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1——专访经济学家李晓曦

展望2001——专访经济学家李晓曦

一、预想2001——访经济学家李晓西(论文文献综述)

万紫微[1](2021)在《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乡村衰退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传统村落作为一种典型的乡村聚落,已经出现了急剧衰退甚至消亡的局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传统村落如何实现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村落,以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但在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社会文化变迁、过度商业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政府和学界日益关注传统村落应该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旅游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旅游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文章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理论、乡村旅游地绿色发展理论、两山理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分析了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其次本文以北京市6个传统村落为案例村落,构建了以经济发展效益指数、文化保护传承指数、村落社会进步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政策管理支撑指数为主的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层次分析模型、TOPSISI法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案例村落绿色发展指数变化的特点;第三,运用障碍度模型揭示了影响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与研究,探究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提出振兴对策。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处于成熟巩固阶段和发展阶段的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相差不大,而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指数则较低。但从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内部协调程度来看,各传统村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策层面都存在不协调的问题。(2)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障碍因素分析。(1)指标层障碍因素:单位旅游收入能耗、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等五个要素整体上成为制约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2)要素层障碍因素: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物质文化保护、人口结构、资源利用对村落绿色发展起主要制约作用;(3)准则层障碍因素:经济发展效益指数对于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的阻碍作用最显着。(3)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绿色发展为驱动力、以文化优质传承为补养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全面发展为连接器、以政策大力保障为保障网的五位一体绿色振兴模式。同时,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型传统村落提出了相应的绿色振兴策略选择,并围绕政府、企业、社区、游客四大核心利益主体提出了政府绿色引领、企业市场运作、社区深度参与、游客绿色消费的策略选择。本研究立足学术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及方法,将绿色发展理论有机融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助于丰富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理论与旅游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为旅游型传统村落科学保护与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旅游发展下的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案例借鉴。

夏承伯[2](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代金辉[3](2019)在《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福利包括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指一切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资金、服务、制度与措施,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简称福利。经济福利通常指与“客观事物”相对应,能够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而非经济福利通常指不能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福利问题。我国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经济福利发展极不均衡,而过大的区域经济福利差异会引发人口大量迁徙、低福利地区成为“工业荒地”、高福利地区加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1月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福利进行核算、计算区域间差异性以及寻找如何缩小区域间经济福利差距的对策,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借助客观而翔实的大样本数据,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城乡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并对10年间城乡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与评价,深入、透彻的分析中国各地区经济福利分布格局的不同状况、背景、过程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经济福利实现协调、绿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力图为各地区在新形势下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研究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绪论、文献综述和相关基础理论三章组成。内容主要为阐释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经济福利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福利、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的内涵,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个人消费、公共产品、资源环境等的关系;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等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即第四、第五章。内容主要为借助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大量的实际数据,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能够衡量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具体包括居民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无酬家务劳动、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六个二级指标,包含个人消费支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耐用消费品收益、通勤成本、社会不公正因素成本等14个三级指标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2007-2016年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分析。第三部分即第六、第七章。内容主要为对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区域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测度与评价,客观、充分地分析我国各地区内部经济福利的分布格局、状况、背景与过程,全面并准确地揭示我国区域间经济福利差异性的实际状况;对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总体、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即第八章。内容主要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探究消除区域经济福利过大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2007-2016年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乡居民经济福利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稳步提高。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总额的平均水平从2007年6900亿元增加到2016年19201亿元,增长了178%,各省市城乡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16853元增加到2016年42698元,增长了153%;各省市城镇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29132元增长到2016年61666元;各省市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6675元增长到2016年14588元。(2)2007-2016年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额与城乡人均经济福利格局发生了变化,省际间差异较大。个别省份出现了明显下滑,如辽宁、黑龙江、山西及河北等省;同时,个别省份表现出了明显上升,如湖北、海南、宁夏等省。2016年经济福利总量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及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甘肃、海南、宁夏及青海;人均经济福利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安徽、河北、甘肃及山西。(3)2007-2016年中国30省市城乡居民人均加权消费、人均公共产品收益、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稳定增加,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各省市各年间排序变化不大。上海、北京、天津与浙江居民消费能力最强,青海、云南、甘肃与贵州居民消费能力最弱;人均公共产品收益最多的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及青海,收益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广西、河北、河南与湖南;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最多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及天津,支出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安徽、陕西、甘肃与贵州。2007-2016年人均资源环境耗损成本呈倒“U”型趋势,10条趋势曲线走势较为接近;各省市人均净资本增长各年间表现出不确定性,这与人口流动以及资本增量相关。(4)2007-2016年区域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变大,相对差异不断减小,总体上差距较大。区域消费差异、公共产品差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不断增加,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小,相对差异缓慢下降。2007-2016年区域城镇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区域城乡整体、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略有减小。各省市城乡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低;区域经济福利城乡间差异最大。(5)政策倾向性、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以及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收入、消费习惯及消费理念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地方财政能力、中央转移支付及人口数量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均收入、城市规模、居住成本及消费习惯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三次产业比重及产业布局是造成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的主要原因。(6)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为: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提升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在低福利省市培育增长极、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论文在以下四方面有所创新:第一,选题创新。研究区域经济福利的核算、差异性与均衡发展,并将研究范围确定为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福利。第二,研究视角创新。从区域差异性角度衡量经济福利,对各省市城镇、乡村与区域整体经济福利分别进行核算,并测算了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差异。第三,方法创新。(1)基于SNA的GDP核算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及数据可得性,构建了包含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的核算指标体系CEWI,首次定量核算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区域整体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无酬家务劳动、净资本增长与资源环境耗损的具体数值,并最终核算了区域城镇、乡村及区域整体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2)利用永续盘存法(PIM)对1982-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以及区域整体的资本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分别采用行业替代法与机会成本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居民无酬劳动价值进行了估算;利用成本估价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进行了估算,主要包括自然能源耗损、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其总成本为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之和,其中大气污染的价值损失采用修正的治理成本系数法进行估算。(3)对各省市2007-2016年城镇、乡村GDP予以估算。(4)利用“区域基尼系数”衡量区域经济福利、区域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的差异性。第四,研究观点创新。提出了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八条基本路径。

沈华福[4](2019)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大的区域,如东部、中部和西部,也体现在省级层面上。城市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平衡更能反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的主体是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影响个体的收入差距,所以我国城市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新时代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增长的问题,因此如何全面地看待城市经济增长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关系到如何评价我国3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效果。现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以及引起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两方面,主要使用的方法是趋同理论。趋同理论的β收敛认为低收入城市比高收入城市有更高增长率,前者的经济增长比后者快,就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σ收敛认为如果城市经济差异缩小,经济不平衡就会得到改善,然而二者都忽视了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位置变化关系。当β收敛时低收入区域增长的更快,但它可能并未改变其在区域经济排序上的位置,可能存在低收入城市持续在低位置,高收入城市仍在高位置的经济增长固化现象。当大量城市的收入发生互换时,尽管此时存在σ收敛,但经济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波动,此时趋同理论无法解释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位置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趋同理论是从水平均值上考虑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忽略了经济增长中位置分布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尽管可能存在区域的差异在缩小,但是位置的不平衡得不到改善,这种城市经济增长的位置排序变动问题则是以往研究所忽略的,因此使用流动性方法研究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将使用位置和水平流动性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变动问题,主要围绕六个主题展开研究:第一,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第二,在详细说明趋同理论的不足后,本文使用位置和方向流动性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考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强弱,主要从长短跨期下经济增长的测算、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多种经济指标的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实际与名义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测算与对比和流动性与趋同理论对比五个方面。第三,在位置流动性和方向流动性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使用Mlogit模型和分位数及无条件分解方法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原因。第四,经济的增长除了体现在人均GDP增长外,还有其组成部分的增长,如消费的增长。因此,本文还分析了房价对消费流动性的影响。第五,除了实证研究外,本文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进行规范性评价,分析流动性是否会向好的问题。第六,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展望。本文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房价对消费的流动性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规范评价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不强,固化严重,其中东北部城市经济增长变缓,向下流动性增强。城市的短期经济增长位置流动性固化严重,方向流动弱。如果跨期越长,那么固化程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这表明城市经济之间的阶层是可以打破的。现有的数据表明,整体上经济增长的流动性不强,固化严重。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方面,东部城市依然处于高阶层位置,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然而近些年来东北部城市人均GDP较低,方向流动性、绝对方向流动性和阶层流动与其它区域存在显着差异,综合表现为经济增长变缓,向下流动性增强。第二,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对流动性有正向的影响,流动性的增强更多的还是来源“量”的积累,“质”的边际影响还有待提高。运用Mlogit模型对位置流动性估计发现,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的提高都对位置流动性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在边际影响上,市场化提高增加了继续向上流动的最大可能性。在区域上,近年来东北部比东部更能增加继续向下流动的可能性。在分位数回归中,以教育支出增量和高校数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低分位数上对水平方向流动性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大多数分位数上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流动性的分解上,变量效应对总效应的正向效应影响作用最大,且随着分位数递增,其作用增强。流动性更多的还是来源“量”的变化。第三,中国城市房价上涨能增加消费和促进消费流动性向上流动。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发现,房价的持续上涨会促进城市消费的增加,房价的上涨对各个区域城市的消费的边际影响也几乎相同。房价上涨对城市居民而言,更多表现出“财富效应”。不同级别城市房价对人均消费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地级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更大,可能是与不同级别城市群体对房价上涨带来的预期财富不同有关。在消费流动性影响分析上,在2008-2012年期间的房价上涨显着地促进城市消费向上流动。在2012-2016年跨期内,房价的上涨显着阻止城市消费向下流动,这些不同的结果主要与房价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基调相关。第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并非越来越好。首先,对一段时期内的流动性规范评价发现,在2000-2016年的16年里,前四年不存在随机占优,2004-2012年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明显向好的方向流动,2012-2016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却并未得到改善。其次,在分析不同时期间的流动性规范评价后发现,在2004-2008的城市人均GDP的流动性是最好的。同时对比实际与名义流动性的规范评价发现,通货膨胀会误导我们对流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针对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首先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政府应该主动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在市场化方面,政府需要明确私人产权,减少交易不确定性,减小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比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在人力资本方面,加大教育支出,特别是高等教育支出;提供多元化教育平台,特别是网络教育平台。其次在发挥“量”的作用的同时,增强“质”的作用。企业不应该盲目跟风,重视有“质量”的生产,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人力资本方面,个人应该提升自己的技能,更应该展现出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出个体的价值,使人力资本得到最大的效用。最后振兴东北地区经济。重塑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入“一带一路”,稳固对俄蒙朝经贸;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须营造与市场经济匹配的营商环境。政府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留得住有活力的生产力,解决人才外流问题。本文的可能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学方法论方面。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角度论证区域经济增长是否趋同,本文属于实证研究和规范评价相结合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方面。区别于趋同理论从水平视角分析城市经济增长及其不平衡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位置排序进行研究,使用流动性分析城市经济增长还有以下优点:经济增长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人均GDP,也包括人均GDP增长率等;流动性分析不局限在经济收敛时,它也包括经济不收敛情况;三是研究视角方面。除了城市的GDP外,还讨论了GDP增长率的流动性,四大区域的城市人均GDP流动性以及名义与实际人均GDP流动性对比等方面。此外,从消费视角还分析了城市的人均房价对消费流动性影响。最后,本文也讨论了收入流动性的经济伦理与经济秩序问题,也首次阐述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因此,本文的研究视角并不单一。

王珊娜[5](2018)在《家庭对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受教育和职业技能都很大的提升,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距却扩大了,这一现象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已有研究多从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或从人力资本、社会化及社会网络差异等传统视角去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工资差异。近年来国外学者将性别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了家庭领域。在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迁的背景下,家庭依然保留了对全部制度的最大影响力。男女在家庭生产中投入精力的不同会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和结果。婚姻和生育带来的家务劳动和儿童照料是家庭领域两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女性在生育后往往大幅增加对家庭生产的投入。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不充分,有相当多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讨论性别工资差距,也有很多研究讨论家务劳动、儿童照料或家庭分工,但对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家庭生产的角度透析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距的根源和成因,为提出实现性别平等更为有效的对策提供一个有益的基础。本文从家庭机制对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出发,重点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劳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劳动参与、职业状况、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演变;(2)从总体上考察婚姻、生育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3)考察家庭内部夫妻双方家务劳动时间的比例对于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4)考察儿童照料时间、隔代居住模式对工资影响的性别差异。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从研究视角来看,考察婚姻和生育对男性和女性的工资决定有何不同影响,进一步研究家务分工和儿童照料的差异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试图呈现家庭机制中的不同层面对工资影响的复杂性。(2)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研究多基于个体,本文进一步关注考察双薪家庭的关系。(3)从研究方法来看,将双薪家庭夫妻之间的家务劳动相对值纳入工资方程,并考察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与以往研究相比,研究的对象、核心变量、工具变量和研究路径均有所不同。在儿童照料对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将隔代居住模式及其与儿童照料时间的交乘项纳入工资方程,考察不同群体之间儿童照料、隔代抚育对性别工资差距的不同影响。女性所面临的过重的家庭责任和工作之间的冲突不仅导致女性经济、健康福利的损失,还会带来儿童福利的损失、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社会其它形式的不平等,另外低生育愿意会使得“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更加尖锐,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性别的平等,这就要求我们更广泛地研究家庭与性别工资差距相关的问题,更深入地理解女性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中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困境,为更好地挖掘人口红利、开发潜在女性劳动力创造条件。

姜英华[6](2016)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现代化艰难挺进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先驱国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家最早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思想阐发,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先河,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意识反映,映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况,同时也折射出民主政治的框景,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顺利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最早开创了西方研究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亚当·斯密在描述和界分分工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和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主张,进而指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经济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市场机理的剖析和探究中,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的思想、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思想和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的思想,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极致和顶端,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庸俗化和内卷化。马克思、恩格斯置身于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结构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追溯剖绘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们肩膀上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后来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实践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在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国家——俄国建立,成立后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经济建设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思想。到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思想被否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最早借鉴的是苏联的思想。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曾采取排斥态度。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商品货币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和李先念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顾准、孙冶方、卓炯和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思想家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得以萌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对经济的破坏,东欧改革得失和市场经济思想,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可能性。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并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交叉和激烈碰撞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定位,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在内的市场经济思想框架日渐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改革红利的释放、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市场竞争的区域分割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这些都是因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弊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遭遇的现实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诉求和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就发展思路而言,市场经济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向中高端的迈进,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和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转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以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和建立法律体系以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为突破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困境提供了思想指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构筑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蓝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支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包括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取向。彰显了引领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思想发展特点,并且得到了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和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的实践映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路径,基于马恩经典文献观点的梳理,可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和要义做出展望性的分析,即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和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周靖祥[7](2012)在《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30余年(19782011)经济增长创造年均10.1%的速度奇迹,同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下,外部经济同样面临多重发展困局,急需谋划破解思路。①基于持续7年多的实地调查(经济学直觉获取和真实经济发展问题把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警报”解除的政策措施,构想未来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本研究的失衡立题包涵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试图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失衡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本位主义经济学,同时也是立于中国背景的开放宏观经济学一部分;本研究基于我们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人口(人)”变量贯穿全文的论述,并从多视角展开论述。我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是将各种失衡(概括为内外发展失衡)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全文分析贯穿着“一般均衡分析”思想,依此设计而逐步展开论述。本研究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拔高”的短期增长导致长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且陷入了“增长导致失衡,失衡又催生不稳定的增长”经济系统运动怪圈,形成的路径依赖倒逼当局做出“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调适,结果使得增长总是在内外失衡困局中匍匐式地滚动前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被各种失衡因素所困扰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祛除去失衡潜在的风险威胁,长期走向则是平衡发展之路,与之回应的经济学问题探索更不容回避。中文题名《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英文对照的另题则为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Development),研究实现过程中采取“基于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的分析范式;纵横交错的比兑意在指明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情的经济理论,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过程的简单“经济理论借用和研究方法混用”,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理论,而应该从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和抽象。论证过程参见第1、2和5章,强调中国增长和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和问题导向。本研究还透露出一种思绪,那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公平,城乡融合和区域公平,以及争取全球经济体不平等(国别歧视)条件下的公平,在大国地位确立之后更多需要思考谋强国发展之路。博士论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失衡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文字内容整合意在找到“经济高增长促成失衡”判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据,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再平衡的政策思路设计提供启发和“基准”。从失衡现象切入,再到本质探讨,最终回归失衡和平衡发展道路选择。透过于此来诠释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回答如何跳出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公理化”或“最优化”陷阱,数学推导过程之前本已定格的“确定性”结论。宏观经济体系中,供求失衡关系求解是“起点又是终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总是逃离不了广义上的“经济或权力资源如何分配”,国家公有制属性植根其中,植入经济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展开探讨显然是非常关键的视角。参见第2、3、4章内容,方法论的探讨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灵魂”,基础还是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问题直觉。新中国60年的风雨兼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其中前30年是举国上下拼发展,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恢复建设,经济和社会在相对平衡的路径框架下得以延续。改革和对外开放30年,表现为中国融入世界与提速内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3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掉入“发展失衡陷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经济发展交融会使得各项失衡更为复杂,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将可能导致内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考和建构起新的发展方式,需要设计出一套“组合拳”并加以应用才会奏效,“失衡陷阱”的表述和概念提出,不可避免触动当下中国经济的多根神经,目的是为实现平衡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则是消除认识上的多个误区。跨越分歧,凝聚共识。新古典派经济学假定经济运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这被凯恩斯主义者描绘成这样一种状态:经济总是在失衡调整中趋向经济平衡点,而并非运行至平衡点后既成不变。事实上,经济学家总是在寻求一种理论共识,但是在解释中国经济运行时处处受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常理其实并不存,尤其是当既成理论在解释复杂和多变的中国经济实验时尤为如此。具体内容参见第5、6章,给出内外失衡发展研究的“政策含义”,最后部分内容主要是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

赖继年[8](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沈春华[9](2012)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8月“次贷危机”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进而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经过迅速地扩散和深化逐渐演变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2009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又开始显现。时至2010年,除了希腊之外欧洲的几个“明星经济体”也被卷入这场危机之中,欧元区内的这几个经济体面临着高涨的政府债务危机,迫切需要得到外部的救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基本上属于“次贷危机”影响的延续。与以往有所不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各个经济体政府干预动作之频繁都是之前的金融危机所未能比拟的。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则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首要目标。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也给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冲击与影响,不仅短期内显着影响GDP等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从中长期影响经济增长路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隐性的、长期的,且具有时滞性特征。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金融危机传导经典理论,认为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通过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的特征和影响的表现,尤其是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从经济增长持续性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分析入手,认为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效应通过资本、劳动、技术三个投入要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内部,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而影响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同时也影响着系统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演变。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驱动力、产业结构两个视角与危机影响弹性、影响路径两个维度相结合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效应测度理论分析框架。将研究思路设定为着力于中长期发展态势的考察,测度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弹性影响效应、影响路径,以及对产业结构的弹性影响效应、影响路径,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后续政策干预的逐步退出措施建议,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以提升经济自身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其次,依据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经济增长内部驱动力即生产要素出发,利用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用状态空间统计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时变弹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呈现加速下降趋势,资本驱动型经济增长已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负效应。第三,本部分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总量路径的影响视角,不但从理论上考察分析经济增长各生产要素的时滞变化,而且选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个生产要素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响应时间以及响应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时滞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响应时间达到缩短了一个季度,对人均资本的最大响应在时间上与国际金融危机前比较提前2个季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前获得较大提升,而人均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较国际金融危机前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第四,基于产业结构理论视角,全面考虑危机与政策叠加效应对三大产业的增长路径的影响,运用干预分析模型对三大产业运行的偏离程度和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刺激干预政策进行简要评价。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对第二、三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刺激政策在短期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显着。第五,从产业结构视角进一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三大产业的弹性影响效应,模拟刻画三大产业对GDP弹性的中长期变动轨迹,运用基于岭回归的滚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提高了第一产业对GDP的弹性系数,降低了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弹性系数,表明单纯地加大对第二产业资本投入已然不能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为探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性证明。最后,以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测度结论为基础,考虑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逐步消减,提出干预政策措施逐步退出的机制,此外,基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的宏观目标,提出中长期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措施和建议。

仲崇文[10](2011)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急剧膨胀,其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对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加速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使实体经济的运行出现巨大的经济风险和经济泡沫,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严重时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反过来又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近期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都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金融动荡与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不禁产生了诸多疑问:这些问题的发生是不是源于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怎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细致、全面的分析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入研究和论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且依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虚拟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对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本文尝试以新的角度阐述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虚拟经济发展和演化的初级阶段是以货币的虚拟化过程为代表的,这一阶段从实物货币开始,以脱离了贵金属的法定货币全面接管货币体系告一段落;随着货币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直至通过信用和货币的结合催生了股份制企业,股票和债券也纷纷登场,意味着虚拟经济的演化过程进入了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顶峰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标志。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货币的金本位体系破灭,货币完全成了国家依靠信用发行的虚拟化符号,虚拟经济逐渐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整体社会经济中虚拟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钱生钱”成为经济社会的常态,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投资把这种经济虚拟化扩展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已经表现为虚拟经济的一体化,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程度也进入了高级阶段。这部分最后概要地梳理了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过程。然后,本文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理清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基本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虚拟经济的运行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同时又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本文对虚拟经济的这种“双刃剑”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文章还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这一部分重点对虚拟经济在消费和投资领域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本文的重点在于实证和计量性检验部分,论文这部分通过实证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论文第四章,通过选取2002—2010年我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季度发展水平数据,运用边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以及VAR模型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协整关系;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上,GDP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都存在着相互正向决定的发展机制;对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更加持续,这也反映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对虚拟经济的依赖程度。论文第五章则通过采用2003—2010年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季度数据及1998—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年度数据,应用基于VECM和基于PECM的长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的基本结论: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发展在长期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而在短期上则表现为仅股票市场波动是实体经济波动的单方面因果关系;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实体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在长期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在短期上房地产市场波动与实体经济波动间不存在着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从长期上看,我国经济快速平稳持续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在短期上,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论文最后,对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第一,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引导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基础,实体经济的决定了虚拟经济的产生、规模及运行状况,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经济,所以要加速发展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协调,要尽量做到虚拟经济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二者相互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才会促进经济的进步。第二,要重视加强金融监管,降低虚拟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强金融监管,要严格控制虚拟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入;加强金融监管,要特别重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三,吸取次贷危机教训,重点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市场金融系统的监管,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其中的金融风险,保证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

二、预想2001——访经济学家李晓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想2001——访经济学家李晓西(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绿色发展研究
        1.2.2 旅游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论文技术路线
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2.1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乡村振兴理论
        2.1.2 乡村旅游地绿色发展理论
        2.1.3 两山理论
        2.1.4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内涵
        2.2.1 旅游型传统村落
        2.2.2 绿色发展
        2.2.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
    2.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特征
3 案例村落与研究方法
    3.1 案例村落
        3.1.1 案例地概况
        3.1.2 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判定
    3.2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概念性框架
    3.3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构建过程
        3.3.3 指标说明
    3.4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模型
        3.4.1 熵权层次分析模型
        3.4.2 加权TOPSIS法
    3.5 障碍度模型
    3.6 数据采集与处理
4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实证分析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1 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4.1.2 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4.1.3 评价指标复合权重
    4.2 准则层测度结果分析
        4.2.1 经济发展效益指数
        4.2.2 文化保护传承指数
        4.2.3 村落社会进步指数
        4.2.4 生态文明建设指数
        4.2.5 政策管理支持指数
    4.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
        4.3.1 绿色发展综合水平
        4.3.2 绿色发展协调程度
    4.4 小结
5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分析
    5.1 指标层障碍因素分析
        5.1.1 西牛峪村
        5.1.2 黄岭西村
        5.1.3 马栏村
        5.1.4 长峪城村
        5.1.5 爨底下村
        5.1.6 柳沟村
    5.2 要素层障碍因素分析
    5.3 准则层障碍因素分析
    5.4 小结
6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及对策探究
    6.1 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模式
    6.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振兴策略
    6.3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发展对策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

(2)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3)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2.1.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2.2.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3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研究
第3章 相关基础理论
    3.1 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
        3.1.1 福利
        3.1.2 经济福利
        3.1.3 区域经济福利
    3.2 经济福利与相关因素关系理论
        3.2.1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3.2.2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关系理论
        3.2.3 经济福利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3.2.4 经济福利与个人消费关系理论
        3.2.5 经济福利与公共产品关系理论
        3.2.6 经济福利与资源环境关系理论
    3.3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3.3.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3.3.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4章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核算
    4.1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理论依据
        4.1.1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标准
        4.1.2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指标梳理
    4.2 经济福利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
        4.2.2 核算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核算
        4.3.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4.3.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核算
        4.4.1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4.4.2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第5章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5.1 区域加权消费总额核算分析
    5.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总额核算分析
    5.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总额核算分析
    5.4 区域无酬劳动价值总额核算分析
    5.5 区域净资本增长总额核算分析
    5.6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成本总额核算分析
    5.7 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第6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6.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测算方法
    6.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性测算分析
        6.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分类差异
        6.2.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变动趋势差异
        6.2.3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空间分布差异
        6.2.4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度计算
    6.3 区域经济福利分项差异性测算分析
        6.3.1 区域消费差异
        6.3.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
        6.3.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
        6.3.4 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
        6.3.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
    6.4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6.4.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6.4.3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6.4.5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6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第7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成因分析
    7.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过大的后果
    7.2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成因分析
        7.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成因分析
        7.2.2 区域消费差异成因分析
        7.2.3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7.2.4 区域通勤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7.2.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成因分析
    7.3 区域经济福利城乡差异成因分析
第8章 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8.1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8.2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8.3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8.4 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
    8.5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8.6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8.7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实现区域共赢
    8.8 在低福利区域中培育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城市
        1.5.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5.3 流动性
    1.6 流动性的内在含义
        1.6.1 流动性的经济伦理
        1.6.2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内在含义
    1.7 数据来源及处理
        1.7.1 数据来源
        1.7.2 数据处理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2 社会流动理论
    2.2 文献回顾与综述
        2.2.1 区域经济增长文献
        2.2.2 收入流动性的公理、测度与分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现状
    3.1 中国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3.1.1 城市发展总体方针
        3.1.2 不同人口城市的变动
        3.1.3 城市经济增长变化
    3.2 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方法
        3.2.1 趋同理论的不足
        3.2.2 流动性方法在城市经济增长研究的作用
    3.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测算分析
        3.3.1 不同跨期下的流动性绝对和相对指标测算
        3.3.2 四大经济区域的人均GDP增长流动性分析
        3.3.3 多种城市经济变量的流动性对比分析
        3.3.4 货币幻觉在经济增长流动性中的作用-实际增长和名义增长
        3.3.5 流动性与趋同理论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城市人均GDP增长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Multilogit模型的位置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4.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4.1.2 模型的实证分析
        4.1.3 重大事件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响比较
    4.2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的分位数回归及MM分解
        4.2.1 分位数回归和MM分解
        4.2.2 模型及样本描述
        4.2.3 流动性分位数回归及MM分解效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流动性影响分析
    5.1 城市房价与消费关系
        5.1.1 城市房价对城市消费的影响
        5.1.2 房价对消费影响路径
    5.2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及数据描述
        5.2.2 城市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城市房价对消费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及数据描述
        5.3.2 城市房价对消费的多项式Logit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6.1 收入流动性评价方法
        6.1.1 收入流动性评价的指标方法描述和不足
        6.1.2 收入流动性的分布评价方法
    6.2 流动性与随机占优
        6.2.1 收入流动性与随机占优关系
        6.2.2 扩展二、三阶流动收入流动评价和检验
    6.3 城市人均GDP流动性规范评价分析
        6.3.1 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福利规范评价的合理性
        6.3.2 一段时期内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6.3.3 不同时期间的流动性规范评价
        6.3.4 影响城市经济增长流动性向好的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
        7.2.2 发挥“量”的作用同时,增强“质”的作用
        7.2.3 关注区域经济增长异常,振兴东北
        7.2.4 适当的提高房价是有益于消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家庭对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性别工资差距
        1.3.2 无酬劳动
        1.3.3 家务劳动
        1.3.4 儿童照料
        1.3.5 母亲税赋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研究
        1.4.1.2 比较研究
        1.4.1.3 实证研究
        1.4.2 数据来源
    1.5 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本文重点和难点
        1.5.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解释与文献综述
    2.1 关于性别工资差距的理论解释
        2.1.1 性别分工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性别歧视理论
        2.1.3.1 统计性歧视理论
        2.1.3.2 歧视偏好理论
        2.1.4 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
        2.1.4.1 家庭生产理论
        2.1.4.2 比较优势理论
        2.1.5 女性主义经济学
    2.2 国外有关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
        2.2.1 性别差异研究
        2.2.2 平均工资分解
        2.2.3 分位数分解
    2.3 国内有关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
        2.3.1 经济转型与性别工资差距
        2.3.2 工资分布的性别差距研究
        2.3.3 家庭机制与性别工资差距
    2.4 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经验事实
    3.1 经济体制改革与劳动制度变迁
        3.1.1 经济体制改革
        3.1.2 劳动制度变迁
    3.2 劳动力供给性别差异变化
        3.2.1 劳动参与率变化
        3.2.1.1 分性别、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变化
        3.2.1.2 分性别、年龄的劳动参与率变化
        3.2.1.3 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参与率变化
        3.2.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性别构成变化
        3.2.3 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变化
    3.3 职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变化
        3.3.1 分性别的三产就业变化
        3.3.2 分性别的行业分布变化
        3.3.3 分性别的职业构成变化
    3.4 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变化
        3.4.1 1984 与1987年职工时间分配
        3.4.2 2008 年我国居民时间利用情况
        3.4.3 1984 、1987年与2008年时间利用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婚姻和生育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4.2.1 文献综述
        4.2.2 研究假设
    4.3 数据、变量和方法
        4.3.1 数据来源
        4.3.2 变量说明
        4.3.3 研究方法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OLS回归模型
        4.4.3 随机效应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家务劳动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家务劳动分工的经验事实与文献综述
        5.2.1 家务劳动含义及中国的经验事实
        5.2.2 家务劳动与工资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5.3 家务劳动对工资影响的统计模型
    5.4 数据、关键变量和描述性分析
        5.4.1 数据和关键变量
        5.4.2 描述性统计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1 截面数据估计结果
        5.5.2 面板数据估计结果
        5.5.3 不同群体间的差别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儿童照料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6.1 问题提出
    6.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6.2.1 儿童照料相关政策
        6.2.2 儿童照料文献综述
        6.2.3 研究路径及假设
    6.3 数据、关键变量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OLS回归模型
        6.4.3 随机效应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
        7.2.2 完善学前儿童照料服务体系
        7.2.3 推行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的概念和定义
    三、研究的过程与综述
    四、研究的方法与架构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市场经济思想源起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商品经济思想
        一、分工与市场
        二、商品的价值——价格论
        三、利己心与“看不见的手”
        四、自由主义的商品经济主张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的商品经济思想
        一、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
        二、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
        三、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
        四、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
    第三节 马恩辩证批判的商品经济思想
        一、马恩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商品经济思想的批判继承
        二、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机理结构的追溯剖绘
        三、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四、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趋势的科学预测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孕育
    第一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前苏联的流变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演进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形塑的重要关节与主要内容
        三、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四、联共(布)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争论
        五、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突变
    第二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新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刘少奇的商品经济思想
        三、陈云的商品经济思想
        四、张闻天的商品经济思想
        五、李先念的商品经济思想
    第三节 商品经济思想发展在新中国的周折
        一、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的转变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实质与特征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商品及市场经济的探索
        一、顾准倡导商品经济的思想
        二、孙冶方强调价值规律的思想
        三、卓炯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
        四、薛暮桥坚持市场改革取向的思想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萌生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启发
        一、世纪论战与古典兰格模式的蕴生
        二、东欧经济改革与分权思想的形成
        三、东欧分权模式的思想得失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作用的逐步承认
        一、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辅之以市场调节
        二、明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三、“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的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认识推进
        一、市场化改革遭遇重大困难和挫折
        二、改革回潮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复归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成型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定位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内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目标的确立
    第二节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构与启示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原因
        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
        四、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镜鉴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框架延展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思想
        三、构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
        四、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的思想
        五、改革宏观调控体系的思想
        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思想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拓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积累和新挑战
        一、部分改革红利的消减
        二、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
        三、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
        四、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
        五、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
        六、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
        七、市场竞争的条块分割
        八、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与经济新常态思想
        一、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
        二、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到中高端的迈进
        三、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粗放增长到内涵发展的转变
        四、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
        五、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嬗变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新认识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
        三、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五、建立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
    第四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四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市场经济思想目标的一致性
        二、在深化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法治市场经济的思想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思想
    第五节 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
        一、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实践映证
        一、经济理论的发展完善
        二、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
        三、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
        四、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
        一、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
        二、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
        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
        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
        一、引领性:有主导力量,在统领和创新中坚持方向
        二、开放性:有包容精神,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借鉴
        三、实践性:与实践相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
        四、渐进性:与现实比肩,改革进程中寻求不断突破
    第四节 基于马恩经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梳理与展望
        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
        三、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五、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
        七、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术研究基点
        1.1.2 平衡发展和改革实践诉求视角
    1.2 界定失衡与平衡发展
        1.2.1 失衡、均衡与平衡概念理解
        1.2.2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
    1.3 透过中国模式及争论探讨失衡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框架
        1.4.2 主要工作及意义
        1.4.3 主要创新之处
2 经济发展失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文献支持
    2.1 理论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2.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2.2 增长经济学与失衡评判
        2.2.1 经济增长的量化及认知
        2.2.2 增长波动与总量失衡
    2.3 发展经济学和失衡审视
        2.3.1 如何衡量发展
        2.3.2 中国改革与发展失衡
    2.4 本章小结
3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特征事实和研究总结
    3.1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3.1.1 经济总量失衡
        3.1.2 结构性失衡
    3.2 区域失衡与地区差距:地方竞争
        3.2.1 区域失衡发展历程及特征事实
        3.2.2 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赶超”
        3.2.3 区域发展与失衡的机理解释
    3.3 城乡失衡与收入分配
        3.3.1 城乡失衡发展及收入不平等的事实描述
        3.3.2 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总结
    3.4 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的统一解释
        3.4.1 开放经济发展视角理解外部失衡
        3.4.2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内外失衡
        3.4.3 外部失衡的内因考察
        3.4.4 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性解释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失衡的动态趋向:内“因”外“挫”
    4.1 土地与增长、发展的关系
        4.1.1 来自理论启示的中国解读
        4.1.2 土地推高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大转型
        4.1.3 制度和体制研究大背景:土地与户籍制度设计
    4.2 世界格局演变及亚洲发展展望
    4.3 亚洲国家发展的绝对优势:人口总量与结构
        4.3.1 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口和经济发展扫视
        4.3.2 中国的亚洲地位与人口转变
    4.4 大国经济发展忧思:外资和外贸视野下的中国地缘经济安全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
    5.1 扭转思路,突破认识局限
        5.1.1 发展拐点和跨越
        5.1.2 改革时点和方向
        5.1.3 超越“经济”认识“社会”:以改革促发展
    5.2 投资平衡为先导,破除区域失衡——资本和劳动配比
        5.2.1 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平衡
        5.2.2 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平衡之路
    5.3 一揽子市场化改革计划:界定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边界
        5.3.1 辩证看待以财政为平衡之手破除失衡
        5.3.2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5.3.3 汇率调整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机推进
    5.4 注重社会建设,超越发展经济的认识局限:城市化之路
        5.4.1 中国城市化认知
        5.4.2 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平衡和消费平等
        5.4.3 提升农转非居民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
    5.5 消除外部失衡:外部经济发展思路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论述的实地调研和论文(已发表、即将发表、工作论文)以及课题支持
        A.1 专着和课题报告
        A.2 已发表部分论文
        A.3 评论文章
        A.4 部分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工作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满足答辩要求)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D. 学术奖励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际金融危机机制研究
        1.2.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路径研究
        1.2.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影响研究
        1.2.4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类型
        2.1.2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2.1.3 危机效应的统计内涵
    2.2 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传导机制分析
        2.2.1 国际金融危机演化路径及新特征
        2.2.2 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化传导机制
    2.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理与测度框架
        2.3.1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2.3.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测度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弹性测度
    3.1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时变弹性理论
        3.1.1 生产要素时变弹性的界定
        3.1.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生产要素影响的弹性理论分析
    3.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弹性测度模型构建
        3.2.1 基于时变弹性视角的理论测度模型构建
        3.2.2 时变弹性分析模型选择
    3.3 基于 SSM 模型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效应时变弹性测度与分析
        3.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2 模型估计和分析
        3.3.3 实证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时滞测度
    4.1 基于经济增长的时滞效应理论
        4.1.1 生产要素时滞效应界定
        4.1.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时滞理论分析
    4.2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时滞效应测度模型构建
        4.2.1 经济增长结构性检验方法
        4.2.2 时滞效应测度模型选择
    4.3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时滞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经济增长结构性检验
        4.3.2 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经济影响时滞效应测度
        4.3.3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滞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干预影响的测度
    5.1 基于产业结构的系统干预影响效应理论
        5.1.1 经济系统干预效应的界定
        5.1.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系统干预效应的内涵分析
    5.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三大产业的外在干预影响测度模型构建
        5.2.1 外在干预影响测度模型选择
        5.2.2 国际金融危机干预时点的确定与模型拟合
        5.2.3 国际金融危机外部干预影响结果分析
    5.3 经济刺激政策对三大产业的内部干预影响
        5.3.1 内部干预模型选择
        5.3.2 经济刺激政策干预时点与模型拟合
        5.3.3 经济刺激政策对三大产业的内部干预影响结果分析
    5.4 干预效应叠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分析
        5.4.1 干预效应叠加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选择
        5.4.2 干预分析模型拟合
        5.4.3 干预叠加效应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5.4.4 实证分析基本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弹性测度
    6.1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弹性理论
        6.1.1 产业结构弹性的内涵界定
        6.1.2 我国三大产业间弹性影响机制分析
    6.2 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弹性分析
        6.2.1 基于弹性视角的理论测度模型构建
        6.2.2 产业结构突变性检验
        6.2.3 产业结构弹性系数的测度
    6.3 基于滚动回归模型的影响效应弹性测度与分析
        6.3.1 岭回归参数估计
        6.3.2 第一产业结构弹性系数测度分析
        6.3.3 第二产业结构弹性系数测度分析
        6.3.4 第三产业结构弹性系数测度分析
        6.3.5 实证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评价
    7.1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政策有效性评价
        7.1.1 刺激性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变动分析
        7.1.2 经济增长刺激政策有效性评价
    7.2 基于产业结构转型视角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政策有效性评价
        7.2.1 产业政策回顾与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7.2.2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
    7.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B 相关数据

(10)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及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第2章
    虚拟经济的发展及演化历程 2.1
    虚拟经济演化的初级阶段:货币的虚拟化 2.2
    虚拟经济演化的中级阶段:股票、债券与国际货币体系 2.3
    虚拟经济演化的高级阶段:全球经济虚拟化 2.4
    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 第3章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1
    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关系 3.3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3.4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3.5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4章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计量性检验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选取 4.2
    基于ARDL
    方法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4.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长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及ECM
    分析 4.4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冲击反应分析 第5章
    股票、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检验 5.1
    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检验 5.2
    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6章
    中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对策建议 6.2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预想2001——访经济学家李晓西(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型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振兴模式研究[D]. 万紫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2]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D]. 代金辉. 辽宁大学, 2019(10)
  • [4]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流动性研究[D]. 沈华福.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家庭对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 王珊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D]. 姜英华. 兰州大学, 2016(08)
  • [7]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 周靖祥. 重庆大学, 2012(06)
  •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9]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D]. 沈春华. 湖南大学, 2012(03)
  • [10]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 仲崇文. 吉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展望2001——专访经济学家李晓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