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座使用率的措施

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座使用率的措施

一、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机位利用率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白雨[2](2020)在《基于教学模式变革的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

马春娇[3](2020)在《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虚拟服务的延伸带来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用户到馆率下降、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传统图书馆的空间结构和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转型已势不可挡,图书馆空间再造作为转型的必要手段,对图书馆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校图书馆再造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探索图书馆转型背景下的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问题,试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到馆率下降、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对图书馆空间、图书馆空间再造和用户需求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图书馆空间理论中包含了“空间”向“图书馆空间”转向、图书馆空间内涵、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划分和高校图书馆空间构建的特点;图书馆空间再造理论中包含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概念与类型以及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的必要性;用户需求理论中包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次,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83所高校图书馆再造空间类别、服务模块名称、再造空间名称、功能、配置设备、服务预约方式和有无使用规则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这些内容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除此之外,本文还对高校用户进行了图书馆空间需求和满意度情况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36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以及用户需求的分析,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原则和策略。其中的五点原则是统筹兼顾原则、因需制宜原则、经济实用原则、深化服务原则和适时而变原则。六点策略分别为:加强图书馆空间再造宣传及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合理划分空间;满足基本需求基础上改善环境;适当加入休闲娱乐空间;制定使用规则,完善空间管理;进行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准研学习空间再造、考研交流空间再造、准研门诊空间再造、准研培训空间再造、考研资料流转空间再造、背诵空间再造和就餐空间再造)。

谭寅汉[4](2020)在《移动互联冲击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环境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冲击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现有服务。重构服务体系是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值得思考的问题。扩大读者研学休闲空间、变革管理模式及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是服务体系重构的必要措施。

胡迎义[5](2018)在《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思维和新观点都冲击着整个社会行业的变革,在这场社会信息化变革中,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如何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是天津市高校图书馆能否在这场变革中腾飞的关键因素。如何使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广泛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使之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来,是全体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永恒追求。本文从阅读文献入手,分析总结国内外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总体情况,对于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比对分析。在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利用六度分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化管理理论等学术理论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进行了探索。结合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纵览全文,提高天津市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目标则是优化和加强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水平。经过系统分析:转变信息服务理念,优化信息服务内容,改进信息服务方式,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信息资源管理、加强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用优化的信息服务管理推动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不断前行,积跬步,至千里,最终图书馆凭借高水准的信息服务,为天津市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尽到图书馆应尽的义务,使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真正起到学术研究的灵魂作用。

张治中[6](2017)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了满足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全国各地约有50多个大学城正在规划、建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广州大学城。由于大学城相继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读者为本的管理服务等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空间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高校心脏的图书馆,新时代对它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藏书、阅览场所,还需要具备“信息中心”、“社交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师生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其行为倾向和生理需求是建筑师进行图书馆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中,各教育建筑的设计、施工周期都比较短,图书馆作为校园形象性的倾向,使得建筑师更多地关注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却忽略了真正的使用者,导致图书馆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使用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运营阶段发现读者空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空间布局单一、空间利用率不高、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使用后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评估方式,从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感受出发,将获取的关于高校图书馆主观评价信息转化为理性的分析,探讨建筑在实际使用中的状态,从而得到符合现实需求的建筑设计策略。本文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后评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自由式访谈的技术方法,总结归纳读者使用行为的显性、隐形需求,得出评价因子集并确定评价因子,构建科学的评价逻辑。选取广州大学城内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案列,将读者空间细分为“检索出纳空间”、“阅览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在建筑学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从读者的行为活动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从功能性能、物理环境和环境心理这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中的成功启示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其成因并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得出适宜的优化策略,为今后建筑师可以更加高效、合理地设计高校图书馆建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顾工[7](2016)在《基于不同阅读载体的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阅读所带来的阅读领域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电子阅读载体的日益崛起正不断冲击传统纸质媒介的主导地位。随着阅读载体的更新升级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势必会对图书馆内光环境的营造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何顺应新形势,对现有的照明设计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握当今图书馆阅览区照明的现状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对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进行现状调研以及相关照明参数实测,总结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图书馆照明现存为题。本文梳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探究现代图书馆运营模式的形成过程。探究图书馆的分类方式,确定后续研究对,对阅览空间进行分类,根据相关调研与文献查找分析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空间尺度与平面布局,对阅览空间平面布局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并提供处理待设计空间的分类思路。本文对阅读载体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电子阅读载体在读者中的普及程度,论述传统阅读载体与新兴的电子阅读载体在光学性能上的异同点,分析电子阅读载体在现有图书馆阅览空间中使用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垂直照度、UGR的影响因素,总结直接眩光与光幕反射的控制方法,最终指导照明设计。本文对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照明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总结照明设计流程,在考虑电子阅读载体的光学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对照明设计的每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不同环节进行决策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建议。最终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照明设计方法,为今后新形势下图书馆建筑照明设计提供设计方法与设计依据。一个合理舒适的照明环境,会提升读者的学习效率,延长使用时间,对人的视觉健康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探讨图书馆照明手段的多样性,总结相关规律,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并对人的视觉感受产生积极影响,无疑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史浏榕[8](2015)在《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步入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正受到现代协作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发而改变。建构主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互动性和社会性,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这对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启示意义。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是为学生提供多种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容纳其相互交流、合作和探索的场所,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具有参考价值。近20年来世界各地涌现出诸多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实例,是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图书馆建筑设计层面、服务层面和管理层面三部分进行空间更新,构建为支持合作式、交互式学习环境的理想学习场所。本文以图书馆学习共享学习空间为研究对象,界定其概念,分析空间内的学习行为,进而总结空间特征,最终探讨学习场所营造。最终提出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理念,形成其建筑设计指导原则,希望对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实践发展产生一定的参考意义与策略指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内容,形成研究目的、意义,提出论文研究框架。第二章、第三章是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界定学习共享空间概念,分析其发展条件和背景,论述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意义;进而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优秀建设实例与评价体系,结合国内大学图书馆的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分析,从学生学习行为和空间诉求出发,论证建设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是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良好回应。第四章、第五章是解决问题,为论文的核心内容,基于学习共享空间中多元化、复杂化的学习行为分析,对学习共享空间单一空间设计展开空间、功能和精细化设计研究。从建筑、服务和管理层面明确学习共享空间具有“一站式学习服务”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初步探讨其改扩建方式、功能模式、内部空间动静分区和流线设计;形成设计导则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共享空间建筑面积指标,最终以实践项目为例进行多种建筑方案优化设计来佐证本文的观点。

杨仲睿,王丽娟[9](2013)在《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及其利弊浅析》文中认为当今图书馆正处于服务形式的转型期,传统的借阅服务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信息服务。电子阅览现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服务内容。目前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览服务的主要场所是电子阅览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电子阅览室的作用更加重要,另一方面电子阅览室的条件也制约了服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电子阅览服务正在向着开放式的服务模式发展。本文主要对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模式做一介绍,简单分析了这种开放式服务的利与弊。

陈立,刘佩华,徐哲[10](2013)在《服务设计中顾客需求获取方法及其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全面地获取和分析顾客需求是服务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依据服务流程图,提取相应的顾客服务需求信息,开展顾客服务需求Kano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其次,基于Kano满意度分析提取重要的顾客服务需求。最后,建立顾客服务需求重要度模糊评价模型,进一步区分同区顾客需求的相对重要性。以某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应用研究,验证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机位利用率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机位利用率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基础
    1.5 概念界定
    1.6 研究设计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6.3 小结
7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国外研究综述
        0.2.2 国内研究综述
        0.2.3 小结
    0.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特色和创新之处
1 图书馆空间、空间再造和用户需求相关理论
    1.1 图书馆空间理论
        1.1.1 “空间”向“图书馆空间”转向
        1.1.2 图书馆空间内涵
        1.1.3 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划分
        1.1.4 高校图书馆空间构建特点
    1.2 图书馆空间再造理论
        1.2.1 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概念与类型
        1.2.2 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的必要性
    1.3 用户需求理论
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
    2.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实例分析
        2.2.1 再造空间服务模块名称
        2.2.2 再造空间类别
        2.2.3 再造空间功能
        2.2.4 再造空间配置设备
        2.2.5 再造空间预约方式
        2.2.6 再造空间有无使用规则
    2.3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
        2.3.1 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的比例少
        2.3.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类别单一
        2.3.3 未结合校内馆情,盲目引进先进技术
        2.3.4 缺乏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急于跟随国外形势
    2.4 小结
3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空间需求和满意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确立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3 调查样本情况
    3.2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项目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效度分析
        3.2.3 项目分析
        3.2.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3 调查问卷(样本)结果分析
        3.3.1 结果分析
        3.3.2 小结
4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建议
    4.1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原则
        4.1.1 统筹兼顾原则
        4.1.2 因需制宜原则
        4.1.3 经济实用原则
        4.1.4 深化服务原则
        4.1.5 适时而变原则
    4.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4.2.1 加强图书馆空间再造宣传及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2.2 合理划分空间
        4.2.3 满足基本需求基础上改善环境
        4.2.4 适当加入休闲娱乐空间
        4.2.5 制定使用规则,完善空间管理
        4.2.6 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4.2.6.1 准研学习空间再造
        4.2.6.2 考研交流空间再造
        4.2.6.3 准研门诊空间再造
        4.2.6.4 准研培训空间再造
        4.2.6.5 考研资料流转空间再造
        4.2.6.6 背诵空间再造
        4.2.6.7 就餐空间再造
5 总结
    5.1 结语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移动互联冲击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动互联环境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冲击
    (一)移动互联环境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性和广泛性
    (二)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冲击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的思路
    (一)构建思路及其可行性分析
    (二)服务体系构建的意义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的对策
    (一)调整馆舍布局,扩大读者研学空间
    (二)变革管理模式,适应发展需要
    (三)培训员工,提高业务能力

(5)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概述
        2.1.1 相关概念
        2.1.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原则
        2.1.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及其管理的内容
        2.1.4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意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六度分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系统化管理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3章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现状
    3.1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基本情况
        3.1.1 基础设施
        3.1.2 馆藏资源
        3.1.3 部门设置
    3.2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调查
        3.2.1 调查问卷设计的意义
        3.2.2 调查对象
        3.2.3 调查内容
    3.3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方式
        3.2.1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
        3.2.2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
    3.4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存在问题
        3.4.1 观念陈旧
        3.4.2 基础设施落后
        3.4.3 经费不足
        3.4.4 队伍建设与新时代需求不匹配
        3.4.5 用户信息素养水平欠缺
        3.4.6 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
第4章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经验
        4.1.1 英国高校图书馆
        4.1.2 美国高校图书馆
    4.2 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经验
        4.2.1 清华大学图书馆
        4.2.2 浙江大学图书馆
        4.2.3 复旦大学图书馆
        4.2.4 北京大学图书馆
    4.3 借鉴和启示
第5章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研究
    5.1 新技术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未来发展的影响
    5.2 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对策
        5.2.1 转变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
        5.2.2 扩充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
        5.2.3 优化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
        5.2.4 强化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5.2.5 整合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5.2.6 推广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2. 研究的社会背景
        1.2.1. 高校图书馆的大量建设
        1.2.2. 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影响
        1.2.3.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的对象
        1.5.2. 研究的范围
    1.6.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的方法
        1.6.2. 研究的内容
        1.6.3.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读者空间
        2.1.2. 使用后评价(POE)
        2.1.3. 高校图书馆
        2.1.4. 广州大学城
    2.2. 评价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2.2.1. 评价案例的选择
        2.2.2. 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2.2.3.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2.2.4. 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2.3. 读者空间评价因子的采集
        2.3.1. 对读者的现场自由式访谈
        2.3.2. 对读者的半结构化问卷调查
        2.3.3. 建立评价因子集
    2.4. 读者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
        2.4.1. 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2.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2.4.3. 结构化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3.1.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3.1.1. 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定义
        3.1.2. 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3.1.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3.1.4. 问题小结
    3.2.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3.2.1.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定义
        3.2.2.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3.2.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3.2.4. 问题小结
    3.3.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3.3.1. 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定义
        3.3.2. 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3.3.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3.3.4. 问题小结
    3.4.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后的小结
        3.4.1.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3.4.2.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异同点
        3.4.3.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优缺点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优化策略
    4.1.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优化策略
        4.1.1. 拓展使用功能
        4.1.2. 灵活空间布局
        4.1.3. 改善物理环境
        4.1.4. 重视心理需求
    4.2.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优化策略
        4.2.1. 构建差异化阅览空间
        4.2.2. 柔化阅览空间界面
        4.2.3. 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4.2.4. 增加自助服务设施
    4.3.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优化策略
        4.3.1. 创造多义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4.3.2. 按需调整公共活动空间功能
        4.3.3. 塑造具有媒介化的空间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
    附录二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附录三 检索出纳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附录四 阅览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附录五 公共活动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附录六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不同阅读载体的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调查研究
    2.1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与分类
    2.2 调研目的及方法
        2.2.1 调研目的
        2.2.2 调研对象
        2.2.3 调研内容与方法
        2.2.4 测试方法
    2.3 照明现状调研及实测
        2.3.1 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
        2.3.2 首都图书馆
        2.3.3 天津市图书馆文化中心馆
        2.3.4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2.3.5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
        2.3.6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3.7 天津大学图书馆(北洋园校区)
        2.3.8 其他
    2.4 阅览空间照明现存问题
        2.4.1 照明方式选取不当
        2.4.2 阅览区工作面照度未达标
        2.4.3 书架垂直照度未达标
        2.4.4 显色指数未达标
        2.4.5 灯具安装布置方式有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相关研究
    3.1 图书馆阅览空间分类
    3.2 图书馆阅览空间尺度与平面布局解析
        3.2.1 图书馆阅览空间尺度
        3.2.2 普通阅览空间平面布局
        3.2.3 电子阅览空间平面布局
        3.2.4 休闲阅览空间平面布局
    3.3 图书馆阅览空间判定归纳
    3.4 图书馆阅览空间功能与照明需求解析
        3.4.1 阅读功能
        3.4.2 藏书功能
        3.4.3 读者休息与交流功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不同阅读载体的照明相关研究
    4.1 阅读载体的分类与发展
    4.2 图书馆中电子阅读载体使用情况
        4.2.1 电子阅览空间
        4.2.2 读者自带电子阅读载体
    4.3 阅读载体光学特点
        4.3.1 传统阅读载体的光学特点
        4.3.2 电子阅读载体的显示原理
        4.3.3 电子阅读载体光学特点
    4.4 现存问题
        4.4.1 照度不适宜
        4.4.2 直接眩光影响
        4.4.3 光幕反射影响
    4.5 电子阅读载体对照明设计的要求研究
        4.5.1 垂直照度的控制
        4.5.2 UGR的控制
        4.5.3 直接眩光控制
        4.5.4 光幕反射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方法研究
    5.1 照明设计流程
    5.2 照明标准确定
    5.3 照明方式选择
        5.3.1 功能分类与照明方式
        5.3.2 空间尺度与照明方式
        5.3.3 照明方式选择
    5.4 选择光源
        5.4.1 光源分类与常用光源
        5.4.2 功能分类与光源显色性、色温
        5.4.3 空间高度与光源
    5.5 选择灯具类型
        5.5.1 灯具分类、光学特性及出光口形式
        5.5.2 灯具选择
    5.6 灯具布置
        5.6.1 普通阅览空间灯具布置
        5.6.2 电子阅览空间灯具布置
        5.6.3 休闲阅览空间灯具布置原则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书馆阅读载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DIAlux evo5计算机模拟结果实例展示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1.2 文献综述
        1.2.1 课题研究情况
        1.2.2 重点文献综述
    1.3 研究现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概念阐述
    2.1 学习共享空间
        2.1.1 学习共享空间概念的界定
    2.2 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条件
        2.2.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2.2.2 高等教育模式的进步
        2.2.3 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
    2.3 学习共享空间诞生背景: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
        2.3.2 国内教育学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批判继承
    2.4 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发展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3.1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与发展
        3.1.1 国外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情况
        3.1.2 国外学习共享空间后期评价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萌芽与建设
        3.2.1 国内学习共享空间建设近况
        3.2.2 国内学习共享空间实例分析
        3.2.3 国内高校图书馆调查问卷分析
    3.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设对比分析
        3.3.1 高校图书馆学习行为对比分析
        3.3.2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3.3.3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3.4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意义
        3.4.1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不足
        3.4.2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改进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习共享空间单一空间研究
    4.1 学习共享空间:“一站式”学习服务场所理念
        4.1.1“一站式”学习服务场所的空间需求分析
        4.1.2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环境建构
    4.2 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设计
        4.2.1 宏观:图书馆中学习共享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关系
        4.2.2 中观:学习共享空间的空间与功能
        4.2.3 微观:学习共享空间的学习行为与精细化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5.1 适应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理念初探
        5.1.1 建筑层面: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空间特征
        5.1.2 服务层面:馆藏资源整合服务与学习共享空间相匹配
        5.1.3 管理层面:学习共享空间的机构管理与后期评价系统
    5.2 针对国内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导则探讨
        5.2.1 宏观:原有图书馆的延续——学习共享空间的改扩建方式
        5.2.2 中观:场所营造——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
        5.2.3 微观:精细化设计——学习共享空间建筑面积参考指标
    5.3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案例思路探讨
        5.3.1 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思路一:单层布局方向
        5.3.2 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思路二:立体分布方向
        5.3.3 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思路三:全馆统一方向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全馆统一方向优化设计图纸
附录3: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及其利弊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建设
    (一) “硬”件建设
        1. 藏、借、阅、查、询一体化
        2. 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
        3. 无线网络覆盖
        4. 电子资源共享化、兼容化
    (二) “软”件建设
        1. 制度建设
        2. 提高馆员素质
二、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的“利”
    (一) 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二) 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率
    (三) 减小电子阅览室的压力
    (四) 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
三、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的“弊”
    (一) 阅览环境
    (二) 读者管理问题
    (三) 安全稳定性
四、总结

(10)服务设计中顾客需求获取方法及其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顾客需求获取方法研究
2 基于Kano模型的顾客服务需求分析
    2.1 Kano模型
    2.2 顾客需求分区研究
    2.3 Kano顾客满意度分析
3 顾客服务需求重要度模糊评估
    3.1 重要度模糊评估模型
    3.2 图书馆服务需求重要度分析
4 结论

四、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机位利用率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教学模式变革的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D]. 白雨. 东南大学, 2020
  • [3]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D]. 马春娇. 辽宁大学, 2020(01)
  • [4]移动互联冲击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重构思考[J]. 谭寅汉. 肇庆学院学报, 2020(03)
  • [5]天津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研究[D]. 胡迎义. 天津大学, 2018(07)
  • [6]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D]. 张治中. 广州大学, 2017(02)
  • [7]基于不同阅读载体的图书馆阅览空间照明设计方法研究[D]. 顾工. 天津大学, 2016(11)
  • [8]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D]. 史浏榕.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高校图书馆开放式电子阅览服务及其利弊浅析[J]. 杨仲睿,王丽娟. 黑龙江史志, 2013(19)
  • [10]服务设计中顾客需求获取方法及其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陈立,刘佩华,徐哲. 图书情报工作, 2013(S1)

标签:;  ;  ;  ;  

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座使用率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