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小麦幼苗白粉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小麦幼苗白粉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一、环境因子对白粉病孢子在小麦幼苗上萌发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钟睿[1](2021)在《醉马草及其根部真菌对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 gansuensis)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禾本科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其能够与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和根部微生物共生。本研究以内生真菌侵染(EI)和未侵染(EF)的醉马草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3年实验室试验、温室试验和田间试验,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系统探讨了EI/EF醉马草植株光合特性、根部真菌多样性、根系分泌物,以及甘肃内生真菌和丛枝菌根(AM)真菌的互作。以期明确内生真菌-根部真菌-根系分泌物-醉马草生长的多重关系,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醉马草提供理论支撑。所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醉马草地上和根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着增加(P<0.05);EI醉马草植株地上和根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EF醉马草植株(P<0.05)。转录组测序结合q RT-PCR验证发现,相比于30%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醉马草,15%土壤含水量处理下醉马草植株lhc B1、lhc B2、psb B、psb C和pet H基因表达量上调;在15%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相比于EF植株,EI植株lhc B、psb B、psb S、pet J和psa E基因表达量上调。2.相似条件下,野生EI和栽培EI/EF醉马草植株根际AM真菌优势菌属均为球囊霉属(Glomus),根部真菌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根部可分离真菌优势菌属均为镰刀菌属(Fusarium)。野生EI植株根际AM真菌孢子密度、丰富度和根部真菌多样性均显着高于栽培EI植株(P<0.05)。栽培EI和EF植株间根部真菌群落门和属水平组成均显着不同(P<0.05)。与EF植株相比,EI植株菌根侵染率和根际AM真菌孢子密度均显着增加(P<0.05),根部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着降低(P<0.05)。3.根际真菌和AM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显着高于根部(P<0.05)。根部和根际真菌多样性分别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和增加(P<0.05)。在干旱、正常水分和水分添加下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根部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为促进、无改变和抑制。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是显着影响醉马草根部和根际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P<0.05)。内生真菌和AM真菌单独均能够显着增加醉马草地上生物量(P<0.05),内生真菌和AM真菌互作对醉马草地上生物量无显着影响(P>0.05)。4.EI植株的生长、光合速率、地上和根系生物量、氮和磷元素含量均显着高于EF植株(P<0.05)。EI和EF醉马草植株根系分泌物组成显着不同(P<0.05),同时EI和EF同种根系分泌物的含量亦有差异,相较于EF植株,其中EI植株中相对含量上升的代谢物11种,相对含量下降的代谢物10种。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根际、非根际和根部,且差异显着(P<0.05)。EI植株根部真菌丰富度显着高于EF(P<0.05),两者根部和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着(P<0.05)。相对含量上升的代谢物对根部真菌丰富度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相对含量下降的代谢物对根部真菌丰富度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根部真菌丰富度与醉马草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内生真菌是通过改变根系分泌物组成,降低醉马草根部真菌多样性和改变群落组成进而促进醉马草的生长和提高生物量。

董文科[2](2020)在《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城市草坪建植中主要使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广泛用于草坪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DC.)是草地早熟禾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草坪质量和降低草坪利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关于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药剂防治,但药剂防治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成为草坪病害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究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后续的抗病基因挖掘和草坪草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本研究选用草坪建植中常用的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基于抗性评价结果,选择高抗和极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并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对比分析了抗、感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上分析了抗病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进行白粉菌接种试验发现,各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白粉病发病率在2.33%~83.00%之间,病情指数在0.55~62.93之间;其中,黑杰克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33%和0.55;超级哥来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3.00%和62.93;以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病情指数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获得1个高抗白粉病品种(黑杰克)、3个中抗品种(午夜2号、Shamrock和公园)、3个中感品种(橄榄球2号、耐力和耐盐月夜)、2个高感品种(解放者和抢手股)和1个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2)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病情况、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存在显着差异。高抗品种‘黑杰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缓慢,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活性(株高、根长和Wd)、叶片保水能力(RWC)、渗透调节能力(SS、SP和Pro)和抗氧化能力(SOD、POD、CAT、APX、As A和GSH),以及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REC、MDA、O2·-产生速率和H2O2);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较快,同时其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高。草地早熟禾的抗病性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PAL、4CL、C4H和PPO)的活性和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的含量紧密相关。抗病品种‘黑杰克’在接菌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加,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酶活性虽在发病初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在接菌前期,除果胶外,‘黑杰克’的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高于‘超级哥来德’,这可能是‘黑杰克’初期表现较强抗病性的物质基础,随接菌后时间的延长,‘黑杰克’显着提高了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以增加自身抗病能力;而‘超级哥来德’的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虽在接菌初期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显着低于‘黑杰克’。(3)白粉病侵染对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超级哥来德’的Chl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和Tr)、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ETR和q P)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GAPDH和PRK)活性在接菌后显着减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而高抗品种‘黑杰克’光合机构性能受白粉病侵染影响较小,较高的Chl含量和光合酶活性有利于‘黑杰克’维持在较高光合效率。此外,高抗品种‘黑杰克’在应答白粉病侵染时显着增加了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提高蔗糖含量,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且淀粉含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在接菌后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同时随接菌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迅速增加,造成淀粉代谢异常。(4)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在‘黑杰克’和‘超级哥来德’中分别鉴定出27,827个DEGs(22,637个上调,5,190个下调)和33,593个DEGs(29,189个上调,4,404个下调);有18,803个DEGs为两品种共有,9,024个DEGs为‘黑杰克’特有,14,790个DEGs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基因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萜类骨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途径;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与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相比,白粉病侵染促进了‘黑杰克’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植物MAPK信号通路)、次级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途径(光合作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超级哥来德’中参与转录和翻译的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易受白粉病侵染的影响。(5)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在高抗品种‘黑杰克’中有27个DAPs上调,31个DAPs下调;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中有60个DAPs上调,80个DAPs下调。有32个DAPs为两品种共有;26个DAPs只在‘黑杰克’中出现,为‘黑杰克’特有;108个DAPs只在‘超级哥来德’中出现,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DAPs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而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核糖体”、“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程序性坏”、“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氰胺酸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途径。将蛋白质组鉴定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有55个DAPs与DEGs相关联;在‘超级哥来德’中有119个DAPs与DEGs相关联。通过对关联上的DAPs所参与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关联上的DAPs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和“糖酵解/糖异生”等;在‘超级哥来德’中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淀粉与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PI3K-Akt信号通路”。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抗病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制,鉴定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关键代谢通路以及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但以上抗病基因和蛋白在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曹师[3](2020)在《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文中指出紫花苜蓿病害是限制苜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苜蓿草地的衰退。为查明我国“草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苜蓿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天山镇)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种世界新病害,研究了其病原的生物学、生理学、致病性、侵染循环和对30个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获得如下结果:1.该地区病害有: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苜蓿壳针孢叶斑病(Spetoria medicaginis)和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Paraphoma sp.),共8种,其中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和苜蓿根腐病为最主要的病害。2.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命名与症状:田间3龄植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8%,根皮层中上段变黑、腐烂,根中柱变黄褐色、黑色,腐烂,而植株的地上部分无异常。优势菌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分离率为77.1%。采用种子接种和幼苗蘸根接种结果均表明该菌为紫花苜蓿的致病菌。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利用ITS、EF1-α和TU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鉴定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其引致的苜蓿根腐病为世界新病害,据此将该病命名为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英文名为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APRR)。APRR的典型症状为:主要危害主根中上段,导致根皮层漆黑色、腐烂,根中柱变褐色、腐烂,茎叶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病的识别要点为:根皮层上着生黑色颗粒物,为其分生孢子器。3.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危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导致种子腐烂。在培养皿上种子上接种1周,幼苗发病率为84%,幼苗死亡;幼苗经蘸根接种4周时,开始发病,接种2个月后,植株发病率达70%,且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但未见植株死亡。4.异茎点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根异茎点霉的生物学特征:采集自发病田的土壤在温室种植苜蓿种子2月时,植株发病率为60%,病情指数为22.0,表明该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为土传病害之一。纯培养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在25℃30℃和pH 89条件下生长最好,但高于55℃无法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和pH 7,高于40℃无法萌发。根异茎点霉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较广,在供试的所有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该菌极难产孢,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培养1周时仅在苜蓿根煎液培养基(ARA)上产孢,4周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也可产孢,但在ARA上的产孢量显着高于PDA。5.对30份紫花苜蓿品种温室条件下蘸根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草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90%和62.5,而龙威3010、甘农3号和超音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他多数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对根异茎点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为高抗品种,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对该病原菌的抗病性较差,为感病品种。

刘汉兵[4](2020)在《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Hance)作为药食兼用山野菜,嫩茎、叶口味鲜美,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黑龙江省林区常见山野菜种类之一。目前短毛独活面临野生资源少,采收困难,原生境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短毛独活的人工栽培。近年来,在短毛独活人工栽培过程中,白粉病发生严重,降低了短毛独活的产量、品质,影响了其规模化生产。本研究通过调查露地栽培过程中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动态及不同栽培措施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动态和有效防控白粉病发生的栽培措施,为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提供指导。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短毛独活白粉菌形态学特征,扩增白粉菌ITS区和28S区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将侵染短毛独活的白粉菌鉴定为白粉菌属独活白粉菌(E.heraclei)。(2)室内环境试验表明温度为20~25℃,湿度为60%~80%,利于短毛独活白粉菌侵染。露地栽培条件下,可把短毛独活白粉病的时间发生流行划分为3个阶段,6月初至7月初为白粉病发生的初侵染期和指数增长期,持续时间约为20-30d;7月初至8月初为白粉病发生的盛发期,持续时间约为30d;8月初进入白粉病发生的衰退期。在短毛独活白粉病的空间流行中,病原菌一代传播区域为不规则区域,在东北方向和正南方向传播距离较远且发病严重,最远传播距离为3.12m;整个病情调查期,在东北方向传播距离最远,发病严重,最远传播距离为60.2m。寄主生长发育时期、温度、湿度、光照、风向和风速等关键气象因子极大影响了白粉病的发生流行。(3)较高土壤水分含量(60%~80%)与有机质含量(75g~100g/kg)互作可控制白粉病发生,普遍率和病情指数显着低于其他互作处理;该处理下,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开展度、最大叶面积、自然生长高度和单株产量显着高于其他互作处理,且植株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香豆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互作处理。(4)初步确定短毛独活露地栽培中以株行距40cm×60cm的种植密度可以显着抑制白粉病的传播。与高种植密度处理(株行距20cm×60cm和30cm×60cm)相比,该种植密度下,植株白粉病发生较轻,普遍率、病情指数和病情增长量较低,植株冠层温湿度较高,光照较强,通风良好,利于控制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另外,该种植密度下,植株生长势较强,单株产量较高,且利于植株内维生素C和香豆素等营养成分的积累。(5)玉米间作有效改善了短毛独活冠层微环境,提高了植株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提高了植株抗性,对植株白粉病的发生流行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其中6:1间作模式下,植株白粉病发生最轻,生长势强,单株产量最高,植株内维生素C和香豆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6)室内药剂筛选试验中,甲基硫菌灵1500mg/L、吡唑醚菌酯1500mg/L对短毛独活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梗形成及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进一步试验表明甲基硫菌灵1500mg/L和吡唑醚菌酯1500mg/L可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流行,田间相对防效达69.81%和58.89%,且喷施2种药剂后,植株内POD、SOD、CAT和PAL保护性酶活性显着高于清水对照处理。

刘小羽[5](2020)在《沈阳市新民地区杨树白粉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北方地区速生丰产林主要树种之一,也是辽宁省人工造林的第一树种,目前市场杨木价格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大径级木材短缺的问题,杨树具无性繁殖、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解决市场供求问题,提高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杨树还是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可改善生态小环境,增强生态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沈阳地区杨树白粉病发生严重,如何有效防控白粉病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杨树白粉病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沈阳地区杨树白粉病为对象,对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林间病害发生时间及症状、孢子的空间扩散动态和药剂防治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传统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引发该地区杨树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杨球针壳(Phyllactinia populi(Jacz.)Yu),无性型为拟小卵孢属(Ovulariopsis sp.)。通过接种试验,明确闭囊壳为翌年杨树白粉病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为再侵染源。2.测定杨树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首先,对闭囊壳的越冬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闭囊壳在林间越冬力较强,闭囊壳的越冬存活力与其含子囊孢子的数目呈显着正相关,闭囊壳具有极强的抗低温能力。其次,对越冬后闭囊壳的发育成熟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闭囊壳在2019年4月中旬开始成熟,且降水有利于子囊孢子的成熟。最后,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20℃30℃均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3%,pH为8,最适碳源为甘露醇和半乳糖,各氮源(氯化铵、硝酸钾、L-精氨酸、甘氨酸、尿素、蛋白胨)对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氧气是必要条件,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3.连续观察记录了2018年和2019年试验地内林间病害的发生时间及症状,结果表明,2018年杨树白粉病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始发病,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出现子实体,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白粉层逐渐消退。2019年病害进程普遍早于2018年,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开始出现子实体,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白粉层消退。连续两年新林1号和108杨发病进程最快,其次依次为荷兰64杨和彰武小钻杨,辽宁杨发病最晚。另外,通过孢子捕捉技术对林间分生孢子扩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孢子的扩散量随冠层高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冠层扩散量最多。杨树生长期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与林间孢子扩散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87,降水对林间孢子的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利用载玻片孢子萌发法对10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SC、43%氟菌·肟菌酯SC和42%苯菌酮SC的毒力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134.25mg/L、160.26mg/L、177.36mg/L。用室内筛选出的3种药剂进行林间单株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SC400倍液对林间杨树白粉病的防效最好,其次为43%氟菌·肟菌酯SC200倍液。

丰雪春[6](2020)在《湖南不同产地板栗品种“铁粒头”对栗疫病的抗性研究》文中指出板栗疫病是一种在全球板栗种植区均有发生、由寄生隐丛赤壳菌引起的枝干性病害。板栗疫病是限制板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针对板栗疫病发病早期症状难以识别、病原菌鉴定困难、抗性品种少等问题,以湖南主栽板栗品种“铁粒头”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种植区野外调查,采集疑似板栗疫病枝条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结合形态特征观测、理化性质测定与分子检测技术进行菌株鉴定,获取病原菌。以此为基础,采用盆栽接种病原菌的方法,观测探寻病原菌的潜在寄主;采用枝条离体水培法,将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回接于不同产地“铁粒头”的健康枝条,记录并测定植物病害发生症状和病害发生过程中枝条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了解病害发生规律。同时,对湖南“铁粒头”种植区土壤因子与其板栗疫病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板栗疫病发生的关键土壤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湖南不同栽培区的“铁粒头”板栗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栗疫病,其病原菌包括强、弱毒力两种菌株(F1、F2)。两种菌株与板栗疫病模式菌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100%,高度一致。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与模式菌株相同,进一步证实分离获得的板栗疫病致病菌为栗疫病菌。2)该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锥栗、野漆、山核桃等植物,并引起溃疡斑,可侵染狗尾草、万年青、柑橘等植物,但无病害症状出现。3)来自于不同产地的“铁粒头”板栗枝条接种F1和F2两种病原菌后,发病过程中的主要生化特性与20d后的发病率均存在差异。浏阳(LY)地区板栗枝条接种F1、F2菌株发病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7%和72%,表现为高度易感,而长沙(CS)地区对F1、F2均表现为较强抗性。岳阳(YY)、郴州(CZ)和怀化(HH)地区表现为F1抗性,对F2菌株表现为中等抗性。但5个地区在接种F2菌株平均发病率均高于接种F1。4)栗疫病大田调查结果与枝条离体培养接种病菌的致病结果基本一致,即LY地区感病率高,属感病地区;CS和HH地区对栗疫病抗较强,属抗病地区。YY和CZ地区均表现为中抗病地区。栗疫病在“铁粒头”不同栽种区发生率与其栽种地土层厚度成反比,土层厚度在40-50cm的地区发病率高于土层厚度50-60cm的地区;土壤pH也会影响栗疫病的发生,土壤pH在2.9-3.2之间,其发病率在20%以下,死亡率也较低。上述结果为栗疫病害的早期检测与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为湖南省板栗产业的合理栽培、减少栗疫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邢巧娟[7](2020)在《CmLOX10和CmLOX13在调控薄皮甜瓜耐旱及抗白粉病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是重要的水果型蔬菜,在我国和东亚国家广泛种植。其根系较浅,叶片大而薄,对水分需求量大,灌水不足或灌溉不及时常使甜瓜产量和品质下降。白粉病是甜瓜生产上经常发生的病害之一,由于白粉病发生而造成农药大量使用,污染了环境,降低了产品的安全性。因此,提高薄皮甜瓜的抗旱和抗白粉病能力对于甜瓜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光信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适当程度的光强,尤其是红光(Red light,RL)可以提高植物的防御反应,但红光与薄皮甜瓜的防御反应间的关系还鲜有报道。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s,EC 1.13.11.12)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衰老和逆境胁迫等过程,但薄皮甜瓜中脂氧合酶家族基因在抗逆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课题组前期从甜瓜基因组网站鉴定出18个LOX家族基因(CmLOX01-18)。本论文以薄皮甜瓜‘玉美人’为研究材料,通过RT-qPCR分析选出在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不同的CmLOX10和CmLOX13进行干旱胁迫下(控水处理)的机制研究;筛选出诱导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的适宜红光光强和时间,利用酵母单杂交(Y1H)方法筛选到两个与CmLOX10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0、3、6、12和24 h,RT-qPCR分析结果显示,CmLOX01、CmLOX02、CmLOX04、CmLOX05和CmLOX06的表达在处理后到24 h均无显着性变化;CmLOX03、CmLOX07、CmLOX08、CmLOX09、CmLOX14、CmLOX15、CmLOX16和CmLOX17略微上调表达;另外5个基因受到PEG6000强烈诱导,其中CmLOX10和CmLOX11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在处理后立即显着上调表达并于6 h表达量达到峰值,CmLOX12和CmLOX13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在处理后6 h开始显着上调表达并于12 h表达量达到峰值,同样,CmLOX18在处理后6 h开始显着上调表达,但在24 h表达量最高。结合表型分析,以上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响应干旱胁迫的5个LOX基因中CmLOX10和CmLOX11可能在干旱的早期起作用,CmLOX12和CmLOX13作用于干旱胁迫中后期,而CmLOX18可能主要参与衰老和死亡过程。2.我们以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获得的CmLOX10沉默的甜瓜植株和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获得CmLOX10过表达植株为试材进行自然干旱(控水)胁迫处理。与对照植株相比,过表达CmLOX10拟南芥在干旱胁迫后具有更高的成活率,电解质渗透率(EL)、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以及气孔开度和蒸腾失水率均显着降低,茉莉酸(JA)水平以及合成基因的表达升高。相反,CmLOX10沉默植株降低了对干旱胁迫的抗性,EL、MDA和H2O2水平以及气孔开度和蒸腾失水率均显着高于对照,而J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但是,沉默植株和过表达植株的ABA含量均无显着性变化。外源JA处理可以缓解薄皮甜瓜幼苗受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减小气孔开度。对CmLOX10启动子进行分析发现含有茉莉酸甲酯(MeJA)响应元件,且CmLOX10的表达受到JA的诱导。另外,JA信号途径核心转录因子CmMYC2基因表达受到JA和PEG6000的诱导,CmLOX10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MYC结合元件,YIH结果表明CmMYC2与CmLOX10启动子直接结合。这些结果表明CmLOX10通过促进JA积累诱导气孔关闭来增强植物干旱耐受性,同时CmLOX10可能受到JA信号的反馈调节。3.CmLOX13在PEG6000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与CmLOX10不同,处理后6 h表达量才开始显着上调,在12 h达到峰值。表型和生理分析表明,CmLOX13的异源过表达(CmLOX13-OX)提高了拟南芥的耐旱性。与对照植株相比,过表达CmLOX13拟南芥在干旱胁迫后具有更高的成活率,而EL、MDA和H2O2水平以及气孔开度和蒸腾失水率均显着降低,且气孔开度受到ABA信号调控。干旱处理后,ABA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NCED3和NCED5的基因表达无显着变化,而ABA分解代谢途径中的4个关键基因CYP707A1、CYP707A2、CYP707A3和CYP707A4的表达均在转基因株系中显着下调,导致CmLOX13-OX拟南芥株系中的内源ABA含量显着增加。相反,JA分解代谢基因CYP94B3的表达上调,导致CmLOX13-OX株系中内源JA含量低于对照。此外,外源ABA处理能强烈诱导CYP94B3的表达,但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拟南芥中的表达量。最后发现外源ABA及其抑制剂处理可以改变对照和CmLOX13-OX的抗旱性。这些结果表明,CmLOX13通过降低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ABA的水平进而诱导气孔关闭来参与干旱胁迫响应。4.筛选到适宜的诱导薄皮甜瓜白粉病防御反应的红光强度和时间为160μmol m-2 s-1和6 h。用160μmol m-2 s-1红光预处理6 h能显着降低薄皮甜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用LOX活性抑制剂NDGA处理发现红光诱导的对白粉病防御反应依赖于LOX的活性。RT-qPCR分析显示CmLOX10和CmLOX13在红光预处理接种白粉菌后的表达与LOX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CmLOX10和CmLOX13的沉默植株接种白粉菌后,与对照相比,病斑面积更大且病情指数更高,表明CmLOX10和CmLOX13在抗白粉病中起积极作用。沉默了CmLOX10和CmLOX13的植株降低了红光对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用CmLOX10启动子进行YIH文库筛选得到两个转录因子MELO3C016281和MELO3C019925,分别属于WRKY家族和bZIP家族,命名为CmWRKY41和CmABL5-2。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这两个转录因子均定位在细胞核内,用PlantCARE分析发现这两个转录因子的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光响应元件和防御响应元件。这些结果表明CmLOX10和CmLOX13在红光处理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的响应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可能受到CmWRKY41和CmABL5-2的调控。

孙浩洋[8](2019)在《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认为燕麦白粉病是燕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燕麦主产区均有发生,影响燕麦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燕麦主产区主栽品种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的白粉病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评价了燕麦种质资源的田间抗病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燕麦抗白粉病资源利用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燕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各产区普遍发生,但发病程度有显着差异。除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永登县白燕7号次之,病情指数为43.29;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均较低,分别为0.28和0.34。(2)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甜燕麦在天祝县病情指数差异很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在山丹县和民乐县未发病。不同燕麦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民乐县种植的白燕7号未发病,而加拿大北燕麦和牧乐思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22和1.85。(3)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20份燕麦白粉病病原菌提取全基因组DNA,扩增其ITS r DNA、28S r DNA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共鉴定出2种不同的白粉菌专化型,二者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其中采自天祝县的白粉菌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secalis亲缘关系相近,其余均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4)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进行了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牧草站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华家岭试点。28份材料中4628、伽利略、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4641和99AS207在2个试验点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不大且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2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稳定中抗燕麦白粉病,其余材料表现不稳定。(5)在通渭县华家岭镇研究了3种类型7个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但与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稍差。第1次施药后7 d的防效(70.91%85.01%)普遍不及化学药剂(84.52%86.09%),但持效性较好,第2次施药后20 d,大黄素甲醚的防效(85.12%)与两个化学药剂(80.60%和84.12%)相当;香芹酚、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蛇床子素的防效介于三唑酮和腈菌唑之间。杀菌剂通过控制白粉病提高了燕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0.5%大黄素甲醚的增产率达16.77%。在参试的7种生防药剂中,结合防效、持效性及增产性,植物源杀菌剂0.5%大黄素甲醚对燕麦田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王义[9](2019)在《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内源启动子筛选与鉴定研究》文中提出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其病原物—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是专性寄生真菌,有性世代尚未被发现,特别是其无法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体系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研究橡胶树白粉菌的专性寄生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对转化介质、分生孢子悬浮液的配制方法、分生孢子的抗生素敏感性、转化子的筛选与观察方法、报告基因的选择及电击缓冲液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利用电击转化法和农杆菌介导法(ATMT)成功构建了橡胶树白粉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在橡胶树白粉菌基因组基础上,筛选和鉴定了来自橡胶树白粉菌的50个内源启动子,为进一步优化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开展更深入的分子研究,以及探明白粉菌的致病分子机制和生物进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测试了8种常用抗生素对O.heveae分生孢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潮霉素B、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浓度为100μg/m L,氯霉素浓度为510μg/m L和头孢霉素浓度为1000μg/m L时,可以有效地抑制O.heveae分生孢子的萌发。氨苄青霉素、利福平和四环素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部分还能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8种抗生素中仅潮霉素B对橡胶树古铜期嫩叶具有明显的植物毒性。因此,确定卡那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和链霉素抗性的基因适合于用作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的选择标记。测定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HEPES、PEG1000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40 m M的HEPES对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影响最小,与对照组水溶液非常接近。因此确定40 m M的HEPES作为橡胶树白粉菌电击转化的电击缓冲液。选择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引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m Cherry为报告基因,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 CAMBIA1302-m Cherry。在常规电击转化和ATMT法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优化各类参数。转化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分生孢子梗都具有红色荧光,而对照组野生型无荧光。转化后的橡胶树白粉菌T1到T10代都扩增到m Cherry基因,证明转化体非常稳定。PCR-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也证实靶基因整合进了橡胶树白粉菌的基因组中。电击转化体系优化条件为: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浓度106个/m L;助剂0.01%吐温80;制备时间:5~10 min;电击转化前混合物(载体DNA和O.heveae)的冰浴时间:1 min;电击转化的电压:2.5 kv;电脉冲,4.0 ms;电穿孔后的冰浴时间:5 min。ATMT体系优化条件为: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浓度106个/m L;助剂0.01%吐温80;制备时间:5~10 min;农杆菌复摇浓度:OD600=0.6~0.8;共培养时间:30 min。该电击转化和ATMT法转化体系的成功建立,对于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相关效应蛋白的功能,橡胶树白粉菌的分子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互作都是非常有利的,更为其它专性寄生真菌的遗传转化提供了借鉴。以橡胶树白粉菌HO-73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Promoter Scan进行启动子预测,得到疑似启动子135个。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Softberry进行二次筛选,得到50个疑似启动子序列。成功克隆获得50个内源疑似启动子序列并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利用烟草转基因技术进行瞬时表达验证其启动子功能,验证得到9个内源启动子。通过与阳性对照Ca MV 35S(35S)启动子的比较,初步判断其中4个(WY7、WY51、WY193和WY195)为强启动子,另5个(WY1、WY6、WY12、WY181和WY196)为弱启动子。通过q RT-PCR技术测定4个强启动子(WY7、WY51、WY193和WY195)调控GUS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35S。其中WY195调控GUS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约为35S的17.54倍;WY7约为35S的11.72倍;WY51约为35S的8.38倍;WY193约为35S的8.34倍。利用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WY7、WY51、WY193和WY195驱动GUS基因在双子叶植物烟草、橡胶和火龙果,以及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和大麦中进行瞬时表达,探索其调控转录范围。结果证明这4个强启动子既可以在单子叶植物中驱动外源基因高效表达,也可以在双子叶植物中驱动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Plant CARE对这4个强启动子的序列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和分析,根据顺式作用元件的类型和作用推测启动子的诱导类型,并通过对该4个启动子转基因烟草T1代实施相应诱导,初步确定了WY7为高温诱导启动子,WY51为低温诱导启动子,WY195是高温干旱盐诱导启动子。WY193的启动子诱导类型尚未确定。利用ATMT法获得了WY195-hpa Xm转基因烟草植株。接种TMV于T1代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与野生型三生烟和阳性对照35S-hpa Xm转基因烟草相比,WY195-hpa Xm转基因烟草植株的TMV抗性明显提高。WY195-hpa Xm转基因T1代植株与野生型烟草相比平均病斑数减少66.44%,与阳性对照相比平均病斑数减少52.48%。通过在线数据库PROMO和JASPAR数据库进行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的预测和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突变位点,利用渐变缺失突变对WY195的全长序列研究,瞬时表达量的测定结果初步鉴定了WY195的全长序列,这为后续工作中对启动子精确调控能力、进行有效改造及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内源启动子的成功预测、筛选和鉴定,有利于理解橡胶树白粉菌的转录机制,也为构建其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参考,更为植物转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选择。

唐秀丽[10](2017)在《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文中认为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f.sp. tritici)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气传性叶部病害。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小麦白粉病菌株的温度敏感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研究对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62年(1951-2012)气象因子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并分析建立了43年(1970-2012)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关系模型,进而预测了未来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情况;研究了小麦不同温度敏感性白粉菌的寄生适合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种温度敏感性小麦白粉病菌株之间的竞争关系模型;同时对小麦白粉病离体后的分生孢子存活时间也做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小麦白粉病越夏和越冬范围的划定及小麦白粉病菌的遗传变异结构分析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1951-2012年间在小麦白粉病各个流行阶段的气象因子表明,月均温度、平均温度距平随着时间序列的推移呈显着上升趋势,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相对湿度随着时间序列呈减少趋势,而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趋势在小麦白粉病各流行期变化不一致。中国各个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气象因子随时间序列推移的变化不一致。2)比较三种方法(原值、距平和差值)分析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相关和回归关系得出,差值法分析结果更符合白粉病流行特点,以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为y,越夏期温度x1,越冬期温度x2间符合y =-0.039 x1+0.028 x2+0.006。相对于基准时段(1970-2009年),未来不同时段 2020s (2010-2039) , 2050s (2040-2069)和 2080s (2070-2099) CMIP3 阶段中(B1:低等排放情景,A1B:中等排放情景;A2:高等排放情景)PA呈现增加趋势,CMIP5阶段中(RCP2.6:低CO2浓度典型路径,RCP4.5:中CO2浓度典型路径,RCP8.5:高CO2浓度典型路径)PA同样均呈增加趋势。3)测定温度不同敏感性的白粉病菌株在10、12、14、16、17、18、19、20、21、22和23℃C条件下的寄生适合度(根据各温度条件下菌株的潜育期、单病斑累积产孢量、病斑日扩展面积和侵染几率计算得出),拟合了温度高、中和低敏感性白粉病菌的寄生适合度y和温度x之间的方程,分别为 y= 1.607E-6×(x-6.8)3.212(23.7-x)2.937, y= 1.764E-6×(x-7.2)2.879(24.8-x)3 069和y =2.199E-7×(x-8.0)2.341(28.4-x)3.989。建立了温度(高、中和低)敏感性菌株之间的竞争关系模型。4)对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系列(4-30℃)温度条件下、离体后保存不同时间的病害严重度和萌发率进行研究得出,随着温度升高,离体后放置时间增加,病害严重度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明显降低,分生孢子离体存活时间(y)与温度(x)的关系模型为y = -0.3205x+9.3534。

二、环境因子对白粉病孢子在小麦幼苗上萌发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因子对白粉病孢子在小麦幼苗上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醉马草及其根部真菌对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 gansuensis)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根际微生物
        2.1.1 土壤微生物
        2.1.2 根际与根际微生物
        2.1.3 植物生长和抗逆性
    2.2 植物微生物
        2.2.1 禾草内生真菌
        2.2.2 根部真菌
        2.2.3 植物与微生物多重共生
    2.3 内生真菌对禾草根部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2.3.1 AM真菌
        2.3.2 真菌
        2.3.3 细菌
    2.4 根系分泌物
        2.4.1 定义及种类
        2.4.2 生态功能
    2.5 内生真菌影响禾草根部和根际真菌的机制
        2.5.1 时空优先权
        2.5.2 宿主养分需求
        2.5.3 禾草根际土壤养分
        2.5.4 次生代谢产物
    2.6 影响根部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因子
        2.6.1 环境因子
        2.6.2 农业管理措施
        2.6.3 植物因素
第三章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EI/EF醉马草植株光合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EI/EF醉马草种子来源
        3.2.2 植物材料管理
        3.2.3 试验设计
        3.2.4 叶绿素和光合参数测定
        3.2.5 生长指标的测定
        3.2.6 转录组测序
        3.2.7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验证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株高和分蘖数
        3.3.2 醉马草生物量
        3.3.3 醉马草叶绿素含量
        3.3.4 醉马草植株光合参数
        3.3.5 醉马草转录组数据组装
        3.3.6 Unigene注释
        3.3.7 差异表达基因
        3.3.8 差异表达基因q RT-PCR验证
        3.3.9 内生真菌提高醉马草抗旱模式
    3.4 讨论
        3.4.1 环境胁迫对禾草生物量和光合的影响
        3.4.2 内生真菌对禾草光合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野生EI和栽培EI/EF醉马草根部真菌多样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栽培和野生试验地概况
        4.2.3 EI/EF醉马草种子来源
        4.2.4 样地建植与取样
        4.2.5 根际养分含量测定
        4.2.6 菌根侵染率与根际AM真菌孢子密度测定
        4.2.7 根际AM真菌孢子鉴定与多样性指数计算
        4.2.8 根部真菌分离率测定
        4.2.9 根部真菌多样性测定
        4.2.10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根际养分含量
        4.3.2 菌根侵染率
        4.3.3 根际AM真菌孢子多样性
        4.3.4 根部真菌分离率
        4.3.5 根部真菌多样性
    4.4 讨论
        4.4.1 根部和根际真菌多样性
        4.4.2 生长条件对植物根部和根际真菌的影响
        4.4.3 内生真菌对禾草根部真菌的影响
        4.4.4 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EI/EF醉马草根部真菌多样性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根际养分含量测定
        5.2.4 地上生物量测定
        5.2.5 真菌多样性测定
        5.2.6 AM真菌接种
        5.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
        5.3.1 根际养分含量
        5.3.2 地上生物量
        5.3.3 真菌多样性
        5.3.4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5.3.5 内生真菌和AM真菌互作对醉马草生长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根部和根际真菌多样性
        5.4.2 土壤水分对根部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4.3 内生真菌对根部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4.4 内生真菌和AM真菌互作对禾草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EI/EF醉马草根系分泌物与根部真菌多样性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EI/EF醉马草种子来源
        6.2.2 样地建植与取样
        6.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6.2.4 光合指标和养分含量测定
        6.2.5 真菌多样性测定
        6.2.6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成分测定
        6.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
        6.3.1 生长指标
        6.3.2 生物量
        6.3.3 光合参数
        6.3.4 氮磷养分
        6.3.5 真菌多样性
        6.3.6 根系分泌物组成
        6.3.7 根系分泌物与真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6.3.8 真菌多样性与生长指标相关性
    6.4 讨论
        6.4.1 内生真菌对宿主禾草生长、光合和养分的影响
        6.4.2 内生真菌对禾草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6.4.3 内生真菌对禾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6.4.4 次生代谢产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与展望
    7.1 整体讨论
    7.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2.1 主要结论
        7.2.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内生真菌对禾草光合速率影响Meta分析文献
附录
项目资助
在学期的科研成果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2)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白粉病研究进展
        1.1 白粉病病原菌研究
        1.2 白粉菌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研究
        1.3 白粉病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
        1.3.1 发病条件
        1.3.2 发病症状
        1.4 白粉病的防治策略
        1.4.1 化学防治
        1.4.2 物理防治
        1.4.3 生物防治
        1.4.4 农业防治
        1.5 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研究进展
    2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2.1 植物形态结构抗病性
        2.1.1 固有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2.1.2 诱导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2.2 植物生理生化抗病性
        2.2.1 过敏反应与植物抗病性
        2.2.2 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
        2.2.3 植保素与植物抗病性
        2.2.4 内源激素与植物抗病性
        2.2.5 病程相关蛋白PRs与植物抗病性
        2.3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2.3.1 由病原菌模式分子触发的免疫反应(PTI)
        2.3.2 由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
    3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3.1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3.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3.3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整合研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2 研究内容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品种筛选及抗性评价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粉病侵染对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2.2.2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表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3.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活性氧积累的影响
        3.2.7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8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3.2.9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2.10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3.3.2 渗透调节物质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3.3.3 抗氧化系统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3.3.4 苯丙烷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3.3.5 次生代谢物质合成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糖积累的影响
        4.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光合特性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4.3.2 糖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转录组学差异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转录组学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结果统计
        5.2.2 Unigenes功能分析
        5.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统计与分析
        5.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富集分析
        5.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5.2.6 转录组分析的q RT-PCR验证
    5.3 讨论
        5.3.1 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分析
        5.3.2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5.3.3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5.3.4 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前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蛋白质组学分析
        6.1.4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
        6.2.2 差异积累蛋白质(DAPs)统计分析
        6.2.3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GO富集分析
        6.2.4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KEGG富集分析
        6.2.5 差异积累蛋白(DAPs)对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6.2.6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6.2.7 候选基因的鉴定
        6.2.8 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紫花苜蓿概述
        2.1.1 起源与分布
        2.1.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及草产量和畜牧现状
    2.2 紫花苜蓿地上病害
    2.3 紫花苜蓿根腐病
        2.3.1 分布与危害
        2.3.2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及症状
        2.3.3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2.4 异茎点霉属研究进展
        2.4.1 异茎点霉属的命名历史
        2.4.2 异茎点霉属的分类
        2.4.3 异茎点霉属真菌与寄主的关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病害田间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信息及苜蓿栽培状况
        3.2.2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苜蓿地上病害
        3.3.2 紫花苜蓿根腐病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真菌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2.2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4.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4.3 结果
        4.3.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4.3.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特征研究
        4.3.3 系统发育分析
        4.3.4 致病性测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根异茎点霉(P.radicina)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途径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5.2.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5.2.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2.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2.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5.2.6 传播途径的测定
    5.3 结果
        5.3.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5.3.2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落生长影响
        5.3.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3.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5.3.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5.3.6 传播途径的测定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根异茎点霉根腐病(P.radicina)的抗病品种筛选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壤灭菌及供试菌株和紫花苜蓿品种
        6.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育苗和接种
        6.2.3 各指标数据的测定、抗根腐病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接种后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6.3.2 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6.3.3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抗根腐病的综合评价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短毛独活的研究进展
        1.3.2 短毛独活白粉病的研究现状
        1.3.3 白粉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2.2.2 土壤水分与有机质互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2.2.3 种植密度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2.2.4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2.2.5 药剂处理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
    2.3 指标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2.3.1 指标测定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3.1.1 短毛独活白粉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3.1.2 温度对短毛独活白粉病侵染过程的影响
        3.1.3 湿度对短毛独活白粉病侵染过程的影响
        3.1.4 短毛独活白粉病田间发生流行的研究
    3.2 土壤水分与有机质互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3.2.1 土壤水分与有机质互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病情发生的影响
        3.2.2 土壤水分与有机质互作对短毛独活生长的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3.3.1 种植密度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病情发生的影响
        3.3.2 种植密度对短毛独活冠层环境的影响
        3.3.3 种植密度对短毛独活生长的影响
    3.4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3.4.1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病情发生的影响
        3.4.2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植株冠层环境的影响
        3.4.3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植株内生理变化的影响
        3.4.4 玉米间作对短毛独活生长的影响
    3.5 药剂处理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
        3.5.1 短毛独活白粉病对药剂敏感性效果的室内筛选
        3.5.2 药剂处理对田间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
4 讨论
    4.1 关于白粉病菌源鉴定的方法
    4.2 环境因子显着影响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
    4.3 栽培措施可以调控作物白粉病的发生流行
    4.4 白粉菌对药剂的抗性影响防治效果
    4.5 关于杀菌剂在防治短毛独活白粉病中的效果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沈阳市新民地区杨树白粉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杨树病虫害发生概况
    1.2 杨树白粉病的发生现状
    1.3 白粉菌的研究进展
        1.3.1 白粉病的症状及危害
        1.3.2 白粉菌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3.3 白粉菌的防治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杨树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
        2.2.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病原菌的致病性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杨树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杨树白粉病菌闭囊壳的越冬力测定
        3.2.2 杨树白粉病菌闭囊壳的发育成熟情况
        3.2.3 环境因子对杨树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4 杨树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杨树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林间孢子的空间扩散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及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2018 年和2019 年林间杨树白粉病发生的时间及症状
        4.2.2 杨树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不同高度的扩散动态
        4.2.3 杨树生长期内分生孢子的扩散与病情的相关性
        4.2.4 气象因素对林间孢子扩散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杨树白粉病的药剂防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供试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5.2.2 供试药剂浓度的筛选
        5.2.3 林间单株防治试验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湖南不同产地板栗品种“铁粒头”对栗疫病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板栗特性
        1.1.2 湖南板栗种植地
    1.2 栗疫病研究进展
        1.2.1 栗疫病的研究现状
        1.2.2 板栗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栗疫病菌
        1.3.1 病菌特征
        1.3.2 发病规律
        1.3.3 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1.4 抗病机理研究
        1.4.1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
        1.4.2 植物抗病机制
        1.4.3 植物诱导后其相关酶活性与植物抗性的关系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筛选栗疫病强、弱毒力菌株
        1.6.2 不同产地板栗“铁粒头”抗栗疫病差异
        1.6.3 湖南主要立地因子抗栗疫病的研究
    1.7 技术路线
    1.8 项目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病菌来源
        2.1.2 枝条样本采集
        2.1.3 试验主要试剂
        2.1.4 试验主要设备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植物材料表面消毒
        2.2.2 板栗栗疫病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2.2.3 分离与纯化过程菌株生长及形态指标观测
        2.2.4 病原菌寄主植物范围测定
        2.2.5 病情指数测定
        2.2.6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2.7 “铁粒头”板栗产地立地因子调查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铁粒头”板栗疫病病害症状特点
        3.1.1 大田栽种“铁粒头”板栗栗疫病害症状
        3.1.2 “铁粒头”栗疫病菌株形态特征及其幼苗危害症状
    3.2 F1、F2病原菌寄主植物种类
    3.3 病原菌株形态特征观测结果
    3.4 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
        3.4.1 rDNA提取及其PCR产物分析
        3.4.2 GenBank中高同源性相关序列聚类分析
    3.5 不同产地“铁粒头”抗栗疫病的差异
        3.5.1 不同产地、不同栗疫病病原菌病斑面积的差异
        3.5.2 不同产地、不同栗疫病病原菌发病率的差异
        3.5.3 不同产地枝条接种栗疫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0D)的变化
        3.5.4 不同产地枝条接种栗疫病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变化
        3.5.5 不同产地枝条接种栗疫病病原菌后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3.5.6 不同产地枝条接种栗疫病病原菌后绿原酸的变化
    3.6 “铁粒头”5个不同地区的板栗植株抗病性评价
    3.7 不同地区板栗“铁粒头”对栗疫病的抗性
        3.7.1 不同地区对栗疫病的抗性强度
        3.7.2 栗疫病对不同产地“铁粒头”致病强度分析
        3.7.3 “铁粒头”不同产地土壤因子差异及对栗疫病情的影响
4 结论
    4.1 湖南板栗种植区板栗疫病发生现状
    4.2 初步明确了“铁粒头”抗栗疫病的地区
    4.3 接种后生理生化的测定结果
5 讨论
    5.1 板栗疫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5.2 不同地区板栗“铁粒头”对栗疫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5.3 不同地区板栗“铁粒头”与酶活性的关系
    5.4 土壤因子与抗病性的关系
    5.5 下一步研究计划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CmLOX10和CmLOX13在调控薄皮甜瓜耐旱及抗白粉病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1.1.1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机制
        1.1.2 甜瓜白粉病的研究进展
    1.2 脂氧合酶在逆境胁迫中作用
        1.2.1 脂氧合酶简介
        1.2.2 脂氧合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1.2.3 脂氧合酶在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1.3 光质对植物抗逆性的调控
    1.4 MYC2 转录因子简介
    1.5 ABI5 简介
    1.6 WRKY转录因子简介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薄皮甜瓜CmLOX10和CmLOX13 在干旱胁迫中作用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及处理
        2.1.2 方法
        2.1.2.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1.2.2 基因克隆
        2.1.2.3 RT-qPCR分析
        2.1.2.4 CmLOX10和CmLOX13 沉默及过表达植株获得
        2.1.2.5 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2.1.2.6 渗透胁迫下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及根长分析
        2.1.2.7 DAB染色及H2O2 含量测定
        2.1.2.8 水分散失率和气孔开度测定
        2.1.2.9 转录组分析
        2.1.2.10 激素ABA和 JA含量测定
        2.1.2.11 CmMYC2-pGADT7 载体构建
        2.1.2.12 酵母单杂交实验
        2.1.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脂氧合酶家族基因在干旱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2.2.2 CmLOX10和CmLOX13在ABA和JA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2.2.3 CmLOX10 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机制
        2.2.3.1 沉默CmLOX10 对甜瓜干旱胁迫抗性的影响
        2.2.3.2 异源表达CmLOX10 对拟南芥植株抗旱性的影响
        2.2.3.3 CmLOX10 在干旱条件下对根长和气孔开度的影响
        2.2.3.4 转录组分析
        2.2.3.5 CmLOX10 通过调节内源JA合成来增强抗旱性
        2.2.3.6 CmLOX10受到JA信号的反馈调节
        2.2.4 CmLOX13 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机制
        2.2.4.1 异源表达CmLOX13 对拟南芥植株抗旱性的影响
        2.2.4.2 干旱处理后CmLOX13-OX植物的转录组分析
        2.2.4.3 CmLOX13 转基因对干旱胁迫后ABA积累的影响
        2.2.4.4 CmLOX13 转基因对严重干旱后的JA积累的影响
        2.2.4.5 ABA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
        2.2.4.6 CmLOX13 对拟南芥气孔开度的影响
    2.3 讨论
        2.3.1 CmLOX10和CmLOX13 在干旱胁迫中起正调控作用
        2.3.2 CmLOX10和CmLOX13 在干旱胁迫中对ABA和JA的影响
        2.3.3 CmLOX10和CmLOX13 对气孔的影响
        2.3.4 JA信号对CmLOX10 的调控
第三章 薄皮甜瓜CmLOX10和CmLOX13 参与红光诱导防御白粉病胁迫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苗期管理及试验处理
        3.1.2 方法
        3.1.2.1 基因表达的测定
        3.1.2.2 病情指数统计
        3.1.2.3 pTRV-CmLOX13 载体构建及沉默植株获得
        3.1.2.4 脂氧合酶(LOXs)活性的测定
        3.1.2.5 红光诱导下,甜瓜白粉病菌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构建
        3.1.2.6 酵母单杂交文库筛选
        3.1.2.7 CmWRKY41和CmABL5-2 理化性质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光处理对薄皮甜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3.2.2 红光预处理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依赖于LOX活性
        3.2.3 LOX家族基因对红光预处理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响应
        3.2.4 红光诱导下,甜瓜白粉病菌酵母单杂交c DNA文库构建
        3.2.5 酵母单杂交筛选转录因子筛选
        3.2.6 转录因子CmWRKY41和CmABL5-2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7 转录因子CmWRKY41和CmABL5-2 的启动子分析
    3.3 讨论
        3.3.1 红光处理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
        3.3.2 CmLOX10和CmLOX13 参与红光处理防御薄皮甜瓜白粉病的响应
        3.3.3 转录因子CmWRKY41和CmABL5-2 可能参与红光诱导白粉病抗性
全文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燕麦种质资源及生产现状
        1.2.1 中国燕麦种质资源现状
        1.2.2 中国燕麦生产概况
    1.3 燕麦白粉病及其发生规律
        1.3.1 发生及危害
        1.3.2 发病症状
        1.3.3 白粉病病原菌
        1.3.4 发生规律
    1.4 燕麦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1.5 白粉病的防治
        1.5.1 农业防治
        1.5.2 化学防治
        1.5.3 生物防治
        1.5.4 选育抗病品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害调查地点
        2.1.2 病害田间调查方法
        2.1.3 病害分级标准及其计算方法
        2.1.4 病原菌样本采集
        2.1.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6 病原菌分子鉴定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
        2.2.2 不同产区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2.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鉴定圃
        3.1.3 抗性评价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二阴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3.2.2 半干旱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3.2.3 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药剂
        4.1.3 试验地概况
        4.1.4 试验设计
        4.1.5 调查及测定内容
        4.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安全性调查
        4.2.2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4.2.3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千粒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4.2.5 杀菌剂防治效果与产量、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内源启动子筛选与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橡胶树白粉菌
        1.1.1 橡胶树及天然橡胶
        1.1.2 橡胶树白粉病
        1.1.3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
    1.2 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
        1.2.1 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1.2.2 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方法
        1.2.3 专性寄生真菌的遗传转化
        1.2.4 橡胶树白粉菌的遗传转化
    1.3 启动子
        1.3.1 启动子的概念
        1.3.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1.3.3 组成型启动子
        1.3.4 诱导型启动子
        1.3.5 丝状真菌的启动子
        1.3.6 启动子的克隆方法
        1.3.7 启动子的研究方法及策略
        1.3.8 启动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hrp基因hpa Xm
        1.4.1 Harpin蛋白及hrp基因
        1.4.2 hpa Xm基因及Hpa Xm蛋白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微生物材料
        2.1.3 化学药品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1%琼脂糖平板上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2.2.2 抗生素的植物毒性(phytotoxicity)评估
        2.2.3 确定合适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用作筛选标记
        2.2.4 重组载体的构建
        2.2.5 适合橡胶树白粉菌电击转化的电击缓冲液的确定
        2.2.6 O.heveae的电击转化
        2.2.7 O.heveae的 ATMT
        2.2.8 转化子的显微分析
        2.2.9 转化子的分子分析
        2.2.10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预测
        2.2.1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2.2.1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GUS瞬时表达量测定
        2.2.1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表达范围的探索
        2.2.14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类型分析
        2.2.15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WY195 驱动hpa Xm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2.2.16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序列全长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最佳测定时间的确定
    3.2 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3.3 抗生素的植物毒性评估
    3.4 确定合适的筛选抗性基因
    3.5 重组载体的构建
    3.6 确定合适的电击缓冲液
    3.7 橡胶树白粉菌电击转化
    3.8 ATMT法转化橡胶树白粉菌
    3.9 转化子的荧光观察
    3.10 转化子的分子分析
        3.10.1 T3代转化子的PCR验证
        3.10.2 Southern blot analysis
    3.1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预测
    3.1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3.12.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12.2 三亲杂交
        3.12.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疑似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
    3.1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GUS瞬时表达效率测定
    3.14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表达的范围探索
        3.14.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在双子叶植物中的瞬时表达
        3.14.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在单子叶植物中的瞬时表达
    3.15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的类型分析
        3.15.1 转基因烟草的组培
        3.15.2 T1代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3.15.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类型及序列分析
    3.16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WY195 驱动hpa Xm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3.16.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16.2 WY195 驱动hpa Xm基因在烟草中的稳定表达
        3.16.3 稳定表达及分子检测
        3.16.4 WY195-hpa Xm转基因烟草T1 代的TMV检测
    3.17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WY195序列全长分析
        3.17.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WY195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7.2 渐变缺失分析WY195启动子的有效全长
4 讨论
    4.1 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4.1.1 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开发中的关键创新
        4.1.2 其它技术限制
        4.1.3 总结与展望
    4.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预测及功能鉴定
        4.2.1 丝状真菌的内源启动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4.2.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具有很强的驱动外源基因表达能力
        4.2.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具有广泛的调控表达谱
        4.2.4 后续工作及展望
5 结论
    5.1 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的建立
        5.1.1 橡胶树白粉菌抗生素敏感性评价
        5.1.2 橡胶树白粉菌电击缓冲液的确定
        5.1.3 橡胶树白粉菌的电击转化
        5.1.4 橡胶树白粉菌的ATMT转化
    5.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资源初探
        5.2.1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预测
        5.2.2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疑似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5.2.3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强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表达的能力测定
        5.2.4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转录范围研究
        5.2.5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的类型分析
        5.2.6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WY195 调控外源基因hpa Xm在烟草中的表达
        5.2.7 橡胶树白粉菌内源启动子WY195的全长分析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气候变化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气候变化原因
        1.1.3 基于全球模式的气候模拟评估和预估的研究
        1.1.4 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1.2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虫害的影响
        1.2.1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虫害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小麦病害的影响
    1.3 小麦白粉病
        1.3.1 小麦白粉病发生与危害
        1.3.2 小麦白粉病发生发展规律
        1.3.3 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的影响
    1.4 种群竞争模型
        1.4.1 逻辑斯蒂模型及其应用
        1.4.2 Lotka-Volterra模型
    1.5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远距离传播特性
    1.6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951-2012年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气候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划分
        2.1.2 气象数据
        2.1.3 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气象因子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2.1.4 气象因子随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月平均温度变化
        2.2.2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月平均降水量变化
        2.2.3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
        2.2.4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月平均日照时数变化
        2.2.5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平均温度距平变化
        2.2.6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日照百分率变化
        2.2.7 中国冬小麦白粉病流行区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气象数据与小麦白粉病流行数据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国冬小麦种植区白粉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变化
        3.2.2 基于原值分析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的关系
        3.2.3 基于距平分析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的关系
        3.2.4 基于差值分析气候变化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的关系
        3.2.5 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潜在影响
        3.2.6 气候变暖对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可能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影响
    4.1 我国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计算
        4.1.4 小麦白粉病菌侵染叶片病害严重度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分析
    4.2 小麦白粉病菌的寄生适合度与温度关系模型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处理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计算
        4.2.5 结果与分析
    4.3 小麦白粉病温度敏感性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模型
        4.3.1 温度高、中和低敏感性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模型
        4.3.2 田间白粉病春季流行期以及越夏期白粉病病情
        4.3.3 初始温度敏感性菌株所占比例
        4.3.4 计算要求
        4.3.5 计算方法
        4.3.6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离体后存活时间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计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不同温度下离体处理不同时间后的侵染叶片过程
        5.2.2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离体处理不同时间的萌发率
        5.2.3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离体处理不同时间的病害严重度
        5.2.4 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离体处理的存活时间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环境因子对白粉病孢子在小麦幼苗上萌发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醉马草及其根部真菌对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 gansuensis)的响应[D]. 钟睿. 兰州大学, 2021
  • [2]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D]. 董文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D]. 曹师. 兰州大学, 2020(09)
  • [4]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 刘汉兵.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沈阳市新民地区杨树白粉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研究[D]. 刘小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湖南不同产地板栗品种“铁粒头”对栗疫病的抗性研究[D]. 丰雪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7]CmLOX10和CmLOX13在调控薄皮甜瓜耐旱及抗白粉病中的作用机制[D]. 邢巧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D]. 孙浩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橡胶树白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内源启动子筛选与鉴定研究[D]. 王义. 海南大学, 2019(06)
  • [10]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D]. 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环境因素对小麦幼苗白粉病孢子萌发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