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局限词的解释特征与词义表达的调整与整合

英汉文化局限词的解释特征与词义表达的调整与整合

一、英汉文化局限词的释义特点和词义表达式的调适与整合(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飞,张俊[1](2022)在《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文中提出文化词具有显着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从单一离散走向多维系统,但标注体系研究已经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而例证结构分析则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映射。未来对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应不断强化其交际功能,凸显语料库在汉英词典表征中的驱动作用并优化文化词的转换结构。本文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利于完善汉英词典编纂结构,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未来双语词典的发展指明道路。

王欢欢[2](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儒学词的范畴化释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学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主体,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对外推广意义重大。汉英词典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汉英词典对儒学词的释义编撰质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主流汉英词典基于内省式的释义模式无法实现儒学词的全息表征,这不仅削弱了儒学词的释义表征效果,更阻碍了跨语言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本文将以55个儒学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检索和数据分析,系统调查其在5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情况。此外,基于儒学词的释义现状并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本文整合了常态与拓展理论和基于范畴图式-示例关系的释义理论,构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汉英词典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汉英词典的释义模式仍然以内省式的方法为主,相互依存现象明显;(2)部分汉英词典对儒学词的释义表征形式亟待提高,尤其是义项粒度过细、义项层级性不强、图式范畴特征不明显、例证配置不系统以及文化信息缺失等问题;(3)主流词典在释义中对语料库的参考和应用非常有限。因此,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基于语料库驱动模式,从汉语语料库中提取源语信息,立足于源语信息寻找具体义,并基于新型范畴化释义模型概括出低层次图式中的核心概念义项、外围概括义项、边缘概括义项,最后根据义项之间的图式范畴关系和义项频率进行义项排列,根据平行语料库寻求准确的义项翻译,提供例证并补充文化信息。新的释义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儒学词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现状,提高其释义的表征效果,从而深化词典学研究,提高词典编撰质量,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陈驰[3](2017)在《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学词,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主体。其释义表征的准确性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主流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表征现状以及与英美国家编纂的英汉词典之间的差别,本文将系统对比汉英词典儒学词和英汉词典圣经词汇的微观结构释义特征,探析汉英词典中儒学词表征模式的不足之处,吸收五大学习型词典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等距抽样的方式分别在《中国儒学词典》和《圣经百科辞典》中选取儒学词和圣经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1世纪之后出版的五本较权威的汉英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2016)、外研社出版的《汉英词典》(第三版)(2010)、《新时代汉英词典(第二版)》(2014)、《现代汉英词典》(2001)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词典》(2006)与五大英语学习词典(Big Five)进行系统对比调查分析。立足于共选理论和常态与拓展理论,本文系统构建了汉英词典中儒学词释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借助平行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英国国家语料库,通过案例分析具体验证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此不断完善和优化儒学词的表征效果。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在微观结构上(包括注释系统,释义系统和例证系统)具有显着性差异。首先,在注释系统方面,汉英词典无论在注释覆盖率还是注释精准度上都不及英汉词典。在语音标注方面,针对汉英词典,除《汉英词典(第三版)》外,其他词典均有发音缺失的问题,其中包括内词条和多音节词目拼音标注空白;而对于英汉词典,所有词典除均配有国际音标外,部分词目中还标有K.K.音标,语音标注系统完善。在词类标注方面,五本汉英词典均存在部分词目未标注词类的现象,例如所有的多音节词目在《现代汉英词典》中均未被标注,几乎所有的词目在《汉英词典》中均未被标注词类。相反,所有的英汉词典均有词类标注。其次,在释义系统方面,汉英词典借鉴性强,但以消极型知识为主,无法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产出能力。在义项划分方面,汉英词典具有很显着的划分依赖性,主要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而英汉词典间依照各自语料库进行划分,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在对等词方面,汉英词典以翻译型对等词为主,缺少解释性对等词,而英汉词典则兼具翻译型与解释型对等词,兼顾了词目的内涵与外延。在句法结构方面,汉英词典并无句法标注,而英汉词典句法标注非常丰富。在附加意义方面,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异显着。最后,在例证系统方面,不论在例证的覆盖率还是原创性方面,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异巨大。汉英词典中除《新世纪汉英词典(第二版)》和《新时代汉英词典(第二版)》两本词典外,其他词典的例证覆盖率只有不到60%,另外,五本汉英词典中均出现有多个词目配相同例证的现象,词典间例证依耐性强。反观英汉词典,除《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词目配例是70.37%外,其他词典词目配例比例高达80%以上,而且不同词典由于基于各自的语料库进行例证选取,因而具有原创性。上述结果显示,汉英词典与英汉词典差距明显,语料库的使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儒学词抽样分析与优化提高有利于弥补传统释义的不足,进一步拓展汉英词典中儒学词的理论研究,提高汉英词典乃至双语词典的编撰质量,传播中国儒家思想,维护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杨娜[4](2016)在《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习型词典自诞生伊始即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学习型词典的认知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该类研究以遵循语言教学与习得的特点和规律为基础,通过词典文本创新设计,旨在提高学习者利用词典进行语言学习的认知效果。鉴于词典使用与语言习得的紧密联系以及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学习型词典中如何有效表征隐喻信息以促进学习者二语词汇的深度习得已成为中外词典认知功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02年,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推出《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MEDAL),率先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学习型词典编纂,是当代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先行者。这一创举不仅成为该词典独树一帜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更是促进了单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认知功能化发展,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MEDAL的隐喻信息表征主要涉及概念隐喻信息的相关内容,隐喻信息的系统性呈现仍有不足,且有效性也未得到验证。与此同时,由于单语学习型词典面向全体非母语学习者,在满足不同国别二语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有鉴于此,如何充分利用双语学习型词典的国别化优势有针对性地系统表征隐喻信息,从而有效促进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发展,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立足于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特殊需求,尝试以英汉词典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必要性阐释既是本研究的缘起与前提,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现有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系统有效性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另一方面,与单语学习型词典相比,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较为滞后。而且,在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研究中也鲜有与学习型词典使用相结合的先例。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空间。本研究将重点讨论面向中高级英语水平者的英汉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问题,进行理据探讨,尝试实践模式,并验证使用效果。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理据探讨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词典学这三个相关研究视角分别展开。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来看,隐喻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是词义延伸与拓展的主要机制。学习型词典作为辅助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工具,全面、系统地表征隐喻信息非常必要。从二语习得研究来看,在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二语隐喻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词典使用能够有效促进二语隐喻能力的渐进性发展,是隐喻跨语认知系统化发展的有益手段。从词典学研究视角来看,以辅助二语语言文化认知为己任的双语学习型词典需要将关联语言与认知的隐喻信息纳入表征范畴,以单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实践为参照,从译义系统构建和隐喻跨语对比两个方面创新词典文本设计,以实现隐喻信息表征的系统化与国别化发展目标。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可行性实践模式尝试主要涉及词典文本的总观、宏观、微观和中观结构层次并进行有机整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总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包括三个方面,即隐喻表征的引导性信息、工具性信息和对比性信息。宏观层面的文本表征以隐喻型条目设立为核心,主要围绕隐喻型条目的设置及其关联性特征展开。微观层面的文本表征基于“语义关联”的核心理念提出:(1)以“语义认知关联”为词目与例证的翻译准则;(2)义项排列遵循以逻辑联系为主、使用频率为辅的“认知层级关联排列法”;(3)例证选配从隐喻认知功能方面考虑数量与类型的选择;(4)从概念界定、编排方式以及翻译方法等三个方面对隐喻型习语进行创新性处理;(5)为隐喻概念设置特色栏目。中观层面的文本表征注重隐喻信息的跨条目关联与隐喻型参见的设置:前者包括隐喻型条目与普通条目的关联、隐喻型条目之间的关联以及隐喻信息特色栏目中的跨条目关联;后者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根据隐喻信息认知的层级性分为词汇内部与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层面的隐喻型参见、词汇组合与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以及句子层面的隐喻型参见等,在此基础上构建隐喻信息参见的多层关联系统。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验证主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来完成。研究问题以查阅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对激发学习者英语隐喻认知潜能所产生的即时影响与后续效应分析为主,同时考察词典使用者对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主观认知,涉及词典使用者、词典使用过程以及词典使用结果等三个方面。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二语隐喻能力测试题、访谈提纲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研究对象为中高级水平英语学习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文本较MEDAL获得了更多调查对象的认可与支持;(2)使用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比使用MEDAL中的相同条目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测试对象的英语隐喻认知潜能,尤其在辅助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效果尤为突出;(3)访谈对象普遍认为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英汉词典样条能够丰富英语表达,提高语言表现力,对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辅助作用大于对英语隐喻理解能力的辅助作用,但对隐喻概念的使用说明解释不足,英汉隐喻概念对比阐释较为笼统,查询不够便捷,例句数量也较为有限。尽管如此,几乎所有测试对象均明确表示本研究所设计的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内容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促进二语词汇能力的有效提升。本研究对双语词典编纂、二语习得以及认知语言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将与学习型词典编纂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词典学理论相结合,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词典学跨学科研究成果;将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引入双语词典学研究,有助于促进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功能的文本实现,进而推动双语学习型词典认知化与差别化发展;在词典学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上,借助实证研究法验证词典编纂创新的有效性,力图形成“理论探讨-编纂实践-效用验证”这一更为科学、全面的新型词典学综合研究模式。在实践上,以英汉词典为例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文本设计特征,所得结论可供其他语种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借鉴,促进了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成果在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中的有效应用;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效用的验证,有助于词典编纂与词典使用的有机融合,为学习型词典介入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外语自主学习乃至外语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参考。

李大国[5](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艾华[6](2016)在《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般而言,汉俄词典中通常收入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特色词目。词典编者在处理这类词目时,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对本族语不是汉语的编者这一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问题。论文作者从对文化特色词的定义与分类入手,对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作出必要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论文以牧德落夫(Б.Г.Мудров)主编的《汉俄大词典》(以下简称为《牧典》)为研究载体,分析了该部词典文化特色词目收录情况,并对这类词目进行初步分类,指出词典在收词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对词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展开讨论。以释义方式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分类研究,讨论了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方法并归纳出三种释义模式。在着力研究释义方法和模式时,我们指出了这部词典在释义方面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完善释义的两种方案。本文的理论成果能为汉俄词典的编纂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包括四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化特色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主要讨论对文化特色词的界定及分类问题。作者对《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情况加以描写并对这类条目进行初步的分类,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汉俄词典收录文化特色词目的原则。第三章是“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本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作者结合释义理论及方法,归纳、概括出《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并通过词典中的实例对每种释义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第四章为“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是在研究《牧典》中释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针对这些不足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结余部分作者对全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概要的总结。论文的最后为参考文献部分。

李翩翩[7](2015)在《《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英文译释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如何进行文化教学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焦点。文化词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作为语言和文化的桥梁,文化词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由于文化词语的特殊性,文化词语的译释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以《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为依托,从“翻译”和“注释”两个方面入手,揭示文化词语在译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译释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表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所在,详述了前人对于文化词语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展开本文的研究。另外,还介绍了选择研究对象的缘由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结合前人对文化词语的相关研究明确了文化词语的定义、特点、分类,并在第二节中揭示了文化词语译释的特殊性及译释原则。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译”和“释”两个方面对《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的文化词语进行译释类型及译释问题方面的考察。在翻译方面,我们总结出了文化词语的四大翻译类型,并提出了词汇义项缺失、翻译语义不明等翻译问题;在注释方面,我们根据语言对其分类,并总结出相关注释问题。第五章是在前文对《博雅汉语》文化词语译释考察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化、编写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词语译释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译释策略,希望对文化词语的教学有所帮助。

耿云冬[8](2015)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双语学习型词典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类型分支,其创立、演进的意义与价值主要源自其使用者群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因词典编纂活动自身的特点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影响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要素很多,其中,涉及两种语言文化、使用者类型、文本类型以及描写对象差异的诸因素最为关键,因为它们与编纂过程中的实践取向密切相关。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复杂性,其本质就是对这些差异的选择适应性,即差异化描写。要实现这种词典编纂过程与结果的差异化,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非常必要。目前而言,双语词典学领域有关差异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文化类型差异、使用者类型差异以及词典文本类型差异这三个方面,而针对双语词典的描写对象——词典条目类型自身的认知属性差异,同时也结合词典编纂所涉及的语言文化类型、使用者类型以及文本类型差异的专项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条目类型相关的差异化描写研究不论是对于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拓展还是编纂实践的优化都有着重要价值,本论文拟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具体而言,本论文是以英语动词类条目为切入点,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条目差异化描写所做的跨学科研究。英语动词作为句子的中枢,影响着句子的生成和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动词又是复杂的,其认知复杂性体现为形态、范畴、语义和句法复杂性四个方面。英语动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动词条目的描写也成为学习型词典编纂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模式”(verbpatterns)描写理念,还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及物与不及物二分式描写理念,都体现出偏重语法驱动的描写思维。这种条目描写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难免造成动词句法行为描写的理据性和系统性缺失。而基于这种描写理念与思维的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其结果往往也很难揭示所描写的动词条目的认知本质。这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高级学习者对英语动词的深度习得辅助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论文重点就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展开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作者在回顾已有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分别从影响因素探讨、理论框架建构、技术模型探索和文本表征策略四个层面系统探讨了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问题。明确影响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主要因素是本论文研究开展的前提。基于以往研究文献,本研究归纳出“描写对象”、“使用主体”和“文本表征”三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它们关涉词典编纂实践最为核心的三大问题,即“描写什么”、“为谁描写”以及“如何描写”。针对这三个问题,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对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既要揭示英语动词自身特殊的认知属性,也要关照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习得方面的特殊需求;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词典文本实现方面还应考虑双语词典译义表征形式与内在特殊性。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本论文立足语言学中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范式,从事件语义理论视角来考察并阐述英语动词的认知本质属性,并尝试建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所需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本论文分别建构了单个动词条目和近义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涉及到词典编纂过程中的义项描写和例证处理两个重要方面。关于义项描写,本论文探讨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作为条目义项划分理据的适用性,并提出了英汉学习型词典多义动词条目义项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系统梳理多部蓝本词典动词事件语义的认知属性特征、比对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动词事件语义识解的认知差异以及义项划分的详略与粗细程度应关照目标用户的期待视野。在义项对应词的处理上,本论文论述了“等价映射”、“组合映射”、“附加映射”和“变价映射”四种基于动词事件语义特征的相应译义手段。关于例证处理,本论文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与汉语的“小句中枢说”理论相结合,提出动词条目例证选取的新思路,同时也提出动词条目的例证翻译是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映射规则的认知对等这一新思考。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方面,本论文依次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了面向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Verb Sketch System(动词速描系统,以下简称VSS)的具体设计思路、研发理据和适用特征。其中,重点分析探讨了 VSS模型所包括的“词元”、“事件类型”、“角色”、“句式”、“例证”、“近义词”等组成模块的具体功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阐述了 VSS模型在提供动词差异化描写所需要的客观、高质的语言数据,以及呈现给词典用户动词实际使用本真状态方面可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技术模型的充分探讨是当代词典学应用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词典文本描写最终实现的技术可能性。在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之后,本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现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是一种由语言学理论驱动(即事件语义理论视角)同时基于语言数据(即VSS模型提供的语料数据)的词典条目描写范式。落实到具体的词典编写实践,这一描写范式可以细化为两种具体的条目描写维度:一是对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二是对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通过对单个动词条目call和近义动词条目alarm,frighten,scare,startle,terrify的实际编写,本论文展示了所提出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基本策略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本论文对双语词典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以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为研究对象,初步建构了双语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模型,丰富了词典学中差异化问题的研究内涵,拓展了差异化问题的研究空间。在实践上,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所提出的单个动词条目个性化描写和近义动词条目系统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将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具体实现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此外,本论文的研究对如何有效辅助中国学习者深度认知和习得英语动词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方法论上,本论文探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问题,不仅对优化动词条目本身的描写有益,同时也对研究英汉学习型词典其它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哈斯[9](2013)在《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构建》文中指出词汇语义网是以词义与语义关系为经纬建立的人类语言知识表达基本架构。本文在吸收和借鉴WordNet及中文词汇语义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蒙古文信息处理的现状,并充分利用了其它相关的资源,研究和实现了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其目的就是以自动转换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构造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能够应用于蒙古语词汇语义查询及机器翻译等应用系统。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主要是参照WordNet设计了蒙古语名词词汇概念及语义关系网络的框架,建立了蒙古语词汇语义数据库。语义关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传统语义学的成果,包括现有各种词典和相关着作。本文为了兼顾WordNet框架的合理性和蒙古语词汇语义系统的独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验:(1)以《蒙古语语义信息词典》的名词分库、《蒙古语近义词小词典》中的名词部分及《类语辞典》中的名词部分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与WordNet词汇概念兼容的蒙古语名词同义词集合。(2)以蒙古语名词同义词集为组织单位,首先从WordNet移植语义关系,再利用《蒙古语近义词小词典》、《蒙古语辞典》等蒙古语各类语义知识库进行适当“修剪”后逐步生成符合蒙古语自身特点的词汇语义网。(3)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Web程序开发技术研究开发了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查询维护程序。通过该程序系统向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蒙古语词汇语义信息查询应用功能,设计实现了数据库维护功能,解决了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动态更新问题。(4)研究设计了基于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歧义消除算法,给出了基于语料库的多义词和同形词歧义消除实验设计步骤及结果分析。

余承法[10](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研究指明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二、英汉文化局限词的释义特点和词义表达式的调适与整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文化局限词的释义特点和词义表达式的调适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汉英词典文化词的译义研究:从单一离散到多维系统
    1.1译义理据:从传统的书证收集到系统的语料分析
    1.2译义本质:从单一对等到多维译义
    1.3译义视角:从语义转换到跨界融合
2 汉英词典文化词的标注研究: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
    2.1文化词的语法标注:从编者的理解机制到用户的产出需求
    2.2文化词的语义标注:开始关注用户的认知需求
    2.3文化词的语用标注:逐渐顺应用户的交际需求
3 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例证研究: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映射
    3.1文化词例证的研究路径:从言语等值到文化交际
    3.2文化词例证的功能特征:从语码转换转向社会折射
    3.3文化词例证的配置机制:从语言基础到文化映射
4 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前瞻分析
    4.1完善汉英词典文化词的交际功能
    4.2凸显语料库在汉英词典文化词中的驱动作用
    4.3优化汉英词典文化词的转换结构
5 结语

(2)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儒学词的范畴化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Definition in C-E Dictionaries
        2.1.1 Traditional Single Equivalence Definition
        2.1.2 Modern Multidimensional Systematic Defini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bound Words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bound Words in Linguistics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bound Words in Culturology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bound Words in Translatology
        2.2.4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bound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finition Based on Schema-Instance Relation
        3.1.1 The Development of Categorized Definition
        3.1.2 Schema Category Theory
        3.1.3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chema, Prototype and Instance
    3.2 The Theory of Norms and Exploitations
        3.2.1 Meaning Events and Meaning Potentials
        3.2.2 Norms and Patterns
        3.2.3 Exploitations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the Definition of Confucian Words inC-E Dictionaries
    4.1 Research Design
    4.2 Research Process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3.1 Sense Divisi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4.3.2 Sense Ordering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4.3.3 Example Analysis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4.3.4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Categorized Definition Model of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5.1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efinition Model
    5.2 Principles for the Uniform Definition of Confucian Words
        5.2.1 Corpus-Driven Principle
        5.2.2 Prototype Principle
        5.2.3 Hierarchical Principle
        5.2.4 Open Principle
    5.3 The Working Mechanism
    5.4 A Case Study of“义”Based on the New Categorized Definition Model
        5.4.1 Concrete Meaning of“义”
        5.4.2 Sense Generalization and Ordering of“义”
        5.4.3 Sense Translation of“义”
        5.4.4 The Categorized Definition of“义”in C-E Dictionaries
    5.5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Study
    6.2 Major Finding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Dictionaries
Appendixes

(3)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Motivation
    1.2 Research Objectives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2.2.1 Particularity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2.2.2 Definition Methods Appli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Dictionaries
        2.2.3 Perspectives Adopt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BilingualDictionarie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ion
        2.3.1Methods Suggested for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Translation
        2.3.2 Perspectives Adopted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2.4 Previous Studies on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Co-Selection Theory
        3.2.1 Co-Selection and the Model of Extended Unit of Meaning
        3.2.2 Collocation, Colligation,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3.2.3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Sequence
        3.2.4 Summary
    3.3 Norms and Exploitations
        3.3.1 Introduction
        3.3.2 Meaning Events and Meaning Potentials
        3.3.3 Norms and Patterns
        3.3.4 Exploitation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fucian Words in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 in E-CDictionaries: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us Lexicography
    4.1 Research Design
    4.2 Research process
    4.3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C-EDictionaries
        4.3.1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4.3.2 Pronunciation
        4.3.3 Part of Speech Labeling
        4.3.4 Example
        4.3.5 Sense Division
        4.3.6 Equivalent
        4.3.7 Appended Meaning
    4.4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E-CDictionaries
        4.4.1 Difference in Groups of Linguistic Items 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4.2 Pronunciation
        4.4.3 Part of Speech
        4.4.4 Syntactic Structure
        4.4.5 Example
        4.4.6 Sense Division
        4.4.7 Equivalent
        4.4.8 Appended Meaning
    4.5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Words in Five C-E Dictionaries and Biblical Wordsin Five E-C Dictionaries
        4.5.1 Annotation System
        4.5.2 Definition System
        4.5.3 Example System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l Based on Corpora
    5.1 Feature Description
        5.1.1 Phraseological Patterns are What a Dictionary Offers
        5.1.2 Co-Selection from Different Levels Reflects a Complete Representationof a Word
    5.2 Principles
        5.2.1 Corpus-Driven Principle
        5.2.2 Pattern-Oriented Principle
        5.2.3 Collocation-Centered Principle
    5.3 Working Mechanism
    5.4 A Case Study of“学问”Based on Corpora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Study
    6.2 Major Finding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Dictionaries
Appendix

(4)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
        2.1.1 隐喻信息
        2.1.2 表征
        2.1.3 二语隐喻能力
    2.2 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研究述评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践研究
    2.3 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研究述评
        2.3.1 理论研究
        2.3.2 实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理据探讨
    3.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认知语言学理据
        3.1.1 隐喻的语义认知功能
        3.1.2 词义延伸与拓展的隐喻机制
        3.1.3 词义隐喻构建的系统性特征
    3.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二语习得理据
        3.2.1 二语词汇系统认知的隐喻路径
        3.2.2 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渐进性
        3.2.3 词典使用策略与隐喻跨语认知的系统性
    3.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词典学理据
        3.3.1 学习型词典释义的认知系统性
        3.3.2 学习型词典表征的文本系统性
        3.3.3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跨语对比的系统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总观与宏观层面
    4.1 总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4.1.1 隐喻表征的引导性信息
        4.1.2 隐喻表征的工具性信息
        4.1.3 隐喻表征的对比性信息
    4.2 宏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4.2.1 隐喻型条目的设置
        4.2.2 隐喻型条目的关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微观与中观层面
    5.1 微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5.1.1 词目译义
        5.1.2 义项排列
        5.1.3 例证选配
        5.1.4 习语的处理
        5.1.5 隐喻概念的处理
    5.2 中观层面的隐喻信息表征
        5.2.1 隐喻信息的跨条目关联
        5.2.2 隐喻型参见的类别与特征
        5.2.3 隐喻型参见的设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效用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问题
        6.1.2 研究方法
        6.1.3 研究对象
        6.1.4 研究工具
        6.1.5 数据收集与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支持率
        6.2.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
        6.2.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用户评价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必要性
        7.1.2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可行性
        7.1.3 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的有效性
    7.2 研究意义
    7.3 研究不足
    7.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二语隐喻能力前测试题(Test 1)
附录三:二语隐喻能力后测试题(Test 2)
附录四:二语隐喻能力延迟测试题(Test 3)
附录五:词典使用培训纲要
附录六:英汉词典样条
致谢

(5)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材料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3.2 原型释义模式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3.3.1 原型的含义
        3.3.2 非原型的含义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3.5.1 完型性
        3.5.2 整合性
        3.5.3 框架性
        3.5.4 动态性
        3.5.5 认知模糊性
        3.5.6 认知经济性
        3.5.7 认知优先性
    3.6 小结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4.1 形态意义模块
        4.1.1 收词
        4.1.2 注音
    4.2 概念意义模块
        4.2.1 定义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4.2.3 对应词
        4.2.4 词源
        4.2.5 插图
    4.3 语法意义模块
        4.3.1 词法层面
        4.3.2 句法层面
        4.3.3 章法层面
    4.4 语用意义模块
        4.4.1 语词层面
        4.4.2 语句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小结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5.4.1 词典内容
        5.4.2 词典排版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6.1 形态意义模块
        6.1.1 收词
        6.1.2 注音
        6.1.3 构词法信息
    6.2 概念意义模块
        6.2.1 词目定义
        6.2.2 词目翻译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6.2.4 插图
        6.2.5 词源
    6.3 语法意义模块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6.4 语用意义模块
        6.4.1 语词层面
        6.4.2 语句层面
        6.4.3 篇章层面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6.5.1 近义替换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6.5.3 辨义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6.7 小结
    6.8 余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主要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致谢

(6)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定量分析法
        (三) 定性分析法
        (四) 跨学科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
        (一) 研究对象的创新
        (二) 研究成果的创新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文化特色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文化特色词的界定
        (一) 文化特色词的定义
        (二) 文化特色词的特点
    二、文化特色词的分类
        (一) 物态文化特色词
        (二) 制度文化特色词
        (三) 行为文化特色词
        (四) 心态文化特色词
    三、《牧典》中文化特色词目的收词及分类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
    一、文化特色词目的基本释义法
        (一) 异化译法
        (二) 归化译法
    二、文化特色词目的仿造释义法
    三、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的补偿法
        (一) 双语词典系统性特征补偿法
        (二) 例证法
    四、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一) 名词性文化特色词目的释义模式
        (二) 动词短语释义模式
        (三) 典故的释义模式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文化特色词目释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
        (一) 注释有误的释文
        (二) 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二、解决方案
        (一) 针对注释有误的释文
        (二) 针对注释不充分的释文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英文译释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有关文化词语的研究
        1.2.2 有关文化词语译释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词语与文化词语译释
    2.1 文化词语
        2.1.1 文化词语的界定
        2.1.2 文化词语的特点
        2.1.3 文化词语的分类
    2.2 文化词语与译释
        2.2.1 文化词语译释的必要性
        2.2.2 文化词语译释的局限性
        2.2.3 文化词语的译释原则
第三章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翻译
    3.1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统计
        3.1.1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统计情况
        3.1.2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分布特点
    3.2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翻译类型
    3.3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翻译问题
        3.3.1 词汇义项对应不合理
        3.3.2 翻译语义不明
        3.3.3 词汇义项缺失
        3.3.4 文化意义转化程度不足
第四章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注释
    4.1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注释方法
        4.1.1 从注释语言上看
        4.1.2 从注释形式上看
    4.2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注释类型
        4.2.1 补充型注释
        4.2.2 定义型注释
        4.2.3 介绍型注释
    4.3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注释的问题
        4.3.1 当注未注
        4.3.2 色彩意义不明
        4.3.3 注释脱离语境
        4.3.4 例证缺失
        4.3.5 消极注释
第五章 文化词语的译释策略探讨
    5.1 文化词语译释问题的产生原因
        5.1.1 语言上的差异
        5.1.1.1 词汇方面的差异
        5.1.1.2 句法上的差异
        5.1.2 文化上的差异
        5.1.2.1 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
        5.1.2.2 地域环境方面的差异
        5.1.2.3 不同民族思维及心态方面的差异
        5.1.2.4 制度、习惯及风俗方面的差异
        5.1.3 教材编写者自身的问题
    5.2 《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译释策略探讨
        5.2.1 提供例证
        5.2.2 增加语体标签
        5.2.3 多媒体注释
        5.2.4 编制文化词语用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动词
        2.1.2 差异化
        2.1.3 事件
    2.2 差异化问题的词典学理论探讨
        2.2.1 语言文化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2 用户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3 文本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4 条目描写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3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践
        2.3.1 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2.3.2 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影响因素
    3.1 描写对象的异质性
        3.1.1 英语动词认知的异质性特征
        3.1.2 英汉动词认知的跨语差异
    3.2 使用主体需求的差异化
    3.3 双语词典文本表征的特殊性
        3.3.1 释义与译义表征的形式差异
        3.3.2 释义与译义阐释的模式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
    4.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概述
        4.1.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发展历程
        4.1.2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三种视角
    4.2 事件语义视角下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4.2.1 基于事件的单个动词条目描写
        4.2.2 基于事件的近义动词条目描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
    5.1 技术模型建构的必要性
    5.2 技术模型建构的可行性
        5.2.1 数据收集
        5.2.2 数据标注
        5.2.3 数据检索
        5.2.4 数据分析
        5.2.5 数据储存
    5.3 技术模型建构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
    6.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基本策略
    6.2 英汉学习型词典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
    6.3 英汉学习型词典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1.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
        7.1.2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
        7.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表征策略
    7.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7.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2.3 本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词汇语义网的发展史
        1.3.2 中文词汇语义网发展史
        1.3.3 蒙古语词汇语义研究基础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词汇语义网相关的理论知识
    2.1 传统语义学
    2.2 现代语义学
    2.3 词汇语义学
    2.4 语义场理论
    2.5 WordNet的设计原理
        2.5.1 WordNet的框架设计
        2.5.2 同义结构
        2.5.3 反义结构
        2.5.4 上下义结构
        2.5.5 部分整体关系
        2.5.6 WordNet的名词继承体系
    2.6 《蒙古语辞典》的词义解释特点
第3章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设计
    3.1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基础资源
    3.2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框架设计
    3.3 蒙古语名词同义词集合的建立
        3.3.1 同义词集合表的建立
        3.3.2 同义词集合的SynsetID标注
    3.4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关系的建立
        3.4.1 同义关系的建立
        3.4.2 上下义关系的建立
        3.4.3 反义关系的建立
        3.4.4 整体部分关系的建立
        3.4.5 类义关系的建立
第4章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数据库管理
    4.1 数据库设计
        4.1.1 同义词集合表的设计
        4.1.2 语义关系表的设计
    4.2 数据库管理功能的设计
        4.2.1 数据库查询功能
        4.2.2 数据库更新功能
        4.2.2.1 添加功能
        4.2.2.2 修改功能
        4.2.2.3 删除功能
第5章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查询平台
    5.1 词汇语义网查询平台系统设计
        5.1.1 开发语言与运行环境
        5.1.2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系统的主页设计
    5.2 词汇语义网查询平台功能设计
第6章 基于语义网的词汇歧义消除研究
    6.1 多义词词汇歧义消除
        6.1.1 多义词词汇歧义消除算法
        6.1.2 多义词词汇歧义消除实验
    6.2 同形词词汇歧义消除
        6.2.1 同形词词汇歧义消除算法
        6.2.2 同形词词汇歧义消除实验
结论与前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同义词集合表synset1
    附录2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同义词集合表synset2
    附录3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同义词集合表synset3
    附录4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反义词表wn_monggol_antonym
    附录5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多义词表wn_monggol_polysemy
    附录6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同形词表wn_monggol_homograph
    附录7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整体部分关系表wn_monggol_part_meronym
    附录8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名词语义分类名称表
    附录9 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名词语义分类表
    附录10 蒙古语语料库模板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一、全译定义
        二、全译原则
        三、全译过程
        四、全译单位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二、“化”之哲学通解
        三、“化”之美学专解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五、“化”之译学新解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一、全译核心之“化”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第一节 等化机制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第二节 繁化机制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第三节 简化机制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节 移化机制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第五节 换化机制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第六节 分化机制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第七节 合化机制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二合机制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第三节 多合机制
        一、三合机制
        二、四合机制
        三、五合机制
        四、六合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英汉文化局限词的释义特点和词义表达式的调适与整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J]. 胡文飞,张俊. 外国语文, 2022(01)
  • [2]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儒学词的范畴化释义研究[D]. 王欢欢.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语料库词典学视域下文化特色词微观结构研究[D]. 陈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4]双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系统表征研究[D]. 杨娜. 南京大学, 2016(12)
  • [5]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6]汉俄词典文化特色词目释义研究[D]. 刘艾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7]《博雅汉语》中文化词语的英文译释考察[D]. 李翩翩. 南京大学, 2015(05)
  • [8]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D]. 耿云冬. 南京大学, 2015(05)
  • [9]蒙古语名词词汇语义网的构建[D]. 哈斯.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10]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英汉文化局限词的解释特征与词义表达的调整与整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