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播种草饱和D-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混合播种草饱和D-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一、饱和D-最优设计在混播种草中的研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胡萝卜FT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体系优化》文中研究说明FT是促进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期转变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属于PEBP基因家族,胡萝卜为两年生绿体春化型蔬菜作物,低温和长日照均可促进其提早开花。基于前期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胡萝卜中存在4个注释为FT的同源基因(DcFT),其中DcFT1在先期抽薹敏感的白色松滋野生型胡萝卜Ws和耐抽薹的橘色欧洲栽培种Af中对不同日照响应存在显着差异;DcFT2编码区序列已经被成功克隆,该基因c DNA全长853 bp,包括45 bp5’UTR、283 bp 3’UTR和一个525 bp ORF,编码175个氨基酸。但4个DcFT基因结构及其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以Ws和Af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序列比对、半定量-PCR等试验对胡萝卜FT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明确其序列变异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并针对Ws、Af材料优化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胡萝卜基因组显示DcFT1长度为23.66 kb,存在一个超大内含子,大小为22.13 kb。本试验通过设计3组不同引物进行片段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DcFT1实际长度为2270 bp,编码区序列长度分别为534 bp。DcFT2、DcFT3、DcFT4全长分别为2551 bp、1327 bp、2583 bp,编码区序列长度分别为528 bp、333 bp、534 bp。DcFT1、DcFT2和DcFT4均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而DcFT3只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测序表明第2和第3外显子序列为PEBP保守结构域。DcFT2、DcFT3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相比存在SNP变异,DcFT4序列比参考基因组序列长72 bp。依据克隆的DcFT1、DcFT2基因序列,以pCAMBIA2300_35S_Cas9_Sl U6p_sg RNA为载体骨架,构建双靶位点编辑载体,以先期抽薹差异的Ws、Af、B287外植体进行侵染转化。结果表明耐抽薹的橘色栽培品种Af极易分化成芽,分化周期为3-4周,分化率为100%,而易抽薹的Ws和B287分化效率较低,分别为15.0%、5.3%,而且分化周期长,可达三个月。通过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发现20%次氯酸钠处理25min最适宜种子消毒,1mg/L 2-4D更适合诱导下胚轴愈伤化。分别获得对DcFT1基因编辑的Ws、Af和B287的抗性愈伤46、17、25个,筛选比例分别为12.9%、5.9%、7.1%,分化培养获得10、17、5株抗性植物,Cas蛋白PCR检测获得阳性植株8、3、4株,阳性植株筛选率为80%、17.6%、80%;获得对DcFT2基因编辑的抗性愈伤21、65、70个,筛选比例分别为8.5%、17.1%、27.1%,分化培养仅获得20株Af抗性植株,Cas蛋白PCR检测后发现其中5株为阳性植株,阳性植物筛选率为25%,目前植株编辑位点正在进行测序分析。

罗斌[2](2020)在《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生态学的前沿问题。近来,越来越多的工作深入到外部干扰(如加氮和增温)对BEF关系的影响。碳纳米管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产不断增加,废弃纳米材料进入生态系统后影响生物有机体和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一类新型干扰。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碳纳米管对植物单种(特别是作物)的影响,缺少关注碳纳米管对野生植物和多种共存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人工湿地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因其条件可控,已经成为BEF研究的良好平台。进入污水中的许多废弃碳纳米管最初汇集于湿地生态系统。因此,人工湿地是探究碳纳米管这类新兴干扰对BEF关系影响的理想实验平台。本研究设置了包含108个独立人工湿地微宇宙的植物多样性控制实验系统。这些微宇宙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碳纳米管处理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两组微宇宙设置相同的植物多样性配置,选择4种野外常见的湿地植物,设置3个丰富度梯度(1,3,4),9个植物物种组合。本研究旨在探究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种生物量生产、种间竞争、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以及与氮过程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有:(1)碳纳米管干扰对不同植物种的生物量生产造成了不对称影响。在单种植物的微宇宙系统中,碳纳米管使干扰前最高产物种芦苇的生物量生产降低26%,但不影响其他三个物种;在混种系统中碳纳米管的影响逆转:不影响芦苇的生物量生产,反而使菖蒲、皇冠草和梭鱼草的生物量生产分别降低了15%、24%和17%。物种间生物量生产的不对称响应改变了种间竞争能力,碳纳米管干扰后原有的竞争最优种芦苇的竞争优势(相对产量)增强,而其他三个种的竞争能力减弱。这些变化加剧了种间竞争的不对称性,无干扰时群落中存在芦苇和梭鱼草两个竞争优势种,而碳纳米管干扰后只剩芦苇一个竞争优势种。(2)碳纳米管干扰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平均降低了12%,但是干扰下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保持不变。碳纳米管干扰降低了植物种间互补效应,但是高产物种芦苇在混种系统的竞争优势增强,减缓了混种系统生产力的降低。最终,碳纳米管干扰下单种和混种生产力的下降程度相当,丰富度与整合各物种生物量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保持不变。(3)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氮过程。干扰使植物氮吸收降低11%,同时使反硝化增强50%(氮的质量平衡分析和氮同位素分析共同证明了反硝化作用的增强),不影响基质氮存留。无碳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反硝化作用,但干扰后混种系统的反硝化作用的增加程度(72%)高于单种系统的增加程度(29%),导致物种丰富度与反硝化的负相关变平缓。不同的是碳纳米管干扰不改变物种丰富度与植物氮吸收的正相关关系。(4)碳纳米管干扰使人工湿地微宇宙的氮去除速率增加4%,并且触发物种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促进作用。在无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不影响总无机氮去除,而干扰后提高物种丰富度变得增加总无机氮去除。碳纳米管干扰后,人工湿地混种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增强导致硝态氮去除的增加,是混种系统总无机氮去除增加的原因。此外,碳纳米管干扰后,芦苇×菖蒲×皇冠草混种组合中出现了“超去除效应”,即该组合的总无机氮去除比去除率最高的单种系统还高3%。(5)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物种丰富度与人工湿地氨挥发的关系。无碳纳米管干扰时物种丰富度通过生物量的级联作用而降低氨挥发;而干扰后,物种丰富度变得不影响氨挥发。这是因为碳纳米管对氨排放有直接且强大的抑制作用,使高多样性和低多样性系统的氨排放都降低至相同的低水平。这说明了碳纳米管干扰影响BEF关系的另一种模式,即碳纳米管对氨的减排作用足够大,使得物种丰富度与氨挥发及其健康损害的负相关关系解偶联。(6)碳纳米管对人工湿地的氧化亚氮排放没有显着影响;碳纳米管干扰下,提高物种丰富度保持对氧化亚氮排放的抑制作用,这与干扰下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生产的正相关关系保持不变有关。然而,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物种丰富度与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的关系,因为碳纳米管干扰后单种系统的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不变,而混种系统的单位反硝化的氧化亚氮排放降低。此外,碳纳米管干扰后,物种丰富度从不影响甲烷排放变为降低甲烷排放。碳纳米管干扰下,物种丰富度对整合了氧化亚氮和甲烷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健康损害的减缓作用保持不变;同时,物种丰富度对单位氮去除的健康损害的减缓作用也不受碳纳米管干扰的影响。说明碳纳米管干扰在引发植物多样性对氮去除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植物多样性降低气态污染物的健康损害的作用。本研究首次发现了碳纳米管这类新型干扰对生态系统中植物种间关系的改变和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将生态系统干扰类型拓展到工程纳米材料,另一方面将工程纳米材料的毒性和安全风险研究拓展到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结构-功能关系的影响上。碳纳米管干扰改变了植物的种间关系,改变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或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为理解工程纳米材料这类新型干扰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提供新的见解。应对新型人源污染物干扰时,需要进一步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甚至区域尺度的研究。

张俞[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吴清林[4](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李娜[5](2020)在《秸秆与煤矸石混配基质的育苗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水稻土育苗受育苗土的影响较大,由此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基质育苗方式成为水稻育苗生产中的主要发展方向。泥炭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育苗基质生产中寻找可以替代泥炭的新型原料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玉米秸秆和煤矸石为原料,分别将经1%Na OH处理与未处理的玉米秸秆堆腐发酵后与煤矸石按体积比设立6种基质梯度开展水稻育苗生长实验,同时以商品化育苗基质(CK)为对照,以期提供最佳的水稻育苗基质配比;对适合水稻生长的育苗基质进行基质淋溶实验和水稻生长淋溶,以泥炭为对照,研究基质的缓冲能力、保肥性及水稻秧苗对养分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经Na OH预处理后堆腐的玉米秸秆可在25d内完成堆腐发酵过程,堆腐发酵后的玉米秸秆表面破碎严重,孔隙度增加,相比未经Na OH预处理后堆腐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降低了10.53%,半纤维素降低了25.49%;而未经Na OH预处理堆腐的玉米秸秆则不能实现堆腐发酵过程,且堆腐后的玉米秸秆表面特征变化不明显,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含量降幅较小。2)未经Na OH预处理堆腐的玉米秸秆与煤矸石混配后,水稻出苗率小于70%,不宜用作水稻育苗基质;经Na OH预处理堆腐的玉米秸秆与煤矸石以玉米秸秆:煤矸石:珍珠岩=54:36:10时,水稻秧苗的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壮苗指数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50.5%、68.5%、69.4%和8.3%;当玉米秸秆:煤矸石:珍珠岩=63:27:10时,水稻叶龄进程最短,根茎最粗,说明两种配比均可替代泥炭生产水稻育苗基质。3)在基质淋溶实验和水稻生长淋溶实验中,T1-2与T1-3的缓冲性和保肥性均较泥炭好,其中T1-2的总氮流失量相较泥炭减少了6.53%,总磷减少了3.67%;处理T1-3的总氮流失量相较泥炭减少了3.55%,总磷减少了10.49%;T-2对盐基离子的保留性较T1-3和泥炭好,但T1-3在水稻生长淋溶期时水稻秧苗所吸收的养分较T1-2多,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更好。4)T1-2与T1-3的成本投入分别为382.12元/吨和399.12元/吨,均低于市场均价800元/吨。两种处理对原料的消耗量较大,且因其在无土栽培行业还具有发展空间,因此可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T1-3(玉米秸秆:煤矸石:珍珠岩=54:36:10)更适合用作水稻育苗基质。

孙迪[6](2019)在《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提高人工栽培桔梗品质及产量,选用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和3种无机氮、磷、钾肥,通过不同种类有机肥的比较试验,氮、磷、钾肥的“3414”肥料试验和金蛤蟆、活力素等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L16(45)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对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等4个主要性状的调查,以确定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外观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与建立本试验范围内桔梗的最适有机肥、最佳氮磷钾肥配比,以及有机与无机间的最优配比组合,为今后人工栽培桔梗施肥方案的制定和专用肥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处理后,施肥处理的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明显优于不施肥处理,在本试验范围内外观品质最好及产量最高的最适有机肥是活力素与金蛤蟆。(2)“3414”肥料配比组合中,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根部外观品质最好及产量最高的施肥配比为N2P2K3(kg.hm-2)N:P205:K20=88:174:450,N2P2K2(kg.hm-2)N:P2O5:K20=88:174:300。(3)“3414”肥料配比处理后,经回归分析可得在本试验范围内二年生桔梗的最佳氮磷钾施用量为(kg.hm-2)N:P205:K20=88.3:149.2:450。(4)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料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的最优配比组合是A2B2C2D1E2,即每平方米施用尿素4.4g,磷酸二铵8.7g,硫酸钾15g,金蛤蟆有机肥0g,活力素有机肥22.5 g。

吕顺华[7](2019)在《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Cu、Pb污染底泥中的生理生长及富集效应》文中提出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北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东承饶河,饶河上游乐安河中下游有亚洲最大的德兴铜矿和铅山铅锌矿等。随着江西省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鄱阳湖水生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Cu、Pb等污染。因此,采用鄱阳湖湿地饶河Cu、Pb污染底泥及其优势物种苦草,黒藻和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Cu、Pb污染底泥中的生理生长和生物富集响应,可为重建湖泊生态和修复类似江河湖泊湿地水生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用取自饶河河滩污染底泥来培养沉水植物72天,共4个阶段(18天/阶段),从苦草、黑藻和金鱼藻的生长状况、生理生态和生物富集等方面来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鄱阳湖湿地饶河河滩Cu、Pb(Cu约280mg/kg,Pb约250 mg/kg)污染底泥环境中的生理生长及富集效应。结果表明:(1)单种和混种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在该河滩Cu、Pb污染底泥环境中植物能自然生长,单种苦草、黒藻和金鱼藻总鲜重、干重和株高大小顺序为黒藻﹥苦草﹥金鱼藻;而干鲜重比则是金鱼藻﹥苦草﹥黒藻。苦黑(1:1)和苦金(1:1)金较单种均提高了苦草、黒藻和金鱼藻的总鲜重、株高和干重。其中苦草、黒藻和金鱼藻总鲜重分别较单种提高了6.82%,4.63%和4.77%;株高提高了17.9%,15.0%和3.3%;干重提高了2.43%,2.21%和2.44%;表明苦草、黑藻和金鱼藻在合适比例下混种较单种促进了沉水植物的生长发育。(2)不同培养阶段内苦草、黒藻和金鱼藻生理生长及生物富集响应差异显着(P<0.05)。苦草和黒藻在第二阶段(7月中旬到7月底)鲜重增加量、株高净增量和生长率增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最大,而金鱼藻则在第三阶段(7月底到8月中旬)最大。单种下,苦草和黒藻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非光化光淬灭系数qN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光化光淬灭系数qP呈现递增趋势;金鱼藻Fv/Fm、qP和qN一直增加,Y(Ⅱ)则是先增加而后降低。各种植下,各培养阶段苦黑(1:1)的苦草和黒藻Fv/Fm和qP较单种高,7月低到8月中旬植物的光能活性利用率略高于其他时间段。各种植下,在第一阶段苦草对底泥重金属Cu、Pb的富集净增量,底泥中Cu、Pb减少量和生物富集系数(BSAF)增量最大,而黒藻在第二阶段和金鱼藻在第三、四阶段最大。(3)合适混种比例下可以提高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u、Pb的修复效果。培养72之后,苦黑(1:1)均较单种苦草和黒藻对Cu富集系数提高了16.37%,21.3%,且富集系数较Pb高;苦黑(2:1)和苦金(2:1)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较单种苦草提高了22.6%和22.4%,而混种黒藻和单种黒藻对Pb的富集差异不显着。沉水植物对底泥中Cu和Pb去除率表现为Cu去除率>Pb去除率,苦黑(1:1)对Cu、Pb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82.13%和54.21%,其余对Cu去除率超过60%的有苦金(1:2)、黑金(2:1)、黑金(1:1),黑金(1:2),均较好于单种。底泥中Cu含量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级变为Ⅱ级,而底泥中Pb减少了约一半。Cu-Pb复合污染程度有明显下降。

季贵斌[8](2018)在《广河高速公路边坡浅层生态防护力学效应分析》文中提出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防护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以及植物种类繁多,如何筛选与环境相协调、边坡生态防护相适应的植物群落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护坡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为主线开展了系统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成果有:在对广河高速公路沿线进行环境调查确定植被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边坡植物单播生态适应性试验,得到适合于单播情况下的最佳暖季型草本植物为香根草、冷季型草本植物为高羊茅、豆科型草本植物为百脉根、小灌木为猪屎豆。通过混播生态适应性试验,得到草本植物以狗牙根和百喜草为主,同时添加少量高羊茅(或适当添加多年生黑麦草)作为先锋性植物,混播猪屎豆、木豆、山毛豆中的两种或三种,可起到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首先开展了植被护坡室内试验,发现无植被边坡土壤初始含水率对降雨—入渗—产流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裸露边坡产流时刻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变化反映最为明显,坡面径流强度随时间呈对数函数变化,产沙量的变化在降雨前期比较明显,后期逐渐趋于平稳。植被护坡情况下,不同工况下径流产生时间:裸坡≈白三叶>狗牙根≈百喜草;径流变化率:裸坡>白三叶>狗牙根>百喜草;坡面产沙:裸坡>白三叶>狗牙根>百喜草;入渗和植被截流总和:百喜草>狗牙根>白三叶>裸坡。另外开展了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现场试验,发现坡面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坡面径流量随降雨时间缓慢地增加,起始产沙量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出先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降低,再逐渐增大达到第二次峰值,侵蚀泥沙总量近似s形曲线;植被覆盖越好,坡面薄层水流流速越小,越不容易产沙。最后基于土的抗剪强度和根土复合体的强度,建立了植物根系提高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力学模型,提出了植物浅根的锚固力学模型和垂直根系植物的主根扎入土体的深层的锚固力方程。同时建立了基于剪切面能耗等效原理的根土加筋理论的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讨论出塑性极限分析及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上限解。同时进行了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的稳定性数值计算。

赵明勇,阮培均,董恩省,李锦康,虎明洪,陈世熊,王鹏,张俊[9](2014)在《不同氮肥和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不同氮肥、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为制定鱼腥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测定了鱼腥草的产量及品质;通过试验,建立了鱼腥草产量、品质与其施氮量、有机肥用量间的数学模型;经模型解析与模拟寻优,获得鱼腥草茎叶产量≥8000 kg/hm2、根茎产量≥31000 kg/hm2、茎叶水浸出物含量≥16.60%、根茎蛋白质含量≥1.64%、根茎水溶性糖含量≥3.60%、根茎脂肪含量≥0.37%、根茎纤维素含量≤3.28%的优化栽培措施为:施氮量182.51490.47 kg/hm2,有机肥施用量20678.4649802.34 kg/hm2。在鱼腥草栽培中,合理的施用氮肥和有机肥,才有利于鱼腥草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宋超[10](2012)在《红三叶不同品种在兰州地区产量及质量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三叶是重要的豆科饲草及异黄酮提取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本研究以Astred、Colenso、Renegade、Sensation、Cobbity及岷山红三叶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兰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营养价值,黄酮含量,以及抗病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优良植株进行扦插,建立优良红三叶无性系。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岷山红三叶的物候期最短,Astred物候期最长,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2.Sensation千粒重、干物质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及适口性。Astred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较低,岷山红三叶的小花数最多,Colenso茎叶比最低。3.6个参试品种的总异黄酮总含量为:Renegade>Astred>Cobbity>Sensation>Colenso>岷山红三叶。4.不同红三叶品种积累4种异黄酮单体能力的强弱顺序均为:刺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A>染料木素>大豆黄素。5.自然条件下,红三叶白粉病爆发初期,田间呈现明显发病中心,仅个别单株发病。随着病情加重,病株率不断升高,发病中心亦逐渐扩大,分布型由聚集型发展为均匀型。6个红三叶品种接种白粉菌后发现,Sensation,Cobbity中感,其余4个品种高感。6.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6个供试品种的综合性状为Sensation>Astred>Cobbity>Colenso>Renegade>岷山。7.水热条件为影响红三叶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覆膜后,棚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更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兰州地区红三叶扦插,10月初覆膜进行,可以获得较高成活率。

二、饱和D-最优设计在混播种草中的研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饱和D-最优设计在混播种草中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胡萝卜FT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开花主要途径
        1.1.1 光周期途径
        1.1.2 春化途径
        1.1.3 赤霉素途径
        1.1.4 自主途径
        1.1.5 年龄途径
        1.1.6 环境温度
        1.1.7 开花调控整合因子
    1.2 关键调控因子 FT 基因的研究
        1.2.1 成花素的发现及表达模式
        1.2.2 FT基因的功能研究
    1.3 胡萝卜开花调控研究
    1.4 胡萝卜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胡萝卜DcFT基因的克隆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DNA及RNA提取
        2.2.2 引物设计
        2.2.3 DNA及 cDNA序列克隆
        2.2.4 基因序列及蛋白结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cFT1的DNA及 cDNA序列克隆
        2.3.2 DcFT2的DNA及 cDNA序列克隆
        2.3.3 DcFT3的DNA及 cDNA序列克隆
        2.3.4 DcFT4的DNA及 cDNA序列克隆
        2.3.5 DcFT 基因及蛋白结构分析
        2.3.6 胡萝卜FT与其他植物FT系统发育分析
        2.3.7 DcFT 的时空表达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3.1 试验材料、菌株和载体
    3.2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3.2.1 靶位点设计
        3.2.2 引物设计
        3.2.3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3.3 农杆菌介导的胡萝卜的遗传转化
        3.3.1 培养基配置
        3.3.2 组织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3.3.3 农杆菌的活化及悬浮液的制备
        3.3.4 侵染外植体转化
        3.3.5 诱导分化成苗
    3.4 阳性株鉴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CRISPR/Cas9 敲除载体构建
        3.5.2 胡萝卜再生体系优化
        3.5.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3.6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研究所使用主要实验试剂汇总
附录B 实验方法
致谢
作者简历

(2)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
第一章 绪论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研究综述
        1.1 BEF的理论研究
        1.2 BEF的实验研究和研究内容的拓展
        1.3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
        1.4 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氮过程和相关功能的影响
    2 外部干扰对BEF关系的影响
        2.1 外部干扰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概况
        2.2 外部干扰对BEF关系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2.3 新兴污染物对BEF关系的影响
        2.4 碳纳米管成为生态系统新兴干扰
    3 人工湿地研究综述
        3.1 水污染的发展状况与人工湿地的应用
        3.2 人工湿地作为BEF研究的平台
        3.3 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实践意义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4.1 科学问题
        4.2 研究内容
    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地点和平台
    2 实验设计
        2.1 植物多样性配置
        2.2 模拟污水和碳纳米管的添加
    3 取样和测定方法
        3.1 植物样品采集和测定
        3.2 水样采集和测定
        3.3 气体采集和测定
        3.4 基质样品采集和测定
    4 参数计算
    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碳纳米管对植物生物量生产的影响
        1.2 碳纳米管对植物种相对产量的影响
        1.3 碳纳米管对植物丰富度和物种组成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2 讨论
        2.1 碳纳米管不对称改变植物种的生物量生产和种间竞争能力
        2.2 碳纳米管干扰下植物多样性保持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 小结
第四章 碳纳米管干扰下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和氮过程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与氮去除关系的影响
        1.2 碳纳米管对人工湿地氮质量平衡的影响
        1.3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植物氮吸收关系的影响
        1.4 碳纳米管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成与反硝化关系的影响
        1.5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基质氮存留关系的影响
        1.6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基质有机碳储存关系的影响
    2 讨论
        2.1 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氮过程关系的影响
        2.2 碳纳米管干扰引发植物多样性对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促进作用
    3 小结
第五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氨挥发关系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氨挥发关系的影响
        1.2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单位氮去除的氨排放健康损害关系的影响
    2 讨论
    3 小结
第六章 碳纳米管对植物多样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氧化亚氮排放关系的影响
        1.2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单位反硝化氧化亚氮排放关系的影响
        1.3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甲烷排放关系的影响
        1.4 碳纳米管对物种丰富度和组成与温室气体的健康损害关系的影响
    2 讨论
    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5)秸秆与煤矸石混配基质的育苗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质的概况
        1.1.1 栽培基质发展历程
        1.1.2 育苗基质发展历程
        1.1.3 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现状及性状要求
    1.2 制作基质的原料
        1.2.1 泥炭作为基质原料
        1.2.2 岩棉用作基质原料
        1.2.3 泥炭与岩棉用于基质的现存问题
        1.2.4 基质原料减量化或替代技术研究现状
    1.3 秸秆与煤矸石概况
        1.3.1 农作物秸秆概况
        1.3.2 煤矸石概况
        1.3.3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的发展现状
        1.3.4 国内外煤矸石的发展现状
        1.3.5 农作物秸秆的农化性质
        1.3.6 煤矸石在农业领域的潜在价值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实验药剂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4 实验设计
        2.2.5 秸秆堆腐指标测试
        2.2.6 实验原料理化性质测定
        2.2.7 水稻的生长指标测试
    2.3 数据分析
3 NaOH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堆腐发酵
    3.1 引言
    3.2 NaOH预处理玉米秸秆堆体的温度变化
    3.3 NaOH预处理玉米秸秆堆体中纤维类含量的变化
    3.4 NaOH预处理玉米秸秆堆腐前后的结构对比分析
    3.5 小结
4 秸秆与煤矸石混配基质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秧苗生长特征
        4.2.1 混配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4.2.2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4.2.3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秧苗叶龄进程的影响
        4.2.4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秧苗株高和株茎变化的影响
        4.2.5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秧苗根部机械能力的影响
        4.2.6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秧苗生物量及壮苗指数的影响
        4.2.7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8 不同配比基质的水稻生长情况
    4.3 小结
5 适配基质淋溶及水稻生长的淋溶
    5.1 引言
    5.2 适配基质基质的淋溶实验
        5.2.1 适配基质淋溶液中pH和电导率变化规律
        5.2.2 不同配比基质淋溶液中养分流失特性
        5.2.3 不同配比基质淋溶液中盐基离子的变化规律
        5.2.4 不同配比基质淋溶液中养分与理化性状相关性
    5.3 适配基质在水稻生长淋溶期的养分分布
        5.3.1 两种配比基质的水稻生长情况
    5.4 小结
6 成本与用量核算
    6.1 前言
    6.2 成本核算
    6.3 原料消耗量核算
    6.4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格式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桔梗简介
    1.2 配方施肥的研究进展
        1.2.1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有机肥料配施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进展
    1.3 桔梗根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2.2.2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2.2.3 不同种类有机肥和生长年限对桔梗外观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3.2.2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3.2.3 “3414”肥料配施和生长年限对桔梗外观品质的影响
        3.2.4 “3414”肥料配施后桔梗产量肥料效应方程的建立
第四章 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有机与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4.2.2 有机与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Cu、Pb污染底泥中的生理生长及富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1.2.2 重金属污染危害
        1.2.3 环境中Cu、Pb及其修复方法
        1.2.4 种植模式研究现状
        1.2.5 沉水植物的应用
    1.3 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现场调查结果与分析
        2.1.1 鄱阳湖湿地饶河河滩污染调查点设置
        2.1.2 鄱阳湖饶河河滩底泥Cu、Pb含量
    2.2 试验材料
        2.2.1 底泥及处理
        2.2.2 沉水植物
    2.3 实验设计
    2.4 生理生长指标测定
        2.4.1 生长指标测定
        2.4.2 生理指标测定
    2.5 重金属含量测定
    2.6 指标含义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8 实验试剂与仪器
第3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沉水植物株高
    3.2 苦草和黒藻的根长和分蘖数
    3.3 沉水植物鲜重和干重
        3.3.1 沉水植物总鲜重
        3.3.2 沉水植物的鲜重净增量
        3.3.3 沉水植物干重和干鲜比
    3.4 沉水植物生长率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沉水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4.1 沉水植物叶绿素
    4.2 沉水植物荧光特性
        4.2.1 沉水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
        4.2.2 沉水植物Y(Ⅱ)
        4.2.3 沉水植物Fv/Fm
        4.2.4 沉水植物qP
        4.2.5 沉水植物qN
    4.3 沉水植物对ETR快速光响应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对Cu、Pb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5.1 水体中Cu、Pb含量变化
    5.2 沉水植物对Cu富集
        5.2.1 苦草对Cu富集
        5.2.2 黒藻对Cu富集
        5.2.3 金鱼藻对Cu富集
    5.3 沉水植物对Pb富集
        5.3.1 苦草对Pb富集
        5.3.2 黒藻对Pb富集
        5.3.3 金鱼藻对Pb富集
    5.4 不同种植模式下对底泥中Cu、Pb含量的影响
        5.4.1 底泥中Cu含量
        5.4.2 底泥中Pb含量
    5.5 沉水植物对底泥Cu和Pb富集系数和去除率
        5.5.1 沉水植物对底泥Cu富集系数
        5.5.2 沉水植物对底泥Pb富集系数
        5.5.3 底泥Cu和Pb的去除率
    5.6 沉水植物和底泥中Cu、Pb含量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5.7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广河高速公路边坡浅层生态防护力学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研究
        1.2.2 边坡生态防护的植被研究
        1.2.3 边坡生态防护的植被适应性研究
        1.2.4 边坡生态防护力学加固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高速公路护坡植被的调查与筛选
    2.1 护坡植被的环境调查
        2.1.1 广州市植被的分布特征
        2.1.2 广河高速公路路域范围植被群落分布特征
    2.2 护坡植被的初选
        2.2.1 植物群落适应性理论分析
        2.2.2 广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种类初选
    2.3 广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种类复选
        2.3.1 单播情况下边坡植物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
        2.3.2 混播情况下植被群落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植被护坡室内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无植被情况下边坡水力侵蚀试验研究
        3.2.1 设备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植被护坡情况下边坡水力侵蚀试验研究
        3.3.1 设备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现场试验研究
    4.1 试验场地工程概况
    4.2 试验场地的土工参数
        4.2.1 密度及含水率
        4.2.2 抗剪强度指标
        4.2.3 颗粒级配
    4.3 设备与方法
        4.3.1 试验设备
        4.3.2 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径流特征
        4.4.2 产沙特征
        4.4.3 薄层水流
        4.4.4 位移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力学加固效应研究
    5.1 植物对高速公路边坡力学加固效应理论分析
        5.1.1 浅根的锚固作用力学分析
        5.1.2 深根的锚固作用力学分析
    5.2 植物对边坡根土相互作用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5.2.1 基于剪切面能耗等效原理的根土加筋理论
        5.2.2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及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上限解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稳定性数值计算
    6.1 植物根系作用下边坡土体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
        6.1.1 植物作用下二维边坡土壤水运动控制方程
        6.1.2 根土复合物强度理论
    6.2 植被护坡分析模型建立
        6.2.1 有限元软件VADOSE/W简介
        6.2.2 计算方案设计
        6.2.3 计算模型建立
        6.2.4 模型参数选取
        6.2.5 初始状态与边界条件
        6.2.6 基于试验数据的试算与模型验证
    6.3 不同植被边坡类型的稳定性分析
    6.4 不同坡比植被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活动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活动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

(9)不同氮肥和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经过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1.6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2 试验因素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3 鱼腥草高产优质的氮肥和有机肥施用量
3 结论与讨论

(10)红三叶不同品种在兰州地区产量及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三叶概述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1.1.4 栽培要点
        1.1.5 红三叶品种
    1.2 红三叶的利用价值
        1.2.1 饲用价值
        1.2.2 药用价值
    1.3 红三叶生产性能研究
        1.3.1 物候期
        1.3.2 株高
        1.3.3 茎叶比鲜干比
        1.3.4 刈割
    1.4 红三叶营养价值研究
    1.5 红三叶异黄酮应用以及提取技术研究
        1.5.1 红三叶异黄酮种类
        1.5.2 红三叶异黄酮作用
        1.5.3 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技术
        1.5.4 异黄酮含量液相色谱分析
    1.6 红三叶白粉病
    1.7 扦插及影响因素
        1.7.1 扦插枝条的选择
        1.7.2 基质
        1.7.3 温、湿度
        1.7.4 光照
        1.7.5 生根素
第二章 不同红三叶品种在兰州地区产量及营养价值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及管理
        2.1.4 观测项目及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候期
        2.2.2 分枝数、叶面积及株高
        2.2.3 小花数、花序长、千粒重
        2.2.4 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
        2.2.5 营养成分比较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红三叶品种异黄酮含量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提取方法
        3.1.4 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水解液与混标溶液HPLC图谱曲线拟合度
        3.2.2 异黄酮单体标准曲线
        3.2.3 样品中异黄酮含量计算及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红三叶白粉病抗性观测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田间自然发病率观测
        4.2.2 接种
        4.2.3 病情测定方法
        4.2.4 抗病性鉴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白粉病自然发病率
        4.3.2 病情指数及抗性分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红三叶品种综合评价
    5.1 材料及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评价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标准红三叶及参试红三叶品种各测定指标权重的构建
        5.2.2 各性状值无量纲化处理
        5.2.3 参试品种的关系系数矩阵
        5.2.4 各品种加权关系系数及排序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优良红三叶品种无性系建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地预处理
        6.1.3 试验方法
        6.1.4 测定指标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扦插条件成活率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四、饱和D-最优设计在混播种草中的研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胡萝卜FT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体系优化[D]. 李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碳纳米管干扰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影响[D]. 罗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5]秸秆与煤矸石混配基质的育苗性能研究[D]. 李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D]. 孙迪. 延边大学, 2019(01)
  • [7]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Cu、Pb污染底泥中的生理生长及富集效应[D]. 吕顺华.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4)
  • [8]广河高速公路边坡浅层生态防护力学效应分析[D]. 季贵斌. 东北大学, 2018(01)
  • [9]不同氮肥和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赵明勇,阮培均,董恩省,李锦康,虎明洪,陈世熊,王鹏,张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7)
  • [10]红三叶不同品种在兰州地区产量及质量综合评价[D]. 宋超.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混合播种草饱和D-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