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爆炸物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

毒品/爆炸物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

一、毒品/炸药快速无损探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恩达[1](2020)在《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赫兹谱探测可以实时探测物质的特征吸收谱,感知危险品的存在;太赫兹辐射非电离,对人体安全;使用软件分析光谱特征无需成像,避免由人工操作探测的图像信息,导致隐私泄露的问题。这使得对太赫兹谱探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应用光学的角度研究太赫兹时域谱探测技术,采用时域谱变换的方法使光谱探测可以提取样品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等光学参数特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分子的太赫兹谱学特征。本文从分子运动简化模型分析了分子能级跃迁的光谱范围,并针对该光谱范围对太赫兹谱探测技术原理进行了研究。从应用光学的角度对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仿真并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紧凑型太赫兹光学系统用于解决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技术的难点。2、分析了大气吸收对太赫兹谱探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采用谱减法和均值平滑处理的方法抑制大气吸收的影响,并对大气吸收干扰的抑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首先研究了频域谱减法后对频谱做均值滤波的方法,以实现对大气吸收干扰的抑制,并针对水分子在中心位于0.752THz的JKa,Kc=211-202的太赫兹水气吸收线进行了抑制算法仿真验证。针对不同室内环境的温湿度条件,进行了多个相对湿度环境的大气吸收背景抑制实验,所得抑制率结果均超过了95%;并在超过4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对多种样品进行了太赫兹谱探测,并进行了大气干扰抑制算法处理前后的实验对比,所得抑制率结果均超过了90%。通过谱减法实现了大气吸收干扰的背景光谱抑制,在处理后的光谱中采用均值滤波进行光谱平滑处理,实现对大气剩余光谱的弱化。解决了大气吸收干扰抑制的关键技术难点。3、利用法布里-珀罗效应,对三种不同太赫兹谱探测方式的太赫兹波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反演样品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等光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太赫兹频谱衰减速率趋势、频谱的特征吸收线位置、折射率频谱分布和吸收系数频谱信息四个决策方法模型,用于解决实际应用中在包裹物覆盖屏蔽下的高可靠物质特征识别的关键技术难点。4、对三种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分类确定了常见的可能包裹物材料和检测样品并,分析了可用的实验替代物。并通过实验获取了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样品太赫兹时域谱。通过分析透射时域谱,得到了各包裹物材料的太赫兹衰减屏蔽特性,并由分析了大气背景光谱特性,扩展了liu等人的工作,为太赫兹时域谱技术的商业级应用提供了大气光谱的参考。通过分析验证了透射频谱的特征与反射频谱特征的一致性。通过对五种液体进行反射时域谱探测分析,验证了本文关于极性液体的探测模型的可靠性,为极性液体的太赫兹时域谱探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分析了液体样品的频谱吸收线分布特征,总结出设置1.3THz作为频谱吸收线分布的阈值,可以快速有效的区分危险品和安全液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最后针对三种典型应用场景,分别进行了第四章所提的物质识别模型的综合决策因子的分析,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综合决策,保证了物质识别的准确性。

李慧[2](2020)在《基于THz-TDS技术的多种农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具有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能力,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生产者混合使用多种农药,导致农产品上存在多种农药成分残留。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多种农药和食品基质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作为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新型光谱技术,能够便捷、无损、有效地探测材料的物理及化学信息,在检测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分别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Voigt拟合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对面粉基质中吡虫啉和多菌灵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农药THz吸收光谱分析及吸收光谱基线校正方法研究。分析吡虫啉、多菌灵的纯物质吸收光谱及两种农药和面粉混合物的吸收光谱,并对吸收光谱基线校正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基于非对称最小二乘平滑的多光谱基线校正(Multiple Spectra Baseline Correction,MSBC)方法校正基线。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消除光谱上的散射效应并提高太赫兹光谱的信噪比,提高了模型预测精确度。2、基于THz-TD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吡虫啉、多菌灵与面粉基质的混合物进行定量检测研究。基于PL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及PCA-SVM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建立样品吸收光谱和浓度的关系。通过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优化,根据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R)评估模型性能。最后,对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THz-TDS技术可对面粉基质中多种农药成分同时进行快速定量分析。3、基于Voigt拟合结合PLS方法对面粉基质中多种农药同时进行定量分析。首先,采用MSBC方法对混合物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并利用Voigt函数对校正后的光谱进行拟合。然后,将样本分为校准集和预测集,并利用校准集建立模型,进而对预测集进行定量分析。在不同校准集情况下,分别将校正光谱和Voigt拟合光谱作为PLS模型的输入,预测样品中吡虫啉和多菌灵的浓度。最后,对Voigt拟合结合PLS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单独使用PLS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校准集为小样本时,Voigt拟合结合PLS方法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该论文有图42幅,表7个,参考文献106篇。

梅楠,井冰,芦朋[3](2019)在《基于X射线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是指通过任何可穿透的波,对物体进行分段成像的方法,在医学和工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世纪90年代,基于X射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首先在爆炸物探测领域进行应用。相比通道式X光机,基于X射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可测得物质的密度和有效原子序数,对物质进行有效分辨。此外,还可有效地解决通道式X光机透视图像中的物体的重叠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

余亚萍[4](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平衡小样本异物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恐怖袭击在国内外频繁发生。传统的安检探测设备仅能探测出金属物品,对隐藏危险物的检测识别通常是由人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漏检率高。基于太赫兹图像的隐藏危险物检测可穿透衣物,发现藏匿的金属及非金属危险物,且其光子能量较低,具有安全、快速、可靠等优点。本文将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太赫兹图像隐藏危险物检测与识别,针对太赫兹图像数据集具有的非平衡和小样本等问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平衡小样本异物检测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太赫兹图像数据集的非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异物检测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传统的数据变形方法对整体数据和少数类数据进行初增强,提出一种深度卷积自编码残差网络对数据进行再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样本的非平衡性;然后设计集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集成三种预训练模型进行自动提取特征,通过自适应样本加权集成训练网络以提升分类器泛化能力,并对特征提取结果进行投票,将投票结果送入检测网络进行边框回归处理得到最终检测结果;训练时对少数类的分类损失增加惩罚权重。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可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能在非平衡数据条件下进行准确的异物检测,在平均均值精度上相较于对比方法提升了13%-20%。2.针对太赫兹图像标记样本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间隔最大化的深度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方法。构建了具有两个卷积子网络的孪生网络,通过输入相同类与不同类的样本对来扩增训练样本数目,定义间隔最大化损失,学习出具有保距性质的判别性特征。考虑样本分布、不同维度间相关性和尺度的差异,使用马氏距离度量样本间相似度,在预训练时权值共享且使用对比损失函数,训练分类网络时使用间隔最大化损失函数。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对小样本数据进行准确的检测识别,在平均分类精度上达到了93.89%。3.针对太赫兹图像数据标记样本少带来的过拟合问题,在间隔最大化深度孪生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的深度伪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方法。构建的网络具有两个分支网络,一个为CNN分支网络,其作用是有效地学习样本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间的潜在特点;另外一个为LSTM分支网络,其作用是将不同维度的信息构成序列输入网络中,希望可以学习到不同维度之间潜在的关系,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预训练时两个分支网络权重不共享,通过训练使得不同类的样本分类边界远离样本。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可知该方法在整体分类精度上有提升,在平均分类精度上达到了95.58%。

陈强[5](2019)在《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缺陷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乙烯材料由于其优良特性,成为燃气管道管体的首选材料。但在聚乙烯管道在生产、运输、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缺陷,并且常用的检测手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太赫兹波的频带位于远红外与微波之间,太赫兹波对非极性材料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的特性使其在非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太赫兹技术在聚乙烯管道接头检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获取不同老化程度聚乙烯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各个样品的太赫兹时域数据的变化,根据光学参数模型提取样品在太赫兹波段内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对比老化前后聚乙烯材料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化现象会对时域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老化实验后聚乙烯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折射率未发生改变,但吸收系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对模拟制作的管道接头缺陷样品进行透射与反射式太赫兹成像检测,结果表明:太赫兹成像技术对分层、夹砂以及夹金属环等接头常见缺陷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成像结果能够反应缺陷的大致情况;反射式太赫兹成像得到的图像的效果要优于透射式成像结果,但仍存在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利用样品脉冲峰值延时与参考信号脉冲峰值时间差计算各个采样点的厚度,结果表明,厚度重构结果对缺陷的展示效果要优于灰度值的成像结果。(3)对金属环缺陷的太赫兹成像结果进行图像去噪与图像复原处理,与原始图像相比,处理的图像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比较了不同去噪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

孙霁[6](2019)在《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到目前为止,太赫兹频段依然是人类利用率最低的频谱资源。太赫兹波兼具电子学和光子学的特点,使其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近几十年来,材料科学和超快光子学的进步促进了太赫兹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谱分析方法,可以较容易地获取材料的光学参数,并且已经应用到无损检测、药品毒品分析、爆炸物识别等诸多研究领域。当前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存在以下挑战:首先,采用传统钛宝石固体激光器飞秒光源,导致系统体积庞大,维护不便、成本高昂;其次,采用空间耦合结构,导致系统光路复杂、稳定性低、移动不便,极大限制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应用场景;第三,在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方面,对于一些成分复杂、没有明显吸收峰的生物样本,难以获得良好的分类效果。针对上述的技术挑战,论文对应用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新型光纤飞秒光源、光纤耦合太赫兹光谱系统以及基于模式识别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钛宝石激光器光源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维护不便,导致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难以小型化这一问题,论文研制了小型、高性能的飞秒光纤激光器,用以实现系统光源的小型化。论文首先研制了基于全保偏色散管理腔的非线性放大环镜(Nonlinear amplifier loop mirror,NALM)的被动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自启动运转,输出脉冲宽度为500fs,脉冲能量达到0.8nJ。通过预啁啾放大压缩,该激光器的脉冲宽度可以进一步被压缩至小于100fs,平均输出功率提高到120mW。该激光器的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太赫兹时域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其次,基于上述“8”字腔激光器,研制了更高输出脉冲能量以及更高稳定性的飞秒光纤激光器。实现了输出脉冲能量为4nJ,重复频率为1.96MHz,脉冲宽度为660fs的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在10小时连续锁模运转情况下,激光器输出功率的RMS误差为0.1 7%,具有良好的输出功率稳定性。实现的激光器脉冲能量远高于同类型激光器。此类激光器在光整流太赫兹时域系统中具有较高应用潜力。第三,为了提高“8”字腔锁模激光器的重复频率,本文对“9”字腔的NALM激光器进行了研究。实现了“9”字腔激光器的稳定自启动锁模。搭建完成的激光器输出功率为2.3mW,重复频率为40MHz,去啁啾后输出脉冲的脉宽为120fs。2.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小型化方面,论文研制了采用光纤飞秒光源的光纤耦合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系统,并且开发了系统相关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分析程序。经过实验测试,研制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尺寸为48cm×45cm×15cm,峰值动态范围为60dB,时域信噪比为493,探测带宽为2.5THz,系统重复性良好。该系统为今后小型便携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系统研制提供了有益参考。3.在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方面,论文提取了转基因油菜种子的太赫兹光谱信息,获得了两种转基因和一种非转基因油菜种子的太赫兹吸收谱。由于三者的太赫兹光谱相似度较高,本文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对转基因油菜种子进行了识别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daboost结合Naive Bayes算法分类准确率达到96.6%,高于PCA-SVM和PCA-RF算法的分类准确率。Adaboost结合Naive Bayes算法更适用于转基因油菜种植的分类识别。

朱亮[7](2019)在《多信息融合邮政分拣系统安全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许多公共场合,仅依靠一种安全检测设备很难真正实现综合的多信息检测。要采用一套完整的技术对被检对象中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类以全面控制一个区域的安全,目前国内外仍无法有效实现。本课题通过对国家职能部门的调研,根据其对重点控制的违禁品和习惯采用的安检模式和需求,提出并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多信息融合的整体方案。我们对几种常见违禁品的多信息数据进行了采集和重构,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了一套综合性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违禁品的设备必须能够识别包裹或容器中物品的特性。一些违禁品,如塑料炸药,可以制成许多形状或放置在许多物体中。这类物品不能简单地从外观信息判断其为违禁品。这需要一种能够在分子或原子水平上识别物体的设备。X射线装置已被证明能够揭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性质。X射线技术可以提供组成物体的物质的一些重要特性。最有用的信息是对象的密度(ρ)和有效原子序数(Zeff)。从理论上讲,给定物体的密度和有效原子数,就可以准确地确定物质的类型。研究表明,许多种X射线检测技术都可以应用于违禁品的检测领域,但目前还没有一种X射线检测技术能够单独提供准确识别物质类型所需的两个参数。首先,通过近似替代物的双能量X射线透射实验获得了该物质的高能和低能灰度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质分类识别边界曲线的数学模型。将物质初步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和混合物。其次,基于提取特征平面思想,通过双能X射线透射实验提取出一个与有效原子序数相关的R值。这一过程可以将无机物和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分离,但由于密度的不同,无害的有机物和违禁有机物不能被分离。之后研究了厚度等外部参数的变化对R值的影响,并对提取R值的算法进行了优化。对改进算法的评估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物质分类的误判率。然后结合前散射背散射图像,利用LS算法建立散射图像的灰度模型。进而将低能散射图像与双能量透射图像相结合,得到了一个提取与物体密度相关的特征值L的方法。分析并减小了包裹摆放角度等因素对L值的影响。通过得到的物质特征值R和L,给出基于最小错误概率的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判别函数、决策面方程以及分类判别规则。通过将双能量X射线透射技术与低能散射技术相结合而得到了物质识别的更有效的方法,进而全面提高X射线的检测能力。再次,计算物体的R和L值需要对象的真实灰度级。真实灰度级是指当一个物体不被其他背景物体干扰时所测量到的灰度级。一些包裹中的物体很多,包裹中的物体以任意方向摆放并互相遮挡。违禁品与无害物品混在一起使得检测工作变得困难。因此在识别物质特性的过程中去除遮挡效应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可以得到物体的真实灰度级。本文将n个物体重叠问题转化为两个物体重叠问题,重点研究了计算两个物体重叠的真实灰度级问题。最终将得到双能量透射、低能前散射、背散射条件下求解物体真实灰度级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得到了更加准确的物体真实灰度级。最后,针对X射线安全检测技术在液体识别中的困难,提出X射线检测与电子鼻气味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容器内的液体属性。结合图像轮廓、图像灰度级、电子鼻响应等检测信息来建立多信息融合检测方法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的软硬件系统。之后利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重点对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一种有效的BP网络模型。本课题在多信息、高性能安检设备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实现了多个检测信息的融合,为新型安检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从理论、实验和实践的层次证明多信息融合安全检测在邮政检测系统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任林茂[8](2014)在《太赫兹技术在铁路安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铁路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安检技术弥补传统安检手段的不足。太赫兹波具有安全性、透视性及指纹谱性等特性,使其在铁路安检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不仅能显示出违禁物品的形状,还能够鉴别其组分,而且可以用于旅客的人身安检。

余道洋[9](2014)在《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复杂背景下毒品/危险品的新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品和和恐怖活动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毒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安全和健康,虽然世界各国都在严厉打击涉毒和恐怖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打击涉毒和恐怖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目标,而要解决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首先要解决毒品/爆炸物的现场快速检测。在公共安全场所的实际检测中,除了要检测常规的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还需要检测能制造毒品的原料,即易制毒化学品。而爆炸物的检测除了常规的TNT等常规炸药,液体炸药和燃爆物由于组分复杂、性质均一、原料来源方便和加工工艺简单等原因,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更大的威胁而迫切需要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因此本项目需要研究的检测目标包括毒品、爆炸物和液体危险品。纵观国内外毒品、爆炸物和液体危险品的主要探测技术和方法包括:试纸和化学试剂法、电磁法、光学和光谱法、离子迁移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超声法以及X射线探测等。上述毒品/爆炸物检测技术和方法主要有缺如下:试纸和化学试剂法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无需电力或电池驱动,但该方法属于有损探测,而且一种试纸或试剂只能探测一种特定的物质;电磁法主要有核磁共振、太赫兹、微波等探测方法,核磁共振探测的缺点是探测时间长且无法探测不含有元素的液体炸药,太赫兹的探测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电磁探测方法共同缺点都是不能探测被金属包裹或密封的液体;光学探测方法主要有拉曼和红外光谱探测仪器,光学探测仪器属于无损检测,但是光学仪器只能检测透明包装材料中的物质,而且光路中的传播路径易受其他物质干扰而导致测量误差;离子迁移谱属于有损探测,而且本质上不能检查密闭容器内部的液体,同时该方法电子稳定性不高,还需要根据不同测量环境进行标定而影响精度,因此误检率高;色谱质谱联用探测方法的优点是探测精度高,但是缺点是探测过程复杂、速度慢、探测费用高以及属于有损探测等;超声探测的优点是测试仪器轻便,操作安全简单,缺点是必须预先测量容器尺寸,并且探测精度受到回波影响较大。相对于上述毒品/爆炸物探测方法,X射线类探测方法的优点是非破坏性、非接触、分辨率高、低成本、穿透性强、低剂量对人体基本无害,因此国内外公共安全检查仪器基本上以X射线探测方法为主。X射线探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物质的密度、图像或者原子序数来鉴别,虽然国内外采用X射线探测毒品/爆炸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射线探测技术仅能获得的物质形状、密度或者原子序数,无法分辨出密度相近的物质;仅能获得液体物质一维或者二维信息,因此无法区分不同浓度或者混合的多组分液体;探测速度较慢,难以适合公共安全领域现场快速探测的要求。近年来,随着X射线理论与探测技术的进步,能量色散X射线(Energy dispersive X-ray scattering)由于使用宽波段全波长扫描的方式,因此具具有探测速度快、操作方便、稳定性、重现性好、不必聚焦以及受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成为固体晶体或多晶粉末衍射分析的主要谱仪。但是该类型探测仪器具有分辨率低的缺点,因此国内外少有用于毒品/爆炸物的现场快速检测。本文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作为探测工具,针对复杂背景下的毒品/爆炸物探测需求,研究适用于现场便携快速检测新方法及实用化仪器的关键软硬件技术。研究的方向一是针对人体藏匿毒品的检测,二是针对液体炸药、易制毒和易燃爆等液体危险品的检测。虽然能量散射×射线探测仪器有不少优点,但是能量散射x射线属于弱光射线,分辨率低。而在人体藏匿毒品条件下,由于人体组织对光子的衰减作用和人体组织的复杂结构,导致能量散射x射线信号弱,分辨率更低,通过传统的寻找指纹峰的方法很难准确识别待测可疑物;另外,常规的x射线探测液体危险品主要是通过液体的密度或者原子序数来鉴别的,一般只能检测单组份液体危险品及原料,多组分液体危险品很难通过二维的谱识别方法来检测和识别。为了解决复杂背景下能量色散x射线的探测信号弱,难以直接通过寻峰方法识别待测物质的难题,采用智能算法辅助识别x射线谱是必要的,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路线如下:(1)设计和研制了两种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装备,分别是低能探测试验平台和高能多功能散射试验平台,通过在探测平台上研究弱X光在人体环境中探测毒品/爆炸物的衍射识别规律,探索人体隐藏毒品/爆炸物最佳检测条件;为研究弱X光能量色散探测毒品/爆炸物的新型检测原理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为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数据的处理和识别提供可靠的数据。(2)利用自主研制的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本项目研究了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人体藏匿毒品及其智能识别算法,能量色散X射线属于弱X射线光束,因此在X光源能量相近的情况下,能散X射线探测的能量分辨能力要比常规小角散射X射线要低。另外,本项目的探测目标是人体藏匿等复杂背景下毒品/爆炸物探测,经过背景对光束的衰减作用,待测物质的散射信号比较弱,很难通过物质的衍射峰来鉴别物质类型。因此,本项目针对复杂背景下能量散射X射线数据,采用多种信号处理、模式分类、统计分析和智能识别等算法来处理获取的能量色散数据。通过阈值小波与相干函数组合算法,对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模拟人体组织(猪肉组织)包裹海洛因的能量散射X射线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的去噪和相干函数匹配,建立模拟人体包裹海洛因能散数X射线探测数据库,然后进行识别;为了研究模拟人体组织包裹下不同种类毒品及相似物质的识别率,本项目选用模拟人体组织(猪肉)包裹TNT、苯乙酸、冰毒、海洛因、胡椒醛、人体和盐等7类物质作为测试物质,利用PCA算法来分类识别7中物质,通过神经网络来优化PCA算法,并研究了PCA算法中提取的主成分数目对识别率的影响规律;本项目还选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医学人体模型藏匿毒品/爆炸物,然后采用不同的模式识别和统计算法来处理和识别待测物,待测物质为TNT,苯乙酸,冰毒,海洛因,胡椒醛,人体,盐,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SVM分类识别算法,通过对每种物质30组数据的识别和优化,寻求最优性能的SVM识别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人体模型藏匿毒品/爆炸物识别算法;另外本项目还研究了基于离散余弦转换和线性判别组合算法对人体模型藏匿毒品/爆炸物识别算法,利用上述算法对高维数据的去相关性能量、特征提取和分类优势,解决弱X光数据的难以处理和识别率低的难点。最后,本章研究了边缘fisher分析对人体模型藏匿毒品/爆炸物识别,特别是边缘fisher分析对样本分布不作任何要求,而是利用邻近样本之间的几何关系表征样本分布的特性,能较好的解决弱X光数据的识别和分类问题,并对比和评价K-近邻法(KNN)和支持向量机(SVM)与PCA、PCA+LDA和MFA算法组合对提高人体模型藏匿TNT,苯乙酸,冰毒,海洛因,胡椒醛,人体,盐的识别效果,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有效性和高识别率。研究液体危险品在能量散射X射线探测下的光学散射特性,选择适合液体危险品的最佳测试时间、电压、测试角度、狭缝宽度等,测试常见液体危险品样品,获取其三维能散数据。构建液体危险品能散X射线三维数据模型,对三维模型中各载荷矩阵多变量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和矫正,建立液体危险品能量色散X射线三维数据的PARAFAC模型,然后计算主因子数,接着对三维数据模型进行二维载荷矩阵分解,通过对二维载荷矩阵的分类和识别,最终计算出多组分液体危险品中各组分的精确成分和含量。最后,本项目采用能量散射X射线探测方法,针对复杂背景条件下(人体或者人体模型)的毒品/爆炸物的能散X光谱特征,分别研究了统计模型、模式分类和识别算法、矩阵分析等职能算法,在对常见毒品/爆炸物和液体危险品分析和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有效可行的探测方法,并有望为研制新型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仪器提供技术支持。

王静[10](2014)在《毒品检测中的“新武器”——太赫兹技术》文中认为THz辐射是电磁波谱上新开发的最后一个频率窗口,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通信、雷达、安全检查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许多毒品及其相关材料在THz波段具有特征吸收,许多非金属、非极性材料对THz波时透明的,且THz波具有低能性,THz技术在安检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介绍了THz时域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在毒品检测和识别方面的研究应用,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在毒品识别领域应用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毒品/炸药快速无损探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毒品/炸药快速无损探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太赫兹谱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太赫兹谱探测技术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太赫兹谱探测原理分析与紧凑型太赫兹反射谱探测装置设计
    2.1 太赫兹谱探测系统原理与组成
        2.1.1 物质分子能级跃迁与太赫兹探测光谱范围研究
        2.1.2 太赫兹谱探测原理与系统组成
    2.2 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系统设计
    2.3 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头研究与设计
    2.4 紧凑型太赫兹反射光谱探测角度优化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赫兹谱大气吸收抑制方法研究
    3.1 大气吸收对太赫兹谱探测的影响分析
    3.2 太赫兹谱大气吸收抑制的技术途径
    3.3 太赫兹大气吸收抑制算法建模与仿真
        3.3.1 大气吸收抑制算法建模
        3.3.2 大气吸收抑制算法仿真
    3.4 大气吸收抑制算法的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赫兹谱物质识别方法研究
    4.1 太赫兹谱探测中时域波形的分析
    4.2 基于FP模型的物质内部太赫兹波的传输分析
        4.2.1 基于FP模型的透射模式物质内部太赫兹传输分析
        4.2.2 基于FP模型的反射模式物质内部太赫兹传输分析
        4.2.3 基于FP模型的反射模式极性液体的太赫兹传输分析
    4.3 基于傅里叶平方谱变换及FP模型的物质识别算法
        4.3.1 基于傅里叶平方谱变换及FP模型的物质特征信息提取算法
        4.3.2 基于傅里叶平方谱变换及FP模型的物质识别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赫兹反射谱识别方法的实验验证
    5.1 典型物质的实验材料选择
        5.1.1 典型物质的特征分析与实验材料选择
        5.1.2 典型包裹物的特征分析与实验材料选择
        5.1.3 用于实验的材料制备与材料的试验参数
    5.2 太赫兹谱识别实验系统与数据的采样分析
        5.2.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5.2.2 实验材料的数据的采样与分析
        5.2.3 总结
    5.3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太赫兹谱识别的实验数据分析
        5.3.1 危险品探测识别的实验与分析
        5.3.2 易燃液体检测识别的实验与分析
        5.3.3 食品药品检测识别的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THz-TDS技术的多种农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农药检测的研究现状
    1.3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1 太赫兹辐射
    2.2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2.3 样品制备和参数提取
    2.4 实验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农药定量分析研究
    3.1 农药光谱分析
    3.2 光谱基线校正方法研究
    3.3 建模方法
    3.4 模型评价参数
    3.5 定量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Voigt函数拟合结合PLS方法的农药定量分析研究
    4.1 引言
    4.2 光谱拟合
    4.3 建模方法
    4.4 定量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X射线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X射线成像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
    2.1 X射线
    2.2 X射线成像数学模型
    2.3 单能和多能成像原理
    2.4 背散射的原理
    2.5 X射线成像技术的对比
3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3.1 CT的数学原理
    3.2 CT技术的发展
    3.3 多层(排)螺旋CT
    3.4 CT技术的应用现状
4 CT在安检中的应用
    4.1 安检CT的特点
    4.2 安检CT设备的组成
    4.3 安检CT面临的问题
5 结语

(4)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平衡小样本异物检测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太赫兹成像技术
        1.2.1 太赫兹波
        1.2.2 太赫兹成像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太赫兹成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目标检测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5 论文架构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集成深度神经网络的异物检测识别
    2.1 研究动机
    2.2 非平衡数据增强
        2.2.1 非平衡数据处理问题
        2.2.2 基于数据预处理层面的数据增强
        2.2.3 基于特征层面的数据增强
    2.3 基于集成深度神经网络的异物检测识别
        2.3.1 数据集介绍与制作
        2.3.2 预训练模型集成网络
        2.3.3 集成深度网络训练
        2.3.4 非平衡数据分类的评价指标
        2.3.5 基于集成深度神经网络的异物检测识别方法步骤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实验一:使用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2.4.2 实验二: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残差网络数据增强的结果分析
        2.4.3 实验三:多组对比实验的单类检测结果分析
        2.4.4 实验四:多组对比实验的检测结果分析
        2.4.5 实验五:样本数据增强规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间隔最大化的深度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
    3.1 研究动机
    3.2 小样本问题
    3.3 基于间隔最大化的深度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
        3.3.1 数据集制作与样本扩充
        3.3.2 相似性度量
        3.3.3 预训练模型
        3.3.4 间隔最大化的深度孪生网络训练
        3.3.5 基于间隔最大化的深度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方法步骤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一:马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的实验结果对比
        3.4.2 实验二:使用间隔最大化损失函数的实验结果分析
        3.4.3 实验三:多组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3.4.4 实验四:卷积层层数与分类精度关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NN与 LSTM的深度伪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
    4.1 研究动机
    4.2 CNN与 LSTM
    4.3 基于CNN与 LSTM的深度伪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
        4.3.1 制作数据集
        4.3.2 预训练模型
        4.3.3 基CNN与 LSTM的深度伪孪生网络训练
        4.3.4 基于CNN与 LSTM的深度伪孪生网络异物检测识别步骤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一:多组对比实验的单类分类结果分析
        4.4.2 实验二:多组对比实验的分类结果分析
        4.4.3 实验三:卷积层层数与分类精度关系分析
        4.4.4 实验四:LSTM层层数与分类精度关系分析
        4.4.5 实验五:有标签样本数量与分类精度关系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缺陷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THz波简介
        1.2.1 THz波的产生与探测
        1.2.2 THz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聚乙烯管道简介
        1.3.1 聚乙烯管道的常见缺陷
        1.3.2 聚乙烯材料老化研究
        1.3.3 管道接头缺陷检测手段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太赫兹时域光谱简介
    2.1 THz-TDS系统
        2.1.1 透射式THz-TDS技术
        2.1.2 反射式THz-TDS技术
    2.2 光学参数提取
    2.3 实验装置
        2.3.1 透射式THz-TDS系统
        2.3.2 反射式THz-TDS系统
    2.4 实验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聚乙烯老化检测
    3.1 引言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窗口截取
        3.2.1 样品制备
        3.2.2 实验窗口截取
    3.3 老化样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结果分析
        3.3.1 白色PE100 检测分析
        3.3.2 黄色PE100 检测分析
        3.3.3 黑色PE100 检测分析
    3.4 各个样品的太赫兹光谱特性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聚乙烯管道接头缺陷成像研究
    4.1 引言
    4.2 THz-TDS成像方式与样品制作
        4.2.1 THz-TDS成像方式
        4.2.2 基于脉冲时间差的轮廓重构
        4.2.3 样品制作
    4.3 透射式THz成像
        4.3.1 分层样品
        4.3.2 夹砂缺陷检测
        4.3.3 金属环缺陷
    4.4 反射式THz成像
    4.5 总结
5 THz波图像去噪与复原
    5.1 引言
    5.2 太赫兹成像结果降噪研究
        5.2.1 高斯卷积去噪
        5.2.2 双边滤波去噪
    5.3 L-R图像复原
        5.3.1 Lucy-Richardson迭代法
        5.3.2 L-R图像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波的特性
    1.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宽带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应用现状
    1.3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1 宽带太赫兹的产生
        2.1.1 光电导天线产生太赫兹辐射
        2.1.2 光整流效应产生太赫兹辐射
        2.1.3 空气等离子体产生太赫兹辐射
        2.1.4 三种方法的比较
    2.2 宽带太赫兹的探测方法
        2.2.1 光电导采样探测
        2.2.2 自由空间电光采样探测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2.4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光学常数获取
        2.4.1 基于透射式THz-TDS光学参数的提取
        2.4.2 基于反射式THz-TDS光学参数的提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NALM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
    3.1 飞秒光纤激光器概述
        3.1.1 可饱和吸收体锁模
        3.1.2 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锁模
        3.1.3 非线性光纤环镜锁模
    3.2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原理
        3.2.1 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3.2.2 增益光纤
        3.2.3 被动锁模原理
        3.2.4 孤子锁模
        3.2.5 展宽脉冲锁模
        3.2.6 自相似脉冲锁模
        3.2.7 耗散孤子锁模
    3.3 基于NALM结构的全保偏被动锁模激光器
        3.3.1 基于色散管理腔的NALM激光器
        3.3.2 高脉冲能量的全保偏NALM光纤激光器
        3.3.3 基于NALM的“9”字腔光纤激光器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光纤耦合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制
    4.1 光纤耦合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搭建
        4.1.1 飞秒脉冲激光器的研制
        4.1.2 太赫兹发射器和探测器
        4.1.3 锁相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卡
        4.1.4 电动位移平台
        4.1.5 软件控制
    4.2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AdaBoost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识别与分析
    5.1 AdaBoost算法概述
        5.1.1 集成学习
        5.1.2 Adaboost算法介绍
    5.2 朴素贝叶斯算法
        5.2.1 贝叶斯定理
        5.2.2 朴素贝叶斯分类
    5.3 PCA-SVM和PCA-RF简介
        5.3.1 PCA
        5.3.2 SVM
        5.3.3 RF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样品制备和太赫兹谱测量
        5.4.2 样品分类
    5.5 转基因样品检测
        5.5.1 转基因油菜籽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多信息融合邮政分拣系统安全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危险品识别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1.2.1 常见安全检测设备种类及应用场合
        1.2.2 X射线对危险品进行识别的理论方法及现状分析
        1.2.3 液态危险品检测方法及现状分析
        1.2.4 电子鼻气味检测发展状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架构
第2章 X射线物质分类的识别方法
    2.1 区分有机物、无机物和混合物
        2.1.1 确定边界物质
        2.1.2 线扫描实验
        2.1.3 曲线拟合
        2.1.4 实验验证
    2.2 提取R值方法
        2.2.1 影响透射图像的因素
        2.2.2 视图中物体外观对透射图像的影响
        2.2.3 物体摆放方向对透射图像的影响
        2.2.4 厚度对双能量透射图像的影响
        2.2.5 提取R值实验
    2.3 克服厚度对R值影响的数字化方法
        2.3.1 透射信号的数字化表达
        2.3.2 算法
        2.3.3 应用举例
        2.3.4 改进方法评估
    2.4 减小距离对散射图像灰度级影响的数学模型
        2.4.1 距离对散射图像灰度级的影响
        2.4.2 散射图像灰度级模型
    2.5 爆炸物分类研究
        2.5.1 有效原子序数和密度
        2.5.2 分类特征空间
        2.5.3 综合实验
        2.5.4 分类方法与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叠物体的识别方法研究
    3.1 去除物体重叠效应的基本方法
    3.2 透射图像重叠物体识别数学模型
    3.3 前散射图像重叠物体识别数学模型
    3.4 背散射图像重叠物体识别数学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物质分类算法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环境的建立
        4.1.1 实验设备介绍
        4.1.2 实验前设备测试与校准
        4.1.3 实验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4.1.4 实验材料的准备
    4.2 黑火药类炸药与常见物质识别的实验验证
        4.2.1 黑火药测试数据及拟合曲线
        4.2.2 常见物质的识别曲线建立
        4.2.3 黑火药与常见物质曲线识别分析
    4.3 实验验证火药识别曲线
    4.4 验证邮包内火药识别
        4.4.1 邮包内含火药情况
        4.4.2 邮包内多种物质中火药识别情况
        4.4.3 邮包内随机厚度有机物情况
        4.4.4 黑火药的识别验证(鞭炮)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液体危险品识别方法及实验
    5.1 电子鼻识别方法实验研究
        5.1.1 电子鼻气味识别系统组成
        5.1.2 静态条件下电子鼻气味识别系统对易燃液体识别
        5.1.3 设备运行时电子鼻气味识别系统对易燃液体识别
    5.2 液体危险品X射线图像识别
    5.3 液体危险品判别依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信息融合检测系统研究
    6.1 信息融合的结构、层次和方法
        6.1.1 信息融合的结构
        6.1.2 信息融合层次
        6.1.3 信息融合方法
        6.1.4 液态危险品检测中的信息融合技术
    6.2 多信息融合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6.3 多信息融合检测技术的软件实现
        6.3.1 电子鼻数据融合模型
        6.3.2 信息融合检测软件的结构及功能
        6.3.3 软件的流程及实现
    6.4 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6.4.1 K-L降维和主成份分析
        6.4.2 人工神经网络对气体的识别
    6.5 多信息融合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6.5.1 电子鼻对气体的识别方法研究
        6.5.2 多信息融合检测方法对三种液态危险品的实验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8)太赫兹技术在铁路安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太赫兹波简介
    1.1 太赫兹波
    1.2 太赫兹波的特性
    1.3 太赫兹波的研究现状
2 太赫兹技术在铁路安检中的应用
    2.1 太赫兹安检技术
    2.2 太赫兹安检技术的优势
    2.3 太赫兹安检技术的局限
3 结语

(9)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复杂背景下毒品/危险品的新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毒品的种类
    1.3
        1.3.1
        1.3.1.1 离子迁移谱技术(IMS)
        1.3.1.2 质谱分析仪
        1.3.1.3 色谱法
        1.3.2 生物探测技术
        1.3.3 光学探测技术
        1.3.4 能量探测方法与技术
        1.3.4.1 X射线透视检测法
        1.3.4.2 多能(双能)X射线探测
        1.3.4.3 X射线背散射法
        1.3.4.4 X射线CT(密度检测)技术
        1.3.4.5 中子探测技术
    1.4 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与液体危险品探测研究现状
        1.4.1 中位直射式双能量X射线人体内外藏物检查系统
        1.4.2 基于背散射的人体安检设备
    1.5 现有探测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和液体危险品技术的缺陷
    1.6 基于EDXRS物质本征探测原理的复杂背景下毒品/爆炸物探测
        1.6.1 EDXRS探测技术原理及特征
        1.6.2 能量型x射线探测仪器及应用
第2章 能量色散X射线实验装置设计与研制
    2.1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
        2.1.1 X射线散射的分类
        2.1.2 X射线散射技术原理
        2.1.3 X射线衍射技术原理
    2.2 能量色散X射线散射技术(EDXRS)
        2.2.1 EDXRS技术原理
        2.2.2 EDXRS技术的优缺点
    2.3 EDXRS实验装置系统的设计
        2.3.1 X射线光源系统
        2.3.2 光路系统
        2.3.3 机械控制系统
        2.3.4 X射线探测系统
        2.3.5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2.4 可更换的多光源结构低能X射线散射实验装置
        2.4.1 能量色散X射线实验装置的设计
    2.5 高能X射线散射探测装置研制与散射规律研究
        2.5.1 高能X射线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2.5.2 高能散射能谱仪性能测试与样品测试
        2.5.3 X光子能量对能散数据的影响及规律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人体藏匿毒品及其智能识别算法的研究
    3.1 阈值小波与相关函数算法识别人体藏匿毒品探测方法研究
        3.1.1 基于阈值小波算法原理的能散X射线数据处理方法
        3.1.2 基于相干函数算法的皮肤包裹毒品识别方法
    3.2 基于PCA与神经网络的人体模型藏匿毒品识别
        3.2.1 PCA算法原理
        3.2.2 基于PCA特征提取和BP神经网络联合识别算法的原理
        3.2.3 结果及分析
    3.3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识别方法
        3.3.1 SVM的基本思想
        3.3.1.1 最优分类面
        3.3.1.2 广义的最优分类面
        3.3.2 核函数
        3.3.2.1 常见核函数
        3.3.3 SVM参数优化
        3.3.3.1 常见SVM的寻优方法
        3.3.3.2 PSO寻优算法
        3.3.4 基于PSO算法的SVM参数优化
        3.3.5 SVM多类方法
        3.3.5.1 基于二值分类的SVM多类分类原理
        3.3.5.2 多类二值分类器组合
        3.3.6 实验与数据处理
        3.3.7 基于PSO与SVM混合算法的分类识别
    3.4 基于离散余弦转换和线性判别的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识别方法研究
        3.4.1 离散余弦变换
        3.4.1.1 离散余弦变换原理
        3.4.1.2 离散余弦变换的算法
        3.4.2 线性判别分析
        3.4.2.1 线性判别原理
        3.4.2.2 线性判别函数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基于边缘FISHER分析的人体藏匿毒品/爆炸物特征提取与识别
        3.5.1 边界费舍尔分析的原理
        3.5.2 边界费舍尔分析的数学模型
        3.5.3 识别与分类
        3.5.4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液体燃爆物的研究
    4.1 三维矩阵分解算法原理
    4.2 能量散射X射线探测液体物质的光学散射特性及规律研究
    4.3 液体危险品三维矩阵分析算法识别方法
        4.3.1 液体危险品三维矩阵分析算法原理
        4.3.2 液体散射数据衰减系数拟合
        4.3.3 液体x射线散射数据线性校正与拟合
        4.3.4 液体x射线散射三维数据矩阵建模与分解
    4.4 实验与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体模型藏匿毒品/爆炸物检测识别平台
    5.1 系统检查平台原理
    5.2 检测识别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毒品检测中的“新武器”——太赫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THz技术进行毒品检测的研究进展
    1.1概述
    1.2 THz-TDS技术应用于毒品检测
    1.3 THz成像技术应用于毒品识别
2.结论和展望

四、毒品/炸药快速无损探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持式太赫兹光谱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曹恩达.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2)
  • [2]基于THz-TDS技术的多种农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李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X射线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J]. 梅楠,井冰,芦朋.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19(05)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平衡小样本异物检测识别技术研究[D]. 余亚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缺陷检测研究[D]. 陈强.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6]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检测技术研究[D]. 孙霁.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1)
  • [7]多信息融合邮政分拣系统安全检测方法研究[D]. 朱亮. 东北大学, 2019(01)
  • [8]太赫兹技术在铁路安检中的应用[J]. 任林茂. 电子测试, 2014(18)
  • [9]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复杂背景下毒品/危险品的新方法研究与应用[D]. 余道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10]毒品检测中的“新武器”——太赫兹技术[J]. 王静. 电子世界, 2014(07)

标签:;  ;  ;  ;  ;  

毒品/爆炸物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安检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