆呈现出典型的互文性,且互文形式一篇一创新,使其小说充满蕴藉与张力。借助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库切小说的创新性表现于三个层面:一是库切小说中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互文性,二是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创新及价值,三是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生成的机制和造成的文本效果。在互文性视域中,论文运用文本细读、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库切小说文本中的各种互动指涉现象,可以发现指涉背后的驱动机制、深层动因以及指涉带来的巨大张力。论文聚焦于库切的16部小说文本,不包括其文学评论、访谈、书信等作品。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概述了库切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近10年来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即丰富多元的主题研究,特色各具的形式研究,并指出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的缺漏与不足,由此确立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指涉是没有边界的,在运用互文性这一理论之前,论文首先为互文性划定疆域,以便于其在文本分析中发挥效力。第一章题为“库切小说的互文性表征”,主要论述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的呈现形式,包括库切将互文性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意图、缘由与文本效果。该章首先梳理当代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的发展脉络,厘清互文性的相关概念,阐述互文性理论从命名到确立乃至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互文性一词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甚为流行且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但也存在着滥用、盲用的问题。论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将互文性明确区分为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又将狭义的互文性根据文本指涉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内文本性”和“文本间性”,从而使互文性理论成为可操作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如是,既可从狭义互文性的角度追踪库切小说中的指涉痕迹,研究其互文形式的创新及价值,又可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文本的意义增殖效果。其次,明确互文性的各种手法和类型,包括引用与暗示、戏拟与仿作、合并与拼贴等形式。库切将互文性作为其小说的表意策略,是其自发也是自觉选择的结果。第二章题为“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即“内文本性”。“内文本性”是指一个作家作品内部的自我指涉现象,既包括一个作家单部作品在情节上的呼应与重复、结构上的映衬与关联、人物关系设置上的对称等现象,也包括一个作家自身多部作品之间的文本指涉现象,体现为人物的再现、题材的相似和主题的延续等诸方面。同时,“内文本性”与中国古代的“互文见义”存在内在的会通,在中国古代上下文语境“互文相足”的观照下,库切小说中上下文语境形成的“内文本性”也得到彰显。“内文本性”清晰地体现在库切的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幽暗之地》中“库切”与其祖先的对应,《耻》中“强奸”情节的前后呼应,“耻”的情结的不断复现,《铁器时代》中卡伦太太与流浪汉范库尔之间身份与立场的互相映衬,《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八堂课之间的指涉关系,《凶年纪事》中三重叙述并行的结构,《夏日》中四位受访人对“库切”的不同叙述之间的互相指涉,《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的伊丽莎白在另一部小说《慢人》中的再现,自传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之间的互相指涉,以及“耶稣”小说系列《耶稣的童年》与《耶稣的学生时代》之间的互相指涉。库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构思,在文本中置入悖论和反讽,不断地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将互文性深藏于小说内部,使得小说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得以凸显和深化。第三章题为“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现象,即“文本间性”。库切的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是互动的,这不同于影响,影响是单向的,是前人影响了后人,而后人无法影响前人,但“文本间性”是双向的,“前文本”出现在“互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前文本的渊源,而“互文本”通过改造、转换、变形等手段对“前文本”的指涉则可能改变人们过去对“前文本”的理解和看法。库切的多部小说文本都与他者文本之间存在互涉关系,论文选择了其中指涉关系最突出、最强烈的他者文本来做互文分析,具体如:《内陆深处》与康拉德《黑暗的心》之间、《等待野蛮人》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之间、《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与卡夫卡的《城堡》之间、《福》与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彼得堡的大师》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之间、《耶稣的童年》与《圣经·新约》之间的互相指涉关系。这种指涉关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和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显然,库切所选择的“前文本”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文本,在与经典的对话与互涉中,库切小说呈现出丰富无尽的意义的绵延与增殖,或增强、或修改、甚或消解了人们对于传统经典的观念与认知。结语为“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主要综述库切小说中出现的各类互文形式,它们浑然地实现了“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构成了无限开放的文本空间,这些新颖的文本形式实现了对“真实”的多元重塑和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革新。库切以其特有的互文形式书写南非,使其笔下的南非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使南非呈现出多样化的“真实”样态;同样,库切小说中新颖的互文形式也为当代小说写作提供了一种范本,这既是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变革,也是在实践中对当下互文性理论的超越。互文性是一个中性词,它涵括了文本之间各种互现交错的形式,它可以指一种文本现象,亦可指一种文本创作原则,也可以指一种表现技法,更可以指一种阅读方法。从文本的产生来看,它是一种作家有意无意为之的表意策略与创作思想;从文本的接受来看,它是一种令读者回味悠长甚或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因此,互文性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场域。南非复杂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很多南非作家都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直接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库切则是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来另辟蹊径。库切意识到传统现实主义叙述中单一的腔调与闭塞的话语方式对现实的呈现是有限的,因此库切往往特意隐藏自己的写作意图,将互文性置入文本的形式结构之中,形成了其小说开放的、多元的、对话的意义空间,在意义的延异与播撒中令读者对南非、对非洲、对欧美乃至对整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更新的认识与思考。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是丰富而新鲜的,其小说愈至后期而愈发注意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其小说文本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特征,即片段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元性。库切小说以互文形式的更新创造了自由无拘的文本样式,增强了小说互文性的表现力,将互文性的文本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魏韡[3](2020)在《马洛人性的回归》文中指出《黑暗的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以及独特的写作手法,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各流派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以马洛的刚果之行为背景,旨在探讨马洛人性的回归。从小说内容来看,马洛一直崇拜库尔茨。在非洲寻找库尔茨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把库尔茨作为人生楷模到与之保持距离的变化,从被原始的诱惑吸引,到最终成功地抵制了各种诱惑,甚至放弃了库尔茨让他继承的事业,最终回到欧洲,成功地回归了人类文明。库尔茨是一面镜子,照亮了马洛心中的秘密,也反映了被文明包裹的原始的心是黑暗的,充满了邪恶,揭示了马洛的非洲历程实则是“自我”发现之旅,人性回归之旅。因此,我的论文将探索马洛的非洲之旅,通过对马洛精神历程的探索,展现马洛的自我反省,揭示他人性回归的秘密。本文运用殖民主义、象征主义分析马洛在非洲旅行中的心理变化,揭示马洛在非洲的旅行本质上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并引导他回归人性。第一章:作者的成长历程及其对其作品的影响。康拉德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忧郁。这些都形成并加深了他对殖民压迫的仇恨,播下了探索“人间邪恶”的种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文学创作的“梦想”。《黑暗之心》是根据康拉德1890年在刚果的经历改编。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疯狂时刻,康拉德率领一艘船前往非洲,在那里他听到并目睹了欧洲殖民者在基督教文明和进步事业的掩护下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看到了欧洲白人对非洲黑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他对欧洲白人打着传播文明的旗号在非洲的野蛮行径深感震惊。第二章:马洛的工作——发现原始的人性。象征能够呈现思想,并赋予作品意义。康拉德在小说中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情感和精神氛围,激发了人们对殖民主义的仇恨。这是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马洛深入非洲腹地不仅追寻库尔茨,而且随着航程的推进,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康拉德生动地展示了马洛的矛盾,表现了“道德”与“非道德”的斗争、“理性”与“非理性”的斗争。正是因为对库尔茨的追寻,马洛才有机会认识另一个自己。第三章:马洛对库尔兹的认识-从楷模到魔鬼。马洛起初很欣赏库尔茨的才华,因此他有一个强烈的朝圣梦想。然而,随着追寻的进行,他所看到和听到的却是库尔茨越来越不人道的“暴行”,库尔茨已经被邪恶吞噬。这一章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他人眼中的库尔茨和马洛眼中的库尔茨。他们之间的差异导致马洛重新思考库尔茨的行为和殖民主义本身。第四章:马洛人性的回归。作为两个来自欧洲文明的非洲侵略者,马洛和库尔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因此,马洛能够从非洲的原始土地上全身而退,回到欧洲文明的怀抱,而库尔茨只能留在非洲的土地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黑暗的心》的表层结构是对非洲的探索之旅,而深层结构则是对人性的探索之旅。小说探讨了人性的二重性,特别是人的心理潜意识部分。库尔茨远离文明社会的束缚,抛弃了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当他置身于荒野的丛林中时,他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潜意识被各种欲望控制,使他失去理智。与库尔茨不同,马洛逐渐完成了对“自我”和道德的救赎。在丛林深处,马洛变得更加睿智,然而库尔茨却被困在道德黑暗的深处。

郭子桢[4](2019)在《帝国扩张理想的建构、幻灭与救赎——《黑暗的心》中的“追寻”主题》文中研究表明帝国主义通过修辞与地理,建构了一套"话语—权力"体系,将殖民扩张行为合理化、正义化。本文将康拉德中篇小说《黑暗的心》的叙事线索概括为马洛的精神追寻过程,通过马洛对帝国扩张理想的追寻与幻灭,揭示出殖民罪恶的根源不仅是个体道德上的堕落,也是帝国主义话语体系的虚假对人性造成的扭曲。同时指出,人类只有超越个体、族群、意识形态的限制,以更广阔的人文主义视角理解现实,才能摆脱彼此恐惧、彼此吞噬的精神危机,通向自我的救赎。

陈智颖[5](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孙欣,康海波,汤雪楠[6](2017)在《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以《黑暗之心》和《吉姆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瑟夫·康拉德是享誉中外的英国天才小说家。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阐释,本文主要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康拉德的两部作品《黑暗之心》《吉姆爷》进行解读,力求使西方文艺理论与作品达到整合。

崔敏[7](2017)在《“夹缝中的写作”:后殖民视阈中库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的作家,库切感到自己无法真正理解南非土着的语言与文化,而后来在英国的经历又使他不甘成为帝国文化的附属。可以说,库切是一个处在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夹缝之中的流散知识分子,而这样的身份也造就了库切的怀疑主义精神,使他能够时刻保持对于权力意志的警觉以及对边缘声音的同情与真切关怀。在后殖民语境中,库切一方面关注黑人的生存处境,同情他们在历史上受到的伤害与不公,另一方面也关注白人殖民者及其后裔在当下的处境及心理特征。作为一名白人知识分子,他所关注的并不是种族斗争中的领袖,而是普通的承受苦难的黑人,在他们身上,作家看到一种不甘被同化的决心和对自由的渴望。作为白人殖民者的后裔,库切一方面对后殖民语境中白人的艰难处境表示同情,一方面又指出白人殖民者后裔应当为祖辈所犯下的罪恶承担罪责,应怀有忏悔之意。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库切小说表现出很强的后现代特征。首先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库切小说显示出复杂性和多重性特点,其次在意象运用上又将欧洲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与后现代意义相结合,并特别突出了性意象、孤岛意象以及动物意象在后殖民语境中的特殊含义;在叙事手法上,库切通过双重声音并置、重复等手法的运用,揭示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面目,颠覆了传统殖民文学中的白人至上论神话。库切的小说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他作为一个白人知识分子在后殖民语境中对于历史的承担以及现实的思考。他强调伦理道德对于后殖民环境中种族关系改善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真诚的爱与宽恕才能够改变南非矛盾重重的现状,真正实现种族间的和解,这也决定了库切小说艺术形式上的独特性。

陈帅[8](2014)在《康拉德殖民主义小说的空间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不仅是静止的物质容器或者虚空的精神存在物。按照法国当代学者列斐伏尔的话来说,空间是政治的,其中蕴含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列斐伏尔赋予了“空间”在解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空间的变化折射着一个社会渐变的全貌。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地理空间扩大,社会空间膨胀的过程,这也注定了帝国和空间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论文在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说”的成果基础上,重新探究了康拉德三部殖民主义小说——《吉姆爷》、《黑暗深处》、《诺斯托罗莫》中对帝国社会空间的呈现。三部小说既顺应时势地呈现了一个被帝国政治、经济关系生产出来的新型全球空间,又不无讽刺地展示了这一空间中新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悲剧命运。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康拉德对待帝国主义的矛盾态度。论文正文由五个章节和一个绪论、一个结语组成。绪论介绍了康拉德本人及其三部殖民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介绍了“空间”一词的含义和列斐伏尔“社会空间”一词的提出背景以及背后包含的帝国、空间和文学文本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二、三章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康拉德笔下的帝国社会空间形象进行论述。三部殖民主义小说文本中不仅呈现了一个帝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历史空间,而且表现了作者从内容和叙事方面都试图对此空间做出调试和反抗的意图。第四章论述了康拉德三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空间结构,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从帝国中心进入帝国边缘毫无例外经历的都是迷失和沉沦。第五章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空间形象是解读康拉德内心世界的一个入口的结论,正是由于其本人真实、真切的空间体验才使得他的作品具备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李筑超[9](2013)在《后殖民主义视野下康拉德小说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约瑟夫·康拉德是着名的波兰裔英籍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坛上的奇才,也有评论家认为他是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一生跨越四大文化交流圈,多元文化的思想在他身上相互糅合、交融,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手法。他超凡的想象力与深邃的洞察力,配合以独特的语言艺术与写作技巧,使他的作品独具魅力与特色,吸引众多评论家并成为当今中西方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康拉德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其丰富的经历以及多元混杂的文化背景,其作品中呈现出陆地与海洋,西方与东方,文明与原始几大冲突,这些冲突不仅让人感受经历了一番别样人生,同时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冲突,蕴含了丰富多样的象征寓意,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分析。康拉德创作了大量的以亚非殖民地为背景的小说,其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思想一直颇受争议。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话题,将康拉德的小说放置后殖民主义的视野下,再联系康拉德的个人生平与经历,以文本为依托,研究其小说中的文化建构。论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正文部分、结语部分。其中,引言部分阐述了康拉德的生平、文学创作、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介绍。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讨论了康拉德小说的他者文化建构,分别探讨了种族他者、地理他者、性格他者的建构。他者在康拉德的小说中被定型为丑陋怪异的表征符号,体现出康拉德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他者文化的排斥与否定。第二章探讨了康拉德小说的女性文化建构,依据其小说对女性的划分为天使、妖女、巫婆三种类型。其中,白人女性多为天使类型,而第三世界有色女性多被建构为妖女、巫婆类型。她们一方面是西方人讥笑、嘲讽的对象,一方面又是白种男人幻想、追求、堕落的动力和源泉。女性在康拉德的小说中地位低下,有色女性更是被贬斥的对象。第三章探讨了康拉德小说中的地域文化建构,分别讨论了非洲文化、马来文化、混杂文化的建构。康拉德一方面将非洲文化、马来文化定型为原始、落后的文化,宣扬欧洲文化的进步与文明,要求被殖民者学习和采纳殖民者的文化与习俗,以实现文明教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运用本体论和种族差异论否定这种改进。混杂文化则体现了康拉德本人的多元文化身份和矛盾的文化认同感。他作品中的冲突与矛盾都可以概括为“强、弱”的二元对立模式。他对弱势文化的同情不代表他对其认同,而是西方人意识到了二元对立模式的威胁与不长久性,试图采取多元混杂的方式化解此危机。混杂文化虽然提供了一种“弱者变强、强者变弱”的可能性,但是西方维持霸权文化的本质未曾改变,只是转换一种方式而已。

岳峰[10](2012)在《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中心》文中提出在英国文学书写史上,英国作家对前殖民地非洲表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于有很多英国作家有着强烈的“非洲情结”,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形象”建构格外引人注目。20世纪英国小说中关于非洲题材的叙事连绵蜿蜒,从殖民时期的康拉德,一直延伸到后殖民时代的莱辛、奈保尔等,蕴涵其中的帝国主题一直贯穿至今,尤其近十年来以非洲形象作为书写对象的作家屡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都表明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建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愈发突出。与18、19世纪那些极力渲染非洲异域风情、大肆鼓吹殖民扩张的冒险小说不同,20世纪以来伴随日不落帝国的逐步衰败,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作家更关注西方白人无止境的物质诉求下的殖民欲望与崇尚殖民地原始面貌之间的冲突,西方知识分子已经看到工业文明带来的而且已经逐渐加深的种种危机。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成为大英帝国作家的主要叙事中心。非洲经历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已不仅仅具有“原始”、“落后”等特征,成为一个渗透着英国小说家的意识形态的、被刻意描述为非欧洲的“他者”世界。20世纪英国小说中呈示的非洲形象绝非事实的非洲,是英国文化在二元对立原则下想象“他者”的方式,是英国人塑造与完善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参照系,换言之,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人类传统道德面临重重危机的20世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其用异质文化语境来进一步考查西方文明实质的实验场所。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等英国小说家企盼粗犷强悍且散发出野性魅力的乌托邦化的非洲为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拯救的良药,以此来解决工业时代英国人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小说中的非洲因此不过是一种载体,非洲形象建构也不过是小说家的“他者”想象、文化利用以及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然而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的乌托邦叙事在非洲丛林里无法摆脱尴尬的命运,也造成了小说的文化逻辑与作者的主观意图的断裂,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非洲乌托邦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后,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题材小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题材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20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家笔下的非洲形象书写,列举了莎士比亚、笛福的非洲形象建构,指出《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种族观,《鲁滨逊飘流记》中的鲁滨逊形象则表现了18世纪欧洲白人在“他者”环境中从自我分裂到自我弥合的过程。第二章聚焦于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是如何将非洲描述成与欧洲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另类世界”的。这些小说家以其知识分子的良知发起对身染道德沉疴的欧洲白人在非洲丛林里的罪恶的批判,表现出这些作家超越其时代的人文思想。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解构与重构。野蛮落后但又神秘莫测的非洲成为英国小说家寄托白人欲望最好的想象空间,成为净化白人灵魂的伊甸园。这种伊甸园般的非洲形象正是英国小说家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投射机制的作用重新建构出来的。第四章论述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乌托邦的幻灭与英国小说家对帝国殖民在非洲的文化反思。英国小说家非洲叙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殖民叙事范畴,然而这种非洲乌托邦仅仅是小说家“拯救”的图解,最终无论在内容层面还是叙事层面都遭遇各种尴尬的命运。第五章论述了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话语,指出英国作家文化身份的嬗变对其创作的影响。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叙事中对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最终只能被包容在帝国主义的话语体系之内。结语部分回溯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20世纪英国小说家非洲题材创作背后体现的是非洲形象流变问题,正是在这种对“他者”形象的想象与异域形象的描绘中,英国作家不断体悟和更新着自我形象欲望,变化的不是非洲,而是对非洲的欲望。在非洲这个被英国作家幻化成为对身染沉疴的英国人进行“拯救”的具有特定道德伦理意义的虚构空间里,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思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小说造成的客观效果是开创了文化相对主义之先风,然而英国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注定了这种非洲乌托邦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幻想。英国小说中非洲形象的构建最根本的出发点依然是为了考察英国人的心路历程,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与完善英国人自我形象。

二、《黑暗深处》之后殖民主义文化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暗深处》之后殖民主义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2)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他”和“他的人”
    第一节 库切小说在国外的研究
    第二节 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一章 库切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
    第二节 互文性的形式与精神
    第三节 互文性视域中的库切小说
第二章 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
    第一节 “内文本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情节的呼应与重复
    第三节 人物的再现与发展
    第四节 结构的分立与黏连
    第五节 自我的相似与相续
第三章 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
    第一节 “文本间性”的生成与效用
    第二节 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
    第四节 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
    第五节 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
结语 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
参考文献
附录 库切生平大事与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马洛人性的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1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s Growth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Heart of Darkness
    1.1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1.2 Author’s Growth and Its Influence
Chapter2 Marlow’s Job-To Discover His Inside Nature
    2.1 Symbols of the Novel
        2.1.1 The Symbolic Meaning of“Dark”
        2.1.2 The Contrast of Darkness-the Symbol of“White”
        2.1.3 The Symbolic Meaning of“Heart”
        2.1.4 Other Symbols in the Novel
    2.2 Marlow’s Self-discovery
Chapter3 Marlow’s Discovery of Kurtz- from Model to Devil
    3.1 Kurtz in the Eyes of Others
    3.2 Kurtz in the Eyes of Marlow
Chapter4 Marlow’s Return to Humanity
    4.1 Colonialism in the Novel
        4.1.1 Cruelty and Greed of Colonialism
        4.1.2 Hypocrisy and Absurdity of Colonialism
        4.1.3 The Symbols of Colonialism in the Novel
    4.2 The Wildness’s Temptation
    4.3 Marlow's Epiphany about Humanit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帝国扩张理想的建构、幻灭与救赎——《黑暗的心》中的“追寻”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洛的启程:帝国理想建构之象征
二、马洛的见闻:帝国话语体系的崩塌
三、马洛的讲述:自我救赎的追寻

(6)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以《黑暗之心》和《吉姆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约瑟夫·康拉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后殖民主义简介
三、后殖民主义与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整合
    (一) 《吉姆爷》中的“本土”与“他者”
    (二) 《黑暗之心》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7)“夹缝中的写作”:后殖民视阈中库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库切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
    第一节 残疾者形象与沉默的历史抗争
    第二节 孤独者形象与知识分子艰难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献身者形象与历史忏悔
第二章 库切小说中的意象运用
    第一节 性意象与后殖民语境中的种族僭越
    第二节 孤岛意象与后殖民语境中的种族困境
    第三节 动物意象与后殖民语境中的种族和解
第三章 库切小说的叙事特色
    第一节 双重叙述声音与民族身份的复归
    第二节 重复与颠覆
    第三节 首尾开放的文本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康拉德殖民主义小说的空间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康拉德的三部殖民主义小说
    第二节 康拉德三部殖民主义小说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空间批评视域下的国内外康拉德作品研究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帝国与空间政治
    第一节 “社会空间”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学说
    第三节 帝国、空间与文学文本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帝国空间的表征
    第一节 作为空间表征手段的地图
    第二节 作为空间表征手段的汽船、铁路
    第三节 作为空间表征手段的贸易站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反-帝国空间的表征
    第一节 非洲大陆的蛮荒
    第二节 殖民地法庭的无力
    第三节 萨拉科的永不安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从帝国空间到反-帝国空间
    第一节 《黑暗深处》:永无止境的黑暗旅程
    第二节 《吉姆爷》:建不成的家
    第三节 《诺斯托罗莫》:美好家园的失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空间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
    第一节 现代主义作家们的空间体验
    第二节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康拉德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后殖民主义视野下康拉德小说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康拉德的生平及文学创作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理论方法
第一章 康拉德小说的他者文化建构
    1.1 种族他者
        1.1.1 非洲种族建构
        1.1.2 马来种族建构
    1.2 地理他者
        1.2.1 黑暗的心脏——非洲
        1.2.2 沧海横流的马来群岛
    1.3 性格他者
        1.3.1 寻找自我之旅
        1.3.2 帮助他者之旅
第二章 康拉德小说的女性文化建构
    2.1 天使
        2.1.1 纯洁忠贞的幻想天使
        2.1.2 勇敢逐爱的悲情天使
    2.2 妖女
        2.2.1 摄人心魄的东方妖女
        2.2.2 矛盾、叛逆的混血妖女
    2.3 巫婆
        2.3.1 愚蠢丑陋的悍妇
        2.3.2 文明对立的泼妇
第三章 康拉德小说的地域文化建构
    3.1 非洲文化
        3.1.1 非洲人的原始舞蹈及服饰装扮
        3.1.2 非洲人的原始巫术
    3.2 马来文化
        3.2.1 马来人的服饰及宗教信仰
        3.2.2 马来人的泛灵论思想
    3.3 混杂文化
        3.3.1 混杂文化的特点
        3.3.2 混杂文化在康拉德小说中的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选题的提出
    二、 本选题的研究综述
    三、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英国作家非洲形象书写的缘起
    第一节 《奥瑟罗》:一个莎剧中的摩尔人形象
    第二节 鲁滨逊:“他者”环境中的白人从自我分裂到弥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20 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建构
    第一节 非洲丛林:欧洲殖民者的“另外一面镜子”
    第二节 非洲文化形象:“他者”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非洲人形象:白人自我欲望的投射
    第四节 非洲形象的建构主体:身染沉疴的白人形象
    第五节 非洲题材叙事图式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第一节 非洲丛林:白人逃避现代文明的伊甸园
    第二节 野性召唤文明:非洲文化之魅
    第三节 倒置的“拯救”:非洲“野蛮人”与欧洲“空心人”
    第四节 追寻圣杯:欧洲骑士的灵魂之旅
    第五节 乌托邦艺术的再现:非洲题材小说中的象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乌托邦的迷惘与幻灭
    第一节 非洲丛林:乌托邦的终结地
    第二节 “总有新东西”:被淹没的非洲传统文化图式
    第三节 “可怕!可怕呀!”:非洲“丛林”里的身份迷失
    第四节 非洲的噩梦:叙事层面的尴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话语
    第一节 黑色非洲:英格兰统治下“真正的自由”之地
    第二节 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殖民话语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黑暗深处》之后殖民主义文化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迈克尔·翁达杰小说中的战争书写[D]. 钱佳逸.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3]马洛人性的回归[D]. 魏韡. 延安大学, 2020(12)
  • [4]帝国扩张理想的建构、幻灭与救赎——《黑暗的心》中的“追寻”主题[J]. 郭子桢. 北方文学, 2019(30)
  • [5]《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6]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以《黑暗之心》和《吉姆爷》为例[J]. 孙欣,康海波,汤雪楠.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 [7]“夹缝中的写作”:后殖民视阈中库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D]. 崔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康拉德殖民主义小说的空间政治学研究[D]. 陈帅. 山东大学, 2014(01)
  • [9]后殖民主义视野下康拉德小说的文化建构[D]. 李筑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10]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中心[D]. 岳峰. 苏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黑暗》之后的殖民文化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