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板振动曲线的测试与应用

跳水板振动曲线的测试与应用

一、跳水跳板振动曲线的测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葛震浩[1](2019)在《三指欠驱动机械手的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其中也包括机器人技术。机械手作为机器人系统的末端执行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由于被抓取物体的外形、尺寸、材质存在很大的不同,机械手必须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抓取的可靠性。本文设计了基于欠驱动原理的机械手,通过将欠驱动原理运用在机械手上,可以最小的成本、最简单的控制来实现机械手抓取物体。此外针对目前机械手手指布置的位置固定而导致工作范围受限,增加可转动手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本欠驱动机械手具有一个固定基座指、两个可转动基座指共三个手指以及一个手掌基座,通过齿轮组调整手指相对位置,实现通过不同抓取方式对各种形状的物体进行抓取。每个手指具有三个指节,由一个驱动控制。整个机械手共有十个自由度与四个驱动。围绕着机械手的设计与应用,对欠驱动机械手运动学以及静力学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影响机械手工作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导致机械手抓取不稳定的两种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避免“弹射”现象,对手指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为避免局部自由度造成的抓取不稳定,从手指接触方式出发,增加抓取时接触点,使用柔性指腹替代刚性指腹,增强了抓取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接下来,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针对结构中的柔性体使用ANSYS与ADAMS进行联合仿真以进行振动与冲击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欠驱动机械手的抓取自适应能力与稳定性。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欠驱动机械手样机,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其抓取性能。为验证实际工作的自适应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各种不同的抓取实验,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作效果,达到设计目标。

朱力坚[2](2017)在《基于CUDA的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监控视频中人物行为的智能识别技术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人物行为识别算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对人物身体各部分运动轨迹的提取。行为识别结果的正确率与提取的运动轨迹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如SIFT、HOG、光流法等许多方法已经被提出用于特征提取,然而在许多场景下仍然难以通过这些方法实现对人物运动轨迹准确、鲁棒地提取。导致人物行为识别技术难以实用化。本课题采用排他性块匹配法(Exclusive Block Matching,EBM)提取人物运动轨迹,并使用轨迹上下文直方图(Context Histogram of Trajectory,CHOT)描述轨迹特征,在轨迹提取和特征描述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为提升识别的准确率,本课题设计了基于词袋模型的人物动作特征分类方法,把整个动作看成由一连串独立的微小动作合成的,对人物运动进行模型化描述。EBM法只适用于静态背景,如今在机器人视觉、智能交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领域有着许多对动态背景视频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识别的需求。然而由于易受到照明变化、视点变化、尺寸变化和噪声等若干现象的影响,仅依靠如HSV直方图、边缘直方图、HOG直方图、SIFT特征等视觉特征信息难以实现对人物的准确跟踪。为了实现鲁棒的跟踪,本文对EBM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视觉特征信息和结构信息的模板匹配方法,能够对视频中的特定人物实现鲁棒跟踪,并能确定视频中人物的各部分与模板中人物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EBM法和模板匹配法虽然都有着很好的准确性,但是算法复杂度都较高,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在算法的计算过程中有着很多对大量数据进行相同运算的任务,这类任务非常适合并行计算。而GPU是一种专用于高度并行计算的处理器。本文基于GPU的这个特点,提出了基于CUDA的异构并行计算优化方案,分析了算法中适合并行计算的部分,并通过CUDA C语言的编程,将这些并行化计算任务交由GPU执行。整个算法通过CPU与GPU的协同运算,大幅度提高了计算的速度。最后,经过大量数据的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人物行为识别算法,将EBM+CHOT特征提取描述方法结合词袋模型分类方法应用于人物行为识别中,取得了准确的识别结果;基于视觉特征约束和结构约束的模板匹配算法能对人物实现准确的跟踪,并获得对象和模板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CUDA的并行计算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本文算法的计算速度,最高提速达到13倍,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李阳阳[3](2016)在《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中伴随着大量视频的产生和传播。因此,在视频监控、公共安全、环境控制和监测、运动分析等很多方面需要实现对视频内容的快速分析和理解。目前,大多数视频的活动主体是人,所以对视频中人的行为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的一些机器学习方法在进行人体行为识别时,表现出的性能及泛化能力均有明显的不足。与此同时,作为一类新兴的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具有自学习、联想、对比、推理和概括能力,为人体行为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研究了深度学习模型之一的深度信念网络在人体行为识别上的应用,提出了更具判别性的人体行为分类模型,提高了人体行为的识别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Harris角点检测的三维时空兴趣点检测方法,从视频序列中提取大量的时空兴趣点。然后,对提取到的时空兴趣点采用HOG/HOF描述子进行描述。2)采用K-means聚类的方法对时空兴趣点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即视觉词汇,所有的视觉词汇就构成了词典)。然后,以时空兴趣点与视觉词汇间的欧式距离最短为标准,将每个时空兴趣点映射到词典中的某个视觉词汇上。最后,通过统计出每段视频序列中的每个视觉词汇被映射的频次,得到的直方图向量作为每段视频序列中人体行为的特征表征。3)通过深度信念网络对这些特征进行学习和分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其他经典的分类方法如BP神经网络、KNN、支持向量机等。通过分类结果的分析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行为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郑夏莲[4](2014)在《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是兼顾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雷达波隐身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强、吸波频带宽、承载与吸波有机结合、增重小、可避免表面涂层脱落等优点,是当前最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设计、层合板制备技术、吸波剂制备技术与表征、玻璃纤维表面磁改性、环氧树脂磁改性、吸波剂/环氧树脂复合树脂电磁特性、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吸波性能优化技术等内容,取得了很多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1)在复合材料吸波性能设计方面,针对两种典型类型的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设计。针对单层铺层的吸波性能设计难题,提出了等效网格法设计思想,将整体铺层抽象成一个由片状“环氧树脂粉体”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计算出铺层的等效电磁参数。(2)在吸波剂研制方面,采用“退火脆化+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400目FeCuNbSiB非晶粉体,在非晶粉体基础上,通过晶化退火处理,得到软磁性能优异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粉体晶粒尺寸15nm左右,粉体呈现片状,粉体采用SiO2包覆;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球形超细Ni粉体,单个粉体粒径60100nm,团聚体粒径约250300nm;采用碳还原法制备了氧化锌晶须;采用“化学共沉+高温助熔”工艺分别制备出六角晶系Ba(Zn0.75Co0.2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和Ba(Zn0.25Co0.75)2Fe16O27铁氧体粉体,粉体经过400目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8μm的铁氧体粉体。比较分析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FeSiAl粉体、六角晶系Ba(Zn0.75Co0.2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和Ba(Zn0.25Co0.7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吸波剂的电磁参数,每种吸波剂均具有特点。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吸波剂是FeCuNbSiB纳米晶粉体、FeSiAl粉体、超细Ni粉体。(3)针对玻璃纤维表面磁改性,研究了一种具有良好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铁镍合金粉体,利用纳米粉体的物理吸附特性使粉体在玻璃纤维布中得到很好地分散,该粉体填充在玻璃纤维布表面和缝隙里,最终得到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的玻璃纤维布。制备出的吸波玻璃纤维呈现出金属色泽,粉体与布结合力好,有一定的磁性。(4)开发了吸波剂梯度分布的结构型复合材料RTM成型技术。开发了应用于SMC成型方法的预浸料工艺,找到了环氧树脂触变剂和环氧树脂预浸料专用固化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树脂基体与纤维界面结合牢固,尺寸稳定、表面光洁、阻燃。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0MPa,弯曲强度大于400MPa。(5)研究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铁氧体(0.25)、铁氧体(0.75)四种吸波剂在橡胶基体中的吸波性能。研究表明,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和超细Ni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尤其是400目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吸波性能最佳。吸波性能最佳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是“80wt%FeCuNbSiB纳米晶粉体(400目)/橡胶材料”,其tan e+tan m的值在212GHz频率范围内0.61.4,值0.23,材料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阻抗匹配。该材料可以作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中的夹层,承担吸波功能。(6)研究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铁氧体(0.25)、铁氧体(0.75)四种吸波剂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吸波性能。研究表明,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和超细Ni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尤其是400目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吸波性能最佳。FeCuNbSiB纳米晶粉体/环氧树脂材料的整体吸波特征为:在22.5GHz频率范围内随频率f增加而显着降低,值在2GHz时为46,在2.5GHz时大幅度降低到1.5,在大于4GHz时值约为1;吸波剂含量越高,值越大。值随频率的变化规律与值相同;材料在频率大于2.5GHz时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的阻抗匹配,而在频率22.5GHz时与空气阻抗匹配;吸波剂含量越高,其磁损耗角正切值tan m值越大,而且在2.512GHz频带内一直非常稳定,显示了良好的宽频特性。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是最好的吸波基体材料。对于RTM成型、模压成型方法,选取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能够兼顾材料的成型性能和吸波性能;对于夹层层合板、SMC成型来说,可以选取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中粉体积含量很低(11%),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的磁损耗角正切值tan m值在212GHz频带内一直波动在0.3左右,具有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在阻抗匹配方面,在频率大于2.5GHz时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的阻抗匹配(≈0.25),而在频率22.5GHz时与空气阻抗匹配(≈1)。较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的吸波性能更优,但树脂流动性较差,因此适合于夹层层合板、SMC成型。(7)以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以S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吸波性能。板的表面反射系数衰减约为(-4)-5dB,tan m值约为0.40.5,tan e+tan m值约为0.50.6,与空气的匹配厚度约为1.22mm。在层合板前方增加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即透波层)作为阻抗匹配层后,层合板的吸波性能显着增加。由透波层(1.62mm吸波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吸波层(1.73mm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组成的双层复合材料板具有优异的吸波特性:R≤-4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4.24GHz(3.76-18GHz),R≤-6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1.92GH(z4.4-8.8GHz,9.68-10.4GHz,11.2-18GHz)。(8)通过梯度铺层设计成功地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吸波性能。当采用FeCuNbSiB纳米晶粉体为吸波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厚度为4mm时,在28GHz时R<-4dB、在818GHz时R<-8.5dB,具有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当采用FeSiAl粉体为吸波剂,层合板由2.12mm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透波层和2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吸波层(0.5mmFeSiAl粉体/环氧树脂+0.5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1mmFeSiAl粉体/环氧树脂)组成,层合板厚度为4.1mm时,层合板吸波性能为:频率4.08-4.56GHz和15.6-16.48GHz范围内,R<-4dB;当频率在4.56-15.6GHz范围内,R<-6dB。(9)利用碳纤维和S型玻璃纤维按照1:1比例混编在一起的混杂纤维铺层技术可以有效调整层合板的吸波频带位置,起到定频段设计吸波性能的效果。(10)利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拓宽层合板的吸波频带。模块化设计了厚度为4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层合板由(2.7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1.3mmFeSiAl/环氧树脂)和(2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2mmFeSiAl/环氧树脂)两部分组成。层合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特性:当频率在2.24-3.76GHz,8.56-11.76GHz,和16.24-17.2GHz范围内,-6dB<R<-4dB;当频率3.76-8.56GHz和11.76-16.24GHz范围内,R<-6dB。模块化设计了厚度为4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层合板由(2.46mm透波层+1.56mmFeSiAl吸波层)和(2.11mmFeSiAl吸波层+1.5mmFeCuNbSiB吸波层+0.4mm透波层)两部分组成。层合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特性:在2-18GHz范围内,R值均小于-4dB;R值小于-6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2.96GHz(2-6.48GHz,9.52-18GHz),在6.48-9.52GHz频率范围内,R值均接近-6dB。(11)本文设计和制备的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在厚度不大于4mm时,吸波性能2-18GHz,R≤×××。层合板力学性能:拉伸强度≥500MPa、抗弯强度≥400MPa;复合材料密度≤2.5g/cm3;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

耿新宇[5](2014)在《基于弯曲法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与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微悬臂梁具有结构简单、高灵敏度、成本低等特点,是纳米测试技术中的常用工具,尤其作为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探针时,在表面形貌测试、纳米操纵等方面应用广泛,而微悬臂梁作为力的感应单元对于扫描速度、力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等影响很大。本文基于弯曲法中的天平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测量方案,通过光杠杆求出微悬臂梁的法向偏转量,精密天平测得弯曲力,最后由胡克定律求出弹性常数。本文完成了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和搭建,基于FPGA设计了核心测控电路,对不同型号、不同形状的微悬臂梁进行了标定实验,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较好,大部分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优于2%,测量结果真实可靠。由于本方法力的测量结果具有可溯源性,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超精密天平与光杠杆法相结合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系统,微悬臂梁的法向偏转量由光杠杆获得,弯曲力由天平测得;2.搭建了微悬臂梁弹性系数标定系统,通过各部件的优化和器件的选型提高了标定系统的准确性,实现了微悬臂梁的法向运动、弯曲量的获取等功能;3.基于FPGA设计了核心测控电路,包括位敏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Detector,PSD)信号提取单元、下位机PID反馈控制单元和压电陶瓷微位移器高压驱动单元等部分,设计了上位机界面,实现上位机与各个部分的通讯;4.对NT-MDT公司的七种型号的微悬臂梁探针进行了标定实验,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测量结果与热振动法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

李媛[6](2013)在《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参数化的设计工具已经在建筑领域方兴未艾,但多数人对参数化的认知还停留在它是一种能设计各种自由形态的工具,不可否认,实现各种自由形态的建筑是参数化工具的一大功用,但更主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全面辅助建筑师设计的方法,并可应用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大跨度建筑具有结构制约性强、空间体量大和文化指向性强这三个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表皮的四大职能来实现,包括功能职能、生态职能、形式职能和建造职能。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设计客体的本质、设计主体的思维规律以及参数化平台在设计思维中的优势与局限,并依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大跨建筑表皮的设计方法,并在参数化平台的能力范围内确定了具体的设计步骤,即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建构及设计图解的参数化实现。在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方面,本文搭建了一条完整的“生成—检测—决策”参数化循环链条,并将围绕设计要求收集来的参数分为生成参数、检测参数和决策参数三类。在设计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依据“元设计”的思维类型组织这些参数,以提高设计效率。在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建构方面,本文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了大跨建筑表皮三个矛盾系统(表皮形态矛盾系统、表皮孔洞矛盾系统和表皮附着材料矛盾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并根据矛盾的类型和解决矛盾时应用的方法,判定矛盾解决的难易程度。而后利用特征向量法为矛盾各方赋权,确定矛盾处理的先后顺序,并用计算机编程实现自动查询。在设计图解的参数化实现方面,本文依据人脑的记忆模式建立了数据分类准则、数据表达方式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并演示了材料、结构和构造数据库的多种查询方式。最后以查询到的解为原型,通过相应的参数变化丰富大跨建筑表皮的形态。总之,本文将参数化视为一系列辅助设计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的集合(参数化平台),并努力挖掘它在计算、记忆和可视化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减少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迭代的次数,并提高每次迭代的速度,最终使建筑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电脑尚不能替代的创造活动中去。

陈隽[7](2013)在《便携式振动检测仪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实际需要——利用便携式振动检测仪检测振动,在分析现有振动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检测磁场实现振动检测的检测方法。首先,经过几种微处理器的分析与对比,制定了便携式振动检测仪的设计方案。其次,从仪器的硬件电路与软件两方面阐述了具体的设计过程:硬件电路包括信号拾取、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数据传输及LCD显示等电路;软件包括下位机的模数转换、数据传输、LCD显示及上位机的通讯、显示等功能软件。最后,在面包板上搭建了便携式振动检测仪的测试电路,借助编写的上位机软件完成了检测仪性能的调试与测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检测仪能够实现振动的测试,从而为进一步获得可推广应用的便携式振动检测仪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何卫华[8](2012)在《人体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行为识别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人体行为识别中的图像预处理、行为表征、特征降维以及行为分类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可见光与红外成像、可穿戴传感的行为识别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高质量的图像预处理是行为识别研究的基础。面向可见光、红外双波段视频监控应用,提出了一种双波段彩色图像融合算法,并考察了图像融合对于人体目标跟踪性能的影响。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在NSCT域内进行自适应融合,并将融合图像赋予YUV颜色空间的亮度通道,进一步通过颜色传递可获得具有自然色彩视觉效果的彩色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人体目标的可探测性,丰富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增强观察者对监控场景的感知,为计算机视觉分析提供更高质量的源图像;此外,双波段图像融合能够提高对人体目标跟踪的准确度和鲁棒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观表征和多类相关向量机的行为识别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时空模板:能量变化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反映人体形状信息和运动信息的行为特征;首次将多类相关向量机引入行为识别领域,用于对多类行为的分类识别。在Weizmann行为数据库上进行了测试,采用“Constructive”结构的多类相关向量机获得的识别率达98.2%,且表现出优异的特征样本稀疏性。与其它一些典型的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行为特征的复杂度和识别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方法间识别性能间差异主要源自于特征选取方式和分类方法选择上的不同。(3)提出了基于视觉特性的行为识别方法,并首次将Gabor类小波应用于红外成像人体行为识别。采用Gabor小波,对行为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多尺度、多方向性描述。为了减少频带覆盖所需的分解层数,并更好地刻画行为的细节特征,进一步采用了性能更为优越的Log-Gabor小波。针对行为识别中面临的高维特征问题及训练过程中的小样本问题,分别采用了主元分析方法和鉴别共同向量方法对Gabor类特征进行降维。在重庆大学构建的红外行为数据库上进行测试,获得的识别率达94.44%。此外,还考察了Gabor小波类别、特征降维方法及分类器的选取对识别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方法的设计合理性。(4)对可穿戴传感行为识别进行研究。针对行为传感中存在的高维数据问题,首次将广义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可穿戴传感行为识别,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行为识别方法。对提取的时频域行为特征,采用广义判别分析方法进行降维,并构建组合相关向量机实现对多类行为的分类。在WARD人体行为数据库上进行了测试,获得的识别率达99.2%。为增强可穿戴传感行为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进一步对多传感节点的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建立的决策融合框架中,采用自适应对数优化池对各个节点的分类后验概率输出进行决策融合,最终判别行为的类别。重点研究了传感节点数目及节点部署方式,融合规则、特征降维方法和分类方法的选取对识别性能的影响。

高兰香[9](2011)在《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认知、问题的剖析,尝试以典型的案例实施教学以促成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论文在对有效教学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有效教学、中学物理有效教学以及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相关文献,表现为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丰富、教学实证研究缺乏,呈现了基于中学特定学科的有效教学研究有待深入而大学学科的有效教学之关注缺乏。论文以大学物理学科为载体,针对大学物理学科特征,以有效教学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关注为基础,从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内容、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实施与评价等几个方面理论探讨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路径。理论的阐释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论文还进一步基于典型大学物理案例开展实证研究与教学评价,进而得到研究的结论与反思。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明确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已有的研究基础,厘晰了论文的研究问题、思路及框架。第二章:基于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剖析,认为大学物理有效教学设计可以为实现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提供可行途径。论文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原则,并阐释了本论文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基于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分,明确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基于对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方式,明确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目标。第四章: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基础,论文第四章明确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生成的多种途径、多维原则,基于特定的案例说明教学内容的生成方式的丰富性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生成方式的丰富性,促进了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需求。第五章: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知识属性的多样性以及矛盾性,决定了有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论文第五章明确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基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教学方法与基于特定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教学方法。第六章: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实施。以“质点运动的描述”、“电场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单摆”、“牛顿运功定理的应用”等大学物理典型案例为例,提出了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变式教学、相似性教学、主题教学与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教学策略。第七章:大学物理有效教学评价。在明确有效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物理教学实施,利用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大学物理教学实施效果与实施策略进行评价与反思。第八章:结论与反思,基于对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结论,并对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提出了几点可供反思的建议。

洪晓明[10](2009)在《人体下肢运动力学分析与建模》文中指出研制下肢假肢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智能假肢也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深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智能下肢假肢通过检测穿戴者的运动状态来控制假肢运动,从而提高步态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安全性。我国下肢残疾者人数众多,国内在智能下肢假肢的研究水平上也明显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为肢体残疾人提供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假肢器械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人体下肢运动分析和建模是研究假肢的重要内容,本文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膝上假肢的运动力学信息获取与多运动模式控制方法研究(60705010)”,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信息获取系统,利用表面电极获取下肢运动肌电信号;利用多轴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大腿和小腿的倾角,获取肢体的姿态以及膝关节角度和角速度;下肢的脚与地面之间接触状态和作用力等信息采用足底安装压力传感器的方式检测。根据人体的结构和运动学的分析,建立人体下肢运动数学模型。比较动力学建模中通常采用的拉格朗日法、牛顿-欧拉法等的优缺点,选用拉格朗日建模方法,从系统能量角度出发构建人体下肢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关节力矩。基于Matlab/SimMechanics仿真工具箱人体下肢运动系统建模,选取了平地行走、上坡、上阶梯三种不同的运动模式,每种运动模式下分为摆动期和支撑期两个阶段,建立相应的模型,以各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为输入,仿真得到各种运动模式下髋关节和膝关节力矩。在平地行走模式下,将求解拉格朗日方程所得到的关节力矩与Matlab/SimMechanics建模仿真所得的力矩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证明了建立的模型比较合理。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下肢运动参数进行分析,首先应用新阈值消噪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用平均值法提取特征向量,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表面肌电信号与关节力矩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关节力矩与表面肌电信号近似成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关节力矩与表面肌电信号的表达式。运用回归分析中多项式拟合方法对力矩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得出了各种运动模式下关节力矩与时间的关系,为下肢假肢的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了实验与理论的依据。

二、跳水跳板振动曲线的测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水跳板振动曲线的测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指欠驱动机械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多指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1.3 柔顺机构及应用
        1.3.1 柔顺机构简介
        1.3.2 柔顺机构的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欠驱动机械手结构设计
    2.1 欠驱动机械手的结构特点
    2.2 欠驱动机械手指的设计与分析
        2.2.1 手指结构设计
        2.2.2 手指运动学分析
        2.2.3 手指静力学分析
        2.2.4 手指“回复单元”选型与设计
    2.3 欠驱动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
        2.3.1 手掌机构设计
        2.3.2 驱动方案选择
        2.3.3 总体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欠驱动机械手指抓取稳定性研究
    3.1 “弹射”现象与尺寸优化
    3.2 抓取完成时的局部自由度现象
    3.3 柔性指腹设计
    3.4 柔性体联合仿真
    3.5 柔性指腹手指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实物样机的实验研究
    4.1 机械手虚拟样机实验
    4.2 常见物体自适应实验
    4.3 最大抓取负载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5.2 论文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CUDA的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人物行为识别技术研究难点
        1.3.1 静态背景下运动轨迹的提取
        1.3.2 动态背景下运动轨迹的提取
        1.3.3 识别模型的设计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物行为识别方法概述
    2.1 人物行为特征描述方法
    2.2 人物行为识别模型建立方法
    2.3 模板匹配方法
    2.4 本文算法研究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CUDA多线程编程原理及开发方法
    3.1 GPU通用计算
    3.2 CUDA基本介绍
    3.3 CUDA的编程模型
    3.4 CUDA架构
    3.5 CUDA线程层次结构
    3.6 CUDA存储器
    3.7 CUDA编程步骤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研究
    4.1 静态背景下的人物轨迹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4.1.1 EBM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4.1.2 EBM法原理介绍
        4.1.3 算法效果分析
    4.2 动态背景下的人物模板匹配与跟踪算法研究
        4.2.1 算法提出的背景
        4.2.2 基于排他性块匹配法的模板匹配
        4.2.3 基于视觉特征约束和结构约束的模板匹配
        4.2.4 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4.2.5 动态背景下轨迹特征的提取
    4.3 基于CHOT法的动作特征描述
        4.3.1 CHOT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4.3.2 CHOT特征描述原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的CUDA并行实现与优化
    5.1 基于CUDA的代价矩阵计算
    5.2 基于CUDA的遗传算法并行实现
        5.2.1 算法简介
        5.2.2 初始化总群
        5.2.3 顺序交叉
        5.2.4 交换突变
        5.2.5 适应度计算和选择淘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识别模型建立和实验结果
    6.1 静态背景下人物行为识别系统的实现及结果分析
        6.1.1 人物行为识别系统流程
        6.1.2 实验环境和参数
        6.1.3 实验过程
        6.1.4 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6.1.5 CUDA加速前后速度比较
    6.2 动态背景下人物分割与跟踪的实现及实验结果
        6.2.1 实验环境和参数
        6.2.2 通过优化视觉特征距离和结构距离的改进的实验结果
        6.2.3 不同遗传算法参数下的比较
        6.2.4 本文算法与现有匹配算法比较
        6.2.5 CUDA加速前后速度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征提取
        1.2.2 行为的识别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人体行为识别相关技术理论
    2.1 人体行为识别特征提取方法
    2.2 人体行为识别的分类方法
        2.2.1 基于BP网络的分类
        2.2.2 基于K近邻算法的分类
        2.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2.3 行为数据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空兴趣点的检测与描述算法
    3.1 时空兴趣点的检测
    3.2 时空兴趣点描述子
    3.3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词袋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度学习及深度信念网络
    4.1 深度学习
        4.1.1 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学习过程
        4.1.2 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
        4.1.3 深度学习的常用方法
    4.2 深度信念网络
        4.2.1 受限玻尔兹曼机原理
        4.2.2 深度信念网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行为识别系统
    5.1 深度信念网络的实现
        5.1.1 受限玻尔兹曼机模型的训练过程
        5.1.2 深度信念网络的训练过程
    5.2 分类模型的评估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时空兴趣点的检测及描述
        5.3.2 构建词袋模型
        5.3.3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实验结果
        5.3.4 其他分类方法的实验结果
        5.3.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4)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1.1.1 吸波材料的分类
        1.1.2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宽频吸波复合材料设计理论
        1.3.1 传输线法
        1.3.2 电路模拟法
        1.3.3 跟踪计算法
    1.4 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7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设计与测试方法
    2.1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性能设计思想
    2.2 “(吸波剂/橡胶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性能设计
    2.3 单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铺层的性能设计
        2.3.1 单层铺层的吸波性能设计
        2.3.2 单层铺层的力学性能设计
    2.4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设计
        2.4.1 层合板的吸波性能设计
        2.4.2 层合板的力学性能设计
    2.5 材料性能测试
        2.5.1 电磁参数的测试
        2.5.2 反射率的测试
第3章 吸波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超细镍粉体吸波剂制备
    3.2 氧化锌晶须吸波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3 其它吸波剂粉体制备
        3.3.1 六角晶系铁氧体 Ba(Zn_(1-x)Co_x)_2Fe_(16)O_(27)吸波剂的制备
        3.3.2 FeSiAl 粉体和 FeCuNbSiB 纳米晶粉体的制备
    3.4 吸波剂的电磁参数
        3.4.1 FeCuNbSiB 纳米晶粉体和 FeSiAl 粉体的电磁参数
        3.4.2 超细 Ni 粉体/环氧树脂吸波树脂的电磁参数
        3.4.3 氧化锌晶须的电磁参数
        3.4.4 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玻璃纤维布磁改性与环氧树脂磁改性
    4.1 玻璃纤维改性
        4.1.1 纳米 Fe_(50)Ni_(50)合金粉体制备
        4.1.2 吸波纤维布的磁改性
    4.2 环氧树脂的磁改性
        4.2.1 MnZn 铁氧体的制备
        4.2.2 磁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4.3 纳米 FeNi 粉体和 MnZn 铁氧体的电磁参数
    4.4 吸波纤维布的吸波性能
    4.5 磁改性后的环氧树脂电磁参数
    4.6 MnZn 铁氧体/环氧树脂板的吸波性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5.1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
        5.1.1 层合板模压成型工艺
        5.1.2 RTM 软模辅助整体成型工艺
        5.1.3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预浸料制备与 SMC 成型工艺
        小结
    5.2 丁基橡胶基吸波复合材料薄膜制备
    5.3 层合板微观结构分析
        5.3.1 丁基橡胶基薄膜的金相分析
        5.3.2 环氧树脂基层合板的金相分析
    5.4 层合板表面电阻分析
    5.5 层合板力学性能
        5.5.1 性能测试
        5.5.2 层合板的拉伸性能
        5.5.3 层合板的弯曲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层合板的电磁参数及其吸波性能
    6.1 吸波剂/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6.1.1 吸波剂/橡胶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
        6.1.2 丁基橡胶基复合材料板的吸波性能
    6.2 环氧树脂基层合板的吸波性能
        6.2.1 吸波剂/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电磁参数
        6.2.2 S 玻璃纤维/(FeCuNbSiB 纳米晶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吸波性能
        6.2.3 复合材料板的厚度与其吸波性能
        6.2.4 S 玻璃纤维/FeCuNbSiB 粉体复合材料反射率的实测值
        6.2.5 含多种吸波剂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吸波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复合材料板吸波性能优化
    7.1 梯度分布的玻璃纤维/(FeCuNbSiB 纳米晶粉体+环氧树脂)层合板的吸波性能优化
    7.2 混杂纤维/(FeCuNbSiB 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波性能
    7.3 层合板吸波性能的模块设计
        7.3.1 模块设计
        7.3.2 S 玻璃纤维/(FeCuNbSiB 粉体+FeSiAl 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吸波性能优化
        7.3.3 S 玻璃纤维/(FeSiAl 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吸波性能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文工作特色
    8.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弯曲法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与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微悬臂梁及其应用
    1.2 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测试方法
        1.2.1 理论法
        1.2.2 动态法
        1.2.3 静态法
    1.3 现有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方法分析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系统整体设计
    2.1 NFC 天平法原理
    2.2 标定系统总体设计
        2.2.1 微悬臂梁法向运动的实现
        2.2.2 弯曲力测量
        2.2.3 微悬臂梁弯曲量测量
    2.3 控制系统
第三章 标定系统光路及机械结构设计
    3.1 感光元件选择
        3.1.1 四象限探测器原理
        3.1.2 双轴式位敏探测器原理
    3.2 双轴式位敏探测器信号的采集
    3.3 机械结构设计
第四章 标定系统控制部分
    4.1 FPGA 整体控制设计
        4.1.1 FPGA 系统配置
        4.1.2 FPGA 外围电路设计
        4.1.3 系统软件设计
    4.2 通讯协议
    4.3 上位机程序
第五章 标定实验及结果
    5.1 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特性测试
    5.2 标定实验
        5.2.1 光杠杆灵敏度标定
        5.2.2 弹性常数标定
    5.3 影响实验因素
        5.3.1 震动及电磁干扰
        5.3.2 温度影响
        5.3.3 步进电机法向运动对实验影响
    5.4 实验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
        1.2.1 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
        1.2.2 建筑表皮的相关研究
        1.2.3 大跨度建筑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基础理论探析
    2.1 大跨建筑表皮的设计解析
        2.1.1 大跨建筑的特点
        2.1.2 表皮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2.1.3 表皮在大跨建筑中的角色
    2.2 参数化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
        2.2.1 参数化设计的概念
        2.2.2 参数化设计客体的本质
        2.2.3 参数化设计主体的思维规律
        2.2.4 参数化平台在设计思维中的优势与局限
    2.3 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与过程
        2.3.1 三种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
        2.3.2 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2.3.3 参数化平台的内容
        2.3.4 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
    3.1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方法
        3.1.1 围绕设计要求的参数收集与分类方法
        3.1.2 参数化图解建构全过程的思维模式分类准则
    3.2 围绕大跨建筑表皮设计要求的参数收集与分类
        3.2.1 大跨建筑表皮的设计要求及子要求
        3.2.2 围绕设计要求的参数收集与参数关系对应
        3.2.3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要求中的参数关系分类
    3.3 大跨建筑表皮参数化图解的生成方式
        3.3.1 参数化图解的公式生成
        3.3.2 参数化图解的物理—几何关系生成
        3.3.3 参数化图解的图像生成
        3.3.4 参数化图解的算法生成
    3.4 大跨建筑表皮参数化图解的检测方式
        3.4.1 参数化图解的数值检测
        3.4.2 参数化图解的几何关系检测
        3.4.3 参数化图解的图像检测
        3.4.4 参数化图解的模拟软件检测
    3.5 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图解决策方式
        3.5.1 生理因素决策
        3.5.2 行为因素决策
        3.5.3 心理因素决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模型建构
    4.1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模型建构方法
        4.1.1 设计矛盾系统建立的方法
        4.1.2 设计矛盾的类型与解决方法
        4.1.3 设计矛盾各方的权重设定方法
    4.2 大跨建筑表皮矛盾系统的建立
        4.2.1 表皮形态矛盾系统的建立
        4.2.2 表皮孔洞矛盾系统的建立
        4.2.3 表皮附着材料矛盾系统的建立
    4.3 大跨建筑表皮各矛盾系统中的矛盾解决
        4.3.1 表皮形态矛盾系统中的矛盾解决
        4.3.2 表皮孔洞矛盾系统中的矛盾解决
        4.3.3 表皮附着材料矛盾系统中的矛盾解决
    4.4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模型
        4.4.1 设计矛盾各方的权重参数确定
        4.4.2 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参数化模型实例
        4.4.3 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查询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图解的参数化实现
    5.1 大跨建筑表皮设计图解的参数化实现方法
        5.1.1 数据库建构的方法
        5.1.2 原型的参数化应用方法
    5.2 大跨建筑表皮数据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5.2.1 材料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5.2.2 结构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5.2.3 构造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5.2.4 数据库模型的应用
    5.3 大跨建筑表皮原型的参数化应用
        5.3.1 几何形态原型的参数化应用
        5.3.2 力学原型的参数化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跨建筑表皮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实例应用
    6.1 岳阳体育馆表皮设计矛盾处理顺序的确定
        6.1.1 项目背景
        6.1.2 通过计算机程序查询设计矛盾的处理顺序
    6.2 岳阳体育馆表皮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与实现
        6.2.1 设计要求的参数化图解建构
        6.2.2 参数化图解的实现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便携式振动检测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4 课题主要工作
第2章 便携式振动检测仪总体方案
    2.1 课题总体方案
    2.2 微处理器方案研究
        2.2.1 以单片机为微处理器
        2.2.2 以ARM为微处理器
        2.2.3 以DSP为微处理器
        2.2.4 以FPGA为微处理器
        2.2.5 以PC104为微处理器
        2.2.6 微处理器方案确定
    2.3 硬件电路设计
    2.4 软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信号拾取电路设计
    3.2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3.3 转换电路设计
        3.3.1 模数转换芯片的选择
        3.3.2 应用TLC2543时的一些问题
        3.3.3 单片机的选型
        3.3.4 51系列单片机与TLC2543的接口技术
    3.4 数据传输设计
    3.5 LCD显示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下位机工作过程
    4.2 上位机工作过程
    4.3 下位机软件设计
        4.3.1 模数转换软件设计
        4.3.2 数据传输软件设计
        4.3.3 LCD显示软件设计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4.4.1 上位机通讯软件设计
        4.4.2 上位机显示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调试与检测
    5.1 整机调试
    5.2 上位机显示测试波形
    5.3 LCD显示测试结果
第6章 总结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体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为识别
        1.2.1 人体行为表征
        1.2.2 行为识别的分类技术
    1.3 可穿戴传感行为识别及其应用
    1.4 主要研究难点及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人体目标分割、跟踪及图像融合技术
    2.1 人体目标分割
    2.2 可见光与红外双波段图像融合
        2.2.1 引言及问题提出
        2.2.2 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方案
        2.2.3 基于 NSCT 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2.2.4 YUV 空间颜色传递
        2.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Mean-Shift 框架下的目标跟踪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能量变化图和多类相关向量机的人体行为识别
    3.1 引言及问题提出
    3.2 序列图像中的人体轮廓提取
    3.3 人体行为表征
        3.3.1 人体行为的周期特性
        3.3.2 能量变化图
        3.3.3 形状特征与运动特征提取
    3.4 多类相关向量机模型
        3.4.1 多类相关向量机的数学描述
        3.4.2 基于多类相关向量机的行为分类
    3.5 实验与分析
        3.5.1 Weizmann 数据库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视觉特性的红外成像人体行为识别
    4.1 引言及问题提出
    4.2 人体目标轮廓提取
    4.3 基于 Gabor 类小波的行为表征
        4.3.1 Gabor 小波与 Log-Gabor 小波的定义
        4.3.2 Gabor 小波与 Log-Gabor 小波的特性比较
        4.3.3 行为特征提取
    4.4 高维行为特征降维
        4.4.1 主元分析法及其在行为特征降维中的运用
        4.4.2 鉴别共同向量及其在行为特征降维中的运用
    4.5 行为分类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1 IADB 数据库
        4.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可穿戴传感人体行为识别
    5.1 引言及问题提出
    5.2 WARD 数据库
    5.3 时频域行为特征提取
        5.3.1 数据预处理
        5.3.2 特征提取
        5.3.3 特征归一化
    5.4 子空间特征降维
        5.4.1 主元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
        5.4.2 广义判别分析
        5.4.3 基于广义判别分析的行为特征降维
    5.5 基于组合相关向量机的行为分类
        5.5.1 相关向量机分类模型
        5.5.2 行为分类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1 本文方法识别结果
        5.6.2 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可穿戴传感行为识别系统中的多节点决策融合
    6.1 引言及问题提出
    6.2 采用单传感节点的行为识别
    6.3 多传感节点决策融合策略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9)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大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1.1.2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困境与出路
    1.2 文献综述
        1.2.1 有效教学研究
        1.2.2 有效教学的学科研究
        1.2.3 物理学科有效教学研究
        1.2.4 启示
    1.3 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
    2.1 大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2.2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成为教学设计者
        2.2.1 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教学之需
        2.2.2 大学物理教师设计者实践之困
    2.3 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发展
        2.3.1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发展
        2.3.2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基于教学设计和学习科学
    2.4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2.5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原则
    2.6 本论文的相关概念阐释
第三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
    3.1 教学目标
        3.1.1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
        3.1.2 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3.1.3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3.2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3.2.1 教学目标的经典形态——泰勒原理
        3.2.2 经典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3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设计
        3.3.1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
        3.3.2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方式
        3.3.3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目标
第四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内容
    4.1 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4.2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生成
        4.2.1 源于物理教材分析
        4.2.2 源于科学研究
        4.2.3 源于网络资源
    4.3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
    4.4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第五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方法
    5.1 教学方法与有效教学方法
    5.2 知识属性与教学方法的内在关系
        5.2.1 知识的内在属性
        5.2.2 教学方法与知识属性的关系
        5.2.3 物理知识属性与教学方法关系
    5.3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方法
        5.3.1 第一类有效教学方法——基于教学组织形式
        5.3.2 第二类有效教学方法——基于特定教学内容
第六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实施
    6.1 教学实施的准备工作
    6.2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6.3 有效教学的实施
        6.3.1 变式教学
        6.3.2 相似性教学
        6.3.3 主题教学
        6.3.4 PBL教学
第七章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评价
    7.1 有效教学的评价
    7.2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评价
    7.3 教学反思
        7.3.1 对教学实施策略的反思
        7.3.2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8.1 结论
    8.2 反思
        8.2.1 高校教师的责任以及教学能力现状
        8.2.2 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8.2.3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附录
    附录1 问题解决能力测试试卷
    附录2 中期访谈提纲
    附录3 高校物理教师教学设计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大学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5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人体下肢运动力学分析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智能假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获取人体运动信息
        1.3.2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运动生物力学信息获取系统
    2.1 人腿运动步态研究
    2.2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
    2.3 关节角度测量
    2.4 足底压力传感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体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3.1 引言
    3.2 人体下肢的运动学模型
        3.2.1 正运动学问题分析
        3.2.2 逆运动学问题分析
    3.3 人体下肢的动力学模型
        3.3.1 动力学建模方法
        3.3.2 动力学建模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基于SimMechanics 下肢运动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下肢运动仿真建模方法与步骤
        4.2.1 下肢模型的结构与组成部分
        4.2.2 基于SimMechanics 下肢模型构造
        4.2.3 下肢模型参数设置
    4.3 不同运动模式人体下肢运动模型建立
        4.3.1 平地行走模式人体下肢建模仿真
        4.3.2 上坡模式人体下肢建模仿真
        4.3.3 上阶梯模式人体下肢建模仿真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仿真与计算结果比较
        4.4.2 关节力矩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体下肢运动参数分析
    5.1 表面肌电信号预处理
        5.1.1 阈值消噪的基本原理
        5.1.2 改进的阈值函数
    5.2 分析变量间关系方法
        5.2.1 回归分析
        5.2.2 神经网络
        5.2.3 相关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5.3.2 参数B 的最小M 乘估计
        5.3.3 非线性回归方程
    5.4 基于回归分析的参数关系研究
        5.4.1 肌电信号与关节力矩模型
        5.4.2 不同运动模式下力矩与时间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四、跳水跳板振动曲线的测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指欠驱动机械手的研究[D]. 葛震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基于CUDA的人物行为识别算法研究[D]. 朱力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3]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D]. 李阳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4]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 郑夏莲. 南昌大学, 2014(12)
  • [5]基于弯曲法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与系统的研究[D]. 耿新宇. 天津大学, 2014(05)
  • [6]大跨建筑表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李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7]便携式振动检测仪的设计[D]. 陈隽.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3)
  • [8]人体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何卫华. 重庆大学, 2012(02)
  • [9]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高兰香.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人体下肢运动力学分析与建模[D]. 洪晓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标签:;  ;  

跳水板振动曲线的测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