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期刊规范编排的思考

对学术期刊规范编排的思考

一、对学术期刊规范化编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航[1](2020)在《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着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办好高校社科学报对于繁荣社会科学文化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力作为学术界衡量学术期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程度。截至2019年,河南省高校综合性学报34家,社会科学版学报仅13家,与综合性学报相比数量少。分析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的发展水平,能够为推动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以及社会科学工作的进步寻找着力点。对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研究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以“文献集中离散定律”与“引文集中定律”为理论支撑;以“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为评价标准;就评价指标而言,选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进行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为“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时间选取为2015—2019年。一方面,将河南省与北京市、湖北省、湖南省等省市的高校社科学报近五年入选“三大核心”期刊来源目录的数量进行对比,发现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中仅《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连续五年评选为核心期刊,但与其他省份相比数量较少,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中影响力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另一方面,对省内各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各高校学报间影响力分布不均,尤其是重点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差距较大。通过省外与省内的双重比较分析,能够发现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整体水平偏低。面对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总体偏低的问题,亟需找出优化路径以提升学报影响力:通过打造特色栏目带动期刊发展;加强编辑选题策划能力,注重对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稳定作者团队,向专家学者诚心约稿,增加优质稿源;发挥高校优势学科,利用高校优势以提高学报知名度;搭建网络平台,增加用户多元性,提升学术传播力。

王兴全[2](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在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管理运行机制、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标准化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和标准执行情况欠佳等问题。新时代,为了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准体系应更加完善,标准获取渠道应更加畅通,标准监管应更加科学,标准化教育应更加强劲。

熊谋林,许林[3](2017)在《法学文献引证与注释体例的统一化》文中认为法学界统一引证体系的努力并未成功,每个核心期刊仍有自己独特的注释体例。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自然科学属性较强,多样化的标准缺陷较多,法学界重视严重不足。在梳理国家标准和体例后,文章介绍了英美引证体系的背景和基本原则,以诠释法学引证的理念和规范。通过对20个法学核心期刊进行调查,指出现有注释风格的不足,提出法学引证体系需注意的14个问题,并设计出7个步骤供参考。统一化的引证体系可减少学者和期刊的工作量,提高学术生产力,推动法学创新和发展。因此,应当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建立简洁、方便、科学、丰富的法学注释规范。

朱华杰[4](2017)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学术不端是全球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认识到学术不端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风气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危害,纷纷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维护学术诚信。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成绩显着。但学术不端行为仍在研究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既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在社会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防范学术不端,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聚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对相关概念及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本章从整体进展和个别探索两个维度,对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行了梳理。一是立足我国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全局,紧密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整体进展。二是以武汉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努力与探索进行了具体呈现。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摸清研究生学术行为现状,掌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面向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遵守情况、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原因、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建议期待等,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本章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4个方面: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以生为本,倡导自律;加强教育,重在预防;重在执行,严惩不贷。这些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借鉴。第五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处理惩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重点内容包括:培育学术精神、提升研究能力和强化规范意识。第六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本章从基础支撑、合力构建和全程教育等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更好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强调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坚实支撑。探讨了从组织力量、制度力量和队伍力量等三方面构建合力,通过入学前教育、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刘芬[5](2017)在《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载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职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开拓更多的交流渠道和平台,有效地进行国际沟通和传播,成为中国和世界共同的需要,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已然是未来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今,我国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而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国际化的程度普遍较低,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系统调查和梳理调查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归纳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路径,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首先,本文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背景着手,从期刊内容质量、期刊编委会、出版语言、期刊读者、发行渠道五个维度阐述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进而指出学术期刊国际化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等方面的意义。其次,本文以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国家中心、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同时参考科学网等平台,对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期刊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主管机构、主办单位、中外合作、收录数据库、开放存取、影响因子等方面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再次,文章从参与期刊出版过程的主办者、出版者、发行者三方出发,在现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常见的四种路径,并指出每种路径典型代表案例,对这四种路径的运作模式、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最后,文章对这四种路径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做出展望。本文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路径没有难易和优劣之分,任何一种路径模式都有其对应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也有所不同。我国学术期刊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路径。

游滨,彭建国,傅旭东,胡志平,梁远华,周沫,郑洁[6](2016)在《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文中提出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张鹏,廖中新[7](2016)在《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规范化与标准化一个三维一体的研究框架》文中认为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命,学术期刊编辑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学术期刊质量重要保障。编排体例是形式保障,编辑规程是内部程序保障,评价体系是外部激励,三者共同维护学术期刊质量。从提升学术期刊质量视角,由编排体例、编辑规程和期刊评价三者构建研究框架,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较低。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力度,提升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建设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机构标准、单位标准组成的多层次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厘清学术期刊编辑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权力归属,形成由学者主导,编辑机构、传播机构、评价机构和监管机构协同的标准和规范制定原则。

李建臣[8](2016)在《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新业态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科研成果的传播方面,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传播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编辑主体到编辑客体,从编辑理念到编辑流程,从作者到读者,从评价到运营等等,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传统学术期刊、电子期刊和和OA等类型的期刊,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网络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构建两大问题。本文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扫描。正文中,首先梳理和识别了学术期刊的相关概念,包括学术期刊的内涵与特点、学术期刊评价的内涵和发展,以及学术期刊的作用、类型、原则、内容与体系,学术期刊管理的内涵与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阐述了4个相关理论:学术期刊质量理论、学术期刊效率理论、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围绕此4个相关理论,本文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现有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体系特征,分析了我国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评价观念、评价实践、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量化原则、随机分布原则、认同原则、核心要素原则、分类和可比原则;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包含基于多视角,基于指标数量,基于质量要素的三种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在认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传统学术期刊、电子学术期刊和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从4个方面进行了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阐述了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的内涵以及机制的构成要素,从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三种期刊编辑出版基本流程,分别设计三种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质量和效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分为两个子系统,共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胡晓[9](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王华生[10](2014)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导致出版范式的转换与学术出版生态环境的变革,在物质技术基础层面,传播方式呈现出宏观与微观两极化发展与变革新趋向;在哲学、社会学层面,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完善与提升;在学术研究层面,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学术出版生态环境,推动了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也存在一些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发展思路落后,路径依赖严重;二是学术管理行政化导致学术研究的异化;三是内容积聚偏好,导致学术创新动力不足,内容弱化;四是浅阅读导致思维平面化,制约学术创新,影响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做到观念创新、制度体制创新、内容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评价机制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促进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

二、对学术期刊规范化编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学术期刊规范化编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影响力及其评价标准介绍
    一、学术影响力
    二、评价指标选取
    三、“三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评价体系
        (二)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小结
第二章 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状况及影响力比较
    一、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总体状况
        (一)地域分布
        (二)期刊层次情况
        (三)刊期情况
    二、河南省与其他省市高校社科学报影响力比较
        (一)“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占比情况
        (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占比情况
        (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占比情况
    三、河南省内各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比较
        (一)影响因子分析
        (二)Web即年下载率分析
        (三)基金论文比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一、培育特色栏目,推动期刊发展
    二、提高编辑素质,注重学术质量
    三、稳定作者队伍,增加优质稿源
    四、利用优势学科,扩大学报影响力
    五、搭建网络平台,提升学术传播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一) 学术出版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1.标准化法律法规
        2.学术出版标准化相关规章制度
    (二) 学术出版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逐步成熟
        1.管理机制
        2.评价机制
        3.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4.协调机制
    (三) 学术出版标准体系日益完备
        1.基础标准
        2.学术出版行业标准
        3.技术团体性标准
        4.数字出版标准
    (四) 学术出版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逐步增强
        1.发挥学会和研究会的宣传推广及教育作用
        2.发挥了期刊界和学术界的研讨作用
二、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术出版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1.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2.一些标准还需要修订完善
        3.标准老龄化较为严重
    (二) 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标准化
        2.不规范统一使用标准
三、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展望
    (一) 标准体系应更加完善
    (二) 标准获取渠道应更加快捷畅通
    (三) 标准化监督管理应更科学
    (四) 标准化教育应更强劲

(3)法学文献引证与注释体例的统一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起源:作者的困惑
二、引证标准化运动的基本现状
    (一) 学科讨论
    (二) 国家标准
    (三) 部门与行业规范
三、法学努力:法学期刊的引证现状及改良
    (一) 法学家的引证体系
    (二) 中国法学期刊引证现状
四、他山之石:法学引证体系的国际动态
    (一) 引证体系概览
    (二) 引证规范的基本原则
五、知己知彼:中国法学文献引证体系展望
    (一) 评现有注释体例
    (二) 需注意的事项
    (三) 未来规划
六、结语:统一引证体系对多方有益

(4)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 研究的多维视角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
    一、整体进展
        (一)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动态把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 在学风建设全局中全面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个案呈现—以武汉大学为例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二)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三)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三、主要问题
        (一) 思想认识方面
        (二) 教育活动方面
        (三) 规范建设方面
第二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 性别分布
        (二) 年级分布
        (三) 学位类别分布
        (四) 学科分布
        (五) 工作经历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与遵守情况
        (一) 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情况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遵守情况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影响因素
        (一) 社会和学界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 研究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 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主要期待
        (一) 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作用
        (二) 在招生录取、毕业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专项审查
        (三) 进一步提升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效性
        (四) 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第三章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一) 设立专职机构
        (二) 制定政策法规
        (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以生为本,倡导自律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 签署誓言,倡导自律
        (三)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三、加强教育,重在预防
        (一) 教育内容具体明确
        (二)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四、强化监管,重在执行
        (一) 执法必严,违规必究
        (二)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第四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二) 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三) 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四)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五) 严明纪律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六) 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 培育学术精神
        (二) 提升研究能力
        (三) 强化规范意识
第五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
    一、夯实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支撑
        (一) 深化招生改革,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二) 明确培养目标,推进培养机制改革
        (三) 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四) 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正确的学术导向
    二、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 组织力量:健全机构,明确权责
        (二) 制度力量:明确标准,重在执行
        (三) 队伍力量:全员参与,各司其责
    三、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全程教育
        (一) 重视入学前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二) 加强入学阶段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三) 注重课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四) 抓实毕业环节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五) 做好网络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状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 个别访谈
后记

(5)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拟攻克的难关 2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背景、内涵与意义
2.1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背景
    2.1.1 学术的国际化
    2.1.2 语言的国际化
    2.1.3 学术出版中心的转移
2.2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
    2.2.1 期刊内容质量的国际化
    2.2.2 期刊编委的国际化
    2.2.3 出版语言的国际化
    2.2.4 期刊读者的国际化
    2.2.5 发行渠道的国际化
2.3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意义
    2.3.1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2.3.2 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2.3.3 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3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概况
3.1 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3.2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3.2.1 2000年以来英文学术期刊增长迅速
    3.2.2 各地区英文学术期刊发展不平衡
    3.2.3 研究机构和高校是办刊的主力军
    3.2.4 自然科学类期刊占据多数
    3.2.5 出版周期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
    3.2.6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势头强劲
    3.2.7 数据库收录类别多样化
    3.2.8 期刊显示度状况趋于乐观
    3.2.9 影响因子仍有待提升 4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分析
4.1 路径一:中国机构+中国出版商
    4.1.1 典型案例分析
    4.1.2 优缺点分析
    4.1.3 优化策略
4.2 路径二:中国机构+外国出版商
    4.2.1 典型案例分析
    4.2.2 优缺点分析
    4.2.3 优化策略
4.3 路径三:中国机构+中国出版商+外国出版商
    4.3.1 典型案例分析
    4.3.2 优缺点分析
    4.3.3 优化策略
4.4 路径四:中国机构+外国机构+外国出版商
    4.4.1 典型案例分析
    4.4.2 优缺点分析
    4.4.3 优化策略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局限与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二、会议主题发言和专题报告
    (一)主题发言
    (二)专题报告
        1. 通往学术共同体之路
        2. 超云平台的理念与设计
        3. 基于移动应用时代学术期刊出版传播的变化
        4. 学术数字出版的法律环境建设与社会价值认同
        5. 学术传播平台的拓展与创新:永远在路上
        6. 学术传播规律与学术期刊转型
        7. 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转型
三、会议研讨发言
    (一)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组
    (二)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组
    (三)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组
四、会议总结
    (一)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小组总结
    (二)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小组总结
    (三)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小组总结

(8)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整体情况概述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2.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 学术期刊
        2.1.2 学术期刊评价
        2.1.3 学术期刊管理
        2.1.4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关系分析
    2.2 学术期刊质量与效率理论
        2.2.1 学术期刊质量理论
        2.2.2 学术期刊效率理论
    2.3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
        2.3.1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
        2.3.2 学术期刊评价模型
    2.4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
        2.4.1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
        2.4.2 学术期刊管理模式
3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3.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2.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3.2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3.4.2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证研究
    4.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1.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4.2.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2.3 评价方法与流程
        4.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5 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趋势
5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5.1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及动态管理概述
    5.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2.1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2.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2.3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2.4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3.1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3.2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3.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3.4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5.4.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5.4.2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5.4.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5.4.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5.5 本章小节
6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6.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分析
        6.1.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内涵
        6.1.2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6.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建
        6.2.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内涵
        6.2.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框架与价值标准
        6.2.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6.2.4 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与模型
        6.2.5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施机制
    6.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6.3.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涵
        6.3.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流程分析
        6.3.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6.3.4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容构建
    6.4 本章小节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四、本文创新点
        (一) 选题的创新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小结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小结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一、版式设计
        (一) 外封设计
        (二) 版芯设计
    二、运营模式
        (一) 经费管理
        (二) 印刷与发行
    小结
结语与启示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致谢

四、对学术期刊规范化编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D]. 陈宇航. 河南大学, 2020(04)
  •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术出版标准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展望[J]. 王兴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3]法学文献引证与注释体例的统一化[J]. 熊谋林,许林.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4)
  • [4]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D]. 朱华杰. 武汉大学, 2017(06)
  • [5]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研究[D]. 刘芬. 武汉大学, 2017(08)
  • [6]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J]. 游滨,彭建国,傅旭东,胡志平,梁远华,周沫,郑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规范化与标准化一个三维一体的研究框架[J]. 张鹏,廖中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8]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D]. 李建臣. 武汉大学, 2016(06)
  • [9]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数字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究[J]. 王华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对学术期刊规范编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