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单方法

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单方法

一、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易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曲云霞[2](2021)在《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文中指出无人机在进行大田或者中小田的丘陵山区作业时,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因作业的过程中,与作物距离较高,雾滴沉积的分布会受到速度和风速的影响,导致喷施作业的覆盖面不稳定。为确定无人机喷孔的最佳喷洒结构因素,对喷孔采用CFD仿真;为提高无人机在飞行控制上的稳定性,针对被控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变结构的控制方案,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对无人机飞行系统进行性能控制,实现稳定飞行;根据仿真,对试验台进行设计并搭建,用于室内以及室外的喷施试验;最后对无人机喷施下喷雾沉积的均匀性以及有效喷幅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参数的因素,构建有效喷幅以及参数方面的回归模型,满足在室内和室外试验对控制无人机的性能要求。主要研究如下:(1)根据无人机作业的农业要求,设计可以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无人机喷施的试验台装置。试验台的移动是借助行驶电机来实现自由行驶的目的;升降试验台通过控制高度,对不同高度下进行研究试验。旋翼无人机喷施的试验台,可以实现在行驶的状态下进行收集雾滴。试验台可以进行1.0m-3.5m的升降调节,调速电机的可调速度范围为0m/s-2.5m/s;(2)对试验台上影响喷孔的各因素和无人机飞行控制分别进行仿真。在模拟仿真过程中,先在Design Modeler中对无人机模型构造简易仿真流体域,利用Meshing对流场的计算域进行网格的划分,采用FLUENT软件对肥液流动时喷孔的角度、直径、个数、风速对其的影响程度进行仿真分析;在无人机飞行控制上进行仿真,在驱动电机上加入滑模变结构算法,对无人机在位置与姿态上进行分析,控制无人机在飞行时出现的抖振;(3)进行室内试验。先研究试验台在升降高度、移动速度单因素下的试验,得到单因素的最优参数;再将两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二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判断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最终得到最佳有效喷幅;(4)以试验台室内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对无人机的作业高度、行驶速度和外界风速的选取为试验因素。通过分析各个参数变化对无人机作业下的有效喷幅、沉积均匀性影响,确定各个因素间的交互,分析有效喷幅和沉积均匀性产生的影响,构建一个回归模型,判断有效喷幅与所有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无人机室外相关的参数,得出的结果为:当在1.5m/s左右的外界风速,2.5m的高度,行驶速度为1.0m/s时,四旋翼无人机作业参数下的最佳有效喷幅为7.5m。综上,CFD仿真分析确定了喷孔的最佳位置因素,通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能够使驱动电机有着良好的控制精准性,整体试验结果满足基本的要求,为农业的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王超[3](2020)在《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治疗困难且术后存活率低。通过早期诊断来发现肿瘤病灶,并及时靶向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效果。利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蛋白的差异,找到特异性标志物对肿瘤诊断和治疗大有裨益。核酸适配体是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或RNA文库中筛选得到与靶标结合的ss DNA或RNA,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特点。Cell-SELEX技术以完整细胞为靶标,通过单链核酸与细胞表面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核酸文库中找到与靶标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实际应用中,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复杂、繁琐,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且由于文库核酸易逸出产生气溶胶污染,导致筛选结果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为解决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核酸气溶胶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制作了封闭式筛选卡盒,以保证每轮次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为提高筛选效率,本论文研制了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并对仪器性能进行测试与验证。最后,利用卡盒和仪器在150小时内完成了Hep G2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并成功得到1条可与Hep 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筛选仪器设计与实现以封闭式卡盒为基础,根据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原理提出了自动化筛选仪设计需求,接着根据卡盒的运行流程完成相应模块设计,并进行了集成,完成了仪器功能分区和整体结构的设计与组装。围绕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中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完成了硬件电路和主控程序的设计与开发,保证了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核酸适配体筛选流程稳定运行。2.筛选方法优化及封闭式筛选卡盒设计优化了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的方法来适配卡盒筛选操作,简化了收集靶细胞表面结合核酸的步骤,直接利用超纯水来获取并扩增核酸以适配封闭卡盒内筛选方法。基于改进后的筛选方法,提出并设计了分离式卡盒结构及其内部各功能模块。卡盒内的枪尖单次移液最大体积为1 m L,清洗液孔位容量为8 m L,扁平方形固定试剂孔容量为500μL,PCR扩增孔位单次最大反应体积为500μL。接着,利用3D打印技术及医用硅胶实现了卡盒零件的制作和整体组装,经过三个版本的迭代改进,实际卡盒结构和装配效果达到设计标准。最后,对卡盒内液路气密性、排液性能、试剂孔导热性和运动转轴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各部分功能均满足应用要求。3.液体转移控制研究为了配合卡盒内的液体转移,实现大体积PCR扩增、细胞清洗、超纯水转移等操作,本论文对液体转移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包括移液气路模块和运动定位模块的液体转移系统。在移液气路模块中加入了40PC100G2A气压传感器来实现气路气压实时测量,并建立正常气路和异常气路气压模型,判断每次移液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保证了液体转移量精确、可靠。在运动定位模块中,引入S型等频率加减速算法,使得步进电机启停更加平顺,减少失步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卡盒水平枪尖单次定位误差绝对值均值为0.25 mm,累积定位误差均值为0.2 mm。4.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研究为解决肿瘤细胞适配体筛选时由于多管PCR产物频繁转移带来的核酸气溶胶问题,本论文提出并设计了大体积PCR模块,通过直立导热块为卡盒的薄壁方形PCR扩增槽(最大扩增体积为500μL)提供热源。为解决导热块和PCR扩增槽之间的温度滞后问题,本论文改进了传统的控制方法,引入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提高了升降温性能,同时结合了串联式PID控制方法,将导热块和扩增槽的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解决了温度滞后性问题,保证扩增槽内反应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串级模糊PID后,PCR扩增槽和热阱之间温差较小,PCR扩增槽温度可快速的到达设定值,且超调量较小,控温效果较好,达到了PCR扩增的升降温和控温要求。5.自动化筛选仪性能测试首先对自动化筛选仪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文库转移及工位匹配测试、液体转移性能和大体积PCR扩增效果。不同轮次筛选卡盒之间文库自动转移需要多模块配合完成,经过6个卡盒实际测试,结果显示仪器各模块和结构单元配合较好,在60 s内可完成文库自动转移流程。液体转移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100μL至800μL之间,两个枪尖误差均值小于7.2%,同体积移液CV值小于6.2%。最后,应用卡盒和仪器来筛选Hep G2细胞核酸适配体,以人体正常肝细胞为对照细胞。结果在150小时内,通过16轮筛选得到了1条与Hep 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并通过测序获得了该核酸适配体序列及二级结构,核酸适配体与细胞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具有较强亲和力和特异性。

宋希杰[4](2020)在《轴流泵进水池附底漩涡动力特性及诱导压力脉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轴流泵装置进水池中易发生有害漩涡的问题,采用V3V体三维激光流速测试系统对轴流泵装置喇叭管下方附底漩涡从初生到消失演化全过程的流速场进行测量,同时采用VOF法对进水池内漩涡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附底漩涡演化过程中附底漩涡的动力学特性。对进水池内有无漩涡时轴流泵装置不同断面位置进行压力脉动实验测量。探究附底漩涡诱导的压力脉动特性,建立了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数学模型。提出采用流体体积分数显示涡管形态的方法。根据附底漩涡动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消涡抑涡措施。采用V3V体三维速度场测试系统对进水池内喇叭管下方附底漩涡从发生到消失完整期内的体三维速度场进行动态测量,采用VOF法对进水池轴流泵装置进行定常计算和非定常计算,对漩涡整个发展空间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采用高速摄像机对附底漩涡演化发展全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得到附底漩涡不同时刻涡管的真实形态。通过分析漩涡核心区流动过程和附底漩涡涡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附底漩涡的演化过程分为初生、发展、保持、溃退、消失五个阶段。对附底漩涡核心区的速度梯度、涡动能、漩涡强度、压力分布、压力梯度和涡核内压力等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附底漩涡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动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附底漩涡演化过程中漩涡区伴随着速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不断变化。附底漩涡的强度随时间先增大,在保持阶段达到最大,然后迅速减小,附底漩涡溃退消失速率大于形成发展速率,与斯托克斯定理中漩涡演化过程相反。附底漩涡核心区的速度梯度最大、压力梯度最小,附底漩涡周围速度梯度小、压力梯度大。涡核内的压力随时间先缓慢减小,然后迅速增加。在进水池底部与喇叭管之间涡核内压力缓慢减小,漩涡进入喇叭管后涡核内压力急剧减小。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对漩涡发生频率进行统计,附底漩涡在漩涡集中发生的时间段附底漩涡的发生频率1.2Hz-2.6Hz之间,可以认为进水池内附底漩涡的发生频率为低频脉动。针对附底漩涡诱导泵装置内压力脉动的问题,在进水池底部漩涡发生区域、叶轮进口、叶轮出口及导叶出口安装压力脉动传感器,对泵装置内有无漩涡时的进行压力脉动测量。分析了有无漩涡时轴流泵装置不同位置的压力脉动特性。无论轴流泵装置内有无漩涡,轴流泵装置中压力脉动的主要激励源为叶轮的旋转作用。漩涡发生时进水池底部漩涡区压力脉动时域曲线形态相对于无漩涡时曲线形态不规则,压力脉动幅值为无漩涡时压力脉动幅值的1.98倍。无漩涡时叶轮进口单个叶轮旋转周期内压力脉动的波峰波谷数与叶片数相等,有附底漩涡时波峰波谷数大于叶片数。附底漩涡对叶轮进口和进水池底部压力脉动特性影响大,对叶轮出口和导叶出口的压力脉动特性影响较小。根据毕奥-萨瓦尔定律建立了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的数学模型,得到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有效验证。附底漩涡诱导的压力脉动强度随时间以三角函数形态呈周期性变化。对轴流泵装置不同位置压力脉动频域特性进行分析,进水池底部的压力脉动主频为2倍叶轮转频,叶轮进口主频均为4倍叶轮转频,叶轮出口和导叶出口压力脉动主频均为2倍叶轮转频。当漩涡发生时在进水底部漩涡区和叶轮进口漩涡区1倍转频内存在较强的低频脉动。附底漩涡诱导的压力脉动为低频脉动,该泵装置中附底漩涡诱导频率为2.12Hz,根据固体力学原理,低频脉动的频率一旦与泵装置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诱导机组产生共振,这是漩涡发生时机组出现强烈的振动和噪声的原因。采用实验测量速度场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各种涡判据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流体力学中普遍使用的Ω准则、Ω准则、λ2准则、△判据、螺旋度准则等速度场判别法更多的是基于二维速度场建立的,难以判断真实的涡管。根据涡管内的气液分布特性提出了流体体积分数显示漩涡涡管形态的方法与实验情况漩涡形态更相符,气液分界为涡管壁,比其他涡判据相比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分析了喇叭管悬空高对漩涡特性的影响。设计了 0.7D、0.5D、0.4D三个不同悬空高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悬空高降低后,漩涡发生频率增加,漩涡强度也会增加,漩涡持续时间增加,持续时间分别为0.6s、1.1s、1.5s,涡核内的压力减小,涡核内最低压力分别为-1.5kPa、-3.2kPa、-5.8kPa但是不同悬空高下附底漩涡特性变化趋势一致。设计了带消涡叶片的消涡导轮,消涡导轮轮毂和消涡叶片均为抛物线状,有效抑制和消除旋涡的发生发展。分析了不同叶片数的消涡效果,当消涡叶片数量为4片时,在导轮轮毂上还存在一些附壁涡;当消涡叶片数为8片时,虽然能够消除附底涡,但是导轮产生了较大的水力损失,降低了泵装置运行效率。当消涡叶片数量在6片时,导轮附近无漩涡,泵装置运行效率提高1.0-1.3个百分点。叶轮进口压力脉动强度降低近10个百分点。

董家伟[5](2020)在《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水泵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动水泵能根据发动机工况调节转速,具备输出特性可控的明显优势,可以显着减少燃油车暖车时间,提高冷却系统效率。因此,电动水泵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机械水泵,成为车用冷却水泵的主要型式,也成为保障发动机冷却系统性能的关键环节。各主机厂家对于不同型号的电动冷却水泵有着不同的性能要求,需搭建试验台架来模拟发动机运行工况,验证电动冷却水泵性能。但水泵型号的快速迭代,以及各主机厂家不一致的性能需求,提升了测试系统的开发难度。具备硬件在环能力的测试系统能显着提升电动水泵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为此,本文开展了“针对电动冷却水泵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1)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水泵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架构。分析了常见水泵测试的测试流程与标准,对测试系统的测试接口与功能进行了通用化定义;(2)设计了基于主从式通信网络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软件架构,定义了各层次软件的功能;分析了主从式通信网络系统的软件响应机制,通过设计标准化的硬件驱动接口、总线协议与协议解析机制,设计了底层硬件驱动的结构;(3)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的模块化底层控制器的硬件平台设计方案,通过“处理器板”和“多功能模块接口板”的组合板卡结构设计,完成不同测试需求的硬件系统的构建,提高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可重构性。文中详细介绍了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计算与分析过程;(4)设计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功能模块试验方案,验证了模块功能。基于设计的系统架构搭建了硬件在环电动水泵性能测试系统,进行实物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与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与可靠性,从而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创新工作在于,通过建立电动水泵环境软件模型,利用简易台架实现不同发动机应用工况的硬件在环模拟,例如冷却回路结构、散热结构,流体特性性能等,并基于硬件在环测试的方式建立电动水泵性能测试的参数与标准。

郗文康[6](2020)在《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速抽水蓄能可成为电网负荷频率控制、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的有效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抽水蓄能机组的调峰、调频能力,采用交流励磁电机替代同步电机,提高机组的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目前国内外研究单位大多还是从经济效益出发对常规抽水蓄能电站进行评估,对于抽水蓄能技术评估尤其是变速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还很少有量化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探究分析,提出具体量化评估方法,计算量化评估指标权重及功率调节能力得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分析变速抽蓄机组不同工作模式下运行原理,提取影响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静态指标参数,并通过具体算例进行分析验证。在分析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率调节能力影响因素,并根据某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具体案例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对于其中影响变速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强相关的静态参数进行提取。(2)通过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不同工况下相关参数调整变化的仿真分析,提取出影响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动态指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及响应能力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设置不同参数不同数量级进行对比研究,对影响变速机组功率调节能力动态方面的相关参数进行提取,为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具体量化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3)通过各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适用于本研究的量化评估方法,搭建量化评估体系对变速抽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比较各类主流量化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与本文研究内容最契合的量化评估方法。建立量化评估体系,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进行量化评估,计算出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产生影响的静动态因素权重大小,得出各指标参数权重排序、机组功率调剂能力评估得分。本文对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使得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功率调节能力方面有了具体量化评估的方法,在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建设和实际运行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发挥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电网调度中的作用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撑。

郭畅[7](2020)在《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渗透侵蚀是诱发堤坝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危害等级高的特点。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产生与原型相同的自重应力场,在应力相同条件下进行水力诱发堤坝破坏的缩尺离心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揭示水力诱发堤坝灾变模式和破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超重力对土体内部渗透侵蚀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堤坝水力破坏离心超重力模型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维土柱试验是研究土体渗透侵蚀特性的常用方法,但目前缺少超重力环境下满足研究需求的一维渗透侵蚀实验装置,同时也缺少超重力对渗透侵蚀作用影响的研究经验。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中对间断级配土体在常重力和超重力下的渗透侵蚀特性开展了初步试验研究,具体包括:1.基于浙江大学ZJU400 土工离心机,设计研发了 一套可以用于离心超重力环境的一维渗透侵蚀试验装置。对所研发的试验装置,进行了各项功能的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最高80g的超重力环境下为土样提供恒定水头、实现mm级水位差精确调节、轴向加载、大范围流量测试等功能,可以完成渗流和渗透侵蚀等多种一维土柱试验。2.进行了常重力和30g超重力下相对密度为90%的间断级配砂土管涌侵蚀试验,结果表明超重力下土体渗透侵蚀的发展过程与常重力下基本相同。随着水力荷载的逐渐增加,土体局部首先发生了突发性侵蚀。而后,土体进入平稳的整体侵蚀发展阶段,从上向下逐步形成土骨架构成的渗流通道,土体渗透性逐渐提高。最终达到某个临界水力条件,这种土骨架渗流通道打通,从而引发渗透通道管道化(piping)破坏。3.从单颗粒受力角度对常重力及超重力下的渗透侵蚀进行了分析,初步判断:管涌侵蚀发展破坏的过程即是土骨架中的细粒在渗透力的驱动下不断克服颗粒浮、重力及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步流失并最终形成由粗粒构成渗流通道的过程。土样发生达西渗流时,渗透侵蚀的发展不受超重力的影响;而当渗流转化为非达西状态,渗透力大大提高,使得渗透侵蚀发展明显受到超重力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流态归一水力梯度的概念,在相同的流态归一水力梯度下,土体渗透侵蚀在超重力和常重力的发展状态基本一致。但这些结论尚缺乏足够的试验结果支撑,需要进一步丰富试验。4.渗透侵蚀破坏是发生在土体内部的局部发展不均衡的复杂过程,传统的试验手段仅能获取宏观的试验结果,难以实现对该过程准确地分析和评估。采用透明土材料来解决该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这种材料的渗透性尚无学者做过具体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熔融石英砂和混合油制备了透明土试样,在常重力下进行了透明土试样的渗透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受到流体粘度、颗粒大小、颗粒级配和孔隙率等因素的影响,透明土的渗透特性与天然砂土有着很大的差异。基于Kozeny-Carman模型,本文引入颗粒形态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能够较好地估算透明土渗透率,从而指导超重力透明土渗透侵蚀内部可视化模型的渗透特性相似性设计。

李星辰[8](2020)在《深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模块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际上南极科学陆基考察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便是南极冰下环境的发现:在冰盖底部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冰下环境可为诸多自然科学及相关跨学科领域研究提供特有科学信息,对于研究南极冰盖形成机制、反演古气候变化过程、预测未来气候演变规律、探索地球古老的生命形态以及探究冰下地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极地地区深冰下基岩层钻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冰下基岩钻具的优缺点,对深冰下基岩取心钻探装备的基岩取心模块进行设计及试验研究。开展了钻进所需功率理论计算、主要结构件设计及理论计算、驱动循环系统内部减速器齿轮轴强度模拟分析、电机-减速器实验台搭建及驱动系统测试、基岩取心模块钻进取心测试等一系列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理论研究计算得出钻具在冰层、冰岩夹层以及基岩层钻进所需的功率大小。结合泵体循环钻井液所需功率、钻具在钻井液中旋转功率损耗以及钻具与冰孔摩擦产生的功率损耗等,确定钻具的电机驱动部件所需功率的大小,完成了相关电机的选型、减速机构的设计,进而完成了基岩驱动模块中驱动循坏系统的设计。(2)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里的Static Structural模块和Modal模块对所设计行星齿轮减速器、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输入轴、输出轴分别开展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观察齿轮轴在电机额定功率状态下的力学响应。通过分析结果,明确了齿轮轴的应力集中位置,得到了减速器齿轮轴承载后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位移值。参考剪切强度极限理论和最大允许变形的范围,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所设计齿轮轴均处于安全范围之内,证实设计的合理性。(3)设计并搭建电机-减速器实验台,对驱动系统的电机及减速机构进行扭矩加载试验,得到不同扭矩载荷的条件下,减速器输入输出扭矩、输入输出转速、传动效率值、电机电流值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影响驱动部件效率传递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表明行星减速器和双输出轴法兰式减速器均能提供冰下基岩钻进所需要的钻进扭矩及转速,双输出轴法兰式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及稳定性高于行星减速器。(4)针对“深冰下基岩无钻杆取心钻探装备”项目提出的参数指标,设计并加工了基岩取心钻探模块。整套钻具包括电缆终端、滑环部件、反扭部件、配重块、电器压力舱、基岩钻驱动循环系统、岩屑室、岩芯管以及岩层取心钻头。深冰下基岩取心模块钻具总长度为6987mm,总重量为277.65kg,钻具外径127mm。(5)通过搭建模拟极地深冰下环境的室外实验台,对整套深冰下基岩钻进模块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钻具的平均机械钻速可达1.3m/h,单回次获取的最大花岗岩岩芯样品长度为720mm,证明了钻具钻进能力的可靠性。分别对不同钻井液(航空煤油JET-A 1与硅油)、不同型号泥浆泵(大泵量小泵压与小泵量大泵压两款泥浆泵)、不同类型岩芯管(单壁岩芯管与双壁岩芯管)、不同基岩钻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与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以及不同钻压进行了对比性测试,同时优化了钻进参数和钻具结构参数。通过上述试验与改进,完成了可用于南极现场的冰下基岩钻探装备的研发,钻具钻进速度及回次钻进深度满足南极现场钻探装备的设计要求。第35次南极考察期间,极地深冰下无钻杆取心钻探装备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区域成功获取了冰芯样品198m和冰下基岩岩芯样品6cm,证明了基岩取心钻进模块的设计合理性及可靠性,为我国未来极地冰下环境的考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肖光宇[9](2019)在《BH550诊断仪在独山子石化旋转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转设备是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输送物料、提供动力、生产产品、增加压力等作用,其输送的介质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环保事故,因此对旋转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旋转设备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平台对旋转设备故障状态监测进行研究,从而为旋转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通过对乙烯厂旋转设备故障统计,使用BH550诊断仪对旋转设备故障进行离线监测,根据旋转设备故障产生的振动信号,采用基于振动分析故障诊断方法,实现短时间内全面准确获得旋转设备故障信息。本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内外关于基于振动分析的旋转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成果,得出基于振动分析方法的状态监测对乙烯厂旋转设备故障诊断更加行之有效;(2)根据乙烯厂B类设备点检监测情况,利用设备管理系统,统计分析B类设备问题,得出轴承故障和转子不平衡故障占比最多。(3)搭建试验平台,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BH550诊断仪监测振动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图谱故障特征,得出分析频率、分析线数在厂内设置的一般规律。本研究表明,根据分析频率、分析线数设置的一般规律,使用BH550诊断仪采集振动图谱,采用时域波形、频谱、振动趋势、包络等振动分析方法,综合设备设备结构、检修情况、运行工艺等因素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可以成功实现乙烯厂旋转设备故障诊断。

谢翔[10](2019)在《混杂系统的控制分析方法及在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旋风除尘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火力发电、金属冶炼和粉体加工等领域。但普通旋风除尘器对1~5μm超细颗粒分离效率始终较差,已经无法适应当今越来越严格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近年来,大批专家学者们针对提高旋风除尘器对超细颗粒的分离性能方面进行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增加额外转动部件上。本文研究一种内置离心叶轮的新型动态旋风除尘器,通过离心叶轮的高速旋转可实现对1~5μm超细颗粒的有效分离。新型旋风除尘器结构复杂,含尘气体在设备内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流场变化及分离特点无法用统一理论进行描述,且具有明显的连续/离散混杂特性。本文结合混杂系统控制分析方法,对新型旋风除尘器分离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设备分离性能特点以及关键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为新型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了设备对超细颗粒的高效分离。首先对混杂系统的控制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保守性更弱,适用性更强的模态依赖平均脉冲区间脉冲信号,对一类异步脉冲切换混杂时滞系统的同步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构造衰减率依赖的多Lyapunov泛函和模态依赖平均驻留时间切换信号,研究了一类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稳定性和L2增益性能。设计了一类灵活度高,保守性弱的混杂牵制时滞脉冲控制器,使反应扩散系统实现同步。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以上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理论成果的有效性。最后研究混杂系统理论在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中的应用问题。对新型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与混杂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混杂系统控制分析方法对新型旋风除尘器分离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对超细颗粒在设备中各阶段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数学刻画。通过设计一类模态依赖平均驻留时间切换信号,使混杂分离模型实现有限时间有界并满足H∞性能。利用龙格库塔方法对混杂分离模型数值求解,绘制颗粒的理论分离轨迹图,分析关键结构参数和工况对旋风除尘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各阶段的分离特点。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颗粒临界粒径和设备分离效率随参数变量变化的规律,验证了所提出的混杂分离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实现了新型旋风除尘器的稳定运行以及对超细颗粒的高效分离。

二、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易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易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一、工具、机械、机器
        二、建造中的装置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三、宗教的变革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二、媒介材料:木材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一) 水车与风车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二、代表性人物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 设计竞赛环节
        (二) 公众辩论环节
        (三) 施工指导环节
        (四) 建造施工环节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章节小结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章节小结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一) 妆花
        (二) 妆花织机
        (三) 白局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无人机雾滴沉积均匀性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无人机有效喷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无人机喷洒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四旋翼无人机试验台设计
    2.1 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分析
        2.1.1 试验台总图设计要求
        2.1.2 试验台设计原理
    2.2 试验台机械机构设计
        2.2.1 升降机架的设计
        2.2.2 移动试验台设计
        2.2.3 无人机设计
        2.2.4 雾滴收集设计
    2.3 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2.3.1 系统的主要微处理器模块
        2.3.2 系统的驱动控制电路
    2.4 本章小结
3 四旋翼无人机有效喷幅理论宽度以及飞行控制仿真的研究
    3.1 CFX(ANSYS Inc)基本计算模型
        3.1.1 基本控制方程
        3.1.2 流动控制方程
        3.1.3 湍流模型
    3.2 无人机三维几何物理模型的建立
        3.2.1 构建仿真流体域
        3.2.2 网格划分
        3.2.3 模型选择及边界设置
    3.3 无人机喷孔仿真模型结果与分析
        3.3.1 风速对喷雾的影响
        3.3.2 喷孔直径对喷雾的影响
        3.3.3 喷孔角度对喷雾的影响
        3.3.4 喷孔个数对喷雾的影响
    3.4 滑模变结构的基本原理
        3.4.1 滑模变结构的发展概况
        3.4.2 滑模变结构主要控制原理
    3.5 基于无人机滑模变结构控制模型的设计
        3.5.1 滑模变控制方法设计
        3.5.2 滑模变控制的抖振现象问题
    3.6 基于无人机滑模控制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3.6.1 滑模控制器位置设计仿真
        3.6.2 滑模控制器姿态设计仿真
        3.6.3 滑模控制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四旋翼无人机室内外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4.1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高度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速度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速度与高度共同作用下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室外四旋翼无人机各因素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4.4.1 试验材料
        4.4.2 试验方法
        4.4.3 作业高度一定时外界条件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4.4.4 行驶速度一定时作业高度与风速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4.4.5 风速一定时作业高度与行驶速度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4.4.6 不同外界条件下四旋翼无人机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背景
    科研经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3)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1.2.1 核酸适配体介绍
        1.2.2 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1.3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平台
        1.3.1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1.3.2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平台研究现状
        1.3.3 本课题中用于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的方案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筛选仪器设计与实现
        1.4.2 筛选方法优化和卡盒设计
        1.4.3 液体转移控制研究
        1.4.4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研究
        1.4.5 仪器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设计与实现
    2.1 仪器整体设计
        2.1.1 仪器设计需求分析
        2.1.2 技术路线及设计方案
    2.2 仪器集成与组装
        2.2.1 仪器模块集成
        2.2.2 仪器加工与组装
    2.3 控制系统设计
        2.3.1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3.2 控制系统功能及组成
        2.3.3 硬件电路设计
        2.3.4 主控程序设计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优化及封闭式卡盒设计
    3.1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3.1.1 筛选方法需求分析
        3.1.2 筛选方法优化
    3.2 卡盒设计方法及应用
        3.2.1 卡盒设计方法
        3.2.2 卡盒结构组成与应用
        3.2.3 卡盒方法在核酸适配体筛选中的可行性
    3.3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卡盒设计
        3.3.1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3.3.2 封闭式卡盒的功能结构设计
        3.3.3 封闭式卡盒的总体设计与制作
    3.4 卡盒性能测试与验证
        3.4.1 气密性测试
        3.4.2 导热性测试
        3.4.3 转轴运动精度测试
        3.4.4 排液测试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液体转移控制与大体积PCR扩增模块设计
    4.1 液体转移控制
        4.1.1 移液气路模块
        4.1.2 运动定位模块
    4.2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
        4.2.1 PCR扩增原理
        4.2.2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结构
        4.2.3 温度采集
        4.2.4 精确温控算法
        4.2.5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温控测试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系统总体性能
        5.1.1 文库转移及模块匹配
        5.1.2 液体转移性能
        5.1.3 大体积PCR扩增
    5.2 HepG2细胞核酸适配体的自动化筛选
        5.2.1 筛选所需试剂
        5.2.2 筛选流程的设计
        5.2.3 筛选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
致谢

(4)轴流泵进水池附底漩涡动力特性及诱导压力脉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漩涡运动研究现状
        1.2.1 漩涡理论
        1.2.2 漩涡实验研究
        1.2.3 漩涡数值模拟研究
        1.2.4 漩涡的缩尺效应
    1.3 漩涡诱导压力脉动研究
    1.4 水泵进水池附底漩涡消涡措施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进水池内附底漩涡CFD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2.1.1 控制方程
        2.1.2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2.1.3 紊流数值模拟方法
        2.1.4 紊流模型
        2.1.5 VOF法
    2.2 几何模型建模
        2.2.1 几何模型
        2.2.2 网格划分
        2.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 定常计算
        2.3.1 边界条件
        2.3.2 流体计算时间尺度设置
        2.3.3 气体域体积无关性分析
        2.3.4 进水池内流动特性分析
    2.4 非定常计算
        2.4.1 非定常计算边界条件
        2.4.2 非定常计算参数
    2.5 数值计算结果实验验证
    本章小结
第3章 进水池附底漩涡的实验测量
    3.1 轴流泵装置模型实验台
        3.1.1 进水池
        3.1.2实验方案
        3.1.3 测试工况的选择
    3.2 压力脉动实验
        3.2.1 压力脉动实验仪器
        3.2.2 压力脉动传感器安装位置
        3.2.3 压力脉动实验参数设置和操作流程
        3.2.4 压力数据处理方法
        3.2.5 不同流量工况下进水池底部不同时刻压力分布
    3.3 进水池三维速度场的V3V测试
        3.3.1 V3V测试系统简介
        3.3.2 V3V标定系统
        3.3.3 V3V拍摄系统
        3.3.4 V3V实验布置
        3.3.5 V3V测试
    3.4 高速摄像机拍摄漩涡实验
        3.4.1 高速摄像机
        3.4.2 高速摄像机拍摄实验
        3.4.3 不同时刻附底漩涡形态
        3.4.4 附底漩涡发生频率
    3.5 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附底漩涡动力特性分析
    4.1 漩涡区速度特性分析
        4.1.1 涡核内速度分布(V3V测试结果)
        4.1.2 典型断面漩涡区不同时刻的速度梯度分布(V3V测试结果)
        4.1.3 同一时刻不同断面漩涡区速度梯度分布(V3V测试结果)
        4.1.4 不同时刻不同断面漩涡区速度梯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
    4.2 附底漩涡的涡动能分布(V3V测试结果)
    4.3 漩涡强度变化(V3V测试结果)
        4.3.1 典型断面上不同时刻漩涡强度
        4.3.2 相同时刻不同高度附底漩涡强度
    4.4 漩涡区压力特性分析
        4.4.1 漩涡区压力分布(压力脉动实验测试结果)
        4.4.2 漩涡区压力分布(数值模拟结果)
        4.4.3 涡核内压力分析
        4.4.4 漩涡区压力梯度特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
    4.5 喇叭管悬空高对漩涡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结果)
    4.6 漩涡判别分析
        4.6.1 现存不同涡判据分析
        4.6.2 不同涡判据应用分析
        4.6.3 数值涡管
        4.6.4 流体体积分数判别漩涡
    本章小结
第5章 附底漩涡诱导轴流泵装置压力脉动
    5.1 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分析
        5.1.1 毕奥-萨瓦定律(Biot-SavartLaw)
        5.1.2 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理论分析
    5.2 压力脉动数据处理方法
        5.2.1 压力脉动时域特性分析方法
        5.2.2 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方法
        5.2.3 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识别
    5.3 漩涡诱导压力脉动时域特性分析(实验结果)
        5.3.1 有无漩涡时压力脉动时域特性分析
        5.3.2 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时域特性
    5.4 附底漩涡诱导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实验结果)
        5.4.1 有无漩涡时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分析
        5.4.2 附底漩涡诱导低频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漩涡的抑制和消除措施
    6.1 消涡方案设计
        6.1.1 消涡导轮设计原理
        6.1.2 消涡导轮尺寸
    6.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6.2.1 各消涡方案的有效性验证
        6.2.2 能量性能分析
        6.2.3 不同方案进水池流态分布
        6.2.4 不同方案叶轮进口流速分布
        6.2.5 消涡方案对水力损失的影响
        6.2.6 压力脉动分析
    6.3 实验验证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授权发明专利
    3、申请发明专利
    4、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水泵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泵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关键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论文的项目来源
        1.3.3 论文的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电动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总体架构
    2.1 系统设计目的及需求分析
        2.1.1 设计目标
        2.1.2 需求分析
    2.2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架构
        2.2.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基本构成
        2.2.2 常见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架构
        2.2.3 本文拟采用的系统架构
    2.3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模型迭代设计
        2.3.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仿真模型
        2.3.2 电动水泵相关模型分析
    2.4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软件体系
    3.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3.2 主从式网络通信
        3.2.1 系统通信模型设计
        3.2.2 主从式通信的软件响应模式
    3.3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协议研究
        3.3.1 通信协议需求分析
        3.3.2 通信协议内容设计
        3.3.3 总线传输层设计
    3.4 协议解析状态机与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化底层控制器硬件方案
    4.1 模块化硬件设计思想
    4.2 硬件信号需求分析与物理意义
        4.2.1 输入信号
        4.2.2 输出信号
        4.2.3 通信信号
    4.3 底层控制器的组成结构与模块功能
        4.3.1 底层控制器基本功能模块
        4.3.2 底层控制器硬件板卡设计
        4.3.3 底层控制器软件设计
    4.4 模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4.4.1 电源模块
        4.4.2 处理器模块
        4.4.3 数字信号模块
        4.4.4 模拟信号模块
        4.4.5 通信电路模块
    4.5 硬件接口驱动标准化设计
        4.5.1 GPIO模块
        4.5.2 ADC模块
        4.5.3 PWM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动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试验验证
    5.1 电动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实物
        5.1.1 底层控制器与板卡
        5.1.2 主控计算机与测试软件
        5.1.3 硬件在环电动水泵性能测试系统方案与实物
    5.2 电动冷却水泵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功能试验
    5.3 硬件在环电动水泵性能测试系统试验分析
        5.3.1 水泵性能试验参数分析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变速抽蓄机组概述
    1.3 变速抽蓄机组发展情况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变速抽蓄机组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2.1 变速抽蓄机组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
    2.2 交流励磁电机的功率流动关系
    2.3 变速抽蓄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2.3.1 交流励磁电机数学模型
        2.3.2 可逆水泵水轮机数学模型
        2.3.3 调速器及引水系统模型
    2.4 变速抽蓄机组的控制策略研究
        2.4.1 机组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2.4.2 机组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特性分析
    3.1 机组工况切换过程概述
    3.2 变速抽蓄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调节能力分析
        3.2.1 交流励磁电机稳态功率计算原理
        3.2.2 发电工况下的功率调节能力
        3.2.3 电动工况下的功率调节能力
    3.3 功率调节能力算例分析
        3.3.1 电动工况机组功率算例分析
        3.3.2 发电工况机组功率算例分析
    3.4 不同电气及控制参数对机组功率调节能力的暂态仿真分析
        3.4.1 变速抽蓄机组仿真分析
        3.4.2 变速抽蓄机组暂态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量化评估方法的选择与确立
    4.3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评估体系建立
    4.4 功率调节能力各指标权重计算
    4.5 变速抽蓄机组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计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术语界定和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管涌理论研究现状
        1.3.2 一维渗透侵蚀土柱试验技术
        1.3.3 透明土试验技术
    1.4 本文研究工作
2 超重力一维渗透侵蚀装置的研发和调试
    2.1 引言
    2.2 装置设计原理
    2.3 装置构成和设计
        2.3.1 水位循环稳定系统
        2.3.2 伺服升降系统
        2.3.3 土样筒
        2.3.4 控制和数采系统
        2.3.5 传感器
        2.3.6 装置整体布置
    2.4 装置功能测试与调试
        2.4.1 伺服升降系统升降功能测试
        2.4.2 离心水泵抽水能力测试
        2.4.3 循环流体温度控制能力测试
        2.4.4 土样筒轴向加载能力测试与标定
        2.4.5 超重力下流量计的测试与标定
    2.5 本章总结
3 超重力对土体渗透侵蚀破坏影响的初步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和试样制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样制备
        3.2.3 常重力试验装置
    3.3 试验结果和分析
        3.3.1 常重力试验过程
        3.3.2 常重力试验结果
        3.3.3 超重力试验流程
        3.3.4 超重力试验结果
        3.3.5 超重力和常重力土体管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基于单一颗粒受力条件的管涌超重力效应分析
        3.4.1 单一颗粒受力分析
        3.4.2 管涌中的超重力效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透明土渗流特性初探
    4.1 引言
    4.2 透明土的配制
        4.2.1 透明土基于光学的透明原理
        4.2.2 透明土的固体颗粒材料
        4.2.3 孔隙流体
    4.3 透明土渗流率测试试验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装置
        4.3.3 制样方法
        4.3.4 试验设置和试验方法
        4.3.5 试验结果
    4.4 透明土渗透特性分析
        4.4.1 孔隙率对透明土渗透率的影响
        4.4.2 粒径对透明土渗透性的影响
        4.4.3 孔隙形态对透明土渗透性的影响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情况

(8)深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模块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技术研究现状
        1.2.1 极地深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极地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冰下基岩取心钻具总消耗功率理论计算
    2.1 冰下基岩钻模块设计参数要求
    2.2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具在冰层中回转钻进所需总功率
        2.2.1 钻具在冰层中纯钻进所需要的功率
        2.2.2 钻具空转所消耗的功率
        2.2.3 水泵所需的功率
    2.3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具在冰岩夹层钻进时所需总功率
        2.3.1 钻具在冰岩夹层界面纯钻进所需功率
        2.3.2 钻具空转所消耗的功率
        2.3.3 水泵所需的功率
    2.4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具在基岩层中钻进所需总功率
        2.4.1 钻具在冰下基岩层纯钻进功率消耗
        2.4.2 空转钻具的功率消耗
        2.4.3 水泵所需的功率
        2.4.4 克服钻具内部摩擦阻力所需功率
    2.5 实例和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岩钻模块驱动系统的设计及齿轮轴模拟分析
    3.1 冰下基岩钻模块设计目标
    3.2 基岩钻驱动循环系统总体设计
        3.2.1 驱动电机与水泵的确定
        3.2.2 冰层驱动系统设计
        3.2.3 冰下基岩钻驱动系统设计
        3.2.3.1 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
        3.2.3.2 行星减速器齿轮结构的强度计算
        3.2.3.3 基岩钻整体驱动设计
        3.2.3.4 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设计
    3.3 基岩钻驱动系统减速器齿轮轴静力学分析及模态分析
        3.3.1 齿轮轴模拟分析方案
        3.3.2 Ansys workbench相关分析模块简介
        3.3.3 齿轮轴齿轮受力分析
        3.3.4 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输入轴模拟
        3.3.5 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输出轴有限元模拟
        3.3.6 行星齿轮减速器齿轮轴有限元分析
        3.3.7 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的总结和对比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电机-减速器试验研究
    4.1 电机-减速器测试台结构原理
        4.1.1 测试台台架结构
        4.1.2 冷却系统
        4.1.3 参数采集系统
        4.1.4 数据采集系统
        4.1.5 加载装置
    4.2 测试部件
    4.3 电机-减速器试验方案
        4.3.1 试验方案
        4.3.2 试验内容
    4.4 试验结果分析
        4.4.1 测试台加载扭矩与加载电流之间的关系
        4.4.2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试验结果分析
        4.4.2.1 扭矩对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转速的影响
        4.4.2.2 扭矩对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比的影响
        4.4.2.3 扭矩对行星齿轮减速器效率的影响
        4.4.3 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的试验结果分析
        4.4.3.1 扭矩对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的输入输出扭矩的影响
        4.4.3.2 扭矩对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转速的影响
        4.4.3.3 扭矩对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减速比的影响
        4.4.3.4 扭矩对双输出法兰式减速器效率的影响
        4.4.4 两种减速器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冰下基岩取心模块设计及试验
    5.1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具总体介绍
    5.2 上部钻具设计
    5.3 下部基岩钻钻具模块设计
    5.4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进实验台
        5.4.1 基岩钻实验台设计
        5.4.2 钻进参数检测软件
        5.4.3 岩石样品
    5.5 深冰下基岩钻具模块钻进试验
        5.5.1 采用不同型号水泵试验时的钻进情况对比
        5.5.2 采用不同钻井液试验时钻进情况对比
        5.5.3 采用不同岩芯管试验时钻进情况对比
        5.5.4 采用不同减速器试验时钻进情况对比
        5.5.5 不同钻压下的钻进速度和钻进速率对比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深冰下基岩取心钻具南极试验
    6.1 现场应用目标与任务
        6.1.1 现场应用目标
        6.1.2 实施任务
    6.2 南极现场执行情况
        6.2.1 设备组装与物资运输
        6.2.2 设备测试与选点
        6.2.3 冰层及冰下基岩取心钻探试验
    6.3 项目现场执行结果
    6.4 经验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获奖情况
    发表的学术论文
    专利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BH550诊断仪在独山子石化旋转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旋转设备故障诊断
    1.3 课题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独山子石化旋转设备故障统计
    2.1 独山子石化旋转设备概况
    2.2 B类设备状态监测
    2.3 旋转设备故障统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H550 诊断仪状态监测
    3.1 振动测量
    3.2 分析参数设置
    3.3 振动信号采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H550 诊断仪故障诊断
    4.1 聚乙烯23 线挤压机齿轮泵减速箱故障诊断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混杂系统的控制分析方法及在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课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业除尘设备研究现状
        1.2.1 几种工业除尘设备
        1.2.2 旋风除尘器研究现状
        1.2.3 旋风除尘器分离理论模型
    1.3 新型旋风除尘设备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1.3.1 新型旋风除尘设备结构形式
        1.3.2 新型旋风除尘设备工作原理
        1.3.3 新型旋风除尘设备技术要点
    1.4 混杂系统定义与研究现状
        1.4.1 混杂系统定义
        1.4.2 混杂系统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4.3 混杂系统应用
    1.5 现有技术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概述
2 异步脉冲切换时滞系统的同步性分析
    2.1 异步脉冲切换时滞系统
        2.1.1 模态依赖平均驻留时间
        2.1.2 模态依赖平均脉冲区间
    2.2 异步脉冲切换时滞系统的模态依赖同步
    2.3 时滞混杂切换系统的同步化脉冲控制
    2.4 MDAII脉冲信号相关讨论
    2.5 仿真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与L2增益性能研究
    3.1 切换系统L_2增益性能
    3.2 离散时间时滞切换系统
    3.3 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
    3.4 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L2增益分析
    3.5 仿真实例
    3.6 结论
4 反应扩散系统的混杂时滞脉冲控制
    4.1 混杂脉冲控制策略
    4.2 反应扩散系统
    4.3 混杂牵制时滞脉冲控制器
        4.3.1 牵制分布时滞脉冲控制器
        4.3.2 牵制离散时滞脉冲控制器
    4.4 反应扩散网络系统的牵制分布时滞脉冲控制
    4.5 反应扩散网络系统的牵制离散时滞脉冲控制
    4.6 仿真实例
    4.7 结论
5 混杂系统分析方法在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中的应用
    5.1 新型旋风除尘器中的混杂特性
    5.2 新型旋风除尘器混杂分离模型建模
        5.2.1 停留时间模型
        5.2.2 各阶段分离模型
        5.2.3 混杂分离模型
    5.3 混杂分离模型的有限时间有界及H∞控制
        5.3.1 有限时间有界
        5.3.2 有限时间H_∞控制
    5.4 结论
6 新型旋风除尘器分离性能研究
    6.1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6.1.1 网格划分与数值计算设置
        6.1.2 流场模拟分析
        6.1.3 颗粒相模拟
        6.1.4 分离效率分析
    6.2 关键参数对分离性能影响
        6.2.1 流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6.2.2 转速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6.2.3 各阶段分离性能总结
    6.3 基于蒙特卡洛的临界粒径及分离效率数值模拟
        6.3.1 蒙特卡洛模拟图
        6.3.2 临界粒径的模拟求解
    6.4 结论
7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易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D]. 曲云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D]. 王超. 东南大学, 2020
  • [4]轴流泵进水池附底漩涡动力特性及诱导压力脉动研究[D]. 宋希杰. 扬州大学, 2020
  • [5]汽车发动机电动冷却水泵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研究[D]. 董家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方法研究[D]. 郗文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D]. 郭畅. 浙江大学, 2020(02)
  • [8]深冰下基岩取心钻进模块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D]. 李星辰. 吉林大学, 2020(08)
  • [9]BH550诊断仪在独山子石化旋转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肖光宇.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10]混杂系统的控制分析方法及在新型旋风除尘设备中的应用[D]. 谢翔.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判断水泵旋转方向的简单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